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原來我們是可以走在不同的信仰道路上 (三之三)

回看教會歷史,有一點頗為特別:

1. 耶穌基督指摘法利賽人假冒為善,被當時的宗教領袖排斥
後來分裂成猶太教和基督教

2. 馬丁路德因為反對羅馬教廷的權威地位而被排斥
結果分裂成舊教 (天主教) 和新教 (更正教)

3. 約翰衛斯理被按立作聖公會牧者
卻有著向社會低下階層傳福音的理念、富有情感的講道方式
結果不被當時的聖公會接受而被排斥,自行創立了循道會

這三點的共處之處是:
被排斥於體制外的人竟然能夠使教會分裂,甚至帶來了宗教改革和信仰復興

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教會也無可避免地陷入世代紛爭、所謂「撕裂」當中
離開教會的年輕人甚至成年人不在少數 (注意:只是離開教會而不是離開信仰)
他們都覺得原本所屬的信仰群體只懂得口講「作鹽作光、為社會作見證」
但實際上卻是對社會上的各種狀況視而不見,失去了本來應有的社會角色

這些人離開教會後,他們就會開始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教會和信仰群體
之後這些群體就會帶來新的「宗教改革」或「信仰復興」

----

當一個群體重視聯誼過於信仰,群體當中的人能夠察覺到
當信仰群體的著眼點都只在「我」或「我們」時,群體當中的人能夠察覺到
當群體似乎沒有做好見證時,群體當中的人能夠察覺到

他們能夠選擇的,或是留下改變現狀,或是主動離去,尋找另外一片新天地
這正是每一位平信徒所能夠做的決定,這些決定足以影響未來的教會發展

原來我們是可以走在不同的信仰道路上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和而不同」,只是這種情況甚難出現
既然如此,「道不同不相為謀」其實也未尚不可。(全文完)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原來我們是可以走在不同的信仰道路上 (三之二)

這一代的詩歌大部份都是描述神與「我」的個人化關係
之後的講道也同樣地容許「各人可以有不同領受」

結果弟兄姊妹在崇拜中的經驗幾乎都是個人化的經歷:
「我」在這裡敬拜、「我」唱歌讚美神、聖靈提醒了「我」、
「我」從聽道中得著了甚麼、「我」應該如何回應......

因此在任何時刻弟兄姊妹的焦點都很容易放到自己身上:
分享「自己」的信仰經歷、感恩「自己」的事、祈求「自己」的需要

難怪弟兄姊妹平時的分享總是家庭、工作和身體狀況了
因為那正是「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身體

也更難怪弟兄姊妹總是對分享信仰經歷和疑難沒有回應 (或者是不懂得回應)
甚至會說出「那是屬於你自己的問題,你自己去解決吧」這種話

----

「事奉呢?擴展教會呢?傳福音呢?
總不能說關心這些事、為這些事付出很多的人是自我中心吧?」

小弟的回應是:以「個人」的角度來看,付出時間、金錢和心力服侍或奉獻,
這些事仍然是應該被鼓勵而又非常值得去做的;但如果不以這個角度來看呢?

以比較抽離的角度來看,擴展「我們」的教會、傳「我們」的福音
其實就只是把焦點從「我」轉到「我們」而已,眼光只是僅僅遠了一點

----

「無私」可能比較難做到,但避免「自我中心」卻不難:

1. 多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
若說「要從神的角度看」,就要問自己「如何才知道甚麼是神的角度,甚麼不是」
答案就是要熟讀聖經及多祈禱,藉著了解神的心意才能夠有正確的判斷
只懂得說「要從神的角度看」,其實沒有太大意義

除此之外也可以從不同人的角度看,感受其他人所感受到的、關心其他人所關心的
無論是聆聽弟兄姊妹的分享抑或進入社區服侍,也要學懂放下自己的身份
(對象是能夠留意到這一點的,也會使他們感到被尊重)

2. 多留意群體以外的人和事,並且把這些觀察互相分享
正如我覺得Star Wars好精彩,我也會很想跟別人分享一樣
弟兄姊妹所關心的人和事,他們總會與人分享,身邊的人總會有所聽聞

見到有一些非常好的事可以借鏡參考或者幫助推廣;
不好的事可以引以為鑑,互相提醒;
遇到不滿、疑問或掙扎至少仍可以喚起身邊人的關注
並且一齊集思廣益,思考如何解決或者應對

----

回到這篇文章的起點——個人化的崇拜經驗似乎屬於主流,恐怕難以逆轉
小弟作為一個平信徒,對此等狀況未能作出任何實質行動,暫時只能夠繼續接受

很多人都認為「平信徒所能作的影響近乎微不足道」
不過小弟將會讓各位看到一幅大圖畫,或者能夠令各位改觀,請看下回分解

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原來我們是可以走在不同的信仰道路上 (三之一)

最近又重新看一次這篇文章:http://doctormashirito.blogspot.hk/2015/10/blog-post_27.html

「為甚麼在教會的場境中,與人真誠地談信仰那麼困難,
面對的,是很多用宗教術語包裝起來的廢話。
在團契的分組時間中,大家只會講三件事:
呻工作上的辛苦,深入一點會觸及到家庭,然後就是身體大大小小的毛病。」

我見到的大多數情況是:弟兄姊妹本身已經被工作、家庭所拖垮
回到教會時已經疲憊不堪,出席崇拜、聚會對他們而言可能已是很大的付出;
不過如果講到其他人都感興趣的話題,卻仍然能夠樂此不疲地談個沒完沒了
但那些話題除了弟兄姊妹本身有經歷過或本身值得感恩的事之外,通常都是閑談

小弟或許要問:如果大家都認同這段時間是很重要的話,
我們所做的、所分享的是否也流露著這種態度?

導師們總會要求在群體中分享聽道感想、感恩的事、靈修得著、信仰經歷和疑難等等
對部分弟兄姊妹而言可能確是非常公式化而又頗為沉悶
但如果沒有人在群體中分享這些事,還有甚麼因素把這群體叫做「信仰群體」?

這種少有分享信仰話題的氛圍其實非常容易被察覺到
仍然想分享信仰話題的弟兄姊妹會另外尋求群體或對象
願意留低在這群體的弟兄姊妹都會慢慢接受這種習慣

結果這些群體都逐漸變成團契模式,若非弟兄姊妹保持聯絡溝通,甚至會感到疏離
「信仰」在這些群體中似乎不是最重要,聚餐和戶外活動卻永遠受歡迎
而領袖們、導師們又會不滿「群體似乎失去了方向」

----

小弟記得牧者曾經講過:
信仰群體可分類為大型 (一同崇拜)、中型 (團契)、小型 (小組),以及超小型 (單對單)
小弟將會把以上提出的問題引申至大型的崇拜群體當中,請看下回分解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講道筆記20151227

《活出公義的挑戰與祝福》
講員:彭家業博士 (恩福聖經學院)

開場白:在香港,見到阿婆跌倒會去扶她的,請舉手;
換了在大陸,仍然會扶她嗎?為何我見到你們的手都放低了?
十幾年的大陸,給街童錢,最多只會派盡身上的錢;
現在的大陸卻會有十倍的小朋友一直跟著你

我們活出愈來愈不公義的社會,應該要做的我們沒有做 (或做不到)

一. 活出公義的挑戰
A. 嫉妒 (箴24:19; 3:31; 24:1; 23:17)
這四段經文好像一個過程:
不嫉妒惡人 -> (因為想似他們) -> 不求與他們共處 -> (想法化作行動)
-> 不可選擇他所行的一切道路 -> 只要常常敬畏耶和華
要有長遠的眼光,不求眼前的利益
B. 惡人的陷阱 (28:10a) —— 陷阱的目標是正宜人
C. 邪惡世界的敵對 (29:10, 27; 14:19)
舊約的「敵對」通常都跟神有關
此敵對帶有相關行動:破壞他所擁有的,甚至奪其性命

二. 如何面對挑戰
A. 認定神的供應 (箴10:3; 詩37, 73)
(箴10:3) 不貪這財也能生存;原是貪念,是神不喜悅的,要懂得知足常樂
(詩37) 1. 信靠神平反
2. 等待神介入 (詩37:7)
「靜默無聲」除了寂靜之外,也可以是選擇不去行動、等候 (祈禱)
祈禱也是求按照祂的方法,而不是告訴神如何介入
3. 控制憤怒 (詩37:8-9, 14-15)
決定等候神但神沒有行動,情況急轉直下?(v.15) 靠信心!
4. 學懂以神的眼光看事物——學習神的數學 (詩37:16-19)
就算沒有了財產,但仍有與神的關係 (這也是一種財產)
B. 尋求神庇護 (箴18:10; 詩11)
(詩11) 大衛的朋友叫他走但大衛不肯,他的三個原因是:
1. 神完全知道所有惡人的計劃 (v.4)
2. 這是義人的考驗 (v.5)
3. 信靠神終極的正義 (v.6-7)
C. 未來的希望
(箴13:6) 以公義保護自己
(箴4:18) 黎明:起初是黑暗,但愈走愈光明,直到正午
(箴4:19) 惡人不會知道幾時、如何跌倒

三. 活出公義的祝福
A. 平安穩妥 (箴28:10, 16:7, 3:33, 2:21, 10:30)
(3:33) 惡人所破壞的,神會供應;惡人詛咒的,神會祝福,所以義人永不動搖 (10:30)
(16:7) 義人能夠與敵人和好 (甚至使他們歸向神)
B. 禱告蒙應允 (箴15:8, 29; 10:24)
必先行公義,所求的才蒙垂聽,所獻的才蒙悅納
(10:24) 義人不是心想事成,但他了解神的心意,所以他的禱告蒙應允

結語:見到不公義,不只是別人的過錯,自己也有責任
(不一定代表自己有錯,但自己要有行動)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Hymnology 24

老師向我提及英國每年聖誕都有的《Nine Lessons and Carols》
在此分享他們所唱的《In dulci jubilo》
(話說,英國聖公會的Choir真是世界級水準)

幸好網友能提供歌詞,拉丁文還不是小弟所認識的語言
(以下括號部份是從拉丁文翻譯,本身並不唱的):

In dulci jubilo (In sweet jubilation)
Let us our homage shew;
Our heart’s joy reclineth
In praesepio, (the manger)
And like a bright star shineth
Matris in gremio. (on His mother's lap)
Alpha es et O! (Who is Alpha and Omega)

O Jesu parvule, (O infant Jesus)
I yearn for thee alway;
Listen to my ditty,
O Puer optime, (Child most excellent)
Have pity on me, pity,
O princeps gloriae! (O Prince of glory)
Trahe me post te! (Draw me after Thee)

O Patris caritas, (O love of the Father)
O Nati lenitas! (O gentleness of the Son)
Deeply were we stain'ed
Per nostra crimina; (For our sins)
But thou hast for us gain'ed
Coelorum gaudia. (The joys of heaven)
O that we were there!

Ubi sunt gaudia, (Where are those joys)
Where, if that they be not there?
There are angels singing
Nova cantica, (New songs)
There the bells are ringing
In Regis curia: (In the King's court)
O that we were there!

----

以聖誕節為主題的詩歌大部分都是歷史悠久的
雖然是歷史悠久,卻不是一面世就立即變得家喻戶曉

德文歌詞的《平安夜》是在1818年寫成的,但其編曲僅有主旋律和結他配樂
有一說法是因為教會的管風琴損壞了,才需要以如此簡樸的音樂「應急」
幾十年後,英文歌詞才面世,從那時開始這首歌才變得著名;
現今我們所聽到的《平安夜》通常都又慢又靜,猶如安眠曲一般
但原作者 Franz Xaver Gruber 本身的主意是採用輕快的6/8拍,猶如一首舞曲

《新生王歌》於1739年初次出版,但作者 Charles Wesley 本身所寫的首句歌詞是
"Hark how all the Welkin rings, Glory to the Kings of Kings" (Welkin 中譯穹蒼)
作者也列明這些歌詞能夠以《Christ the Lord Is Risen Today / 基督今復活》的曲調唱出
所以無論從歌詞或配曲方面分析都能夠推論出這本來並不是聖誕歌
後來到了1754年,George Whitefield 改編了歌詞,才有我們今日所唱的
"Hark! the Herald Angels sing, Glory to the new-born King!"
一百年後的1855年,英國有一位音樂家叫William Hayman Cummings
他借用Felix Mendelssohn一首非基督教的作品來配上歌詞,才變成今日我們所認識的版本
我們今日所唱的《新生王歌》是輕快的,但原作者本身的要求是又慢又有莊嚴的
(如同 "Christ the Lord Is Risen Today / 基督今復活" 那種曲風)

幾百年之後這些詩歌是否又會改頭換面、面目全非?
小弟認為:倘若仍能夠以改頭換面的形象出現,必定已熬得過時間的考驗
否則那些詩歌恐怕早已失傳、無人問津了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看電影《十年》後感

第一個故事有效地演繹了「中國式的處事方式」
我能夠預測到整個故事的發展
以此作開頭還算不錯

很多人都不明白第二個故事
太偏向藝術電影風格,反令一般人覺得難以理解
其實就是對「社區發展凌駕一切」的一種控訴
這故事其實也表達了社運人士的心境:
「我們所做的、覺得是有意義的,其他人會否反感、覺得多餘?」
也因為沒有任何人回應和互動
使他們感到自己與世隔絕、生活在自我封閉的世界中
直到他們把自己製成標本時還是如此
很有意義的故事,但表達得太過隱晦

第三段故事應該是最使人感動和印象深刻的
當中有不少橋段能夠使人勾起上年年尾所發生的大小事
只是心頭太高、想講的事太多,結果大部份都是急急帶過而不能好好解釋
所以我覺得這故事應該獨自成為一套電影;
另外我不滿意片末高潮位的表達手法:
把一件傷心、不人道的事包裝成充滿「正能量」,然後說「這不是絕望而是希望」
太離譜,簡直想講粗口

最後兩個故事很小品、很地道,但其實當中的問題已經在現實中出現
為了觀眾的緣故,應該要把問題的嚴重性和長遠影響表達得更明確

最後電影引用《阿摩司書》「......時勢真惡。你們要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存活。」
以及「為時未晚」表達對未來仍然存有希望
(對聖經熟悉的人而言,甚至可以解作「在絕境中仍然存有希望」);
不過就我觀察所得,入場觀看電影的始終都是年輕的有心人
我只覺得已有既定立場的人始終會不為所動、裝睡的人永遠不會睡醒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一餐淡味的冬至筳席

這個星期六晚小弟所屬的教會舉行大型佈道會
小弟未能邀請新朋友出席,如果堅持出席佈道會恐怕會霸佔了新朋友的座位
所以小弟決定藉此機會改去出席另外一間教會的青年崇拜

臨近冬至及聖誕節的關係,聚會的出席人數似乎不太多
除了第一首敬拜詩歌是聖誕節詩歌之外,其餘的敬拜內容都以耶穌基督作為焦點
台上的事奉人員只有領詩者、伴唱、琴手和結他手四人,
組合非常簡單,彈奏出來的音樂也非常樸素

講道以《路1:39-45》提到因為神的介入,伊利沙伯高齡懷孕、馬利亞未婚懷孕
她們如何面對生命中的轉折、回應神的旨意 (信而順服) 並因此蒙恩
繼而藉著聖誕節的來臨反思自己該為耶穌基督作甚麼

----

算得上是一次自我放逐,不過卻使自己的信仰疑問得到解答:
敬拜和講道都是非常的簡單,甚至可以說是樸素,使我回想起多年前出席青年崇拜的經歷
其中一個特點是「有著單純的心態」,令自己願意被更新被改變
多年後的今日卻偏向「求真而尋根究底的精神」
不但問題多多,也大膽懷疑既有觀念的正確性
如此一來,究竟我們應該追求「單純」還是「求真」?抑或兩者缺一不可?

另一方面,體驗了這間教會在招待新朋友的功夫,對比起來使我感到慚愧
又話說,原來我本身所屬的教會是相當有名氣的,若自己再不勤作主工就未免太差勁了

如此看來,或許我應該不斷「增廣見聞」、以這些經歷裝備自己,哈哈

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The tank games duo

Yes, it's about World of Tanks, but now it has a rival called Armored Warfare.

Some may contend that since WoT is about historic tanks and AW is about modern tanks,
they are not directly competitive to each other.
While this statement is valid, it's still worth to mention the following:
1. For WoT players who have tried AW, most of them consider AW is better.
2. WoT population has dropped since AW open beta.
3. Advertisements of AW have already appeared on different websites, such as Youtube.
Before these ads appear, these websites are used to promote WoT.
Noticably these websites are willing to promote AW instead of WoT, and the old ads are replaced.

So that's the question: How is AW better than WoT?
1. While being a F2P game, a lot of features of WoT require players to spend real money.
Some of them like garage slots and barracks spaces are essential for long-time players.
In forum some players say WoT is "milking the cash cow",
i.e. trying to get squeeze as much money from players as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AW is still not far from its launch,
most of its contents do not require real money.
Players still can enjoy the game without paying.

2. WoT have some gameplay imbalance issues,
some of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the game's biggest flaws" by some players.
Some players are also frustrated by the degree of randomness (or luck) appeared in WoT.

3. WoT has a huge game population in Russia, much larger than that in Europe and USA.
Game developers obviously concerned more about the opinion of Russian players.
As a result, there are much more premium Russian tanks than other countries,
and Russian tanks are generally more capable in the battlefield;
A lot of Europe and USA players are unhappy about this but most are ignored for years.
This gives AW an opportunity to establish itself.
AW also use marketing strategies that are directly opposite to WoT, making AW to be superior.

----

So, will I leave WoT? Well not quite.
I will still play WoT as I have not reached the higher tiers yet,
but will not spend as much effort and time as before.
When I get frustrated in WoT, I can always switch to AW PvE mode to relax.
(PvE mode is what I play the most in AW, so far I really enjoy it.)
And above all, I can still play these games without paying.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驀然回想(五十)

因為沒有更新OS的關係
Ingress、Memrise、KMB到站時間查詢等軟件都不能用
不過對比起來,我始終喜歡舊版OS的介面

唉,又一個新不如舊的例子......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Little chit-chat

師母不久前考取聲樂的Fellowship (相等於碩士程度的演奏水平)
難度極高,也極難合格,幾十年以來全香港也僅有一至兩人考到

雖然從老師口中得知這消息,非常難得
不過師母卻說:「夠啦!你咁樣四圍講,就黎半個地球既人都知道我考到啦!」

----

講到Fellowship程度的演奏試,在聲樂考試的Quick Study部份
考生需要在幾分鐘內準備好一首大約有八級難度的樂曲
考核範圍包括音準、節奏、咬字、基本的演繹等等
但八級考試時至少還有伴奏 (樂手的彈奏技巧對考生的演唱有適量的幫助)
對比之下,Fellowship程度的Quick Study卻是要求考生清唱,失去了從伴奏中得到的提示
就連老師也不滿:「本來就是一首有樂器伴奏的歌,現在卻要求考生清唱,很不公平。」

這使我聯想到管風琴考試的sight-reading部分
很多管風琴手彈奏時身邊總有一位助手負責掀譜及轉音效 (轉Organ stops)
但Sight-reading卻要求考生一人包辦,也就是要同時兼顧彈奏和音效的設置
而Fellowship程度的Quick Study跟聲樂相約,曲目也是接近八級的難度
轉Organ stops的次數可能是非常的頻密,對考生而言也是Mission Impossible
就連老師聽完我這聯想後,都感到有點不公平......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絕對音感 / Absolute Pitch / Perfect Pitch」?

(這其實已經是多年前的事,當時正讀預科)
不知是否因為每次哼音都相當準確的關係
音樂老師問:「Gary你是不是有Perfect pitch?」
我反問:「甚麼是Perfect pitch?」(當時真的完全不知道,哈哈)

簡單而言,就是在沒有其他聲音作比較之下,仍然能夠作出以下的事情:
1. 判斷出各種聲音的音高 (不是 sol-fa names 而是 letter names,即是 A, B-flat, C-sharp等)
2. 承上,把這音高重新唱出來;或在不需要臆測的情況下用樂器重新奏出
3. 認出一段樂曲的調
4. 直接把樂譜上的音高唱出來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覺得這種能力不可思議,甚至視之為超能力
不過近來愈來愈多人認為這種能力是同時需要先天的敏銳聽覺和後天的音樂訓練
與此同時,也有研究指出世上有好些語言乃以音調分辨文字、音節也較多,
以這些語言作為母語的人較容易擁有這能力
因此也有人提出「黃金學習期」:要在非常小的年紀開始培養這能力
多年來也有課程嘗試教導成年人掌握這能力,只是以上意見皆未有實質數據支持

至於我自己:六歲開始學吹口風琴,九歲轉學鋼琴,一直學了超過十年
與其說是與生俱來,我反覺得是靠後天培養出來的
——以超過十年的彈鋼琴經驗,記熟鍵盤上的十二個音應該不算太難吧?
只是第二、四點雖然是做到,但也曾試過出錯 (不久前就有一次感冒的情況下判斷錯誤)

絕對音感這能力對學習音樂有幫助嗎?
我的答案是「一半一半」;最主要的壞處是絕對音感本身有兩項前設

第一項前設是「標準音高」
現代調音標準普遍接納 Concert Pitch (A440) 作為標準音高,但這標準只有幾十年歷史
在此之前的標準音高皆按地域、場合、樂器組合而有所調整
例如Bach時期的 Baroque pitch 是 A415、Chorton pitch 是 A466 等等

第二項前設是「十二平均律」(Equal Temperament)
(這其實有一個冷知識:十二平均律極有可能由中國人最先發明,
然後才西傳至歐洲並成為現今世界通行的標準)
鋼琴鍵盤上的八度只有十二個音,十二平均律就成了理所當然的標準
只是在其他樂器上至少還有五度相生律 (Pythagorean tuning)、純律(Just intonation)
(這也是管弦樂器跟鋼琴合奏時,樂器之間的調音方法總需要互相遷就一下的原因)

因此在這時代擁有絕對音感的人若果忽略了A440、十二平均律這兩項前設的話
當聽到不是這些標準的音樂 (例如時期音樂) 就會感到不適應,甚至會以為音樂走調

既然如此,倒不如專心學習掌握「相對音感 / Relative Pitch」
能夠比較音的高低、根據標準音唱出和音、辨認出各種音階就已經非常好了

在此推薦各位嘗試這 Adaptive Pitch Test:http://tonometric.com/adaptivepitch/
可以測試自己聽覺的敏感度;也可以藉著反覆測試提升敏感度
以下是小弟的測試結果,原來自己能夠分辨低至 0.3hz 的差別:
(低於 0.1hz 的題目;這是我的極限)

看來我的確有相當敏銳的聽覺,難怪指揮總是對我有較嚴格的要求,哈哈

----

延伸閱讀:
《調音筆記.音感》
《絕對音感究竟有多絕對?》

2015年12月3日 星期四

講座筆記 - 20151128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遙距教育課程 專題講座
《揀選教義——猶太教與基督教的觀點》 講員:黃福光博士

(是次講座有派發筆記並設有錄音,兩者皆有版權保護,
因此小弟在這裡記下的都是博士口講出來的內容,印在筆記上的內容會盡量刪減)

「揀選」是近期學術界上的Hot Topic (熱門議題),主要是因為以巴衝突
啟蒙運動也使「揀選」這概念被挑戰

猶太學者Jon Levenson的觀點:
人被揀選,之後卻通常是試煉挑戰,未必感覺到有好多祝福,例如:
- 亞伯拉罕的名份是自己選擇的,之後卻兩次幾乎失去妻子
- 雅各搶他哥哥的名份,之後卻要在拉班家中作多年奴僕「供老婆」
- 約瑟的名份是父親給予的,結果卻在埃及作至少10-20年奴僕

(相比之下) 基督徒非常容易接納「被揀選」的概念
——因為「恩典」,所以得著「揀選」
但猶太教徒認為「必須遵守律法」才得著「揀選」

為何神特別喜悅亞伯?經文沒有說原因
該隱以為兩兄弟都一定會受到神喜悅,他接受不了「神可以只揀選一人」的可能性

(創18:19) 揀選因為行公義
(賽43:10) 在多神觀的社會文化下見證「獨一神觀」這普世性概念

為何是以色列這民族被揀選,而不是其他民族?
(申7:7-8) 因為神的愛:不是以色列自己配得,完全出於神的選擇


猶太學者Joel Kaminsky的觀點:
啟蒙運動 =>「普世性」就是真理;「揀選」卻似乎不是普世性,是神偏心嗎?

寬容的排他主義:尊重別人的非選民身分
舊約提出了揀選的三個類別:elected, not elected, anti-elected (敵視選民的)
(暫時不要聯想到新約的「要落地獄」......)

Rolf Knierim 反問:如果人人都被揀選,誰才是不被揀選?
Jorge Pixley 反問:如果所有民族都被揀選,哪一個民族沒有被揀選?
=> 人如何面對自己的「不被揀選」?

「揀選」與「聖戰」沒有大關連;舊約聖經反而教我們「要善待孤兒、寡婦和外邦人」



基督教的觀點
創1至11章:人類一開始就是敬拜耶和華的;
所以耶和華不只是「猶太人的神」,卻是普世的神
挪亞那時期必定有人認識耶和華,否則滅世審判會顯得不公平
另外閃的族人也是敬拜耶和華的

創12:3的兩種翻譯意思:
預表彌賽亞會賜福給其他國家 (被動式) vs 其他國家授引亞伯拉罕的名字去求福 (主動式)
保羅引用創12:3,卻指向、預表耶穌 (被動式);七十士譯本也是接近被動式的意思

(申4:37) 神的愛不講是否公平,也不講權柄 (基督教認為人會沉淪,本來不配得被揀選)
(申10:15) 講「愛」引發對神的忠心

舊約時代無人會質疑神的權柄,受啟蒙運動影響的後現代人卻會
寫聖經時沒有這種問題,但這段經文可以解答這種問題

Q:猶太人的幽默:為何神不登廣告「招募」選民?
A:當我們接受神是全知的時候,神就不需要登廣告

所以神揀選以色列,是因為這民族好?
No,因為舊約先知也如此說
Yes,因為以色列確實曾經滅國;死海古卷確定了猶太人的手抄功夫確實了得

揀選是必要的嗎?
基督教認為必要:揀選是因為彌賽亞要出現——要在某家族中出現

(Sidetrack:傳福音也要有舊約框架:贖罪祭、彌賽亞都是出自舊約的概念)

不被揀選就要像迦南人被滅?
猶太人對外邦人好,只是對猶太人更好
舊約教導猶太人對外邦人如同自己弟兄一樣
他們對外邦人要有公義,對自己人卻有公義加恩典:寬容的排他主義

亞伯拉罕在埃及時,神沒有審判埃及;僅在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審判埃及
同理,迦南七族不是因為不被揀選而被「種族清洗」,而是他們敵對神;
——敵對神的必受審判,這與揀選無關
例:亞倫兩兒子獻凡火、亞倫米利暗對抗摩西

因為神創造天地萬物,祂不只是「猶太人的神」,而是所有人的神
創6章第一次滅世已顯示神有掌握萬物生死的權柄
對比之下僅滅迦南七族就會顯得平常,更何況他們沒有跟神立約

(創15:16)「時候未到」——神本來就要審判迦南,不是因為亞伯拉罕無地方住
(利18:24-27, 申9:4-5) 警告猶太人若仿效迦南人會有同樣下場

實際上,神想滅所多碼蛾摩拉兩城時,亞伯拉罕也有質疑「一個義人都沒有?」
諷刺地真的一個義人都沒有,就連羅得的太太、兩個女兒、羅得他自己都不是
(聖經已經表明,只是我們不能接受)

----現場發問環節----

Q1. 新約「nice D」?
A1. 不是「nice D」而是「遲D」:耶穌再臨是另一次創6章的滅世
只有我們基督徒好開心等末日到,到時可以上天堂?

Q2. 如何解讀《羅9》中所講的「揀選」?
A2. 參考《瑪1》:神不恨以掃,其實以掃、雅各兩兄弟都有後代和各自的民族,
兩人得到的祝福其實一樣,只是以掃「沒有被揀選」;
神要求人要行公義之先,神自己都要有公義,否則會似暴君

Q3. 我們相信神,是神揀選我們,還是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A3. 不講新約,因為有得拗:
神揀選我們,所以initiate恩典,使我們信?有幾多部分是我們有得揀?
不知道其實更好,可以更努力傳福音!

順便解答「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問題
(這部分講員一口氣說完,小弟未能及時抄下,建議買錄音收聽)

Q4. 如何解讀《傳道書7:27-28》?
A4. 若神執著,恐怕是「一個義人都沒有」;
當時耶路撒冷只有幾千人,所以作者暗示「那一個義人」是自己?(全場大笑)

Q5. 如何解讀十字軍?聖戰?ISIS?
A5. 錯不在動機,因為他們認為是神指示他們如此行動的;
錯在「敬拜別神」、「流無辜人的血」

Q6. (問題已失)
A6. 聖經已表明猶太人其實都不敬虔的,在多神的社會文化中先知其實是「小數民族」
被擄歸回的猶太人都是屬於最敬虔的那一群人,當中包括以斯拉、尼希米
所以他們不肯跟撒瑪利亞人同建聖殿

保羅問:「誰是真以色列人?」以前認為按血統,後來認為是概念

Q7. (問題已失)
A7. 外邦人不需守律法,但猶太人信耶穌後仍會守猶太人的傳統習俗
這是「寬容的排他主義」的另一種體現

----

以下是講座完結後講員跟神學生們的討論,相信不會包括在講座錄音中:

1. 摩西五經可謂「舊約中的舊約」;猶太人都認為「先祖都把律法破壞了」
實際上是先祖有這些個案後,神才頒布律法禁止

2. 猶太人是被揀選的族群,但他們殺掉耶穌?
(猶太教認為耶穌及基督徒是異端,所以千萬不要在他們面前講這些題目)
其實耶穌當時已預示審判:出於神的公義,第二聖殿會被毀
後來中世紀、希特拉都用類似「God Killer」的藉口殘害猶太人

(筆記完;個人感想從略)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Hymnology 23

雖然幾個月前已經知道10月25日會在白田帶敬拜
不過選歌及如何領詩卻是那個月之內才決定好的事

在白田領詩有以下限制:
1. 最好不多於20分鐘,所以通常都只能夠唱三首歌,有時甚至只有兩首
2. 盡量唱粵語詩歌,普通話詩歌可免則免
3. 建議選唱簡單的歌
(速度不能太快、不太難而容易學唱、主旋律能夠跟粵語歌詞的平仄吻合)

怎料在一星期前,教會同工突然告知最新的安排
原來每個月都有一首指定的「月歌」,該月份的每週都要選唱
而這月份的「月歌」是西伯的《你是王》...... 剛好是一首我認為有缺憾的詩歌

認為有缺憾的原因是因為歌詞太少,所有神的屬性或概念都只是僅僅提及而沒有好好解釋
這種歌詞基督徒會視為理所當然,但在未信者而言卻是毫無頭緒
面對這種蜻蜓點水式的歌詞,領詩者就需要額外作出補充
例如連續唱下一首歌,或者在唱詩的前後加上解釋,
講述神如何的「偉大」和「尊貴」、「萬有」所包括的是甚麼
——歌詞本來就應該要解釋清楚,現在卻變成要從領詩者口中說出來
同時也違反「領詩者不需要講太多,讓會眾自行從歌詞中領受」這主張

雖然我不喜歡這首詩歌,不過後來考慮到跟之後兩首詩歌的配搭,所以作出調動
1.《你是王》- 宣認神是我們的王、我們的主
2.《神是我所依》- 回望神的安排和幫助,我們獻上感恩
3.《誰曾應許》- 因為神幫助我,我們要讚頌主
再靠前後的宣講及祈禱把三首歌連接起來,帶出「神是我們的拯救和幫助」這主題

有弟兄姊妹事後回應「很簡單、也很實在」
「簡單」是教會同工所要求的,而「實在」是我自己的要求;
能夠把如此的敬拜生活化是一件美事

----

「既然平時自認喜歡傳統詩歌,為何又突然改變主意,不唱那些舊歌?
這豈不是今天的我打倒了昨日的我?」
其實當我準備這敬拜時曾經考慮過《你信實何廣大》,不過這首歌並不易唱,
另外歌詞太過豐富,變成了主題以外的枝節,所以只能作罷;
不少領詩者選唱傳統詩歌時都會遇到這種「歌詞太豐富」的問題
為了使整個敬拜保持連貫一致,有時可能會避開某幾節歌詞,或者只唱副歌

另一方面,好些詩歌基本上跟今代的敬拜「無緣」:
試問平信徒可以如何領唱《教會根基》《教會的主》
如果真的領唱,不知道傳道同工會否感到不安?

----

最後分享一首傳統詩歌《堅固保障》
是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時寫下的,甚有「跟舊教 (天主教) 開戰」的意味
雖然已有數百年歷史,但仍然能從歌詞中感受到力量
只是與現今的詩歌相比,無論歌詞、曲風都相差甚遠,要配合在一起恐怕不易......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驀然回想(四十九)

夜晚臨睡時,可以聽到遠處的狗吠聲、蟲鳴
日出時又因為窗台向東而能夠自然醒起

明明仍在市區,卻似是身在郊區,真棒

----

候選區議員因為沒有競爭對手而自動當選,今個星期日不需要去投票
在「重災區」當中能夠有一位泛民的候選區議員自動當選算是難得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驀然回想(四十八)

最近國際台又有播放烹飪節目《Yan can cook》
但對我家以言,這其實是一個搞笑節目

一個華人廚師公然用花生醬來製造花生糊
然後對外國觀眾說「這是傳統做法」
能夠騙外國人,卻不會騙到東南亞人,更莫說是華人

又有一次教煮麻婆豆腐,卻把豆腐切得太細粒......
唉,真是每集都笑到肚痛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千錘百煉(拾玖) - 奉獻與祝福

十月四日:早堂、中午堂獻詩、牧師歡送會獻唱
這個週日頌光詩班由上午九時到晚上七時都在教會中渡過 (午飯除外)

早堂和中午堂所獻唱的歌並不易唱,只有四個星期的時間練習,詩班員都盡力付出
倒是牧師在我們獻詩後揶揄「如果而家已經唱到無哂氣力,咁下晝點算?」

關於歡送會所唱的那首英文詩歌,其實詩班員早在7月已經開始練習
另外也曾經研究選用電風琴作伴奏的可行性
只是因為諸多環境因素限制,最後只能擱置這念頭,對此不少人都覺得可惜





十月十八日:Lettie婚禮獻詩
隔兩星期後又一次特別獻唱,練習時間其實不多
幸好詩歌不久前曾經唱過,減輕了詩班員不少壓力

感恩舉行婚禮時的天氣實在太好,超過我們所想所求
眾親友唱著「清風輕吹天空掛著耀眼太陽」這句歌詞時定必百感交集

事前其實有不少細節安排欠周詳,也有不少技巧障礙,不過都能一一解決
同時幸得各路前輩鼎力相助,同心服侍之餘並製造不少驚喜





十月二十五日:白田獻詩
連續兩次特別獻詩之後再獻唱這首《天父必看顧你》,單是想起來就已經覺得辛苦
前輩們都認識這首傳統詩歌,但仍需要練習和聲,所以三星期的練習時間還只是僅僅足夠
在白田的最後綵排時也只預留十分鐘時間給敬拜隊預備
幸好敬拜隊事先已有綵排,沒有造成不便

(話說,講道期間會堂中的青年人又被牧師用作例子......)





十月二十七日:為青崇詩班準備詩班櫃
因為櫃中有很多舊譜,在星期日清理可能會造成諸多不便
所以只能在平日晚上進行,但在沒人干擾的情況下都要接近三小時才清理完畢
按指揮要求,每份舊歌譜及詩歌集都要刻意留起一份,結果那堆書的高度超過了10公分......





十月某日:職員會議
有牧者在崇拜部反映「詩班不應該在中午堂期間中途離席」
要求詩班在以下兩方案中選擇其一:

方案一:只在早堂獻詩,十二點半就要離席,中午堂不再有獻詩
方案二:中午堂照常有獻詩,之後詩班要一直「陪坐」到下午兩點

方案二是最理想的,但礙於現時詩班員的實際情況恐怕難以實行
因此最後只能選擇方案一:自2016年開始頌光只在早堂獻詩

職員們商討此事時曾引述其他會眾之意見
(例如「為何只有某些時段的崇拜有詩班,其他的卻沒有」)
因此也有考慮詩班能否改在清晨堂、早堂連續獻唱
只是再提早練習時間的話 (至上午八時),對詩班員而言恐怕也是一大負擔

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音樂老師從中大崇基學院圖書館借出的書籍

1. 《G.F.Handel Seize Concertos pour grand orgue arranged by Marcel Dupre》
法國作曲家Marcel Dupre特意為Handel的十六首管弦樂協奏曲進行改編,整套書共分三冊
變成管風琴版本後,就不再需要幾十人一同演奏了
(但要在管風琴彈奏這種長度的樂曲,恐怕還需要一個助手負責轉頁及轉organ stops)

雖然版權列明1937年,封面卻還是保存得好好
小弟曾經在網上搜尋這書名,得知Amazon法國那邊的拍賣網站上這書被標示"Unavailable"
也沒有相關圖片展示,意味著這系列恐怕已停版,難怪老師特意要在圖書館借出

----

2. Preparatory exercises in score-reading
這本書的內頁印有中大崇基圖書館的印章,寫著1971年
跟之前Dupre那本書相比,這本書看起來頗為殘舊

老師對我說:「雖然說是preparatory,但不是你現時的能力可以應付的。」
因此小弟立即翻開查閱,果然是不容易
印象中這也是小弟第一次在正式樂譜中見到Soprano Clef

----

3. Fifty free organ accompaniments to well-known hymn tunes
這本書初次出版年份是1985年,但圖書館印章寫著2005年
應該是2005年才買入保存吧?難怪看起來仍是非常新穎

作者特意揀選五十首傳統詩歌的調 (hymn tune)
把這些主旋律重新編曲,不少編曲的chord都頗不尋常
老師特別選了一首他認識的詩歌,就開始跟著樂譜彈奏起來
第一次彈奏的效果相當奇怪,使我誤以為老師彈錯音
後來老師說:「如此編曲適合在會眾唱最後一節歌詞時使用,聲量也要比平時大。」

雖然說是五十首well-known hymn tunes,但小弟卻是完全不認識,
就連老師也表示只認識其中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認識。

2015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51024

《生與死的福音》(加2:15-21)
講員:陳韋安博士 (建道神學院)

保羅由《加1:13》開始就是在說故事,為要講出加拉太教會的問題:
他們不是不信耶穌,但他們用了以前信猶太教的方法信耶穌

如果信耶穌後還要靠律法規條,信耶穌的意義何在?
遵守律法不能使我們稱義、得救;靠耶穌才可以
「加拉太人都明白,但不是真正明白;we get it, but we don't get it.」
很曖昧、很矛盾、很吊詭:明白和相信耶穌,但不明白基督的拯救

我們也如此嗎?
「不靠行為,但靠信心」;單單這些就使我們真正明白?
「信耶穌得永生」慢慢變成一個方程式
基督永恆的救恩、揀選、受苦被簡化成「信耶穌得永生」、「耶穌愛你」
=> 福音變成了保險計畫?快速通行證?交易、講條件?
這可以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潘霍華曾經把這問題稱為「廉價恩典」:福音被看為賤貨、聖禮儀式可以被賤賣、
耶穌的代贖被視為一張已預付的帳單,可以讓人隨便花費

保羅不是這樣說的
從 v.19 開始原本的「我們」變成了「我」:以自身經歷解釋福音
=> 不能抽空 (抽離) 說「信耶穌得永生」、「耶穌愛你」,
卻是自身的經歷和生命的回應,是藉生命顯出來的故事和力量

----

保羅說:「我......死了」
正常人都不會想死,但保羅卻說信耶穌就是「(向律法、向世界) 死了」
「向那東西死」的意思其實是「不再靠那東西」
但之後保羅沒有說「向十架死」,卻說「與基督同釘十架」
=>「死」是唯一能夠向神「活」的方法,而不是強調「得救」
這也解釋了《羅12:1》當中的「活祭」:是同時「死」又同時「活」

自己作為基督徒的生命是如何?做基督徒開心嗎?
要有生命力與笑容;「豐富的生命」是因為重視福音本身?還是只視福音是添加劑?

都市人是擁有智能手機、去旅行、享受美食的奴隸
=> 基督徒是擁有智能手機、去旅行、享受美食、會返教會的奴隸?
除了會返教會之外,跟其他都市人無異?

(v.21) 神的恩是不可能被廢掉的
=> 以為自己已經擁有福音,但其實連包裝紙都未打開?
這會否是另一種「廢掉神的恩」的方式?

耶穌論天國 (福音):是值得我們花盡生命去追求的
=> 我們仍然只轉注於包裝紙上,未嘗到福音的真正滋味?

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左膠」行為與教會文化

小弟嘗試列出「左膠」的各種特徵:

聚集在一起! 唱歌、叫口號! 宣揚「愛與和平」!
不需作出激烈行動! 「不同路的就是敵人」! 「俾D掌聲......」!
紀念很多人和事,並且製作很多別出心裁的藝術品!
集會結束後和平散去! 互相提醒「下次聚集要見到你」!

數著數著,突然覺得以上特徵也在教會出現;這確是一個頗有趣的發現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Vision #21: Return of the Bus Driver (巴士佬訴苦之應對乘客篇)

「唔少人唔識路,巴士埋站後問司機係好正常
但你問之前就已經嘟左八達通先?萬一上錯車咪蝕左?」

「好多旅遊指南都叫遊客搭1A往返尖沙咀同埋旺角,但其實仲有好多路線都得,
好似1、2、6、9號等等;1A其實係咁多條線之中收得最貴既
但好多遊客怕麻煩又唔醒目,淨係識得搭1A,我地年中見唔少
明明前面就有架收平尐既1號,但佢地係都要搭1A,真係搞笑」

----

「兩蚊雞優惠?而家成日都有好多老坑出黎搭車,仲要坐上層,真係多得佢地唔少
尐長者去飲茶、去街市、去遊車河,乜線都係兩蚊,仲要日日都係咁
結果而家有好多長者成日出街、成日企o係巴士站等車」

「唔係講笑架,條村入面尐細街市無競爭,尐野就會賣得好貴
但而家尐長者識得坐車出去隔離區個街市,尐野賣平好多
車費來回只係四蚊,點計都係更平,結果搞到尐細街市拍哂烏蠅」

「有尐傷殘人士有張佢地專用既白色八達通卡,佢地都有兩蚊雞優惠
但好奇怪,有時你見到乘客用白卡,但佢望落好正常,唔似有傷殘!
都唔知佢係咪個腦有事,定係借左張卡俾屋企人用......」

----

「以前只有員工著制服,所有見到著制服既都知道係自己友,可以掂行掂過
點知後來試過有巴士迷偷制服,所以而家員工同家屬都要曬證,話知你係咪著住制服」

「隔離公司既員工上車都係唔使俾錢!互惠互利嘛!
不過行內總有尐人同自己過唔去,一見到唔係自己友就死都要人地俾錢
之後傳開左就俾其他人針對、玩番轉頭,何必呢」

----

「每逢塞車、意外、打風,梗係無咁準時
如果對上一班車無遲到而你係之後既第一架,就好大鑊:
個個站都有一條人龍,仲要個個都燶口燶面,有尐直頭粗口問候添;
幾個站之後,後面架車無咁多乘客上上落落,好快就追到上黎
再過多幾個站之後第三架車都差唔多追到上黎
......曾經試過見住五架車一齊番入總站,應該都係一個紀錄黎」

「有尐霸王客好鬼賤格,一係俾少幾毫子,一係直頭唔俾錢
叫佢過番黎俾錢,點知佢話俾左錢,係我搞錯左,結果傾唔掂數要停低架車叫差佬黎
結果差佬都話係個霸王客無俾錢,條友仔跟住話『咁啊,再入多次錢囉~』
差佬跟住就當無事發生過架啦,唔拉又唔鎖,叫我繼續開車
之後仲要俾公司鬧,因為有其他乘客投訴我浪費左佢地既時間

咁下次再遇到呢D乘客,一停低架車就擰轉面
話知你係曬證、俾散紙、八達通、俾少左定係無俾錢,一於費事理;
係公司損失咋嘛,都唔關我自己事,何必阻住自己搵食、同自己過唔去?」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Vision #20: 地產發展對社會日常運作的影響

有好些公司表示上是屬於某種行業,但實際上卻有參與地產活動
運輸行業是其中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不少新建豪宅都標榜「某港鐵站上蓋」,其實就是由港鐵承辦的地產項目;
巴士公司每當遷移車廠時,舊車廠原址都會變成地產項目
地產收益歸入巴士公司或母公司所擁有
以管理層的角度而言,地產項目能夠比原本的業務帶來更多收益時
原本的業務就顯得不太重要,服務質素也不再是首要考慮

近年來這些公司的服務質素不斷被批評,恐怕莫過如此

----

以下這段真人真事大概是一年前發生:
有一位搞地產生意的老闆參與舊區收樓事務
一次過買入整幢舊樓後轉賣給政府重建,所賺到的利潤非常可觀;
另外也有管理街市,只是街市人流稀少,租戶逐漸遷出
為了吸引人流,老闆打算強制租戶割價傾銷
並打算以舊區收樓那邊的利潤抵銷租戶的損失

怎料老闆一提出這議案就立即被其家人及公司合夥人否決
原因是:租戶能夠從我們賺到利益,我們卻從何賺取?

結果那街市最後被領匯 (現改名為領展) 收購,舊租戶全數遷出,無一倖免

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If I talk about "Jazz Fusion"...

Dimension專輯 "28" 即將出爐,但小弟對此期望不大:
跟以往的作品相比,近年的作品似乎都欠缺新意和冒險精神
重新鑑賞之下,反而覺得三年前的廿週年專輯 "25" 更有誠意

----

曾經在Youtube上見到小林香織的表演片段
小弟很願意去花時間欣賞,但最後總是忍不住要停止播放
因為聽起來太Pop,Saxophone原有的韻味好像少了許多
另外她的吹奏常常只徘徊在中音範圍,也甚少聽到Licks等技巧
希望假以時日她的吹奏水平會更上一層樓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

上週六的崇拜結束後,跟組長區長一起吃下午茶,席間小弟偶然地說了這話:
「眼見香港現時的教會文化......我會想起馬克思那句關於宗教的說話。」

我所說的當然是「宗教是人民的鴉片」那句說話
不過當時我只理解字面意思,未曾知道作者的原意
直到看完整篇文章後,我才知道「鴉片」在馬克思心中同時有兩個意思
(參考:http://mypaper.pchome.com.tw/zen/post/1312771924)
雖然當時的認知不足,但仍沒有影響我的觀感:
現時的基督教文化以及教會所提供的正正就是「鴉片」

「鴉片」可以同時有兩種意思:醫學上合法使用的止痛劑,以及使人上癮的麻醉劑
在馬克思眼中,宗教同時帶有穩定社會秩序的止痛作用和使人安於現狀的麻醉作用
但這符合基督教本身的精神嗎?觀乎耶穌、門徒以及多年來基督教領袖的作為,
似乎卻是「致力想把天國的價值帶到人間,甚至為此顛覆現有秩序、捨棄個人利益」

那麼,為何百多年前馬克思所見的卻是另一景象?甚至到了今日還是如此?
這恐怕是每位弟兄姊妹都要持續反省的問題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千錘百煉(拾捌) - 職責與崗位

本月月頭舉行了下年度職員選舉,怎料部分詩班員遲到,不夠人數進行投票
負責監票的牧師需要跟我們一齊同心等候,其實有點不好意思

正當大家擔心會否「有史以來第一次流會」之際,幸好詩班長隨機應變
設立詩班員分享環節,並且由牧師作出最後的勸勉
牧師認為「我們一同練習唱歌並非為了向人炫耀自己的才能,
卻是為了報答神一直以來對我們的愛」(不少詩班員後來都表示這是很適切的提醒)

牧師勸勉後點人數,比最低要求人數多一人,終於可以開始投票
相比起往年的激烈選情,今年的投票過程非常平淡
結果本屆職員團隊全部連任,只是位置互換,職責有所不同而已

----

詩班小休一個月後又是一個新開始
那日的練習由小弟擔任實習指揮,由開聲到練歌一手包辦 (大概四十分鐘)
之後進行檢討時前輩認為「稍微缺乏信心,語氣可以更肯定 (使詩班員更放心)」

休息過後,詩班的獻唱次數好像突然增加了
因為詩班員都是貴人事忙,練習進度頗不理想,練習時間也非常有限,實在叫人擔心......

2015年9月26日 星期六

談現任教宗 Pope Francis

小弟曾經在面書分享了國家地理頻道的一篇文章: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2015/08/vatican/draper-text
文章所講的是現任教宗的立場和態度、與前人迥然不同的處事作風、由此所帶來的影響
其中包括天主教內裡的角力、教宗的人身安全和長遠顧慮、不同人士對他的印象等等

雖然身為天主教的領袖,Pope Francis 卻一直有著「改革」的影子
(他是一位勇於面對神職人員性醜聞事件、並因此罷免神職人員的教宗);
另外他多次不顧自己安全地去接觸群眾、認為自己無資格論斷同性戀者、
多次要求教會關顧窮人、強調恩典和寬恕等言行都使人聯想到耶穌在聖經中的教導
也因此得到不少人的支持,認為他願意真誠地實踐耶穌教導

----

最近跟弟兄們談論他的言行:
「會否只是表面行為?心底裡是否也有盤算?」
「若真是門面行為,風險也未免太高吧?」
「如此貼近新教的作風和行為恐怕會令其他舊教領袖反感吧?」
(對比起來,耶穌也是因為威脅到宗教領袖的既得利益才會被殺,看來非常諷刺)

回想起幾百年前馬丁路德不滿教內的腐敗而推動宗教改革
往後多年也一直是新教批評舊教「遠離真道」
Pope Francis 的出現總算是為舊教挽回了聲譽;
同時卻也帶來反思:「新教」這個標籤其實並沒有任何保障
我們若不靠主儆醒,我們也可能不自覺地變成了我們所批評的那種人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驀然回想(四十七)

「Gary搭巴士有無坐開邊個位?」
視乎路程長短,只有幾個站的話站著又何妨?

不過家父在此比較特別:他儘量都會選坐上層
坐長途車或多人乘坐的路線時更只會選擇最後那排五連座
盡量減少對他人、對自己的打擾

但我自己卻不太喜歡那排五連座
因為最後那排座椅總是比較高,坐得不夠舒服,要睡覺也不太容易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Vision #19: 解讀「保鐵政策」(Repost)


(註:小弟在一個月前有以下撰文,但一時糊塗,
錯把標題寫成"Vision #18",原文連接也有同樣錯誤,現在一併更正)

1. 香港公共交通網絡過於著重鐵路運輸?
每逢上下班時間,交通流量都聚集在港島北、油尖旺一帶
都是已經非常稠密、不能再擴建內街的區域
所以就算再興建新的高架公路,仍然解決不了「有入無出」的交通擠塞
結果需要以載客量更高的鐵路作為新的骨幹,以高架橋或地下管道運送乘客
(不少都市例如東京、紐約其實都有這個問題,香港只是仿效這些城市的做法而已)

相比之下,巴士小巴必須要另外想辦法應對,例如調整路線、收費,加開特快班次等等
不過無論開新線、更改路線、載客量、調整收費都需要得到運輸署同意才可以作實
(雖然小巴公司常常擅自改總站和路線),營運上其實受到諸多制肘,確實「生意難做」

----

2. 高鐵是「大白象」工程?
高鐵在鐵路網絡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跟機場快線相近:
機場及邊界都是遊客的第一踏足點,所以這些遊客必到之處要有相應的交通支援
所以就算不計成本、營運額,作為過境關卡運輸渠道的高鐵仍是必要存在的;
而實際上不少政府提供的建設和服務都是無法得到回報,只靠政府庫房資助平衡

那麼,為何市民仍然怨聲載道?都是因為「錢」:
現時鐵路、巴士等公營服務機構當中,不少機構本身或所屬的母公司都是上市公司
結果交通收費按年增長,卻不見得服務質素相應提升,公司所得的利益卻盡歸股東;
至於「大白象」基建工程是因為支出數字飆升,支出項目看起來似是無底深潭所致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知罪與定罪

聖經所講的「罪」理論上無分輕重,其代價都是「死」(與神斷絕關係)
根據這種說法,所謂「同性戀是罪」其實可以解讀成「同性戀是罪的其中一種」
而這「罪」另外也包括「不信神、拜偶像、不孝敬父母、殺人、偷竊、
行淫、亂倫、作假見證、說謊、貪婪、嫉妒」等等

今日早上聽到某牧師的見證,他曾經在外地殺人後入獄
獲釋回港後讀神學並且開設教會收容那些有相似經歷的邊緣人士;小弟若沒有記錯的話,
正是這位牧者抱怨「其他教會口講包容,實際上仍然把這些邊緣人士趕出門外」

我對此並不感到意外:當教會說是要「接觸」那些人時,
這個群體本來就已經跟那些人保持距離,所謂「接觸」就是要打破這個隔閡
不過要令同性戀者、殺人犯等邊緣人士融入教會生活卻始終不是易事

難怪有好些信徒開始主張「知道甚麼是罪,但選擇不定人的罪」
因為自己的過失在神眼中原是同等嚴重,代價也是一樣沉重
就算未有實質行動,起碼自知沒有代神審判的資格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過街老鼠

今日跟家人收聽昔日的《耶教異聞錄》
聽完主持人訪問黃德光傳道、張國棟博士後
終於明白關於林以諾牧師的事件和言論原來各有關連
並且因為這緣故林牧師先後言論攻擊黃德光傳道、張祥志老師和張國棟博士等前輩

如此看來,林牧師似乎需要向全港的神學老師公開道歉
不過以他本人的操守,這種事恐怕不太可能發生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If I talk about "generation" ...

突然有種恐懼感,覺得自己執著於既有想法時會被更年輕的一代「遺棄」
必先自我反省、與更年青的人保持溝通,才可保證自己不會犯上同一錯誤

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教會2015年培靈會筆記 (第三、四講)

講員:張祥志先生 (香港神學院)

(註:以下筆記的括號部分都是小弟為了意思完整而自行加上的)

第三講:基督精神 (可11:11-18)

「好詫異你們仍然堅持留低」(回顧部份從略)
為何跟隨基督會走上十字架?今講會討論「十字架」本身的意義

(潔淨聖殿本來是社區性的事件),卻被約化 (簡化) 為「潔淨個人內心的聖殿」
「明明是很高層次的經文描述,卻被約化成個人層面的應用」

「政治、宗教的中心,是總壇」
耶路撒冷本意是「平安之城」;「平安」其實就是神創造世界後那句「看為甚好」
=> 神期望整個世界都變成這種秩序,並且是要由耶路撒冷開始
所以對比起來,耶路撒冷其實就如中南海,聖壇猶如天安門

羅馬政治:猶人治猶,宗教領袖同時擔任社區領袖
正如在執行伊斯蘭教律法的國家禁止攜帶聖經、禁止跟異性在戶外有親密行為、
星期五晚至星期六晚的「安息日」會停止一切公共事務,
「因為宗教就是政治,(兩者) 密不可分」

(11:13) 原文沒有「收」
兩次強調有葉子但沒有果實:無花果象徵聖殿
「耶穌似乎比毓民更激進?」
「聖殿本應是聖潔的地方,所以不應做買賣」?不,這本是必要的!
兌換錢幣:羅馬幣有凱撒頭像 (個人崇拜),所以要換成舍客勒
賣鴿子:坐車的路程也要六小時,難道每次都要帶著動物走這路程?
「如此看來,聖殿中的買賣其實就如歡樂天地的代用幣一樣方便」

耶穌潔淨聖殿的真正原因:萬國禱告的殿變成了賊窩
「經上不是記著說......」:賽56:1-8「當守公平,行公義」
設立安息日非因為神已經造無可造,卻是透過「不創造」來紀念這平安、這最完美的狀態
所以又跟破壞秩序的惡勢力掛勾
外邦人、太監本來不能入聖殿,但現在神容許 (賽56:4, 6)
遵守安息日、持守他的約 (十誡,出19)
(賽56:7)「萬民禱告的殿」的出現
(耶7:1-11)「賊窩」的出現
「不要倚靠虛謊的話、在人和鄰舍中間誠然施行公平、
不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在這地方不流無辜人的血,也不隨從別神陷害自己」
vs
「倚靠虛謊無益的話。你們偷盜,殺害,姦淫,起假誓,
向巴力燒香,並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

(根據舊約先知,) 猶太人確實使聖殿變成賊窩
「反轉再反轉」:先被宗教領袖破壞秩序,之後耶穌嘗試撥亂反正

(可12:35-40)「耶穌有講人壞話......」
潔淨聖殿、叫民眾提防宗教領袖的代價:
損害宗教領袖的既得利益,因此他們買通猶大、獲悉耶穌的行蹤、在半夜抓拿祂
就連彼拉多都知道整件事「是出於嫉妒」

「為何要承受十字架?」為要回復秩序,因此挑戰社會或宗教領袖
下場是十字架的死刑,而耶穌說「要背起十字架來跟從我」=> 堅持的精神

反思:香港的 (社會、政治層面的)「聖殿」在哪裡?
那些領袖使這地變成祝福人的地方還是賊窩?
「七警至今逍遙法外,但以胸襲警就立即被判入獄?辛苦血汗錢買來的樓卻有鉛水?
以前的徙置區似乎比現今的劏房還要好?幾十年城市發展,但人的生活愈來愈艱難?」

耶穌是應有此報?「阻住人搵食,所以抵死」?
因為核心的問題是:耶路撒冷 -> 聖殿 -> 宗教領袖

教會是否只似《可》的上集:提供歡迎、安慰、支持、醫治
而缺乏下集:從來沒有想過為何有人受創傷、受壓抑、受不公義的對待?

----
(中場休息)
----

第四講:你在那裡嗎?(可14:32-52, 27-31, 53-72, 10:35-41, 15:25-27, 42-47)

回看中段耶穌問門徒「我是誰?」(8:27-30)
(8:30) 禁止告訴人的原因是因為門徒仍然不了解耶穌

最難的功課:十字架、死亡
講或唱「背起十字架」並不難——我們把這件事太浪漫化

(14:33-34)「驚恐起來、極其難過、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強烈情緒和恐懼
「那時候、那杯」指十字架
=> 耶穌有自己的意願,也親自經歷過「體貼人 vs 體貼神」的掙扎
卻仍然能說「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14:36)

(14:37)「睡覺」象徵「心靈願意,肉體軟弱」
「西門」這稱呼可圈可點,因為對上一次耶穌以此作稱呼已經是呼召 (未跟從耶穌) 之前
(14:39) 重複禱告 => 真實的掙扎
(14:40)「眼睛甚是困倦」象徵心理狀態
(14:41-42) 耶穌主動面對:「他們來了」

(14:45) 親嘴:最親密的記號、最嚴重的出賣

為何說是「心靈願意,肉體軟弱」?
A. 耶穌承受十架前的彼得
(14:27-31) 最後晚餐之後,彼得所說的似乎是真心話

       耶穌 vs 彼得
    院裡的公會 vs 跟差役一同在前院烤火
  遭受大祭司審訊 vs 被使女詢問
被問足以致命的問題 vs 被問很簡單的問題
 直認「我是基督」 vs 否認與耶穌一起

「不認得」應解作「不認識」
門徒在《可》的最後一次出現是「彼得想起耶穌對他所說的話......就哭了」(14:72)

只是去到公會,還未上到十字架,就已經不認主
使女甚至只是問旁邊的人,彼得也是急著否認

B. 耶穌承受十架時的雅各、約翰
(10:37) 雅各、約翰求「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爭取榮耀的渴望大過承受十架的代價,真心地答「我們能」(10:39)
結果耶穌被釘十架時只有強盜在祂的右邊、左邊,雅各和約翰卻不見蹤影 (15:25-27)

C. 耶穌承受十架後的各門徒
(14:22) 耶穌在聖餐時把自己的身體給了門徒
(15:42-46) 耶穌受死後,安葬的卻是「大配角」亞利馬太的約瑟,不見任何門徒
(6:29) 第一講的伏筆:就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也有領屍和安葬,耶穌的門徒竟然沒有
(15:46) 亞利馬太的約瑟「用細麻布裹好」vs (14:51-52) 少年人「丟了麻布,赤身逃走」

百分百相信 vs 現實
「可以來到第四講,全因『我們能 (背起十架)』?聽住先!」
耶穌自己有實踐這價值,也希望門徒能夠如此

反思:充滿邪惡、不公義、挑戰的社會,面對逼迫我們能夠堅持實踐這價值?
出現十個「佔中死士」,最後「死哂去邊」?
身邊的家人朋友被恐嚇就立即畏縮,「不是我們可以笑的」
傳媒界:說真話可以被解僱、被拘捕、甚至被人追斬
政治界、商界等等,行行都有十字架,「卻尚未去到死亡」(註:小弟並不同意引號部分)

(講員分享自己被打劫的經歷)
「在死亡的關口,恐怕我自己都未必會認是基督徒
各位唔好笑,我們在那情況可能差不多,甚至更差......」

幸好耶穌自己行完這條路
耶穌自己可以走下去 => 靠著基督精神得勇氣

耶穌復活在《可》的意思?
宗教領袖終於殺死耶穌,但這個最大的恐嚇對耶穌無效
因為耶穌的最後結局不是死亡,而是復活
「叫門徒返加利利」= 回到起初被呼召的地方 => 跌倒可以重新來過
「哎呀真慘,讀完《馬可福音》的結果是又要從頭讀一次......」

總結:神真正看重的是有否堅持這種價值
「賺得全世界與堅持天國價值,哪一項更難?後者要面對死亡,生命質素更高......」

(全系列完)

----

感想:
第三講的那種「公共神學」小弟之前已經有所認識,反而第四講中對經文的剖析很震撼

特別留意到第四講後段張Sir多番強調「唔好笑別人」
用意是作提醒:在同樣情況下我們也未能做到
但同時小弟也感覺到有會眾在不適當的時候笑
——聽者覺得有趣,但講者當時的態度卻似是認真、沉重

身邊的弟兄姊妹和小弟都對第三講的回應歌《每天的禱告》有意見,認為不太適合
又與之跟《應背苦架 / Many crowd the Savior’s kingdom》(靈糧詩選178;頌主聖歌263) 相比
認為後者歌詞跟講道內容非常接近,似乎更適合作回應詩歌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教會2015年培靈會筆記 (第一、二講)

講員:張祥志先生 (香港神學院)

(註:以下筆記的括號部分都是小弟為了意思完整而自行加上的)

第一講:門徒的荊棘

「《可》是好精彩的一卷書,可以 (使你) 改變對基督徒身分的印象」
簡談《可》大綱:
上段 1:1-8:26    耶穌好威猛,浸禮也與眾不同,好多醫治、趕鬼、神蹟
中段 8:27-第10章尾 誰是基督?
下段 第11章到尾  承受十架

撒種的比喻 (4:1-9)
種子落在之處  對照聖經人物
路旁      宗教領袖
土淺石地    門徒 (接受耶穌但不能勝過試探)
荊棘      殺施洗約翰的希律、不願分享的財主、只求討好人和自己權益的彼拉多
好土      (只有) 耶穌

第一講集中於希律
6:14 有翻譯錯誤,原文是「希律王聽見了,他們就說」
也有譯本譯作「希律王聽見了,有人說」,但都不是希律自己說出

矛盾之處:希律保護施洗約翰 vs 希羅底想要殺施洗約翰
6:21「恰巧」本譯「時機到」=>「經文中那兩個女人都好恐怖......」
女兒是希羅底和腓力所生的,不是希律所生的 (註:沒有記低這說法從何而來......)
「女兒只求Prada、LV?太低層次!」
女兒問其母親,母親只說:施洗約翰的頭
「無時間表無路線圖,但女兒卻另外要求『立時』(6:25)」

「6:29 看似可有可無,但其實跟基督有關,第四講會提及......」

1. 年輕的女子——情慾的問題
2. 因為歡喜而 (隨便) 起誓——不理智、情緒的問題
3.「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6:26) ——情面 (面子) 的問題

從另一角度看「時機到」:希羅底了解並利用希律的個性

總結:情慾、情緒、情面、錢財 (財主難進天國)、地位和權力 (彼拉多) 都是門徒的荊棘
(6:16)「是我所斬的......」但看來其實跟耶穌基督風馬牛不相及 => 做錯事會有陰影、內疚

----
(中場休息)
----

第二講:你是基督?

(8:27)「路上」除了解作「旅途中」也是「跟從耶穌的路上」,是每位信徒的必經階段
(8:28) 都是先知性的人物
(8:29)「班長」彼得先答:「你是基督」
(8:30)「禁戒」本譯「斥責」
(8:31) 耶穌第一次預言自己受苦;因為明確講出「三天後復活」,所以不是預測命運
(8:32) 彼得「斥責」耶穌,勸祂 (不要去)
(8:33) 耶穌「斥責」彼得:你是撒旦!

=> 體貼人還是體貼神?《可》以後的經文都是圍繞著這條問題
(8:34)「捨己」:體貼神,不是體貼人
常在教會、家中、頸鏈見到十字架,以為「背起十字架」好浪漫?但十字架本是死刑刑具
「跟從」如何跟「十字架」有關——「福音」的概念
(8:35)「凡要救體貼人的生命,必喪掉體貼神的生命;
凡為我和福音喪掉體貼人的生命,必救了體貼神的生命。」
(8:36) 常常在佈道會中聽到,但原本對象其實是已跟從耶穌一段年日的門徒

之後的經歷:登山變像 (9:2-10)、門徒爭大 (9:33-37)、
認為別人無資格趕鬼——階級主義 (9:38-41)、
財主難進天國 (10:17-25)、之後門徒希奇「誰能得救」(10:24, 26)
求坐在耶穌的左右——求得榮耀 (10:35-45)
全部都反映門徒雖然行動上跟從耶穌,但心態上仍是「賺得全世界」!

(8:36)「賺得、賠上」雖然是商業字眼,所說的卻是價值觀的問題

體貼神而要承受十字架 vs 體貼人而賺得全世界,但耶穌稱之為撒旦
(8:38) 耶穌甚至有指引,說明甚麼價值才可取

反思:要問自己「耶穌是甚麼?」、「基督徒是甚麼?」
認得耶穌,但了解耶穌嗎?
信耶穌,但祈禱是為了甚麼?又求了甚麼?
不是不可以如此求,但如果「超過九成禱告都是為自己求的話,
就是把神當成黃大仙、阿拉丁神燈;耶穌變成了賺得全世界的手段」

追求耶穌所賜的「平安」、「喜樂」?名人的見證特別吸引?因為追求「成功」!
「無論你有乜債物債,信耶穌乜都搞掂哂」?若能賺得全世界,何來「十字架」?

(9:33-37) 門徒爭大:天國、福音、十字架的價值觀
(9:34) 門徒不作聲 => 知道是不對的,但繼續做,「因為這是人一直以來的成長之路」

耶穌關心天國的價值觀如何在地上反映 vs 階級主義、成功感、優越感
以銀行優越理財、鐵路的頭等車廂作例子:
最痛苦並不是要等,而是當自己要等時,其他人卻可以不用等!
香港人一直爭取努力向上,卻不考慮消除階級主義 (註:其實黃子華棟篤笑有講......)
爭財其實就是把很多人的財富都聚到自己身上
如此「爭大」只會引致階級主義 => 人的不擇手段 => 很多人的痛苦

天國價值:人人平等,所以人人幸福
(10:44) 有些教會錯誤理解作「僕人領袖」,但天國沒有奴僕
想做首領就要立即想做僕人 => 心態平衡
(10:13-16) 小孩子象徵不爭大、不爭權,但這年代的父母卻想孩子「贏在起跑線」

「耶穌來,不為顛覆政權,但為了顛覆人的價值觀」
「幸福音」:只強調、追求福音的好處而忽略其代價

(10:17-25) 耶穌要求財主把自己所有的分享給窮人,「使人人一樣」
耶穌沒有在此妥協!沒有改說「分享一半」、「分享四分之一」
因為這天國的價值,就算要因此承受十字架也要堅持!

神確實想我們幸福!只是「個人幸福」不及「所有人的幸福」好!
——「個人幸福」使我們忽略別人,但「所有人的幸福」使我們也為別人爭取

(講者引用聖經支持論點)
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1-2)
——律法就是摩西五經,當中有不少章節是要求關懷貧窮人
2. (主禱文)「天國的義」——天國的價值觀
3.「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
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太13:44-46)

(第二講完)

----

感想:
張Sir給了很大的信仰挑戰,留意到他的言詞、用字毫不客氣,希望弟兄姊妹承受得住

我一直認為信仰對我們的要求本來就是很高的,只是平時沒有刻意被強調
所以今日的聽道有不少部分都非常有共鳴
但也因此無力唱回應詩歌《我需要有你在我生命中》:
「(人的) 軟弱、退縮、(神的) 意念、旨意、話語、樣式、喜悅、彰顯、榮耀」
這些屬靈詞語的意思都因為聽道的緣故而截然不同,幾乎每句歌詞都是重擊
能夠有這種經歷,還是值得感恩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愚爛盛會

今年的農曆七月十四,去了旺角一趟
街上火光熊熊、煙霧迷漫、塵土飛揚
彷彿置身電影場景中,有種淒美的感覺

跟萬聖節一樣,總覺得這些時節走在街上很不安全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一視同仁?

有人說「身邊的人關係愈好,說話更沒有顧忌、更能傷害人」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學日本人那種時刻恭敬的態度?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面書隨想

(註:雖說是關於面書的隨想,但這篇文章是不會在面書上分享的。)

一直以為今年內只有一位小學同學和一位預科同學會結婚
怎料從面書得知原來有一位中學同學也是今年結婚
正感到突然之時,又見到另一位舊同學原來是已經結了婚
若非其他舊同學上載相片,恐怕我們大多數人仍然不會知道

突然覺得社交平台被廣泛使用、大量資訊被廣泛流傳
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依舊不變,甚難跨越
想起多年前認為「若要人留意到你,自己必先主動連接到社交平台」
這次經歷使那想法再次被鞏固
坦白而言,如此下去若有舊同學生兒育女或已離世,我也可能完全不會知道......

----

不久前收到一個交友邀請,對方是一位我不認識的五旬節教會牧師
對此我沒有懷疑,就確認了邀請,並且立即瀏覽他的專頁一下,似乎沒有大問題

從那日開始,我每日都見到他分享經文、靈修、詩歌等等
時間固定在上班前後,可能是為了牧養的緣故
只是我對此感到煩厭,因為他總是一次過分享四、五項東西,這種行為跟「洗版」無異
就我所見的那些全是靈修分享:個人化、「離地」、過於簡單正面,甚至有點不盡不實
(相對起來,我的分享通常都是要求讀者思考、批判的)

後來我又發現這位牧師的面書是只用作單向式分享而極少有互動、對社會各事的回應
對於牧師有這種近乎「離世」的態度,我實在不能接受,也有考慮過是否要「絕交」
但同時也提醒自己要避免變成這一類人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Hymnology 22

繼續討論「現代詩歌所帶出來的信仰觀念始終有偏差」這個議題
(第一部分:歌詞未能深入描述耶穌基督昔日的犧牲 --> Hymnology 7)
(第二部分:詩歌有太多「我」就跌入自我中心的圈套 --> Hymnology 8)
(第三部分:我們與神之間的對比及態度 --> Hymnology 10)
(第四部分:過度強調神的應許反令信仰觀念變得狹隘  --> Hymnology 11)
(第五部分:引用經文時所表達的意思跟原意有落差  --> Hymnology 16)


第六部分:「罪」被忽略?
觀乎我們所認信的基督教信仰,「認罪」和「悔改」一直是關鍵部分
在現代詩歌中有描述「罪」的詩歌卻似乎愈來愈罕見

為何會有如此落差?會否是
A) 填詞的人本身就不認為信徒需要「認罪」和「悔改」?
B) 為這題目填詞的難度太高,所以乾脆避開不寫?
C) 認為這題目太「負面」、難登大雅之堂?

從舊約到新約聖經一直都有對「罪」的定義、對「認罪」和「悔改」的描述
但我們卻可能覺得這些題目「太負面太難聽」、「很難使未信者接受福音」
結果我們這一代信徒所接觸到的「福音」總是「神是聖潔的、滿有恩典和憐憫」......
這些非常正面的訊息卻跟社會中黑暗和不義形成巨大落差,使崇拜跟日常生活脫節
(更諷刺的是談到「人的罪性和軟弱」時,電視劇和電影所提供的描述反而更深刻更細膩)

倘若有人問「既然我們是要遠離罪,為何又要對罪有充分了解?」,小弟會回答:
「若不提及罪,耶穌基督為何還要選擇捨身?神的救恩和寬恕豈不變得空洞?」
(不少信徒常常強調「正能量」,但所謂「正面」和「負面」的概念其實是相對的
有信仰的「負面」作襯托,「正面」才顯得更實在而有力)

與其說是詩歌的問題,或許這更似是教導的問題。(第六部分完)

----

曾經有一次在教會崇拜,唱的仍然是平時所接觸的近代詩歌,卻突然有一想法:
如果神容許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用這些不完美的歌來讚美祂
那麼我還有甚麼可以不滿的呢?
所以我很清楚知道:選擇各類詩歌敬拜完全是出於個人喜好,本身無分對錯
所以我所針對的不外乎都是心態、信仰觀等範疇

但我始終對太籠統、「蜻蜓點水」式的歌詞有點反感,或許這就是我的個人喜好吧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信仰的時代產物

剛剛過去的小組聚會,牧師打算過來參與,卻遇上了無人想帶組的情況
於是牧師揀選了《神羔羊配得》一同唱頌,然後問各位的聯想;感想大致分三類:
1. 向家人傳福音、神聽禱告
2. 對信仰的麻木、習慣式回應
3. 對他人的見證無動於衷,似乎只是別人的事,覺得同樣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之後再唱詩歌一次,再問聯想:
1. 從基督教界新聞而來的失望
2. 著名基督徒的「失見證」
3. 信仰在現時社會中似乎毫無影響力,自己因此感到無力和沮喪
牧師問:「是否覺得信仰有少少離地?」
得到回應:「不止是少少!」
追問:「如何離地?如果其他人的個人分享對自己無關,這算是離地嗎?」
回答:「不算,信仰與現實的落差才是」
「自己常常留意基督教界新聞,去到一個地步似乎要問自己是否需要停一停
平時聽道牧師都是叫人著眼於神,似乎自己真是太著眼於人過於留意神」
牧師又問:「如此看來,信仰還剩下甚麼?」
回答:「個人與神的關係;也特別留意前人的信仰經歷,看看對自己有沒有提醒」

因此牧師叫大家查看詩篇73篇,說明幾千年前的詩人也曾經歷這種軟弱、失落和無奈
不過主應許「若然不報,時候未到」,就算我們不能親眼看見也不必太灰心
牧師帶領祈禱結束後就去食晚飯

食飯時某幾個組員討論拍拖、感情、追求對象方面的事
其他的組員跟牧師繼續討論基督教界內的事,牧師有一個很有趣的分享:
「曾經看過一篇來自北美教會一位老牧者的研究
調查多年來北美教會的發展狀況,發現大多數教會都不太善於處理『成功』
使教會後來的情況轉差,因此該位老牧者笑言要向神祈禱『希望教會不要太成功』......」

之後牧師特別提到「信仰的時代產物」這概念
認為不同的世代對信仰有不同的期望,因此也有不同的現象出現
例如上一輩信徒普遍追求教會人數多、教會建築物要夠大夠宏偉
因此令「成功神學」和Rick Warren等牧師非常受歡迎
但這一代 (包括我們) 卻著重真誠、充實、貼近社會等特質
也因此令我們對不少現況都有疑問

後來各自散去時跟牧師單獨談話,牧師繼續說:
「Rick Warren常常在解經方面被人詬病,但道德操守方面卻不然;
那些牧師未著名之前本身可能非常謙虛、沒有甚麼大問題
但廣為人知後身邊的人就可能會顧忌,不再冒險諫言
當身邊的人都只是盲目支持自己、沒有人能提供指導時,自己就有可能一錯再錯
教會中若出現這些情況,其實就已經是個人崇拜 (會眾把牧師代替神)
所以我才會在星期日的講台上特別提醒會眾:
『聽道要用腦,要自己思考,不要以為我們在台上所說的永遠都是正確』」

小弟回答:「那日上午我有聽那篇講道;實際上我那日上午聽完道,
下午就去了民生書院聽 Rick Warren (並且細心留意他的教導內容和方法)。」
說罷,我和牧師一同大笑。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事變」的延續?

自從東京事變在2012年解散後就沒有再特別留意椎名林檎的動態
反而開始多留意其主音結他手Ukigumo及其樂隊PETROLZ

沒有想到在林檎最新的作品中又見到了Ukigumo和H Zett M
看來林檎頗欣賞這兩位樂手,也很樂意跟繼續他們合作
或者對她而言,這也算是「事變」的延續吧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Hymnology 21

本身是聖公會會友的音樂老師同時也是教會管風琴手
小弟一向都知道禮儀教會崇拜是只用管風琴而盡可能不用鋼琴的
倒是近來才知道在那邊的教會風琴手原來是受薪的
根據老師的講法,是因為教會「重視彈奏風琴這門專業」云云
如此說法,不知道其他聖職人員是否也是受薪的?其他教會又是否如此?

老師每星期都會在不同教會 (有些是聖公會以外的派系) 作客席伴奏
因著這緣故認識了其他教會風琴手、了解他們的彈法
只是據老師所言,有部分琴手仍然是以鋼琴的彈法彈奏管風琴
有些人甚至覺得「管風琴似乎跟電子琴相差不大,用法應該相差無幾」
(在音樂學院裡,有著這些想法的學生通常都會被教授鬧到狗血淋頭......)

----

下課後,老師開始準備下週日要伴奏的詩歌,卻突然抱怨:
「離哂大譜,新版《普天頌讚》竟然無呢首咁出名既聖詩?
唔怪得我地聖公會咁多投訴,甚至唔用呢本Hymnbook啦!」
我聽後感到詫異:「乜《普天頌讚》唔係你地聖公會架咩?」
老師:「聖公會係有份出版,但係仲有D唔知咩人有份修編架嗎......」
(老師所提及的「唔知咩人」其實就是中華基督教會、循道衛理公會、公理會等等
因此,小弟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至於那首著名的傳統聖詩,其實是《與我同住 / Abide with me》
這首歌的頭一句 "Abide with me; fast falls the eventide" 源自《路加福音24:29》:
"時候晚了,日頭已經平西了,請你同我們住下吧!耶穌就進去,要同他們住下。"(和合本)

這首聖詩是由屬於蘇格蘭聖公會的詩人Henry Francis Lyte在1847年寫成
當時作者所患的肺結核已相當嚴重,人生已進入最後階段 (實際上只剩下三星期)
根據文獻記載,作者完成他人生最後一次講道後,就在那日的夕陽之下寫出這首歌
歌詞當中的「夕陽 / eventide」除了是陽光的盡處之外,也暗喻作者自己人生的盡處
雖然歌詞講到人生的無常與考驗、黑暗和死亡,卻毫無沮喪、迷惘的感覺
反而充滿著對神的把握和盼望,並在每節歌詞的最後一句都祈求神「與我同住」

除了喪禮的場合,這首歌曾經在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典禮上被頌唱
也是欖球聯賽Challenge Cup決賽和英格蘭足總盃決賽開賽前的指定歌曲
(使人在重要時刻都重新思考一次生命、死亡和信仰,使心靈重新平靜下來)
如此廣為人知的詩歌竟然沒有被編入聖詩集,難怪不滿的聲音此起彼落......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想做好見證,必須正面樂觀?

牧師講道:「如果我們要做好見證,
就要活出主耶穌的愛、恩典和憐憫,使其他人能夠在自己身上直接經歷到神;
對著身邊的人常常笑容滿面,抱著樂觀積極的態度,使其他人對你感到好奇,
當他們問你為何能夠如此正面之時,傳福音的門就此打開......」

小弟並非不同意以上說法 (無數分享已證明這是有效的)
小弟只是回想起這幾個月內以下這些想法:
「為何讀聖經時在聖經人物身上或投射到自己身上時總有種很失敗的感覺?」
「(個人層面) 為何神所指示的、所應許的似乎仍未出現?」
在個人的際遇、社會的動盪環境中,似是未能見到神的作為,心中不禁問「神在何方?」
信仰上的認知始終跟與現實情況有所落差?

當以上想法一直沒有放下時,要笑口常開、樂觀積極似乎是強人所難?並非不可能的
平時跟家人朋友享受娛樂、做運動、分享生活點滴時仍然可以是「開心果」
只不過是把不開心、憂慮等負面情緒和想法藏起來罷了
但要「帶著面具」,恐怕已經不能算是「好見證」吧?

另一方面,這種說法放在《約伯記》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在那種絕望的處境能夠維持喜樂才是不正常,甚至是精神有問題
約伯面露愁容是因為正在苦難之中,也就不能強求他維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至於他的朋友們認為他「因為犯了罪所以有此報應,應該立即悔改」就更是落井下石了)

講到喜樂,「在主裡面有喜樂平安」這句話給了小弟很大的幫助
尤其是當自稱信主的名人比比皆是的時候,他們卻也可以是使人失望的源頭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聽老師分享關於聖公會的事,使我大開眼界

(鄭重聲明:以下純粹分享,無論讀者閱後有任何觀感,小弟一概不會負責。)

「明華神學院上面有間主教府,大主教而家住果度;主教每年人工可以有七位數字架」
(嘩......)「不過唔好問我點解會咁;我專注在音樂方面的service,呢D野都無乜點理」

「旺角豉油街果間座堂都話想要變成 High Church,唔係話做就做到架嘛~」
(原因係?)「一間只有華人傳統的教會想達到果套標準,除左要跟足指引程序外,
仲需要背後做好多考究同理解,華人既文化好唔同,要從頭開始做呢樣野,極難;
我地果邊就唔同,座堂超過150年歷史,一直以來都係由英國人做牧師,有根有據
座堂落成時華人既地位仍然低下,基本上只有外國人同埋達官貴人先入到呢間教會
所以當時呢間座堂都可以話係英國人既private club,亦因為咁崇拜既語言一直只有英文
後來華人既地位高左好多,先至開始有粵語同埋普通話崇拜,而家甚至有菲律賓話添」

「星期日崇拜有好多名人同重要人物出席,我地 (事奉時) 都好大壓力架~」

----

幸得老師提及 High Church / Low Church,小弟才對這概念有所認識
之後又特意上網做功課,見到這篇文章:http://www.crivoice.org/lowhighchurch.html
它解釋了 High Church / Low Church 這兩個字詞的出處和原本意義
之後又解釋近來這兩個詞被用作批評時又另外帶有甚麼負面意思

非常概括的講法,兩者的分別就是「是否依據羅馬公教 (天主教) 的標準繼續崇拜」
High Church的做法是貼近羅馬公教,著重儀式程序及背後的傳統根據
Low Church貼近新教的福音派,淡化儀式程序,偏向強調原則和精神
(其實還有一個叫 Broad Church 的派別,是 High 和 Low 之間的平衡點
不過這個詞已經甚少使用,在這世代聖公會通常都會以「自由主義」取代之)

至於近來的互相批評中
High Church那派被認為太循規蹈矩、僵化而「不夠屬靈」
Low Church那派被認為是遺失了無數傳統上的屬靈寶藏,對崇拜甚至信仰也太隨便

----

最後講講小弟的想法:
記得多年前老師問我甚麼是《Magnificat / 尊主頌》
當時我對這名詞毫無印象,也不能立即說出當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
再加上無數次「對傳統節期、傳統詩歌的不認識」,
也就難怪不少人對「福音派」這標籤有負面印象
正如那篇文章所言:覺得他們是uneducated (未受過教育),同時太世俗化

另一方面,不少人形容聖公會為「親建制」,這次分享又使我有另一番體會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傳福音」與「政治權力」

今日聽道給予很大的刺激,當中有兩個極麻煩的問題,以下是其中一個:

牧師講差傳:「很多宣教地區都已經拒絕來自西方的宣教士,
但因為中國政府在落後地方大搞經濟、基建,所以當地政府仍然對黃種人不太抗拒......」
這種訊息激勵我們,使我們更願意走出去。

不過我當時正思考另一回事:在社會架構中「地方政府」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元素。
當「傳福音」牽涉到「跨國」時,我最先想到的卻是「倚賴政府權力開拓傳福音的渠道」,
同時又想起其他人講過有些教會為了事工發展及宣教士的安全而不會高調表達政治立場,
最後我就聯想到「親建制」這個形容詞。

講到這種「傳福音」及「政治權力」之間的關係,
到底只是我自己過度思考,還是有待深入研討的題目?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驀然回想(四十六)

去樓下的雜貨店幫家父買花生
準備付款時老闆娘想給我一個膠袋,立即就被其丈夫喝住:
「都叫你問左人之後先俾膠袋,話極都唔聽,萬一俾人放蛇捉到點算?」
我聽到後只覺得有點無奈......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Vision #18:「教育」已經不再存在

(不談「愛國」的問題——所有國家都有這方面的章程)

先有為人父母的沒有做好身教,視子女如同工具
後有當高官的漠視社會和生命,當作是政治手段的不可避免成本 (unavoidable cost)

這已經不是「教育制度失敗與否」的問題
因為他們連「教育」是甚麼都不清楚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自古成功在嘗試

這個月所寫的文字驟減了不少
整個七月上旬都是處於不想寫的狀態,想讓自己冷靜一下
(然後又好奇怪地發現身邊的人都是如此......是因為夏天太熱使人煩躁嗎?)

另外在這個月「巴士佬」復活了;對上一次分享已經是兩年前的事
能夠分享關於巴士的事使我很開心,期望再接再厲,哈哈

唯一使我不太高興的是所花的時間仍然超出預期
因為我的手機太舊,還不能把語音轉變成文字輸出,非常可惜

講到供人閱讀的文章,不得不在文字的質素上有所要求
為了使言詞精煉,恐怕還要花很多功夫......

2015年7月27日 星期一

信徒 vs 單身 (1):單身信徒是一個處於弱勢的群體

1. 單身信徒所面對的處境
組長曾經說:「對比起其他信徒,大專生信徒普遍掌握更多知識、更全面的教育及思維,
所以大專生有責任在信仰的理性層面上追求更多」
因此我也說:「對比起已經進入戀愛階段的信徒,仍然是單身的信徒普遍有更多時間、
家庭方面的顧慮也相對地少 (實際上一樣可以有很多,重點是「比非單身的信徒少」),
所以單身的信徒也應該在信仰的層面上追求更多」

當信徒步入結婚階段、甚至已經為人父母,他們的對家庭有愈來愈多的顧慮:
想結婚的一年前就要開始考慮婚禮安排,其他安排甚至要在幾年前開始準備
講到生育,當然也少不免擔心如何「安胎」、調理飲食、養身
小孩子長大時又要思考如何調整生活節奏、如何身教、如何揀選升學之路等等
結果跟弟兄姊妹相聚時的話題通常都變成了「生活指南」或「湊仔經」

可以想像的是,當家庭的事已佔據了他們大部分心神
他們就很難再撥出時間在信仰方面進深 (正如神學生通常要在午夜溫書一樣......)
反之,單身的信徒沒有 (或未有) 這些顧慮
也可能覺得留在常常講「湊仔經」的聚會對自己不是太好

或者這提醒了我們,當已結婚的弟兄姊妹已經很難再抽時間放在信仰的時候
其他單身的就沒有藉口不在信仰上進深了
與其說「獨身是一種恩賜」,不如說「獨身是一種需要承擔責任的身份」。



2. 教會需要面對的難題
當教會仍然是高舉聖經時,卻未必留意到他們「信徒皆要結婚,然後皆要生仔」的主張
因為聖經一直都很重視「家庭」,又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
這跟古代年紀輕輕就結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文化相近
結果就是教會舉辦活動或講座時通常會先考慮「親子」的元素
單身的弟兄姊妹基本上都要跟「同類」的信徒一齊參加,否則會很出現形單影隻的情況

那麼教會可以為他們做甚麼?
我見到普遍做得最多的只是教導他們「如何裝備自己成為一個更合適的伴侶」
但這些教導對上了年紀的單身信徒 (尤其是曾經離婚的) 其實作用不大

單身信徒 (其中姊妹比較多) 在數量上仍然是實在的一大群人
教會的牧者、同工們在策劃事工上不應該對這些群體視而不見
不必考慮舉辦「為單身信徒而設的」活動;這有標籤之嫌,也未必是他們想要的
但起碼要特意關心他們,了解他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和心聲

(事實上,接觸「單身事工」這題目的教會愈來愈多
網上也有不少這方面的分享文章,也就不在此一一列出了)

2015年7月18日 星期六

Vision #17: The Bus Driver Strikes Back (巴士佬訴苦之公司內部篇)

「月頭話隔離條線唔夠車,拉左我地幾架過去,點知而家又話多得滯,又派去第二度
家陣先至月中咋,時間表已經郁左四次,都痴痴地線既
唔好問我番工咩時間,我朝頭早起身先打電話返去問」

「驗身、被主任召見、上堂竟然係用本身放假的日子,痴線既......」

(點解隧道口成日見到吉車過海?)
「過海線超哂時先到總站,已經係另一間公司的營業時間,咁個站長會掟架車過海;
但如果過到去都仲係過鐘,仲係另一公司的時間,咁架吉車咪又要過多次海囉......
都唔係做生意既,浪費哂D油錢隧道錢」

「逢親馬路有工程要改站,都應該係改疏D站位,點會聚埋哂同一點架?
十九幾條線架架車都要泊埋同一個位,結果條車龍咪好長;隔離公司就醒好多,
將站位移到最前,每次埋站都係爬頭Cut入黎,先唔會同我地一齊慢慢塞」

「俾你做站長,上頭話唔俾郁呢條線的車隊 (驚俾人投訴脫班),
但轉個頭又話隔離站頭條線有事又要入你數。
咁你可以點做?條條線都可以話唔夠車既,咪唯有焗住放車過去咁啦......」

「派埋D字軌奇奇怪怪咁,獎金又唔係加得多
只不過同病假既薪金差少少,見唔對路咪鋤下假,駛乜搵自己笨?」

「太多廢人倒公司米,日日進步就無乜可能,見步行步就差唔多......」

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

World of Tanks ... sigh

Have played this game for one and a half year, but the game seems to get worse.
The path to the higher tiers is just too long, when I am still on the way I need to play a lot of inferior tanks,
which are so bad that they always tempt me to spend a lot of in-game currency
or real money for the upgrades so that I can get rid of them
Some of the consumables like the garage and barracks require real money to purchase ...
wonderful marketing strategies ...

But of course, the player base is just the worst
everyone wants to gain advantage by spending real money, yet lots of them just suck
There is no way to avoid them: matchmaker is not skill-based,
so losing streaks with extreme results happen a lot,
and you cannot do anything about them except stop playing ...

seems like online multiplayer game is not my type,
It's just more enjoyable to play singleplayer games (Air Traffic Controller or even Candy Crush)
at least I will not be bothered by other players' inefficiencies.

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

[轉載] 網民對國內股市大跌的嘲諷

(A股之歌)
買貨!不願意輸光的人們! 
把我們社保金,築成A股新的長城! 
上證指數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國務院被迫著發出最後的指令。 
只買!不賣!停牌! 
中央非常擔心, 
冒著崩盤的風險,買進! 
冒著亡國的風險,買進! 
買進!買進!進!

----

「全民皆股何時了,泡沫知多少?
廢柴官僚發噏風,散戶不堪回首急瀉中。
暴力救市聲猶在,跌勢仍未改。
大媽能有幾多愁?恰似一幫豬兜墜激流。」

2015年7月6日 星期一

驀然回想(四十五)


關於這條短片,知道此事的朋友甚少
因為這些事如果常掛在口邊難免有向人炫耀的感覺
還是保持低調,少講一些「幸福的煩惱」比較好

除了一些衣服、簡單的清潔及維修工具之外,
很多東西例如洗衣機、雪櫃、電腦、WiFi、茶几都沒有添置
所以夜晚在那裡的生活是非常空虛,也就爭取時間讓自己盡早休息

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

Hymnology 20

最近都沒有在此系列講講自己的經歷;今次分享的經歷,卻都發生在西洋菜北街:
為了一本英文書籍的緣故,在某日傍晚七時去到太子西洋菜北街的一間基督教書室
從門口一直走到收銀處,發現收銀處的正對面有一個放滿聖樂書籍的紅色書架
印象中這畫面好像在面書見過,就用手機翻看
發現那些傳統詩歌集無論是數量和次序都跟圖片所顯示的一樣,真是巧合

講到對敬拜歌曲的認識,或者我需要特別在此澄清:
小弟在2007年才第一次踏足教會,當時的青少年崇拜所唱的是近代詩歌
當時能夠使我受感動的《復興》、《燃燒赤子心》、《神羔羊配得》等等都是近代歌
開始接觸傳統詩歌只不是近幾年才開始的事 (正如Hymnology這系列也是2013年才開始)
相對詩歌傳統那幾百年歷史,小弟必須承認自己所認識的只是九牛一毛
在此只列舉三首個人所喜愛的傳統詩歌就作罷:
《怎能如此 / And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
《祂甚至也愛我 / He Loves Even Me》
《煉我愈精 / Olives That have Known No Pressure》(註:這首歌是華人創作的)

不過我倒可以肯定一點:接近流行文化的近代詩歌興起只不過是這三十多年之內的事
對老一輩、甚至兩輩的信徒而言 (假設他們在那年代之前已踏足教會),
傳統詩歌始終對他們有較深的影響,也深受他們喜愛
(諷刺的是,這也是長者不喜歡唱新歌的原因......)

----

我本身想尋找的那本英文書叫《Ancient Christian Worship:
Early Church Practices in Social, Historical, and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這些講「崇拜」、「Christian Worship (或 Service)」的書籍雖然被歸入「聖樂」類別
但書中會有相當大篇幅講解崇拜禮儀;敬拜唱詩只不過是一小部分
還有聖餐、奉獻、讀經 (不一定包括講道) 等等的儀式
也會講講相關的聖經經文、禱文、節期、文化歷史等等背景

除了這些書籍之外,這書架上還有不少東西使我驚奇
當中包括ACM的《齊唱》歌譜系列、還有一本1995年出版的《更新之歌》第二輯
心中不禁好奇:還有誰會願意買這些東西?

另外有一本書叫《華夏頌揚——華文讚美詩之研究》
目錄竟然是由傳統詩歌集的名稱按出版年份所組成
並且為每本詩歌集花上十數頁的篇幅講解詩歌集的特色、出版製作的歷史等等

----

之後小弟拿起一本Calvin Johannson所著的《Music and Ministry / 音樂與職事》
當中講到對流行音樂的見解,簡直把我嚇個半死:

「......工業和機器在流行文化中是重要的。
在音樂世界裡,科技已擔任越來越吃重的工作......
注意流行文化......音樂的膚淺、生產線的方法及商業化——對流行音樂的影響。
社會,包括教會,已適應了次等的音樂,並且不自覺地接受了......」

最使我不知所措的是作者所引用的例子:
《在花園裡 / In the garden》、《古舊十架 / The Old Rugged Cross》
這些都是已有100年歷史的詩歌;倘若都不能接受,甚麼才可以被接受?
Bach那年代的Chorale可以嗎?還是中世紀的Chant或Plainsong?

以上說法恕我不能同意,在此我重述一次自己的見解 (參考《Hymnology 13》):
今日看來是經典的詩歌,昔日也曾經是「新歌」
只是那年代對音樂藝術和信仰的想法和認知都跟現在的相差甚遠,不能相提並論
那些詩歌能否受到當代信眾喜愛是一回事,詩歌能夠熬過時間的考驗卻是另一回事
所以我才會認為「今代會眾不喜歡的新歌也有機會成為後世的經典」

----

後記:
每一次在這系列的分享在我心目中都是最後一次
——「應該不會再有東西、題目讓我繼續分享吧?」
怎料到此已經是第二十篇了,卻還未有完結的打算,哈哈

這系列從來都不是靠我一己之力能夠寫得出來
實際上,這系列很多分享都是建基於不同的場合、與弟兄姊妹的溝通上
不知道若干年後這系列能否算是一種見證?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再訪馬鞍峰教會

自2013年10月後再一次拜會馬鞍峰教會
現時這間教會逢星期日的崇拜開始時間是下午二時及四時
(不過下星期開始就會改至早上十時及中午十二時,正式開始跟附近教會「搶羊」)

這日下午四時的崇拜有華理克牧師本人親臨演說
但出席人數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只坐滿下層禮堂,大約有四、五百人

講一講敬拜歌;上次是三首英文歌加一首中文歌,而今次卻全部都是英文歌:
1. This Is Amazing Grace
2. Open Up the Heavens
3.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Chris Tomlin)
回應歌:Mighty to Save
所有歌詞不設中文翻譯;敬拜主席有嘗試間中講粵語,但始終是講英文比較多

講道題目是《You've Got to Get Connected》(網上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相關錄音)
馬鞍峰教會特意邀請了一位叫Hugo Chan的牧師為華理克牧師翻譯
崇拜完結後華理克牧師邀請會眾跟他互相擁抱和拍照留念

----(以上是觀察部分,以下開始評論部分,各位看官自重)----

我對崇拜的感覺跟2013年那次一樣:
類似演唱會的氛圍,未至於狂熱但聲浪實在太大,同行的弟兄姊妹也有點不習慣
這種敬拜模式小弟不太熱衷,但也未至於反感
(我反而愈來愈留意到近代詩歌一些共通的盲點,
但因為跟馬鞍峰教會無關,我就稍後另外用一篇Hymnology講講好了)

當我們所認識的「宣教」是需要留意文化差異、並因此調整策略時
馬鞍峰教會所做的卻一直是「文化侵略」:
崇拜、講道以至文化和氣氛都跟北美教會相似
所有教導除了是流水作業式之外,也是「以客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
跟2013年相比,使用英文的比重似乎是有增無減,因此會眾中也是年輕一輩居多
可以想像不懂英文的人 (例如長者) 是不會想留在這裡的

雖然整篇講道超過七十分鐘,所講的卻是我們受栽培時已學懂的事
不過就個人靈性修養而言仍然是非常好的

牧師有在整篇講道的架構和次序上花了很大功夫,才能夠使我們好好享受
每次引用聖經都是「先講論點,再引經文」:
經文只是用來支持牧師自己的論點,並且無視經文的原文意思、原文背景等等
小弟甚至懷疑牧師為了使經文能夠支持自己所說的話,特意使用不同的聖經譯本
有時只引用半節經文、有時只作意譯、有時只提到書卷而不講哪章哪節
除此之外,有好些觀點 (神的屬性) 在神學層面上是可以引起激烈辯論的
牧師如此的證道方法 (實際上也包括牧師所寫的書) 實在使我大開眼界

(適逢這日早上自己所屬教會的牧師在證道時講了以下一番說話:
「......不要以為牧師所說的就一定是對的;要用自己的悟性和邏輯,有疑問就要提出......」
這種巧合,我都不知道是否偶然)

牧師表示馬鞍峰教會特別之處是「平日聚會人數多過週日崇拜人數」
而我也相信他們所活出的「愛」確實使人能經歷神,這一點我們還需要好好學習;
但除此之外,我在2013年時的總結仍舊有效:
除了「愛」和「恩典」之外,信仰的其他層面似乎都被輕描淡寫或者過度簡化

(2013年那次的觀察和見解仍然可以在此blog中找到;當時自己仍然很無知,
所寫所想的現在看來都很幼稚,因此不打算在此提供連結,有心的自行尋找吧)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Hymnology 19

各位可會覺得奇怪:為何坊間會有這麼多不同的傳統詩歌集 (Hymn Book)?
原因是否跟製作不同譯本的聖經近似?

從詩歌集的出版資料開始,看看能否找到一些端倪:

     詩歌集         出版社        相關宗派 / 組織
《頌主新歌》、《世紀頌讚》    浸信會出版社     浸信會
《青年聖歌》、《生命聖詩》    宣道出版社      宣道會
《頌主聖詩》           道聲出版社      信義會
《齊來敬拜Worship in Concord》   香港路德會文字部   路德會 (信義宗)
《頌主聖歌》、《恩頌聖歌》               福音證主協會
《普天頌讚》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
(*:聖公會、循道衛理會、中華基督教會等)

(其他詩歌集不在此列,各位有興趣的可以自行考究)

可以想像:如果因為自家宗派沒有製作詩歌集的緣故
在教會崇拜時被迫要使用另一宗派的詩歌集
並對當中的譯詞和編曲反感的話,確實令人不服
所以這些宗派組織都願意投放很多資源製作「自家用」的詩歌集
又因為不少宗派都是源自外地,製作詩歌集時可以得到不同國籍人士的協助

在製作「自家用」詩歌集的過程中,最先要做的是留意哪些詩歌經常被選唱
以這些詩歌訂立一張清單並按主題、節期排好次序
本身已有多年歷史的詩歌可以在既有的詩歌集中選出來
同時會仔細研究不同譯本的用詞、意思和編曲,覺得不合適會作出修改或刪除
(研究歌詞時,會留意是否貼近原作者的意思、是否跟宗派的教義有抵觸,
也會留意用字、修辭等文學標準,所以是又困難又極花功夫的);
若干年後的重新出版時也會再做同樣的工序,淘汰那些經不起時間考驗的詩歌,
以新歌取以代之;又為舊曲加上新詞或新的編曲,可以說是「活化」詩歌集

詩歌集通常都有中英對照;實際上詩歌集的對象是整個華人基督教圈子
除了中、港、澳、台的華人教會之外,影響力甚至可達東南亞、北美
因此翻譯中文歌詞時必先考慮普通話讀音而不是粵語

----

最後在此分享一篇文章:《信義報第 101 期——信義小掌故:頌主聖詩》
這篇文章藉著《頌主聖詩》的序言解釋了修編時服侍團隊背後的辛酸
又把詩歌集形容為「屬靈的遺產」,肯定了流傳的價值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偶然收看國際台的《權能時間 / Hour of Power》

不久前見到《權能時間》播放老牧師的紀念特輯,才知道老牧師已經在四月安息了
在網上瀏覽一下關於這方面的文章
不少報導都把他的教導形容為「積極思想 / 可能思想」("positive thinking / possibility thinking")
在回顧他的一生時,也特意提到他在晚年時所遇到的一連串打擊:
家庭糾紛、奉獻金額及聚會人數下跌、教會申請破產保護、
出售水晶大教堂建築群、與董事會的權力及法律糾紛......

正當自己覺得他晚年的際遇跟他宣講的「積極思想」形成了一個非常諷刺的對比時,
不少華人網民都在此事上引用著名佈道家唐崇榮牧師「撒旦投資」的理論:
「如果一個教會得了幾萬會友,就感到很成功,結果他們幾萬會友信他這種福音,
過20年以後,幾百萬人因這種福音而輕看耶穌基督。我說這個叫做撒旦的投資。
......先給你一些的成就,幾十萬的會友在你的教會裏,然後有幾千萬的人看不起基督教,
所以結果還是撒旦得勝,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奇怪的是,雖然水晶大教堂已出售給天主教區,但《權能時間》仍然能夠如常廣播
實際上,因為老牧師的孫子的緣故,一切似乎又重回正軌:
當老牧師和他的兒子都強調正面思想,多過著重聖經經文及相關教導的時候
老牧師的孫子卻著重門徒訓練,又執意教導聖經經文當中的深層意義
(就連他自己受訪時也表示他自己的講道模式是偏向「草根」的)

雖然這位年輕牧師一直避談對「可能思想」的見解
但他的講道確實把焦點放回在基督身上,跟他的祖父和父親有明顯分別
在他的帶領下《權能時間》會有怎樣的未來?恐怕只有主才會知道......

延伸閱讀 (全部都是英文文章):
1. "Rev. Robert Schuller, 88, Dies; Built an Empire Preaching Self-Belief"
2. "Sacred Space: Robert Schuller's Glass House"
3. "Robert Schuller: False teacher and leader"
4. "Bobby Schuller on the Crystal Cathedral exodus"
5. "Bobby Schuller Helps You Find Happiness Through Jesus"

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驀然回想(四十四)

頗特別的午餐:西西里蛋包肉醬天使麵 (Sicilian Style Bolognese Angel Hair in Omelet)
地址:紅番茄餐廳 Tomato (深水埗元州街13號地下)

2015年6月17日 星期三

Scouting & Vision (7)

(註:今次分享所提及的內容跟《信仰 vs 小圈子 (4)》有少少關連)

信主已有若干年日的弟兄姊妹,肯定有聽過「浪子回頭的比喻」
雖然不少牧者都用那比喻佈道,但如果一次過閱讀《路加福音15章》會發現另一層意義:
A. 失羊的比喻:就算要放下九十九隻羊,也要把失去的一隻羊找回來
B. 失錢的比喻:一件微小的東西不見了,值得花很多工夫尋回來;
尋得著的話,可以不計成本地為此一同慶祝
C. 浪子的比喻:父親形容小兒子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
=> 招聚那些「離開了神的人」,比維繫那些「已在神家中的人」更加重要

我又回想起多年前在面書分享過的一篇文章:
《耶穌如果做教會青年領袖會被開除的5個理由》
現在看來,似乎我們的牧者相當認同、也正在嘗試文中那些令人側目的舉動和措施

不過到底有幾多人認同這些見解,著緊這些心態呢?
如果他們知道牧者的這些取態,不知道會有何感受?會不會有以下想法?
「先照顧好教會內那群羊,難道不好嗎?」
「不是在教會受薪嗎?怎麼好像不太看重『業績』?將來如何向神交帳?」
「說是牧養教會的領袖,怎麼有如此作風?」

感恩當教會內的牧者有這種心態時,自己仍然可以理解,也沒有對此反感
但相對起來,教會內的「老鬼」實在不少,可以想像總會有其他前輩難以接受
對他們而言,教會可能跟一間電訊公司大同小異
——「積極吸納新客,提供很多優惠;
對長年支持的忠實客戶卻不聞不問,雖然付出的費用一樣,對待卻遠遠不如」

以上的比喻來自這篇文章,感恩自己的想法能夠在其中找到共鳴
筆者最後的勸勉是「教會領袖宜多去理解世界的變化......真誠地、謙卑地聆聽、
理解他們面對的困難及挑戰,認真及耐心和他們討論,
適當地下放權(力),鼓勵這班年青人創造由下而上的教會模式。」

再一次感恩,牧區已嘗試實行這種模式,在這方面確實「前衛」
小弟可以額外補充一點:投身服侍團隊
——對「向外拓展」有負擔的人可以跟牧者一起探討未來方向;
反之,就算不完全認同牧者的理念、對「向外拓展」沒有太大感動,
仍然可以跟其他已熟絡的「老鬼」一同研究如何繼續追尋信仰,
又一同思考如何解決「回來教會想等人牧養」這個問題,
互相幫助、重新尋找在教會中的角色和定位
若果成功的話,對弟兄姊妹、對牧區都是很好的出路

2015年6月16日 星期二

信仰 vs 小圈子 (4):小圈子是傳福音的障礙

牧者總會挑戰我們:當小組或團契已存在了一段年日、弟兄姊妹之間愈來愈熟絡後,
會否變得對這種群體的存在模式習以為常,愈來愈不能接受群體中的轉變,
甚至因此抗拒其他人進入這群體,變成自我封閉的小圈子?

這些說法從來都不缺乏聖經根據:
1. 耶穌願意跟稅吏一同吃飯,當被人追問時又回答:
「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5:31-32)
=> 教會本來就是一群由罪人組成的群體,也要繼續召罪人加入這群體
2. 耶穌吩咐門徒要傳福音、作見證 (太28:18-20、徒1:8等等)

這種思維在小組或團契層面似乎說得過去,但除此之外又如何?
不少諸如培靈會、敬拜特會的大型活動都愈來愈針對初信者和未信者
主辦單位總會在活動中段安排見證分享,之後又問有沒有人決志,並安排陪談等等
不少牧者也認為教會必須靠「開荒」工作維持教會發展,否則必定會萎縮

但在我看來,有些東西似乎被忽略了:
A. 不但是「使萬民作門徒」,也要「教訓他們遵守 (耶穌的吩咐)」
保羅假設了外邦人並非對信仰毫無認識
實際上反而是假設了外邦信徒也會對他們所認信的神相當熟悉
所以保羅才會在書信中針對各教會指出不同類型的問題,
又講很多舊約沒有的概念:因信稱義、聖靈的九種果子、信望愛等等

Theopedia 網站解釋大使命那段經文時也特意有以下提醒:
"It must be noted that the goal of the Great Commission is not to produce mere converts, but rather mature believers in Christ who are obedient to His commands. Christ modeled this approach with the 12 disciples. Instead of working to produce a great number of converts with very little depth or maturity to their faith, Christ focused most of His energy and time with a select few with the hope that they would pour all that they had learned into the lives of others."

相比之下,我們遵行大使命時卻似乎只著重數量,質量很容易被忽略
(有些教會甚至因此沉迷數字遊戲,追求急速發展、擴建會堂......)

B. 傳福音的目標影響傳福音的結果
傳福音的目標其實不算少 (使人歸向神、對福音有初步認識、拓展神的國、向神交帳等等)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走進別人的生命」也是目標之一?

耶穌基督所作的醫治、餵飽、趕鬼,以至所說的話
都明確表示耶穌願意感受那些人所面對的困境和掙扎,也願意解決他們的需要;
反之,當我們只想著「無論如何都要完整講一次福音」時
很容易就忽略了對象本身也是生命個體,忽略了他們本身的境況及需要
結果我們自以為撒了福音的種子,對方卻未曾感受到我們口中所講的「愛」,
也覺得這些群體只不過是小圈子,並沒有做到所謂的「向外開放」

延伸閱讀:《耶穌講過「完整福音」嗎?》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客串司琴服侍 x 3

1. 青崇 (16 May)
敬拜隊司琴請假,敬拜主席因此請示傳道人
傳道人的答覆是「聯絡Gary,先看看他行不行......」

很難得可以跟牧區的弟兄姊妹一同有敬拜服侍
碰巧除了鋼琴和打鼓之外沒有其他樂器,跟下午堂的情況相似
而且今次不是用電子琴,簡直好得無與倫比

小弟一直強迫自己實踐"Less is More"的精神
這次在鋼琴上見到有少少成果,總算沒有白費心機



2. 希幔兒童合唱團 (24, 31 May)
合唱團按照年齡把兒童分成兩班,由不同的指揮負責;小弟原本被安排在高班客串司琴
(那邊的詩歌頗難,我本身是有心理準備被批評的......)
但後來因為人手調動的緣故,連續兩個星期都在低班
那邊的小朋友一邊學唱歌一邊玩遊戲,還可以跟指揮學日文,哈哈

第一次來到練習的地方,練習時間還未開始
高班的學生們卻自動自覺地把椅子全都排好,之後就坐下等待開始練習
(通常經過三催四請威逼利誘,小朋友仍然不願意聽從)
難怪很多人都覺得這種情況是不可思議的「神蹟」

在此透露一個小秘密:因為是臨時拔刀相助,小弟這兩日都能享用免費午餐,哈哈



3. 浸會醫院崇拜 (14 Jun)
雖然已發出紅色警示,但事奉團隊和牧者都滿有信心,沒有取消這次服侍的機會
但是按照醫院指引,病人不能親身參與崇拜,只能經由醫院內的 Channel 5 收看廣播
所以除了院牧之外,出席者全都是自己教會的人
地點仍然在D座九樓的禮拜堂,但整個崇拜卻好像綵排一樣......

崇拜後跟院牧交流分享,不少人都因為未能親身接觸病人而感到失落
院牧回應雖然要做很多抉擇,比以前更辛苦,但卻更感受到事奉團隊的愛心
又認為在這些 (容易見到生離死別的) 地方,每一次事奉都不是理所當然

雖然病關組先一步向頌光詩班「借將」,使自己不能出席同一時間的聲樂訓練講座
但從另一方面看來,似乎仍然獲益不少



4. 基恩敬拜佈道會 (26 Jun)
原本受到邀請,為佈道會當日的詩班獻唱作伴奏,但因為時間不合而婉拒
已經不是第一次拒絕來自基恩的邀請,所以特別感到不好意思,唯有幫助宣傳一下:

基恩敬拜音樂事工「尋回」音樂佈道會
日期:2015年6月26日(五) 時間:晚上7時45分
地點: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 (香港銅鑼灣禮頓道119號公理堂大樓)
講員:蔡元雲醫生 (突破機構榮譽總幹事)

見證:陳展航先生
年少無知,以致誤入歧途,更因犯案而入獄,
在監獄中認識上帝,生命得以更新改變,
尋回生命的真諦,今天更成為一位青少年工作者。

誠邀出席,免費入場,額滿即止
查詢:3422 3399
Whatsapp 查詢:5579 7131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管風琴工作坊@文化中心

從德國而來的風琴師擔任此節目的導師
一同欣賞四位學生彈奏的作品後再作出評語及指導

雖然是次工作坊有大約十人參加
但因為不少學生都想得到指導,小弟今次只能在台下旁聽
只需50元的費用實在難以置信地便宜,課後也有不少得著

節目完結後按工作人員要求來一張大合照:
(Google Search這張照片會有跟導師相關的德文網站報導)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千錘百煉(拾柒) - 轉變與調動

頌光原本打算在四月頭獻唱一首拉丁文詩歌,但還未開始第一次練歌就擱置了
詩班員並沒有對此有太大反應;不知道將來會否有機會獻唱?

----

完成了第二階段的指揮訓練,於是又來到實習時間
這次小弟要負責接近廿分鐘的開聲練習,包括一些伸展運動、呼吸和音階練習
雖然事先已經準備好流程、細心思考練習的目的,又編排好練習次序
但正式練習時因為太緊張的緣故,很快就把大部分的東西忘記了
也因為太執著要依照流程,並沒有好好留意各詩班員的表現
(指揮們都認為在第一次練習出現這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
詩班員都是在開始練習的時刻才得知有此實習安排
但從頭到尾都沒有表達不滿,很感恩

廿分鐘的練習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去到最後反而覺得時間有點不夠用
雖然練習的地方有空調,但因為太緊張的緣故,全身都滿是汗水

----

因為副堂冷氣機仍然未修復好的緣故,除了要轉換原本的練習地方之外,
也要把詩班席讓出來,改為在台前的樓梯級獻詩;這改動雖然提高了詩班員的服飾要求
卻反而因此見到詩班員之間的互相遷就和支持,仍是值得感恩

----

聽到各前輩們的分享,原來他們最近都有作出重大抉擇
可以預料未來這一年詩班內外都會有不少人事調動
為了應對這些調動,小弟似乎需要把司琴的服侍讓給別人......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50606

《怎能再仰望祢的聖殿堂呢?》(拿1:17-2:10)
講員:朱秉仁先生

開場白:有一基督徒為了避免成為獅子的食糧
因此逃到森林,爬上一棵樹上;獅子一直在下面等候
該基督徒於是祈禱,求神使那隻獅子變成基督徒
但結果那隻獅子跪地祈禱,感謝主賜予食物

以為如此祈禱會化險為夷,其實很荒謬
今日所讀的聖經章節也很荒謬——很荒謬的不是《約拿書》本身,而是當中情節
(部分內容從略......) 尼尼微人最後沒有受苦;真正受苦的只有約拿一人
整卷書當中顯得最順服的是尼尼微人 (以及除約拿之外船上其他的人)
最認識神那個卻選擇逃走,並且不服氣

信仰經歷、層次不一樣,我們的反應也不一樣
沒有若干信主的年日,不會理解「對主的不服氣」 (約拿在那年代確實是屬靈偉人)
小小的不服氣只會敷衍神的命令,約拿卻是非常不服氣而選擇逃跑
結果上帝的回應是「送他一程」:原本躲在船底,後來落到海底,是「被神驅逐」

太熟悉神的愛,人人都可以有第二次機會
但當我自己不能接受時,「怎能再仰望祢的聖殿堂呢?」(呂振中譯本)

上帝的回應使約拿明白「這方向沒有好結果」,大魚最後也變成拯救的工具
=>「想念耶和華」:即使灰心失望,以往的信仰經歷 (初信、服侍、短宣等) 仍是真實的
神與人之間的愛也一樣是真實的 (若只停留在回憶中就不是真實了)
「知」可以帶來偏見,但神的作為卻往往出人意表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Oh, well...

有前輩問我「如此把筆記放在互聯網上分享會否觸犯版權?」
我一直都知道除非得到特殊批准的情況,
神學院教授和其他知名人士講道時所用的資料都受到版權保護,不得隨意複製
講道時也禁止任何錄音或錄影 (現場轉播除外)
如果真的依照版權條例,小弟這種速記形式的筆記肯定不符合標準
不過小弟卻質疑:任何一位講員都想自己的講道使更多人得益吧?

話雖如此,還是盡量把這個分享空間保持低調比較好
(這包括減少在面書分享筆記的次數;有心人請定期上來看看有沒有更新好了)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講道筆記20150530

《以愛還愛》(太5:38-47)
講員:陳韋安博士 (建道神學院)

很難實行的一段經文,自己有試過實踐嗎?
就連身邊的親友也會問「聖經是否真的如此教導?」

登山寶訓中的六個反題都是以耶穌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作為段落的開始
針對舊約六條律法的詮釋;不是廢掉律法,而是完全律法,重新解釋律法的真正意思
今次的重點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一條追求公平、公正、公道的法則
中國人也有一句「殺人填命」:犯了甚麼,就賠甚麼

黑社會的文化:我看你一眼,你就打我?不公平!
「以眼還眼」不是鼓勵復仇,卻是防止有人復仇;不公平對待卻會鼓勵報復行為
追求雙方對等,不讓人受委屈;互相等值的關係

「不要與惡人作對」不是縱容、懦弱,應該解作「不要向傷害你的人尋求公道」
=> 耶穌所講的不是互相等值的關係

選擇題:
1. 你打我一下,我打你兩下——黑社會文化
2. 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以眼還眼、以牙還牙
3. 你打我一下,我忍、祈禱——懦弱

耶穌所說的金律:太7:12
無論何事、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適用

4. 我對你好,你對我好——不是以眼還眼,卻是以愛還愛
奇妙的是我們可以從被動的角色變成主動的角色

以眼還眼:你借給他100,他還給你100
以愛還愛:你給他100,他給你100

原本是一來一回、一負一正的債、帳,使雙方都是沒有虧欠但也沒有賺取
主動修補關係及互動,卻能使雙方都有得著
就好像拜年時的禮尚往來,沒有禮物的債,卻因此能夠跟親友維繫關係

為何人之間的相處可以如此奇妙?
以眼還眼是一種來回關係,以愛還愛卻是另一種來回關係
轉變過程當中需要有人願意先作出又昂貴又看似愚蠢的付出 (太5:39-41)
不是懦弱的表現,因為這種愛其實需要很大的勇氣
100%可行嗎?沒有人知道!愛從來都是一種冒險
但全世界中最有本錢承受這種風險的就是信了主的人——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
因為基督的愛首先扭轉了世間一切的不公平、公道 (林後5:14-15)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Hymnology 18

牧師在退修會的中後段作出不少提醒,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小心某些詩歌歌詞當中有好多『我』和『你』,
聽起來似是情歌,好像是以異性伴侶作對象多於以神為對象......」

敬拜詩歌中的「我」和「你」描述了人與神之間的個人化關係
雖不至於偏離信仰,但若被過度強調或放大卻是不太健康

但講到這些「我」和「你」,其實還有另外一項要注意
留意以下詩歌:盛曉玫的《有一天》Eternity Girls的《回家》JCz Band的《家》

這些詩歌有一個共同點:
歌詞中的神是以第三人稱出現,但同時又有第二人稱的「你」出現
倘若敬拜時使用這些詩歌,或者我們要問「到底我們是唱給誰聽?」
歌詞中是有對神的描述 (及讚美),但作為對象的「你」卻明顯地不是上帝本身
這似乎跟「神是我們唯一的敬拜對象」的概念有抵觸;
如果有人回答「可以是唱給身邊的人」,
那我就會再問「那麼,神在這敬拜中的角色到底是甚麼?」

這就是為何有些前輩刻意地把這些詩歌分類為「福音歌曲」,與「敬拜詩歌」分隔開
亦只在佈道場合中使用「福音歌曲」:在台上唱歌的是第一人稱的「我」,
台下的參與者是第二人稱的「你」,神仍然是第三人稱
這樣的服侍概念就解決了「唱給誰聽」的角色定位問題

小弟的見解也是跟那些前輩一致:
選歌時需要留意每首詩歌的性質及「使用方法」,
並且在一般的崇拜場合盡量少唱那些「福音歌曲」,避免以上問題出現

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Hymnology 17

分享上次那篇文章之後,小弟得到不少迴響,相信他們對這種經歷這種掙扎也身同感受
我知道在這路途上我並不孤獨,但能夠得到別人的回應仍值得感恩

當身邊的人有近似的見解時,自己卻仍然在意論資排輩、「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回事
若講正式的崇拜領詩經驗,小弟其實只有上年十月那次
所以其他前輩是絕對有資格批評小弟「得把口」,哈哈

----

剛剛完了牧區敬拜服侍團隊的退修會;坦白而言,要進入狀態的難度很高
身邊有人抱怨「本身已經不夠時間用,但不好意思拒絕同工」
——若果教會內部溝通不足,傳道人未必知道你牧區或教會以外的情況如何
所以小弟回應「有些時候是要先考慮自己健康,把情況清楚說出來其實何妨」

很少特意再思考「個人層面的領受」;不是沒有領受,是有領受但不太多
當一般聚會已經有很多「個人層面」的東西時,
再有一個強調「個人化」的活動於我眼中是一件不合理的事
(想知道個人方面的領受請私底下詢問;非個人化的領受才是這次分享的正題)


先講總結:退修會之後,我腦海中的疑問其實是增加了。


Q1:「我們想盡辦法設計一個最理想、最切合時代的敬拜模式及程序,
希望更多人敬拜神;不過我們亦不能清楚知道神是否悅納這種敬拜模式及程序。」

1a. 當我在退修時見到這種論述,我會期望作者繼續論述下去
——所謂最理想、最切合時代的敬拜模式及程序有否根據?符合聖經或神學原則嗎?
但作者在此完結這段落,正是「帶人進入了一個問題卻沒有給人答案」
結果使我都抱有這一疑問,卻不知如何尋找答案,難道只靠祈禱尋求?

1b. 又以另一角度講,「最理想、最切合時代的敬拜模式」真的是問題嗎?
回想一下上年十月,有哪一次敬拜內容跟社會局勢完全無關?
對會眾而言,能夠有如此貼身、「有時代觸覺」的信仰體驗不也是很好嗎?



Q2. 我們所認知的「聖詩」是甚麼?傳統聖詩還是近代敬拜歌?

2a. 英文尚且有Hymn、Song之分,但中文卻似乎愈來愈混淆
實際上就連中文的詩歌集也有點混淆,《齊唱新歌》等等都是明顯的例子
敬拜服侍團隊本身也是會眾,那麼他們本身所接觸的詩歌有多少?
(所講的多少並非止於不同隊工不同語言,卻也在於不同體裁、不同文化、不同理念)

2b. 作者在文中所講的是傳統聖詩,但觀乎牧區所使用的幾乎都是近代詩歌
見到當中「每一節 (歌詞) 的思想及情感是有結構的」、
「鼓勵尋道者及初信者漸漸明白聖經及聖詩」
我就知道作者所講的context跟牧區的context根本不一樣
——問題是「我知道,但其他人呢?」

(FYI,很多傳統詩歌集都是頗厚、頗沉重的,
我音樂老師那些英文詩歌集每本都有幾百首舊歌,有一本甚至超過一千首
就連老師都表示他自己並不是完全認識當中所有詩歌)



Q3. (這個跟退修會不太有關係) 敬拜的層次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我們在敬拜團隊中總是充滿著感恩:
團隊中的都是有心人,一齊玩音樂 (夾 Band) 的同時又能夠敬拜、讚美神
這樣是好的,但是否只停留在這階段呢?

想像一下若干年後的自己,(理論上) 靈命應該有所不同
- 到時還能否接受非常著重音樂、甚至著重音樂元素過於信仰元素的敬拜讚美?
- 如果一年當中數十個星期、上上下下不同牧區的敬拜都是如此方式,你接受到嗎?

如果你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長遠的問題,現在就要開始思考如何應對了

(分享完)

----

之前已在面書分享
西伯一連三篇「教會與音樂機構,誰拖著誰的手?」的文章
以下連結是最後的第三篇:
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89225&Pid=2&Version=1445&Cid=641

若要使用更多粵語詩歌敬拜,留意本地音樂事工機構的生態也是常識吧

2015年5月24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50523

《申命記選讀(3) 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6:1-9)
講員:岑詠君傳道

一. 遵行律法得好處 (v.1-3)
強調建基於立約的關係,得著應許 (v.1),長久的福份 (v.2)
功利主義?遵行律法只為一己利益?但舊約一直都如此
就好像以賞罰分明的制度對待小朋友一樣,使小孩子容易明白接受
當時以色列人剛剛脫離埃及的奴隸生活,到底是依靠神、還是依靠物質、地緣?

文學分析「誡命、律法、典章」 (v.1)
希伯來文通常以動詞開始,但這句是以名詞開始

似乎很容易?但其實好難做到?
選擇性讀經?選擇性行道?
當我們總想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報時,
是否也想以遵行小小的律法得到大大的福份?
安全感的來源?


二. 愛祂因祂是獨一的 (v.4-5)
申命記的獨一神觀 vs 附近地方不同層面的多神文化:
生育的神、栽種的神、大自然的神等等

「盡心」:內心 (以前的人覺得是心,現在的人會說是腦)
「盡性」:靈魂
「盡力」:力量、全力以赴

外在的敬畏行為是出自內心對神的愛
就好像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愛:是愛到盡、毫無保留的


三. 愛神就會用心記著神的話 (v.6-9)
重視神 => 用心記著、殷勤教導子女 (「殷勤」在此有磨利的意思)
「坐下、起來、行走、躺臥」包括了人一日中的所有活動

以字面意思解讀 (v.8-9)
家庭和社區也依照神的道去處事 (城門是當時進行貿易及審判的地方)


反思:
對著所愛的人的人尚且可以給他 (她) 想要的、
記著他 (她) 所說的話、為他 (她) 戒掉壞習慣,對神又如何?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唔小心流左幾滴奶茶落件T恤度...

只有幾滴,不過因為係白色衫,所以都幾明顯

半小時後才開始處理奶茶漬:
將肥皂擦在污漬上後,用一支舊牙刷 (總之唔會再用黎刷牙的) 刷佢幾分鐘
再用水洗下就甩左;好彩唔算難搞,救得番件衫

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點解我今晚要睇李?

終於有機會睇《今晚睇李》,諗起以前讀中學時暑假無野做
夜晚十一、二點會轉去國際台睇《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

TBB最大的敗筆在於話《今晚睇李》係一個清談節目
David Letterman唔止可以同藝人明星傾倒計 (有時問問題都幾尖銳)
佢自己一個talk show時亦可以藉機講講當時熱門topic
甚至會利用小布殊總統的公開片段製造笑話
對比之下,要求CCTBB做番個好似《頭條新聞》咁既節目
講下社會同政治,甚至用黎講笑同諷刺,其實無乜可能

正因為TBB唔能夠講政治,單立文同Palwerful Band出現的比重多左好多
對比之下,原本那隊CBS Orchestra其實只有開場間場可以出現
如果David Letterman有好多野講好多野搞,Paul Shaffer (單立文的原型) 都要行埋一邊

如果一定要搵第二個敗筆黎講下,咁一定要講講主持
李思捷其實真係無乜內涵 (起碼佢show唔到俾我地睇),同埋佢太show-off
就算唔講政治,搵吳君如甚至喬寶寶做主持都應該好過李思捷

都係o個句:「妖,TBB黎既喂!」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信仰 vs 小圈子 (3):小圈子生態充斥於教會內外

以下是我看過文章《香港教會資訊新時代》之後的感想:

文章十分殘忍地道出了「信仰媒體嘗試控制資訊流通」這回事
都是信仰分享平台,只是背後的人有不同理念和做法,結果就相差甚遠

之前對社會未有太多接觸時,會覺得《時代論壇》似乎有點與別不同
但觀察到這機構與D100該等組織的關係,我就知道上文的描述是正確的
——這其實也是另一把有自己的政治宣傳和立場的傳聲筒

不難想像,能夠開明地接受會眾意見 (甚至因此而改變) 的教會不多
所以就有愈來愈多這類批判現況及既有觀念的文章訴諸公眾
中國人有一句說話:「以不變應萬變」
有些教牧也很相似地說「以不變的信仰面對萬變的社會」
信徒聽從這句說話,是否就可以完全不需要對社會有 (看似是非信仰方面的) 回應呢?
「不變的信仰」是否就等於「不變的教會」呢?
也就難怪基督教界總想在香港社會竭力維持「話事權」
使他們的意見 (特別是道德議題方面) 都能夠受到社會重視
但他們從來不曾需要為社會作出改變

真正不變的恐怕只有既定的神觀 (神是自有永有的、耶穌死後第三天復活等等)
若果「以不變的信仰面對萬變的社會」是正確的,
為何會人提倡「信仰本土化、建立本土神學」
就連學者都提倡「公共神學」來應對現今的香港社會?
(參考以下網頁:)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12-21-2014/20135
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2-22-2015/21326

最近愈來愈多人開始公開討論「教會的事」
這種境況使我想起宗教改革,歷史也一直證明著一個事實:
教會能夠改革,很多時候都是靠那些被教會體制排斥於外的人去推動
——耶穌基督如此,馬丁路德也是如此

只是仍有很多人願意有教會生活,卻對社會和基督教界時事不聞不問
這使教會生活變成了「山頭主義」的小圈子生態,也令教會變成社會中的一個小圈子
小圈子生態充斥於教會內外,莫過於此

2015年5月8日 星期五

驀然回想(四十三)

這個Blog中除了每篇文字都極需要花時間完成外
為每篇文字加上標題也是十分費神的事

以前還是XG的年代,因為看官都能夠一次過瀏覽標題及全文
所以有時會不設標題,有時標題與當中內容毫無關連
也有試過標題簡述一件事,後文又講另外第二、三、四件事

對比之下,轉平台之後我總是把標題視為「讓人從外面Click進來瀏覽文章的捷徑」
所以標題與內容完全無關的情況已甚少出現 (「千錘百煉」系列明顯屬於例外)
也因為以前的標題都很短,為了避免重複,標題也就只能變得愈來愈長

兩個月前我在面書上轉載了第一次去摩星嶺作伴奏的經歷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決定把標題命名為「從緊張到無奈——摩星嶺之旅」
在此之前我曾打算將標題定為「一個男仔如何在一班妹妹仔當中而不失霸氣?」、
「往港島西『取西經』」、「一星期坐N次的士」、「女校男生」等等
這當然是因為那次經歷實在太特別,才可以把標題改完又改
不過多年來在這項目中不斷發揮創意也算是一種自我挑戰

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講道筆記20150503

《回歸上帝.連繫家庭》(詩127篇)
講員:何羅乃萱師母

(開場白:書籍推廣時間,其中包括何志滌牧師的《真理基石》、《真有此理》、
何師母的《家傳之寶》、《慢教.良品》、《愛不容辭》、
《好孩子調教法》、《還我父母本色》、《選擇放手》、《整故造句》等等)

----

詩127篇:所羅門上行之詩 => 以色列每年上行三次 (參考《出23:14-17》)
眾人齊心誦讀,使他們能夠專心集中

三種關係:
1 與上帝的關係:耶和華建造與看守
2 與工作的關係:勞碌工作與安然睡覺
3 與孩子的關係:手中的箭與不致羞愧

1. 與上帝的關係:耶和華建造與看守
「房屋」讓人有「家」的聯想
「枉然」源自自以為是,心中無神的態度;參考《申8:17-18》
「看守」,因怕有意外;但禍害其實是「定期」的:《傳9:11-12》

(分享來自網上的以下一段說話)
忙碌的時候,別忘了禱告。煩躁的時候,別忘了讀經。
順利的時候,別忘了感恩。不幸的時候,別忘了等候。
憂慮的時候,別忘了交托。有理的時候,別忘了謙卑。
生別人氣的時候,別忘了認自己的罪。
談論神的時候,別忘了自己是人。
做人、為人的時候,別忘了神。

2. 與工作的關係:勞碌工作與安然睡覺
「耶和華所親愛的」=>《撒下12:25》中的「耶底底亞」
「安然睡覺」可以代表神所賜的福氣或祂賜恩的時間或方式
認定自己乃「耶和華所親愛的」,向祂禱告交託:《詩8:4》、《來2:6》
(另外《雅1:5》你們當中既有欠缺智慧的,
就該祈求「那全心全意和不苛責人地」賜予的上帝,上帝必賜給他。)

3. 與孩子的關係:手中的箭與不致羞愧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父母要讓子女獨立
與兒女關係要像箭一樣,要磨也要放:《箴9:10, 22:6, 16:22-23》

猶太人對智慧有三種看法:
生命的智慧 (來自上帝)、生存的智慧 (來自老師)、生活的智慧 (來自父親)

(之後何師母分享從一位殘障的小朋友身上學懂「不願意同流合污的沉默」
又分享自己成為家庭教育工作者的原因:「愛吾家以及人之家」
——「只有自己的家沒有事,而別人的家卻不然,其實是很失敗的」)

(網上有同一篇講道的投影片,各位有心的可以自行搜尋瀏覽)

----

後記:
今次寫筆記發生了一件小意外:用作書寫的原子筆中途斷墨
有十分鐘以上的時間都是寫「無字天書」,要靠紙張反光才見到筆跡
另外有些比較個人的經歷分享並沒有在此記下

這次聽道之後,覺得何師母的寫作分享跟講台上所說的似乎有明顯分別
之前已經見過不同網友對那些文章的批評
我的見解是「百貨應百客」:那些分享是專為某類人士而寫的 (例如未信者)
若果對那些文章反感,只不過證明了自己並不是那些人士
反之,如果靈修分享好像這篇筆記一樣有好多屬靈字眼和聖經經文
又如何能夠吸引未信或初信的群眾呢?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Hymnology 16

繼續討論「現代詩歌所帶出來的信仰觀念始終有偏差」這個議題
(第一部分:歌詞未能深入描述耶穌基督昔日的犧牲 --> Hymnology 7)
(第二部分:詩歌有太多「我」就跌入自我中心的圈套 --> Hymnology 8)
(第三部分:我們與神之間的對比及態度 --> Hymnology 10)
(第四部分:過度強調神的應許反令信仰觀念變得狹隘  --> Hymnology 11)

第五部分:引用經文時所表達的意思跟原意有落差
以下是《親眼看見你》的歌詞,是出自基恩敬拜的:
有你,我生命不一樣,有你,我生命再燃亮,
有你,我不害怕困難,有你,我有滿足的喜樂,
我在深處裏求告你,你在天上聽我禱告,你是我堅固避難所,我讚美你直到永遠。
太陽還存,月亮還在,人要敬畏你直到萬代。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我親眼看見你。

歌詞所引用的聖經經文大部分是來自讚美神的《詩篇》,而且副歌那兩句是直接引用的:
第一句是直接引用《詩72:5》,第二句是直接引用《伯42:5》
《詩72篇》歌頌神的公義,並拯救屬於祂的子民;這與對上一句的歌詞相關
但《伯42:5》那一句「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我親眼看見你。」又如何?

《約伯記42章》描述約伯自知無法辯駁神從旋風中的反問 (第40-41章)
在回應中坦然承認自己的無知 (42:3)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聖經譯本都在之後那一節 (42:6) 加上「因此」(Therefore / Wherefore)
意味著「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我親眼看見你。」這句說話並不在此完結,
反而卻要把前後兩節經文一同觀看,得出「遇見神而厭惡自己、懊悔」的意思

根據聖經記載,這種「遇見神後感到羞愧而認罪」的經歷並非只在約伯身上出現
《以賽亞書6:1-5》中以賽亞先知的經歷也是非常相似
(牧者所說的「經歷到神的聖潔,會更加覺得自己不潔」恐怕就是這種意思)

把經文和歌詞比較一下,就會發現歌詞剛好在《伯42:5》作結
即是只引用看見神的經歷,卻沒有描述或引用之後那帶有羞愧的回應
(又或者是「聖靈自由運行,我們可以有不同回應」?)

----

又聽到另一首叫《藏不住》的詩歌,是出自讚美之泉的,頭四句歌詞如下:
你說,經過我,看見我雖在罪中,卻可存活,
你說,經過我,看見我正動愛情,外衣披上我屬於你
你說,將我放在心上愛如印記,愛如戳記,
你說,愛情如死堅強眾水不能息滅,淹沒藏不住。

後面兩句歌詞是引用《雅歌8:6-7》
因為《雅歌》本來就是新郎和新娘之間對唱的情歌
以此借喻神對我們的愛,所以算是引用恰當;
頭兩句歌詞所引用的是《以西結書16:6,8》,又是否引用恰當呢?

《以西結書16章》從頭到尾都是主耶和華的話語
形容耶路撒冷的雙親都是本應被消滅的外邦人,並且一出世就已經被厭惡 (16:3-5)
全因為靠神的賜予,才有「王后的尊榮」(16:6-14)
但之後所描述的卻是以色列輕看誓言、背棄盟約
(16:15-63當中出現「行邪淫」、「淫亂」的次數極多)
跟前面的經文形成了很誇張的對比

所以歌詞所引用的那兩節經文並不是原文作者想強調的重點
那兩節經文只不過是用作解釋「全靠神的賜予」
跟後來「以色列違約的悖逆」成為對比,從而帶出神的不滿和審判;
實際上,16章以及前後幾章經文都是神的審判
可見詩歌作者引用經文時只著緊那一、兩節經文中的字面意思
卻沒有在意前文後理及原文真正想表達的訊息

----

後記:
「詩歌歌詞引用聖經經文」其實是一個很棘手的議題
因為從古至今的詩歌歌詞都總會有作詞者本人的詮釋
這些見解就好像「三位一體」一樣,聖經是沒有清楚描述的,只能靠默想或意會得出
只是觀乎上面《藏不住》一例,那詮釋幾乎可以說是斷章取義,對此我實在無言以對

或者會有人說:「神有無窮的智慧和能力,人類只有有限的文字和語言」
這一點是正確的,但並不能以此作為藉口而不去嘗試「把最好的歌詞獻給神」

最近開始提醒自己不要被這些問題影響自己投入敬拜、親近神
我覺得如此是浪費了親近神的機會
若果我不能克服這障礙,我會選擇以禱告幫助自己放下這些思緒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講道筆記20150426

《神的奧秘(二)》(弗3:1-13)
講員:王華燦牧師

執事——好像掃地般卑微的工作,但保羅是教會首屈一指的人
(v. 8) 「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vs《提前1:15》「罪人中的罪魁」
=> 神的大能改變生命,使他愈來愈謙卑;信得愈久跟驕傲成反比

奧祕在第6節: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
改變神和人的關係,使人和人的關係能夠復和,也使人能夠面對自己的過去

「測不透的豐富」就好像Martyn Lloyd-Jones的講道模式:
每章聖經都可以花幾個月甚至以年計的時間去解說

奧祕使人生有使命,對今生有盼望:傳福音給非我族類的人
我們總喜歡隱藏祕方不傳外人,保羅卻叫我們把奧祕傳給所有人

教會本指「被呼召出來的人」,所以教會不是建築物
教會要在黑暗權勢中述說神
「明白」本指「照亮」;人本來在黑暗中,神的大能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

----

註:這是王牧師在白田的講道,所以沒有講道錄音,篇幅也較短
牧師只拿著一本袖珍版和合本聖經講道,沒有其他紙張筆記
所以他所闡述的內容應該都是靠記憶宣講的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信仰 vs 小圈子 (2):形成小圈子的原因

曾聽過信主的親友分享以下的個案:
該親友受所屬教會的教友們邀請一同去國內遊玩
該群教友們至少也有十人,本身都是熟稔的
教會內另外有一位姊妹也是熟悉他們,卻因為被人認為「好煩」而沒有被邀請同去
後來該姊妹無意中得知此事,非常的不高興
除了公開地批評教友們「搞小圈子」,又嚷著要離開那間教會云云......

----

上回探討「小圈子」這個話題時遺留一條問題:
「當我們所作的都是跟信仰有關時,這小圈子是否一定沒有問題呢?」

觀乎現今教會牧養架構,恐怕真的不能說「小圈子」是一種問題
除了上回提到「初期成立的細胞小組及事工團隊幾乎都是由一小撮人發展起來」之外
一群人數不少的中至大型團契裡面也可以有不少「小組」
難道我們也要說這是「製造小圈子」嗎?

還看這些小組的組成原因:
到底是為了方便行政管理、牧養、相約一起查經、敬拜,還是有其他用意?
也應該問所謂的「排外」只是出自某些人的惡意批評,還是小組確實有這方面的傾向?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幫小朋友伴奏的得著

其中一個得著,在於跟家長們的閑談
通常我都會問小朋友放學後會上甚麼興趣班,家長回答時就會連帶有其他的暗示
例如小朋友本身是否喜歡、對哪些較感興趣等等

本身都對音樂有興趣的家長甚少
他們要求子女有這方面的興趣通常都只是為了他們升上更好的學校
相反,本身有接觸音樂的 (不論中或西、唱或彈) 難免會對子女有更多意見
幸好沒有遇上「怪獸家長」;相信現今父母都對這方面比較敏感吧?

倒是其中一位母親沒有幫女兒帶來學生證明文件,差點取消資格;
又有一位父親糊里糊塗,所有安排和細節都全無印象

另一方面的得著是接觸更多「教育界」的前輩
也能夠跟老師的好友們分享想法,又從他們口中意外地聽到其他趣聞
——除了關於音樂表演之外,也關於他們這個社交圈子以內的

再講音樂方面:因為歌曲十分簡單,犯錯機會很低
所以都是專注於如何幫助小朋友唱得好;另外又特別留意其他伴奏的表現
遇到友善的甚或會交流一下,聽到好多不同的事

總結:
幫小朋友伴奏是本身的職責,但從不同方面中都有得著,「開開心心真有趣」

2015年4月14日 星期二

Scouting & Vision (6)

聽聞從今年開始教會中即將應考DSE的少年人多了選擇,可以自行決定前路:
1. 升上青少年牧區的大專生團契;或
2. 留在中學生團契中,但必須要成為導師

這改動是中學生團契那邊提出的,在他們眼中應該是好事
但對青少年牧區而言,卻是另外一回事:牧區的「新血」少了
可以想像得到服侍團隊拉上補下的情況將會更厲害
另外牧區必須要變得非常外向,才足以維持發展

現時教會內有一定數量的年輕領袖——除了實際年齡上也在靈命上
「年輕化是王道」?前提是他們的信仰生活必先得到保障,否則可能會後患無窮......

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

成班麻甩佬一邊睇波一邊燭光晚餐

一直都想去紅茶館食All Day Breakfast,但講左幾年都仲未約得成
結果尋晚照去幫襯,無All Day Breakfast,但晚餐卻充滿驚喜

第一個驚喜在於環境
話哂都係酒店餐廳,望落係好Classy,亦坐得舒服
雖然係星期日晚,但意外地冇乜人
餐桌上有一枝飛利浦的蠟燭燈,所以呢餐都算係燭光晚餐
但係餐廳週圍都有電視播著NOW英超台,坐乜位都可以睇到波
餐廳有D咁既配搭其實幾搞笑

第二個驚喜在於價錢
Menu入面超過一百蚊既Items唔多
廚師推介既扒類當中只有羊架係超過200蚊,其他都係100-200之間
其他例如Pasta、焗飯等好多都係100蚊以下,好難相信酒店餐廳竟然會收得咁平
(我地懷疑呢間酒店餐廳係因為唔駛俾租先可以做到呢種價位)

第三個驚喜在於食物
配餐湯既蒜蓉多士係每人兩塊,又係有少少意外
薯條雖然係粗身無波浪紋,但都係新鮮炸既,仲食到有薯味
野食唔算得係「天下美味」,但收埋加一之後呢種價位仍然係物超所值

第四個驚喜在於服務態度
侍應態度出乎意料地好,我地其中一個人未到既情況下
侍應竟然主動提出可以收番入去「暖住先」
(注意係侍應主動提出,唔係我地主動要求)
可以想像如果我地有點餐酒,侍應應該都會間中走過黎幫我地斟酒
好專業的侍應我見過,但專業表現同有無心係兩回事
呢方面我認為態度比表現更重要

我一直都覺得意粉屋係呃錢,但食過呢餐之後我先開始明白那差異有幾大

2015年4月9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四十二)

身邊的人覺得這裡的每篇文字都極需要花時間完成,這是真實的
把手寫的筆記轉換成電子版文字所需要花的時間至少以小時計
所花的時間不只用於打字,也在重新整理筆記以及在網上搜尋額外補充資料
(例如某些名詞的正確寫法和意思、跟主題的關連等等)

沒有筆記、自家創作的系列所需要的時間通常都會再多一點
這分別就好像以前會考的「作文」及「綜合資料寫作」的分別:
綜合資料寫作只需要花時間篩選資料及整理文章的結構
但作文幾乎全屬自己的構思,因此所花的時間也較多
幸好現在不是考試,並不需要趕急完成,有需要時還可以花幾日時間從長計議
不用好像專欄作家一樣被編輯催稿,哈哈

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同行者們

1. 青崇獻詩
翻查歷史紀錄,教會以前是有「青少年詩班」的,不過這已經是大約廿年前的事
當時沒有星期六夜晚的崇拜,只有星期日的青年團契
相信那時的青年現在都變成父母輩了 (也就不會再稱為「青少年詩班」)

聽很多人講過想有一個屬於牧區的詩班,多年後的今日總算是有了
只作為參與者的我能夠跟牧區的弟兄姊妹一同事奉是值得感恩的
另外一項感恩的事是這群體為牧區帶來了一種新的小組運作模式
——好像「頌讚之聲」那種可以集敬拜隊、詩班 (和傳福音) 於一身的群體
只是那些煩人的管理事宜仍有待處理


2. 早堂
指揮想獻詩前夕有額外練習,所以青崇獻詩後就沒有留下來聽道
唱這首歌充分證明了我是適合唱高音的,相比之下低音部分仍然欠共鳴
聽說評價還不錯,正考慮在白田獻唱同一首歌,讓白田的街坊也能感受一下

雖然說是復活節,但早堂會眾的互相勉勵都很Hea
因此被牧師質問「點解你們講到耶穌好似沒有復活咁既?」

講到耶穌向門徒顯現,我笑問:「次次都突然閃出來,在場的人怎會有平安?」


3. 中午堂
頌光詩班只需要在這星期日唱一次A Cappella,中午時段由希幔兒童合唱團頂上
雖然團員都是小學生,但歌聲聽起來卻似中學生,而且是背誦英文歌,十分厲害


4. 下午堂
下午堂的講道跟上午的一樣,所以打算出去休息一下,順道瀏覽一下報刊
卻意外地野生捕獲另一位牧師,聽他分享牧養上的經歷和顧慮、一些特別的想法等等
小弟有幸地為他的構思提供自己的想法;教會有這樣的牧師還真是神奇

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50403

《基督的香氣》(約12:1-19)
講員:黃德光傳道 (夏達華研道中心)

開場白:我們應該用甚麼心情面對受苦節?
去遊覽馬可樓 (耶路撒冷的旅遊景點),見到一遊客哭得好厲害,似乎接近失控
怎料領隊一說「夠鐘走人」,該遊客立即不再哭,走時還嫌其他遊客阻路?

----
(講員在此介紹自己所帶來的聖經文物:
1. (仿製) 本丟彼拉多以希伯來文、希臘文和亞蘭文寫上「猶太人的王」
2. (仿製) 用荊棘造的冠冕
3. 一個裝著三十塊仿造銅錢的袋子
4. 當代的骰子 (羅馬士兵用來決定誰能得到耶穌的衣裳)
5. 二千年前的羅馬四方釘
6. 一塊二千年前猶太男人的腳跟骨,中間被一扭曲的釘子穿過
7. 三千年歷史的香膏「玉瓶」)
----

先參看《路23:26-31》——沒有後代更有福?寧願被大山小山快快壓死?
v.31中有「有汁水的樹上和枯乾的樹」——當時未有新約聖經,
舊約聖經中同時提及兩種樹的經文只有《結20:47》,而那一段所講的是神的審判;
審判的方法是用火燒,枯乾的樹比有汁水的樹更易燃燒
=> 預表當代的人和他們的兒女會見到聖殿被火燒燬;
「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是因為後來猶太人的政變失敗,
那幾年內會有很多猶太人被殺或自殺
(猶太人當時仍嘲笑耶穌狂言「三日內重建聖殿」,卻連自己性命都不保
沒有想到幾十年後竟真的見到聖殿被毀,才記起耶穌所說的話)

青樹與枯樹——耶穌將自己和聖殿對立
耶穌受死但討神喜悅 vs 聖殿不討神喜悅而被毀
為何神容許聖殿被毀?根據猶太人的講法:
第一座聖殿 (所羅門王朝) 被毀是因為拜假神 (偶像)、淫亂、犯流人血的罪
第二座聖殿 (所羅巴伯率領興建) 被毀是因為崇拜金錢、憎恨鄰舍
《約2:16》人看為神的殿,神卻只看為買賣的地方
《太21:13》人看為禱告的殿,神卻看為賊窩

當神悅納祭物時?
《創8:20-21》人所獻的祭有「那馨香之氣」=> 神喜悅就有香氣
《出30:22-25》講到聖膏油的做法;
這是專為神而設的膏油,只有祭司被膏立時人才有機會聞到
《出30:26-33》整個會幕都有這種香氣,是馨香的祭
=> 神在耶穌那時期的聖殿和祭物中聞不到香氣?(宰牛羊有好濃的血腥味?)
《路23:26-31》=>「不要為我哭泣,因為我有香氣,聖殿卻沒有」?

不同福音書卷對婦女膏抹耶穌的記載有出入,但也有一致的地方:
《太26:13》《可14:9》「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
如此,為何在香港聽不到這種「由一個女人開始的」福音?

門徒的反應——覺得是浪費
香膏出自埃及,不是人人都負擔得起
只有兩種情況可以聞到:附近有喪禮或皇帝貴族到訪
(恐怕捉拿耶穌的士兵是聞到那陣香氣,都要「退後倒在地上」......)

《約12:13-15》vs《王上1:38-40》
氣味挑起記憶,死後和下葬都會再用香膏
=> 以後再聞到都會記起耶穌 => 產生內疚感和慚愧感
=> 述說這女人所行的 (靠這香氣就都記起)

反省:要仿傚「耶穌馨香的祭」還是遲早被毀的「神的家、禱告的殿」?
仿傚耶穌的門徒都是面對苦難而殉道的
=> 就算受苦,但無虛假,是神喜悅的生命
保羅的教導也是如此:《林後2:14-17》

----

回應歌:《每天的禱告》

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

Scouting & Vision (5)

每當講到教會派系,總有一些誤解需要澄清:
身處香港,最大的誤會莫過於跟「611」扯上關係
但實際上611分堂都是由台北的靈恩派傳過來的,信仰立場有明顯差距

趙牧師所創立的一直都是「獨立教會」:
不屬於任何宗派,也不會承認跟任何宗派有關 (大型佈道活動上的合作除外)
然後就有人問:「那麼,說是福音派就沒錯吧?」
——講到福音派,這裡其實有一個更大的誤解

若講「強調個人得救」、「重視傳福音」等等,確實符合福音派的特點
但福音派在教導上的不足卻相當致命:少談罪和審判、又對成功神學不以為然
相比之下,母會起碼仍對這兩點相當敏感,是值得感恩的

福音派另有一個缺點不廣為人知,就是抹殺了《新約》之後的基督教歷史
把有歷史感的元素全都丟棄,重新塑造出一種不過時、不沉悶的形象
結果就是教會文化及詩歌都很新穎,但聖經卻顯得過時,跟自己生活全然脫節
真理也顯得沉悶而艱澀,在這追求新鮮感、強調感覺的世代不被重視
母會雖然不屬福音派,但也出現以上這些情況,實屬不幸

最近牧區更改了聖餐程序,又嘗試泰澤模式的敬拜
另外也聽說教牧曾經向領袖推廣聖經靈讀 (Lectio Divina)
以上等等都把教會文化稍稍地向以前的大公教會 (天主教會) 拉近

信仰群體需要不斷自我修正才真正符合「更正教」的本意
所謂「框框」都是出自人的,小心不要反被自己的偏見限制

2015年3月29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50329

《神話語的創造大能》(創1章)
講員:高銘謙博士 (建道神學院)

開場白:提及自己在九龍靈糧堂的回憶 (內容從略)

    創造的外圍結構            創造的內在本質
(第一天) 創造光:戰勝黑暗 (v.1-5)      (第四天) 創造光體 (v.14-19)
(第二天) 創造水:賜下生命 (v.6-8)      (第五天) 創造水中活物 (v.20-23)
(第三天) 創造地:祝福眾生 (v.9-13)    (第六天) 創造地上活物 (v.24-31)

神一聲令下所有東西就會「自動走位」
跟「需要被嘈醒的」巴力相比,高下立見
神說「要有光」「要分開」,就連黑暗 (強大的力量) 都要靠邊

神的創造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分開」
黑暗每晚都有,並沒有消失,但神使之變成可安睡的夜晚
=> 苦難是常數 (編按:但神仍能使之變成祝福)
水本來象徵邪惡的空間,神卻把它變成養育生命的源頭

「知道簡單道理但沒有實行,就等於不知道一樣」
渴慕神話語:只當作是知識還是生命?

「各從其類」——多元
食物種類之多,遠超過人類所需
神所要求的「管理」也是多元

上帝的創造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並不是創造世界後讓它自由運行
卻要求我們「生養眾多」,使之變成祝福別人的社區

聖經已經跟我們生活脫節?
總結:神的創造分開了邪惡與我們的關係,這全是神話語的大能!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他的名字叫林以諾

又去做「臨時拉夫」,見到一位帶幼框眼鏡、身形瘦削但頭髮長過肩的成年人
貌似是一位成年男性,但若果不發一言其實性別難分
良久,我才記起之前已經見過他,也記起他的身份

他的名字叫林以諾。

他並不是那位搞棟篤笑佈道會、短頭髮、身形偏肥的牧師
這位林以諾弟兄是專門研究基督教音樂文化及教育的
我之所以對他有印象,也只是因為在某音樂會的場刊有他的簡介而已

跟別人同名同姓本身就是尷尬的事
跟頗有名聲或臭名遠播的人同名同姓就更是難堪
也就難怪為何這位林弟兄如此低調......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公告:從"Classical"系列中分拆出一個新系列

新系列的名稱叫做「伴奏體驗點滴/趣聞」
除非文中內容有提及其他系列的事 (鋼琴、風琴、樂理、合唱團、教會司琴等等)
否則跟聲樂伴奏有關的東東都只會放入這系列而不會放入其他系列

這系列的定位是"Classical"系列的一門分支,其中包括:
25 Sep 2012:劇院中的VIP席
10 Jun 2013:伴奏四連環
15 Nov 2014:我和她去鰂魚涌
今年第一次第二次去摩星嶺的體驗

當中的事對我而言都很特別,無論何時回看仍覺有趣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重遇那份熟悉的無奈——又去摩星嶺


一個月前我去了摩星嶺,那近乎與世隔絕的幽靜環境使我著迷
(實際上那地區還有一青年旅舍及一間靜修院,也是不錯的日落觀賞地點)
所以自從上次的經歷之後,我一直都想 (也有預感會) 重臨這地
當知道如此機會真的出現時,我感到十分開心

上次我是從堅尼地城那邊的域多利道上山,今次我選擇下山:
選乘巴士在薄扶林道遊樂場下車,從那處沿著摩星嶺道一直向下行
路口處景色開揚,可以望見整條士美菲路及遠眺堅尼地城,另一邊的山墳卻有點礙眼
從下車處去到學校門口大約十五至二十分鐘路程,路途上所見的幾乎都是豪宅
部分路段沒有行人路,就算有都是非常的窄,馬路也是非常的窄,其實不適宜步行往返
大型車輛過彎時都要提防,幸好往域多利道的交通流量極少,未至於太危險
當時剛巧是放學時段,載滿學生的旅遊巴及綠色小巴一架一架地駛過
幸好校門外沒有人,免得被誤以為是接放學的親友或者是不懷好意的陌生人......

風景十分吸引,但那裡的人和事卻使我感到無奈,上次和今次也是一樣
——上次到訪時已經知道她們會參加校際比賽,當時還有一個月時間;
我這一次到訪那日已經是比賽前最後一個星期,但合唱團的表現仍然是不太好
跟合唱團的指揮討論這事時,就連指揮也暗暗地說:
「敗於傳統名校手上情有可原,但敗於其他不太有名的對手實在不能接受......」
所以這星期除了其中一日有集會而取消練習外,餘下的上課日每天都要練習

上次離開摩星嶺時是跟指揮一同坐的士往中環機鐵站,今次也是一樣
不過今次另外有一名女教職員及兩名女學生坐順風車,所以我要坐前座
之後過海返回九龍的路途上,都是向她交代之前受委託的事
她一直認為那學生本身就唱得不好,最多都只會得到81-82分
當她知道我如何超額完成時卻說「唔駛咁認真喎!」,又再使我無奈

----

後記:剛剛得知合唱團比賽結果,她們得到第三名,算是可喜可賀
果然只有那些又有恆心又有能力的高手才能夠「化腐朽為神奇」,可惜我沒有如此能力
仍然是那句——環境十分怡人,但人和事卻使我感到無奈
第一次到訪之後我想重臨這地,但今次我卻覺得是不會再回來的了
也不想再回來,因為這些機會的背後都是令人感到又無奈又麻煩的難題

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

信仰 vs 小圈子 (1):小圈子本身是問題嗎?

總聽到身邊有人批評「成班友仔係度圍威喂、每次聚會都係食飯吹水玩」
言談間,難免會覺得「搞小圈子」本身就是一個問題,但到底這是否真確?
耶穌那三年傳道之旅中,無論講道、行神蹟等都招聚了數以千計的群眾,
但一直跟隨祂、一同吃最後晚餐的卻只有十數人,請問這算是小圈子嗎?
相比之下保羅宣教團隊只有三數人,豈不是更誇張?

把問題歸咎於「小圈子」是不恰當的,
因為那些初期成立的細胞小組及事工團隊幾乎都是由一小撮人發展起來;
問題的本質不在群體的規模,卻在於群體的本質
——我們聚在一起的目的是甚麼?做的又是甚麼?

群體的目的可以是理念層面的:
吸引未信者認識神、弟兄姊妹之間的信仰交流、一同進行屬靈操練或服侍等等。
只要這問題有答案,下一步要選擇「做甚麼、如何做」就更容易。

《馬太福音18:19-20》耶穌曾經說:
「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
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當我們所作的都是跟信仰有關時,這小圈子是否一定沒有問題呢?下回再探討。

2015年3月18日 星期三

為了信念,你可以去到幾盡?

話說上年年尾面書有所謂的「Unfriend潮」
我身邊有不少這些例子,我自己卻沒有,也沒有特別理會曾否被人Unfriend
實際上,我連Block、Show Less等這些選項都極少使用,通常都只會用於廣告頁上

這其實是一種操練——姑且勿論對方所說的是否有理
但至少自己要嘗試虛心地了解對方的顧慮、想法和心態
另外這也牽涉到做人的一大道理:就算不是朋友,也不會是敵人
我有時甚至會嘗試盡量不得失任何人,結果被批評為人虛偽......

因為粗口能有效地舒緩心中的憤怒,所以在不能忍受的情況下很難「戒口」
雖然如此,跟讀預科時相比已經大有改善

----

兩年前認識一位教友,在服侍團隊中常常表達那些所謂「偏激」的思維
(所講的只不過是「發聲」、「爭取權利」這類意見,何來「偏激」?)
後來該教友因為公事煩忙而離開團隊,也因為常常往返世界各地而甚少聯絡
在上年年尾的緊張時刻有幸能夠有一段很短的交談,卻被反問:
「Gary,你好似仲激進過我喎?」

「堅持信念」與「重視關係」似乎是有一定程度的對立
到底如何去取捨,教我怎能測透......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千錘百煉(拾陸) - 可樂與百事

能夠從職員口中聽到「詩班最近的氣氛幾好」這類感想是非常值得感恩的
實際上,詩班一直都有不同的人事調動,間中就會擦出火花
有些很小的火花我們甚至未能察覺,要從第三者聽聞回來,很神奇

上兩年的這些月份,詩班員都需要一同出席安息禮拜,今年也不例外
雖然說是安慰仍在世的親友,但他們都是面帶笑容、氣氛也不太哀傷的
莫非這就是「笑喪」?我只知道場地所提供的器材表現都很差,我自己很不滿意......

----

平日夜晚接到來自教會某長輩的電話
她認為為了有更好的裝備和事奉經驗,建議我花時間參與教會以外的詩班和培訓
言談間又讓我更了解這些元老級的長輩是如何走在一起的

一直以來都想轉唱男高音的願望總算是實現了
而且還附帶著「無伴奏合唱」這一大驚喜,哈哈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Over The Mountains

因為家長那邊發生了一些誤會,令一位參加了學校音樂節的初中生沒有伴奏
結果又要我扮演「臨時拉夫」,怎料接過歌譜後才發現伴奏那部分相當困難......

家長是港島區某間大教會的會友,而且那教會本身也是學校音樂節比賽場地
所以可以申請教會地方練習比賽歌曲,是名副其實的公器私用
起初聽聞那學生本身的表現也不好,但開始練習時仍感到意外:
未背熟歌詞、節奏不準確、吐字不清楚、也不明白歌詞本身的含意......
結果要額外加長練習時間才能夠勉強做好出賽的準備
(出賽的前一晚我自己也練琴至午夜,幸好鄰居沒有投訴)

正式出賽的前一刻總會見到其他對手及伴奏
幸好沒有遇上自己認識的前輩,否則必定會壓力大增
(倒是家長留意到其中一位伴奏是師從譚靜芝博士的教會風琴手)
正如自己意料之內,正式比賽時學生和伴奏老師的水平都不太好
結果我的拍檔得到86分,僅僅比第三名低一分

今次的經驗很棒,見到和學到的東西都有很多
當自己有為此盡力而得到這樣的結果時,我也感到很高興
(下刪千字,有興趣請面談)

最後也讓各位欣賞這首傳統歌曲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驀然回想(四十一)

曾經聽別人形容自己是「書生型」
卻也曾經聽別人形容自己不似是一個懂文藝的人

恐怕這只不過是證明了我並不需要太在意別人的說話

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20150308

上星期六晚的青崇有泰澤模式的新嘗試
雖然因為缺乏精神,中間默想時睡了片刻,但整體感覺仍不錯
部分心中的疑問、不安都得到回應,牧區間中有這些轉變其實還不錯

青崇後獻詩小組第一次練習,只需要大約一小時就練好新歌了
有受過音樂訓練的詩班員果然是有較好的表現,連指揮都感到非常輕鬆
練習過後跟其中一位籌委討論,想知道這小組的未來動向
這種近似大專生基督徒詩班的模式看來也是不錯,卻不知道能否一直發展下去?

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用詩歌集學樂理?

(以下所接觸的詩歌小弟都未能記住歌曲名詞,請見諒)

音樂老師拿起一本路德宗 (或信義宗) 的英文詩歌集來,翻開後就放在譜架上
我稍稍瀏覽一下,看似是一首慢歌,速度應該跟《奇異恩典》相近
根據老師的說法,這首詩歌的體裁近似以前的 Chant
主旋律都好像Scale一樣上上落落,極少有音距
就算有都只是小跳躍,音距不多於六度 (所以詩歌聽起來會有點悶......)
另外歌曲沒有Time Signature,每樂句自成一小節,但每小節的長度不一致,
有些是十拍,有些是九拍,副歌卻可以有十二拍,嘗試哼著唱都會覺得辛苦
主旋律的拍子基本上都是由四分音符組成,除此以外的都不多見
老師對此的見解是當時拍子的概念相當薄弱,主要靠不同音符之間的關係決定音的長短
又見到樂曲名稱下方有一堆序列,有時只有數字,有時卻夾雜英文字母
老師說那是Hymn Meter,方便詩詞配對之用

良久,老師又另外分別展示兩首歌,說是要講解循道會及聖公會那些傳統詩歌之間的分別
我研習了一段時間,只覺得循道會的詩歌頗貼近自己所屬教會的文化,聖公會那些卻不然
老師之後叫我留意兩首詩歌的Bassline:
聖公會的那些詩歌的結構、選用的和弦及半音都是非常的豐富,
對比之下另一首歌在這些方面都顯得平平無奇,名副其實「循道」(Methodism)

最近正在學習一首來自愛爾蘭教會的新歌
又根據老師的講法,愛爾蘭的詩歌風格都是非常抒情的,聽起來就好像聲樂獨唱一樣感人
反之,英聯邦那邊的詩歌雖然都有十分豐富的音樂元素,但卻顯得婉轉、內斂

話題一轉,又講到樂曲的終止式 (Cadence):(這部分會多用英文)
當音樂有既定的音調時,終止式的Mediant 能夠決定樂曲最後是以Major或Minor作結
但就算是使用Major 3rd,仍可以有relative minor的暗示 (Submediant minor)
所以當尾句是向下行的時候 (So-Fa-Me),就算是Major chord作結,聽起來還不是很歡欣
反而是向上行的時候 (Do-Ri-Me、La-Ti-Do) 聽起來就比較正面
(如果你本身就已經認識Cantus firmus這東東,對這方面應該會更有共鳴)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信仰 vs 拍拖 (6):進取抑或等待?從神而來的異象和教導?

弟兄姊妹從單身到拍拖的過程中必定會遇到一問題:
「我遇到了一個心儀的對象。神的心意到底是如何?」

有一種說法是:先禱告,等候神的回應
這種心態是好的,但又如何知道那回應真的來自神,還是自己一廂情願?
前輩總是說:要有耐心慢慢等、回應必定要符合聖經教導、
也可以是週遭的情況突然被改變,使自己知道這是「神的開路或攔阻」;
等待的期間不宜跟那異性有單獨約會,但仍可藉聚會等群體活動互相認識

但是又有另外一種說法:這是神的心意,可以放心的去展開追求
說這種話的人會覺得群體、環境等因素都不是自己可隨意控制的
基督教的圈子本身並不大,能夠遇到合適的對象本身就很難得
認為可以展開追求,兩人皆會因這經歷而成長,當中也必有神的心意、祝福、保守云云

以上兩種說法似乎不可能同時實行,看來也有很大差異
但頗有趣的是以上兩種說法也各自有成功和失敗的例子
也就不能夠斬釘截鐵地斷定「這說法是對的,那說法是錯的」

----

跟牧養方向和福音事工不同,拍拖牽涉到情感,是非常主觀的
除了自己要為所作的決定負責任,不能做「屈神氏」之外
還要小心自己所領受的「異象、聲音」不受個人喜好混淆和影響

另一方面,很多教會牧者在這方面都有自己一套道德倫理觀
但很多時都這些只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卻不知何故變成教會規條,甚至硬說是來自聖經
個人覺得教會在這方面的教導仍有大大改善的空間

延伸閱讀:
1.《「不要犯錯」的戀愛觀是不理想的──論教會常見倫理教導的偏頗》
(文中指出教會在這方面的教導過度強調規條、方程式和標準範例
過度強調規條和條件不但太過理想化,也使聽從的人變得消極,不再享受生活和信仰)

2.《戀愛切勿求印證》
(更恰當的標題其實應該是《戀愛切勿單求印證》,個人建議連讀者回應都看一次;
作者指出弟兄姊妹要提防過度主觀的「領受」、也不能推卸責任給神
文中作者故意把謬誤誇大,不少讀者都誤以為作者教壞人
事實上,留言當中思路不清或者鑽牛角尖的讀者也有不少......)

3.《信與不信的戀愛婚姻(舊文重談)》
(當中有一篇研究《林前6-7章》的長篇文章,也是非常值得閱讀)

2015年2月24日 星期二

信仰 vs 性別 (1):不同的思維,不同的顧慮

同一服侍群體中,弟兄通常在意的都是分析、對錯和方法,
姊妹卻多會考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情緒和感受

當教會群體發展是正面的時候,分別未必明顯;
但當群體負面發展時,反應不外乎那幾項:不以為然、忍受、改變或離開
而第三項的「改變」通常只在弟兄身上發生,因為身為男性的弟兄「事業心重」
尤其是感覺到自己有能力做到那種改變時,甚至會變成心目中的負擔
(這只能算是心中的願景,還需要從神而來、合乎聖經教導的啟示才算是異象)

這種所謂的「事業心重」其實也跟自身的顧慮有關:
正如以前所提及,除非本身有很強烈的心志或者本身需要牧會,
姊妹所作出的考慮無論長遠與否,重點仍然是自己與身邊的人及群體的關係
但弟兄在意的卻是那件事或整體情況的對錯以及對教會的長遠影響

這種分別也在服侍的性質上顯露出來:
姊妹們在教養兒童、關顧及安慰別人的表現都比較好,
但行政、策劃方面的工作卻多由弟兄擔任
提出那些前瞻性分析和獨到見解的也是弟兄們較多

----

上個月承諾的「轉換話題」終於兌現了
不過「性別」這項目其實是臨時加插的;小弟另外還有想分享的主題
跟「拍拖」一樣,「性別」也不是小弟熟悉的領域,還望各位見諒

2015年2月23日 星期一

講道筆記20150222

《從約拿看事奉》(拿4:1-4)
講員:謝慧兒博士 (建道神學院)

事奉的人多,事奉到想死的人卻似乎很少,聖經中只有以利亞和約拿有此描述
約拿作為先知,所說的話甚少 (全卷《約拿書》只有3:4後半節那一句,原文只有五個字)
以先知的遭遇作對比,約拿卻是十分幸運:
其他先知被人厭棄,沒有好下場;約拿「求求其」的宣講卻顯得很成功
當事奉有一定的成功時,我們有甚麼反應?約拿的反應竟然是發怒並且想死?

約拿發怒的原因:
1. 執著
約拿認為犯罪者要受罰,不容許他們有悔改的機會
但留意1:1、3:1這兩節——面對約拿的固執,神卻容許他有第二次宣講的機會

2. 對人有偏見 (v.4:5);由始至終都敵視尼尼微人

3. 將神放入他自己既定的框框 (Don't Put God in a Box!)
認識神,又以為自己已完全了解神的心意
「對比起來,初信者反而更純品,信主多年的卻容易固執有偏見」

神的回應:一個服侍多年的人不了解神,神仍有耐性、願意教導他
《約拿書》中有名字的角色只有兩位:神、約拿
寫這卷書的目的是為了傳福音?講述神愛外邦人的心意?(若是,又為何會有第四章?)

「求你取我的命吧」英文譯作 "Take my life",可以同時譯作「用我一生」或「攞我命」
(想死很容易,想死而不能死的話就......)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50221

《唔使同你拗》(創13:1-18)
講員:魏金泉牧師

相爭——口角繼而動武?

亞伯蘭與羅得的相爭
1. (v.8) 兩次提到「不可相爭」都是命令式句子:「一定唔好拗」
社會追求爭勝,甚至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但因為「我們是骨肉」(原文作弟兄)——不相爭是維持所有親情和關係的底線
(亞伯蘭也沒有在羅得面前強調輩份、恃老賣老)
除非涉及真理,否則辯論乃以維持關係作標準

2. 預防及處理方法
- 掌握客觀事實,認知相爭的環境因素 (v.2, 6, 7),要知道原因並且提出有效方法
- 願意主動、迅速溝通 (v.8a)
- 尋求健康的分界之道 (v.9),限定時間、地點或地方,容許對方有優先選擇權
- 願意忍讓和犧牲——除了真理,可以為愛和關係付出很大代價
(相比之下,羅得卻不懂得禮讓、尊重長輩)

3. 求告主名,不求結果利益得失,但求神的同在同行 (v.4, 18)

4. 相信神應許的眷顧祝福 (v.14-17)
輸得起,因為神是萬有的創造主

結語:贏得關係、神的恩典,才是真正的贏家

2015年2月20日 星期五

驀然回想(四十)

家父因工作需要免費獲贈一對皮鞋,這對皮鞋後來又被轉送給舅公作禮物
年初一當日舅公穿上這對皮鞋出外拜年,怎料第一次穿就破爛不堪
結果需要勞煩母親在年初一尋找鞋店,並且以四百元買一對Skechers送予舅公

2015年2月19日 星期四

有錢人會避年,窮人也會避年

有親戚因為其家人去世而需要避年
父母派的利是少了,收的也少 (恐怕比我教琴或做伴奏的報酬還要少)

無論如何,羊年祝各位身體健康、心想事成、要咩有咩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從緊張到無奈——摩星嶺之旅

上星期五有一陌生電話號碼來電,原來對方是認識的人:
「Gary,下星期一的下午有空過來學校這邊幫手作伴奏嗎?」
「下星期一的下午......尚且可以,但你那間學校在哪裡?」
「你過來港島後可能要坐的士,因為這所女校在摩星嶺......」

路經摩星嶺的公共交通本身就稀少,主要靠15-20分鐘一班的綠色小巴54、54M線
我前往學校時新巴3A線不設服務;碰巧我能夠選乘30分鐘一班的城巴A10線,真幸運
(的士司機在四號幹線可以開到110km/h,時間緊絀之時以的士出入確實較方便)

要求伴奏的是學校Junior Choir (她們叫做初班) 的指揮,原來該合唱團的樂手都同時放飛機
餘下懂得彈琴的中一、二學生也不敢貿然幫忙,所以才需要「輸入外勞」
不過根據老師的說法,校方對出入校園的男性都比較小心
(事實上,校園內我所看見的都是女性;今次可以算是往港島的西端「取西經」了......)

之所以「緊張」是因為所需要伴奏的歌總共三首,其中一首要sight-read
(對比起來,對著一群十二、三歲的女學生根本不會有壓力可言......)
雖然古語有云:「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但作伴奏卻要反其道而行:
「寧人負我,毋我負人」,否則這「外勞」就反而成了團隊中的包袱,沒有意義可言
只是任何人都沒有預料到,學生們因為補課、參加學界等活動,
有些未背熟歌詞,有些甚至連音準都未達到;我作為一個局外人都覺得好無奈

幸好她們的演出並不是3月的校際比賽而只是音樂表演 (也不代表可以馬虎了事)
表演日期和時間是2月18日的下午,地點在聖約翰座堂
(不要問我為何年三十都有表演;話說起來,今年的2月18日適逢是Ash Wednesday / 大齋首日
聖約翰座堂在這個年三十的早上都要舉行彌撒,下午才開放場地演出......)

後記:
(1) 那三首歌曲分別是:
聖嬰 (高蔡慧君譯) / One Child (by Mary Donnelly)
"The Lord Bless You and Keep You" by John Rutter
"A Clare benediction" by John Rutter
(後面兩首歌是John Rutter著名作品,對詩班本身要求相當高)

(2) 指揮特別提到鄺大主教喜歡聽到別人讀"Spi-lit"而不是"Spirit"

(3) 指揮表示她們在3月的校際比賽對手將會包括港島民生書院
台下的同學都紛紛回應「未聽聞過」;這反應很合理,因為我自己都未聽聞過,哈哈

(4) 當被學生們問到我的存在關係時,她表示我只不過是她的「鄰居」
學生們都報以不太相信的笑聲及表情;廣義上這種「鄰居關係」是成立的,
只是她的鄰居有特別多考獲演奏級聲樂及樂器的高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