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Hymnology 17

分享上次那篇文章之後,小弟得到不少迴響,相信他們對這種經歷這種掙扎也身同感受
我知道在這路途上我並不孤獨,但能夠得到別人的回應仍值得感恩

當身邊的人有近似的見解時,自己卻仍然在意論資排輩、「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回事
若講正式的崇拜領詩經驗,小弟其實只有上年十月那次
所以其他前輩是絕對有資格批評小弟「得把口」,哈哈

----

剛剛完了牧區敬拜服侍團隊的退修會;坦白而言,要進入狀態的難度很高
身邊有人抱怨「本身已經不夠時間用,但不好意思拒絕同工」
——若果教會內部溝通不足,傳道人未必知道你牧區或教會以外的情況如何
所以小弟回應「有些時候是要先考慮自己健康,把情況清楚說出來其實何妨」

很少特意再思考「個人層面的領受」;不是沒有領受,是有領受但不太多
當一般聚會已經有很多「個人層面」的東西時,
再有一個強調「個人化」的活動於我眼中是一件不合理的事
(想知道個人方面的領受請私底下詢問;非個人化的領受才是這次分享的正題)


先講總結:退修會之後,我腦海中的疑問其實是增加了。


Q1:「我們想盡辦法設計一個最理想、最切合時代的敬拜模式及程序,
希望更多人敬拜神;不過我們亦不能清楚知道神是否悅納這種敬拜模式及程序。」

1a. 當我在退修時見到這種論述,我會期望作者繼續論述下去
——所謂最理想、最切合時代的敬拜模式及程序有否根據?符合聖經或神學原則嗎?
但作者在此完結這段落,正是「帶人進入了一個問題卻沒有給人答案」
結果使我都抱有這一疑問,卻不知如何尋找答案,難道只靠祈禱尋求?

1b. 又以另一角度講,「最理想、最切合時代的敬拜模式」真的是問題嗎?
回想一下上年十月,有哪一次敬拜內容跟社會局勢完全無關?
對會眾而言,能夠有如此貼身、「有時代觸覺」的信仰體驗不也是很好嗎?



Q2. 我們所認知的「聖詩」是甚麼?傳統聖詩還是近代敬拜歌?

2a. 英文尚且有Hymn、Song之分,但中文卻似乎愈來愈混淆
實際上就連中文的詩歌集也有點混淆,《齊唱新歌》等等都是明顯的例子
敬拜服侍團隊本身也是會眾,那麼他們本身所接觸的詩歌有多少?
(所講的多少並非止於不同隊工不同語言,卻也在於不同體裁、不同文化、不同理念)

2b. 作者在文中所講的是傳統聖詩,但觀乎牧區所使用的幾乎都是近代詩歌
見到當中「每一節 (歌詞) 的思想及情感是有結構的」、
「鼓勵尋道者及初信者漸漸明白聖經及聖詩」
我就知道作者所講的context跟牧區的context根本不一樣
——問題是「我知道,但其他人呢?」

(FYI,很多傳統詩歌集都是頗厚、頗沉重的,
我音樂老師那些英文詩歌集每本都有幾百首舊歌,有一本甚至超過一千首
就連老師都表示他自己並不是完全認識當中所有詩歌)



Q3. (這個跟退修會不太有關係) 敬拜的層次到底是甚麼一回事?
我們在敬拜團隊中總是充滿著感恩:
團隊中的都是有心人,一齊玩音樂 (夾 Band) 的同時又能夠敬拜、讚美神
這樣是好的,但是否只停留在這階段呢?

想像一下若干年後的自己,(理論上) 靈命應該有所不同
- 到時還能否接受非常著重音樂、甚至著重音樂元素過於信仰元素的敬拜讚美?
- 如果一年當中數十個星期、上上下下不同牧區的敬拜都是如此方式,你接受到嗎?

如果你覺得這確實是一個長遠的問題,現在就要開始思考如何應對了

(分享完)

----

之前已在面書分享
西伯一連三篇「教會與音樂機構,誰拖著誰的手?」的文章
以下連結是最後的第三篇:
http://christiantimes.org.hk/Common/Reader/News/ShowNews.jsp?Nid=89225&Pid=2&Version=1445&Cid=641

若要使用更多粵語詩歌敬拜,留意本地音樂事工機構的生態也是常識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