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聽老師分享關於聖公會的事,使我大開眼界

(鄭重聲明:以下純粹分享,無論讀者閱後有任何觀感,小弟一概不會負責。)

「明華神學院上面有間主教府,大主教而家住果度;主教每年人工可以有七位數字架」
(嘩......)「不過唔好問我點解會咁;我專注在音樂方面的service,呢D野都無乜點理」

「旺角豉油街果間座堂都話想要變成 High Church,唔係話做就做到架嘛~」
(原因係?)「一間只有華人傳統的教會想達到果套標準,除左要跟足指引程序外,
仲需要背後做好多考究同理解,華人既文化好唔同,要從頭開始做呢樣野,極難;
我地果邊就唔同,座堂超過150年歷史,一直以來都係由英國人做牧師,有根有據
座堂落成時華人既地位仍然低下,基本上只有外國人同埋達官貴人先入到呢間教會
所以當時呢間座堂都可以話係英國人既private club,亦因為咁崇拜既語言一直只有英文
後來華人既地位高左好多,先至開始有粵語同埋普通話崇拜,而家甚至有菲律賓話添」

「星期日崇拜有好多名人同重要人物出席,我地 (事奉時) 都好大壓力架~」

----

幸得老師提及 High Church / Low Church,小弟才對這概念有所認識
之後又特意上網做功課,見到這篇文章:http://www.crivoice.org/lowhighchurch.html
它解釋了 High Church / Low Church 這兩個字詞的出處和原本意義
之後又解釋近來這兩個詞被用作批評時又另外帶有甚麼負面意思

非常概括的講法,兩者的分別就是「是否依據羅馬公教 (天主教) 的標準繼續崇拜」
High Church的做法是貼近羅馬公教,著重儀式程序及背後的傳統根據
Low Church貼近新教的福音派,淡化儀式程序,偏向強調原則和精神
(其實還有一個叫 Broad Church 的派別,是 High 和 Low 之間的平衡點
不過這個詞已經甚少使用,在這世代聖公會通常都會以「自由主義」取代之)

至於近來的互相批評中
High Church那派被認為太循規蹈矩、僵化而「不夠屬靈」
Low Church那派被認為是遺失了無數傳統上的屬靈寶藏,對崇拜甚至信仰也太隨便

----

最後講講小弟的想法:
記得多年前老師問我甚麼是《Magnificat / 尊主頌》
當時我對這名詞毫無印象,也不能立即說出當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
再加上無數次「對傳統節期、傳統詩歌的不認識」,
也就難怪不少人對「福音派」這標籤有負面印象
正如那篇文章所言:覺得他們是uneducated (未受過教育),同時太世俗化

另一方面,不少人形容聖公會為「親建制」,這次分享又使我有另一番體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