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再訪馬鞍峰教會

自2013年10月後再一次拜會馬鞍峰教會
現時這間教會逢星期日的崇拜開始時間是下午二時及四時
(不過下星期開始就會改至早上十時及中午十二時,正式開始跟附近教會「搶羊」)

這日下午四時的崇拜有華理克牧師本人親臨演說
但出席人數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只坐滿下層禮堂,大約有四、五百人

講一講敬拜歌;上次是三首英文歌加一首中文歌,而今次卻全部都是英文歌:
1. This Is Amazing Grace
2. Open Up the Heavens
3. 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Chris Tomlin)
回應歌:Mighty to Save
所有歌詞不設中文翻譯;敬拜主席有嘗試間中講粵語,但始終是講英文比較多

講道題目是《You've Got to Get Connected》(網上搜尋一下就可以找到相關錄音)
馬鞍峰教會特意邀請了一位叫Hugo Chan的牧師為華理克牧師翻譯
崇拜完結後華理克牧師邀請會眾跟他互相擁抱和拍照留念

----(以上是觀察部分,以下開始評論部分,各位看官自重)----

我對崇拜的感覺跟2013年那次一樣:
類似演唱會的氛圍,未至於狂熱但聲浪實在太大,同行的弟兄姊妹也有點不習慣
這種敬拜模式小弟不太熱衷,但也未至於反感
(我反而愈來愈留意到近代詩歌一些共通的盲點,
但因為跟馬鞍峰教會無關,我就稍後另外用一篇Hymnology講講好了)

當我們所認識的「宣教」是需要留意文化差異、並因此調整策略時
馬鞍峰教會所做的卻一直是「文化侵略」:
崇拜、講道以至文化和氣氛都跟北美教會相似
所有教導除了是流水作業式之外,也是「以客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
跟2013年相比,使用英文的比重似乎是有增無減,因此會眾中也是年輕一輩居多
可以想像不懂英文的人 (例如長者) 是不會想留在這裡的

雖然整篇講道超過七十分鐘,所講的卻是我們受栽培時已學懂的事
不過就個人靈性修養而言仍然是非常好的

牧師有在整篇講道的架構和次序上花了很大功夫,才能夠使我們好好享受
每次引用聖經都是「先講論點,再引經文」:
經文只是用來支持牧師自己的論點,並且無視經文的原文意思、原文背景等等
小弟甚至懷疑牧師為了使經文能夠支持自己所說的話,特意使用不同的聖經譯本
有時只引用半節經文、有時只作意譯、有時只提到書卷而不講哪章哪節
除此之外,有好些觀點 (神的屬性) 在神學層面上是可以引起激烈辯論的
牧師如此的證道方法 (實際上也包括牧師所寫的書) 實在使我大開眼界

(適逢這日早上自己所屬教會的牧師在證道時講了以下一番說話:
「......不要以為牧師所說的就一定是對的;要用自己的悟性和邏輯,有疑問就要提出......」
這種巧合,我都不知道是否偶然)

牧師表示馬鞍峰教會特別之處是「平日聚會人數多過週日崇拜人數」
而我也相信他們所活出的「愛」確實使人能經歷神,這一點我們還需要好好學習;
但除此之外,我在2013年時的總結仍舊有效:
除了「愛」和「恩典」之外,信仰的其他層面似乎都被輕描淡寫或者過度簡化

(2013年那次的觀察和見解仍然可以在此blog中找到;當時自己仍然很無知,
所寫所想的現在看來都很幼稚,因此不打算在此提供連結,有心的自行尋找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