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Hymnology 10

原本只是很無聊地吐糟「教會已經放下了很多被視為傳統的元素」
後來卻變成了分享自己對傳統詩歌、現代詩歌、敬拜音樂元素等等的想法
也表達了自己對現代詩歌頗為反感的各種原因

雖然已經進入第十篇,但仍然是沒有結束的打算
而且可以預料將來都會是繼續探討詩歌歌詞背後的信仰態度
換言之,這系列的重點已經由敬拜音樂元素慢慢轉變至詩歌背後的信仰觀念

----

「詩歌定義了我們的信仰」?
「在會眾未能查考聖經、需要口耳相傳的年代,他們主要靠詩歌認識信仰」
但現今有不同語言不同譯本的聖經,我們又都受過教育、懂得寫字作文
卻仍然是對信仰沒有充分的認識,仍然是靠詩歌認識信仰
只是當代的詩歌與今代的詩歌的神學觀念及內容已經截然不同
我們所持守的道也因此跟原來的大相逕庭

----

繼續討論「現代詩歌所帶出來的信仰觀念始終有偏差」這個議題
(第一部分:歌詞未能深入描述耶穌基督昔日的犧牲 --> Hymnology 7)
(第二部分:詩歌有太多「我」就跌入自我中心的圈套 --> Hymnology 8)

第三部分:我們與神之間的對比及態度
認真消化傳統詩歌的歌詞,就會留意到以前的詩人如何理解他們與神之間的關係:
1. 經常進行神人之間的對比
A. 強調人的軟弱無力,同時也強調神擁有超然的能力及權柄
B. 強調人的罪性以及自己如何不配、如何干犯了神,同時也強調神無限的恩典和憐憫
C. 強調人所面對的苦難及挑戰,同時也強調神的同在、帶領及祝福
D. 強調神已經為我們先付出及犧牲,同時質問人可曾為此願意回應或感恩
E. (其他各種各類對比......)

這種「高舉神、貶低人」的手法容易使會眾感到扎心:
每當焦點放在人時都會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提醒自己要依靠神的幫忙
但當焦點放在神時卻會感受到神超然的地位和能力,使人學會謙卑敬畏
如此敬拜可以說是「每一次對比都仿如講道般沉重」

相比之下,現代詩歌的歌詞都比較少而簡單,結果使主題單一之餘又鮮有這種對比
難怪敬拜時我們可以如釋重負、手舞足蹈,全因這敬拜是「又活潑又得力」的

2. 動詞暗示了「我們」的態度
A.「祈求、尋求、呼求」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太7:7-8)
敬拜中高唱「祈求、尋求、呼求」實在是平常不過
不過歌詞只是引導我們向神表明心意,焦點其實還是在「我們」身上
因此很容易就陷入「我們想如何如何」、「我們祈求甚麼甚麼」的自我主義

如此「向神尋求,期望回應」的態度不好嗎?不是不好,只是還有更好: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賽55:8-9)
真正懂得尋求神的人除了會為自己的需要祈求以外
還會懂得尋求神祂自己、祂的心意以及祂的眼光

這種概念還可以在《標竿人生》等詩歌中找到
但是其他詩歌大多都只是停留於「我們呼求你」、「我們尋求你面」的層次
——「有神的同在比其他更重要」的精神?
只懂得追求「神的同在」、「神的能力臨到」——要求神幫忙我們渡過難關,
卻沒有想過尋求「神的心意」、「神的眼光」——我們要學習仿效主基督?

B.「歡迎」
信徒若果稍為對文法認真一點的話,難免會對「歡迎」一詞反感:
可以講「我歡迎你」的場合都不外乎是主人家對著客人談話的場合
倘若我們敬拜時高聲唱「神......我歡迎你」,就是混淆了主客之分

讀者可能會以《聖靈,我們真歡迎你》反駁:
既是「聖靈入住在我們當中」,「我們歡迎聖靈」又有何不可?
——「聖靈」只是神三種位格之一,不能相提並論
而且提及聖靈的詩歌多與靈修、祈禱、呼求有關,與其他詩歌的性質不太一樣

「我們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歡迎不歡迎?」
——當我們認信以後,豈可以一方面口稱是「神的兒女」、「神的僕人」,
卻又在另一方面向神歌唱「我 (選擇或願意) 歡迎你」,向神表明「我自己才是主人」?
當我們相信那位神是至高無上的時候,我們豈會有選擇歡迎或不歡迎的權利?

偏偏讚美之泉就是犯了如此的錯誤,從《我們歡迎君王降臨》
到《我們呼求》及《將天敞開》等等詩歌全部都是表達「我歡迎你」的概念
而且各教會仍然是熱唱如昔,未曾對歌詞提出質疑

問我可有「神歡迎我們」的詩歌?
我暫時只知道有一首普通話詩歌叫《你的歡迎聲音,召我前來相信》

追求音樂豐富之先,應該先追求歌詞內容無誤
只可惜很多現代音樂事工都沒有這種觀念 (特別是作粵語詩歌時)

(第三部分完,第四部分之後再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