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Tortoise vs Hare


如果就咁同人講
一架 Nissan S15 可以鍊贏人地架 Lamborghini 同埋 Maserati
應該無乜人會信囉

(其實關鍵在於賽道
基本上全部都係慢速急彎
架車直路幾快都無用)

2018年12月18日 星期二

Anybody here?

幫家人買糧油雜貨的途中,回想起以前的小學同學們。

小學基本上就在老家的屋村村口,用跑的話一兩分鐘就能抵達。
當時那些同學們大部分都住在附近的屋村,也不過是幾分鐘路程。

如今過了二十年,舊同學們有好些搬了屋,
另外有些正準備結婚 (或已結婚),所以遲早也會搬走。

一時間真是數不到同班同學當中還有誰仍然住在本區,似乎全都搬走了。
勉強說得出名字的,要麼是鄰班同學,
要麼就是被上下午校隔開,小學畢業之後才認識。

(實際上,連我自己都已經在幾年前搬走了。)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夜日日夜夜日夜


連續廿五個月的紀錄,在上星期突然中止。
意外地感到有點不習慣,幸好一下子就能適應過來。

只是從明天開始又要回復以往的模式,
廿五個月的紀錄應該不會再被刷新吧。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以萬變應不變


我不禁去懷疑
無論我在何時 在何地 正在做甚麼 其實都是一樣

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沒有交匯處的世界
很多東西都是支離破碎

眼前的差距 用任何速度都不能追回
更何況我本來就打算敬而遠之

隨著時日過去 更感到自己的想法和決定無比正確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52


2018.12.01 下午

(二百八十六)
「很多群體說是對外開放、歡迎外人加入,
實際上卻是要求外人跟他們一起投入某些事項,或跟他們有共同興趣,
在群體中顯得非常投契、非常合群,才得以繼續留下來。
那些做不到的人會感覺到群體似乎不歡迎他們,
甚至是排斥他們,最後就自動消失了。」

----

(二百八十七)
「......想起友人說過一句話:任何人只要有能力、有時間報讀神學院,
他的日常生活就必定有一定程度的保障,不至於太貧乏。」

----

(二百八十八)
「試想像一下現今基督徒的教會生活:要預留時間參與崇拜,
另外一個時段參與團契,再另外一個時段參與服侍,
然後再花時間上主日學......恐怕要花的時間太多了吧?」

「......還未包括工餘時間的進修 (及其他對自己人生都很重要的雜項)。」

「正是。這些都指向一個事實:
隨著時間變遷,都市人的生活模式已經是今非昔比,
能夠花這麼多時間參與教會生活的人恐怕只會愈來愈少。
在這趨勢下教會還可以有甚麼出路,是我們必須要思考的課題。」

----

(二百八十九)
「......我一早就說了,每個人都總是由自己的角度開始思考。
一講到教會主日學,你就立即聯想到那些系統化教導以及知識架構,
但你卻不知道該教會的人口構成:當中不少長者和婦孺都是水上人,
知識水平較低,甚至未必能夠自己閱讀聖經。
恐怕他們不會明白甚麼是『既濟未濟 (already but not yet)』吧?
恐怕他們都未聽過『位格』,只聽過『貴格 (營養麥片)』吧?
既然如此,你起初所想到的那些教導未必適合他們。」

----

(二百九十)
「......我認為:只要是互相感到投契的人,不論遇到甚麼狀況,
都可以找到方法相聚,重新建立一個自己感到舒適的群體。」

「你說得真對。遇到這些情況,當然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事隔數年,再去Outback

炸蘑菇外脆內軟,非常惹味

拼盤中的芝士煙肉薯條和牛肋骨都很好食,炸雞太咸

紐約牛扒,羊架拌飯,芝士焗薯片

價錢比想像中貴,食物份量也比想像中多
幸好自己食量都很大,沒有造成浪費,呵呵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我所認識的就只有這些......」

在這些年頭跟熟稔的朋友們談天,通常都會提及一件事,
就是覺得身邊大部分人似乎都有點固步自封、不願再改變自己。
很多跟他們切身的大小事,又或者是他們有能力而又需要應付的事情,
他們卻完全不願處理,並且對任何提出這些意見的人感到厭煩。

「......見到自己觸及身邊不少人的神經、增添了不少麻煩,
我就知道自己不能隨意在他們面前再次提及那些話題。
恐怕我們都得需要承認:這些人的視野和心志就只有如此程度,
他們的為人就正如我們眼前所見,不願再突破自己。
我唯有勉勵自己不要氣餒、不要放棄,繼續做自己認為正確、需要做的事。」

聽到這段說話,我感到有點意外,但同時又感到共鳴;
不同人的成長步伐都不一樣,這本來就很正常。

就讓我借用以上的說話來勉勵閱讀這段文字的你們。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有麝自然香的道理

「......我想起面書曾經有一則分享,是關於思考方式的。它使我謹記一項原則:
若要證明某些說法或想法的價值,那個人最應該做的是確保當中內容質素、
確保那價值或合理性是完全靠著當中內容建立出來,使外人一接觸到就懂得欣賞。
相反,他最不應該做的是一味否定或貶低其他對手,藉此抬高自己所擁護的東西。
這種倚賴對手或假想敵去證明自身價值的做法是極之懶惰的行為。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
『因為要抗衡建制派,所以要有泛民主派』。
如此說法就是把泛民主派的價值完全建立於其敵對派系之上,
變成『泛民主派需要倚靠著建制派而繼續存在』,這是不合理的。」

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連載系列回顧

一直都想完成這幾篇文章,蹉跎了幾個月,總算大功告成。
後來覺得最後的 (5) 寫得不太好,在大家不為意的情況下稍稍修改了一下。

幾個月前曾經跟不同的夥伴討論,得出很多有意思的交流,
因此成就了這系列,其中把各段對話還原,並引申至相關題目。

連載系列各篇文章的結構以下 (點擊放大):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連續幾篇文章另外還有「使命」的主題,
從 (2) 一開始就成為了基調,但這主題其實只延伸至 (3),
餘下的對話都沒有提及;(4) 和 (5) 的使命部分是小弟自行加上的。

----

「寫完這系列之後有何感想?」

「使命」本來就不是一個我會常常放在咀邊的字詞。
寫完這系列之後,我更確定這一點。

能夠完成這幾篇文章,完全是因為小弟刻意按著其他人的教導引申出來的
——捫心自問,我不認為「使命」會是發展相關教導的唯一途徑。

而實際上,一直都有其他人按著不同途徑研究這些又大又難的題目。
(延伸閱讀:《工作一定是神聖呼召?》)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信仰 vs 工作 (5):職場以外,又如何?

上文提到,那些不太面對人、不直接幫助人的工作本來就是隱藏的。其實還有一個更準確的說法:在日常生活當中,沒有發生甚麼問題的時候,他們是趨於隱藏的。


有甚麼時候不會隱藏起來?就是出現突發情況,我們有求於他們、迫切地需要他們處理問題的時候,例如平日一朝早起身就遇上鐵路故障,陸路交通幾乎完全癱瘓的時候,又例如超級颱風過後市面滿目瘡痍,我們如常外出都顯得很狼狽的時候。


若果我們沒有遭遇麻煩,使各種跟我們毫無關係的人出現,我們還會否改變想法,重新認同那些行業的重要性,並且欣賞那些人背後的付出?


我所見的卻是相反,不少人都是諸多投訴:「本來一切都是正常運作的,為何突然出問題?」「為何我所要求的東西、服務,一直都未得到?你知道我所受的困擾嗎?」有些人甚至會說:「我可是消費者、有參與付出的!」「你是受薪者,我所要求的,you are well paid for it!」


眼見不少人談及職場的事,都是從自己角度出發,分享自己跟同事如何相處、所遇到的局面或難題。這些都是忘記了一個更基本,卻更重要的事實:無論自己是在上班時間抑或工餘時間,都一樣會進入其他人的職場。若要討論職場就不能只從自己角度出發,而不考慮其他人的處境。


基督徒確信每個人都是按上帝形像所造,並且是不論種族、宗教、膚色、文化、階層、性別、年齡。在此加上職場的框架,就是「不論行業」——每一種職業的人都應當受到尊重和服侍。因此我們就要問:當我們進入其他人的職場時,有為他們帶來困擾嗎?能否在他人的職場做到聖經當中的「無可指摘」?我們又能否實踐「職業無分貴賤」,並且更進一步,待遇也不分高低?



----

(後話:同伴一直耐心地聆聽我各方面的見解。我稍停片刻,再說出餘下的感言。)

「所以當我有以上各種想法之後,我就知道我一直所關心的其實並不是那些個人化處境;不是『職場』,而是『工作世界』——由不同行業、不同角色建構而成的社會:大家都在同一個社會中生活,但我們如何理解這社會、當中的架構以及運作方式?不同人的角色以及他們所做的事對社會可以有甚麼影響?在這工作世界當中,我們所扮演的角色是甚麼?要負甚麼責任?有幾多東西幾多事情,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甚至覺得是理所當然?在我們投身工作之先,我們又如何看待他人的工作?

只是在不少信徒心目中,這絕對不是他們所認識的『神學』,甚至也跟『信仰』扯不上任何關係。此等價值觀和理解上的差異使我不能跟他們好好溝通,教外的人在此倒顯得更投契,令我感到意外。」



(信仰 vs 工作 (2)、(3)、(4)、(5) 連載系列 完)

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來去匆匆

2018年的澳門賽車,剛剛成為了過去。

見到今年賽程編排,大部份決賽都在星期日舉行,以為會很精彩。
結果卻不然,除了意外甚少,名次之間的爭鬥也不多,基本上都很悶。

就連主持都忍不住說「商業味很重」、
「大部分車手都來自歐美、觀眾代入感低,影響氣氛」。

不知道當局有沒有考慮過把賽車日程由一個星期延長至兩個星期?
可以讓更多亞洲車手參賽,觀眾可以更雀躍?

2018年11月16日 星期五

信仰 vs 工作 (4):帶有社會向度的職場使命觀?

那些不太面對人、不直接幫助人的工種又如何跟「職場召命」扯上關係呢?莫非只能夠好像職場電視劇中的對白一樣,「做好手上每一件產品」、「做好自己本份」?


當中有甚麼人、甚麼職業?他們可以是郵差、維修技工、廚師、運貨司機、清潔工人、交通指揮員、工匠、程式編寫員、遺體化妝師、法醫、漁民、農民......大部分都是不起眼的、平凡的小人物。對外人而言,他們的工作本來就是隱藏的,不容易被見到,甚至不容易被察覺到。


但這些工作卻是維持社會運作的基礎,是極其重要的。試想像一下,如果沒有工人修理街燈,我們還可否在晚上外出?沒有人運貨到街市、超級市場,我們如何買餸煮飯?


按此引申,是可以有一種截然不同的使命觀——帶著社會向度的使命。這使命不單是為他人的福祉,甚至可以再退一步,僅僅是為了幫助他人維持日常生活。這種觀念顯得很高尚,卻甚少得到基督徒認同,既忽略了基督徒的身份,又不能叫人認識神,跟信徒以往所認識的使命觀相去甚遠。


關心社會的向度及宗教信仰的層面,兩者只能選其一,不能同時兼備?其實這早已是一個老掉牙的題目。


「我們確信,上帝是全人類的創造者及審判者,所以我們應當共同負擔起祂對人類社會的公義及和好的關注,以及對那些受各種壓迫的人的自由的關注......福音佈道和社會政治關懷都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因為這兩方面是我們在神論和人論的教義上,以及我們對鄰舍的愛和對基督的順服的必要體現。」(摘自洛桑信約第五段「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因此除了佈道工作、建立教會之外,基督教團體亦致力參與社區工作:辦學、建立醫院、社區中心等等,靠著改善社區、貢獻社會,展示出福音的社會層面,讓外人知道這福音關乎我們的日常生活,一點也不離地;福音也關乎整個社會群體,絕不只是個人化的道德宗教。


關心社會的向度及宗教信仰的層面,絕對可以同時兼備,就算再加上職場的框架都一樣成立,因為職場本來就是社會的一部分。基督徒在其中一樣有其社會責任,甚或是「職場責任」,可以是做好自己本份、減低社會運作成本,也可以是改善工作場所、爭取員工福利、扭轉行業生態、制止職場當中的欺壓及不公義等等。(因著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履行「職場責任」的方式可能各有不同,小弟不在此深究。)


大家在不同的崗位、做不一樣的事,但有同一個目標、抱持同一觀念——改善職場、為眾人謀求福祉。這就是帶有社會向度的職場使命觀。

2018年11月11日 星期日

上環站E3出口

屈指一算,今年內去過的飲宴、喜慶場合,一隻手就已經數得完。

很多時候並非不能參與,而是根本不想出席。

「......其實還真的不算甚麼。他們有否邀請你參與活動?」

「有......不過都已經是很多年前了,當時年紀還小。」

「......多年來那群體都不太開放,他們和你、以至群體以外的人都不熟絡。」

這話說得甚對。從來都沒有人介意過,自己又何必太執著?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信仰 vs 工作 (3):關於職場召命,我想說的是......工作性質?

在基督教界內,職場信仰是近年熱門題目。不少基督徒都開始懂得講職場召命,有些人聽到之後覺得很離地,就立即置之不理。我卻認為在進一步評論之先,我需要提出一些個人所得的觀察。


博客馬斯特在2017年撰文,提及不少教會邀請嘉賓分享職場信仰,那些嘉賓卻都是老闆、創業投資者,至少都是主管級以上。這確實是不少大教會 (尤其是有錢人教會) 的狀況,但除此之外,實際情況其實正在逐步改善中。我們開始見到愈來愈多分享者本身只是公司僱員,他們嘗試實踐「職場召命」,也就是努力工作、面對職場不少難題的同時,卻仍然選擇堅守基督教教導及背後價值觀。


小弟固然認同這種理念,只是感到有點奇怪:這些分享嘉賓所從事的行業是老師、醫護人員、紀律部隊、社工、會計師、律師、記者......雖然不全然是專業人士,但都是一些較體面、容易受人尊敬的行業。


除了是較體面、容易受人尊敬之外,以上那些行業還有其他共同特點:
1. 工作時需要直接面對其他人
2. 工作上的付出能夠直接地幫助他人
3. 他人能夠明確地感受到自己被幫助


綜合以上各點,就是服侍者與被服侍者的關係非常明確,「在工作環境中實踐相關召命」的理念也就因此容易得到他人認同。


雖然基督徒群體當中從事這些行業的人不在少數,但這些行業以外的人又可以如何實踐相關理念?「工作時不需要直接面對其他人?至少還會見到公司同事、其他部門的職員吧!」於是就衍生出另外一種教導,鼓勵基督徒無論在職場上遇到甚麼人,都要跟他們相處融洽、建立關係,甚至讓他們有機會認識神。


這種教導確實適用於各種行業上,但無意中又把召命從本來的工作中切割出來,除了地理因素之外,兩者幾乎毫無關係。(關於這一點,小弟在2017年就已經提出過了:《為何要談工作意義?》)

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Confidence Man

最近空閒時間頗多,在網上看了一套叫《行騙天下JP》的電視劇。
跟《盜海豪情》有點相似,每集劇情都有不同目標人物,
主角團隊會利用不同方法取得信任,再引誘他們上釣,騙取一大票錢財。

套路非常簡單,但後來的劇集出現很多枝節,
彷彿是想觀眾反思其他東西,偏離了原來「行騙」的重點。

(話說,現今很多電視劇都是如此,無端端離題甚至爛尾......)

雖然劇情交代有點牽強、非常欠缺說服力,
但人物角色、場地佈置、道具等細節上都很用心。
長澤雅美扮演的角色非常多,變化相差很大,但都很入型入格。
其他主要演員 (東出昌大、小日向文世、小手伸也) 的表現也是同樣出色。
原來編劇跟《Legal High》(也就是古美門) 一樣,頗令我感到意外。

聽聞稍後會有電影版,並且有在香港取景,不知道會是甚麼劇情?

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51

2018.10.31 凌晨

(二百八十一)
「......我當然有轉工的念頭,只怕下一份工作的薪金太低。
我本身就不擅長儲錢,家人還要求我付出薪金的一半當作家用......」

「一半?太多了吧?」

「我家的財政狀況還不算是緊絀。
只因為祖輩訂立了這規矩,於是就一直流傳至今,我自己倒覺得還可以接受。
家人在這方面都很體諒我。我倒曾聽說過其他家庭的要求更苛刻,
家人失業時、放病假時都要給家用,間接令家人的關係轉差......」

----

(二百八十二)
「外面有傳聞,港元遲早會變得一文不值。」

「我也有聽聞過類似言論。你認為我們可以如何應對?」

「可有考慮把手頭上的現金都兌換成美元?」

「我對此有所保留。兌換成黃金豈不是更好嗎?」

「你說得對。」

----

(二百八十三)
「那麼,你可曾考慮過移民?」

「當然有想過,只是最近已經為家庭花了很多錢,我只能夠選擇留下來......
但其實若要移民的話,現在都恐怕是太遲了。
一方面,那些先一步移居海外的人會不斷推高樓房價格及生活指數;
另一方面,唐人街的生活面貌已經是今非昔比,
大部分人都只會講普通話,恐怕我們不容易適應。」

「......還有另外一個因素:遲早會出現的全球性排華現象。」

----

(二百八十四)
「其他人說是要恆常出席聚會、上教會崇拜,我倒覺得不必要。
那些內容似乎千篇一律,變化不大。無論群體的名稱是團聚抑或小組,
也只是表面上、架構上不同而已,當中內容和細節卻始終是一樣。」

「你一下子就進入了微觀的程度,當然會覺得一樣,哈哈。」

----

(二百八十五)
「教會群體都很現實:若不常常回來、在他們面前出現,
他們可能真的不當作是自己人。」

「這樣還好。我本來就不是要在群體中尋求歸屬感,
他們不理會我,又與我何干?我對此不太在乎。」

「你能夠不因此而感到失落,這是好事。我替你感到高興。」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信仰 vs 工作 (2):「個個都講使命,唔通個個都真係想講使命?」

「......之前有一次聚會的題目剛好是職場,帶領聚會的人問:我們作為基督徒,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各自的工作崗位?身邊不少弟兄姊妹所答的都是那些陳腔濫調,實踐使命、做好見證,諸如此類。聽到其他人的回答之後,我就問:個個基督徒都懂得講使命,但你們認為『使命』其實是甚麼?於是他們回答:讓人認識我們的主、傳福音、實踐耶穌交託我們的大使命等等......」


「在這題目上,其實我都有近似的疑問。以我有限的認知,學院的老師們是以福音派的洛桑會議作為其中一個立論基礎,這證明了他們心目中的使命還是廣義及寬闊的。只是依我所見,大部分信徒對使命的理解仍然只有狹義的層面,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大使命、傳福音。」


有一件事我始終不了解,就是有些人強調「使命主導」,但去到認真處理當中的內容時,卻只是稍稍講一下自己的願景,就把「使命」輕輕帶過。有些人甚至直接跳過,然後就立即開始進一步的教導或細節討論。


----


除了文章一開頭提及到使命的定義之外,至少還有另外一件事引起我的注意:牧者們常常用宏大敘述去講解他們的領受,但除此之外,每逢有信徒分享他們的使命時,他們所講的所關心的卻很有可能是一些細微的事。


其中一邊是「大圖畫」,另外一邊是「小使命」,如何解釋這落差?


這恐怕跟牧者們的教導有關:在社會中有各種行業、有不同的崗位,每個基督徒按著各自的工作崗位,都有其獨特的使命。只要每個人實踐各自的使命、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就能做到聖經所教導的「作光作鹽」。


這教導背後的想法是:每一個基督徒的「小使命」加起來就等於「大圖畫」。只是這想法有一前設,就是基督徒已經進入到社會各個層面,每一個行業當中都已經有基督徒。只是依我所見,這假設似乎仍未成立,甚至退一步講,要實現這前設,我們所需要走的道路仍然是又漫長又崎嶇。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To the rescue

總有錯過各種精彩活動的時候
總會錯過了見親友的絕佳時機
只是沒有想過原來會錯有錯著

早就預料到他人的評論不完全準確
幸好我還有質疑的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50

2018.10.12 晚上

(二百七十六)
「不少醫生、社工都害怕自己完全解決了客戶的問題之後,
那些人就不會再回來,令自己損失生意。
於是他們用各種辦法,不完全處理好那些問題,
甚至使之重複出現,令客戶一直信任他們、倚賴他們。」

----

(二百七十七)
「牧者其中一個責任,就是要使信徒靈命獨立、讓他們有能力自行解決問題。
所以他們真正應該要做的是要幫助信徒準確理解問題、認清現實情況。
反之,牧者不應該持續認同信徒所面對的處境和感受,
否則只會加強他們的無力感,使他們繼續沉淪其中。」

----

(二百七十八)
「......有時見到身邊那些充滿熱情和衝勁的人,總覺得他們很傻、容易做錯事,
但他們總會感動到身邊的人,使那些人樂意協助。」

「也就是這種熱血需要身邊的人為他付代價。
工作時尚且可以有這種態度,必要時有同事搭救,
但我們總不能以此生活——現實中總有一些代價,是我們不能承擔的。」

----

(二百七十九)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耶穌可以填補我們的心靈空虛。
結果有些人卻糊里糊塗地以為教會可以填補那心靈空虛,
於是他們定期參與聚會,每逢教會舉辦活動,他們都會必定參與......
我很好奇,那些人要在甚麼情況下才能夠明白那真相?」

----

(二百八十)
「......就算對各件事情的理解不一致,我相信大家仍然可以互相補足對方。
牧者可以繼續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至於我們這些敢言的、不怕得罪人的,
一樣可以靠著出言頂撞其他人之餘,同時表達自己的見解。」

「只是牧者始終是權威,容易令更多人認同他們。我不過是處於邊緣的人。」

「不,你應該說是『核心的外圍』。」

「哈哈。」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9


2018.10.12 下午

(二百七十一)
「我想問一下,你對現時各教會的職場牧養有甚麼見解?」

「......基本上就是市場主導。」

「哈哈,似乎我們在這方面的想法都很接近。恐怕是按著主流教會的要求,
那些基督教機構和學院就必須要在那些範疇投放更多資源吧?
我知道外面不少機構也在推動長者牧養事工,相信也是同樣原因。」

「其實只要我們多逛書樓、留意一下各項『熱門推介』,
就可以大概知道這所謂『市場潮流』是甚麼
——當《標竿人生》都能夠成為暢銷書籍時,
也就反映出現時整個信仰群體有著如何的光景。」

----

(二百七十二)
「我知道有些教會仍然堅持以傳統詩歌敬拜,這種精神頗值得鼓勵。」

「只是新一代的信徒都更喜歡現代詩歌,基本上都是聽著那些歌長大,
因此教會改變崇拜模式恐怕只會是時間問題。」

----

(二百七十三)
「......要進入學校佈道,就需要跟校內的宗教科老師合作。
又因為學生數量太多,單人匹馬不足以應付,
其他教會的牧者也會一同參與,彼此之間互相合作。」

「恐怕這些牧者之間會無可避免地出現競爭吧?」

「競爭總會有,但也有另外一些情況是牧者本身就很自卑,
自覺技不如人,結果為整件事添加麻煩......至於我的想法卻很簡單:
我們並不是各個互相競爭的隊伍,而是屬於同一隊——『神的工人』。」

----

(二百七十四)
「......成功神學有很多變種,我們必須小心提防。
只是有不少信徒始終覺得那些物質生活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辛勤賺取得來,
也就覺得擁有這些物質完全是應份的、是合理的。」

「我認為你的說法不夠準確。
享受自己勞碌得來的成果,並因此過著物質生活,這本身並沒有問題。
問題卻在於自己辛勤工作、享受物質的同時,
還有沒有看見、關心這個充斥著貧困者以及各種不公義的社會;
就算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還不代表那些事就跟自己無關。」

----

(二百七十五)
「舊有的信仰教導都是非常個人化,只考慮自己有沒有得罪神,
總是勸人認罪悔改、要信耶穌、死後可以上天堂。這些觀念太狹隘。

我認為應該以『身份和使命』作為思考的起點——
我們不應該覺得天國只是死後的事,今世就只是一直等待。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屬於天國的人,這身份同時帶有使命,
就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活出這種屬於天國的價值觀。

按此進路,我們就不再停留於反省自己與神的關係,
而是努力尋找那屬於自己的使命,並且將之實踐。
每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作決定時,
所考慮的就不再只是『有沒有犯罪、有沒有得罪神』,
而是『有沒有彰顯自己作為基督徒的身份、讓人認識天國的價值觀』。」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8


2018.10.12 下午

(二百六十六)
「我見識過不少來自『伯特利』的校友,學識上不一定都很厲害,
但生命素質卻是非常好。我相信這跟學院內的客觀情況有關:
不少學生資質平庸,老師們唯有更多耐性和愛心才足以應付;
就算你是資優生,倘若全班同學都還在基礎班的話,老師總要遷就他們。」

----

(二百六十七)
「『建道』的精神是低調服侍、願意為神受苦,
認為做牧者就不應該太過享受物質生活,信仰觀比較到地。
梁院長以前非常敢言,只是身為院長就無可奈何地必須收歛......」

「這我知道。他最受爭議的事件應該是批判倪柝聲的教導吧,
把那邊整個教會宗派群體都一次過得罪了。」

----

(二百六十八)
「論批判,其實浸神的校友都很批判。」

「我同意。在浸神任教的鄧公曾斷言:香港的浸信會教會都沒有浸信精神......」

「但其實鄧公本來是自中神畢業的,後來才去了浸神任教。
恐怕在那種批判的氛圍之下,他需要被逼參與其中吧。」

----

(二百六十九)
「論學術,哪間神學院比較好?我會回答你:中神和浸神。
但如果要再二選一的話,恐怕我會選擇浸神。較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優勢。」

「我倒認為,優勢是在於資源上:浸信會的網絡非常龐大,
不同國家之間的學術資源和人才都可以互相分享,這是華人教會所缺乏的。」

----

(二百七十)
「陳永財的中文翻譯很不堪,使我必須轉看英文版本......
唉,我們缺乏一些同時擅長翻譯工作及基督教內各種範疇的學者。
結果那些翻譯者往往不明白作者背後想法,失去了很多重要訊息。」

「恐怕真正熟識那些範疇的學者都沒有時間、沒有心力去做翻譯工作吧?」

「哈哈,你說得對。」

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無可避免的反應

恐怕我必須承認,跟身邊的人相比,我需要其他人更多的遷就。
只是這種遷就,我似乎不太能從他人身上得到。

既然他們以現實對待我,我就唯有同樣以現實回敬他們。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求人、求己

「......只是過往二、三十年前,普遍教會所關心的,
都偏向是堂會自身發展,多於關心時事......」

「Gary,不要只懂得推卸責任給其他人。
我們更應該自我反省,想想自己可以做甚麼。」

「......」

----

為了好好引導小組討論方向,我就被禁止繼續評論,似乎顯得合理。
雖然我沒有提出上訴,但內心是不服氣的:我們要如此私下討論敏感議題,
豈不也是因為過往多年教會偏頗地發展的結果嗎?
我還不過是提出教會歷史中比較不光彩的一頁。

引導小組討論的人說,我們按著地上法律,就都有言論自由。
他自己卻親身證明了:言論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
它從來都是由當權者界定的、是有底線的。
就此一點,他跟他所批評的對象其實沒有分別。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2013年的一篇舊文章,基本上同意當中內容。

[引用]《教會職場牧養的盲點》

作者所提出的第一個論點(所有東西都要講究意義),
使我聯想起上世紀中期曾經流行一時、叫做「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潮——
「我在這裡」的既定事實比「我在這裡的意義」來得重要,「存在先於本質」。
見到現今不少人尋覓各種「意義」,彷彿要有正確的意義才可以有進一步行動,
難免令我覺得這是向著歷史往回走。

2018年9月27日 星期四

沙嗲王 x EVA

家姐一直都話想去食,所以趁得閒前往油麻地分店,替她了個心願。

餐單size好大

綾波麗 (菠蘿荔枝梳打)

第四使徒 (芝士牛柳粒飯)

零號機 (雪糕煉奶金磚配芒果醬)

(現場有很多跟主題相關的佈置及海報,相信會一直擺到10月尾。)

可能因為這個主題餐單已出現一段日子,
餐廳內的食客大多都是光顧平時有供應的食物,顯得我們很另類,哈哈。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Anarchy

廣東省各區都宣布停工停課,香港政府卻無此安排;
樹枝樹葉滿街,市民自發幫忙清理,政府完全忽視;
不主動透露西貢污水廠、畢架山發射站在颱風肆虐期間損毀,等民間自行揭發。

這是否屬於無政府狀態?各位自求多福?

2018年9月21日 星期五

The unspoken reason

愈來愈多教會中的弟兄姊妹前往英國生活,
都已經可以集結在一起、在那邊另外開一個團契了。

想起有一次跟牧者閑談,當時我問:
「97年之前那段時期有不少牧者和信徒打算移居歐美,
宣稱自己受感動,有心志要在當地牧養華人教會或進修神學。
回想起來,當中有幾多其實是為了顧及人身安全而選擇出走?」

牧者回答:「就算是為了這個理由,都一定不會向其他人透露......」

或者就算不考慮自己的狀況,也要顧及身邊親人吧?我無謂再說三道四了。

2018年9月20日 星期四

Paradoxical

因為不知道如何祈禱、不想祈禱,就以此向神祈禱。
因為不想返教會、不想回來聚會,所以就更要回來教會,
跟其他同樣是不想聚會的弟兄姊妹一起尋找出路。

聽起來好像是匪夷所思,但似乎值得嘗試,哈哈。

2018年9月16日 星期日

Mangkhut

超強颱風山竹肆虐,全日都在家中度過。
除了打機之外,基本上都是留意颱風動向和相關消息。

要一直留意最新動態,同時又要提防家中門窗,是一件很令人疲憊的事。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Self-care & Protection

要認識真正的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適合自己的東西;
認清處境,思考自己可以有甚麼選擇、用甚麼心態面對;
對自己好,才有能力對其他人好。

----

都已經開學了,才能夠履行至少三個月之前的約定。
可惜那些對話恐怕都不適合當作是街坊之間的雜談。
希望下次不用再等三個月;這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事也實在太多了。

2018年9月7日 星期五

久仰周月的大名,米芝蓮推介果然名不虛傳。





沾麵所使用的粗麵確實比其他拉麵店好,湯汁非常咸,食完好口渴。
一口氣食完300gram的份量,再一次證明我確實仍有好多quota。
#港島遊 #周月 #shugetsu

2018年9月6日 星期四

Unexpected reunion


今晚大家的共識:香港實在是愈來愈不適宜居住。
見到你們都考慮移居海外,我為你們感到安心。

P.S. 最近愈來愈嗜甜,幸好我還有很多quota。

2018年9月5日 星期三

The world has never treated us any better

站在人類的角度而言,這個世界從來就是不公平、無天理。
分別就只在於我們如何面對,按此反應決定我們將來的生活。

2018年9月3日 星期一

Something is missing ...

跟上年一樣,我完全沒有出席今年的港九培靈研經會。

今屆培靈研經會最令我關注的,竟然不是鮑維均牧師那引人入勝的講道系列,
而是在於整個項目完結之後,大會公布的下年講員名單。

「怎麼又是那些大宗派的教會牧師?全部都是自己人?」

----

整個夏天當中閱讀了不少信仰文章,
卻覺得當中不少教導顯得不吸引,只想急急略過。

想起了昔日某位弟兄的評論:
「解釋過程可以是博大精深,但結論卻總是那些大道理,
難免令我感到意外以及失望,不斷問自己:就此而已?沒有其他?」
(摘自《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2》中的第二百三十六段)

早有聽聞弟兄姊妹抱怨一些牧者的教導缺乏生活應用層面 (application),
但除此之外,會否也同時缺乏了具時代感的詮釋或解讀 (interpretation),
使內容只停留於尋找歷史線索 (observation)、解釋當代文化,
卻沒有帶領我們面對現在以及未來?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我來,原是為了製造意外

一直都想走這趟遠行。很湊巧地,可以有如此半日空閒時間實現這心願。

旅行時有同伴總是更好。只可惜他還要上班,否則必定會帶來驚喜。
沒有同伴也不緊要,該走的路還是要走。

怎料就在出發前幾個小時,我才留意到這日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
使我感到必需有所準備,不能兩袖清風地前來。

預備禮物原是我極不擅長,也從來都不願做的事,但今次我輕易地完成了。

沒有同伴,但還是充滿驚喜。

----


如我所料,這次前來幾乎都是聽你述職,講一些我不曾知道的小事。
似乎為了工作,你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社群,
是很大的付出以及委身,微不足道但卻是默默耕耘。

----


(抱歉,未經你許可就擅自偷圖,嘻嘻。)

你對我所預備的蛋糕感到愕然,這是我想像不到的。

但我真正的想送給你的是那載著蛋糕的木杯。它很適合洗乾淨後重用,
無論是用來沖咖啡、製造木糠布甸,放置小盆栽都可以。

----

我知道我們的關係並不深,不足以傾訴深入的事 (更何況那本來是你的上班時間)。
你沒有特別說出最近的事,這也是我估計到的。

我甚至預料得到今次的見面最終會變成我在訴苦 (畢竟我也在群體邊緣)。
如今回想,我還是應該早一點離去,使對話氣氛不至於那麼尷尬。
不過我相信,這次有備而來的突然造訪本身就很有份量。



要活得好,要活得像個人。共勉之。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Accept or Decline

終於又再一次為兒童合唱團伴奏,原來對上一次已經是兩年前了
再次回來熟悉的班房,時日過去了,環境卻幾乎沒有改變

始終是暑假期間,不少學生們都跟家長外出旅遊,身為老師的也只能感到無奈
也實在是太長時間沒有伴奏了,技藝生疏得很,連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

----

老師表示,堅道座堂會在10月某個平日早上舉行天主教儀式婚禮
因為我符合資格可以在那裡彈奏管風琴,就問我可否幫忙伴奏

只是講究禮儀的教會都會有嚴謹的音樂要求
自知練習時間有限,他人的寶貴時刻就無謂被我隨便破壞了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這麼多年來,教會還是喜歡吹捧那些自稱信主的藝人名星、達官貴人。
結果當然是一次又一次的「跟車太貼、炒哂車」,令教會中人尷尬非常。

遠的有曾蔭權、777,近的有譚志源、張宇人,無一不令基督蒙羞。
(陰謀論者幾乎要說這是從北京而來的指示,是政治任務了。)
有哪個還敢認他們作弟兄的、寬恕他們七十個七次的,小弟真是非常佩服。

「耶穌不是教導我們要寬恕嗎?
為甚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基督徒很喜歡如此反問,制止他人的批評。
結果卻是「你睇我好,我睇你好」,沒有人再隨意指出他人的過錯。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不再真誠,甚至不斷說出互相恭維的話。

如此教會建制,我等凡夫俗子還是避開為妙。

2018年7月31日 星期二

[轉貼]《神學與其他學科的藩籬》

一篇2015年的舊文章,當中的內容也不是第一次聽聞。

回想起牧師講道時常常說:「以下某些專科內容並不是我擅長的領域。
如果我講錯了,還懇請台下的專業人士提出指正,謝謝。」

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及之處和限制,絕對是一件好事。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再思無用與有用之別

按此回看小弟一個月前的疑問:《崇尚無用,最終還是為了有用?》

回想起來,人類的學習進程或者仍然是目標為本,但真的不是講究效益。
對自己生活無關的、無益的甚至有害的事,我們為了興趣或目標,仍然選擇堅持學習。
反之,只要我們覺得沉悶,就算明知對自己有益、將來有幫助,我們還是會輕易放棄。

在此轉貼另外一篇文章《哲學的原罪》
這種「無用的原罪論」其實不只是適用於哲學,也同樣適用於各種藝術和運動。
每次聽到有家長向子女灌輸這種價值觀,就覺得那些子女很可憐。
(自己甚至會有一種想法,希望那些子女刻意違反父母的教導,把他們氣死,哈哈。)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從電台節目中聽到......

有基督徒認為教會應該及時跟上時代步伐,
接受會友奉獻比特幣,並且認為這就是「心意更新而變化」。

又一個「聖經專為我服務」的例子,小弟再一次受教了。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Extend Downwind

我一直認為,人要活在現實中。
但見到其他人對虛擬世界、對幻想的憧憬,仍然會有想參與其中的念頭。
所以我亦非常明白,為何有些人一進入那個世界,就不打算再走出來。
我現在正經歷這種掙扎,也開始有種不想回到現實處境的傾向。

ATC4的最新作 (中部國際機場) 已經入手。
等我玩完再回想這問題,還不至於太過分吧?哈哈。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唱歌」是甚麼?

最近老師又給了好幾首外文歌曲,叫我練習伴奏部分。
但於我而言,聲樂伴奏這玩意比鋼琴或管風琴獨奏都更吃力。

對外文完全是一竅不通的人而言,翻譯歌詞仍然可以得知當中意思、作者的想法,
但就是僅此而已,句法、句子的停頓位或呼吸位都要自行摸索。
(等到跟歌唱家伴奏時才去考慮就太遲了,必定會出現不協調的情況,
如此「累自己又累街坊」的行為也顯得自己不夠專業。)

基本上每次一嘗試彈奏伴奏部分 (只有伴奏,沒有人唱),老師就忍不住要制止。
原來我理解錯誤,總是靠著過往獨奏的方式去彈奏,這卻不一定是伴奏的正確做法。
不但聽起來似是自己在獨奏,也會令到唱歌的人無所適從。

----

按老師所言,大學音樂系當中,學唱歌是花費最多資源的:
教唱歌的老師 (以歌曲作範例去教授技巧,而不是刻意鑽研某一部分歌曲)、
教外語的老師 (唱外文歌曲始終要發音正確)、
教儀態的老師 (教授身體語言,藉此幫助自己表達唱歌時所需要的情感)、
幫忙伴奏的老師 (這是需要額外資助的;倚靠其他同學伴奏始終會有不必要的風險)......

聽起來完全就是有閒階級的玩意。

----

在此提供徐醫生自己上載的影片,讓各位見識一下小弟所指的「唱歌」是甚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AJODwvaVp0

《Oh quand je dors》可不是一首容易的歌曲,唱歌和伴奏雙方的音樂感都要非常好:
伴奏者需要營造氛圍,但在前後兩段可發揮的空間非常有限,中間轉調時速度卻會快一倍;
歌唱者不能從伴奏得到音準的提示,獨唱部分頗多,而且都不容易,絕對是一大挑戰。

(所以每當有人說自己擅長「唱歌」,我都會先留意當中的定義是甚麼。
或者不少人只是拘泥於「好聲音」該種水平,但對我而言卻是另外一個世界。)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獲利回吐

我似乎忘記了,追求偽生活的行為並不可取

再一次回到尋找合適位置的階段
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早晚還是要捨棄,不必強求

2018年7月8日 星期日

信仰 vs 工作 (1):既有的工作意義不易被取代

(註:標題中的數字"1"並不代表短期內會有"2"、"3"、"4"等續作......)

問身邊的人:工作是為了甚麼?大多數人都會說是為了生計,為了賺錢。

因此,有些基督徒提倡「我們工作是為神而做」,
為這個佔了人類日常生活大部分時間的東西重新添上信仰意義。

我當然明白提出這種觀點是要鼓勵信徒更進一步,
思考如何在職場中成為更好的基督徒,動機非常好。
但這種「工作是可以為神而做」的說法不為意地貶低了工作賺錢的本質,似乎並不理想。

回到最初的問題:工作是為了甚麼?人都說,是為了賺錢。
我們卻忘記追問:那麼,賺錢是為了甚麼?

「這真是有夠白痴的問題啊!賺錢不就是為了應付生活開支嗎?」
賺錢當然是為了應付生計,但這不一定就是所有人的答案,至少不會任何時候都是——
有些人賺錢是為了儲錢買名牌、買心頭好、去旅行、享受生活,
對他們而言這些消費是需要預先計畫的。
有些人賺錢是為了身邊的人、為將來的結婚、搬屋、
子女升學、父母醫療開支作準備,並不一定只為了自己。
有些人賺錢是為了將來進修、甚至可能是讀神學、參與宣教,背後可以另有目的。

工作賺錢的背後可以有很多種意義,不但是非常實際,有時甚至很神聖。
因此我們斷不能隨便為工作添加信仰意義,卻不去考慮那些本來就已經有的本質和意義。

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Fun! Not Frustrating!

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分享自己所玩的遊戲。啊,又或者說,是自己不再玩的遊戲。

我放棄了World of Tanks及Armored Warfare兩款遊戲。
遊戲設定本身固然有不足,但重點還是在於設計者和供應商的處理手法和態度。
只能夠說俄羅斯公司的手段真是很拙劣,都當玩家是傻的嗎?
只要上網互通資訊,沒有甚麼事情不是秘密,輿論型勢很容易就被逆轉。

可能平時生活和工作本身都相當累人,玩遊戲時不再刻意追求難度。
玩電子遊戲本來就是為了尋開心,又不是受虐啊!

不過這兩款遊戲倒令我開始留意更多坦克等裝甲車。
前者是以二戰時期作背景 (M4 Sherman、Tiger I、Tiger II、KV-2都是非常著名),
後者則有更多冷戰時期及之後的戰車,
不論是Abrams、Leopard、Challenger、Merkava等主戰坦克,
或是M41、Stingray等輕型坦克、BMD系列、Bradley等等裝甲車都很讚。

----

最近正在玩ATC4的羽田機場第二作。
最新的中部國際機場不久前才發佈,目前不急著入手。

只是這些遊戲都使用64-bit系統,小弟的32-bit Win7真是過時了。
不經不覺,原來都已經用了這部電腦八年。(證明我保養得宜?哈哈。)

2018年6月29日 星期五

崇尚無用,最終還是為了有用?

「我們仍然要去學習那些無用、無意義的東西,
例如要學懂寫作、學習欣賞藝術、要有學術研究。這些都可以使世界變得更好更美麗。
這些東西總可以被後人加以發展,衍生出更有用之物。」

說是要抗衡追求功利、追求效益的思潮,但背後的理據卻還是講究實用、講究效益?

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7

2018.06.06 晚上

(二百六十一)
「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報名參與那些釋經或神學講座了。那些活動還是頗有益處,
只是我覺得內容太過知識性,不知道如何跟我個人生命連結起來。」

「......所以信徒不需要特別去讀神學,因為平時甚少有機會應用。
難道我們領聖餐時還要刻意去思考那餅和酒有沒有變質嗎?」

----

(二百六十二)
「......對著那些前輩,又聽到他們的意見,
我嘗試努力回應,並且解釋我的想法,奈何他們好像總是不太明白。」

「你嘗試溝通過、明白他們的限制,而又承認及體諒這些限制。
這已經很足夠了,恐怕難以再進一步。」

----

2018.06.16 晚上

(二百六十三)
「不久前我分享了對於某些牧者的不滿,引起不少人的注意。
其實那分享的重點並非為了抱不平,而是在於我自己的想法如何隨年日而轉變:

以前的我必定會是敢作敢為,把事件張揚出去,讓愈多人知道愈好。
這是站在教會會眾角度而有的想法。現在我會同時考慮教會牧者的想法
——只要不牽涉到誠信、法律、錢債等問題,教會牧者還是可以盡力保護那些信徒領袖,
使他們可以繼續在教會牧養群羊、分擔牧者的重擔,避免因為缺乏領袖而產生更多問題。
所以我仍然會把那些不滿的聲音傳開去,但並非為了批鬥任何人,
卻是為了讓眾人引以為鑑,避免因為事情重複發生而傷害更多的人。

只是在其他人眼中,這分享再一次證明我愈來愈偏向『建制』......」

----

(回憶追加篇) 2018.05.09 早上

(二百六十四)
「如果職場牧養的對象是所有在職信徒,
而不只是牧養那些信徒的教會領袖,似乎會更貼地?」

「就算如此,尚且要留意是貼甚麼地。若說是以教會為依歸,就是貼教會的地。
只是教會群體本身又如何?如果教會群體本身已經離地,職場牧養就會是同樣離地。」

----

(回憶追加篇) 2017.02.26 下午

(二百六十五) (參考 Vol. 7 中的第六十段)
「......你絕對不是牧者的負擔,我相信我可分辨到。
有些人只是打開手掌拿取,自己從不給力;
又有些人扮慘,得到牧者關心就滿心歡喜。
他們只是想要得到別人注意,也沒想過自己要好起來。
但你不是如此,你是自己努力,只是在途中碰碰撞撞而已。

我必須說,我只怕自己不懂牧養而辜負了你們,這是我的無能。
但你仍肯信任我,讓我和你同行,是我的光榮。
我只能承諾的是我繼續不放棄,也邀請你和我一起不輕言放棄。」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關於牧者講道,我想說的是......

有來自其他教會宗派的弟兄表示,以往一直覺得聽道是非常沉悶的事。
牧者並不深入解經,只會按著經文教導,
帶出一些諸如「要愛弟兄」、「要對神有信心」的顯淺道理。

及至該弟兄參與教會以外的活動,才得以大開眼界。
除了講解經文、剖析當代處境之外,講道訊息同時可以生活化,
貼近現今日常生活,使信徒有所得著,又得以實踐那些教導。

----

小弟寫以上的字,並不是為了藉此鼓勵弟兄姊妹多去不同教會、
多參加不同活動見識見識 (雖然這也是好事),
而是想藉此討論一下,為何不同牧者在講壇上的宣講可以有如此差異。

該位弟兄所講的那種講道,小弟當然也曾領教過,並且不止一次。
剛巧那些經驗都是來自一些較有歷史、較著重禮儀的傳統教會。
並且講道時間都不長,最多只有二十至三十分鐘。

但按小弟有限的認知 (我再一次強調是極之有限),
這好可能跟教會如何理解「講道」這回事有關。

以前的傳統教會,例如大公教會,當中的崇拜並沒有「講道」這回事,
僅有一至兩節 Bible lesson,讓聖職人員朗讀經文一次。
那些教會到了現在才有「講道」,有可能是受到新教 (宗教改革) 影響。

另一方面,除了講解聖經需要提及一些客觀的歷史和文化知識之外,
牧者所引申的教導和應用當中都必定有個人想法,絕不客觀。
考慮到這一點,就難怪有些牧者頗有保留,只停留在解釋經文的層面。
或者他們想盡量留白,讓弟兄姊妹自行反思;
能否因此轉化自己生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是完全靠聖靈帶領,甚至是 (以天主教的角度) 靠弟兄姊妹的修行?

至於講道時間是完全沒有標準可言,短至二十分鐘,長至接近兩小時都有。
小弟認為以小時作單位的講道實在太長,一方面很容易令人分心
(長者容易睡著、小朋友失去耐性、其他人忍不住用電話等等),
另一方面,一次過牽涉到太多資訊的話會變成 Lecture,弟兄姊妹未必能夠全部記住。
至於廿分鐘是否太短,頗視乎牧者的宣講技巧以及內容,不能一概而論。
(坦白而言,弟兄姊妹如果想講道時間愈短愈好的話,根本就是無心參與崇拜。)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從嘆息到祈禱,再轉化成文字

2017年12月,我離開頌光詩班,理由是為了有更多時間處理家事。
但後來聽到不少兄姊及前詩班員的想法,
他們始終認為真正原因在於工作,認為現時的工作使我身心靈過度疲乏。

事實上,這半年時間中,連我自己都感到混亂,
始終不太清楚那推使自己離開詩班的是甚麼。

於是我再一次回想近幾年的事,藉著禱告尋找答案。

----

「離開詩班的原因,是因為工作嗎?」

離開詩班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工作,這我一直都很清楚。
實際上,公司本來要求我每月至少要在兩個週日上班。
如果我答應的話,就不可能繼續服侍詩班 (出席率過低)。
因此我刻意要求更改上班時間,盡量遷就詩班的練習時間。

況且,如果我以工作作為原因的話,就意味著只要我一轉工,
就可以回來詩班繼續服侍。但我並沒有這種想法
——就算我不再上班,甚至立即「退休」,恐怕都不會再回去。

----

「那麼,跟當中的人有關嗎?」(這是比較敏感的題目。)

剛巧我初初離開詩班時,都沒有主動聯絡其他兄姊。(倒是聯絡了一些前詩班員......)

我始終偏向否定這想法。
雖然近幾年來社會變得十分政治化,很容易使群體之間產生不和,溝通愈來愈不容易,
但都沒有使我產生離去的念頭。相反,受到牧者影響下,我反而想竭力留下來。
無論面對著不同年紀、不同價值觀的班員都仍然保持開放的態度,而不主動割蓆。

更何況在詩班服侍多年,當中不少兄姊都是相當可愛的。(哈哈)

----

「不是人的原因,還可以是甚麼?」

最近我重遇一些仍在詩班的兄姊,跟上次見面已經相隔半年以上。
起初還是擔心不能暢所欲言,結果卻完全沒有出現尷尬情況。

因此我就明白,真正原因不在於人,卻在於環境。

在頌光詩班服侍多年,每個星期日我都感受到時間上的制肘和壓力。
敬拜、練歌、祈禱組、穿詩袍......無一不是受人催促、要匆忙完成的。
練歌前的時間 (上午九時),詩班員都是趕急回到教會,早餐也是匆匆吃完。
練歌後緊接著有崇拜,弟兄姊妹怕遲到,結果又匆匆離去。

弟兄姊妹本來都有自己的生活以及信仰群體,
要求他們在這環境下再額外付出時間和精力維繫關係,恐怕也不容易。
曾經有前詩班員表示:「雖然兄姊之間每週都會見面,又一同服侍,
但彼此還是相當陌生,充滿各種不了解。這種情況實不理想。」
我聽罷,也是由衷地贊同。

----

倘若論到環境的話,無可避免地也要包括崇拜場合。

對小弟而言,404事件的打擊太沉重了,每次回想起來仍是痛心。
自從該次經歷之後,我對該種崇拜氛圍非常反感,
也因此愈來愈難投入星期日那特別時段、那場特別多人參與的崇拜。
離開詩班之後,甚至刻意避開在該段時間回到教會。

----

後記:

原來我真正感到抗拒的不是當中的人,卻在於環境和文化。
這其實是非常嚴重的事。我又因此明白為何有些前詩班員後來轉了教會。
相比起來,小弟返回屬於自己年齡層的牧區崇拜,這舉動其實跟轉教會無異。

離開頌光至今已有幾個月時間,我卻完全沒有「為詩班祈禱、為詩班求復興」的念頭。
我關心詩班員以及前詩班員的個人狀況,卻不再著緊該事奉群體的發展光景。

難怪有牧者對我說,弟兄姊妹正慢慢學習尋找在教會邊緣的人。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6

2018.05.28 晚上

(二百五十六)
「幾年前教會其中一個姊妹團契被分拆成兩個小組。
我一直以為只是又一個細胞小組分裂,最近才得知原來當中有人事上的問題。」

「我倒覺得這很容易就推斷到:如果弟兄姊妹人際關係好,又怎會捨得分開?
既然願意分開,就證明當中必定發生了一些事。」

「......你說得對。」

----


2018.06.02 晚上

(二百五十七)
「一味覺得自己不濟、很糟糕的話,這些想法和態度會同時影響行為,
最終變成一種自我實現,結果真的如自己所說,變成一團糟。」

----

(二百五十八)
「基督徒說是要有感動、尋求引證,其實不外乎是徵求身邊人的意見,
又留意最近靈修分享、敬拜和聽道時有沒有相關提醒。
把話說得很屬靈,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人為因素在其中。」

----

2018.06.06 晚上

(二百五十九)
「侯活士 (Stanley Hauerwas) 多年來一直在東亞各國之間遊走,
為那些經歷過二戰的傷害和仇恨的國家展開和平的工作。

他在各地所舉辦的講座,吸引了無數牧者和學者出席。
但講座完結之後,這些聽眾都發現侯活士所講的內容太深奧了,
要麼就是完全不明白,要麼就是完全理解錯誤。
換句話說,出席講座只淪為『打卡』,他們根本甚麼都學不到。」

----

(二百六十)
「外國很多神學家一直做研究,後來卻不再信了。
那麼,他們只把神學發展當作是學術研究,是他們謀生的專業而已。

真理只有一個。以此發展出來的神學都尚且會有錯誤,不能變成真理的一部分。
不少神學家卻自視過高,把真理『據為己有』,甚至自恃著有真理而看不起他人。

神學發展的目的豈不是為了十字架嗎?
連十字架的奧秘——捨己、謙卑都不明白,還談甚麼神學?」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闖蕩過、浪跡過,係時候重出江湖??

我記性太好,好到一個地步,可以講返以前好多野,以及當中好多細節。

好記得2016年年尾,牧者認為我會慢慢淡出牧區,星期六晚唔會再出現。
而家諗返,係幾準確,2017年中段幾乎無乜點返過。

我keep住問:點解一定要係我自己行入教會,俾其他人見到我?
點解唔係弟兄姊妹行出教會,主動去搵返唔到教會既人?

當時仍然keep住寫blog,但同時減少在Facebook及Instagram分享,一個月可能只有一兩次。
並且無論係咩分享都好,都唔show自己個樣出黎。

一路去到2017年7月,同人去街食飯,先再有人捕捉到我個樣。
佢upload上Facebook時,我要求佢唔好tag我,無特別解釋原因。

緊接著既星期六,我返牧區崇拜,重新出現在眾人面前。
佢地當中有人話:「好耐無見過你返黎啦。隔左幾耐?」
「我見到你有keep住寫文,我知道你仍然存在,但就係見唔到你個人,好似消失左咁。」

當時我無講出口,話我係刻意咁做。
點解?因為我想知道自己同身邊弟兄姊妹關係係點,所以突然製造距離。

「我家陣唔理你!你仲唔即刻走黎搵我?係咪想死?」
我必須承認,呢種諗法好女仔,亦都好任性。
其實咁樣對自己都唔好,傷人又傷自己。所以後尾我無再咁做。

----

以前唔返牧區,至少都仲有星期日個詩班,同埋之後個崇拜。
但到左2017年尾,我決定要退出詩班。
既然無諗住要轉教會,所以好自然地又返左黎牧區。

然後佢地就話:「見到你呢排返得好穩定喎~」
再過多幾個月,佢地話我活躍左好多,又話我係「重出江湖」。

嗯,教會確實係一個江湖。哈哈。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5

2018.05.12 晚上

(二百五十一) (參考 Vol. 44 中的第二百四十七段)
「我閱畢最近你和牧師之間的對話。我恐怕不能同意。
我認為生命上的轉變從來都不是容易發生的,因此並不能單靠任何人說『你已經長大了』,
那個人就會立即成長,能夠為各項事情作決定。跟你所說的剛好相反,
我們很多時候都不能自己下決定,也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甚麼。」

----

(二百五十二)
「最近閱讀你所寫的文字,尤其是你跟牧師之間的對話,
我發現自己愈來愈難分辨哪些說話是你說的,哪些是出自其他人。」

「我都察覺到這種趨勢。每當與牧師傾談時,我總是說出一些超越自己年齡和身份的話。」

----


2018.05.21 晚上

(二百五十三)
「......我很敬佩某位前詩班員。雖然他忠心服侍多年,跟眾人關係不錯,
但為了顧及家人之間的關係,以及想帶他們返教會,
仍然能毅然辭退各崗位,並一併轉了教會。」

「我也很敬佩該位前輩,只是現在回想起來,總覺得他另有一些想法不曾向我們透露......」

----

(二百五十四)
「想問一下,你們所認識的弟兄姊妹結婚後還是會一同開組嗎?」

「通常都不會。弟兄和姊妹按照性別各自開小組。」

「我很渴求這種安排,因為目前我所身處的群體是夫婦組,
也就是丈夫和妻子都在同一組。這卻使我們不方便表達對配偶的意見,
只能顧左右而言他,把話題轉往教養子女的事情上。」

----


(回憶追加篇) 2018.04.15 中午

(二百五十五)
「可能因為家庭背景的緣故,我常常對丈夫說客氣話、表現得十分順從,
卻又惹來了其他姊妹的閒言閒語:都已經是上了年紀的男人嘛!你這種對待未免太過了吧?
難道作妻子的就是要如此服侍週到,丈夫口渴時甚至要遞水給他飲用?
當時我不敢隨便開口回答她們,但我心裡想:我真的會遞水給他飲啊!」

「你剛剛提及那些姊妹的名字,我可以想像到為何她們會有疑問,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2018年5月27日 星期日

第六次監獄佈道

可能因為我為人比較和善,以及還算是年輕,
總覺得DCR當中的學員真正需要的是長時間的溝通及支援,
幫助他們面對監房內及出獄後的日子。
相比之下,每次佈道活動都只有半小時對談時段,
讓我們稍稍了解各人的背景以及對將來的想法。
有時我們可能會急著分享自己的意見,又或者想把握機會傳福音、讓他們有機會信主。
這難免令我質疑這種對談的實際成效,又對整個佈道活動的流程有意見。

----

我十分欣賞這佈道團隊。每次跟他們合作都是非常開心、愉快。
團隊之間充滿互信,各自盡力完成所託付的責任
——司儀為開場白絞盡腦汁,影音部部員負責音響等電子設備,
小弟負責所有音樂上的事宜 (製作簡譜、彈奏音樂、讓隊員學唱流行歌等等),
李博士負責講道訊息,其他人負責玩遊戲、魔術表演或話劇等節目。
個個都願意發揮所長,甚至突破自己,並且都是非常有愛心的弟兄姊妹。
就連基督教更新會的同工都讚賞我們,覺得每一次構思都總是別出心裁,
嘗試貼近現時的流行文化和議題,使整個節目內容充滿生氣,不至於太沉悶。

網路上有意見認為,這類義工活動基本上都是為了中產信徒而設,
是一種消費體驗,滿足他們偶爾參與、不需付太多代價的心態。
我對這意見一直耿耿於懷,總是懷疑這描述會否適用於自己身上。
距離下次出隊還有半年時間,也就讓我問問其他兄姊,看看他們對此意見如何。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Neither Yanny nor Laurel

本來對這個網路上的熱門話題缺乏興趣,但朋友堅持要播放,唯有勉為其難地聽一聽。

錄音尚未播完,身旁另一位朋友已經急不及待地說他只聽到 "Eeeerrrrrriiiiiieeeeee",
而不是聽到 "Yanni",同時又聽不到 "Laurel"。
其他人陸續講出自己所聽到的名字,比較多人選擇較高音的 "Yanni"。

----

我的見解如下:

網路上有意見表示聽到哪一種聲音乃視乎年齡,年齡較高者會更容易聽到低音的 "Laurel"。
但憑著我以往的ear training,還是能夠判斷出這個錄音同時有高音頻和低音頻兩個部分。
換句話說,我能夠同時聽到當中兩種聲音。
身邊另外一位音樂造詣出眾的後輩 (也就是理論上較難聽到 "Laurel") 也同意我的分析。

而這兩條音頻就正如該位急著回答的朋友所言:只聽到一堆怪聲音,卻不是那些名字。
這是因為我們聽錄音之前就已經被引導:答案只會是 "Yanni" 或者 "Laurel"。
因此這想法會自動矯正其他感官所接收到的事物,去迎合那些答案
——「人總是偏向選擇聽一些自己想聆聽的東西」。這其實是心理學的玩意。

----

播放錄音的朋友後來說,這段錄音引來無數科學家及學者爭相討論。
對此我一笑置之:「我們既不是科學家,又不是學者,但都能夠聽得很清楚。」

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講道筆記20180519

《香蕉團契》(約壹1:1-10)
講員:林晶傳道

基督徒在教會必定要做的事,除了敬拜神之外,至少還有團契......

在團契中開心嗎?若不,為何?跟其他人話不投契?覺得沉悶?只為責任?
若是,又為何?

可曾想過甚麼才是團契、小組?怎樣才算好?

Fellowship的希臘原文在新約聖經中出現十幾次
意思是:相交、交通、分享、與之有份、捐獻
而這字在《約壹1》當中就出現4次

(普通話的「相交」跟「香蕉」容易混淆,講員以此為講道命名「香蕉團契」)

(v.1-3)   怎麼 "香蕉"
(v.4)       美味的 "香蕉"
(v.5-10) 只要好 "香蕉"

作者約翰常常重複重要的東西
生命之道就是福音,我們要為此作見證
但我們常常只記得「個人得救」、「豐盛生命」
忘記了福音中也有提及「相交」;傳福音,也要建立Fellowship

(v.3) 跟誰相交?與人、與父並他兒子耶穌基督

其他人覺得要以自我為中心,覺得團契不能滿足自己,覺得沉悶就失去興趣
(反思:) 只顧著聯繫既有弟兄姊妹,新朋友難加入團契?
團契要以他人為中心,因此我們有責任親近外來者,把神的愛分給其他人

但跟弟兄姊妹相交還不及與神相交來得重要
(v.4) 使你們的「喜樂充足」(新漢語譯本是「滿心歡喜」)
跟耶穌 (的永恆) 有關,因此是物質所不能賜予

「所以,基督徒要恆常讀經、祈禱靈修、要返教會團契......」?
不止如此!要小心令團契變質的「罪」

(v.5-7)   要在光明中行
(v.8-10) 要認自己的罪

與神相交,就是行在光明中
(反思:) 自己不敢祈禱、服侍?做一個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基督徒?
容許自己行在黑暗中?

(v.7,9) 我們只需要作決定「行在哪裡」,赦罪 (洗淨一切的罪和不義) 要靠耶穌

(v.8-10) 罪從來都在,甚至在團契中
不認罪,就是自欺、認為神說謊

Confession 原文 = Homo (同一) + Logos (話語)

一齊面對罪、一齊認罪,不裝作聖潔,與人同行

(反思:) 留意平時團契內容?服侍得很吃力、少靈修?
Carl Jung:「如果不能面對更大的罪,就只會迫切認其他較小的罪。
沒有真正的認罪,就沒有真正的得釋放。」

團契不能承認自己被罪所勝
弟兄姊妹需要彼此寬恕、彼此支持、彼此同行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4

2018.05.06 下午

(二百四十六)
「當初聽到有人選擇加入教會全時間服侍,我取笑他們『加入建制』。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很諷刺:那真正『加入建制』的恐怕是我自己吧?
就算我不在教會工作,我們之間的想法還是很相近。當年的我在批評今天的我。」

「哈哈......」

「......但對比外面其他教會,現今我們身處的這個群體其實已經相當破格,
跟我原來所說的『教會建制』已經相去甚遠。
當初我對此頗有意見,是因為當時我還會間中出席教會外的信仰講座。
那些講台上的言論和指責,很多時都是衝著教會現況而來。」

----

(二百四十七)
「回想起以前還未去讀神學的時候......啊,應該說是初初出來做打工仔的時候,
我會跟partner一齊合作,大家都手拿紙和筆,把要做的事、其他人所說的話都記下來......
後來當我需要在公司培訓新人時,我才發現原來我不喜歡其他人拿一張白紙前來。
我反而期望他們帶著自己的想法來見我。
或者我本身就喜歡train其他人,使我現今也是如此對待教會的弟兄姊妹。」

「你不想其他人放棄思考、要你幫他們作決定。」

「正是。所以我初初接觸你們時,我知道有些弟兄姊妹非常不喜歡我
——每次問問題都不會得到答案,有時甚至被反問、得到更多問題。」

「......我覺得你這種作風跟公司老闆相近:要求下屬提供不同的proposal。
他介紹各種方案後,還需要再交代自己會揀哪一個方案,
並且解釋這選擇的原因。只是最終話事權仍然在上司手中。」

「但有一些老闆好差勁,說是催逼下屬完成工作,其實是要他人代替自己思考。
我並非如此,就算我要求他人思考,我自己還是會做足功課的。」

「這我同意。我認同你是願意train其他人的人,同時亦喜歡empower我們。」

「Empower這個字用得好!我要將它據為己有。」

「哈哈。」

----

(二百四十八)
「我在2017年年初換了電話,當時特別把所有Whatsapp對話都匯出至純文字檔案,
方便以後定時打開、讓自己重新瀏覽。這真是一個極花時間的壞習慣......
我留意到你當年曾經作出一個頗特別的描述:"different version of spirituality"。
現在回想起來,我對你當年所說的話又有更深入的理解。」

「如此回看歷史,也就能知道自己在過往五年、十年之間有甚麼不同。」

「五年、十年?太長了吧!我倒覺得自己由2009年至2017年,每兩年就有一次大轉變。
因此我總覺得自己已經很衰老,跟其他人相比,
彷彿已經活完了一整個人生,現在正進入第二個......」

----

(二百四十九)
「......有很多時候父母總希望子女聽教聽話,不製造麻煩。
但對年幼的子女而言,當見到新鮮的事和不明白的事,
總會感到好奇、問很多問題:『係咩嚟?』『點解啊?』
不久前我的小兒子才領教過一次,本來只是每事問,
結果卻被當作是故意引起口角、為拗而拗。」

「我頗理解你所說的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他人的兒女,
或者我們應當回想起昔日還是小孩的時候,不也是這樣跟父母溝通嗎?
在信仰層面也是一樣:有哪位信徒不曾向神如此祈禱?」

----


2018.05.10 下午

(二百五十)
「你之前提到想轉工,進展如何?」

「仍在尋找中;我是一個很實際的人,比較著重薪酬。
其他弟兄姊妹應該會因此覺得我是一個不合格的基督徒。」

「我甚少聽到你對這方面的意見,對你剛剛所說的話感到意外。」

「這是正常的。我不想跟那些基督徒討論那些事,免得他們又再批評我。」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3

2018.04.13 晚上

(二百四十一)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突然為馬尼拉人質事件向香港人道歉,頗為我意料之外。」

「我倒認為這是杜特爾特嘗試跟上任總統阿基諾三世劃清界線的一種手段,
因此我對這單新聞並不感到意外。」

----

2018.04.20 下午

(二百四十二)
「當我以家長式的權威命令他們,就算他們跟從,都不是出於自願。
若果我稍作鬆懈,大家立即打回原形,這並非我想要的結果......
既然大家已經成年,都有自己一套生活習慣和價值觀,我就要尊重他們。
因此我不命令他們,而是引導他們,慢慢解釋想法和背後的原因,
也給予時間讓他們慢慢接受。惟有如此,他們的行動和回應才可以持之以恆。

我以這種方式向他們教導信仰,又以同樣方法建立領袖:
我不希望強迫他們出來服侍,但多年之後令他們身心俱疲而退下來。
我寧願一直等,等他們主動要求參與服侍,並且可以長時間維持下去。」

----

(二百四十三)
「聽聞某某加入教會同工團隊時,被揶揄『加入建制』......」

「這句話是我說的,印象中並沒有聽其他人講過。」

「......又有人說,他成為同工之後,愈來愈似我。」

「我倒對此有所聽聞,這應該是不少人的共識。」

「你可能未必相信,但我並沒有強迫他認同我的想法。反正他已經成年、成熟,
我就只說出我自己的見解,讓他自己作比較、作決定。最後他還是選擇認同我。」

「這種說法並不公道。他始終還是很年輕,無論是際遇和閱歷都必定比不上牧師。
因此就算他可以自行作決定,還是會偏向認同牧師的見解。」

「......話說回來,你也是同樣年輕,但你的閱歷卻是非常豐富。」

「那麼,我應否去檢查一下身份證,看看自己有沒有虛報年齡?」

----

2018.04.28 早上

(二百四十四)
「外面很多司機都想考19號牌 (重型貨車,24噸以上),
想以一次考試同時考取18號牌 (中型貨車,介乎5.5至24公噸)。
其實政府早已捕捉到這些人的心理,因此刻意提高重型貨車的路試難度:
把考場設置在路面比較窄的區域,只要貨車觸及路面中線就立即不合格。

對比之下,我反而會建議他們先去考18號牌,
應考車輛只是比輕型貨車大一點,很容易就合格。
之後再去考20號牌 (掛接車輛,俗稱『拖頭』),以一次考試同時考獲重型貨車車牌。
『拖頭』的路試只要求考生在貨櫃碼頭附近來回,都是很寬闊的道路,也是容易合格的。」

----

(回憶追加篇) 2018.03.23 下午

(二百四十五)
「之前我一直對教會牧者的主張頗有意見,但現在我改變想法了:
原來牧者本身的狀態是非常重要,也會影響到其他教會同工的表現。
因此為了整個教會群體的緣故,我必須為牧師祈禱。
唯有牧師本身狀態好,同工和其他弟兄姊妹才會狀態好,教會得以穩定發展。
以上這種想法,我稱之為『中國好,香港好』。」

「哈哈......」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講道筆記20180428

《啟示錄的時間軸》(啟1:1-8, 22:12-15)
講員:朱莉姑娘

《啟示錄》只記錄關於將來的事?

書卷有兩個引言:(v.1-3), (v.4-8)
(v.4-7) 第二個引言是書信格式,清楚寫明作者和收信人的身份
又以聖父、聖子、聖靈 (「七靈」是完全的靈) 的名祝福收信者

(v.8) 和合本翻譯作「昔在、今在、永在」,是按照時間性排列
但其他譯本卻是「今在、昔在、永在」,現在式是paradigm
回看《出埃及記3:14》「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 (I am who I am)」
=> 神是永遠的現在式,是永活的神
現在已經復活,現在已經作王,為我們帶來即時的同在和拯救

(v.9) 當時教會在羅馬政權底下,對猶太教寬容,卻逼迫基督教
當代的羅馬王多米田要求人民視自己為神,
設立廟宇敬拜羅馬王,又在硬幣刻上頭像,旁邊寫著 "my Lord, God"
=> (v.8) 以「主神 (Lord God)」稱呼上帝,其實是對當代君王作出抗衡
反思:聖經到今日仍然說話,見到今日的教會向政權妥協
竟然不是因為政權威逼利誘,而是教會自我審查、自甘墮落

(v.5-6) 以三件事形容耶穌基督:「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
再指出基督所做的三件事:「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
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神的祭司」
「國民」其實應該譯作「國度 (kingdom)」
國民似是等派錢,但國度可以決定是否派錢 => 我們有份參與神的工作
我們成為祭司,但耶穌已經替我們作永遠的贖罪祭,所以我們只需獻上敬拜

既然耶穌基督已經作王,怎麼現世中卻又不似作王?=> "Already but not yet"
就好像要成為大學生,由收到入學信的一刻,一直到得到學生證的過程
又好像要成為父母親,由確定懷孕的一刻,一直去到嬰孩出世的過程
=> 為基督準備作王、持續進行中的過程

((v.5) 耶穌基督自己誠實作見證,也對我們有同樣要求)
因此回看 (v.1-3),留意當中的緊湊度:
神賜啟示給耶穌,耶穌差遣使者,使者曉諭約翰,約翰就為此作見證及寫下來
其他人 (包括你和我) 都不能見到約翰當時所見到的,我們只能夠閱讀及聆聽他的記錄
但就算只憑信心都一樣有福 (這是啟示錄七次「有福」中的第一次)
見證/證明是同一個字,在當代也跟殉道 (martyr) 是同一個詞
為神所指示的、自己看見的,誠實地作見證;誠實卻是危險的、要付代價的
但因為耶穌基督已戰勝死亡的權勢,我們就不需再害怕

(講員個人經歷分享:認識一位打算前往北韓宣教的宣教士,感受到一種不怕死亡的勇氣。
能夠流露出這種勇氣,是因為確信耶穌已經戰勝死亡的權勢。)

我們現在見不到約翰所見到的,但將來又會見到
(v.7) 基督再來時所有人都會看見,連敵對的人也會看見
基督再來對我們而言是好事 (天國降臨),但那些敵對基督的人卻要哀哭 (受到審判)

(22:12-15) 這段經文跟第一章的引言互相呼應
「洗淨自己衣服」的人是有福的 (這是啟示錄七次「有福」中的最後一次)
甚麼人不能入城?要特別留意最後兩項:喜好說謊言、虛謊的人

作見證的相反並非「不講見證」,而是見到神的啟示但沒有誠實說出來
在這充滿語言偽術、虛謊的年代,
我們選擇虛謊而將來要哀哭切齒,還是選擇誠實地作見證而有福?

----

個人感想:
曾經覺得弟兄姊妹所宣講的信仰好像只有過去和將來,卻失去了「現在」的部分。
一年前我提出這疑問,後來連自己都忘記了這回事,現在卻又從這篇道中得到了答案。

參考:《我們所宣講的,有過去,有將來,卻沒有現在?》

2018年5月1日 星期二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2


2018.04.03 上午

(二百三十六)
「曾經出席過好些公開的神學講座,那些著名學者的講道以及解經都是博大精深,
但結論卻只是『要盡心愛主』、『耶穌基督是王』那些大道理,
難免令我感到意外以及失望,不斷問自己:就此而已?沒有其他?」

「你所不滿的,是把聖經經文從當代文化背景抽離出來,把信仰教導『老生常談化』。」

----

2018.04.11 晚上

(二百三十七)
「每逢星期日傍晚五至六時,西洋菜南街近銀行中心附近都有人公開講見證。
據聞該位弟兄初次來到旺角時各種器材都沒有,要從不同渠道借來。
有一位經常在該處賣唱的歌手向該位弟兄說,因為他只會在晚上唱歌,
但喇叭等器材一早就會被人送到該處,所以願意給他免費借用。
後來該位弟兄講見證時眼見有老人家停下來一直聽,
但又不忍心要他們一直站立,於是又想借用一些摺凳。那位歌手都願意借出。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該位歌手就是『旺角籮文』,很多年前就已經常常在該處唱歌。
他本身有江湖背景,也因為這身份的緣故,弟兄講見證時不曾被其他江湖勢力騷擾。」

----

2018.04.16 晚上

(二百三十八)
「在教會生活多年,眼見不少人帶著私心和意圖來到教會
——為了結識異性的、為了結交朋友的、只想隨便找個人傾談的、想結交權貴的、
想為自己職業尋找客戶的、想免費吃喝的......實在太多,我早已見怪不怪。」

----

2018.04.19 晚上
(二百三十九)
「因為管風琴跟當代基督教幾乎是密不可分,
所以音樂考試當中有不少細節都是以教會的管風琴手作為考慮因素。

例如八級sight-reading考試前後有兩部分,第一部分考核學生的即場閱譜能力
——未彈奏之前就要留意到樂章所要求的風格,並且安排好organ stops,
又要小心轉manual的指引,以及手、腳之間的協調。
第二部分要求考生為一首四部和聲的樂章即場轉調 (on-sight transposition),
低音要用腳彈奏,拍子也要準確。

以上考核基本上都是管風琴手在教會崇拜時會遇到的情況:
要即席彈一首樂曲,以及按著會眾的vocal range把聖詩即場轉調。
所以不少教會都要求管風琴手至少要有八級合格,當中考慮是非常實際的。」

----

(二百四十)
「神學院院長從來都不容易做。他們要做的工作都很煩人:
在不同教會和活動中講道、為學院宣傳及籌款、
教職員會議、教務人事安排、學院內外的神學研究、寫書寫論文等等,
又要出席應酬活動,例如主愛臨香江的『俾面派對』......」

2018年4月23日 星期一

I am not leaving ...

原來不少身邊的弟兄姊妹都以為我一次過退出了兩個詩班。
青年詩班的職員也刻意再問一次我的去向,確定我是否願意留下來。

之前我一直認為,只要青年詩班可以獨立運作下去的話,我就不必留下來。
但現在我反而不想退出,一方面是因為很享受唱歌當中的經驗,
另一方面也因為認識了當中的詩班員,若果退出了就難以再保持聯繫。

因為其他人的緣故而選擇繼續服侍,聽起來似乎是信仰不正確。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20180419

論到社會規範,大至政治環境,小至工作場所,爭論遵守與否的人多,探討規範本質者少。

社會的文化和規矩,從來都是人所設立的。
規範的本質,就在於當初設立時的處境 (發生了一些事,設立規範是事後反應),
又或者是制定者的理念 (為了達成一些願景或目標又設立)。
只有那些崇高的理念可以算得上「神聖」,制度本身卻毫無「神聖」可言。

所以同樣一套規範,除了考慮遵守與否的後果、有沒有特殊情況、有否被濫用之外,
至少還需要考慮規範背後所擁護的文化或價值觀是否仍然合理,
以及背後的處境 (也就是所謂傳統因素、歷史淵源) 是否已經過時,不足以應對現今狀況。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Hangman


牧師:「點解你最近都要處理咁多麻煩嘢......」
我:「咪就係!明明放低咗服侍,諗住放鬆一下,
點知呢邊又出事,嗰邊又出事,咩年齡層都有,心諗有無搞錯?吊頸都要抖下氣㗎?」
牧師:「......其實我地呢啲做牧者嘅,無時無刻都係聽緊呢啲嘢,想抖都無得抖。」
我:「您嗰啲,直頭係吊鹽水啦~」

#唔好死

2018年4月11日 星期三

重回正軌

對比起一年半之前的狀態,最近的心理狀況大有改善。
身邊的朋友都認為我變得活躍,是值得鼓舞的。

因此,我又提醒自己不要太過份,無論是對身邊人的言行,
抑或是網路平台上的活躍度也要適可而止。
昔日自己所批評的、所不滿的,今日我總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2018年4月1日 星期日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1


2018.03.23 下午

(二百三十一) (參考 Vol. 36 中的第二百零六段)
「我很擔心那些弟兄姊妹,他們只強調『信』,也就只是認信的那一刻,
卻不著重認識聖經真理、按聖經教導生活。」

「......也就是只著重大使命的上半句『使萬民作門徒、給他們施洗』,
卻忽略了下半句的『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

(二百三十二) (緊接上一段)
「他們宣稱信主,實際上卻不太清楚自己在信甚麼,
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跟不信的人非常相似,唯一的分別就只在於他們的『信』。
其他人也就不能從他們的言行當中認出他們是基督徒。這令我十分擔心。」

----

(二百三十三)
「我身邊有兩位夏達華的同學,都是Peter的高足。
跟他們相處過後,我卻不太認同那邊的教導方式
——好多東西都很重要,但信心始終是首要的,知識還不過是其次。」

「言下之意,你覺得他們太過高舉聖經相關知識的重要性......」

----

(二百三十四)
「弟兄姊妹常常按自己心意解經,而不是留意原文、當代文化背景......」

「你所說的話其實可以無限上綱——我們可以『按自己心意』以經解經、翻譯原文?」

----

(二百三十五)
「弟兄姊妹需要認清事實:建立長時間的人際關係必定是一個沉悶而又乏味的過程。
對比起來,不斷認識不同的弟兄姊妹、嘗試建立新的關係,
其實只是不斷尋求新的刺激,長遠而言對自己沒有好處。」

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單向的路程

常常都遇到陌生人問路,間中也跟朋友談及如何過他們的人生。
倒是我自己甚少講到屬於我自己的部分——我的人生路要如何走?

曾經跟朋友講過,我本來是一個趨於平凡的人,跟其他人一樣想有伴侶、想組織家庭。
只是身邊越來越多人進入談婚論嫁的階段,自己卻仍然是孑然一身,
難免會覺得無可奈何,有種被迫接受現況的感覺。

但與此同時,那些朋友都會知道我對那種「人生觀」有所不滿:
個個都話要儲錢買樓,為的是結婚及搬屋,
然後就是計劃生育,工作與家庭之間就是放假旅遊等休閒事......
簡而言之,就是不願再經歷風浪,只想尋求保障以及當中的安全感。
所以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很接近,似乎大家都視之為理所當然,覺得人就是應該如此過日子。

若不如此,又應如何?其實我沒有答案。
即管看看這答案是否存在,也看看自己最終會否選擇以安全感為首要的生活模式。
畢竟那本來就是我想過的生活。

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0

2018.02.22 晚上

(二百二十六)
「不久前因為工作關係,有幸認識到一位大前輩。雖然她是單身,年紀也非常大,
但腦筋仍然靈活,也十分清楚社會的現況,所以無論是工作以至政治都不乏話題。

當時我說:這年代的社會當中,大部份人都欠缺『腰骨』。她聽罷立即稱讚我說得好。」

----

(二百二十七) (緊接下一段)
「我倒是認為:這年代的專業人士都是虧欠了他們所身處的社會。

在以前的年代,無論是甚麼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都比較有抱負、對社會負責任。
做建築的會考慮住屋對象的各種需要及觀感,從醫的也會考慮良心及道德形象;
反觀現今這年代,專業人士的知識不一定比以前的少,
但他們只著眼於地位、財富等個人利益,幾乎不再為大眾謀取福祉。」

----


2018.03.11 早上

(二百二十八)
「回看歷史,就算有工業革命、互聯網的出現,人類卻仍然受到資本家持續的剝削。
恐怕將來AI取代人類大部份工作之後,打工仔所面對的狀況還是相近。」

----

(二百二十九)
「我曾經在一學期中,按照學科建議購買了一本神學參考書籍。
後來我跟同學一起開讀書組,卻出現溝通問題,大家對書本內容的理解有巨大差異。
因為同學之間的譯本不一,中英文皆有,所以我們決定把兩種譯本並排對比一下,
就發現中文版本的翻譯非常糟糕。」

「言下之意,很多內容都是lost in translation?」

「正是。學期完結後,我和同學都把這些書籍捐給下學年的師弟師妹,
並且特別提醒他們要小心這一科,以及不要完全倚賴中文譯本。
後來我又向一位已畢業的校友提及這科目,
我永遠都記得當時她所顯露的笑容,是有點詭異的。」

「似乎是一個令人很痛苦的科目......」

「我以前不明白那些學者為何總要煞有介事地寫下前設:
『以下內容是純理論,不牽涉任何實際應用』、
『以下論述只對應前文所提及的某論點,並不適用於其他情況』......但現在我明白了,
都是因為這一系列學科,令我們同學之間的溝通模式跟校園外截然不同。」

「按你所說,這科目還有後續?」

「前後總共有三科,但我讀完第一科之後就暫時停下來,稍後才繼續完成其餘的科目。
我身邊的同學卻是一鼓作氣地繼續讀下去,真令我佩服。」

----

(二百三十)
「最近每逢見到有人做街頭佈道,都有衝動想去挑戰他們:其實你們所傳的,你們明白嗎?
若是,你們又如何理解舊約當中某先知所說的那句話?」

「你所問的,恐怕那些平信徒都無從招架......」

「......所以我認為:所有信徒都應該入神學院讀神學,使他們確實知道信仰為何物,
也理解清楚不同聖經經文的真正意思,不至於信得一塌糊塗。」

2018年3月22日 星期四

得閒走去搞Youtube

之前考六級organ時有拍影片
趁著放假日子,快手剪輯好再放上Youtube,Yeah!

----

Recit de Nazard by Louis-Nicolas Clerambault
呢首歌只有最尾個chord要用腳彈,但右手裝飾音勁多,影響到首歌的流暢度

----

Postlude on an old Irish church melody by C.V. Stanford
呢首歌有唔少counterpoint;曲風好代表到當代英國教會音樂
首歌頗有難度,左右手的chord好容易彈到斷哂
大部分練習時間都花在研究各部分如何保持連音,以及如何突出主旋律

----

Fanfare by William Mathias
呢首歌有好多斷音,考驗彈奏者對attack以及lift-off的掌握

----

(睇返影片,先至知道原來自己條頸向前傾斜得好犀利 ><)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突然再聚


能夠再約到各位兄台,都算是意料之外。
只是大家都暢所欲言,時間有限,反而顯得意猶未盡。

近年的經歷使我愈來愈著重各人生活狀況。對比起來,整個群體的興衰反而是次要。

#蒲頭島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39

2018.02.16 中午

(二百二十一)
「我身邊的弟兄姊妹總是懷念以前一起宿營的日子,當時大家的關係非常好。」

「弟兄姊妹能夠靠著宿營建立關係,是因為他們連續幾日脫離了原本的生活和困擾。
但宿營總會完結,大家回到原本的生活和困擾當中,關係必定會受影響。」

「我當然明白。有好些弟兄姊妹能夠在宿營後維繫關係,這實在難得。
但我不明白為何有些人只著眼於已丟淡的關係,而不是著重於仍然留存的深厚關係?」

----

(二百二十二)
「想起一位多年前已經離開教會的姊妹,她對自己所身處的群體有所不滿,
又認為將會有很多人像她一樣選擇離去。回想起來,她似乎是有先見之明。」

----

(二百二十三)
「我常常跟中學生信徒解釋聖經的吸引之處,但他們只顧著玩樂而沒有放在心上,
日子久了才懂得欣賞當中精彩的內容,卻又反問我:怎麼之前沒有向我提及這些事?」

----

(二百二十四)
「在敬拜隊祈禱會中、某些詩班員面前,我很慶幸自己能夠講出最近的感想:
就算敬拜團隊擁有極理想的音樂造詣,仍不代表每次獻唱都要達到專業水平。
如此對『專業』的執著必定會令整個團隊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各種不被滿足的期望也會直接影響自己以至整個群體的氣氛。

我可以明言,正正因為現時敬拜團隊的音樂水平比較出眾,
容易達到很多期望,這種問題反而被隱藏起來。
只是沒有被人察覺到,還不代表這隱憂不曾存在。」

----

(二百二十五)
「我已經明確地說出自己的親戚不幸病故,身邊的弟兄姊妹卻沒有前來關心。
原來就算一同合作多年,服侍團隊之間還是相當陌生,實在使我失望。」

2018年3月5日 星期一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38

2018.02.16 中午

(二百一十六)
「Gary,你有沒有想過為何舊約中的以色列人會背棄神?」

「按聖經所言,是他們缺乏信心、不聽命於神所致。」

「這也是大部分基督徒的想法,但其實並不正確。嘗試解釋這件事要花點時間。
先問問你:當代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當中,最著緊的會是甚麼?」

「應該是按時收成農作物。」

「無錯,我們同時亦知道他們是為了農作物收成而去拜巴力。
但近東諸神當中,巴力其實是主宰降雨。
相關拜祀儀式麻煩,又要同時拜其妻子亞斯她錄,還不保證一定會降雨。
相反,耶和華只是要求以色列人獻祭,就保證按時下春雨、秋雨。
明明耶和華的指示非常清楚,比其他神的要求還要簡單,
以色列人卻寧願拜別神,都不敬拜耶和華,其實是非常奇怪......
後來我從夏達華研道中心那邊的課堂中學懂這回事:
以色列人並非不願意聽命,只是已經盡了力,之後才再一次放棄。」

----

(二百一十七)
「我覺得面書並不是一個合適的討論平台。眼見不少個案,
雙方通常至少要有七至八次對話,才有機會明白對方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

(二百一十八)
「基督徒一直互相流傳對各間神學院的印象,那實在是以訛傳訛。

伯特利神學院當中有好幾位教授懂得輔導技巧,但就連他們都不覺得自己擅於輔導信徒。
所以『輔導是伯特利神學院的專長』這描述是錯誤的。

論歷史和傳統,最悠久的豈不是浸神嗎?能夠有跨國的師資與人才,豈不是很優勝嗎?
坊間另有傳聞『眾多神學院當中,中神是比較著重學術的』。這同樣是一場誤會。」

----

(二百一十九)
「好些基督徒認為敬拜不應該太個人化,任何跟『我』有關的都要完全除掉。
我認為這是矯枉過正:神固然是敬拜的唯一對象,但總需要有人參與其中。
如果只有形而上的描述神而完全沒有『我們』,敬拜就會顯得抽離、好像跟自己無關。」

----

(二百二十)
「我認為牧師某些講道內容過度敏感,基本上就是直接回應某些弟兄姊妹的狀況。
他卻總是拒絕承認,推說是我們多疑、對號入座。」

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Hymnology 35

小弟不禁要問:我們平時所接觸、所聽到、所唱頌的近代詩歌,
還有幾多是有聖經根據,甚至有神學基礎?

眼見弟兄姊妹間中就會對著那些詩歌指指點點,
按著自己學習得來的神學及信仰觀念,指出當中很多錯處。
恐怕按著如此嚴謹的準則之下,能夠「合格」的詩歌所餘無幾。

既然坊間的敬拜詩歌有不足、我們又不能短時間內改善這情況的話,
我們就有需要調整自己對詩歌的重視程度。
昔日的信徒就算目不識丁,都可以從詩歌當中掌握信仰基礎,
但現今的詩歌以至整個敬拜文化都是非常個人化,
小弟認為可以把詩歌內容視之為創作者的個人見解或演繹。
創作者也就猶如電影導演一樣,無論是描述神的屬性抑或個人回應,
都是為弟兄姊妹的敬拜提供既定切入角度 (perspective)。

只是當我們承認這一點,也就同時承認詩歌內容不一定再有絕對真理,
這將會大大降低敬拜詩歌在基督教信仰當中的重要性及價值。

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三十)

跟上年六月時一樣,一口氣寫完十四日文章後,最後一日所記下的是自己的心聲。

牧師在一月時提醒會友心態上不要變老,又要不認命,這本是我同意的。
只是,我選擇向甚麼事情不認命?這使我再一次回想自己所走過的信仰路。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在靈命上很獨立,甚至是過度地獨立,以致脫離了群體。
這卻剛好是我其中一項不願意認命的事。

群體聚集在一起,所做的是甚麼?是互相關心、互相扶持,還是聚舊、聯誼?
弟兄姊妹所談論的事,對自己、對其他人的生命是否有意義?
我卻見到身邊不少弟兄姊妹總是討論電玩、影視、各種娛樂、美食。
或許他們平日的工作實在太過累人,教會因此變成了避難所
——讓眾人放下各種生活上的顧慮,專心尋求和享受讓自己歡樂、放鬆的事。
弟兄姊妹本來是因為信仰而聚集,信仰在這群體中卻似乎不再重要,
取而代之的是對人對事的各種個人感受,那些感受甚至變成了他們生命中的「成長」。

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自知無能力改變現況,
又未能想像到自己參與其中,我唯有選擇淡出群體,為自己尋找出路。

----

小弟還有另外一件事非常在意,就是弟兄姊妹對家庭、對孩童的各種傾慕和關注,
彷彿伴侶和子女就是他們生命中的全部,他們不需要承擔任何額外的群體責任。

耶穌向西門彼得問了三次:「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
我倒想知道如果耶穌向那些弟兄姊妹問同樣的問題,他們會如何回答。

至於我,我卻擔心將來的日子:不論是十年後還是二十年後,
我的生活水平、家庭狀況可能會跟其他弟兄姊妹有明顯差別。
到時我還可否安然留在群體當中,不會感到格格不入、被排斥?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九)

以下這段文字,不信基督教的人應該會頗有共鳴。
本來不相信、但後來選擇相信基督教的人可能仍然有機會明白這篇文章。
至於「信二代」,他們有可能完全不明白。

----

曾經有一次在台下唱詩歌敬拜,聽到詩歌當中不斷拋出一個又一個屬靈詞語。
這令我感到好奇,如果我身旁的人剛好是對信仰認識淺薄,
甚至是不認識神,還可否明確掌握詩歌所表達的意思?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不只是唱詩歌的敬拜時段,
而是我們作為基督徒,一開口就總是充滿著那些詞語。

我所認識的牧者們卻不是如此。
無論是在台上講道還是平時交談,他們都甚少使用屬靈詞彙。
又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自己也是這樣。

這兩年以來小弟間中會有一點感言,當中文字顯得偏向社會學、甚至偏向哲學。
總會有基督徒閱讀過後走過來問我:
「你可否以基督教信仰角度重新再寫一次這段文字?」
「你所說的都對,但這對我們的信仰有甚麼關係?」

當時我尚且反問他們:「這些看似深奧、卻又頗有系統的學問不也是出於神嗎?」
「神賜給我們這些東西,又讓我們有能力去明白這些事,不也是很好嗎?」

直到最近我才開始明白,為何會有基督徒問那些問題。

原來他們信主的日子久了,理解人和事物就只剩下基督教信仰倫理的角度:
覺得這世界必定是完全按著這角度運行,這角度或空間以外的任何事他們都不能理解。
有些人甚至安於在這空間當中生活,只要自己不斷使用那些宗教字詞,
把所有事都以信仰角度解讀,就覺得自己仍然是非常愛主、非常緊靠主。
按平常人的、現實的角度,在他們眼中反而是缺乏信心的表現。

我不否定基督徒某部分獨特的經歷,那些事確實有發生,也難以解釋。
但我所提出的觀察還是合理:世上萬事在基督徒眼中可能都顯得獨特、奇妙,
實際上卻不一定都是如此。世界本來就有既定的運作方式,
有些事本來就很平常,無論我們有信仰與否可能都沒有關係。

難怪有些牧者總是很容易打開話題,跟教會內外的人談話都顯得投契。
有些基督徒努力傳講信仰,反而顯得事倍功半,令不信者敬而遠之。
當中的分別可能就是這種「非基督徒的眼光」,以及這種眼光下的信仰態度。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八)

回想起中學時期曾經為學校籌款晚宴做義工,由上午幫忙搬運飯桌及座椅,一直到天黑。
後來一次早會中重溫當日活動,有同學表示自己有份幫忙搬抬,覺得很有意義。

只是我和身邊的同學都很清楚,該位在台上發言的同學根本不曾參與任何搬運工作。
台上的學生只是一位代表,所展示的面貌和印象完全取代了背後真正勞苦的人。

同樣情況也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基督教出現。

當我們滿口仁義道德時,評論他人甚至評論自己還是比較容易。
但我們是否願意面對背後的真實?是否願意把那種真實情況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

今時今日的教會卻講究體面,吹噓自己作光作鹽,為這地方帶來愛與和平,
實則上是選擇避開黑暗,徹底地排除一切爭執和衝突。
教會自以為有助建立社會,實際上卻是跟不體面的事及工作劃清界線。
那些代價都靠外人代付,教會自己倒不承認,只坐享社會運作得來的成果。

難怪教會被人批評虛偽、偽善。
我們自己尚且不願意付代價,卻又向眾人說自己活出了福音,這合理嗎?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七)

甚麼是「罪」?不少身處香港的信徒常常說「同性戀是罪」。
又有不少教會外的人認為「年輕本身就是一種罪」。

我卻覺得在香港,真正的罪是「貪財」。
這還是相當接近聖經教導:「金錢是萬惡之源」。

公開地教導我們「信主就會有更美好的人生」的都是出生於戰後的一代人,
他們的生活水平跟社會經濟一同發展,都已經「上岸」了。
他們對生命充滿感概,說「錢不是萬能」,卻把之後的「沒有錢萬萬不能」隱藏起來。
他們說話的前後,實際上還是擁有很多錢。如此,那些說話反而令他們顯得虛妄。

父母要求子女贏在起跑線,而不是叫他們認識神、跟隨神,
甚至覺得如此教養是為子女著想,實際上卻是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
——害怕自己陷入貧窮的處境,也因此害怕身邊的人發生同樣的事,因此盡力提防。

----

信徒說「要積聚財寶在天上」,實際上卻是積聚財寶在地上教會。
當教會變成了物業、資產,會友就會覺得自己享有控制權,
也就不再視之為一種向神的奉獻、不再「撇下所有,分給窮人」
——宏偉的建築群、教堂在外貌上榮耀上帝,內裡的配套和設施卻僅限會友使用,
必要時甚至緊閉門窗、聘請保安,防止閑雜人等擅闖以及停留。

頗具規模的教會把不斷加增的資產當作是神的恩典及榮耀。
牧者甚至以商業模式看待宣教,野心勃勃地在世界各地開設分堂,
實際上是把堂會當作是集團或是王國,把傳福音工作跟教會發展掛勾。

教會如此發展是倚靠錢財、資產,還是倚靠神?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
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馬太福音6:21, 24)

難怪這世代中不少人都似是害怕沒有錢,多過害怕神。一個人確實不能事奉兩個主。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六)

雖然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週年已經是上一年的事,但直到最近我才有相關的感想。

宗教改革之前,聖經只有希伯來文、希臘文和拉丁文的版本。
平民百姓不得私藏聖經,僅限聖職人員可以持有,亦只有他們有權詮釋聖經。
在宗教改革成功之前,因為翻譯聖經而被天主教教庭處死的人士不計其數。
因為馬丁路德感覺到教庭對聖經的詮釋錯漏百出,教庭本身的行為也偏離聖經教導,
所以他寧願冒死都要把聖經翻譯成德文,讓大眾都能夠知道聖經本來的教導。

知道這段歷史後再回看神學界最近的新聞,真使我感到可笑又可悲。

香港的神學界不久前發生了一場風波,
不同神學院的老師起初只是爭論聖經經文,後來卻演變成學派、小圈子之間互相討伐。
其中一位老師經常質疑同道「是否懂得希臘原文」,
言下之意,是藉著質疑對方的外語知識水平,繼而認定他的聖經詮釋不夠準確、有問題。

無論如何都要追溯聖經原文、當代歷史文化背景,在學術上或者仍然可取,
但同時也帶出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必須要用原文才有機會準確詮釋聖經,
我們為何還繼續聖經翻譯工作?信徒走去學外語豈不更合理嗎?
個人認為,聖經本身以甚麼語言出現都不重要。基督徒能夠曉得當中的道理,
是靠神的啟示而不是單靠自己的能力 (言下之意,信徒自己仍需努力)。
不斷強調自己懂得外語,因此覺得比其他人更懂得聖經,這無疑是自大。

使我感到可笑又可悲的不只是學院老師,也包括台下的信徒,也就是我們自己。
眼見身邊不少信徒倚賴教會領袖等位高權重的人,盲目相信他們的教導而不加以驗證,
令我覺得他們是跟從權威 (loyal to authority) 多過跟從神。
馬丁路德昔日所主張的「信徒皆祭司」精神,到了今日恐怕也不能倖免地被扭曲,
只用作鼓勵信徒勇於承擔教會中的服侍,群體當中的階級觀念卻仍然根深柢固。

----

信徒不再願意分辨,不再勇於指出其他人的不足,也不再對主流作出反抗。

Protestant 不再 Protest,結果會如何?
Protestant - Protest = Ant !? 不再 Protest 的我們,會否好像螞蟻一樣,
營營役役一生,卻不知道是為了甚麼,還自以為是奮鬥?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五)

連續寫完之前四篇文章之後,今日是年初一,剛好讓我再次思考福音當中的「福」是甚麼。

無論甚麼時代,當中的人都是不完美,世界一樣是充滿各種問題、烏煙瘴氣。
但這世界和其中的人還是神所創造的。神始終都愛祂所創造的世上萬物。
這是聖經一貫的教導,我們都知道了,卻還是沒有完全感受到當中的震撼:

「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
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詩篇8:3-4)

「耶和華說:這蓖麻不是你栽種的,也不是你培養的;一夜發生,一夜乾死,你尚且愛惜;
何況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萬多人,
並有許多牲畜,我豈能不愛惜呢?」(約拿書4:10-11)

我兩日前所示:耶穌帶門徒下山,再一次走入人群,再一次進入世界,
並在當中繼續祂未完成的工作:醫治、教導、十字架的拯救。這同樣證明神的愛是不可思議
——神變成了人,跟其他人一同生活、一同經歷日常生活中的悲歡離合,
當中包括人的生養死葬、生命的無常、潦倒的人生和際遇。
祂並沒有立即在這俗世建立新天新地、抹去一切憂愁和眼淚,
卻是跟那些人一同經歷他們的人生、一同承擔苦與痛。
甚至去到最後,祂親自經歷一次死亡、感受當中的可怕。

這正正就是「福」的本義:神願意跟我們一同「捱世界」、一同面對生命中的破碎。
這道理跟「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
「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是相通的。

----

「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
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22:37-40)

愛神,又要愛身邊的人,這是神指示給我們的誡命。
走進人群、與人分享就是「愛神所以愛人」的一種表現。

我們甚至可以用這眼光重新理解「八福」(馬太福音5:3-10):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八福」真正的重點不只是叫我們因為這些行為而能夠進入天國,
也是因為我們選擇如此行,其他人就可以藉著我們一同蒙福,
這是對應舊約當中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難怪基督教界流傳一個笑話,神質問德蘭修女:你到底所作何事?天堂都擠滿了窮人!)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四)

「教會生活」取締「俗世生活」的屬靈屬世二元對立問題,
在基督徒傳福音和宣教上的影響非常明顯。

傳福音是出自聖經的教導,但現今基督徒所傳的「福音」卻頗為特別: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
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 因著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上, 受死,埋葬;降在陰間;
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我信聖靈。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我信罪得赦免。 我信身體復活。 我信永生。 阿們。」(使徒信經)

基督教的信仰內容在此被約化成各種信條。
當信徒帶著這「福音」走遍天下,他們只會著緊其他人「是否信主」、
「是否對神有正確的認識」、「是否認同這些信條」、
「是否確定自己已經得救、死後上天堂」。

如果僅僅以此當作「福音」,剩下的就只有宗教內容。
只是基督徒日常在教會浸淫、不察覺到有這問題,
於是當他們自以為是「把福音傳遍世界各地、使萬民作主的門徒」時,
實際上卻是期望世界各地的人都認同這一套特定宗教教義,
又因此要在世界各地開團契、開教會。傳福音於是變成了一種永續事工。

論到「福音」不再對應日常生活的問題,有時教外人反而看得更清楚:
「你們所說的盡都是虛無縹緲之事,跟我現時的生活似乎毫無關係?」
「恐怕你們只是想叫我信另一個教、拜另一個神?」

當今教會被人批評把福音簡化作「信徒死後可以移民到天堂」的入場券、
不關心社會,甚至是「社關變成了傳教的手段」,所指的不單是那脫離凡塵俗世的想法,
同時也批判福音被簡化,只剩下個人信念及宗教內容。

----

眼看當今基督徒過度著重繁文縟節、
敬拜、奉獻等各種行為都愈來愈外顯、習俗化、儀式化、
屬靈屬世二分之下,嘗試以「教會」取代「俗世」,所以我才說:

地上教會向世人所展示的面貌,與其說是信仰 (faith),反而更似是宗教 (religion)。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三)

信徒嘗試以「教會生活」取締「俗世生活」的做法,
還有另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屬靈與屬世的二元對立問題。

要達至「基督化」,我們需要緊緊跟隨神以及按著聖經教導的方式去生活。
但因為不少基督徒嚮往「教會生活」、撇棄「俗世生活」,結果都在此捉錯用神,
只著緊如何按照聖經過「教會生活」,而忽略了思考如何按照聖經過「俗世生活」;
只著緊如何使身邊的人變成基督徒、如何把日常的生活空間變得更像教會,
卻忽略了如何按著神的心意過這艱難的日子、如何應對俗世生活當中各種複雜議題。

基督徒嚮往「教會生活」,留戀教會當中的經歷、人和事的美好,
這跟福音書當中門徒向耶穌說「我們在這裡真好」的境況一模一樣。
耶穌之後卻帶門徒下山,再一次走入這有著各種缺陷、各有私心的人群,
再一次進入這邪惡橫行、變幻莫測的世界,繼續祂的醫治、教導,以及十字架的拯救。

「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
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
(馬太福音5:17-18)

耶穌來到世間,並不是要廢掉舊約的律法,而是要成全那些律法。
祂並非要帶我們脫離塵世,過著「出世」的教會生活,
而是透過重新確立昔日的教導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不可虧負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做過寄居的」等等),
叫我們按神的心意繼續「入世」,過著這看似是俗世的生活。
不但如此,我們還要去傳講這些教導給身邊的人,「都教訓他們遵守」。

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二)

甚麼是「教會生活」?對基督徒而言,
就是享受教會所提供的活動,以及在信徒群體中一齊經歷信仰、實踐信仰。
對他們而言,這不是一種習慣,卻是平常而又必須,好像呼吸空氣一樣。

在教會外的「俗世生活」中,我們的忙碌意義甚微,所見到的人和事都帶給我們各種煩擾。
對比起來,在教會中的忙碌總算是「在永恆的事上勞苦」,教會內的人尚且還比較可愛。
這令不少信徒享受「教會生活」多過享受「俗世生活」,
甚至去到一個地步,他們嘗試把日常生活基督化 (基督教化)
——按著「教會生活」的方式去過日常生活;「教會生活」取締「俗世生活」。

為了在日常生活場境重複這種「教會生活」,
信徒千方百計把教會內的生活方式搬出教會外。
於是他們在各種環境中邀請身邊的人一同閱讀聖經或信仰書籍、一同祈禱、一同唱詩歌,
繼而建立基督徒團契,甚至是更具規模的基督教事工或機構。

見到這景象時,我回想起牧師在婚禮當中的其中一段誓詞:
「......建立基督化家庭,按著聖經教導,要彼此相愛、彼此委身,
並按著神的心意教養子女,使他們緊緊跟隨神......」

要達至「基督化」,我們真正要做的並非不假思索地把教會內的活動重覆在教會外做一次,
而是緊緊跟隨神以及按著聖經教導的方式去生活。
如果我們忽視了這背後的精神而只是著重外顯的「教會模式」,就會把信仰「宗教化」
——祈禱、唱詩歌、團契等等都會失去原有的意義,變成一個個習俗、儀式。

2018年2月12日 星期一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一)

(這系列第二十篇文章的標題是《Hymnology 34》。特此提醒一下各位,謝謝。)

地上教會向世人所展示的面貌,與其說是信仰 (faith),反而更似是宗教 (religion)。

本來是「傳福音給萬民」、叫人認識神、信主繼而受洗,
地上的教會卻額外加上各種宗教環節:唱詩讚美、崗位服侍、講解信息、金錢奉獻......
彷彿教會有那些活動都是出自神的吩咐,是必須要有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因為我們都是先去參加那些教會活動,然後才有機會了解活動當中的信仰含意,
結果總會有人覺得這些教會活動跟其他宗教習俗很相似——
前來把祭物供給神 (唱詩讚美)、給香油錢 (十一奉獻)、
祈福保佑闔家平安 (祈禱)、聽從宗教權威人士的教導 (聽道)。

教會當中的宗教意味非常濃烈,信徒卻不以為然:
「Gary你說得不對!聖經各處都有相關經文佐證,
就連昔日以色列民以至祭司都是如此遵行,是合乎聖經教導,我們豈能不從?」

這種反問看似有道理,實則不然,因為聖經同時也教導我們:
神著重我們的內心多於行為 (著重心靈和誠實、聽命勝於獻祭)、
不再有指定的敬拜場所 (不在這山或那山)、
不再有指定的聚會地點 (每逢有兩三個人一齊祈禱就是教會,當中有神的靈)、
不再需要地上的宗教代理 (聖殿幔子隨著耶穌基督釘十架而裂開)......

如此,隨著耶穌基督的「成全」律法,我們不必再拘泥於昔日律法中的繁文縟節,
因為那些都是外顯的行為,都不是「在暗中」的,
所以耶穌才會教導我們「在那些事上」不要像昔日的法利賽人。
如果我們執意考究行為等細節,只會愈來愈似他們,
自以為敬畏神,甚至其他人都以為是敬虔,實則忽略了神真正的心意。
聖經那深層的信仰教導也因此被掏空,只剩下空洞的宗教外殼。

原本是內在的信仰,結果只剩下外在的宗教。基督徒怎能以此作見證?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Hymnology 34

小弟本來正準備寫作《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
剛好想在此分享一下關於詩歌敬拜的事,因此乾脆把題目二合為一。

----

小弟自上年開始一直認為現今的教會相當貼近舊約的獻祭文化
——「基督徒都必須按著節期,定時上教堂,把詩歌和感恩作祭物獻給神」。
這一點也能夠在近代的流行詩歌敬拜中體現出來:
台上高聲唱著「我要敬拜讚美神」、「我在此全然擺上」,
鼓勵台下的信徒都以同樣的態度,甚至同樣的表達方式以頌唱獻祭給神。

小弟認為「我敬拜故我在」、「我獻祭故我在」正正是這世代的敬拜觀。
當中所隱藏的是期望神留意到自己,也希望自己內心對神的渴求能夠被滿足:
「神啊你看,我在這裡!我正在此盡力讚美你、榮耀你!」
「願歌聲、祭物上達你的寶座!願你垂聽我們的禱告!」
(按著詩歌歌詞,還可以有其他數之不盡的渴求,在此不贅。)

坊間已經有不少人評論現今的敬拜是愈來愈個人化、自我中心、過於煽情......
有些小弟以前都曾經撰文提及過,在此只集中分享小弟某些跟「獻祭」有關的見解。

----

近代敬拜或許仍然保留昔日的獻祭精神 (感恩、奉獻、悔改等等),
但更突出的、被加以放大的卻是唱頌的歌聲以及發自內心的肢體語言,
也就是詩歌敬拜當中的發聲以及獻祭時的外顯行為。

正因為被放大、被強調的僅僅是外在行為,近代敬拜當中的敬虔觀也跟以前截然不同:
口頭上的「信」(faith)、「讚美」、「感恩」,直接變成了所說之物本身,
「信」甚麼、「讚美」甚麼、「感恩」甚麼,都變得不再重要。

這種敬拜運動的發展方向相當危險,不但在於整個表達方式流於表面、有可能變得虛偽,
也因為背後的觀念會被這些外在行為不斷掏空,令整個敬拜內容變得空洞無物。

----

按著現今敬拜運動的發展,當今的基督徒恐怕也可以被稱為「敬拜讚美教」
——我們被教導要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唱詩敬拜、一樣的獻祭,以此榮耀神,
這令詩歌敬拜、獻祭文化同時也變成了一種見證。

但我們更需要小心提防的,卻是避免令這種獻祭文化變成了我們信仰生活的全部。
又或者換個說法,我們要避免重複犯以色列人昔日的錯誤。

摩西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時,神頒布了律法,
當中仔細提及以色列民需要做的各種獻祭,以及各儀式當中的細節。
從那時開始,全以色列民都知道要向神獻祭,
又從所羅門王朝開始,他們都懂得上耶路撒冷聖殿。

但真正認識神的人,例如撒母耳、大衛和眾先知,卻會說「聽命勝於獻祭」
——獻上再好的祭物,還不及聽從神的吩咐、跟從聖經的教導。

「聽命勝於獻祭」的教導自此貫穿了往後的聖經記載:
以色列王的功過是靠有否「遵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作為標準 (而不是獻上了多少)、
我們獻祭前要先去跟人和好、重新建立關係、
「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
(例子多不勝數,小弟相信讀者有能力舉一反三。)

回看眾多近代詩歌的敬拜內容,是教導我們去獻祭的較多?
還是教導我們去聽從神的吩咐、跟從聖經教導的較多?

所以我們必須小心,不要因為獻祭而卻忘記了更重要的聽命。
眼看不少教會領袖教導信徒,要把日常生活場境當作祭壇,
不斷強調那是獻祭的地方,卻沒有強調那是聽命的地方。小弟對此感到可惜。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九)

再一次討論Nick的見證 (兩日前的文章):
有沒有想過為何世界上只有一個Nick,只有他能夠講得出這種見證?
那是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際遇都不一樣,所以他的見證不會在其他人身上重覆。

見證本身就是特例,我們卻以為那是常見的,
可以在其他人身上重複,任何人憑信心都可以得到的。

我所說的不單是見證當中的過程,也包括見證者站出來講見證時的狀態:
傷殘人士不少,但能夠好像Nick一般四處活潑走動的卻甚少。
不少人靠著信仰勇敢面對病魔,最終卻不一定康復。
不少信徒跟不信主的家人傳講福音,卻不是所有人最終都願意信主。

能夠有好結果才可以公開講見證,這是成功神學。
教會選擇性地分享這些見證,會使人誤以為信主後就一定有好結果,
卻不知道那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成功的背後其實隱藏了很多失敗,
但能夠被公開的、能夠變成「見證」的就只有成功,沒有失敗。

----

想起牧者形容:歷史中的教會彷彿從來不懂得面對成功。
我反而覺得:教會不但從來不懂得面對成功,也不懂得面對失敗。

當失敗出現,我們甚少願意直接面對、接受、自我反省,
更多的反而是逃避、拒絕承認、把責任推卸給神或其他人。

這正是今世代的教會被人批評成功神學當道、正能量泛濫的原因:
我們把這些成功的經歷約化成信仰的方程式、視之為必然而非偶然。
(按照昨日的文章所言,這想法會因為信仰群體同質化而被加倍放大,甚至變成主流意見。)
於是我們只希望模仿其他人的經歷,彷彿那些經歷都可以一再重複,信主後一切都會變好。
這使我們不再懂得應對自己以及他人生命中的失敗或破碎。有時我們甚至反過來,
一見到其他人的負面言論或經歷就認為那些是犯罪遠離神、缺乏信心的表現。

當成功被一再高舉,我們失去了「向下兼容」的能力,教會就會因此變得離地。

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八)

由上一篇文章引伸:我們要學會避免靠著信徒的集體意識建立教會文化。

當這種文化主導教會時,相近的想法或態度總會非常容易得到共鳴及支持,
但跟主流不一樣或相反的意見卻會被視為「不正常」,當事人甚至會被批評「歪曲叛逆」。

結果這文化令教會不自覺地排斥異己,信徒群體也變得愈來愈同質:
信念相近、價值觀相近,甚至是生活方式也相近,卻因此失去了包容、接受異己的能力。

「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
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
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
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太18:12-14)

耶穌重視那隻迷路的羊,為了那一隻羊甚至願意放下原本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羊。
但觀乎現今教會發展,卻似是偏向「為群體著想」、「大局為重」,
寧願遷就主流群體而犧牲小眾,把那些人當作是可撇棄的。
這剛好似是完全相反,為了留住已經在群體中的九十九隻羊而寧願輸掉在群體以外的一隻。

不知道耶穌基督見到教會這情況會有何感想?

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七)

突然想起Nick Vujicic,以及他那神奇的生命見證。

以下這段文字並非針對Nick本人;實際上我很敬佩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
但Nick的見證剛巧是一個極理想的例子,說明基督徒講見證時一個常犯的毛病:
我們總是以正常人、正常生活模式作為標準,以此衡量神所給予的恩惠。
Nick的見證顯得特別誇張,正正在於他就算缺乏四肢,卻仍然活得像個平常人。

相信讀者會覺得奇怪:這怎能算是問題?
不正常的人能夠過正常的生活,豈不令人鼓舞?

問題卻在於何謂「正常」——當中的標準其實從群眾而來:
只需符合群體中的大多數,人數夠多就自然變成了標準。

跟隨主流群體看似是最合理、最安全的選擇,但不一定就是正確的選擇。
相反,按照聖經的描述,倚賴群眾的集體意識本身就很危險
——每當以色列民眾聚集時,他們所產生的主流意見通常會帶來甚麼後果?

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六)

突然決定延續這系列,連我自己都感到意外。

跟之前一樣,想到甚麼就寫甚麼,希望不會顯得雜亂無章。

----

反思一下近年基督教會在教導上被人詬病的地方,
我認為有一項尚未有人提及,卻是極之重要的:

無論是學業考試、工作待遇、置業能力、生活步伐過快等等,
都顯示出社會在各方面都顯得愈來愈非人性化,甚至可以說是不人道。
只是教會團體除了關注個別人士的景況、「推到上報」之外,未曾對此現象作出反思。

小弟甚至可以說,教會在此事上不但不認真反思,甚至有份參與其中:
按著教會立場,不斷鼓勵人奉獻、服侍、宣教等等。
彷彿天國的事、神的家就一定是最重要,
會友 (包括牧者) 生活上的掙扎、家庭狀況等等都要讓步。

----

想起博客馬斯特常常引用的一句話:「教會只不過是一個由罪人組成的群體」。
一句為教會各種缺陷開脫的說話,剛巧也可以反過來形容這問題:
教會一直期望為天國盡力,卻忘記了自己也不過是人,
不但自以為可以好像神一般無所不能,還要求其他人模仿自己。
原來就算基督徒常常說這句話,我們還是忘記了當中的含意。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又再想起那些自殺的青年人:

生有時、死有時。誰說耶和華只會賞賜生,不會賞賜死?
以早死避開現世往後的災劫,提早得見主面,何嘗不是福?

我一直認為基督教在生死之事上一直都有話語權,並且有豐富的資源,但不曾被重視。
基督教的生死觀本身也是顛覆的:信徒沒有活出基督的死,也就只能死死地活。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曠野人生

昔日有很多以色列人懷念以前在埃及食肉的日子,
寧願接受埃及統治,以至死在埃及,都不願進入迦南地。

今日,有很多香港人嚮往在這裡「馬照跑、舞照跳」,寧願接受中共統治。

難怪牧師教導我們要模仿迦勒。我只希望自己壽數滿足,可以笑到最後。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37

2018.01.06 晚上

(二百一十一)
「牧師講道時教導:有福的人必定會按時結果子。
但按著植物學的角度而言,果實成熟時可能會脫離原本的枝葉,
甚至樹可能早已枯乾,果實與果樹的關連就被隱藏了。
這或者可以引申出:憑我們的肉眼觀察,尚且不能夠一口咬定其他信徒的光景。

再者,如果所栽種的是蘿蔔、芋頭、番薯,恐怕又是另外一種情況:
我們所吃的根部尚且一定要翻開地土才讓這些農作物得見天日......」

----

2018.01.17 晚上

(二百一十二)
「為何Vivaldi的弦樂部分總是有很多重覆音?」

「我對此有一有趣的猜想:當代能夠學這些音樂的人都必定是上流階層,
又因為當時的教堂詩班不容許女孩子參與,她們唯有選擇學樂器。
只是她們學習水平參差,甚至不一定認真學習,怎能夠在她們的家長面前彈奏呢?
於是Vivaldi就寫出這些充滿重覆音的樂章,聽起來悅耳之餘,學生們也容易掌握。」

----

(二百一十三)
「Gary,當你回顧過往幾百年古典音樂歷史,就會發現當中的進化過程:
由文藝復興時期的mode,去到Classical Period的major、minor,
再去到二十世紀的post-tonal,當中可以細分作atonal、polytonal等等。
相反,我們現時所認識的俗樂仍然停留在major、minor、『要有個Key』的階段。
因此我們可以說:所謂『流行歌』其實反而顯得很落後。」

----

2018.01.18 晚上

(二百一十四)
「你認識花碼嗎?」

「認識,數目字4好像一個大交叉、數目字5好像英文潦草。」

「以前我們都在小學學懂這些數字,不知現在又如何?」

「恐怕已經過時,沒有人再用了吧?」

「那些文化人、保育人士與其推出那些懷舊小巴牌,倒不如復興花碼。」

「其實我覺得花碼跟韓文頗為相似。」

「既然如此,可以嘗試把花碼crossover韓文,
製作出相關的Typography及Calligraphy;又以文化、藝術研究為名製造話題,
甚至可以邀請韓國的圖像設計師一同合作,促進兩地交流!」

----

(回憶追加篇) 2017.11.19 下午

(二百一十五)
「Gary,我總覺得馬路上的車輛比以前多。我甚至刻意去尋找相關資料,
原來近幾年內的車輛登記數目大幅飆升,足以證實我的觀察。

我認為這現象的成因,是因為這一代的都市人太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空間。
只是大部分人都欠缺置業的能力,於是不少人改為購買私家車。
反正車內的空間是私人的,我們想做甚麼事都可以。」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80120

《試探:倚戀過往的恩典?!》(路4:1-12)
講員:陳偉迦牧師

論到耶穌受試探的故事,我們通常如何應用?
「耶穌得勝,所以我們要好像耶穌一樣得勝?」

那些試探似乎很無謂?
撒旦所給予的其實都在耶穌能力以內,或是屬於耶穌的;試探,試甚麼?

(v.1)常常被忽略
「約但河、曠野、四十......」都使人聯想起舊約出埃及的故事
而當時所有人都期盼耶穌像摩西一樣成為地緣領袖,
帶領以色列人猶如昔日出埃及一樣脫離羅馬
第一個試探也容易使人聯想到舊約的天降嗎哪

真正的試探在於我們要求耶穌模仿昔日摩西所做過的奇蹟、拯救
我們時常擁抱過往僅有的恩典,只期望留在comfort zone,
重覆以往的經歷,不想再有更多意外的奇蹟?
只想「食老本」、抱殘守缺?不想再嘗試、不願意創新,不想再unlearn又relearn?

(講員個人故事從略......)

願我們肯付上代價,選擇走在神裡面,而不是自己裡面。

2018年1月11日 星期四

Above XHT


曾經有人覺得我有截然不同的觀察和思考方式,又問他自己要做甚麼才可以得到那些能力,好像我一樣。我回答:我不希望他嘗試模仿我,因為他只見到我擁有的、得到的東西,卻不知道我沒有了、失去了甚麼。

他不曾知道,其實我在這條學習的道路上幾乎失去了自己。所以,自己遭遇到就算了,但我不希望其他人有同樣經歷。

#港島遊 #紅隧港島入口

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36

2017.12.29 下午

(二百零六)
「雖然我身邊的信徒都已經信主多年,
卻是連一些比較基要的事實都搞不清楚,很令我擔心。」

「可否舉出一些例子?」

「先考考你:耶穌現正在哪裡?」

「已經升天去了。」

「那麼,誰住在我們心中?」

「是聖靈,這很簡單嘛!」

「我曾經聽到他們說:『有耶穌在我心中......』,真使我汗顏!」

「唉......」

----

(二百零七) (緊接上一段)
「再考考你:將來審判我們的是哪一位?」

「嗯......按照《啟示錄》,坐在寶座上審判眾人的是羔羊,也就是主耶穌基督。」

「其實《約翰福音》都有描述,幸好你還是答對。」

「但我覺得如果你再問下去,我會有可能答錯......」

----

(二百零八) (緊接上一段) (參考 Vol. 35 中的第二百零二段)
「......所以我對我們所身處的信仰群體感到無奈:
牧者甚少鼓勵信徒準時出席崇拜、多讀經多靈修。
這令我覺得群體缺少了對神的尊重,以及對真道的重視和渴求。
另一方面,現正在群體服侍的信徒都比較似是對信仰不太執著,
對信仰比較認真的那一群反而似是不被欣賞。」

----

(二百零九)
「最近我跟其他小組組員閱讀《使徒行傳》,其實當中描述非常有趣:

耶穌跟門徒說:聖靈會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
並要由耶路撒冷去到全世界,都要作我的見證。耶穌說完這話就升上天,不見了。
之後突然有兩個白衣天使在他們旁邊出現,跟他們說:
你們為甚麼還望著天空呢?這個Show已經完了!你們散去吧!」

(編按:把《使徒行傳1:8-11》的描述重新演繹一次,並且稍作個人詮釋)

----

(二百一十)
「你有向子女分享或教導信仰嗎?」

「暫時沒有,我們都把自己的信仰隱藏起來,留待他們長大後自行發掘。」

「信仰從來都是個人意願,其他人不能強迫;我對此表示認同。」

2018年1月2日 星期二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35

2017.12.29 下午

(二百零一)
「最近一次小組查聖經,聽到某弟兄對各種釋經書指指點點,不禁說:
這些書始終都是其他作者的心血結晶。既然你有高見,不如自己寫一本出來?」

----

(二百零二)
「當初牧者在講台上教導『敬虔』時,使很多人對律法主義過分敏感。
我明白牧者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剛巧產生了一個不理想的結果。」

----

(二百零三)
「在我眼中,牧者既然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也就要做好相關的配套。」

「你所指的配套是?」

「也就是其他服侍者的活動和事工能夠得到教會的配合,
例如牧者親身參與,證道或報告時作出呼籲、鼓勵大家加入等等,
否則會令服侍者感到吃力,很多事難以持久運作。」

----

(二百零四)
「我相信你都留意到:教會不同年齡層之間缺乏溝通、共識。
另一方面,總有好些信徒隨著年齡增長而流失。
或者你會以為這些都是個別事件,其實不然:
這是教會體制當中的盲點,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

(二百零五)
「在我眼中,教會牧者大部分情況下都只能夠關心到5%的信徒。
這5%的人當中若非本身靈命好,則是剛剛相反,屬於初信甚至不似是信徒的類別。」

「這跟學校的情況一樣:老師只會記起那些成績最好以及最差,
又或者是非常頑皮的學生,中游分子通常都只會被遺忘。」

「哈哈。很容易就被遺忘的話,豈不是很慘嗎?」

「因此就更要懂得獨立學習,不倚賴他人的情況下追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