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3日 星期二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十二)

甚麼是「教會生活」?對基督徒而言,
就是享受教會所提供的活動,以及在信徒群體中一齊經歷信仰、實踐信仰。
對他們而言,這不是一種習慣,卻是平常而又必須,好像呼吸空氣一樣。

在教會外的「俗世生活」中,我們的忙碌意義甚微,所見到的人和事都帶給我們各種煩擾。
對比起來,在教會中的忙碌總算是「在永恆的事上勞苦」,教會內的人尚且還比較可愛。
這令不少信徒享受「教會生活」多過享受「俗世生活」,
甚至去到一個地步,他們嘗試把日常生活基督化 (基督教化)
——按著「教會生活」的方式去過日常生活;「教會生活」取締「俗世生活」。

為了在日常生活場境重複這種「教會生活」,
信徒千方百計把教會內的生活方式搬出教會外。
於是他們在各種環境中邀請身邊的人一同閱讀聖經或信仰書籍、一同祈禱、一同唱詩歌,
繼而建立基督徒團契,甚至是更具規模的基督教事工或機構。

見到這景象時,我回想起牧師在婚禮當中的其中一段誓詞:
「......建立基督化家庭,按著聖經教導,要彼此相愛、彼此委身,
並按著神的心意教養子女,使他們緊緊跟隨神......」

要達至「基督化」,我們真正要做的並非不假思索地把教會內的活動重覆在教會外做一次,
而是緊緊跟隨神以及按著聖經教導的方式去生活。
如果我們忽視了這背後的精神而只是著重外顯的「教會模式」,就會把信仰「宗教化」
——祈禱、唱詩歌、團契等等都會失去原有的意義,變成一個個習俗、儀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