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Say Goodbye to 2013

曾經講過「眨下眼唔見左個月」,如是者2013又過去了
很感恩這一年所發生的事非常多
並且大部分都印象深刻

踏入充滿著未知數的2014年
面對挑戰幾乎是可以肯定的事
只期望這些事最後都能成為美好的足跡

2013年12月28日 星期六

Influence from DIMENSION

這隊樂隊改變了我的音樂觀念
最大的影響是我愈來愈喜歡結他的聲音
無論是主音還是低音結他,都很令我著迷

另外是和弦方面的概念
就算主音是同一個音,低音結他彈不同音就已經是不同chord
足以令該樂句的味道跟原本的不一樣
如果低音有很多passing notes或者本身有自己的motif,就肯定更精彩

即興方面尚有很多需要摸索的地方
但有一點相當肯定,就是如果要改一首正正常常的歌
可以從曲調、節奏及和弦三方面著手
其中和弦方面尤其麻煩,可能會被改至「面目全非」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2013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引用]《聖誕頌歌》

「頌歌」﹝canticle﹞,英文名稱源自拉丁文的canticulum,意思是小歌曲﹝little song﹞。在聖經中,頌歌是形容那些用來頌唱的經文,這些經文與一些詩篇的形式相類,但不是出自詩篇。因此,我們可以在舊約和新約裡都找到頌歌。


在舊約經文,摩西之歌﹝出15:1-18﹞及米利暗之歌﹝出15:21﹞是大家熟悉的頌歌。它們的內容聚焦在讚美神的大能和拯救。此外,哈拿的禱告﹝撒上2:1-10﹞、以賽亞感恩的詩歌﹝賽12﹞、希西家的祈禱﹝賽38:10-20﹞及哈巴谷的祈禱﹝哈3:2-19﹞都屬於頌歌類別。


在新約聖經,頌歌的內容集中在基督身上,其中四首稱為「嬰孩頌歌」,記載在路加福音,分別稱為尊主頌、祝福頌、榮耀頌、西面頌。這些頌歌都以詩篇的格式寫成,名稱來自它們拉丁文歌詞的第一個字。


「尊主頌」﹝路1:46-55﹞表達了個人的喜樂和感恩。馬利亞讚美神,因神在她身上施行奇事,當中充滿著神的愛,同時也表達出一位願獻身與神的少女從心底流露的謙虛和信心。這首詩說及上帝的三大革命:
1. 衪驅散心裡妄想的狂傲人,這是道德上的革命;基督讓人醒覺驕傲的可恥。
2. 衪使有權能的失位,叫卑微的升高,這是社會性的革命;
基督教消弭了世俗的名位和威望。
3. 衪讓飢餓的得飽美食,使富足的空手回去,這是經濟的革命;
基督讓人明白不要貪得無厭,並學習有餘時要施予。


「祝福頌」﹝路1:68-79﹞又稱為「撒迦利亞頌」。施洗約翰的父親祭司撒迦利亞得到大異象,明白他的兒子是先驅者,要向世人宣告眾人都在盼望的彌賽亞將要臨到,約翰的角色就是要為上帝所立的君王預備道路。這首詩歌表達救贖的觀念。


「榮耀頌」﹝路2:14﹞是天兵和天使宣告耶穌基督降生這大喜信息的頌歌,這信息竟然首先臨到幾個牧羊人。在當時的社會,牧羊人被一般正統信仰的百姓所鄙視。但這群人卻是首批見到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羔羊的人。基督降生在馬糟,是何等的簡樸粗陋。但這正是基督信仰偉大的地方,因為我們的神了解我們的生活,衪也曾生活在我們之中,像每一個平凡人一般,沒有甚麼特權。


「西面頌」﹝路2:29-32﹞是又公義又虔誠的西面,於離世前在聖殿中遇到初生的耶穌時所唱的詩歌。西面把耶穌的工作做了一個撮要:
﹝1﹞衪會導致很多人跌倒,因為他們刻意拒絕神。
﹝2﹞因著衪的緣故,許多人將要興起,因為基督的恩手把人從舊生命提升到新生命。
﹝3﹞衪將遭遇極多的反對,因為面對基督,我們不得不有所抉擇。
﹝參《路加福音注釋》第20-34頁﹞


聖誕節將臨,筆者想到救主基督降生前後所傳唱的頌歌。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作曲家,會以這些經文,作為他們合唱樂曲的歌詞。而這些歌詞,時常提醒我們神那不變和永不落空的應許,藉著基督得以實現。這正是我們信仰的根基,是這些頌歌所強烈傳遞的信息。願我們著著這些頌歌,思想耶穌降生的意義,一同以歌聲、樂器聲來讚頌這位甘願捨棄天上榮華,降卑塵世,住在我們中間的救主,一同以感恩的心來迎接基督的降世。


「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0-11﹞


陳康《津津樂道》

Hymnology 4

剛剛過去的兩場崇拜除了有屬靈的反省外
也對一些傳統詩歌有更多的認識及探討

好像《怎能如此》、《新生王》這一類的歌曲
能夠被廣泛流傳除了旋律優美,音樂動人之外
歌詞還是「句句金」的觸動人心
因為神的屬性、神的使命、神的作為能夠具體地呈現在幾節歌詞內
可見作詞人本身已經「功力深厚」
再跟這一代的詩歌比較
就會發現詩歌的性質、以致當中的觀念都有很大分別

不過另外有一些歌卻是令人摸不著頭腦
例如《我要建立一群大能的子民》的「壞鬼神學」:
http://chunsheng-huangchunsheng.blogspot.hk/2011/10/blog-post_15.html
崇拜完結之後,跟組長一起探討這首歌的歌詞
他質疑「主啊!興起!建立教會,使我們靠你堅固」是不是帶有命令語氣
結果我藉著把歌詞親自向他演繹了一次,得出了「這是一個呼求」的結論
並且從詩歌集中找出答案:「禱告性質」

真是「魚翅恩典,使我驚畏」......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快跑的跟隨

1. 長青崇聯合 - 講道筆記20131221
想到可以分享的感恩事項時,已經是數奉獻的時候了 -__-
在感恩分享環節感到害羞,還是意料之內的事
在此也就更看得出長者平時在「小事」上的敏感度很高
或者青崇可以有樣學樣,彼此分享並進深對信仰的敏感度

長崇的敬拜模式沒有豐富的音樂元素,內容也十分簡單
結果反而使我們不習慣並且難以投入
這反映了我們跟他們所專注的事有所偏頗
或者我應該常常出席早禱會、泰澤來作這種操練

----

2. 早堂 - 講道錄音
早堂期間,林牧師談及他以前的師徒關係
剛巧有熟悉他們的人坐在旁邊
根據該姊妹的講法,他們在這幢建築物還未重建之前就已經認識了
來到2013年還是能夠三代同堂,感恩感恩
(相信老師見到自己的學生上講台,也必感慨)

上網作了資料搜集,林牧師提及Charles Wesley的《怎能如此》
英文原版:《And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一樣震撼

《平安夜》的故事之前已經提過,因此從略
倒是最後的結束部份使我印象深刻:

"我們是否重新需要接受神的臨到?
......信主多年的弟兄姊妹,對主沒有excitement?
內心深處平淡如水、如老夫妻般
來到主面前如沒有來到一樣? ......"

講道筆記20131221

《跟隨一陌生人》(太4:18-22)
講員:祝宗麒傳道

陌生人 (耶穌) 進入陌生地 (迦百農)
如何看待「來跟從我」(如何了解、如何回應) ?

不猶豫、「捨棄」自己擁有的
由一個家進入另一個更大的家

信心與順服的難度
講條件? 查問將來?「諗過度過」?

蘋果的比喻:
對蘋果的知識十分了解,但仍然覺得陌生
直至親自品嚐過蘋果 => 信仰親身經歷的重要性

面對生活的突然轉變
人生正是持續的轉變
「點解??」「...來跟從我,並且得人如得魚...」
在陌生條件下,不靠自己能力,但要見證神親自作為

----

可惜不是查經班的場合
因為第19節「得人如得魚」一詞令我思考了好一段時間:
我們今代講「得人如得魚」幾乎都是跟傳福音有關
但當時耶穌尚未完成救贖的大計
當代的人都期望救主是王者再臨而非代罪羔羊

假設耶穌講「得人如得魚」的意思確如字面所說
那就是說耶穌在未釘身之前就已經作出呼召了

也就是說
使徒聽到一個陌生人向他作出一個他不明白的呼召
但是都選擇了跟隨
對此我確實是心服口服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出人意表的節日

《詩微,言不輕》


相信大家一定熟悉《平安夜》這首詩歌。對於信徒或是非信徒而言,這首歌都可以說得上是聖誕音樂的代表作﹝icon﹞。聖誕節期間,在教會、商場、電視、電台、學校、派對、餐廳、唱片公司或甚至公共交通工具上,在各類型的場合和聚會,我們都會有機會聽到或唱到這首歌。究竟這首家喻戶曉的詩歌,是在甚麼情況下創作寫成的呢?林列所著作的《聖詩合參》有很詳細的記載:


「聖尼古拉教堂座落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一個相當小的村莊,在1818年12月24日,教堂的司琴格魯柏告訴教堂的助理神父莫爾,教會的管風琴破損得無法修理,不能在當晚的子夜彌
撒中使用。


莫爾神父聽到這消息後,為了消除內心的煩悶,以應付這想像不到的緊急狀態,自己穿上最厚的衣服,外出訪問若干教友的家庭。當晚在回家的路上,他將眼前的光景和十幾世紀以前基督降生的地點------就是在伯利恆擠滿了人的客店後面的馬棚裡------作一比較。他隨即發現自己在創作一首新詩,用以描繪聖嬰耶穌出生那天晚上的情況,這件事使他深感驚奇。於是他趕回自己安穩的小屋,盡速將源源流出的詩句記錄在紙上,不知不覺地寫了好幾節,他用本地的德語命名該詩為【平安夜】。


他拿著這份新詩,到隔壁拿結他給格魯柏,然後勸他說:『格魯柏,請為我的新詩配曲,不管有沒有風琴,我們將於子夜彌撒合唱。』格魯柏抗議說:『我是教師,不是作曲家。』莫爾解釋說:『你一定懂得吉他上面的三條絃線。』格魯柏肯定的點頭。莫爾接著說:『就在那三條絃線上作你的曲調,盡可能簡單,只編排兩個聲部就好。今晚你彈,我倆合唱這新的聖誕詩歌。』格魯柏照他所要求開始作曲,而這首【平安夜】在那歷史性的深夜,初次被公開頌唱。」﹝第524-525頁﹞


【平安夜】創作經過的故事,除了讓我們知道這首詩歌的創作背景外,也讓我們對聖樂事奉有幾方面的反省:


第一,簡單的東西,也可以被神重用。一首只有十二小節,結構簡單,旋律多有重覆的小歌,卻成為流芳百世的經典樂曲。這一點可讓我們再次思想,作為指揮,在選曲時,樂曲的難度應否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第二,放下自己的成見、喜好、限制。當格魯柏不再執著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嘗試衝破自身的限制和經驗,他竟然能創作出一首如此美麗的樂曲。反省我們今日的事奉,當我們放開對音樂風格的偏執、對樂器種類的個人喜好,對詩班某聲部的鐘愛,只求樂意擺上、盡心事奉,是否也能帶給我們個人,甚至是整個團隊的進步與突破?


第三,微小的東西,也可帶來大大的祝福。【平安夜】來自偏遠山區的一間小教會,出自兩位不見經傳的小傳道的心思意念;他們創作這首樂曲,為的是應付當天晚上,人數可能不太多的一個小小彌撒,但這首詩歌,日後卻祝福了眾多的生命。在我們聖樂事奉上,那管是唱好一個音,那管是彈奏好一句樂句,也不計較將會有多少聽眾,但求盡心做到最好,我確信神必使用,也讓別人蒙福。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陳康《津津樂道》
----
因為【平安夜】的創作故事沒有正式的文獻記載
經過多年的口耳相傳後,出現了多個版本
有人說風琴是被老鼠咬壞的
有人說是外地專業歌手唱紅的
有人說歌詞是之前早已寫好的 (這個可信性比較高)
不過臨急創作旋律這一點是一致的

沒有想過林大衛牧師會在講道中提到,而實際上他講的版本也有少少出入。
----
對聖誕節稍有深入了解,開始覺得這節期實在出人意表。

耶穌在地上的身份,竟然是一個私生子
耶穌降生的地方,竟然是馬糟
耶穌的降生,竟然是悄悄然的
耶穌的使命,竟然是為我們眾人捨命
聖誕節定於12月25日的起源,竟然是來自異教的太陽神
......

確實不可思議。這是甚麼的道理。

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Vision #9:對待問題的態度

香港社會的問題本來就已經多。
剛剛終審法院的判決,又把清單更新一次了。

我始終有一點不明白,就是受政府或傳媒的影響,
我們總能夠為每一件事評論一番,卻甚少把所有問題攤開並且一次過分析。

若果你有,你應該十分明白,
這個特區政府的處事手法 (不單只施政) 已達致荒謬的地步。

你可能會話:「廢話!係人都知啦!講黎做乜?」

但你有無想過,大家都認同政府很荒謬的同時,
大家都過於樂觀地認為示威、靜坐、絕食能夠帶來改變,並且解決這些問題?

香港人對待問題的態度,我覺得本來就更值得探討:

1 「儲定錢移民把啦!」
抱這種自私態度的人深圳河以北其實也有不少,相信就算身在外地都總能夠遇見。
況且這類人未免對這個地方太無歸屬感吧。

2 「政府官員下台/天滅中共」
抱這種心態的人其實有一個潛台詞:期望問題有人解決。
為何不是自己解決?因為自己要有自己的生活及享受。
那麼為何別人要捨棄自己的一切來幫助你?eh..

甚麼人能夠有此能力?我們曾寄望泛民主派、學運社運組織。
但個人認為,只有孫文這類領袖,再加上「外國勢力干預」才可以改變國家。
但此時此刻,這種期望幾近不可能達到。

是的,若非信仰能改變人、改變自己的緣故,
我並不覺得所謂「愛與和平」能夠解決問題,
特別是這種概念能夠被不斷扭曲的時候。

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Variation by Progression

1. 過來人的提醒
原來我對身邊的人一直有不合理的期望

2. 講道筆記20131215
舊約有不同經書互相對照,對一些概念也就有更好的掌握
對我而言「講的教的能否做到」「面對危難不退縮」都是充滿難度的挑戰

3. 珍惜與享受
有時難免覺得可以有同行者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
不禁承認,我這種心態很自私
希望以後的日子在這方面能有轉變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下雨天皮鞋波鞋入哂水點算?

下雨天穿著皮鞋波鞋難免容易入水
回家後可以把一張張的舊報紙搓成紙團放入鞋內
必要時可以每24小時更換
就能把鞋中的水份倒吸入報紙內

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31215

《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哈3:16-19)
講員:黃天相博士 (伯特利神學院)

結構:
1. 向神埋怨
2. 神的回應:用更衰的惡人懲罰惡人
3. 義人因信得生

聽見聲音就驚怕?
「有愛,就有怕」(不是說「愛裡沒有懼怕 (約一4:18)」的嗎??)
神想我們先懼怕,(然後) 愛我們
=> 常常敬畏神,不至犯罪
對自己的另一半「做多永遠沒有錯」,對神也是如此??

摩西、以利亞一見神就俯伏在地或掩面 => 意料之外的反應
(我們有沒有這種反應或預備?)
神的愛與你個人的關係:
(聖經)知識可以學,但靈命要靠操練
等候的功夫
為要面對病患、亡國或神的審判
=> 災難臨到人民 (或自己) 身上
自己講的、教的,自己又能否做得到嗎?
假冒為善的人,正正就是被耶穌鬧得最狗血淋頭的一群

(v. 16-17) 不是現在的處境,但卻是預料災難臨到時會發生的事:
耕種在第一步就失敗、不能收割、人的努力白白浪費掉
=> 預料到自己會面對的困難

最壞的預備,最好的打算
(v. 18) 「歡喜快樂」(甚麼事都歡喜快樂? 應該入青山!)
神的帶領不一定是最舒服、最快捷,但會是最適合
(耶穌之所以會到曠野受試探,也是受聖靈引導)
=>主的力量不一定幫我們解決困難,但一定能夠幫助我們面對困難

死的原因一定是罪嗎? 不是的!
耶羅波安的亞比雅兒子之所以早死,是神對屬祂的人的一種保護
免得後來遇上全家被屠殺的命運
(參考經文:王上14:11-13, 15:29, 代下34:27-28, 賽57:1-2)

(摩西一生為主所用,臨尾卻不能入應許之地
又不斷被神吩咐「立約書亞作繼承人」、「(只)可以遠遠的觀看」
到底真的是懲罰嗎??)

「舊約佬」vs「神學佬」
舊約佬:「你成日講埋尐『一個三個』、『三個一個』,邊有人聽得明!!」
神學佬:「無錯你講舊約尐人係聽得明,但無人跟住做呢!!」

=> (惟有)主的力量,使你「在高處不失腳」
但困難還是要自己去面對:
「面對危難時,唔好丟神架」

(v.19下) 與 (v.1) 配合:這原是一首詩歌

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各人的故事

不久前認為「生命(靈命)比能力(恩賜)更重要」
結果剛剛聽完的《士師記》講道又有相關的概念,真是百感交集
(延伸資料:該名牧師以及該位福音歌手)

每次當覺得自己走到疲乏、想訴苦之時
又會聽到其他人更特別的分享
並且總能被激勵,突然又覺得自己所經歷的好像還不是甚麼......

因此,又覺得自己焦點錯了:與其講更多,不如做更多
雖然是已經比以前做多了,但我相信「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從前輩手上借到《Heaven is for Real》
能夠經歷另一個奇妙的故事,好得無比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臨時特急.先達行

小弟受了委託,要負責購買下年度詩班指定的樂譜
當中有若干部分的樂譜都要買聖樂服務社所提供的原譜
碰巧順道要去旺角,打算到訪其辦公室
親身一次過完成交易;求人還不如求己










(完全不知道先達廣場後面的唐樓是這樣的
如此組織深入民間,會否也是反對「聖俗二分化」的一種暗示?)

這些商住大廈的用途十分廣,很容易就撞見樓上賓館、劏房及自由行旅客
實際上旺角區無數唐樓都是這種景象
這些地方確實是「旺角中的暗角」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煽風點火

每次聽雙親訴說那邊教會的問題,我都覺得不能接受
去到一個程度,我相信如果有日走入那教會
可能會好像耶穌走入聖殿「反檯」一樣無好下場

根據他們引述,個人認為同工的態度及教會文化是最大的難題
而且這類結構性問題實在根深柢固,恐怕會是不治之症
眼見他們的靈命一直受那些問題影響,很不甘心
(實際上父親只有在週日放假時才會去崇拜,已經完全脫離了他們的圈子)

最近跟家人多次討論過,都覺得平時應該更多接觸其他教會之文化
(若說「世上只有一間教會」,那麼無論短暫、間中的穿梭甚至轉會都不是問題)
但如果這件事被傳開,恐怕又成是非,雙親可能會被人排外,實在不利
坦白講,那教會還算得上是相當有名望的,要走到這一步我很不高興

(如果想了解更多,請私下聯絡)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演奏級」的概念

以下這網頁詳細地解答了何謂「演奏級」:
http://emilyleemusic.com/index.php/zh-TW/2012-02-02-14-25-41/19-2012-02-19-05-33-14

----
1.「兩間學院的文憑試有甚麼分別?」
其中最大的分別乃在於ABRSM的考試有Viva voce及Quick study部分,而Trinity的則沒有
而口試(Viva voce)與完成畢業論文時的Q&A十分相似 (參看 Thesis Defense)
問題困難的程度可以如此:
「講講你認為作曲家在這考試曲目中表達了甚麼音樂概念?」
「你用的樂譜不是我們普遍使用的版本,可否解釋一下為何有這個選擇?」
有很多成年的考生都因為沒有好好準備這部分、不懂應對考官,令整個考試不合格
也直接地令很多考生不敢嘗試ABRSM的文憑試 (包括小弟 -_-)

2.「為何最高級的演奏試都只是相等於碩士程度?」
因為博士程度沒有演奏部分的考試
如果想考音樂系博士,就要在學院做研究、寫論文,都是象牙塔式的學術活動
----

「演奏級」這個詞語的定義範圍確實十分廣闊 (由副學士至碩士畢業)
因此這個字眼對在這方面有認識的人而言意義甚微
反而直接講出文憑的簡稱會更好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漫漫長路,慢慢地走

考試官在ATCL的成績單的總結上寫了以下評語:
"Programme choice clearly did not inspire the interpretation personality here, 
and performances while technically correct, 
rarely showed any involvement or commitment to the music being played."
"No real sense of a recital occasion in stagecraft presentation"
(選歌方面未能反映演繹個性,技巧而言相當合理,但感覺到考生彈奏時十分抽離
不覺得自己是在台上演奏似的)

幾乎是一面倒的批評,老師也因此問我是否做了一些事令考試官反感 -__-
印象中跟考官話別之時,他缺乏笑容
而實際上,考完琴試那一刻我也對自己的表現毫無信心
知道自己的能力完全不及老師的期望
但仍十分感恩老師在這一方面一直支持小弟

本身已不打算要求身邊的人為這件事代禱
因為感覺上這種追求好像是不實際的需要,而且會給人炫耀的感覺
不過神在這件事上讓我親身體會「在人不能」之時的奇妙作為
又感恩音樂的道路上總有衪的同在

下了苦功後技巧方面能夠有八成分數,總分還是合格
花了很多時間、金錢及心思,這一張文憑總算是對自己的一份肯定
以後的關卡都會是文憑程度,應該還要多年努力才有機會完成
且看前路如何走下去......

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遇見黑暗

1. 最近夜晚睡覺都有發夢
曾經夢見在大浪滔滔中死裡逃生
又夢見過在另一場合被人襲擊

幸好都是印象深刻的夢;
因為印象深刻的夢都不曾Deja Vu過
----
2. 當有聲音針對人的心理
另一邊的聲音針對社會的趨勢
卻從來沒有人重視「生命」的存在
這世上有甚麼罪比自私及自大更嚴重??
----
3. 我們總希望要聯合作戰
但實際上我們連一對一單挑的能力都缺乏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11月回顧.11種場合

1. 辛苦的場合 (1-3 Nov) -- 打硬仗,無得輸
----
2. 安靜的場合 (7 Nov)
出席了泰澤詩歌的共融祈禱會
近似天主教的靈修氣氛,但舉辦團體及活動性質卻完全是基督教的範圍

詩歌有點像意大利Bel Canto(美聲)的唱歌練習
不過旋律及歌詞都是十分簡單,很容易投入並感受到它們的力量

只是靜默的時候容易失去專注 (生活習慣所致)
不過就算如此,對身心靈都是一個很好的洗滌

充滿著對下一次的期待~
----
3. 聽道的場合 (10 Nov)
不知道李博士這一講是否屬於課堂系列之一
總覺得要限時完成好像特別辛苦,有種消化不良的感覺
幸好,有錄音可以重溫 =]

讀經實在是需要十分仔細、不能囫圇吞棗
在這方面,李博士做了一個好榜樣
至於其他的心態問題,我覺得做得到當然是最好,做不到的其實情有可原
(話說在今年暑假他一家人去了歐遊,也沒有可能不請假吧???)
----
4. 婚禮的場合 (10 Nov)
城寨公園的六藝台實在是一個非常難找的地方
能夠在如此古舊中式場合唱著現代詩歌,是一個不錯的crossover

能夠看見天氣的配合,弟兄姊妹同心的出席、見證及服侍,很感恩
是日又再一次感覺到,這個世界原來真的十分細小

只是無名英雄後來竟然被賣甩,心中有點不是味兒
----
5. 喪禮的場合 (15 Nov) -- 身後的見證
----
6. 浸禮的場合 (16 Nov) - 講道筆記 20131116
有組員受浸,確實比追看澳門大賽車更重要
印象中自小弟受浸 (2009.11.14) 之後,青十組一直都沒有人參加浸禮班
所以今次薪「水」相傳於小組而言意義重大
(話說,浸禮的司琴很有效地幫助主席營造氣氛,好勁)

連續去了婚禮、喪禮、浸禮,確實有點百感交集
留意到前輩與我們之間無論心態、視野或言行都有非常遠的距離,很慚愧很不甘心......
----
7. 筆試的場合 (19 Nov)
駕駛筆試一Take過,下年六月在天光道路試
----
8. 問答的場合 (26 Oct, 23 Nov) -- 牧區敬拜人員聚會筆記及後感
----
9. 奇妙的場合 (24 Nov)
感恩雖然沒有接受過帶敬拜的訓練,但在詩班仍可以有帶敬拜的嘗試
今次是第一次嘗試帶兩首歌,已經覺得近似平時大堂崇拜的格調
平時詩班練習都是阿Sir站在眾人面前(做指揮),小弟在旁邊彈琴
惟有這一刻位置會對調,感覺好奇妙
聽到有人向阿Sir講「技術上既問題點會難到司琴」,那一刻心底裡確實充滿共鳴

練習完之後聽Yuki講道
巧合的是余牧師之前一晚在面書上分享了孫寶玲博士對同一段經文的見解
雖然一個焦點向內、一個向外,但立場還是相近
----
10. 速記的場合 (24 Nov)
雖然就能力而言,小弟跟法庭上的速記還是有天淵之別
(法庭上的速記能夠一字不漏地紀錄所有對話)
不過已不止一次聽到其他人的讚揚

能夠重溫講道要點,本是美好的
只是要做這種筆記,感想通常都會在離開教會後、整理筆記時才慢慢發酵成形
所以已聽完道、想看感想的人難免會覺得失望

另外一件事我自己都感到好奇,就是我甚少在青崇開動這種筆記模式
(可能因為青崇講道的模式不似講課)
不過若果真的有這種嘗試,恐怕某些講員不會放過我......
----
11. 策動的場合 (5, 9, 19, 25 Nov)
包裹現正等待教會寄出
概念不是由我而起的 (我相信是由Andy啟發的),也不知道原來寄郵包有諸多限制
有謂「千里送鵝毛」,但我們相信所送的貨物無論重量還是情意都比鵝毛更重
----

後記:
這個11月所發生的事實在太多
以上記錄的都還只是一大部分而已,還有餘下的有待公開......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態度的追求??

《愛不完,讚不盡》


梅頓 (Thomas Merton) 是近代最具影響力的靈修學作家之一,他的著作有70多本。在《我以詩篇來禱告》一書,他以淺白明快的筆觸,讓讀者認識詩篇的精意,從而把詩篇活用在禱告的生活中。其中一章,梅頓說:


『讚美上帝!我們曉得讚美、崇拜和榮耀歸上帝是什麼意思嗎?今天,讚美已經淪為廉價之物。任何事物都可以是被讚美的對象,肥皂、啤酒、牙膏、衣著、漱口藥、電影明星、一切讓人生活得更舒適的小玩意兒,總是會受到'讚美'的。讚美在今天受到濫用的程度,嚴重叫人感到厭煩,而由於凡事都受到電台廣播員空洞熱忱'讚美'一番,結果最終沒有一事是受到讚美的。讚美變個虛有其表,沒有人有興趣運用它。


還有什麼頌揚至高之語可以留給上帝?這些說話已經浪費在食品和騙錢的假藥上,再沒有支言片語可以給我們稱頌那獨一聖潔的上主。就這樣,我們來到祂面前祈求幫助,免受責罰,呢喃我們的需要:一份更好的工作、更多金錢、更多廣告所讚美的東西。我們會希奇我們的禱告為什麼總是沒有下文——禱告的存在與需要,只是由於我們極度渴望那些東西而已。


然而,我們卻不是真的認為我們需要上帝。我們甚少想到讚美祂。我們對詩篇缺乏興趣,隱藏在背後的原因,極可能是因為我們對上帝缺乏興趣。假如我們真的沒有興趣讚美祂,那麼就顯示了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曉得祂是誰。當一個人意識到上帝的真實身份,而且曉得祂是那全能、全聖、'為我們施行奇事'的一位時,我們惟一可能的反應,就是從心底湧出難以盡言的狂喜,驚嘆上帝對人的深恩大愛。詩篇統統是由於這些呼喊所構成的——讚歎、歡欣、愁苦或喜樂的呼喊。這些詩篇充滿了激情,以致它們有些看來彷彿是支離破碎和毫無意義的。詩篇的渾然天成,讓它們看來好像是信手拈來的詩歌,因為心醉神迷是不可以預先排演的。』


梅頓的說話如當頭棒喝,提醒我們不應讓今日的潮流文化和商品市場把讚美廉價化,或者讓那些虛有其表的讚美矮化和污染了我們對神欣賞、讚美和驚嘆的心思意念。正如神學家奧古斯丁說,上帝在詩篇中教導我們讚美祂,透過詩篇的言辭讚美上帝,讓我們更多認識祂,更多愛祂。


多年前筆者第一次到美國留學,初嘗美國的讚美、正面和鼓勵的文化。雖然美國式的讚美,有時流於過分和表面,但每次被讚許時,我總覺得很受落,很得到支持和激勵。這文化上的差異,讓我察覺中國人都較含蓄,常把很多讚美和感激的說話,藏在心中,不容易說出來。在這文化的影響下,我們有時甚至把讚美神的說話也埋藏在心裡。


願我們在聖樂上的事奉,能抱著一個正確的態度,事奉不為音樂上的目的,如滿足個人唱歌興趣、表演的慾望等。相反地,用一個祈禱的心,透過音樂和歌詞表達對神的讚美,更多認識神,藉聖樂的事奉,更多親身經歷和體會神的真、善、美。


“稱謝耶和華!歌頌你至高者的名!用十弦的樂器和瑟,用琴彈幽雅的聲音,早晨傳揚袮的慈愛,每夜傳揚袮的信實。這本為美事” (詩92:1 -3)


陳康《津津樂道》
----

閱畢全文,又使我想起「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的掙扎,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事奉人員對生活的追求、對音樂的追求、對自我的追求都是恆常的試探

至於正面的讚美文化,作者貌似是混淆了對神的讚美及對人的讚美
這種敢於開口的態度當然值得我們學習,只是焦點不能放錯
否則我們可以憑這種態度不斷讚賞,甚至都是從心底裡湧出來,偏偏還是錯了對象

另一方面就是何謂「敬拜者應有的態度」
簡而言之就是平時生活的態度應該要跟敬拜時的態度一樣
(所以該句「台下冇乜反應」其實已反映了這方面的問題)

回看自己當日願意承擔,是因為甘心樂意擺上的態度
因為沒有留意到經過長時間消磨後的變質
結果曾經出現過傲慢、自卑、氣餒的時刻
(最後一個是最深刻的經歷,幾次分享中「字裡行間是有的」)
要在那些艱難的時刻才明白何謂真正的敬拜 -- 定睛於神
----

《津津樂道》是陳康傳道為聖樂事奉人員寫的靈修書
不過有些靈命上的題目我認為是適合任何人的
或者以後還會再有分享的機會,哈哈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愈知,愈覺無知

最近實在看了太多學術性的東東
不過都是有意義的,若果懶惰不分享,恐怕自己過意不去

----
1. 轉貼:從正氣歌可知文天祥正是一位忠義的基督徒
這個純粹分享,小弟不敢苟同
不過這證明了我們把「天地有正氣」放在口邊,「是合宜的」 XD

2.馬吉安主義 Marcionism:Wiki Page (若看不明Wiki的可看這個)
初信者總覺得新舊約中的神相差甚遠
難怪 (我覺得) 牧者每次講舊約總要多做一點功夫
強調就算神很嚴厲,衪的慈愛依然環繞著我們

3. 1928年培靈研經會吳子坤先生的開會詞
留意當時的政局已十分混亂 (實際上之後的五十年也是如此)
難怪牧者會說「人總是妄想自己能在天國降臨一事上有份」
這對躊躇滿志的人而言,完全是一盤冷水淋在自己身上
話說,那年代的領袖為主作工,會留八分時間禱告、留兩分時間預備的
如果教會提倡推行這精神,不知效果會如何??
----

話說最近的思緒跟鼻水一樣長流,開始覺得有點泛濫
期望以後分享更多個人的觀感,起碼同行者能夠有多點共鳴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青崇司事有感

愈來愈覺得這位置從來都不是低要求的項目
每次站在門口,都十分需要「平常心」來迎接面前的人
因為對著不同的人,自己的態度好像有些微差別
我相信遇著憂心或身體不適,情況會更加麻煩

曾經被形容我在這崗位「相當盡責」,反使我覺得他們的期望過低
但事實又好像如此:請假可以忘記了通知、穿了短褲等等,倒也難怪

之前區牧問過「做司事能否記得所有人的名字」,我到現在還未做到
近期嘗試主動接觸早回來的人,只是遲到的一群一直無從入手

做司事其實有一個副作用,就是會留意到其他人有否出席、
是否準時、遲到早退、有否專心、留在教會但沒有來崇拜等等
以上種種都容易成為口中的是非,不能隨便說出去

誠然,當新敬拜隊能夠不斷組成之時,個人認為台下的需要更是急切
知道JJ想仿照主日崇拜加設「新朋友招待 -> 新朋友信仰班」的一條龍服務
按他所言,「司事」與「新朋友招待」將會是兩個不同的位置
只是還未想清楚自己的方向會是如何 >_<

----

以下的問題不是我提出的:
「如果識音樂唱歌可以企上台服侍,
我地都有把口、識打招呼,點解只揀台上,唔揀台下服侍?」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牧區敬拜人員聚會筆記及後感 (20131026, 20131123)

實際層面:Flow and Momentum
以時間建立的預期
敏感台下的專注度及接受程度
由快歌轉入慢歌好像突兀的剎車、破壞了原有氣氛???

歌的性質:Celebrative vs Contemplative
趕回來之後立即要默想?
決定頭一首歌的tone,足以決定以後敬拜的氣氛
普遍情況下先用Celebrative的歌讓會眾熱身,後面Contemplative的歌可以達到預期效果
有一些歌可能兼容兩種性質,但不同位置或排序會有不同效果及結果

崇拜的結果很受主席影響的觀念
導演 vs 導遊:中間人、祭司的角色
導演:「(我覺得) 呢個景點係咁咁咁......」
導遊:「我帶你到目的地,但你自己要慢慢發掘......」

敬拜可以有甚麼主題??
大主題:神的慈愛、公義、信實......
副主題:敬拜、感恩、反省、認罪、立志、應用
合併使用:因著神的大能我們敬拜、因著神的慈愛我們感恩......

雖然教會的講道主題總是「急就章」
但敬拜不應因此成為一個獨立單元、「崇拜仔」
講道是教人認識信仰,敬拜就算未能切合講道,一樣可以著重回應

一擊即中的目標是否合理 (次次帶敬拜都想一百分)?
最重要是吸引信與未信者回來

「敬拜一個月好一個月唔好,仲衰過一直都是麻麻地的」

給主席的Universal Rule:
1 神是信得過
2 在神裡面有希望

----

(個人覺得 Universal Rule 可以加「我們是神所愛的」)

沒有上過牧區敬拜訓練的小弟,一直覺得帶敬拜這門學問實在奧妙
因此JJ今次的討論可謂正中下懷
雖然對於樂手及伴唱方面近乎零討論,有少少失望
不過對於牧區敬拜的發展方向有了認識,做好心理準備還是不錯

本來以為JJ會好似Yuki一樣會講很多靈命上的題目 (參考:光、鹽 vs 麵包)
但結果聽到的都是很實際的概念,哈哈

牧區內各人應該會有自己一套崇拜敬拜觀,因此不打算探討
又覺得台上事奉的壓力已經很沉重,我們應該要對技巧上的瑕疵更加寬容
但靈命上的及神學概念上的還是要小心

----

出席完聚會後,反更覺得敬拜人員在台下的身份及配合還是一樣地重要
(事實上,這可以對台上的人有互相的影響)
無理由只考慮這個星期在台上的屬靈形象
而不考慮其餘時間在台下的狀態、會否對身旁的會眾有影響吧??

因此,願神祝福看顧有份在台上事奉的諸位前輩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原來自己無知

哲思破格專欄:閱讀中世紀神學的感想

該文章第三段解答了我去完馬鞍峰教會一直想著的難題:「全能」的概念
看完張國棟博士的論述後,總算是尋著一個令我心服口服的答案

但同時也感慨作者在第四部分寫的一句:
「按上述解釋,這類神學討論理應吸引很多信徒關注,
然而,今天在香港教會裡談這類神學的人,數目卻出奇地小。」

確實在香港這種「搵食行先」的地方,如此認真分析、討論確實納悶
不過若果連學者的圈子也是如此,很難想像他們的教導如何影響非學者的信徒
希望「一心做好社區服侍,但片面地掌握聖經及神學概念」不會成為本地信徒的通病

雖然,目前的情況確是如此......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Vision #8:輿論戰的形勢

觀乎近日種種跡象可見
政府只要有兩大電視台作盟友,已幾近立於不敗之地
也因此除了對王氏徹底封殺之外,並沒有再作出任何攻擊

反之,手下兵將卻接連出招,大肆抹黑右派分子
這實在跟幫派爭鬥--「等手下打,大佬坐享其成」--十分相似
誰是幫派掌門人,大家心知肚明

在此一刻,各網上媒體的立場亦已經相當明顯
反而面書上政治角力並不明顯,這一點頗教人感到意外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講道筆記 20131116

《回歸信仰基本步》(路9:18-27)
講員:岑詠君傳道

「返教會為乜?」
以前滿腔熱誠,現在都冷卻了?

第一段:耶穌的身分及使命 (9:18-22)
第一次預言自己受難,又囑咐別人不要傳開
皆因眾人對彌賽亞的誤解:得勝君王、推翻羅馬政權?
但其實要死在十字架上......

我們對耶穌的期望是如何?
有求必應、生活平步青雲?
但耶穌是來受苦的
返教會就是繼續認識神
不斷被提醒神的屬性、身分及使命

第二段:做基督徒要捨己 (9:23-25)
按耶穌的方法,非自己的方法
捨己:甘願捨棄物質而得到永恆的生命
以為賺錢及物質才是得到生命,因此會覺得基督徒很傻?
賠上是被動式的,非自己所能控制
態度上的轉變,改變優先次序,最後反得屬靈生命的滿足

返教會覺得很浪費時間?? (覺得預留這時間可讓自己有更好盤算??)

第三段:做基督徒要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 (9:23, 26-27)
十字架的死刑看似很可恥
但這卻是救恩及神的國來到的方法
殉道、受苦、被挑戰、被羞辱,是每日的挑戰及作生命見證的必須

(不要以福音為恥) - 面對著他人的眼光及疑問,不跟從世俗的挑戰

返教會就是為了學走這條辛苦的窄路
提醒自己的身分及責任
與同行者互相扶持

----

道,基本上是沒有爭論的餘地;不過引用的例子卻仍有空間討論:
1. 我們信主的會否過於簡單的把「成就」歸納為名利的一部分?
我覺得「為主的成就」是可以有的,只是有著標竿人生也就不能滿足於小成
2. 眾人期望耶穌推翻政權,但實際上衪來是為我們受苦的;
那麼我們是否不應期望推翻現時的政權,並要有為主被挑戰的準備 (例如同志平權)??
(同志平權該部分我不打算在此討論,留待高手出招 =P)

Tiff 的講道真是又深又淺:知識層面很簡單、靈命層面卻很有深度
身旁的人有充滿睡意的、有充滿眼淚的;
剛好之前的下午是浸禮,因此無論是聽見證、聽道、以及與身邊屬靈後輩的交談
都使我記起「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這句說話
我好想再一次感受到以前那種Passion

另外,我又想起了那些已經睡了的前輩
求主幫助我,當走的路要持守並且走盡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身後的見證

本來就已經缺席了練習,但還是被容許穿詩袍唱詩
雖然有考慮過場地問題,留在台下對家屬而言是否更好
但結果證明了我的憂慮是多餘的
年長一輩的同工全部都出席,但年輕一輩的卻是幾乎全部缺席
也因此又成了「全場最年輕」

話說若非要去六藝台而缺席練習的緣故,Yuki是想邀請小弟擔任當日的司琴
但最意料不及的是場地所設置的喇叭非常「拆聲」
播放的詩歌音質差到連同工都不能接受,在司琴未趕到的情況下又要做替工 -_-
(話說自己的Folder有很多詩歌例如《恩典之路》、《將天敞開》等都不適合這場合)
見到執事拿DV影著自己時難免又開始緊張,樂句之間完全感覺得到臉上汗珠的停留

王牧師後來的訓勉有很大的提醒:
我們很多時候只是看見並加許一個人委身於一個群體的服侍
卻未必知道這個人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是因為背後其配偶全然的付出及支持
也就更加不會知道這種不怕辛勞、不會抱怨、事事無私的服侍是十分重要

旁人難免覺得二人短時間內先後的離去可能是因為心中傷痛的問題
但另一角度看,沒有受到痛苦的煎熬,只是暫別八個月又能再相見,是值得感恩的
只是在地上的後輩會比較難過

(刊物) 最後點唱:彩虹下的約定天父必看顧你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聞痔暈?? 文字雲!!

使用了網上的 HTML5 WordCloud
以下是發佈了對上一篇文章--驀然回想(二十五)--之後的結果:


以下是頭40項排名:
177次 自己
123次 我們、教會
112次 不是
111次 沒有
102次 可以、聖靈
94次 的人
79次 因為
67次 知道
63次 神的
55次 保羅、開始
54次 都是
53次 還是
52次 人的、需要
49次 時間
48次 一個、他們、只是、很多
46次 其他
45次 甚麼
44次 覺得
42次 不知、其實
41次 有一、重要
39次 之後、十分、如何、耶穌、都不
38次 不能、可能
37次 一次、別人、己的、雖然

----

見到WordCloud中的「自己」在正中央難免被嚇倒
不過這網誌本來就是紀錄私事,想來其實不必驚慌
之後除了一些信仰的字詞之外,大部分都不是名詞,都是無足輕重的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驀然回想(二十五)

某年某月某日 五時三刻左右
Matthew一貫地面帶笑容走過來對我講
「Gary,某份教會刊物唔小心打錯左你個名」
「點錯法?」
「唔係錯個名,係錯後面既稱謂」
「......」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傻的嗎??

1. 覺得自己好像患上了「星期一疲乏症」
大部分的星期一都是沒有精神地渡過
通常都要聽音樂維持活力
----
2. 有人當寵物是自己的子女
有人卻當子女是自己的寵物
----
3. 口講「不能讓自己或女朋友食麥記」的一群請記住
這世界上還有20元食碗雲吞麵的人存在
----
4. 無意中發現原來日韓的小學生都會瘋狂地化妝
有好一些甚至是受父母影響
不敢看太多,怕夜晚發惡夢
----
5. 當生活能隨著科技不斷進步
人的思想及行為卻是不斷退步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打硬仗,無得輸

基恩敬拜 - 詩班錄音、佈道會獻唱服侍
對AGWMM詩歌的感覺:
1. 編曲可以很簡單
2. 旋律簡單、容易學唱 (SOP的歌相比之下Syncopation太多,學唱時容易感到困難)
3. 作粵語歌時會留意平仄音,極少詞不對音的情況出現

這種「無添加」的作風使作為會眾的我們能夠很容易投入敬拜
樂手也不會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和弦嚇倒

(原來王牧師也在他們的顧問團隊當中,哈哈)

一開始知道錄音需要面試及篩選時,其實並未知道他們的要求如何
詩班錄音只需要唱兩首歌,練歌時指揮表示「希望尐聲更加融和」
只是大部分班員都是「呢一刻記得,下次返黎又打回原形」-_-"
最意想不到的是,兩首歌的音調竟然在錄音前的最後一刻更改了,前後感覺亦大相逕庭
其實錄音需要刪剪修飾,本來就是一件很artificial的事
反正能夠服侍本來就已經是恩典

(練習時自己錄的:人算甚麼 耶穌基督你是王)

隔了一個月後又開始準備11月的佈道會出隊,只有兩次練習
當時已知道練習時間如此短缺,估計不會有和聲練習,全部人都是同一聲部
但收到出隊的程序表還是楞住了:十餘首contemp歌,全部要背歌詞
幸好他們的網頁中有歌譜及MP3可以用來學習 (話說,詩歌的版權事宜如何處理???)

第二次練習之前一晚收到電郵通知
這次練習將會跟敬拜隊一起練,將會是最後一次練習,另外臨時再加兩首歌
簡單敬拜後就直接走一次流程,主席一邊練習一邊講解
同行的人都表示「很趕急,筆記不夠時間寫低」
結果負責人最後要再發一次電郵列出整個流程:(不知能否公開,所以用dropbox)



佈道會總共有三場,除了週六午場外,會場都是幾乎坐滿
見證十分觸動人心,對比之下牧師的呼召反而有少少落差,使身邊的班員打瞌睡
唱敬拜歌例如《神大愛》、《一生獻作活祭》時甚至聽到台下會眾澎湃的歌聲
(所以我們面對著的其實是一個比我們更大的詩班 -_-)
每次見到不少被邀請的人成為我們的弟兄姊妹都感到歡欣 (這點我相信台下的人都感受到)
雖然很疲憊,但也很開心

另外也有很實際的得著:
1. 能夠站在台上作帶領的,好的個人生命見證真是十分重要
2. "less is more" 需要整體的配合,個別單位不能夠太突出

負責單位已開始招募下次年度聚會的詩班員,練習地點卻由九龍灣移至將軍澳 -_-
已確定某些日期不能出席,恐怕下次年度聚會只能在台下參與
或者,是時候有更多接棒者的出現了......

----

事實上,因著星期日的職事,我十分猶豫週六晚是否需要早回家休息
結果都要去到凌晨十二點半才能入睡,令翌日早堂及中午堂都不能專心敬拜
在負責的位置上真的感到有點勉強及消磨,畢竟自己不是靠「感覺」學習的人
倒是其他人一人一句「見到你好緊張」「講到又真係做到」令我了解更多

下午堂遇著主席身體欠佳、臨時改流程、不熟詩歌等等,幾乎是諸事不順
心中難免有點燥;聖餐時幾乎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若非神豐盛恩典及同工會眾互相包容,都不知如何下場
(講道期間出去秒殺了一支可樂 =P)

突然覺得JJ的提醒十分實在:
運用恩賜、服侍的原因只為主
不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不是為教會、不是為群體
不是為良心、不是為責任、不是為關懷、不是為公義......
(不知以上的論點會否引發爭論;
又話說JJ應該花多點篇幅講最後一段,一直說「下回分解」結果只能把應用輕輕帶過)

下崗後又收到報告,下年的職責現在已經要開始籌劃處理了
消息知道得快,又知道別人的紅事白事撞時間,只覺無奈

----

如何你問「無得輸」的真正含意到底是甚麼 (不能夠輸 // 穩操勝算)
我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Why Dining Out?

當餐廳老闆能夠講得出「鋪租佔成本一半」
潛台詞就是「出外進餐之所以高消費也是因為鋪租」

既然如此,我寧願留在家煮個飯,反正食得更健康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是悲也是喜與怒

閱讀本文前,可先看以下的參考文章:

1. 曾思瀚博士在網誌中就「紅衛兵事件」對 Rick Warren 的態度的批評
2. Rick Warren 刪除紅衛兵相片後,曾思瀚博士在同一網誌中的事後回顧
3. 外國基督教網站對同一事件的報導
4, 5. 基督日報對馬鞍峰教會首兩場崇拜的報導:第一場 第二場
6. 關於 "You can't please everyone" 這篇講道的報導 (留意頁底的評論):
7. 另一間教會引用這篇講道的完整內容 (PDF)

----

難怪馬鞍峰教會被人形容為「商業味重」
看過刊物,總有感覺他們想營造一種很方便、很舒服、「會眾是客人」的氣氛

預料到敬拜會十分現代化,只是想像不到Rock起來會像演唱會般誇張
嘈吵到聽不到主席的宣讀,也間中聽到 Feed
整個崇拜建基於潮流音樂之上貌似已成趨勢
只是 All I am is yours 一類歌曲都如此嘈吵,原本想有的沉思都被擾亂了
留意見結他手在句尾的show off也十分出位,莫非如此的結他效果能夠令會眾有所領受??

當發現到自己已跟這種敬拜趨勢脫節,難免心中一沉,已不能再敬拜下去了

宣傳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yiSYY4URY)
內裡提及有96%未信者,所以要成為一間 "96% church",出發點還是好的
後面講到 "a new energy to HK"、"change the country";若不是野心,都不知還可以是甚麼
再望一望台下失去了超過一半的人數,卻又體會到何謂「萬事起頭難」

望著筆記,發現對當中所使用的聖經譯本幾乎全不認識:
中文的只有新普及譯本 CNLT (中文版的NLT)
英文方面有:
TEV - Today's English Version,又稱 Good News Translation GNT
NLT - New Living Translation
NCV - New Century Version
NIV -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MSG - The Message
CEV - Comtemporary English Version
TLB - The Living Bible
有很多譯本的語言都是十分顯淺的 -_-"

前半段的視象講道講「妥協」的部分頗令我印象深刻:
只顧及其他人的認同,就會失去神的認同
並且以彼德三次不認主、彼拉多怕得罪人、十個窺探迦南地的探者報憂不報喜作例子
解釋「為取悅人而拒絕神都是失見證的」
又質問聽眾會否因怕得罪宗教領袖而選擇沉默、不敢作見證??

但是原來好戲在後頭,"Six Facts To Remember"的內容簡直使人「拍案叫絕」:


1:Even God can't please everybody (連上帝都不能取悅所有人)
既然之前一直在討論「誰取悅誰」,也就姑且接受繼續用 please 這個字
但是 can't 這個字我就真的不能接受
自古而來無論在猶太教、天主教、更正教、東正教、聖公會的教導中
「神是全能」的概念幾乎已是常識
「超級名牧」現在竟然講「連上帝都不能」,他的見識果然是與眾不同

上網搜尋,發現網上有不少Blog都有這段內容,以下只為其中之一:
http://www.purposedriven.com/blogs/dailyhope/index.html?contentid=4886

一直等待他在視像中講解此論點,結果他的演繹如下:
"Even God can’t please everybody. Even Jesus didn’t try to please everybody.
Imagine both football teams and their fans are asking God for the win;
When one person wants it to rain, another doesn’t want it to rain. Who is God going to answer?
Even God can’t please everybody. Only a fool would try to do what even God can’t do."
(連上帝都不能取悅所有人。就算連耶穌都沒有嘗試取悅所有人。
試想像球賽雙方及球迷祈求自己心目中的該隊勝出:
有一個人禱告求下雨,另一個人禱告求不下雨。神如何回應他們的禱告?
連神都不能取悅所有人。只有笨蛋才會嘗試做連神都不能做到的事。)

難怪陳到會猛烈批評Rick Warren:他確實與「高教主」不相伯仲

(關於「全能」的概念,請看:原來自己無知)

2:I don't need anyone's approval to be happy (我不需要從別人的認同中得著快樂)
留意參考資料(7)那PDF的第三頁:
"The Bible tells us and actually commands us to try to please other people in many ways.
In other words, don’t just live for yourself.
If you don’t care at all about pleasing other people, then you’re only living for yourself.
If someone has no interest in the approval of other people, 
they can become self-centered and selfish."
(聖經告訴我們,實際上是命令我們,要嘗試多方面取悅別人。
也就是說,不能只為自己而活。
如果你從不打算取悅別人,那麼你就是只為自己而活。
如果有人從不感興趣尋求別人的認同,他們會變得自我中心及自私。)

以上內容在視象講道中也是由Rick Warren親口說出的
因此再聽到他演繹「我不需要從別人的認同中得著快樂」
我總覺得兩個論點有點自相矛盾

Rick Warren 在講解第三點時另外講了一句說話也令我目瞪口呆:
「發現以前覺得重要的事原來已經不重要,
發現以前覺得不重要的事原來十分重要,這就是成熟。」

4:I only have to please one person (我要取悅的只有一位)
"Person" 一詞本來就是從宗教辯論中衍生出的概念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rson)
我不清楚「超級名牧」對此方面的認識如何
但若有會眾天真地以為這裡的 "Person/Persons" 跟平時英語的 "person/people" 無異
引用第五點:我都不知道「超級名牧」如何向上帝交帳

第六點不是概念不正確,只是應該借題發揮,呼籲會眾了解自己更多

----

後感:
整場崇拜中李牧師所講的都沒有反映出他的人品如何,恐怕非得在小組中才能慢慢了解
倘若一直使用視像講道,自己只顧及教會發展而沒有生命見證
會否成為另類的 Hypocrisy (虛假)?

離開民生書院時,腦內又回想起賴牧師在培靈會中所引用的其中一段經文:來5:11-14
總覺得講員想營造「信仰就係咁簡單」的感覺,但是若因此「教錯書」恐怕罪無可恕

想起他的粉絲可以把其他人的批評講成不合理的攻擊
也難怪批評「超級名牧」的聲音此起彼落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慕名而來

1. 星期六下午去了JJ的敬拜人員聚會,沒有想過會有三個小時長
預料之內之外的觀點也有,但暫時不在此劇透 (更新:筆記與後感)

(是日換了一對不合適的平底鞋,腳很痛)

----

2. 培靈會後感
賴牧師的語調有點似搞棟篤笑,「接受、處理、交託」算得上是萬能Key
第一講講憂慮,怎麼最近教會內外的牧者都講這個話題的??

第二講講苦難的部分好受感動,只是不知道眼淺的情況下收奉獻給人的印象如何
其實都是聽過的論點,因此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第三講講死亡,賴牧師的見解很獨到,使我更明白當時保羅的想法
「變成老油條」是目前我相當擔心的一項,擔心長時間的服侍會使我冷淡或麻木
「保晚節」的論點如果用所羅門作反面教材不知如何??
講解三水泉修道院的部分使我有意慾想去參觀一下,不知賴牧師會否組團?

第四講某部分也是對同工說的,若只顧及會眾及新朋友的需要恐怕會有「屬靈嬰兒潮」
有很多「硬著頭皮」的應用,特別以「做」及「改」的部分引起聯想

難怪王牧師曾經在下午堂說過「一篇好的講道訊息可以幾十年都記得住」(2013.10.06)

----

3. 秘訪(一):Saddleback HK 馬鞍峰教會
完了培靈會已是下午2:10,走畢全條嘉林邊道後距離開場已大概不足十分鐘
相關刊物可在此下載: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39820957/20131027/saddleback.zip



英文是主語,中文是第二語言,招待員都是說英語,也就不讓他們知道我懂中文好了
敬拜開始前禮堂一直播著美國詩歌,應該是黑人福音歌手、極抒情的一類
見到敬拜隊總共有三支電結他,十分現代化,隊員年齡亦跟小弟相近

敬拜總共唱了四首歌:
1. How great thou art ("你真偉大")
2. 向主讚美
3. Lord I lift your name on high ("主我高舉你的名")
4. All I am is yours
(註:英文歌只唱原有版本,投影片也沒有提供中文翻譯歌詞)

小弟坐在第十二行,剛好是禮堂中間,見到有很多人都遲到,跟著唱的人也不多
敬拜完後看見眼前的座位坐滿了一半,再包括我身後的人數應該有二百餘人

敬拜完後李志剛牧師上台,表示上三個星期以來收到約180張回應卡,十分感恩
並且播放了這條宣傳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yiSYY4URY

之後開始了海外馬鞍峰教會一貫的視像講道:
背景貌似是美國的Megachurch,未能確定是不是總堂
短片中的 Rick Warren 身穿淺色格仔恤衫

是日的講道是 "You Make Me Crazy" Part 4 - "Escaping The People - Pleaser Trap"
前半段解釋部分由 Kurt Johnston 及 Brad Baker共三人輪流講解
後半段 "Six Facts To Remember" 則全部由 Rick Warren 親自教導
聽道期間,發現身旁有人睡著了

視像講道完結後,李牧師表示教會小組將於十一月中開始
同時又設 Class 101,呼籲想加入教會的人參與;又提及已有好多人表示想受浸加入教會
之後他介紹了一個跟拍照有關的抽獎遊戲,會有紀念品及特別大獎送出

之後的回應及奉獻詩歌:My chains are gone
崇拜在下午四時十分完結,主持表示樓下設有Prayer garden、茶點招待及書攤,觀迎留步

(感想請參考:是悲也是喜與怒)

----

4. 秘訪(二):聖約翰座堂 - Choral Evensong
(本來以為過海需要很長時間,結果反而早到,因此又先去中環逛了一回)
相關刊物可在此下載: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39820957/20131027/stjohn.zip

之所以出席乃因受人邀請,想來看看是次活動的嘉賓:

這隊英國的詩班在中國巡迴演出,聖約翰座堂的獻唱是他們的最後一站

有很多外國人出席,歐美的大多穿著西裝
其他的都比較隨意 (不排除有部分為僱傭),本地人相對地較少

等到六點,就聽到會堂外發出鐘聲,不肯定是否十八次但肯定超過十次
詩班在崇拜開始之前他們站在會堂外先清唱一首歌,之後也間中有清唱部分
每次都清楚到可以聽得出是甚麼和弦,佩服佩服

----

聖公會就儀式及文化以言,基本上跟天主教相差不大 (座堂門口有聖水盤)

每位會眾都會有兩本刊物 (刊物內容可能因不同教會而有出入):
一本列明本星期所有聚會的程序、包括所唱詩歌、每節課 (lesson) 的經文 (reading)、
負責服侍的群體、祈禱項目、事項報告、未來活動預告等等

另一本則是prayer book,會列明所有禱告 (牧師會以此作根據,一字不漏地照著讀),
有時會由詩班代唱 (通常是Chordal),有時會由牧師唱禱 (通常是單音)
(這使我想起「信徒、平信徒」的概念)

跟天主教的彌撒 (mass) 接近,程序都建立在音樂之上 (天主教的祝福部分也是唱出來的)
無法得知如何唱prayer,這方面仍然等待深入了解

Readings是朗讀形式:只有一位肢體上台朗讀經文,並且只讀一次

Magnificat 尊主頌:取自 路1:46-55,是馬利亞的頌歌 (聖公會現時只會在晚禱會中頌唱)

Nunc Dimittis ("now you may dismiss"):取自 路2:29-32,是西面親眼見過耶穌後的稱頌

The Collect of the Day 中的禱文是在《Book of the Common Prayer》一書中擷取
全部禱文都是按著節期及性質排列,名副其實「照單執藥」

聖公會的崇拜也有講道,但不像更正教的生活化及深入,也十分的短
也不一定會引用經文,所以在台下的人難免會有虛無縹緲的感覺
是日牧師提及聖經本身也是十分神聖,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之視為一本Manual
(若果問牧師關於「聖經曾否被人刪改」一事,不知道他如何回應 ?)

至於唱詩,也是相當麻煩:
必須細心留意刊物上詩歌的編號,事先有心理準備,否則會遲遲未能加入唱詩


要自己對準音樂及歌詞也是一大考驗
另外會眾的譜只有主音;伴奏部分只會讓有需要的人知道
聖公會的崇拜是沒有人領詩的 (沒有主席的職位)
不過通常會有熟悉程序的人坐最前方,所以跟著做總不會錯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是樂手所彈奏的Intro:
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尾句入」,但在聖公會的崇拜是「首句入」
即是樂手總共彈那首詩歌的第一句兩次,會眾在第二次開始唱

是日沒有聖餐;其概念跟天主教一樣,餅酒祝聖後會被視為耶穌的身體和血
跟更正教的「紀念耶穌為我們死」差天共地,切記切記

(留意Prayer Book最後一頁印有 "Not to be taken away"
因為理論上跟教會詩歌集一樣,會眾不能帶走)

----

整個晚禱會只有約一小時長
雖然程序表寫上某些禱告時候會眾可坐或可跪,但現場所見所有人都是坐下

是日出席的人數幾近坐滿會堂,估計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上流社會
其中包括了穿螢光綠色Polo Shirt的田二少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教會2013年培靈會筆記

講員:賴若瀚牧師 (聖言資源中心)

第一講:無慮無懼的人生
對明日的態度是憂慮? 是自誇?
太6:34 - 明日好像山洞,你不知道內有甚麼,要走過才知道

憂慮是消極的腦部運動,不知所措地減低發生的可能性
總有消極的人存在

1. 不要為明日憂慮
2. 不要為明日自誇 (雅4:13-14)
3. 謙卑地將明天交給主
4. 靠主活好今天
(靠主 船到橋頭自然直)

夜晚睡覺 明天醒過來 一天就過去
夜晚睡覺 明天沒有醒過來 一輩子就過去了

財主之所以無知,乃是以為明天在他的掌握中 (路12:16-21)

忙碌的文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在基督,身不由己!

昨天已過去,明天不屬我,所以掌握今天
vs 追悔昨天,抱怨今天,憂慮明天? (把三天都糟蹋了!)

要學會的三步曲:1. 接受 -> 2. 處理 -> 3. 交託

----
第二講:笑傲苦難的人生
約伯記看苦與罪的迷思 - 苦難因為犯罪? 所以要認罪?

認定人生必有苦難 (伯14:1-2)
拿俄米的二元論 - 「失去」的苦難 vs 整全論:災禍其實也是化妝的祝福

未能夠拒絕苦難
賞賜、收取也在於神
能否「照單全收」?

若有苦難,不要問為甚麼
人本身就是受制的,很多事未能夠知道,卻想不斷了解神的奧祕 (賽55:8-9)
sit back, relax and enjoy -> 在敬拜中體會到:只要認識神就不會再問為甚麼
(伯24:10) 「神是知道你現時的苦難」的安慰
在神面前傾心吐意
屬靈大丈夫,流血也流淚

從苦難走出來,再次堅強
(伯42:5-6) 從苦難中認識神的真實,發現自己以前原來不認識主
信仰不是用來解釋苦難,而是用來盛載苦難
苦難使人得智慧,智慧使人堅強

----

第三講:無求無悔的人生
怕死亡,因為不知道死後如何,也因為怕死亡所帶來的痛苦
保羅的遺言 - 提後4:7-8
人之將死,其言又善良又誠懇
態度:對現在無求,對過去無悔,對未來無懼

視死亡為一種奉獻、一種祭
離世是一種釋放、猶如拆帳棚、船隻的解纜揚帆

盡今世的責和工,但盼望在永生
好像送貨 - 還有目的地
三個身份的比方:精兵、競賽員、管家
A. 我們是當精兵的,不是傭兵不是少爺兵......,也要有全副武裝

B. 猶如場上比武的競賽員
以前的奧林匹克,跑手的火炬不能熄滅 - 不是每個人跑畢全程都能得到冠冕
為主作工,只要是長時間的努力,也必定會好起來

C. 守住神的托付,對自己和身邊人的逝去都不會有遺憾
冠冕只會留給愛慕主顯現的人

見基督的大考題目:你愛我麼?
以弗所教會失去初愛,變成老油條,挪開燈台就不成教會

保晚節?
三水泉修道院:保羅的一生,臨終的一段路,想起提後4:7-8,每次來都會流淚

----

第四講:竭力成長的人生
除了實際的食物,還有精神食糧,但精神食糧也有很多垃圾產品 (八卦娛樂、潮流......)
基督徒食太多雜糧,對聖經話語沒有胃口或興趣?

屬靈的營養不良,不健康的情況
耶穌本想講麥基洗德,卻又聯想到讀者群的屬靈光境未必接受到:難明、排斥
屬靈的聽覺遲鈍?

長不大的病症 - 屬靈的侏儒
屬肉體的嬰孩:不懂分辨是非、長時間的教會生活都沒有成長
胃口不良就要開胃
但屬靈胃口不良,教會卻不給他乾糧?
屬靈胃口與屬靈光境成正比!

希伯來書 -> 靠著聖靈硬著頭皮:
A. 聽 - 若經常靠笑話及見證吸引會眾,屬靈胃口也不會好

B. 讀 - 必先有第一次讀,不明再讀,才會讀得明
現今神醫佈道會、敬拜讚美會竟成為招聚會眾的潮流?

C. 學 - 聽不進去? 盡力讀入去! 總會有東西學到
練習 - 法利賽人:熟識神的律法卻不習練,因此還是屬靈嬰孩,被耶穌鬧個狗血淋頭

D. 做 - 知道,但做不到? 多點行道!
E. 行 -「識」不是知識的曉得,而是應用那些知識
不做,神依然把那件事托付給你

F. 改 - 自己很過份嗎?
神如果現在就要取回托付給你的東西,你會否說未完成,再等一等?
有東西要學未學好?
承諾過想做事未做?
有壞習慣未改?

驀然回想(二十四)

我曾經在面書的德州撲克做過如下的事: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有甚麼奇怪的地方,所以我再詳細講解:
這張賭桌的大盲注是兩元,一開始玩的時候本金上限是40元
但我和另外一個玩家不斷鬥All-In,每次輸了都另加本金40元
一段長時間之後,賭桌上的籌碼價值就去到四位數字

如此的玩法容易把其他玩家嚇退,因為他們一開始的本金都只是40元
如果他們不懂得見好就收,一直靠All-In所贏得的籌碼隨時一鋪清袋

通常這些玩家只要輸一二百元都會知難而退
輸了的籌碼一併加在賭桌上,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等待下一個「受害者」上釣......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問題依舊

當我們有共識,知道要與其他社交團體不同時
那被劃出來的時間就應該要好好利用
就算是閒話家常都應該帶有限制

一直看到這種不尊重別人的氣氛使我感到心痛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24" vs "26"

"24"
1. Make a Splash
開段的Sax有點先聲奪人;後來的段落雖然趨於平淡但也不錯。4/5

2. Upside
Fusion味太重,甚至好像有不完整的感覺,開始聽時非常不習慣。另外Bass非常重。4/5

3. Free Spirits
這首歌與之前的Upside剛剛相反,不同部分串連得相當好,好像一個歷奇之旅。5/5

4. The Winds of Change
Winds乃是用programming做出風飄過的感覺,但重點原來是後面的Change。4/5

5. The One
電結他魔王又來了。雖然很嘈雜但還是十分精彩。5/5

6. Tears
非常幽怨的慢歌。雖然幽怨的程度沒有live時明顯,
也未能完全掌握到其中的表達,但已經覺得很精彩。5/5

7. Walk On
未入副歌之前的部分稍稍欠缺吸引力,除此之外沒有問題,
而且一直聽愈來愈覺得輕鬆,最後鍵盤Solo絕對是錦上添花。4/5

8. Sense of Touch
聽起來也是很輕鬆,只是對比之前的樂曲稍為遜色。4/5

9. Green Day
感覺好像去遊花園:親近自然、很舒服,中後段的轉折非常好。5/5

10. Together
很靜的一首歌,好像出了花園又入了森林一樣,很心平氣和。4/5

總結:專輯前半段好似一段刺激的冒險旅程。
The One結尾那暴戾的控訴接著後面Tears的哀愁對比很誇張但也很合理。
之後的歌都是輕鬆得很,愈聽愈好像跟自然環境融合了,
音樂最後隨著Together飄散於空氣中。
整體而言比"23"更有Finished的感覺。

----

"26"
1. Way Over
作打頭陣的歌不一定要好聽到先聲奪人;
做到不過不失,使之後的歌聽起來更精彩就已經可以了。4/5

2. Cool in the Shade
這首歌符合"26"動感的主題,每次一播就會有種很hyper的感覺;Sax及結他固然精彩,
另外二家本亮介的Bassline讓我見識到沒有slap的bass原來也可以十分瘋狂。 5/5

3. Voice of the Star
這首歌被選作TV Tokyo "ゴルフの真髄~artistic golf~" 最新的片尾曲。
可惜在於作為第三首歌雖然入耳但不夠精彩,
另外tone太像"25",這難免使我以為這是倉底貨。3/5

4. On My Way to Yesterday
順序而言第一首慢歌,是目前為止我最喜愛的一首,
但位置偏前使我擔心之後的歌會有點失色。5/5

5. Visions
旋律及節奏複雜的一首歌,轉拍子及歌曲結構的把戲玩得出神入化。5/5

6. Skype me?
與上一首歌的連接做得很好。另一首很動感的歌,只是略嫌主題有點簡單。4/5

7. Soul Dance
以為是一首又慢又靜的歌,結果被標題誤導了,完全不似是dance。
雖然有groove的感覺但好像缺乏方向,我不太喜歡。3/5

8. Let's Talk
也是一首快歌,怎麼這幾首快歌的節奏有點相似?聽起來好像玩賽車遊戲的音樂,
只是略嫌過於狂野;如果聽完Skype Me?之後可以直接跳過Soul Dance就好了。5/5

9. If I Could Be There
第二首慢歌。偏向Kenny G.那種風格。
是好聽又抒情,只是不夠寧靜,恐怕整個專輯的歌都會是十分嘈吵。5/5

10. Monochrome
又被標題誤導了,我沒有想到最後一首歌會是動感的。
Fusuon味很重,本身聽這類歌的歌迷應該會很開心。3/5

總結:"26"某些個別單曲是不錯的,但整體而言還是跟24有一段明顯距離。
只有兩首慢歌未免太少,快歌太多令我聽了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聽覺疲憊」的情況。
網上已有評論指出自從上年的"25"開始作曲偏向迎合歌迷口味、過度著重炫技而缺乏創新。
聽完"26"使我更認同這觀點。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普魯斯特問卷2013

甚麼是《普魯斯特問卷》?
普魯斯特問卷由一系列問題組成,問題包括被提問者的生活、思想、價值觀及人生經驗等。
因著作《追憶逝水年華》而聞名的Marcel Proust並不是這份問卷的發明者,
但這份問卷因為他特別的答案而出名,因此後人將這份問卷命名為“Proust Questionnaire”。


1.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能夠使我重視的人開心,對我而言就是最完美的快樂


2.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從語氣及身體語言了解對方的想法、態度和感受
我覺得這種能力對溝通十分重要


3.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見到自己生命的盡頭;
人生中尚有無數事未嘗試過、無數際遇等著我去見識,我暫時還未滿足


4.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見到自己及身邊的人的限制、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都有種前路未明的感覺


5.還在世的人中你最欽佩的是誰?
某兩位S姊妹,她們在我生命中做了很好的見證


6.你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
此時此刻並未有甚麼成就是我覺得很偉大的
若只說現有的成就,恐怕是建立了「6273」這個Youtube戶口
但我最渴望的,是以自己生命作身邊人的光


7.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存在感低,這是我內心其中一個黑洞


8.你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去過的旅行都跟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有段距離,所以沒有答案


9.你最痛恨別人的什麼特點?
不尊重他人的舉止


10.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能夠獨處及自省的時間及機會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不能缺乏這東西


11.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另外就是還未忙到失去思考的時間


12.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
撞親人


13.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的評估的?
準時,我認為這境界並非遙不可及


14.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使自己開心的職業
所以不一定跟音樂有關,交通記者或相關研究員都可以


15.你對自己的外表哪一點不滿意?
愈大愈樣衰,上半身太瘦削


16.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在一時衝動或情緒不穩之下所作的決定,事後都會令自己後悔


17.還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視的是誰?
只希望別人聽自己分享,又不願意聆聽別人的人


18.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細心,重情義


19.你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是詞語是什麼?
1) 得啦
2) 哦


20.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體貼,愛心


21.你最傷痛的事是什麼?
身邊的人面對苦難、突然逝去或在背後毀謗自己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肯花時間陪伴在一起的精神


23.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最愛的人尚未有
最愛的東西是時間,如果可以我想一日有四十八小時


24.你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
有一個完滿的人生後安詳地離去


25.何時何地讓你感覺到最快樂?
聽音樂的時刻
可以是電話隨身播放的,也可以是坐下來細心欣賞的,有沒有人陪伴並不重要


26.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家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改變家人之間的溝通模式,常常詞不達意令我們頭大


27.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2009年聖誕以後的日子,讓我重新選擇學業及信仰上的道路


28.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要做或想做的事要把握機會完成;就算沒有同行者都會堅持下去
某程度上,這也是青十現時的作風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千錘百煉(壹) - 難以置信



詩班經過了8月份的安息月後,環境幾乎有180度的大轉變:

1. 有三個姊妹幾乎同時以不同的原因申請退出;
在詩班呆了數年,終於第一次見識到少於十個人的練習及獻詩。

2. 做了指揮多年、一直沒有休息的班員選擇今年作「安息年」,給自己放一整年的假
起初對於在年尾復工一事上猶豫不決,後來又因為 (1) 的情況下提早回來;
這兩年也只有一個司琴,也沒有心力留意以前的partner有沒有打算回來

3. 本年度的職員會會議中遇上了為理念堅持己見的情況,氣氛不太愉快
之前話「有諗過退出」的其中一位職員,很諷刺地當選了下年度的正詩班長
反而常常被迫「連莊」的兩位大熱人選今年只是擔當文書及總務
難怪有職員表示「到現在都依然不敢相信」

4. 踏入年尾要處理的事特別多,開會竟然要用三小時
每件事都要討論、都要有共識、都要記著的作風使人疲憊

5. 在2014年詩班無論是聯誼或服侍的活動都顯著增多
面對以上的情況,被稱為「教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詩班長」只覺得很吃力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Wind 250 degrees at 11 knots

玩過航管系列的遊戲,對航空界有更多認識,又傻傻的發了個飛機師的夢
可以親身接觸更多、薪工高、見識廣、多接觸外國人,好像很理想

只是做不到機師的原因太多:
深近視、英語不夠流暢、對比真正的航空迷我自愧不如
另外工時長及不定時、壓力可以很大

最重要的是需要放下平時接觸人的機會以及接觸音樂的時間
也就是說以前所付出的都會付諸東流

所以,還是簡簡單單的玩遊戲好了,這一方面不需要太投入

註:標題是管制官表達跑道風向及風速的其中一種方式
第一個數字是以whole circle bearing表達的風向,即是由250度(西南偏西)吹向070度(東北偏東)
第二個數字是風速,11節風速等於每小時風速達11海浬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Hymnology 3

(請使用Tag搜尋前兩次相關分享)

教會已批准我可以使用一樓禮堂風琴作私人練習
對上一次使用已經是2010年暑假了,可以把握這機會我感到很興奮

星期三錄影了自己的練習,自己還有很多不正確的姿勢未能矯正 -_-

雖然距離可以使用風琴正式伴奏還有一段很長的年日
不過下午堂主席卻說「真好,以後可以唱多尐傳統詩歌」

----

「十八年後又一首好歌?」
這說法有根有據的:
舊歌紅了一時,之後沉寂多年,又被後人重新發掘,如此不斷循環

有一些傳統詩歌的信息可以很強烈
之後的詩歌無論對比如何誇張突兀,台下的人都不會感受到

因為年青人 (包括我) 都不熟識舊歌
所以開始理解到為何會有同工不想唱太多舊歌的想法:
非常難唱、歌詞可以好艱深、容易有一種過時、不入流的感覺
另一方面是主席沒有接受這方面的培訓及接觸
又要有更多主席、又要崇拜更新、又要活潑得力、又要唱新歌、又要唱舊歌??

當我有以上想法之後,就覺得在青崇用風琴可能會令會眾不能專心敬拜
何必如此???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Photo-based

1. 曬果皮 - 已經曬了幾年,每次打開鐵罐都聞到陣陣香味
 

2. 禮堂 - 就算不是星期六、日,就算很暗很無生氣,神依然在這地方


3. 《津津樂道》 - 指揮送給我們的靈修週記
裡面都是堅浸的陳康傳道對聖樂侍奉態度及信仰的反思,有些內容甚至是跟著節期排列的

驀然回想(二十三)

難得坐17號巴士回家經常遇上同一司機 態度還不錯
只是這類司機在街上能夠遇到幾個?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周日音樂匯

(FB簡介:https://www.facebook.com/FriSunConcert/notes?ref=ts)
周日音樂匯是由和平鴿精品影音及LHF工作室合辦,年中不定期舉行的音樂活動。
因為活動目的是「希望能成為基督教歌手及音樂機構當中的一個平台,
也能讓非信徒抱著雅俗共賞的輕鬆心態,陪同基督徒一起來認識基督教音樂」,
所以活動性質以詩歌分享為主,似演唱會多於一場崇拜。

小弟有幸出席了本年2月24日那次活動,是他們第三次舉辦。
CantonHymn最先出場,作為一隊專門把外語詩歌翻譯至適合以粵語唱頌的事工實在不可多得
lyuenpraise的兒童詩班也不錯
不過ACM當日令人大跌眼鏡,同行的人一致認為他們「好似未差電咁」
至於The Bread,他們很Rock的編曲令我們未能一同參與,難免會覺得他們在「自High」
個人覺得福音歌手 Gary Lau 很有恩賜
《站於天地之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Cq9FGmN_U

個人認為這類活動需要支持,不但可以享受詩歌,
更重要的是了解本地的音樂敬拜事工到底如何發展

Vision #7:電視台的政治

因為屋苑的接收問題,在家中只能夠看到四個電視台
所以除了看DVD或有親友探訪外,電視機幾乎只是一件擺設
也因此型號仍然是Panasonic TAU,等到非換不可才考慮購入高清電視及解碼器
若非興之所致,連電視台新聞也不會看,反正24小時中值得看的節目實在寥寥可數

對於發牌一事,愈來愈堅信「電視台式洗腦」是一個Propaganda:
1. 不雅內容審查及政治審查是底線
2. 八卦、娛樂名人、體育財經、生活態度等愈多愈好
3. 國際時事、評論、文化、自然、人文等全部是「攝時間」節目
4. 符合以上條件的,價值觀如何有問題、情節如何荒謬都不理會
(參考:Vision #3, Vision #5)

對比外國早已有藝術家用作品表達出「看電視等於洗腦」的概念
只能嘆息為何大部分香港人能對擇偶、品味問題說個不停,卻對電視節目來者不拒

----

只是約一年多的時間,這裡就湧現了呼籲愛與包容的聲音,689的作風確實是前無古人
不過香港人的一呼百應若果只是為自己能夠有更好的電視娛樂
就這一點,我們其實與深圳河以北的人一樣自私及短視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懦笨Monoxide

1. 年紀愈大 愈覺退修的重要性? 花費容易儲錢難?
2. 結果又變成另一次男人之夜
3. 生活充實就會吸引緣份? 希望你的生活並不是一個人的充實
4. 常常以為自己玩得不認真 又發現自己原來充滿盤算
5. 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溝通方法有待改善
6. 「皇帝Dee」容易使人聯想到現時的社會狀況
7. 那時那刻還要打電話給同工真是特別掃興
8. 很多花名的出現 都是瀕臨絕種的類別
9. 見到很多問題有很多意見 卻又發現自己身在其中都可以有心無力
10. 還是「天生就是型棍」最印象深刻

講道筆記20131013

《哥林多前書選讀 (14) 「佔領」主餐》(林前11:17-34)
講員:祝宗麒傳道

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分辨真假的信徒

主餐設立的意義:
以前的傳統是先有愛筵,後有聖餐 (紀念耶穌為我們死)
但因為人的不等候及自私,使早到的飲飽食醉,遲到的人卻要捱餓
可以一己的享受,但在教會就不能有這些風氣,如此使窮人羞愧對教會名聲有損
聖餐:耶穌捨己的精神
主耶穌的身體另可指教會,所以也要紀念教會的群體
不捨己就是「不按理吃喝」,領了又破壞了主的身體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軟弱的患病的死的」:你們要受罰,但不會永死

哥林多教會在主餐上的混亂:
領聖餐時應該省察什麼? 平安? 自己的罪?
還有的是自己對教會以及群體的合一作了甚麼? 建立還是破壞? 自己有沒有貢獻的精神?

重尋主的心意:
現代處境下,統一聖餐使經文當中的問題可以不再出現
1. 主餐:信徒彼此聯合,又與主聯合
除了與神的關係,也要省察與人的關係
就算肯分享食物,還是要留意言語、行為和態度有沒有問題
當教會是私人俱樂部? 不問世界? 自我感覺良好? 獨善其身是否犧牲了主的精神?

2. 就算不廢除階級,都要拉近之間的距離
若有界線就有上下之分:設定界線又要無階級根本是不合理 (實際上保羅有否主張去除階級?)

聖餐真正表達的意思是除罪,因為神穿越了神人之間的界線:
我們不止要分享,還要關心界線以外的人,去到對方那裡,又學習互相等待
(窮人也可以很自私,也可以奚落富有的人;態度問題)
自私、不分享、互相比較的態度?

結:階級地位待遇雖然不同,但在主裡其實都是被寬恕的人,基本上是一樣的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癲狂紀錄

這截圖的時間是對外發佈了「巴士展覽感想」之後:


換句話說,包括這段文字,近期對外發佈的內容都是一早就準備就緒
(另外還包括好幾篇未完成的草稿)
這種模式一開始真是可以一發不可收拾 =P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校園裡的十字軍?

參考:聽 Peter弟兄的一席話

(以下純粹是個人意見)
一直都沒有講過對CCC的觀感
回想那一年所參加的課程、活動及宿營,其實自己是有得著,是值得感恩的:
1. 盡自己傳福音的份
2. 先尋求主再被差遣、要「去」的精神
3. 傳道的活動籌劃及技巧
4. 了解在世界各地宣教的情況,並且可藉短宣有更深體驗
5. 招聚及重點培訓大專生作神的精兵

(上面提及的第二點當時的我還未完全掌握
因為到了今年我才真正領悟到這道理的重點不在於「去」而在於「先尋求」
如此看來,難怪他們說每次傳福音之前都要先祈禱)

還有其他的例如向內地人傳福音、宣教士的勸勉、參與活動時靈命被挑旺等等
要等到自己數算才知道有多豐富......



只是那一年帶給我的疑惑及情緒比得著還要多:

那一年期間我感受到一種很強烈的Marketing氣息
我不想在此討論「產品的正確度」(「四律的福音觀與神學觀」此題目應該可以寫一篇論文)
只是我們使用這種近乎傳銷式的策略,在香港以外的地區尚且不會使人反感
但在本地會否被人視為「sell福音的sales」?

第二點是「把褔音傳遍」與「生命的建立」之間的較量
曾經聽牧者講過「招聚人歸主只是守住了前門,後門沒有守住的話只會是徒勞」
而那一年我察覺到的是:需要先留意對象在生命上的需要及彼此的文化差異
對貧困的人只傳褔音而不關心他的生活只會是麻木不仁,因此在此命題上我選擇後者
但對CCC而言,要同時兼顧兩面應該是不可能的吧?

另外一個我不明白的地方是為何要跟隨soc的形式
因為在我而言,我是不能接受這類群體內出現「上莊文化」
我不知道、也沒有問過其他CTC組員有沒有那種「上莊文化」的感覺
就是那種忽視學生本身的生活平衡、那種「chur到你盡」的感覺
當時我已經有教會的服侍,亦已決定之後選修的科目
跟其他本身有繁重的教會生活及已決定「上其他莊」的弟兄姊妹一樣,需要作出抉擇
而抉擇及之後的影響,往往都是殘酷的

----

當時已知道同班有一同學會做core,自己卻會「被逐出師門」
坦白講,這種「被拒門外」的感覺有點不好受
之後的日子我已經極少在校園遇見同工及core (除了同班那位)
有一次有個不認識的新組員向我「打招呼」,才知道他們正為佈道會作最後衝刺
又有一次考試,同一考場內遇見兩個讀碩士的core,好像都已不記得我的存在
以上的感覺也是不好受

現在回看,我都不知道有如此經歷應該開心還是傷心還是憂心還是......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回望XG + 介紹新元素

一切自2007年2月2日開始
回想一開始為何想用XG,最大原因是當時中學同學都有使用
也不希望以後只能以相片、短片及紀念冊勾起回憶

不過當時XG正開始從黃金時期走下坡
之後FB興起、即食文化習慣等推使,令留在XG的用家愈來愈少,後來已變成私人空間
若不計算熟識的同道中人或其他從FB溜進來的閒人 (只限在面書分享時),其實人煙罕至
也因此只用了 public / protected / private 的模式,除RSS外對訪客並沒有實施任何限制

一開始是偏向無聊的內容以及朋友之間的互動
夾雜著無數口語及英文簡寫,自己回看都覺得不太舒服
到了預科開始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中「無厘頭」的成份很重,令當時的內容好Gag好令人噴飯
另一方面開始多點接觸信仰以及了解自己 (特別是性格、情緒方面)
除了以上的範疇之外,寫的幾乎全是學業及忙碌的生活節奏
如是者過了數年 (2011-12年間),已經不想再埋怨學業上的愁悶
又嘗試如專欄作家般開始各種「系列」,因此內容愈來愈認真,鮮有口語出現
間中甚至會先草稿一下

這幾年一直都有的是轉貼文章、歌曲等等
一成不變的有自嘲式寫作手法,以及黑底白字、近乎零裝飾的版面
以上的傳統還是會繼續保留

現在已經相當肯定不會回到XG了,要付幾百元的年費實在太不划算
在今個夏天Post總數已經衝破600大關,所以手動export網誌花了很多很多時間
不過能夠重新看一次自己的成長 (2007-2013) 其實很值得
而且這六年期間無論內容、文筆以及題材都很不同
只是感性方面還是未有好好發揮,恐怕未來在此方面還要多下功夫

轉了平台,以前朋友們的cm都沒有了,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
有兩個新設定:第一個是使用Tag,方便搜尋舊文章 (其中一個Tag叫「精選集」,哈哈)
另外以前設定為protected或private的內容經過略略刪改後,現在都公開了
其中部分內容可能還會被以後的posts引用
有心的人可以打開旁邊的索引慢慢搜尋,不過如此大海撈針必定花費很多無謂時間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講道筆記20131006

《士師記選讀 (10) 大能勇士》(士11:1-12:7)
講員:王華燦牧師

以色列人以前只拜巴力到現在見神都拜,惟獨不敬畏耶和華,每況愈下
(v. 11:1-3) 妓女的兒子 => 地位低
(註:英文譯本只寫 "son of another woman",沒有說明妓女的身份)
(v. 11:4-8) 能夠被邀請是因為能力? (因為臭名遠播??)
開個作元帥的價 -> 被翻舊帳 -> 改口,可以作元帥及領袖
=> 你利用我、我利用你,等價交換??
神沒有回應 => 「神只係被人拎出黎做中間人??」

(v. 11:12, 26-28) 外交家的口才??
(v. 11:29, 32) 恃住神的同在可以胡亂行事??
(v. 11:30-31) 好有問題的祈禱 => 學了迦南地宗教的習俗,利用了神
=>「早知寫天主教,唔寫基督教」??

(v. 11-34-35, 40) 但神又聽祈禱? 只因以色列人呼求
「你使我甚是愁苦」 => 是女兒的錯嗎? 還要撥四天去紀念這罪? 犯罪行為合理化?

(v. 12:1-6) 只因耶弗他的苦毒,向自己人開戰,還設毒計試出他們的身份
殺了的人數接近以法蓮人出埃及時的人數

總結:成長背景影響人生決定及價值觀,所以有很多恩賜都可以行差踏錯
所有以色列罪行皆由耶弗他作先例 (討價還價的態度、使女兒經火、合理化犯罪、殺自己人)
「我要對你好? 你要對我更好! 你對我唔好? 你無好日子過!」的生活態度??
對待子女的態度:因為自己沒有這成就 (或因為自己本身有這成就),所以子女就要有!?

恆久的影響

同一群體 有人覺得我厚道 有人覺得我「串」
到底是我有人格分裂還是對人不平等??
我想不通 也猜不透

週日的詩班獻唱傳統詩歌、月歌的主題及講道的信息都很強,也感恩下午堂一切順利

----

下午堂完結後有一段跟王牧師的私人對話
小弟反映訊息貌似很沉重,他聽到之後拍一拍我的肩說:
「你去睇下教會歷史,會發現這段經文反映了教會好多黑暗既歷史,
好舊的經文到而家依然有關連,睇完你就明白點解而家教會裡面咁多問題......
醫好多人感動好多人、行神蹟的人可以帶來咁大影響但自己生命可以充滿邪惡及苦毒,
最恐佈係佢地竟然有聖靈同在,神又會使用呢尐人......
耶弗他既苦毒及仇恨積住好耐,率之爆煲
以法蓮人只係鬧佢一兩句,佢就殺左你四萬幾人,你可以想像到佢既仇恨幾犀利」

(以上對話,個人認為「竟然有聖靈同在,神又會使用」一點十分艱深)

----

之後食下午茶都有很多分享及得著
立即體會到家庭的成長背景,無論正面負面都可以有如何深遠的影響
也幸好前朝區牧的批准及安排,唏噓中尚有感恩
又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再「啤」住影文及影音人員,真是可以「插穿佢地背脊」

----

晚上看黃大仙兒童合唱團四十週年的慶祝表演
十分高水準,成人小朋友一起大合唱都還可以清楚聽到歌詞,連唱生日歌都有和音
(雖然其中一個主持很廢 =P)
連台下都有很多各界前輩臥虎藏龍,連uncle ray都帶著拐杖現身支持

又話說,大會堂音樂廳的手機網絡接收加強了很多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Le Mans" & "Ballad"

"Le Mans"是DIMENSION在1992年出道時的第一張EP,專輯前後封面都是耐力賽賽車
一看就知道這六首曲都是當時播放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配樂 (不知是否只限國內播放)
而且都很Rock (話說,為何賽車音樂都是如此??)

雖然現在再聽會覺得編曲有點過時,但這張專輯依然是絕對值得付錢購入的
而其中DepartureSilent Dream其中一句旋律跟Beyond「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是一樣的 -_-"

個人推介:Mirage以及帶有拉丁風格的Tornado
----
"Ballad"是在2012年推出的精選輯,其中除了最近期的歌外其他都是重新混音製作而成的
(但恐怕只有音響發燒友才可以聽得出分別吧??)
選曲方面很值得留意:刻意地避開了最著名、常常演奏的歌,揀選一些很寧靜的慢歌
如此稍稍抹去Fusion的元素不知會否令一些死忠的歌迷失望?

在iTunes查閱了價錢
其他專輯的價錢是每首歌0.99美元,但這專輯以及"26"都需要每首歌1.29美元的價錢購入
(雖然對比起以39900日圓出售、共27張CD的廿週年紀念Box,這實在算不上甚麼)

在14首精選作品中只推介一兩首作實在太難
改為分享拉闊版的Alone in love算了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八十週年巴士歷史展覽

按這裡看我影的相片

雖然是免費入場,但展覽位置只是在眾展覽廳外、近門口及紀念品店的空地上

容許我在這裡多一點批評
燈光設定有點問題,閃光燈無論使用與否效果都是不太好
(還未計背景的玻璃所造成的反光呢)

展品方面確實是有我未見識過的珍藏,但總覺得資料不夠齊全
(例如錢箱、座椅、安全措施,巴士規格與城市發展的關係等等)
很有可能是因為舉辦當局能夠向公眾借到的展品不夠多有關
坦白講,八十年歷史濃縮在如此細小的展覽場地根本不合理
連巴士年鑑都比它更詳盡,有些項目甚至是我可以講得更仔細

因為展覽內容不多,就算很認真遊覽都不需要兩小時
除非當日有打算觀看其他展覽,否則以這個展覽當作全日活動是不行的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1A鴨仔團

最有趣的經歷不是來自國內的自由行旅客,而是來自韓國的自由行旅客

這些自由行旅客的行程大多都是從尖東海滂經過星光大道到天星碼頭
之後他們就會到女人街繼續行程,因此改坐公共巴士可以有另一番本土化的體驗
但以前都不知是甚麼原因,這些自由行團只會選坐1A線 (明明是最貴的 -_-")
而且在總站已經可以起載兩至三個團的團友

當巴士去到女人街,香港及國內乘客都會短時間內下車
但這些韓國旅客卻是非常有秩序地下車:「一個落左車,另一個先開始行樓梯」
於是等到所有旅客下車都至少需要三分鐘,車長看見交通燈轉了多次還未能開車 XD

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Expired

當你們都不是想聆聽的時候
又或者,只因為想反駁而去聆聽的時候
整個溝通已經失去了意義

因此,我寧願沉默,寧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THAT another story

見證做得好與壞,足以影響其他人的生命

父親有一位同事的太太患癌,情況不太樂觀;父親、同事和朋友都有分別去探他們
其中有一位「係又講句,唔係又講句」的姊妹是父親的教友,有一日約了那同事見面
姊妹想勸他信主,卻如此說:「你之前做落咁多呢尐野,所以你老婆而家咁......」
(我聽父親口述這件事都楞了一下)

只是過了不久就傳來其太太過世的消息,該同事如常上班但知道他的心境尚未平復
有一次他比父親早八分鐘在中秀總站開車,結果在和樂邨已經追上了 (車速可能只有20-30)
當時父親怕他一時衝動做傻事,下班後經常約他見面
至今父親依然間中有連絡他,但對他能否信主一事依然不抱有任何期望

「成件事真係多得佢唔少......」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Vision #6:行內人對公司的不滿

列舉數項:

公眾假期期間過多車長請假 (特別是新入行及近退休年齡的車長)
臨時車長就算肯當日全部上班都於事無補,結果很多巴士被迫留置在廠內
原本需要被派出去的巴士因為不能服務,變相等於令當日的班次失準

公司一直都有自己培訓車長 (在沙田區那些掛了「學」牌的巴士,一架車培訓三個司機)
但自從傳出取消家屬証的福利後一直被其他對手針對
故意派職員在學員拿取駕駛執照的廠房門口,先打聽培訓完成後的入職薪金
再把自己的入職薪金調高一至兩千,吸引他們「跳糟」
因為這種明目張膽的「挖角」令年輕車長的數目急降
公司眼見就算可以留住近退休的車長多幾年都是治標不治本,才重新恢復家屬証的福利

最近這次天兔襲港,天文台宣佈早上十時前改掛三號風
但公司決定八時就開始恢復服務,一時間自家的巴士遍佈在各街道上
但未「落波」引致載客率極低,肯定不能收回成本
九時許「落波」時,過海巴士剛好在回程的路途上,結果都遇上塞車
公司未能有效編配車序,過海的客源 (除特別車外) 都要白白流失

公司提倡節約及環保,為省油不惜減低巴士性能
卻忽略了重覆性停車再開車才是最浪費柴油 (也就是說浪費柴油本是不能避免)
也令巴士在馬路上的競爭力大減 (見Vision #4)

公司內部主張「用少一架車可以慳番幾十萬」的思維
只想減少用車來節省成本,但忽略如何改善服務質素以吸納客源
巴士服務愈來愈差,乘客也怨聲載道

因為公司把自家在荔枝角的部分土地興建豪宅引致政府不賣帳
以觀塘舊廠未拆卸為理由拒絕啟德停車場的續租
車廠未能容納過多的巴士,回廠入油後需要泊在外面的總站、路邊或停車場

公司利潤下跌,荔枝角廠部分樓層需要向外租出,以租金收回成本

......

「公司請班咁既人搞埋尐咁既野,真係幫公司倒米」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進擊的天兔

香港人普遍有一種病
叫做「颱風型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明明颱風是一種破壞性的自然災害
香港人卻視之如上賓
不單止想吸引它來,還要不捨得讓它離去
好讓自己繼續陪周公或食住卑鄙月餅玩GTA5
因此難怪李氏需要研發力場,原來他很為香港人著想的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22"

(又是唱片短評,哈哈)
"22"是相對地Jazz味比較重的一張專輯,非常適合在酒廊出現
跟以後那三張 ("23"、"24"、"25") 有相當明顯的對比

因為受過近期作品的洗禮,之前都在聽一些複雜的旋律和結構
現在聽 "22" 就覺得很入耳、又很容易記住 (起碼以後的作品就算是入耳都不容易記得)
而且近作散發的那種輕飄飄的感覺在 "22" 尚未出現

雖然2009年當時的主打是Groove It (#1),不過此曲太近似Disco風格,小弟不太喜歡
如果選擇權在小弟手上的話,我反而會選擇以下這一首主打:
極易聽上癮的Silver Rash (#2):http://www.youtube.com/watch?v=NPIGdEB8yBg

本人認為Black Train是本輯最佳作,前後曲風轉變簡直是不可思議:
(CD v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srREHpwX1E
(Live v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M1LQn4P78
(Live版本過於著重炫技,個人認為CD版較好聽)

另外貌似是Jam出來的Kind Of Doubt (#6) 也不俗:http://www.youtube.com/watch?v=-1iEcJ1gvV0
----
近三張專輯其實已證明DIMENSION的作品已經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或者我說是四張 (兩日前發售的"26"還未入手) 應該都不會太過份,反正都是合理的預測 XD
說是Jazz / Rock / Punk / Pop都不完全正確,因為有些歌曲真是各種元素都兼備
不過有一點很明顯:樂隊成員畢竟已是打滾了好幾十年的前輩,曲中不免滲出一些「老氣」
對他們來說,如何保持著創新、好聽又不過時的音樂觸覺確實相當困難
雖然如此,他們還是保持每年有新碟出 -_-"

DIMENSION的唱片封面設計都是沿用西方風格,故意把亞洲及日本本土的元素都除去
不知道是否存心想跟本地的樂隊劃清界線??
不過容許我在此處吐糟一下
就是有相當一部分的設計都很差,有種「不知幹啥」、「乜料啊」的感覺
最近的專輯只有 "23" 算得上是美觀,其他的都慘不忍睹:
("25"的背面相片雖然是影得好,但加上了"25"的字體後就變得好像一張鈔票 -_-")

至於 "26",封面很Pop很有動感,但好像那些美國風格的音樂廣告 (如果是短片或者更好)
"26" 此專輯邀請了一些業界中同期的前輩及其他天才樂手一起合作
又標榜著「可以取代 "24" 成為新的最高傑作」
這令我有很高期望,因為在我心目中 "24" 確實已經是近期中最好的了
(個人覺得"23"有最好的單曲,但"24"以整張專輯而言有較高的水準)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獨家專訪

(廣告時間)
任飲任食不限時火鍋 每位元
嘉豪酒家 長沙灣元州街188號天悅廣場1樓 (油站對面)
(廣告時間完畢)
----
註:私人內容,請勿私自轉載!

(20130912-火鍋桌前)
「四日前你75X單意外,冇事嘛?」
「冇乜野,係俾尐玻璃碎整傷頭頂,同埋隻左腳擦損左少少者」
「喂唔係呀嘛! 我睇電視,你架車車頭爛得好緊要,凹哂入去播?」
「凹o個邊係左邊,右邊冇咁嚴重」
「電視話『懷疑尾車收掣不及』,係咪真的?」
「唔係咁架! (意外)o個時睇住前面架74X,見佢一路唔踩brake自然減速,
又唔著死火燈喎,咁咪行住50,照跟番兩秒距離。點知只係望一望右邊倒後鏡,
望番過黎o個時架74X已經好近,我心諗『幣啦,呢次一定撞......』,
即刻踩brake啦,臨撞o個時條軚稍微拎向右,將撞擊力卸哂去左邊,先至冇乜傷......
架車停低左後,見自己仲郁得,咪走去睇下、關心下車上尐乘客點。
你知啦,尐『白狗』(非低地台巴士) 冇頸枕嘛,咪好多乘客撞到口傷面傷,
有一個女的隻腳夾住郁唔到,好在之後救出黎都只係瘀左。
好彩係『白狗』而唔係『金狗』(低地台巴士) 咋!
『白狗』車架硬淨好多,又咁好彩坐高左少少先至冇事,
如果係『金狗』o個尐纖維版,肯定撞倒夾住腳啦!
今次真係覺得好好彩,所以跟住o個日即刻去左還神」
「要唔要揹鍋?」
「5分就肯定記硬啦! 之前九巴已經call左我番去傾計,話呢次都冇牽涉人命損失,
乘客賠償就照賠,但如果要打官司既話,我可能唔會有任何backup;
警方o個邊反而仲未叫我去落口供」
「九巴出事後唔係有派人到現場嗎?」
「你話傾電話o個條友? 保險部架,黎睇下撞成點,之後點同保險公司傾架咋」
(註:九巴的作風是一向不幫助司機「打甩官司」,名副其實「你死你事」......)
「咁有冇心理壓力?」
「冇! 又冇撞死人自己又執番條命,點會有。只係有時夜晚訓唔到......」
----
註:父母親信主後帶他們參加佐敦堂的姊妹是這位75X司機的妻子
他們的獨女在教會是同工,但他一直都未信主
(可能因為妻子沒有做好見證的緣故,but that is another story.)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驀然回想(二十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pVU-6AW2EU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eHMcrxMiew

第一次正式錄影自己的練習,原來已經是2010年的事
現在再回顧,很容易就留意到不足的地方 (其實當時已留意到,只是改不到)
在相關影片中聽聽其他大師的演繹,比較之下就知道我當時的水平如何

間中會跟老師討論如何「聽」自己的彈奏
結論是:有其他人在旁的聆聽十分重要
很多概念上、節奏上及回音效果上的問題自己未留意到
這些都需要倚靠他人之聽覺才有機會更正

2013年9月13日 星期五

音樂考試

眾多音樂考試官在監考時都不會立即在計分紙上寫字
反而會用另外兩張紙起草,分別寫上評語和分數後再反覆修訂
做好最終決定後才慢慢寫在計分紙上
這就解釋了計分紙為何永遠都是如此乾淨整齊
評語永遠都是剛好全部在框內,分數也不會有劃掉再寫的痕跡

當考試官碰巧沒有草稿紙時 (例如在教會考風琴:考生需要帶考試官到考場)
有可能會用身邊的書籍的內頁書寫 (例如琴書的內頁)
所以場地負責人有機會在考試後立即知道結果,不用等6-8個星期 -_-"

至於考場內的翻譯員,介意與不介意他們看到考試成績的考官都有
遇著一個開明的考官又有很多考生需要翻譯的話,該期考生表現應該都會略知一二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總算是有目標達成

連續游三千米
自由式蛙式1:1混合
九十分鐘內完成

玩CS Portable
連續使用Shotgun, AK, Deagle及Sniper
打出一段Kill-Death Ratio超過3的戰績 ^_^

有好多書等著要閱讀及清理
最近也有很多念頭及有很多事要顧及
不逐一記下真的會容易忘記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目的

若果只有一句「有甚麼事我可以為你代禱?」
雖然知道是出於關心,但難免會覺得有點不好受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Ballistic

接二連三有專輯入手
又得知新專輯 "26" 在9月18日開始發售
還有啥比這更開心的?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XG停轉日?

落雨濕身整傷手指摸門釘送車尾倒瀉野
今日真係好唔順 -_-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CS Portable

又到遊戲時間 ^_^
標題沒有寫錯,只是改叫Critical Strike Portable,相信Steam有把商標註冊吧
PC用家以前需要經過FB玩,現在可以直接上網玩:按這裡
Android及IOS用戶只需要下載相關的Apps也可以玩 (不知手感如何?)

武器選擇少得可憐:刀、手槍只有Deagle、步槍只有AK47和M4A1、SMG只有UMP、
狙擊槍只有AWP、霰彈槍只有連發式、手榴彈、煙霧彈、閃光彈

價錢方面有很大改動:刀、Deagle是預設武器,步槍$300,霰彈槍$500,AWP$600
手榴彈$50,煙霧彈、閃光彈$20 (閃光彈孖裝出售),所有彈匣一律$50

模式有Classic、隊制或個人的Death Match (TDM/DM)、Capture Flag (支旗非常顯眼)
1 vs Team - Juggernaut模式 (單挑者有500HP還真是unstoppable)
喪屍 - Zombie Mode (玩家輪流做喪屍,可傳染) 及只有一隊的Survival
另外Host可以自訂跑步速度、彈匣大小等特點

地圖方面:容許玩家自製,因此有自其他遊戲而來的改編地圖
很多自CS而來的都改編得更四通八達,改編自de_dust2的已有3個,總之就是非常多

可以賺錢買Skin,有趣的包括全身骷髏裝 (CT)、戴Guy Hawkes面具的Vendetta (T)
還有Matrix的Leo (T) 及Smith (CT),相信以後還會有更多

個人經驗:一開始玩時經常被人隔牆打死,原來預設了子彈可以穿透大部分牆壁 -_-"
遊戲就開發而言相當不俗,只是跟開發成熟還有一段距離
玩家人數也不是太多,不斷擴展的話不知server能夠承受得到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清理詩班櫃

聽說已有很多年沒有整理,因為其他團體的要求而去清理實在難得
有一部Sony CD+Casette機貌似是小學用來做聆聽練習的型號,留置多年應該還能操作吧?

滿櫃都是陳年歌集,還要是每本書都有十幾份copies,當年教會在聖樂上的支出肯定十分驚人
很多複印譜因為版權期限已過不能再使用,只能做廢紙回收
突然覺得出版社為了收入而限制事工發展及浪費紙張未免太差勁

又有一些聖樂參考書籍放著無人問津,相信現在會花時間研習這課題的人已買少見少

當年的會議紀錄都是手寫的,並且都有保存好,放滿幾個clear folder
之後搜出幾份年代久遠的教會刊物,當中有同工按立分享,歷史收藏價值十分高
又有當年的相片集,有記下日子的可以追溯至94年,見到很多前輩及名字,十分感恩
有空可能會把它們全部數瑪化,才不會因為相片或紙張發黃而令歷史流失

指揮後來決定除了複印譜外,其他舊譜都予以保留
可以「翻炒」舊歌又省下版權費,一舉兩得
之後隨意拿起一份舊譜試音,又因覺得動聽而選作下次獻詩,「事就這樣成了」

雖然重新搜出很多舊歌,不過有部分對我們而言未免太吃力,例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tRDQJgBXIw (詞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0zJFpY90kM (詞2)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25" Reloaded

之前研經會手抄筆記太多,把它們全部數碼化需要很多很多時間
因此不斷播放此專輯解悶

雖然當中的歌曲不算複雜,但跟其他流行歌不同,歌曲主題特別難記住
有好些轉折的地方很出人意表
另外有一點非常特別:歌曲的排序異常合適
並不是歌曲之間十分緊湊,而是整體而言覺得「這樣接駁下去很自然」

例子:#5: Songbird + #6: Our inspiration + #7: Spiral + #10: Color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ZM_4-bZPBk&list=PL08427356DE1EB4C7&index=41
Songbird 及 Our inspiration 都有著懷舊的氣息但不會覺得過氣
Spiral 一開頭以為是電子風格但其實有點Rock
Colors 雖有一點點Techno風格但聽著還是覺得很舒服
音樂上的Fusion就有這種「左右逢源」的好處

剛剛 "22" 也入手了,近年的專輯只差 "21" 就齊了,哈哈

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臨時特急‧白田行

之前因為撞時間總未能撥冗去支持白田的事工,知道了本月是安息月後就決定要走一趟
選擇這日是因為本身已有其他活動,想其他週日有更好休息的緣故
(雖然我能夠做的只是跟台下的人同坐)

今次臨時出動可謂相當不順利
起身時家人告知沒有足夠食水梳洗 (水龍頭完全沒有水流出 -_-")
出門已經是9:10
原本決定到旺角轉車或坐地鐵改為由「中東」坐2C到大坑東再步行
偏偏等到9:25都沒有車
想坐的士之際,有去青山道的紅van出現,結果十五分鐘後已到北河街
再根據之前看地圖的情報,僅步行約十分鐘的路程就到了
到達目的地時還未到9:50,竟然是我原本預算的抵達時間 (感恩)

門口有司事招待,卻沒有留意到奉獻箱有否存在-_-"
進入禮堂坐下等候,熟悉的面孔原來不少 (幫手設定音響的是已認識的大學導師)

崇拜在十點開始,像是理所當然的跟隨了週日那種模式 (青崇敬拜隊擇日客串??)
會眾也像是理所當然的長者偏多,又有一些少年在其中
人數只有約三四十,但場地細反而有跟其他人(尤其是長者)一齊專心讚美神的感覺
(可惜青崇不能在副堂舉行)

最近的呼應特別巧妙
昨晚JJ話「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已成過去」,今日主席就帶了《以愛還愛》......

不久前上任的Tiff第一次講道 (青崇時得知,感到意外)
我們是被上帝看重的 (詩139:13-16)
v.1-6  上帝無所不知
v.7-12   上帝無處不在
v.13-16 上帝無所不知的例子
1. 我們是神所創造的
2. 神的眼睛早已看顧我們
3. 神已為我們定下每一日
不是自己做生命的主宰,也不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
而是讓神做我們生命的主宰 (靠恩典接受掌管)
小結:神又認識又重視我們每一個

性質似福音性研經,對象偏向有家室的父母
(屬靈母親與生母對下一代的感覺是否不同? 還是「兒子生性病母倍感安慰」??)
對我這入世未深的青年除了可以飲水思源外,也要思考一下:
我知神看我 (實際上是所有人) 為寶貴,但我自己又怎樣看自己及其他人呢?
「我? 我唔得架,阿邊個做得好好多......」「佢? 喂佢cheap到冇人有喎!」
如此影響到對神的回應確實「好唔抵」

又回想到講道前沒有收奉獻的環節,但歡迎新朋友的環節更加仔細
=> 「每一位街坊都是十分寶貴的??」
(個人認為以上的問題十分值得討論:神所看為寶貴的人 vs 人所看為寶貴的人)

門口掛了二奶易拉架
上面寫著聚會至11:30完結,但是次崇拜完結時間只是10:50
相信之後還有聯誼開組的吧

小弟有幸曾經幫過是日的敬拜隊伴奏
得知是日在白田及下午堂都要伴唱,確實是甘心奉獻自己所有
(其中一人問「做乜唔舉手話自己係新朋友?」 -_-")

此行總結:
能夠去白田體驗一下,值得感恩
聽說除了聚會外也有一直進行各類社區活動,可惜自己能夠參與的機會並不多
(對自己而言交通不便也是困擾)

目的地位置及交通狀況: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
白田街33號 (鄰近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白田街的其中一端是美荷樓-大埔道近嘉頓廠)
距離石硤尾地鐵站A或C出口都有約十五分鐘步程
(行走青山道的巴士當中,往東九龍方向的2B、6D、40,沙田方向的86、86A
還有2D及702都在附近設站,下車反方向步行三數分鐘已可到達)
也可以仿效小弟由南昌街或大埔道附近步行前往
(幾近靴文及Eric屋企 XD)

最後謹祝謝氏一家平平安安,福杯滿溢

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85屆培靈研經會後感

結果28講當中有17講去了主場聽
筆記幾近寫滿40頁A4紙 - 應該是速記而非筆記
所以感想、反思等要到重溫筆記時才慢慢發酵

內容確實是豐富
有些信息很沉重,聽完一時很down
也有部分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

(話說基督教本應是引導及刺激我們思考的
怎麼最近有好些人都說教會產生了很多無知的人?)

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這種「追講」的機會
只是有點意外下午回家會想睡

最近身邊的人及牧者所講的話有互相呼應
「同感一靈」原來是可以如此「屈機」的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20130810 - 講道會

《從亞伯蘭到亞伯拉罕 - 敬畏上帝五味架(9) - 生命迷宮怎續航》(創17:1-8)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區伯平牧師 (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義務牧顧長)

已到99歲的亞伯蘭,一轉眼就24年,進入人生下半場
立志是神的教導,重新立志 - 再次依靠神
雖然有甜酸苦辣,但走出迷宮要靠神的導航

夏甲之子已有13歲,很安慰? 但神說:「不是這個兒子......」

神從來沒有說如此多話 (幾乎是整個17章)
歲數:三(十)、四(十)、「入五」、「登六」等等都是人生的里程碑、階段?
上帝如何介紹自己:「全能」=> 不是氹你 (雖然沒有交代亞伯蘭要等的原因)
你在我面前「行走」=> 生活,「作完全的人」
=> 道德、操守方面? 對神的信有始有終,做能夠一生依靠神的人
"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來12:2)
對亞伯蘭及其後代的邀請及挑戰:「我對你不離不棄,所以你也要對我不離不棄」

(15章) 全能的神與卑微的人用世俗方式立約,真正的「不平等條約」??
臉伏於地 => 心悅誠服的身體語言
世俗容易使我們焦點模糊,所以要按時重新堅定立約
這一次有隨身標記提醒約定的存在:改名及割禮

亞伯蘭 Abram:崇高的父
亞伯拉罕 Abraham:多國之父 => 原本是神的地位現賜予人
=> 是人類的新開始,要學他因信稱義,使人能進入神的豐盛
=> 要成為全人類敬畏神的榜樣

把一生成敗、起跌都交給神好像太冒險?
我們只是卑微的人,神用名聲、屬性作抵押,神的冒險更大??
「信」也就是認同自己有不足、軟弱,靠神的完全來超越自己
(如果期望的都是自己預料之內,你信的還是不是神?)
我們在迷宮中找不到出路,但看顧我們的神卻看得一清二楚
好像白白失去四分之一世紀? 我們敬畏神不代表能了解所有難關

(之前一之八講總結)
1. 人生有可戀,要熱愛生命,親情、生命都是重要的
2. 這世界已被罪污染,信主的我們也不能避免 => 要正向的定位 (??)
3. 我們的生活營營役役;生命的突破在於我們聽到神不可思議的呼召
4. 生活帶來信仰的衝擊及挑戰,但沒有神的一生卻是更一塌糊塗,如同行屍走肉
5. 家族關係帶來困擾,我們要清心才得神的補足
6. 身外物雖重要但不是最重要;有神才是我們人生的最大滿足
7. 我們信神不是神為我們服務,而是我們為主服務
我們信不是因為「買佢怕」,而是因為這神是創造的神
8. 神高於我們,不要合理化自己的缺點,否則會引致更多問題

看亞伯拉罕的跌跌撞撞,又看到神的安排
感受有血有肉有汗有淚的人生,活生生的遭遇,所有的人都走這條路
9. 是神對我們呼召,要靠神的導航引領

(呼召:重新立志,再次依靠神,做完全的人)
----
感想:
區牧師所講的信息其實不多,這點他自己也有公開提及過
可能因為每一講的前段實在太不緊湊,令自己覺得好像有悶場

亞伯拉罕好像是一位被過度讚揚的聖經人物 (實在有很多欠缺信心的舉動)
但他的一生確實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他不同態度而產生的不同結果
而神的一直看顧,對他大大的祝福及超現實的應許,也是我們的勉勵

20130810 - 研經會

《等候聖靈:教會歷史第一課(9) - 癲狂與成敗》(徒28:17-28)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李思敬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保羅終於來到羅馬,過程完全是意料之外 (學者相信當時他已寫成《羅馬書》)
目的地:西班牙 (地中海最遠的陸地) => 羅馬只是中途站

(「友直、友諒、友多問」??)
聖殿暴動,千夫長解救保羅
(v.22:27) 以為保羅是帶頭暴亂的領袖 => 羅馬公民身份曝光
"直到地極" (賽49章) 不是南北兩極;"作外邦人的光" => 「地極 = 外邦」,是人不是地理
羅馬是外邦的中心 (=> 到那裡的含義)

猶太人與外邦人對福音的反應
保羅外甥的通風報信 => 470個士兵的保護下到達該撒利亞 (軍事重鎮)
巡撫腓力斯想從中獲利,囚禁了他兩年,可惜「金子銀子我都沒有」
(AO都是3年轉一次任) 兩年後非斯都上任,想討好猶太人而送羊入虎口
=> 保羅迫於無奈下的最終選擇:上訴到該撒

(但人的計謀如何,依然不及聖靈的帶領)
27-28章的上段:保羅的第四次旅程 (不是傳道而是押解),結果遇險
(v.28:14) 到了,「我們」=> 路加有同行,在此只選擇記載最後一件事 (是甚麼?)

上訴該撒還要等兩年 (當時沒有「排期審訊」),但結果不問都知道
(學者未能確定保羅一生中有否踏足西班牙)
以前他自由進出猶太人會堂,現在有鎖鏈唯有邀請猶太人過來
其實之前已有很多次跟猶太人的對話,但都沒有正面的結果 (樂觀的人都不會再有期望?)
但路加還是選擇記載此事 => 反高潮 (「枉一世英名?」)

聖靈降臨不為神蹟奇事,而為 "凡求告主名的" (徒2:21)
群眾未散之前最後一次提到聖靈
藉以賽亞先知的話,不是預言 (現在的人不信),因為對象是猶太人的祖先

我們熟悉的通常是 "我可以差遣誰呢? 誰肯為我們去呢? 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 (賽6:8)
但這句不是重點,因為新約沒有引用
反而有引用的是 (6:9-10) => 證明這段經文更重要

想像保羅當時說這話的語氣
「哼! 聖靈一早說了!」??「早知你們爛泥扶唔上壁!」??
(太13:14-15, 可4:12, 路8:10) - 耶穌講撒種的比喻很黑心,故意令法利賽人聽不明白?
(大、小兒子的比喻 - 像《雪山飛狐》一樣沒有完結??)
旨在敲開不願意聆聽的心態
=>耶穌的講道值得我們效法,因為不願意聽的都能入耳 (對願意聽的,耶穌就講「八福」??)
=> 比喻的對象是那些 "聽是要聽,但聽不入耳的人"
( "恐怕自己回轉" => 「唔好再講,否則我會信?」)
會眾的身體語言反映態度:去廁所? 飲水? 講電話「佢就黎講完」? 剪手指甲??
你講道,但無人聽道? 「睇你有幾把炮」??
如果牧師講《賽》6:9,會無人回應呼召?
先知明白這話,又問「要到幾時?」「直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教會沒有人??)
但以賽亞沒有放棄,否則《賽》就沒有以後的章節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
(以賽亞是看著以色列國由繁盛到滅亡的)

耶穌也沒有放棄,說了很多比喻使猶太人聽入耳
亞拿尼亞肯去只因為知道保羅「為耶穌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抵死」) !?
保羅傻呼呼地到猶太人講堂而受逼迫,還堅持向猶太人講道?

其實是反話!
傳福音不能使用「神學雙重預定論」:
「預定得救的人遲早會信,不用我傳福音;預定滅亡的人遲早會死,我傳福音都於事無補」???
At the moment of gospel, 只管傳給每一個人,人選擇接受與否還是聖靈的工作
=> (林前9:16-17) :若沒有人傳道,人怎能相信?

舊約、耶穌的教導及《徒》最後一段都教我們同一件事:傳道是我們的責任,決志是聖靈的工作!
所以保羅不是傻 (「保羅神學好正架!」)
羅11:25-32:本來是猶太人的福份,但因為他們的不信,外邦人卻因此聽到福音得救
但這段的重點不是外邦人得救!
《羅》9-11章反映出保羅心裡最沉重的負擔是同胞未得救
但外邦教會都是50:50 (「我地可能再差D?」) => 外邦教會的失敗?? 猶太人的得救??

"Not because of us but in spite of us"
無論成功與失敗,救恩都要到所有人當中,因此特要憐恤所有的人
「好像麥子埋在地下死了」
關鍵不在我們,要定睛聖靈應許
「有信有不信」是聖靈的掌管,我們只管傳給人
不要晦氣地說「遇左!」 - 保羅有信心依靠神,因相信的不是教會策略

(1929年培靈研經會 (第二屆) - 某牧師:「若非馬禮遜至今過百年努力,中華何日歸主?」
雖然後有戰爭、政治運動、世俗文化、財富、人口轉移等患難與逼迫
現時登記了的信徒已有千萬,沒有登記的會有幾多??)

2013年8月10日 星期六

20130809 - 研經會

《等候聖靈:教會歷史第一課(8) - 囚禁與見證》(徒22:3-21)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李思敬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徒》最後四分之一的篇幅講述保羅怎樣到羅馬去,是他的第四次旅程,「有辣有唔辣」
=> 心志是一樣,但不是旅遊而是為福音,而且是帶著捆鎖去 (用公帑去坐船?)

(v.21:17) 保羅回到耶路撒冷的教會,弟兄歡喜接待,(v.21:18) 又去見耶路撒冷的弟弟雅各
(v.21:20) 可譯作「猶太人當中信主的成千上萬」,(v.21:21) => 以訛傳訛
(v.21:24) 保羅願意行潔淨禮,但結果只到第七日就出事了
(「唔使去中環,旺角已經搞事了??」) (聖誕節上伯利恆? 很多士兵守住,搵自己笨!)

通風報信至羅馬兵營總部
幾個百夫長 => 幾百個兵 (「幾個警察搞唔掂,會被人用粗口鬧!?」)
先捉拿保羅帶回營樓 =>不是苦肉計、不是自己計畫、不是猶太人逼迫,而是聖靈工作!)

保羅說「各城有捆綁等著他」=> 腓力家的先知預言 (v.21:11)
「我們」是指路加團隊,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但被拒絕 => 這是一個自福音書已有的默示:
彼得勸耶穌不要上耶路撒冷,但被耶穌拒絕:「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
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太16:21-23)
=> 客西馬尼園的後半段禱告 (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才是祈禱重點
《太》沒有在第二次祈禱用了 "Ditto",但寫了 "願你的意旨成全" (太26:42)
=> 「我們」也以此句回覆 (祈禱) (徒21:14)

往耶路撒冷再帶被入羅馬,是聖靈的帶領,願意為耶穌的名不顧代價
重點不是旅程中的遭遇,而是旅途中保羅的見證:
(22:3-21) 保羅對猶太人的見證
(24章)  保羅對總督腓力斯的見證
(26:1-23) 保羅對亞基帕王的見證   (與22章的大同小異) => 重覆 => 重要!
見證分五部分:
A. 保羅的背景 (22:3, 26:4-8) - 猶太人,但成長在耶路撒冷,熱心侍奉神的法利賽人
B. 逼迫教會 (22:4-5, 26:9-12)
C. 見證核心部分 (22:6-9, 26:13-15) - 大馬色的路上被光照,扭轉一生
D. (生命的轉變) - 名校名師出身,生命很有目標方向,也很努力
但現在:「主啊,我當作甚麼?」=> 被光照後反而在 (不是罪惡的) 黑暗當中
要等到亞拿尼亞說出神的旨意
E. 到外邦去 (22:17, 26:19) - "故此沒有違背異象"
=> 這不是保羅重新得救的見證 (他可是十分熟悉律法的)
(聖經問答比賽決勝題:「押沙龍王死在哪裡?」-_-")
"未出生前,我已揀選了你" => 保羅不知道方向,不代表神不知道
神沒有因逼迫教的事懲罰保羅,相反揀選了他,大大的使用他
=> 因此不是在大馬色的路上「看見神」,而是「蒙召」=> 以前的逼迫不是神的計畫

保羅一生的拐點與堅持
(55歲提早辭工讀神學? 3年後讀完在教會要有兩年probation?
之後剛剛60歲退休做「榮休顧問牧師」?)
我們算得太盡?「草都冇條生」? 最好的履歷表不一定是最好的安排
=> 要問主「我的方向是甚麼 / 我要做甚麼?」

(保羅一生接觸到的人和寫的信對現今教會影響極大
但保羅總共都要用30年時間,不是兩三年)
(對30歲以下的人呼召):下半生如何過? 為馬門折腰、為巴力屈膝?「為主賺得這一切先」?
有沒有祈禱「我要做甚麼」? 只求四平八穩的計畫?

帶著捆鎖到羅馬
結:聖靈充滿,一生之久 => "沒有違背從天的異象"
李博士自己的見證:五歲半立志獻上一生予神,一年級試讀生身份 (讀神學?),成績出眾
其後的青少年會還未夠資格(歲數)參與,「今日的六歲細路做緊乜?」=>「唔算早!」
中學時的獻身營是父親支持:不單止自願,還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才能回應呼召
結果站起來的五個人都未中學畢業 (太年輕?)「係咁年輕先睇得明希伯來文」(!?)
年紀大的要服侍家人、體力下降;「又未有細路又未結婚,其實是最好的!」
「悶? 因為不知做乜!? 你估真係《殘身獻給主》嗎?」

路加醫生寫完《徒》,保羅當時仍在羅馬,還未寫成13卷書信
神要用你,沒有人可以說不! (是從神天上來的異象才不會違背!)
----
感想:
聽完之後,我想起了一個人
聽完之後,我也想起了自己
「去讀神學完全委身服侍主」不是沒有想過
只是要再多幾年時間靠別人供養,做兒子的我心中會覺得不舒服
而且我有一種想法:就是覺得這樣為神工作很困身
(不夠時間寫講章、開很多同工會 (不一定是祈禱會)、還要輔導牧養教會及領袖)
坦白而言,所作的工很Interior (雖然我偏內向的性格看似適合)

目前最好的做法還是求神賜予方向:「我該做甚麼?」
既然已知道自己面前尚有功課要完成,總好過未入戰場就被打至焦頭爛額......

2013年8月9日 星期五

20130808 - 研經會

《等候聖靈:教會歷史第一課(7) - 膏立與綑綁》(徒20:17-38)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李思敬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徒》記載了很多篇講道,其中多半是使徒向猶太人和外邦人證明耶穌的信息
但這章是保羅對以弗所教會領袖的話別

保羅與以弗所教會的關係
從之前的幾次宣教之旅開始:
(13, 14章) 保羅與巴拿巴從安提阿教會出發,開頭以為是向猶太人傳福音
述職時講述聖靈工作,才知道是 "為了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

(15, 16章) 原本打算探訪上次去過的教會,結果去了馬其頓 (從土耳其到南斯拉夫)
回程時才經過亞洲之內的以弗所,之後又坐船回敘利亞去 (v18:8)

(v.18:22, 23) 第二次到以弗所,放膽講道 (v.19:8) 一連三個月
後來開講堂,天天辯論有兩年之久,使住在亞細亞的人都聽見神的道
保羅是打發其他人到處傳道的 => 人在以弗所,但影響傳遍亞細亞

到希臘住三個月後從馬其頓回敘利亞
要趕五旬節會慶 (若留在以弗所恐怕會短時間內不能離開?)
不像巴拿巴重視人的關係 (所以聖經沒有寫他「是個好人」? -_-")

在米利都說三件事
1. 過去 (v.20:18-21)
講過去27個月,沒有數字報告,講自己為人、眼淚、試煉,「沒有避諱不說的」
(著重quality而非quatity,各位同工們的「十一格」又是不是這樣??)
「你可以記得數字,但信徒卻記得你的為人,言教必須身教」

2. 現在 (v.20:22-27) - 解釋為何不留低
(v.22) 希臘文譯作「被靈捆綁」 => 保羅不是被患難捆綁,而是被聖靈捆綁 => "不以性命為念"
=> 不揀自己想行的路
(以前有《非我願去之地》,現在卻只唱《恩典太美麗》、《讓讚美飛揚》???)
捆綁你的不是人,是聖靈的呼召

「以後不能再見我的面」? 華人教會領袖很難如此說話 => 要學習「不避諱」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XD)

焦點不在保羅,目的在最後一段 (若情緒高於一切就Miss the point了)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 (林前11:1) => 不看業績,但看為人
=> 對長老:「不要期望你們能夠把我留住」!!
主任牧師退休,無理想接班人??? 向其他教會挖角、高薪招聘外來講員???

3. 將來 (v.20:28-35) - 持守
"你們作全群的監督" (v.28)
做領袖不靠毛遂自薦、不靠提名、不靠好名聲,但必須要有聖靈同在 (及智慧)

教會不應該有階級制! (Deacon - 又是管理飯食又是傳道)
(先做總務文書才能夠做團長;做傳道人牧師都不夠,要做宣教士??? -_-" )

最重要的是聖靈膏立
在教會作領袖不是小事 - 要為自己又要為別人謹慎
(v.29) 牧羊的比喻 - 「分發全副屬靈軍裝給羊群?」羊懂得保護自己嗎? => 靠領袖保護!!
領袖只管裝備自己??

"......把你們交託神和他恩惠的道" (v.32) - 保羅口中的「你們」是領袖,不是全教會
現今教會領袖最忙不是讀經,而是開執事會? (因此自稱「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
=> 沒有交託在神當中

"這道能建立你們" => 「十一格」用甚麼關心弟兄姊妹?
=> 教會領袖的雙重標準:不是靠自己保持清醒
每次教導都不是「顧左右而言他」(使會眾都變成癡肥??)

結:「施比受更為有福」 (福音書中沒有記載,只有此處出現)
能夠寫得出《羅馬書》的保羅怎會用這句作總結? 是甚麼樣的思維??
(Stewardship Sunday -> 勸各位奉獻? No! )
因小失大 - 作領袖的,給了別人的不應該期望想收回來!

用一例子說明:從15人中選出14位執事的差額選舉
結果人人都不理會誰當上了執事,卻關心誰落選 => 落選的人更容易跌倒??
落選更應該感恩,因為職份是神賜的,不是人給予的
(當其他人開執事會,你可以為別人作工)
「不是受別人的讚美,那是『受』的一部分,而是你付出的部分(較重要)」
=> Deacon with no profolio! 去牧養、祝福別人!
祝下次落選!? 因為我們太想當選!

不問收獲、回報 (「記住我講既呢句:落選比當選更有福」 -_-")
----
感想:
再一次針對教會領袖所講的道
我們是否以「打份工」的心態開始我們的侍奉生活??
要受聖靈的捆綁,是再一次間接的提醒我們不要限制聖靈的工作
突然間覺得不是教會領袖的我好像也有擔子要負似的......

(暫時還未清楚所謂「十一格」是甚麼,希望我沒有聽錯)

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20130807 - 奮興會

《複雜世界,徹底愛心(7) - 傲慢乃軟弱的記號》(林前13:4-7)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Dr. Ajith Fernando (斯里蘭卡青年歸主協會教導總監)

Love does not boast
Boasting does not equal to sharing our victories
"Joy is incomplete until it is shared"
(林前12:26, 羅12:15)
Must know who, what and how to share
Not sharing may be selfish, but how about boasting? - Trying to show that we are better, even in testifying
Talking about our background (family, qualifications, positions or titles)
=> make others unhappy because they may be still suffering
=> should be more sensitive to others

不聽到別人的問題,只看到神已你所做的工作?? 見證需令人感到有盼望,而不是沮喪

不自誇,但誇口神的作為
"We cannot not show how clever we are AND how wonderful Jesus is AT THE SAME TIME."
Hard to know whether sharing or testifying becomes boasting (但還是能夠可以向神悔改、原諒)
(一直聽其他人講「神為我做左......」其實都不一定使人振奮)

Literally "Puffed up": 自高自大
Christians are always nothing, but some of them pretend to be something
How arrogance expose itself? Looking down on others!
Not only a problem shared by the rich but also by the poor
Jesus life overturned: from poor family, Egyptian refugee
Is HE worth to be your partner? (No?) But HE is the greatest!

(林後5:14-17) => 從此以後不憑血氣、財富認人
我們好或不好,在神眼前都是一樣 => 已得「恩典」這最大的財富
=> 人人一樣,也就不得自誇,貶低別人

嚴肅的一面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箴16:18)
(彼前1:5) 憑愛支取神的能力,因信蒙神保守
(林前10:12) 驕傲 => 無安全感 => 論斷 / 犯罪
(太7:1) 「識話人唔識話自己??」
所以當留意到自己驕傲時,要立即向神悔改,求純淨的心

恩典讓我們有力量服侍人 (servanthood)
今世代教會恃著有神而驕傲 (好「串」)?
福音是大有能力,但我們要以僕人態度生活!
我們必須證明Servanthood & Lordship can come together -《meekness and majesty》(順從 + 威嚴)
(可10:45,約13:13) 耶穌的榜樣 - 知道自己尊貴的身份,但願意用僕人的樣式服侍
要以基督的心為心 (腓2:5-11)
謙卑的人若不依靠恩典,會不喜樂、有滿腔怒火!
Nothing is below our dignity, because grace gives the strength for us to be humble.
(只講自己的身份地位,想人尊重,但結果卻自己不快樂)

When you are humble, you always want to lift other people up (抬舉別人)
e.g. Paul lifted up Timothy, because Barnabas lifted up Paul.
We are in an upside-down kingdom!
在神國度,偉大的人幫助低微的人 (做公關) !?
=> 他們必定建立別人 (又相信神必定會建立自己)

(禱:求恩典而來的快樂,看見自己的不足,成謙卑的人)

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20130807 - 講道會

《從亞伯蘭到亞伯拉罕 - 敬畏上帝五味架(6) - 生財有道適取捨》(創14:14-24)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區伯平牧師 (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義務牧顧長)

(宗教活動滋潤我們的信仰?) 信仰的真實處境是我們的現實生活

(v.14-16) 盡己的人生
神的賜恩 (318個壯丁) 經文強調財物,比人更重要?
=> 財富雖然是萬惡之源,但也是神所賜的
從迦南地最南追到最北再到大馬色 (今日的敘利亞) => 亞伯蘭的重視
今日有了全球一體化的外衣,但實際上競爭更劇烈
撿到性命已是有賺? 財物不重要? 不,那些是人辛勞作工後應得的價,要珍惜

(v.17-20) 感恩的人生
所多瑪王自己逃命,現在又突然出現「扮無事」
麥基洗德的提醒 -> 十一奉獻的先例 => 亞伯蘭十分清楚自己所得的是恩典

(v.21-24) 尊主的人生
所多瑪王的「江湖規矩」:只要人,財物當作戰利品歸你
但亞伯蘭放棄了自己可得的獎賞
=> 不跟從江湖規矩、自甘放棄權益的抉擇
重視財物只因神的厚恩,對神能否得到榮耀十分敏感
出錢出力,但之後避開利益衝突,沒有機會被人話「明搶、暗搶」
亞伯蘭本來只為救人的情義 => 對人對神的真誠
這抉擇不易做! (我無,因此別人都要無???)

財物不是我們人生的大股東,不要被它們支配
一方面奉獻十分之一,一方面不拿走自己的獎賞
=> 看似很大損失,但他的生命還是因神而豐盛
----
感想:
其實是很簡單的分段及訊息,但知道後要去遵守卻是很難
因為需要小心留意任何「俾位人入」的機會,又要壓制自己的貪念
所以重點就在其方法:對神能否得到榮耀十分敏感
坦白而言,我在這方面還有待改進

20130807 - 研經會

《等候聖靈:教會歷史第一課(6) - 按手與充滿》(徒18:24-19:7)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李思敬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徒》是記載聖靈充滿次數最多的書卷,總共11次:
(每次都不是重覆的、相同的充滿)

(第1章) 要等候聖靈 => 受聖靈的洗
第一次 (第2章) 聖靈降臨,使徒說方言
=> "凡求告主名的,都必得救" + 第一次使福音傳開去

第二次 (v.4:8) 彼得被審問時被聖靈充滿: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 (v.4:12)
=> 放膽見證主耶穌 (聖靈賜予膽量,溫柔敬畏的心)

第三次 (v.4:23-31)
門徒放膽講道,但沒有神蹟奇事 (恩賜是聖靈賜予 => 不是「只充滿了一半」)

第四次 (v.6:3, 5, 7:55)
司提反被聖靈充滿,定睛於天,看見天開了,求接收他的靈,赦免人的罪
臨死前被聖靈充滿,被逼迫的時候沒有苦毒怨恨

第五次 (v.8:14-17) 撒瑪利亞的信徒
Q. 受洗不一定就充滿? 要按手才充滿???

A. 先看第七次 (v.10:44, 11:15)
使徒一開口講道,哥尼流等人就被聖靈充滿,當時他們還未受洗
彼得曾要求「以天火燒毀撒瑪利亞」(路9:54)
結果自己要進去講道,看見他們被聖靈充滿,親自幫他們受洗
(=> 這次聖靈充滿幾乎可以說是「給使徒看的」)
(=> 間接引起後來在耶路撒冷大會中的紛爭)

第六次 (v.9:17) - 保羅
亞拿尼亞說的跟受指示的話不一樣?
因為被聖靈充滿 => "為耶穌的名受許多苦難"
(真的嗎?) (路加醫生:「看! 第7章不是已經寫明了嗎?」)

第八次 (v.11:24) - 巴拿巴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
"勸慰子" = "輔導員",但不是一出生就是好人
(跟保羅在馬可約翰的爭執上,"馬可傳道的事於我有益" (提後4:11) 是保羅婉轉的道歉)

第九次 (v.13:9) - 保羅斥責以呂馬
罵人都可以是被聖靈充滿?? (不能輕視弟兄姊妹的批評!)
(其實不關牧師、其他人的事,神親自出手不就行了麼?)

第十次 (v.13:52) - 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
因為使徒被迫不能傳道 (幸災樂禍Mode -_-") ?
=> 知道將來為主作工要受逼迫,但還是可以感到快樂

最後第十一次 (v.19:1-7) - 以弗所的信徒「不但要受約翰的洗,還要受聖靈的洗」
有講方言也有預言 (或譯講道)
(保羅《林前》:「聖靈按照自己意思分配恩典」
=> 很大機會是同時有人講方言、另一些人講預言)

(對現今的華人教會講) 「因信稱義是恩典,成聖還要再加把勁???」
(加拉太書) 知道又相信、得救是恩典! 但以後做好人要靠自己???
成聖稱義全是恩典 => 時時立志 (要靠自己努力)???

聖靈降在使徒、門徒身上,但也降在外邦人、未受洗的人身上 => 聖靈的不劃一方式

結:「以道辨靈」的信心基礎 (不是靈恩運動!)
呼召:求聖靈不要跟從我們的意思,而是我們跟從聖靈的意思
呼召曾經歷被聖靈充滿的人:不要要求重覆這經驗,跌入「永遠一樣的期望」的陷阱
(神臨到都可以次次不同;聖靈呢?)

經歷被聖靈充滿也不是按自己的意思、不是「自己作主」的意思!
要知道被聖靈充滿可以是得勝之中,但也可以是苦難之中
(你常常期待被聖靈充滿後大有信心,但其實是好像司提反一樣??)
前面有幾多日子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主而活,任憑主用

20130806 - 奮興會

《複雜世界,徹底愛心(6) - 得勝嫉妒》(林前13:4-7)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Dr. Ajith Fernando (斯里蘭卡青年歸主協會教導總監)

(Love, not envy) Envy is also very common in churches?
Because someone has gifts that others are jealous about. (哥林多教會也是如此)

Envy comes from an attitude
Envy to other people => competition
Want to win over them, and want them not to succeed

Children facing constant comparison when growing => permanent scars
They cannot enjoy their successes
Envy becomes a personality => unhappy person

(You deserve a role but you don't get it?
You deserve to be mentioned for honor but don't receive it?
In equal positions but others are privileged?)

原生父母不斷把你跟其他人比較 => 你也會把你的兒女跟其他人比較
=> 很難撇棄這行為
比較令子女心靈受傷,可使他們長大後引起更大爭執

Solution: understand yourself from Bible => not to be tricked by anyone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hat we are children from our God.
不是根據才幹、能力、身世、身份
(約一3:1) 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 => 神以我們為榮!
我們以神、神的道為樂,但神也以我們為樂 (詩35:27, 149:4, 149:11, 番3:17)
Just like parents very proud on their children
But very difficult to convince people about this because they always hear the opposite from the others

(I don't know if I have thought of God when I was unconscious, but I hope He always thought of me.)
我們常(想)以行動取神喜悅?

Praise to God: this is also how we should treat others => always praise
because praise completes (jo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令人喜悅要開金口?)
若保羅不讚揚別人,書信就會少了很多內容
雅歌 => 讚賞自己的伴侶
=> Praise is the discipline and lifestyle of Christian

We envy because we are not affirmed, but God says everyone is unique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ing yourself is a lifelong task

A. Through saturating ourselves in the Word
例:(林後5章) 我們是神的使者
Also through Christian songs, scriptures go into our heart

(家人被赤柬屠殺的見證:自己有創傷後遺症,但每晚入睡前讀詩23篇
因神的話語得著醫治,後來回到柬埔寨服侍那些心靈受傷的人)

B. Through the Holy Spirit (羅8:15-17)
From everyday life, from church, our needs are met and we are healed

People only focused on their misfortune?
These things only make them become unhappier and angrier
=> prevents them to enjoy God's richness

C. Through lingering the presence of God
感受神的全能
(詩34:5) - use pray to experience, share problems with God

如果不從神找到自己的重要性、身份、安全感,我們就會從其他渠道中尋找
=> 嫉妒的源頭
=> 常常都很忙
=> 不能自拔,因為怕感到空虛
=> 進入虛幻的現實 (virtual reality) 中
我們有很多問題,皆因我們不能永遠在一個空間中獨處
我們不知道,也害怕知道我們是如何的空虛
=> 不放走自己的工作、職位、身邊的人
身分從服侍而來? 不,是從神而來!
每當我們受壓或不被別人了解時,就會忘記禱告
記得抽時間禱告,哪怕是很少,都能有足夠的力量繼續走!

D. Through the Work He has given us to do
(弗4:7) "metron" => metrics => all gifts are tailored
(林前12:11) 恩賜分派給別人 => 人人都有自己要作的工 => 每人都是同樣重要

So don't let anyone look down on you (if they do so, don't trust them)
(講員自己的見證? 14歲時就立志做傳道人 => 慢慢發現自己有這方面的恩賜
=> 終於明白 "自己是神的兒子" 是甚麼一回事)

教會領袖要懂得幫別人發掘及發揮恩賜,又要營造氣氛鼓勵別人善用恩賜作工
(否則於神有虧損!) => 不要再話自己不重要! 不要再望別人,神指著的是你!

E. Through the community God has given us
受排擠的人可能以為自己不被社會接納,甚至以為自己不被神接納
但可以在教會群體中重新被建立
=> 屬靈父母的出現
=> 發現自己是可被接受的 => 重新發現自己被神接納

(提前1:18) 基督徒要懂得互相欣賞! 要看別人比自己強
=> 不是視他們為威脅,而是坦然承認別人比自己好
(羅12:10, 21) 尊重 => 更尊重;以善勝惡

還有不能放下的情緒? 為他們得著更多恩典祈禱
=> 他們成功也與你有關!
=> 能夠因為在同一隊工中而歡喜快樂

最重要先了解自己!

2013年8月6日 星期二

20130806 - 研經會

《等候聖靈:教會歷史第一課(5) - 爭議與合一》(徒13:1-3)
主辦機構:港九培靈研經會(第85屆)
講員:李思敬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保羅四次宣教自13章開始,超過《徒》一半篇幅
(使福音傳到地極,全因為宣教策略、計畫、會議、事工同心?)
=> 不要忘記聖靈的工作

兩極化的批評教會? 因為
A. 看不起教會 => 離開教會
B. 為了教會  => 「教會一切是對的」
=> 兩種結果都不對 (講粗口都因為別人犯錯在先? -_-")

回應馬其頓呼聲的六大困難:
教會週年特刊只有感恩分享? 《徒》卻教你正視現實狀況

第一個困難:(領軍人物要出去)
不是差傳會、培靈會、奮興會,而是事工名單
(v.11:19)只對猶太人宣講 => 宣教一定先向同胞傳道??
(v.11:20) 註腳 (向懂得說外地話的猶太人傳道) 其實更值得紀錄
=> 安提阿教會開始要用兩種語言敬拜,又有外邦人在他們當中

巴拿巴的工作只是視察、勸勉?
(v.11:26) 巴拿巴及保羅 -> 同工的增加 -> 又來一個樽頸?

招募宣教士? 只叫其他人去?
不是,是領軍人物、主任牧師要去 (單靠幾位新上任的同工牧會)
教會禁食禱告 -> 有聖靈聲音 -> 又禁食禱告? 因為猶豫!
Dream Team 資深的同工要離開
差出去容易嗎? (差你所愛的,不是踢走你所恨的 -_-")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旁邊的人?? -_-")
主任牧師、院長自己也能順服聖靈嗎?

第二個困難:(馬可約翰的離去)
(v.12:25 => 這約翰不是使徒)
(v.13:13) 在旁非利亞的別加證明了馬可是母會執事代表
並非差傳短宣隊工 (所以才寫 "回耶路撒冷去" )
其中一位同工中途退出 => 是一個大的打擊
細節不必再推敲 (《論語》有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路加為何記載這一段?
教會是人 => 一樣米養百樣人
如果只懂批評這人、讚賞那人,就把聖經停留在道德的平台上

第三個困難:(猶太人的攻擊)
(v.13:42-45, 50) 只是一個星期,猶太人就開始毀謗使徒
(v.14:2, 5, 19) 猶太人的攻擊一直追來 => (v.14:22) "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v.14:27) "為外邦人開了信道的門" => 去了回來才知道聖靈的真正意思? Orz

第四個困難:(回到耶路撒冷)
使徒長老開會,卻因討論外邦人的事而演變成爭論 (我們也是外邦人,未能感同身受)
巴拿巴及保羅無端端變成被告 (巴基斯坦事工?? 無效果的??)

"辯論已經多了" => 一發不可收拾 => 彼得出聲
=> 結果眾人「默默無聲」(翹起手的姿態) 聽巴拿巴及保羅講話
=> 又到雅各講話
(=> 新約各書卷的出現:雅各書、希伯來書等對「稱義」、「得救」的不同見解
希伯來書中的「信心英雄傳」最後停在喇合 => 爭論還未完結的暗示)
教會吵架不為教義,卻為(傳福音的)好事??

第五個困難:(隊工的分裂) (v.15:36開始)
(師徒關係除了 "保羅 - 提摩太",其實還有 "巴拿巴 - 保羅")
保羅:神的工作最重要 vs 巴拿巴:以人為先 => 因馬可約翰而爭執
保羅揭秘:「馬可約翰是巴拿巴的cousin......」(歌羅西書)
(禱告會時不出聲,散會後卻「密密斟」? 寫得好甚至投稿至《時代論壇》??)

但兩人的爭執未有使安提阿教會分裂,真是「一個」教會
=> 教會沒有Budget不作工?? 一隊變兩隊、有雙倍動員力量!

=> 為何現在的教會有紛爭就分裂、分黨分派???

(v.15:40) (自己喜歡不喜歡的都支持,教會才合一?)
人的罪性、神的恩典從古到今都是一樣
會爭吵,會分開,但不可分裂,「愛心再擴大一點」(Dr. Fernando所言)

第六個困難:(聖靈的阻止)
(v.16:6) 聖靈禁止講道?
(v.16:7) 耶穌的靈不許?  => 到別處去! => (v.16:9) 到特羅亞去
"我們" => 路加醫生見證了這隊工離開小亞細亞到歐洲

隨即去的同心,全因「邊度都無得去」!

結:馬可約翰離開、教會反對、猶太人逼迫等其實都是伏筆,只為福音能夠傳得更遠

(給同工的話:
面對多多試煉、內憂外患、神的靈阻止?
你覺得灰心、週圍都是敵人、不知神的旨意嗎?
你準備好自己的生命迎接馬其頓嗎?
此刻請不要灰心、後退、以為被神撇棄,請記得「等候聖靈」。)

(呼召已服侍主多年的同工:不要因環境、其他同工的問題等而氣餒......)
----
感想:
暫時為止是最沉重的一講,對象竟是牧師同工等領袖!
又想起昨天講道會:或者我們都是太著重眼見的困境......
神的應許,恐怕真的是需要很長時間才顯而易見

也提醒了那些想要立志全職服侍的人
讓他們知道踏上這條路後的境況不一定會一帆風順
事情發展也不一定會符合他們的意願,要做好心裡準備

對我們個人而言,安提阿教會如何處理紛爭是最值得我們反思及學習的
繼昨日提醒我們不要懷疑神佇立領袖的心意
今日又提醒我們不要分黨分派,要在傳福音的份上合一
以及貫徹整個系列的信息:不要讓聖靈為我們工作,都是極大的提醒 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