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態度的追求??

《愛不完,讚不盡》


梅頓 (Thomas Merton) 是近代最具影響力的靈修學作家之一,他的著作有70多本。在《我以詩篇來禱告》一書,他以淺白明快的筆觸,讓讀者認識詩篇的精意,從而把詩篇活用在禱告的生活中。其中一章,梅頓說:


『讚美上帝!我們曉得讚美、崇拜和榮耀歸上帝是什麼意思嗎?今天,讚美已經淪為廉價之物。任何事物都可以是被讚美的對象,肥皂、啤酒、牙膏、衣著、漱口藥、電影明星、一切讓人生活得更舒適的小玩意兒,總是會受到'讚美'的。讚美在今天受到濫用的程度,嚴重叫人感到厭煩,而由於凡事都受到電台廣播員空洞熱忱'讚美'一番,結果最終沒有一事是受到讚美的。讚美變個虛有其表,沒有人有興趣運用它。


還有什麼頌揚至高之語可以留給上帝?這些說話已經浪費在食品和騙錢的假藥上,再沒有支言片語可以給我們稱頌那獨一聖潔的上主。就這樣,我們來到祂面前祈求幫助,免受責罰,呢喃我們的需要:一份更好的工作、更多金錢、更多廣告所讚美的東西。我們會希奇我們的禱告為什麼總是沒有下文——禱告的存在與需要,只是由於我們極度渴望那些東西而已。


然而,我們卻不是真的認為我們需要上帝。我們甚少想到讚美祂。我們對詩篇缺乏興趣,隱藏在背後的原因,極可能是因為我們對上帝缺乏興趣。假如我們真的沒有興趣讚美祂,那麼就顯示了我們從來沒有真正曉得祂是誰。當一個人意識到上帝的真實身份,而且曉得祂是那全能、全聖、'為我們施行奇事'的一位時,我們惟一可能的反應,就是從心底湧出難以盡言的狂喜,驚嘆上帝對人的深恩大愛。詩篇統統是由於這些呼喊所構成的——讚歎、歡欣、愁苦或喜樂的呼喊。這些詩篇充滿了激情,以致它們有些看來彷彿是支離破碎和毫無意義的。詩篇的渾然天成,讓它們看來好像是信手拈來的詩歌,因為心醉神迷是不可以預先排演的。』


梅頓的說話如當頭棒喝,提醒我們不應讓今日的潮流文化和商品市場把讚美廉價化,或者讓那些虛有其表的讚美矮化和污染了我們對神欣賞、讚美和驚嘆的心思意念。正如神學家奧古斯丁說,上帝在詩篇中教導我們讚美祂,透過詩篇的言辭讚美上帝,讓我們更多認識祂,更多愛祂。


多年前筆者第一次到美國留學,初嘗美國的讚美、正面和鼓勵的文化。雖然美國式的讚美,有時流於過分和表面,但每次被讚許時,我總覺得很受落,很得到支持和激勵。這文化上的差異,讓我察覺中國人都較含蓄,常把很多讚美和感激的說話,藏在心中,不容易說出來。在這文化的影響下,我們有時甚至把讚美神的說話也埋藏在心裡。


願我們在聖樂上的事奉,能抱著一個正確的態度,事奉不為音樂上的目的,如滿足個人唱歌興趣、表演的慾望等。相反地,用一個祈禱的心,透過音樂和歌詞表達對神的讚美,更多認識神,藉聖樂的事奉,更多親身經歷和體會神的真、善、美。


“稱謝耶和華!歌頌你至高者的名!用十弦的樂器和瑟,用琴彈幽雅的聲音,早晨傳揚袮的慈愛,每夜傳揚袮的信實。這本為美事” (詩92:1 -3)


陳康《津津樂道》
----

閱畢全文,又使我想起「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的掙扎,這確實是一個艱難的挑戰
事奉人員對生活的追求、對音樂的追求、對自我的追求都是恆常的試探

至於正面的讚美文化,作者貌似是混淆了對神的讚美及對人的讚美
這種敢於開口的態度當然值得我們學習,只是焦點不能放錯
否則我們可以憑這種態度不斷讚賞,甚至都是從心底裡湧出來,偏偏還是錯了對象

另一方面就是何謂「敬拜者應有的態度」
簡而言之就是平時生活的態度應該要跟敬拜時的態度一樣
(所以該句「台下冇乜反應」其實已反映了這方面的問題)

回看自己當日願意承擔,是因為甘心樂意擺上的態度
因為沒有留意到經過長時間消磨後的變質
結果曾經出現過傲慢、自卑、氣餒的時刻
(最後一個是最深刻的經歷,幾次分享中「字裡行間是有的」)
要在那些艱難的時刻才明白何謂真正的敬拜 -- 定睛於神
----

《津津樂道》是陳康傳道為聖樂事奉人員寫的靈修書
不過有些靈命上的題目我認為是適合任何人的
或者以後還會再有分享的機會,哈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