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前書選讀 (14) 「佔領」主餐》(林前11:17-34)
講員:祝宗麒傳道
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分辨真假的信徒
主餐設立的意義:
以前的傳統是先有愛筵,後有聖餐 (紀念耶穌為我們死)
但因為人的不等候及自私,使早到的飲飽食醉,遲到的人卻要捱餓
可以一己的享受,但在教會就不能有這些風氣,如此使窮人羞愧對教會名聲有損
聖餐:耶穌捨己的精神
主耶穌的身體另可指教會,所以也要紀念教會的群體
不捨己就是「不按理吃喝」,領了又破壞了主的身體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軟弱的患病的死的」:你們要受罰,但不會永死
哥林多教會在主餐上的混亂:
領聖餐時應該省察什麼? 平安? 自己的罪?
還有的是自己對教會以及群體的合一作了甚麼? 建立還是破壞? 自己有沒有貢獻的精神?
重尋主的心意:
現代處境下,統一聖餐使經文當中的問題可以不再出現
1. 主餐:信徒彼此聯合,又與主聯合
除了與神的關係,也要省察與人的關係
就算肯分享食物,還是要留意言語、行為和態度有沒有問題
當教會是私人俱樂部? 不問世界? 自我感覺良好? 獨善其身是否犧牲了主的精神?
2. 就算不廢除階級,都要拉近之間的距離
若有界線就有上下之分:設定界線又要無階級根本是不合理 (實際上保羅有否主張去除階級?)
聖餐真正表達的意思是除罪,因為神穿越了神人之間的界線:
我們不止要分享,還要關心界線以外的人,去到對方那裡,又學習互相等待
(窮人也可以很自私,也可以奚落富有的人;態度問題)
自私、不分享、互相比較的態度?
結:階級地位待遇雖然不同,但在主裡其實都是被寬恕的人,基本上是一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