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出人意表的節日

《詩微,言不輕》


相信大家一定熟悉《平安夜》這首詩歌。對於信徒或是非信徒而言,這首歌都可以說得上是聖誕音樂的代表作﹝icon﹞。聖誕節期間,在教會、商場、電視、電台、學校、派對、餐廳、唱片公司或甚至公共交通工具上,在各類型的場合和聚會,我們都會有機會聽到或唱到這首歌。究竟這首家喻戶曉的詩歌,是在甚麼情況下創作寫成的呢?林列所著作的《聖詩合參》有很詳細的記載:


「聖尼古拉教堂座落在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區一個相當小的村莊,在1818年12月24日,教堂的司琴格魯柏告訴教堂的助理神父莫爾,教會的管風琴破損得無法修理,不能在當晚的子夜彌
撒中使用。


莫爾神父聽到這消息後,為了消除內心的煩悶,以應付這想像不到的緊急狀態,自己穿上最厚的衣服,外出訪問若干教友的家庭。當晚在回家的路上,他將眼前的光景和十幾世紀以前基督降生的地點------就是在伯利恆擠滿了人的客店後面的馬棚裡------作一比較。他隨即發現自己在創作一首新詩,用以描繪聖嬰耶穌出生那天晚上的情況,這件事使他深感驚奇。於是他趕回自己安穩的小屋,盡速將源源流出的詩句記錄在紙上,不知不覺地寫了好幾節,他用本地的德語命名該詩為【平安夜】。


他拿著這份新詩,到隔壁拿結他給格魯柏,然後勸他說:『格魯柏,請為我的新詩配曲,不管有沒有風琴,我們將於子夜彌撒合唱。』格魯柏抗議說:『我是教師,不是作曲家。』莫爾解釋說:『你一定懂得吉他上面的三條絃線。』格魯柏肯定的點頭。莫爾接著說:『就在那三條絃線上作你的曲調,盡可能簡單,只編排兩個聲部就好。今晚你彈,我倆合唱這新的聖誕詩歌。』格魯柏照他所要求開始作曲,而這首【平安夜】在那歷史性的深夜,初次被公開頌唱。」﹝第524-525頁﹞


【平安夜】創作經過的故事,除了讓我們知道這首詩歌的創作背景外,也讓我們對聖樂事奉有幾方面的反省:


第一,簡單的東西,也可以被神重用。一首只有十二小節,結構簡單,旋律多有重覆的小歌,卻成為流芳百世的經典樂曲。這一點可讓我們再次思想,作為指揮,在選曲時,樂曲的難度應否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第二,放下自己的成見、喜好、限制。當格魯柏不再執著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嘗試衝破自身的限制和經驗,他竟然能創作出一首如此美麗的樂曲。反省我們今日的事奉,當我們放開對音樂風格的偏執、對樂器種類的個人喜好,對詩班某聲部的鐘愛,只求樂意擺上、盡心事奉,是否也能帶給我們個人,甚至是整個團隊的進步與突破?


第三,微小的東西,也可帶來大大的祝福。【平安夜】來自偏遠山區的一間小教會,出自兩位不見經傳的小傳道的心思意念;他們創作這首樂曲,為的是應付當天晚上,人數可能不太多的一個小小彌撒,但這首詩歌,日後卻祝福了眾多的生命。在我們聖樂事奉上,那管是唱好一個音,那管是彈奏好一句樂句,也不計較將會有多少聽眾,但求盡心做到最好,我確信神必使用,也讓別人蒙福。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8:28﹞


陳康《津津樂道》
----
因為【平安夜】的創作故事沒有正式的文獻記載
經過多年的口耳相傳後,出現了多個版本
有人說風琴是被老鼠咬壞的
有人說是外地專業歌手唱紅的
有人說歌詞是之前早已寫好的 (這個可信性比較高)
不過臨急創作旋律這一點是一致的

沒有想過林大衛牧師會在講道中提到,而實際上他講的版本也有少少出入。
----
對聖誕節稍有深入了解,開始覺得這節期實在出人意表。

耶穌在地上的身份,竟然是一個私生子
耶穌降生的地方,竟然是馬糟
耶穌的降生,竟然是悄悄然的
耶穌的使命,竟然是為我們眾人捨命
聖誕節定於12月25日的起源,竟然是來自異教的太陽神
......

確實不可思議。這是甚麼的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