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清早
(一)
「之前上崇拜學的課堂,才知道教會本身的崇拜非常不尊重禮儀!」
「如何不尊重?」
「正常情況下,聖餐作為個人回應,這程序都總是在講道之後,
但我們除了受苦節崇拜之外,聖餐幾乎永遠都是在講道之前。
Gary你知道教會作出這安排的原因嗎?」
「恐怕是因為星期日有四堂崇拜,時間不足,才有這種簡化崇拜程序的安排。
印象中,教會崇拜的祝福和差遣也是合併的。
我曾經聽聞過:司琴需要在崇拜開始前彈奏《主在聖殿中》,提醒會眾開始敬拜,
但多年前已取消。我向詩班的前輩們查問這事,無人能解釋原因。」
「眼見教會在崇拜上種種安排,真感到火大:
怎麼在這些安排上總是行政主導、遷就會眾,甚至是明言『方便他們』,
到底他們做這些事時有否尊重神,正如他們所說『把神視為唯一的敬拜對象』?」
----
(二)
眼見不少前輩退出牧養崗位,我知道有人對此感到非常不滿,
認為在牧區缺乏足夠人手服侍的情況下,
弟兄姊妹仍然堅持作出這決定是對群體沒有責任感和歸屬感的表現。
不過若果從服侍者的角度出發,會有截然不同理解:
弟兄姊妹如何服侍其實是個人與神之間的承諾,有好些前輩本來就已經服侍多年,
又或者已經為服侍設定時限、到期就離任,如此我們不能妄下判斷。
另外,前輩們也有各自的人生路向,例如升學、就業、結婚、生兒育女等等,
都是他們的人生大事,我們需要尊重。
雙方都有各自的理由,而且也都合理,結果變成兩難處境。
----
(三)
「為何坊間不少敬拜詩歌都配上輕快音樂或強勁節拍,
但所表達的訊息卻只有『我們要讚美神、我們要敬拜祂』這一項?
既然返教會的人都知道以音樂唱頌的行為本來就是為了讚美神,
為何還要在歌詞中再刻意強調這一點?
在唱詩敬拜這段時間內獻上比這些更言之有物的讚頌,豈不是更好嗎?」
----
(四)
多年前遺下了一道問題,最近回想起原來自己還沒有答案:
既然聖經當中沒有「決志」,這東西又如何出現?
----
(五)
「曾經有一日要在深水埗工作,貪方便把工具放在行人路上,
打算幾分鐘後再取回,怎料立即被人偷走。當時有點徬徨,
焦急地在附近街道和垃圾桶中尋找,又考慮是否需要到警署報失。
幸好之後在附近的行人隧道內找到,
原來是那些露宿者眼明手快地偷走,不過又因為得物無所用而又再遺棄。
失而復得那一刻我有打算在行人隧道內怒罵那些露宿者,
不過當我代入他們的處境,稍作思考過後,就放下了這個念頭。」
「當然啦,明明就是你有錯在先......」
----
(六)
大概在幾個月前的平日下午,我打算返教會練管風琴。
幼稚園已經開課,但前門卻是鎖上,結果我要用訪客機進入。
「為何以往不鎖前門,但今日卻鎖上了?」
「不久前有一陌生男子走進來,又借廁所又問路,
後來又說因為長時間步行,想坐下來休息,一直都不肯離去。
我們擔心他有壞打算或者本身有精神病,怕打擾到學校那邊的人,
所以一見到他離開,都不希望他回來。」
「但不至於要鎖門吧?」
----
(七)
這年代的香港教會無論在各方面的表現都愈來愈封閉:
詩歌描述非常個人化、團契分享的內容算得上是自私、
甚至有不少講道信息也是靠著個人經歷、見解或感受堆砌而成,沒有對外的見證可言,
如此信仰毫無面向社會的向度,使其他人覺得「原來信耶穌也不過如此」。
所以我在此提議「無牆」的教會,教會各項活動都應該直接透明於社會:
向外的崇拜使其他人能直接感受到神的榮耀、
外向的團契迫使我們直接看見社會中的真實需要、
又因此能夠有更向外的服侍,並在當中傳福音。
面對當今社會處境,「無牆」同時解決了幾項問題:
教會本身也是地產霸權的受害者,這方案直接解決了教會「捱貴租」的問題;
教會透明於社會,就能直接地向社會澄清教會的本質,
同時也解釋了「教會不以建築物,卻應該以人為基礎」的概念。
只是這一代人都太過期望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地方,
方便策劃教會活動、方便自己和身邊的人聚集,
結果教會也需要在社會上爭奪土地,並因此衍生出「擴堂」、「籌款」等事。
恆常的聚會點作為教會已經擁有的資產,當然也不願隨便失去。
信徒表達這種想法,其他人可能會覺得比較極端,
但實際上就算由神學院老師提出,相信仍會被其他同行提醒:
「如此模糊教會的界線,要提防因此扭曲教會觀、聖俗的分界」、
「小心變成社會福音 (social gospel),並因此愈來愈偏激」......
(參考文章:《教會築起的是尼希米的城牆嗎?》)
----
(八)
聽到弟兄姐妹那種對理性邏輯敬而遠之,
只著重靈性或感性追求信仰的態度,我感到十分可笑。
觀乎教會近一二百年歷史,能夠在教會歷史上留名的前輩都是有莫大的信心、
願意為主捨身宣教或服侍的敢為之士,
但若果再往前追索歷史,豈不發現能夠留名的前輩都是在靈性感知上、
神學上或者是知識上都有莫大的貢獻嗎?
因此我就知道弟兄姊妹若有這些想法,
只反映出他們並不真正瞭解基督教歷史及教會歷史。
----
(九)
「常常見到組員互相比較各自的忙碌,到最後總會有人指出:
某某就算如何忙碌,卻仍然付出時間參與甚麼甚麼、負出時間心力等等;
既然有人能夠不以忙碌作為拒絕參與的原因,其他人也好應該仿傚。
這種言論確實能挑戰弟兄姊妹付出更多,但卻忽略了組員本來的心境:
不能因為『其他人可以付出更多』而否定他人的忙碌、疲憊和感受。
那些分享都是真實的,若被否定就等於不被憐憫。」
----
(十)
「你有出席會友大會嗎?各議程的結果如何?」
「全部得到通過,並無甚麼特別的事。」
「正如我所料:會友總會一致地通過教會領導層提出的決策和議案。
所以我知道自己不必出席這些會議,寧願把時間花在其他事上。
既是必然得到通過及執行,我無論是贊成抑或反對都已經沒有意義。」
「之前訴說出自己的經歷之後,牧者提醒我:提防自己從牧區中孤立出來。
但當時我回應:工作時間等客觀因素本身就在迫使我脫離牧區,再提防也無補於事。
或許其他人初次面對這些情況會很沮喪,但我在五、六年前卻都已經歷過,
若果現在再重複,我不會感到不捨得。」
2016年12月30日 星期五
2016年12月25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61224
《神聖降職》(賽9:6-7)
講員:祝宗麒牧師
(第一部分)
如果職場上被要求從低處開始或從頭開始,會有如何反應?會抗拒嗎?
馬槽並不是孕婦臨盆的理想地方;耶穌降世時,並沒有人前來開派對
實際上之後耶穌和家人也要避走埃及,是名副其實的難民
所謂「神聖降職」,但實際處境卻是完全相反,有極大落差
或許我們不必介意將人的感受放在祂身上 (耶穌一定就得樂意接受嗎?)
但這就是我們要慶祝的所謂「聖誕」嗎?
----
(第二部分)
聖誕節只翻閱《賽9、11》,受苦節才翻閱《賽53》?
=> 反映我們如何理解自己的人生進程
保護、應許、蒙神帶領等等的好處不一定現在就有,但我們還是盼望將來會有
如果降職後有更好的前途,我們會否因此忽略當中的過程和細節?
=> 我們不應立即跳去結局
要為別人的過失負全責?
神對耶穌說:「不只是降職,並且有痛苦至死的過程。」
我們不一定習慣在聖誕節講受苦
(從神而來的)「盼望」乃先要死過、痛過,否則都是虛假的承諾?
覺得別人做錯而受罰,所以求自己不犯錯?(因此多侍奉、緊隨主?)
或者當中的細節不一定如自己所想?
現實本來就是充滿捆綁、黑暗的世界
聖誕節卻表明:耶穌赤裸裸地進入這仇殺、暴力、憂傷、悲情的絕望世界
我們求不被沾染?但耶穌說我們要背十字架
要我們成為教會,做祂所做的事;不進入黑暗,就不會有光明
但願我們不再消費這聖誕節
不是慶祝神保護我們不沾染世俗,而是可以跟耶穌把盼望給予有需要的人
(講道結束前鼓勵會眾立即坐言起行,參與崇拜後的探訪活動)
講員:祝宗麒牧師
(第一部分)
如果職場上被要求從低處開始或從頭開始,會有如何反應?會抗拒嗎?
馬槽並不是孕婦臨盆的理想地方;耶穌降世時,並沒有人前來開派對
實際上之後耶穌和家人也要避走埃及,是名副其實的難民
所謂「神聖降職」,但實際處境卻是完全相反,有極大落差
或許我們不必介意將人的感受放在祂身上 (耶穌一定就得樂意接受嗎?)
但這就是我們要慶祝的所謂「聖誕」嗎?
----
(第二部分)
聖誕節只翻閱《賽9、11》,受苦節才翻閱《賽53》?
=> 反映我們如何理解自己的人生進程
保護、應許、蒙神帶領等等的好處不一定現在就有,但我們還是盼望將來會有
如果降職後有更好的前途,我們會否因此忽略當中的過程和細節?
=> 我們不應立即跳去結局
要為別人的過失負全責?
神對耶穌說:「不只是降職,並且有痛苦至死的過程。」
我們不一定習慣在聖誕節講受苦
(從神而來的)「盼望」乃先要死過、痛過,否則都是虛假的承諾?
覺得別人做錯而受罰,所以求自己不犯錯?(因此多侍奉、緊隨主?)
或者當中的細節不一定如自己所想?
現實本來就是充滿捆綁、黑暗的世界
聖誕節卻表明:耶穌赤裸裸地進入這仇殺、暴力、憂傷、悲情的絕望世界
我們求不被沾染?但耶穌說我們要背十字架
要我們成為教會,做祂所做的事;不進入黑暗,就不會有光明
但願我們不再消費這聖誕節
不是慶祝神保護我們不沾染世俗,而是可以跟耶穌把盼望給予有需要的人
(講道結束前鼓勵會眾立即坐言起行,參與崇拜後的探訪活動)
2016年12月22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六十)
由11月頭開始就沒有剃鬚,一直維持了個半月。
期間一直都有人問我不剃鬚的原因(有些人以為跟 No shave November 有關),
但我只回答:「因為未試過,想知道自己的鬍鬚如何生長。」
事實證明小弟的鬍鬚跟頭髮一樣,每次剃完都會急速增生,但之後又會慢下來。
身邊的人對此有不同反應:
男性朋友的反應基本上都是好奇;已有兒子的母親們表示理解,
但也有不少女性朋友覺得不能接受,認為鬍鬚使小弟的外貌跟年齡不乎。
至於我自己則覺得鬍鬚愈來愈凌亂,不想花太多時間打理,所以結果又剃了。
期間一直都有人問我不剃鬚的原因(有些人以為跟 No shave November 有關),
但我只回答:「因為未試過,想知道自己的鬍鬚如何生長。」
事實證明小弟的鬍鬚跟頭髮一樣,每次剃完都會急速增生,但之後又會慢下來。
身邊的人對此有不同反應:
男性朋友的反應基本上都是好奇;已有兒子的母親們表示理解,
但也有不少女性朋友覺得不能接受,認為鬍鬚使小弟的外貌跟年齡不乎。
至於我自己則覺得鬍鬚愈來愈凌亂,不想花太多時間打理,所以結果又剃了。
2016年12月9日 星期五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語言是思考的前提
難得地跟友人討論思考方式,有人問:「為何這討論倒似是探討語言本身?」
我回應:「你說的對,因為思考的前提就是語言。」
這其實也是我頗擔心的一件事,
因為我留意到世間上的邪惡如何藉著政權和媒體操縱語言。
這與George Orwell於《1984》中的「新語」"Newspeak"同出一轍:
藉著刪減大量詞彙,句式和文法被簡化、取代或取消,
削弱普通人以不同方式及語句表達意見的能力。
藉著刪去反義詞,使人減少機會表達反對或不滿;
刪去意思相近的字詞,全部僅以單一詞彙取締,使表達出來的意見不再明確;
修改表達程度或比較的詞語,藉此抹殺多元思維及邏輯分析,
使所有句式都只能二元化、非黑即白。
例子:
以前明確叫「反對派」的政黨,
因為「本土」的冒起,現在卻反而一律稱為「非建制派」;
只有「建制」和「非建制」,卻不再有「反對」。
只說是「加大力度」,卻不明確表示是要增加工作團隊、資金抑或其他措施等等。
「一籃子因素、一籃子貨幣」掩飾了那些因素和貨幣的數目、以及背後可劃分的種類。
「建設、興建、塑造、提供」等詞語一律被「打造」取締。
沒有「媒界、園地、空間」,只有「平台」。
沒有「優點、焦點、重點」,只有「亮點」。
沒有「改善、改良、改革」,只有「優化」。
「動工、執行、推行、開始」一律變成「上馬」。
沒有「情婦或情夫、第三者、外遇、二奶」,卻只有「小三、小四」。
因著普通人單純地接受從政權和媒體發放的資訊及語言,
大眾的思維及輿論方式正不斷潛移默化地轉變。
而最可怕的是,這種所謂陰謀論的手段其實根本就有跡可尋,但察覺到的人卻似乎不多。
當世上的邪惡不斷伺機踐踏及破壞語言本身、剝削我們的思考空間,
我們更應該重新建立這些文化,捍衛這些思想自由。
我回應:「你說的對,因為思考的前提就是語言。」
這其實也是我頗擔心的一件事,
因為我留意到世間上的邪惡如何藉著政權和媒體操縱語言。
這與George Orwell於《1984》中的「新語」"Newspeak"同出一轍:
藉著刪減大量詞彙,句式和文法被簡化、取代或取消,
削弱普通人以不同方式及語句表達意見的能力。
藉著刪去反義詞,使人減少機會表達反對或不滿;
刪去意思相近的字詞,全部僅以單一詞彙取締,使表達出來的意見不再明確;
修改表達程度或比較的詞語,藉此抹殺多元思維及邏輯分析,
使所有句式都只能二元化、非黑即白。
例子:
以前明確叫「反對派」的政黨,
因為「本土」的冒起,現在卻反而一律稱為「非建制派」;
只有「建制」和「非建制」,卻不再有「反對」。
只說是「加大力度」,卻不明確表示是要增加工作團隊、資金抑或其他措施等等。
「一籃子因素、一籃子貨幣」掩飾了那些因素和貨幣的數目、以及背後可劃分的種類。
「建設、興建、塑造、提供」等詞語一律被「打造」取締。
沒有「媒界、園地、空間」,只有「平台」。
沒有「優點、焦點、重點」,只有「亮點」。
沒有「改善、改良、改革」,只有「優化」。
「動工、執行、推行、開始」一律變成「上馬」。
沒有「情婦或情夫、第三者、外遇、二奶」,卻只有「小三、小四」。
因著普通人單純地接受從政權和媒體發放的資訊及語言,
大眾的思維及輿論方式正不斷潛移默化地轉變。
而最可怕的是,這種所謂陰謀論的手段其實根本就有跡可尋,但察覺到的人卻似乎不多。
當世上的邪惡不斷伺機踐踏及破壞語言本身、剝削我們的思考空間,
我們更應該重新建立這些文化,捍衛這些思想自由。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資本主義如何影響教會
重新閱讀一次陳韋安博士的文章《資本主義化的教會》,有以下聯想:
1. 眼光僅放在個別堂會或組織、策略主導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是其入侵方式;大多數人根本不為意資本主義如何滲入至教會的各項事務上。教會的發展模式或方向都受到影響,眼光僅考慮個別堂會或組織,又因此推行各種「策略」:傳福音、佈道、人數增長、宣傳、爭取在社會或媒體話語權、籌款等等,全部都要有策略﹝因此才有那些企業管理模式、市場化策略﹞。人數增長、堂會發展、籌款數字上升等正面發展與神的恩典、祝福掛鉤,結果成功神學應運而生﹝參考第二段﹞。「要把福音傳開去」是這些策略名義上的唯一目標,實際上卻可能還有其他隱藏目標,只有教會領導層知道。不過教會或弟兄姊妹「為了策略」,最終卻可能會做出跟福音背道而馳的事。
論到「資本極大化」,投資市場中一直都有「錢搵錢」這種至高無上的方式,以自動化賺取資本為最終目標。現時的堂會發展也是奉行「資本極大化」:靠投資、存款等積聚金錢,靠「生命影響生命」增加人數。不過跟政府制定的政策一樣,完美的政策從不存在,結果堂會需要不斷分析、不停轉換發展策略。
2. 成功神學
因此,教會不斷鼓吹「正向思考」。教會本身就變得功利、投機,自己就在追求成功、美滿、趨吉避凶,也在教導其他人去做同樣的事。整個群體都認為:有回報而又值得的才願意去追求。回報愈快得到愈好,最好是立即得到。代價、犧牲等等都被人撇棄,因為這些主張毫不吸引,沒有賣點,也沒有市場。在台上的領導層不斷強調神的某部份屬性:「權能」、「醫治」、「豐盛賜予」,又確認了自己已從神得到權力、名利,同時鼓勵台下的會眾「放膽追求」。台下的人縱然不能得到與領導層同等的權利,卻學識藉著祈禱,期盼將來也有這些回報,「未來的必定更美好」。
3. 消費主義
消費者心態其實是資本主義橫行的終極體現。會眾變成消費者,恃著有選擇權而互相比較不同群體之間的優劣:教會資源夠多嗎?配套完善嗎?崇拜內容豐富嗎?牧師為人風趣嗎?結果他們都期望在教會過著極度娛樂化的生活,以一己好惡作為依據看待萬事萬物的的心態。﹝教會此時更應該提醒會眾學懂虛己、忍耐、節制、退讓、利他、犧牲、委身,但消費主義令教會變成服務供應商,結果這些教導都難逃忠言逆耳的命運。﹞
4. 教會群體活出了資本主義
結果在這資本主義社會,教會不少活動都變成以錢作為前提:佈道會門票認錢不認人,變相付錢才可以聽聞福音。教會群體愈來愈難學懂「向下兼容」,不容許衣衫襤褸的人一同敬拜,教會活動無論聚餐、娛樂,花費可以高到令人卻步。同理,社會上議題例如跨代貧窮、在職貧窮、貧富懸殊、地產霸權、公平貿易等等都是基督徒較少關注的。
所以,我開始覺得以建築物為本的堂會不可能完完全全脫離資本主義。
至於以人為本的教會卻是另一回事。
1. 眼光僅放在個別堂會或組織、策略主導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是其入侵方式;大多數人根本不為意資本主義如何滲入至教會的各項事務上。教會的發展模式或方向都受到影響,眼光僅考慮個別堂會或組織,又因此推行各種「策略」:傳福音、佈道、人數增長、宣傳、爭取在社會或媒體話語權、籌款等等,全部都要有策略﹝因此才有那些企業管理模式、市場化策略﹞。人數增長、堂會發展、籌款數字上升等正面發展與神的恩典、祝福掛鉤,結果成功神學應運而生﹝參考第二段﹞。「要把福音傳開去」是這些策略名義上的唯一目標,實際上卻可能還有其他隱藏目標,只有教會領導層知道。不過教會或弟兄姊妹「為了策略」,最終卻可能會做出跟福音背道而馳的事。
論到「資本極大化」,投資市場中一直都有「錢搵錢」這種至高無上的方式,以自動化賺取資本為最終目標。現時的堂會發展也是奉行「資本極大化」:靠投資、存款等積聚金錢,靠「生命影響生命」增加人數。不過跟政府制定的政策一樣,完美的政策從不存在,結果堂會需要不斷分析、不停轉換發展策略。
2. 成功神學
因此,教會不斷鼓吹「正向思考」。教會本身就變得功利、投機,自己就在追求成功、美滿、趨吉避凶,也在教導其他人去做同樣的事。整個群體都認為:有回報而又值得的才願意去追求。回報愈快得到愈好,最好是立即得到。代價、犧牲等等都被人撇棄,因為這些主張毫不吸引,沒有賣點,也沒有市場。在台上的領導層不斷強調神的某部份屬性:「權能」、「醫治」、「豐盛賜予」,又確認了自己已從神得到權力、名利,同時鼓勵台下的會眾「放膽追求」。台下的人縱然不能得到與領導層同等的權利,卻學識藉著祈禱,期盼將來也有這些回報,「未來的必定更美好」。
3. 消費主義
消費者心態其實是資本主義橫行的終極體現。會眾變成消費者,恃著有選擇權而互相比較不同群體之間的優劣:教會資源夠多嗎?配套完善嗎?崇拜內容豐富嗎?牧師為人風趣嗎?結果他們都期望在教會過著極度娛樂化的生活,以一己好惡作為依據看待萬事萬物的的心態。﹝教會此時更應該提醒會眾學懂虛己、忍耐、節制、退讓、利他、犧牲、委身,但消費主義令教會變成服務供應商,結果這些教導都難逃忠言逆耳的命運。﹞
4. 教會群體活出了資本主義
結果在這資本主義社會,教會不少活動都變成以錢作為前提:佈道會門票認錢不認人,變相付錢才可以聽聞福音。教會群體愈來愈難學懂「向下兼容」,不容許衣衫襤褸的人一同敬拜,教會活動無論聚餐、娛樂,花費可以高到令人卻步。同理,社會上議題例如跨代貧窮、在職貧窮、貧富懸殊、地產霸權、公平貿易等等都是基督徒較少關注的。
所以,我開始覺得以建築物為本的堂會不可能完完全全脫離資本主義。
至於以人為本的教會卻是另一回事。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信仰_真實而不屬靈
(一)
牧師:「相信我們會繼續掙扎一個課題......
究竟我們的信仰要先有一定程度才配去事奉,還是有時透過事奉,
有機會將人帶回神面前......不少人信仰仍然幼嫩,何時才事奉?
事奉會否帶來正面影響?還是不事奉好?信了主但不能事奉,會否有反效果?」
我:「你所問的,跟應否跟未信者拍拖一樣,無絕對答案,兩邊都有成功個案。」
牧師大笑。
----
(二)
「牧師,您牧養教會多年,所接觸到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行業。
相信您大概知道不同行業有甚麼壓迫和辛酸,
就正如張祥志老師所言: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十字架。
不少行業工時過長,使基督徒放工後也不方便回來教會。
又有好些行業需要輪班當值、需要星期六日開工的,根本就不能享受教會大部份福利。
弟兄姊妹因為工作緣故缺席教會活動及服侍,我相信牧師您總會常常聽到這些抱怨。
但與此同時,我尚未看見教會安排活動時刻意遷就這些人,
也未曾見到教會願意為他們爭取標準工時等勞工權益。
教會在體制上先天性地只接納那些每星期工作五日或五日半的人,
其他人卻只能夠自求多福。
順便講講我對培靈會的見解:
所謂『職場神學』怎可能不去考慮我之前提及這些非常現實,
而又極貼近教會處境的問題?怎能完全不提及『職場公義』,
又忽略了基督徒上司在職場欺壓下屬的可能性,
卻只談個人修身課題、只要求基督徒不斷調整自己及實踐使命?
那些教導仍然在教會有價有市,弟兄姊妹毫不過濾、照單全收?有無搞錯?」
----
(三)
(前言:立法會選舉完結後,跟牧師Whatsapp,大家都覺得Facebook愈來愈混亂,
不能全時間跟上輿論步伐。當時小弟表示想做一隻「偽.港豬」,
表面上回歸單純物質生活,實際上是趁機讓自己休息一下、調整生活節奏。
自此連續上載不同生活點滴的相片,背後正有此目的。)
「那星期六晚凌晨基本上只睡了四個小時,朝早醒來心情仍然非常低落。
(註:不完全因為政治,而是因為跟信仰群體沒有共識的緣故)
當時我覺得跟404事件一樣:根本不是適合事奉的狀態,是應該請假的時候。
但卻跟404事件一樣,那個星期日不是彈琴,而是要做指揮,臨時請假未免太不負責任。
一直步行至教會的路上,我不知道稍後情況會如何,就一直在祈禱,
確實好像《每天的禱告》所述『今天的服事求你托住』。
剛剛開始練習,正躊躇有甚麼該說不該說,詩班員卻突然問:
『Gary,我在Facebook見到那些相片,你剛剛去完旅行嗎?』
我只好解釋:『其實那些相片都不是近期,已經是一段日子之前......』
剛剛說完,職員就催促我:『Gary,練習時間並不多,趕快開始吧......』
之後那一小時的練習時間就如此度過了。
我離開教會時重新思考整個經歷:
本身那些相片只是讓自己裝作『港豬』,怎會料到在這關頭提供出路?
牧師您說,這可否當作是神聽了禱告?算是可以隨便說出來的『見證』嗎?」
----
(四)
「如果他們想要的只是粉飾太平,而不是真正的和平,就由他們吧。
如果他們只是想其他人沒有負面情緒,卻不願意了解更多及一同承擔,
我又何必在他們面前顯露那些情緒?既然他們想要的不過如此,
我就成全他們,正如耶穌所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
牧師聽到我如此引用耶穌的教導,不禁失笑。
----
(五)
「眼見好多人說『去愛身邊的人』、『愛勝過一切』,
但在我眼中,他們所謂的『愛』 仍然有一大前提,是他們不察覺的。
這前提是『信任』:如果眼前的人根本不可信,試問可以如何去『愛』?」
----
(六)
「當年聽到牧師您提出要有『ABCDE區』,我是反對的:
『容易管理』在我眼中並不是一個合理理由。
當小組內的弟兄姊妹感受不到被餵養,
但教會不斷鼓吹包容、接納時,最終必會出現山頭主義、自我保護。
情況就好像難民問題一樣:政府不斷吸納,結果只會引起本土主義。
當時小組內有不記名投票,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
群體共識是贊成,我作為反對者原來只是小數。
既然如此,就唯有服從大多數的意願吧。難道我會做小人,令自己難下台嗎?
但是到現在回顧,牧師您覺得當年這決定如何?
在我眼中,山頭主義其實一直都在,只不過以前是小組,現在變成區罷了。」
----
(七)
「在那段時期,除了全教會性的場合之外,基本上是絕跡於所有活動。
詩班的弟兄姊妹都隱約感受到我的失落,我只說是學業壓力,他們都沒有再深究。
當時仍會在Xanga記下甚麼『感恩可以參與服侍、某活動很精彩』,
在人面前也是興高采烈,但其實在那些經歷背後,自己的心境和情緒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在不少星期日早上都是帶著那些負面的心情回來詩班事奉,
其實是不應該的,話說回來還是感到慚愧。
按照當年牧區的準則,我是應該停止服侍的,
但是我巧妙地利用星期六、日之間的漏洞,所以沒有人察覺到。
坦白而言,如果當年真是被同工暫停服侍的話,
我好有可能乾脆離開教會,就不會再有後來各種經歷。
倘若身邊再有弟兄姊妹認為『必須先有穩定聚會生活,否則應該停止服侍』
我可能會毫不客氣地質問:我之前也是如此,你是否要停止我服侍?」
說罷,牧師又笑。
----
(八)
「每當話題轉移到工作上,總有些人會立刻詢問相關薪酬待遇,
對此我不太高興......但說來奇怪,牧師問的時候,我卻沒有反感。」
牧師答:「因為我是先問工作的性質、各種細節,之後才講到薪酬。
但我想知道你不高興的原因;平時跟其他朋友食飯談天,不也是討論這些話題嗎?」
「其他人問這些問題不會令我有太大反應。
對大部分人而言,這正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我明白為何他們如此詢問;
但這裡是教會......牧師,您明白我真正的不滿是甚麼嗎?」
牧師笑而不語。
----
(九)
「從那時起除了事奉之外,絕大部分對信仰的理解和學習都是靠自己。
就算之後回流、開始留意教內不同群體、去不同場合聽道,
很多時候都仍然是自己一個人去,結果就真是仿如大學那種 independent learning,
但其實 (按教會的教導) 這是不應該的吧?」
「所以在這些年間,我所分享的內容都很理性。
因為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事根本不能隨便公開。
但是身邊的人見到我常常說理,就總是鼓勵我要多分享感受。
我在想:難道我毫無情感嗎?難道我不想分享感受嗎?
若果我表達這些感受,其他人能夠作出回應嗎?」
牧師笑答:「如果未能承擔,確實更糟......」
----
(十)
「那些經歷、感受 (與群體共識違背,使自己感到不被尊重)
都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根本不知從何說起,也不想跟任何人分享。
我本身是打算把這段記憶遺忘,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怎料到多年後會重現,又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未能放下?」
牧師答:「多年以來,環境依舊,人都沒有變,你憑甚麼覺得不會再出現?」
「唉,我只能說,在此事上我想得太天真了。
當年我不懂得『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
於是心底有一想法:每個人都已經有各自的難處和負擔,
既然他們都不斷訴說自己如何忙碌、如何辛苦,
又何必再跟他們分享這些事,加重他們的負擔?
所以那一刻開始我決定完全不跟任何人分享這經歷;
我覺得向他們分享這些事,其實反而似是害他們......」
牧師揶揄:「我現在是完全中毒呢!」
「多年後回想起來,我好慚愧:自以為是為群體著想,
結果令自己受苦,但整個群體還是要承受後果。」
----
後記:
一直以來,在其他人面前都是興高采烈,心中卻總有失落。
但這一晚送牧師回家之後,淚水忍不住留下來,心裡卻受安慰而感到快樂。
想起多年前那些場合,我認為那些開心是真實的,
那些不開心也是真實的,只是其他人不知道罷了。
但願往後我在信仰群體中仍然可以堅持「真實而不屬靈」。
2016.10.15 午夜
牧師:「相信我們會繼續掙扎一個課題......
究竟我們的信仰要先有一定程度才配去事奉,還是有時透過事奉,
有機會將人帶回神面前......不少人信仰仍然幼嫩,何時才事奉?
事奉會否帶來正面影響?還是不事奉好?信了主但不能事奉,會否有反效果?」
我:「你所問的,跟應否跟未信者拍拖一樣,無絕對答案,兩邊都有成功個案。」
牧師大笑。
----
(二)
「牧師,您牧養教會多年,所接觸到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行業。
相信您大概知道不同行業有甚麼壓迫和辛酸,
就正如張祥志老師所言: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十字架。
不少行業工時過長,使基督徒放工後也不方便回來教會。
又有好些行業需要輪班當值、需要星期六日開工的,根本就不能享受教會大部份福利。
弟兄姊妹因為工作緣故缺席教會活動及服侍,我相信牧師您總會常常聽到這些抱怨。
但與此同時,我尚未看見教會安排活動時刻意遷就這些人,
也未曾見到教會願意為他們爭取標準工時等勞工權益。
教會在體制上先天性地只接納那些每星期工作五日或五日半的人,
其他人卻只能夠自求多福。
順便講講我對培靈會的見解:
所謂『職場神學』怎可能不去考慮我之前提及這些非常現實,
而又極貼近教會處境的問題?怎能完全不提及『職場公義』,
又忽略了基督徒上司在職場欺壓下屬的可能性,
卻只談個人修身課題、只要求基督徒不斷調整自己及實踐使命?
那些教導仍然在教會有價有市,弟兄姊妹毫不過濾、照單全收?有無搞錯?」
----
(三)
(前言:立法會選舉完結後,跟牧師Whatsapp,大家都覺得Facebook愈來愈混亂,
不能全時間跟上輿論步伐。當時小弟表示想做一隻「偽.港豬」,
表面上回歸單純物質生活,實際上是趁機讓自己休息一下、調整生活節奏。
自此連續上載不同生活點滴的相片,背後正有此目的。)
「那星期六晚凌晨基本上只睡了四個小時,朝早醒來心情仍然非常低落。
(註:不完全因為政治,而是因為跟信仰群體沒有共識的緣故)
當時我覺得跟404事件一樣:根本不是適合事奉的狀態,是應該請假的時候。
但卻跟404事件一樣,那個星期日不是彈琴,而是要做指揮,臨時請假未免太不負責任。
一直步行至教會的路上,我不知道稍後情況會如何,就一直在祈禱,
確實好像《每天的禱告》所述『今天的服事求你托住』。
剛剛開始練習,正躊躇有甚麼該說不該說,詩班員卻突然問:
『Gary,我在Facebook見到那些相片,你剛剛去完旅行嗎?』
我只好解釋:『其實那些相片都不是近期,已經是一段日子之前......』
剛剛說完,職員就催促我:『Gary,練習時間並不多,趕快開始吧......』
之後那一小時的練習時間就如此度過了。
我離開教會時重新思考整個經歷:
本身那些相片只是讓自己裝作『港豬』,怎會料到在這關頭提供出路?
牧師您說,這可否當作是神聽了禱告?算是可以隨便說出來的『見證』嗎?」
----
(四)
「如果他們想要的只是粉飾太平,而不是真正的和平,就由他們吧。
如果他們只是想其他人沒有負面情緒,卻不願意了解更多及一同承擔,
我又何必在他們面前顯露那些情緒?既然他們想要的不過如此,
我就成全他們,正如耶穌所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
牧師聽到我如此引用耶穌的教導,不禁失笑。
----
(五)
「眼見好多人說『去愛身邊的人』、『愛勝過一切』,
但在我眼中,他們所謂的『愛』 仍然有一大前提,是他們不察覺的。
這前提是『信任』:如果眼前的人根本不可信,試問可以如何去『愛』?」
----
(六)
「當年聽到牧師您提出要有『ABCDE區』,我是反對的:
『容易管理』在我眼中並不是一個合理理由。
當小組內的弟兄姊妹感受不到被餵養,
但教會不斷鼓吹包容、接納時,最終必會出現山頭主義、自我保護。
情況就好像難民問題一樣:政府不斷吸納,結果只會引起本土主義。
當時小組內有不記名投票,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
群體共識是贊成,我作為反對者原來只是小數。
既然如此,就唯有服從大多數的意願吧。難道我會做小人,令自己難下台嗎?
但是到現在回顧,牧師您覺得當年這決定如何?
在我眼中,山頭主義其實一直都在,只不過以前是小組,現在變成區罷了。」
----
(七)
「在那段時期,除了全教會性的場合之外,基本上是絕跡於所有活動。
詩班的弟兄姊妹都隱約感受到我的失落,我只說是學業壓力,他們都沒有再深究。
當時仍會在Xanga記下甚麼『感恩可以參與服侍、某活動很精彩』,
在人面前也是興高采烈,但其實在那些經歷背後,自己的心境和情緒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在不少星期日早上都是帶著那些負面的心情回來詩班事奉,
其實是不應該的,話說回來還是感到慚愧。
按照當年牧區的準則,我是應該停止服侍的,
但是我巧妙地利用星期六、日之間的漏洞,所以沒有人察覺到。
坦白而言,如果當年真是被同工暫停服侍的話,
我好有可能乾脆離開教會,就不會再有後來各種經歷。
倘若身邊再有弟兄姊妹認為『必須先有穩定聚會生活,否則應該停止服侍』
我可能會毫不客氣地質問:我之前也是如此,你是否要停止我服侍?」
說罷,牧師又笑。
----
(八)
「每當話題轉移到工作上,總有些人會立刻詢問相關薪酬待遇,
對此我不太高興......但說來奇怪,牧師問的時候,我卻沒有反感。」
牧師答:「因為我是先問工作的性質、各種細節,之後才講到薪酬。
但我想知道你不高興的原因;平時跟其他朋友食飯談天,不也是討論這些話題嗎?」
「其他人問這些問題不會令我有太大反應。
對大部分人而言,這正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我明白為何他們如此詢問;
但這裡是教會......牧師,您明白我真正的不滿是甚麼嗎?」
牧師笑而不語。
----
(九)
「從那時起除了事奉之外,絕大部分對信仰的理解和學習都是靠自己。
就算之後回流、開始留意教內不同群體、去不同場合聽道,
很多時候都仍然是自己一個人去,結果就真是仿如大學那種 independent learning,
但其實 (按教會的教導) 這是不應該的吧?」
「所以在這些年間,我所分享的內容都很理性。
因為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事根本不能隨便公開。
但是身邊的人見到我常常說理,就總是鼓勵我要多分享感受。
我在想:難道我毫無情感嗎?難道我不想分享感受嗎?
若果我表達這些感受,其他人能夠作出回應嗎?」
牧師笑答:「如果未能承擔,確實更糟......」
----
(十)
「那些經歷、感受 (與群體共識違背,使自己感到不被尊重)
都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根本不知從何說起,也不想跟任何人分享。
我本身是打算把這段記憶遺忘,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怎料到多年後會重現,又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未能放下?」
牧師答:「多年以來,環境依舊,人都沒有變,你憑甚麼覺得不會再出現?」
「唉,我只能說,在此事上我想得太天真了。
當年我不懂得『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
於是心底有一想法:每個人都已經有各自的難處和負擔,
既然他們都不斷訴說自己如何忙碌、如何辛苦,
又何必再跟他們分享這些事,加重他們的負擔?
所以那一刻開始我決定完全不跟任何人分享這經歷;
我覺得向他們分享這些事,其實反而似是害他們......」
牧師揶揄:「我現在是完全中毒呢!」
「多年後回想起來,我好慚愧:自以為是為群體著想,
結果令自己受苦,但整個群體還是要承受後果。」
----
後記:
一直以來,在其他人面前都是興高采烈,心中卻總有失落。
但這一晚送牧師回家之後,淚水忍不住留下來,心裡卻受安慰而感到快樂。
想起多年前那些場合,我認為那些開心是真實的,
那些不開心也是真實的,只是其他人不知道罷了。
但願往後我在信仰群體中仍然可以堅持「真實而不屬靈」。
2016.10.15 午夜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加拿餅裝滿三個紙杯
跟弟兄姊妹交流,除了意見討論之外,也是整理自己思緒的好機會:
「大概幾個月前我仍在思考哲學、神學等題目
都是不少人覺得太深、不能輕易掌握的範疇
但我發現自己最近又在轉方向,思考一些更實際、更貼近現實的題目
我開始覺得不少講哲學、神學題目的人學術氣息太重,這是不應該的:
神學題目不可能沒有附帶處境,亦必須保持跟外界聯繫,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大概幾個月前我仍在思考哲學、神學等題目
都是不少人覺得太深、不能輕易掌握的範疇
但我發現自己最近又在轉方向,思考一些更實際、更貼近現實的題目
我開始覺得不少講哲學、神學題目的人學術氣息太重,這是不應該的:
神學題目不可能沒有附帶處境,亦必須保持跟外界聯繫,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講道筆記20161105
《從懷疑到重新相信》(詩73篇)
講員:祝宗麒牧師
(開場白:表面上問其他人對時事的意見
其實只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其他人去聆聽
此時此刻,都不知道可以如何思考、分析和反應
有想過不如只做「港豬」,只盤算玩甚麼、吃甚麼、如何過日子)
詩73篇是「亞薩的詩」;亞薩是當代的敬拜領袖 (參考《歷代志上25:1-2》)
說是「恩待」之後卻又有「失閃、滑跌」=> 他在表達甚麼心情?
在敬拜的場合,心卻是妒忌,就好像帶敬拜時在台前說「我不信你」?
「惡人和狂傲人」的對號入座;你覺得其他人是,其他人也覺得你是
他們認為人定勝天,他們的口猶如從天至地般張開,吞盡世上一切事物
「有神攔阻到我嗎?」的自大
(v.13) 自己不理會,不代表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
(v.15) 我若真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擔心愧對台下的群眾
怕其他人對自己的眼光,也怕被人誤會
Q. 我們在群體中能否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 我們不應該怕懷疑;有真誠的相信就會有真實的懷疑
(「不要怕,只要信」那類經文只適用於祈禱當中)
Q.敬拜詩歌無助表達這些想法,使我們講一套做一套?
Q. 這群體或空間能夠盛載到這些懷疑嗎?
我們害怕這些懷疑會令人離開教會?害怕破壞了別人對基督教的印象?
(v.17) 以為神製造了一切問題,卻忘記了祂是一切問題的解答者
終有一日,不是「或者有一日」,我們學識以神的眼光看這些事
我們為著今生未見到自己想見的公義和審判而呼求上帝
有時出於妒忌,有時甚至受動搖:不如不再相信、不再堅持、跟他們同流合污
學去嘗試、學去追隨,但愈來愈不對路?
詩人最終得到確定:審判總有一日會來到
相對於永恆,我們所得的、所重視的還有甚麼價值?
=> 原來自己也是愚昧無知,「如畜類一般」(也猶如之前自己所批評的人一樣)
如何捱過這些事、這些日子?
如何界定神的美好,避免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就算外在環境如何糟糕,但神的工作從不停止
願我們不只看「地上的事如何成就」,卻能夠以屬天眼光看地上的事
講員:祝宗麒牧師
(開場白:表面上問其他人對時事的意見
其實只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其他人去聆聽
此時此刻,都不知道可以如何思考、分析和反應
有想過不如只做「港豬」,只盤算玩甚麼、吃甚麼、如何過日子)
詩73篇是「亞薩的詩」;亞薩是當代的敬拜領袖 (參考《歷代志上25:1-2》)
說是「恩待」之後卻又有「失閃、滑跌」=> 他在表達甚麼心情?
在敬拜的場合,心卻是妒忌,就好像帶敬拜時在台前說「我不信你」?
「惡人和狂傲人」的對號入座;你覺得其他人是,其他人也覺得你是
他們認為人定勝天,他們的口猶如從天至地般張開,吞盡世上一切事物
「有神攔阻到我嗎?」的自大
(v.13) 自己不理會,不代表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
(v.15) 我若真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擔心愧對台下的群眾
怕其他人對自己的眼光,也怕被人誤會
Q. 我們在群體中能否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 我們不應該怕懷疑;有真誠的相信就會有真實的懷疑
(「不要怕,只要信」那類經文只適用於祈禱當中)
Q.敬拜詩歌無助表達這些想法,使我們講一套做一套?
Q. 這群體或空間能夠盛載到這些懷疑嗎?
我們害怕這些懷疑會令人離開教會?害怕破壞了別人對基督教的印象?
(v.17) 以為神製造了一切問題,卻忘記了祂是一切問題的解答者
終有一日,不是「或者有一日」,我們學識以神的眼光看這些事
我們為著今生未見到自己想見的公義和審判而呼求上帝
有時出於妒忌,有時甚至受動搖:不如不再相信、不再堅持、跟他們同流合污
學去嘗試、學去追隨,但愈來愈不對路?
詩人最終得到確定:審判總有一日會來到
相對於永恆,我們所得的、所重視的還有甚麼價值?
=> 原來自己也是愚昧無知,「如畜類一般」(也猶如之前自己所批評的人一樣)
如何捱過這些事、這些日子?
如何界定神的美好,避免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就算外在環境如何糟糕,但神的工作從不停止
願我們不只看「地上的事如何成就」,卻能夠以屬天眼光看地上的事
2016年10月30日 星期日
Hymnology 32
小弟最近留意到一篇文章討論近代的敬拜讚美運動
雖然文章頗長,但當中不乏非常獨特的論點,小弟認為依然值得細讀: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150386633131763/
一直以來,小弟只有「崇拜講道可以非常貼地,但敬拜卻總是離地」這想法
但這篇文章卻提供了更仔細、更中肯的描述,使我不得不反思:
「即使如每週都在教會被發生的敬拜讚美,我們還是要問:
我們慶祝的得勝與權力,我們宣告那正在發生、已經發生的,
有多少是「落地」的?有多少是在我們生活的那個世界之中?」、
「沒有歷史的信仰觀」、「時間的消失」、「不懂上帝在今天世界的工作」
或者,這世代的信仰確實需要一場大改革,崇拜觀也不例外。
雖然文章頗長,但當中不乏非常獨特的論點,小弟認為依然值得細讀: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150386633131763/
一直以來,小弟只有「崇拜講道可以非常貼地,但敬拜卻總是離地」這想法
但這篇文章卻提供了更仔細、更中肯的描述,使我不得不反思:
「即使如每週都在教會被發生的敬拜讚美,我們還是要問:
我們慶祝的得勝與權力,我們宣告那正在發生、已經發生的,
有多少是「落地」的?有多少是在我們生活的那個世界之中?」、
「沒有歷史的信仰觀」、「時間的消失」、「不懂上帝在今天世界的工作」
或者,這世代的信仰確實需要一場大改革,崇拜觀也不例外。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破舊立新的信仰精神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一書中提出「精神三變」的概念:
「駱駝」代表背負著傳統道德的沉重負荷,鍛煉出強壯堅忍而充滿崇敬的精神
「獅子」象徵勇於破壞傳統規範的精神,反抗過去的束縛而奪得自由
「嬰孩」代表行使所奪得的自由,打破舊有之後創造新價值的力量
難怪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可10:14-15》
似乎不只是因為小孩最單純、地位低微而不被社會重視、無可依靠
也因為他們最沒有思考限制,最有創意、創造新價值的力量
按此理解,我們是要追求這種好像「小孩」的人生
只是我們身處的環境卻不容許有這些人出現:
社會不鼓勵小朋友發揮創意,卻又不斷向他們灌輸俗世的價值觀
叫他們只管遵從上而下的指示,對他人的教導照單全收,毫無自己的創見
大專時期算是人生中最有思想自由、最能夠突破既有框框的階段
只是這段時期太短,之後也不是所有人會持續進修
不少人就此停下來不再鑽研,更有些人連本來的基礎都仍未掌握到
個人認為就算社會扼殺這種風氣,教會卻應該刻意跟社會相異,堅持保留這種文化
換句話說,基督徒不應該只被教導「要接受裝備,做牧場、禾場的工人」
卻是應該勇於發揮創意及不斷反思,尋找需要打破的既有限制
並且勇於建立獨有的信仰見解——是能夠公諸於世、不怕別人質疑的見解
「心意更新和變化」,或許就是這種意思。
「駱駝」代表背負著傳統道德的沉重負荷,鍛煉出強壯堅忍而充滿崇敬的精神
「獅子」象徵勇於破壞傳統規範的精神,反抗過去的束縛而奪得自由
「嬰孩」代表行使所奪得的自由,打破舊有之後創造新價值的力量
難怪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神國的,正是這樣的人。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可10:14-15》
似乎不只是因為小孩最單純、地位低微而不被社會重視、無可依靠
也因為他們最沒有思考限制,最有創意、創造新價值的力量
按此理解,我們是要追求這種好像「小孩」的人生
只是我們身處的環境卻不容許有這些人出現:
社會不鼓勵小朋友發揮創意,卻又不斷向他們灌輸俗世的價值觀
叫他們只管遵從上而下的指示,對他人的教導照單全收,毫無自己的創見
大專時期算是人生中最有思想自由、最能夠突破既有框框的階段
只是這段時期太短,之後也不是所有人會持續進修
不少人就此停下來不再鑽研,更有些人連本來的基礎都仍未掌握到
個人認為就算社會扼殺這種風氣,教會卻應該刻意跟社會相異,堅持保留這種文化
換句話說,基督徒不應該只被教導「要接受裝備,做牧場、禾場的工人」
卻是應該勇於發揮創意及不斷反思,尋找需要打破的既有限制
並且勇於建立獨有的信仰見解——是能夠公諸於世、不怕別人質疑的見解
「心意更新和變化」,或許就是這種意思。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不合時宜的失落
我心中的失落,對身邊的人總顯得不合時宜。
或許對他們而言,美好的時光總是可遇不可求,
因此必需竭力追尋,使自己沉醉於快樂當中。
那些哀傷、難過,等到自己歡樂過後才算吧。
既然他們執意如此,我不能與他們同喜,
他們又不願與我同悲,何必為難大家?
此刻瀟灑的離去,成全當下的美好回憶。
話雖如此,表面上是處之泰然,心裡卻始終不能放下。
從關係建立出期望,而期望又迎來了失望。
旁人口中的扶持好像都是lip service,
猶如站在難關的終點為我打氣,但要跨過障礙還得靠自己。
我不再懂得如何跟他們相處,也不肯定前路如何走。
我愈來愈感到混亂,也愈來愈感到厭倦。
明明是慣常的回家路,卻是愈走愈沉重,間中需要停下來喘息。
腦袋一片空白,沒有思緒,沒有雜念,卻有著說不出來的歎息和空虛。
沒料到此刻竟下起雨來,並且愈來愈大。
我感到非常驚奇:連自己也不完全掌握的心境,
上天卻似乎比我更清楚,也同情我的遭遇。
途人爭相走避,狼狽不堪;
我卻悄然拿出一把全黑色雨傘,在滂沱大雨中踏步回家去。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I am slowly degenerating to the dark side."
上星期六晚,組員打算出外娛樂,不開小組;其他前輩出席婚禮宴會
本來只想跟人食飯、傾談一下的小弟掩蓋了心中的失落,自己一個步行回家
此情此景,跟六年前的景況太相似了:在我最需要與人分享、與人溝通的時刻
身邊的人全部都寧願著緊其他人和事,使小弟完全感到孤獨和空虛
我一直自以為這種孤獨是個性使然、咎由自取,但小弟卻從這些經歷再一次感受到:
原來人是可以被無意中排擠的,原來人是可以被迫孤獨的
當我一直嘗試以不同方法打開話題、竭力嘗試融入時,我始終未曾真正屬於這圈子
在出席牧區的婚禮、小組慶典等群體活動時,這些感受尤其強烈
六年前的我面對相近處境,有著同樣心情,於是把心一橫
除了月尾的週六會在青少年崇拜作招待之外,不再著緊牧區和小組的大小事務
由當時開始,每次聽到牧者分享牧養上的願景:
「一人一小組」、「不應該有人獨自離開教會」
在台下的小弟都會暗自冷笑,同時為他們和自己感到可憐
維持了這種作風至少兩、三年,就算後來回流牧區,重新了解各種人和事
但心境不再一樣;我始終跟牧區當中的活躍份子格格不入
有時見到其他群體的分享和相片,心中甚至會有妒忌和不滿
又怨恨自己為何不能仿效他們、為何自己總不能在所屬群體找到這種凝聚力和團體意識
但同一時間,小弟心底已經有答案:我並非毫無付出,我的期望並不過份
或許只因為這些東西與我毫不相干,非我所配得去擁有
名義上仍屬於小組,但小組從不曾真正了解我
名義上仍屬於牧區,但更似是牧區中的邊緣分子,牧區純粹只是一個安身之處
如此狀態勢必影響我之後的靈命成長,尤其在嘗試與人同行、關愛、守望之時
甚至是退一步的與人相處、男女關係等,都會變得舉步維艱
但是,僅靠我能夠改變這處境嗎?
本來只想跟人食飯、傾談一下的小弟掩蓋了心中的失落,自己一個步行回家
此情此景,跟六年前的景況太相似了:在我最需要與人分享、與人溝通的時刻
身邊的人全部都寧願著緊其他人和事,使小弟完全感到孤獨和空虛
我一直自以為這種孤獨是個性使然、咎由自取,但小弟卻從這些經歷再一次感受到:
原來人是可以被無意中排擠的,原來人是可以被迫孤獨的
當我一直嘗試以不同方法打開話題、竭力嘗試融入時,我始終未曾真正屬於這圈子
在出席牧區的婚禮、小組慶典等群體活動時,這些感受尤其強烈
六年前的我面對相近處境,有著同樣心情,於是把心一橫
除了月尾的週六會在青少年崇拜作招待之外,不再著緊牧區和小組的大小事務
由當時開始,每次聽到牧者分享牧養上的願景:
「一人一小組」、「不應該有人獨自離開教會」
在台下的小弟都會暗自冷笑,同時為他們和自己感到可憐
維持了這種作風至少兩、三年,就算後來回流牧區,重新了解各種人和事
但心境不再一樣;我始終跟牧區當中的活躍份子格格不入
有時見到其他群體的分享和相片,心中甚至會有妒忌和不滿
又怨恨自己為何不能仿效他們、為何自己總不能在所屬群體找到這種凝聚力和團體意識
但同一時間,小弟心底已經有答案:我並非毫無付出,我的期望並不過份
或許只因為這些東西與我毫不相干,非我所配得去擁有
名義上仍屬於小組,但小組從不曾真正了解我
名義上仍屬於牧區,但更似是牧區中的邊緣分子,牧區純粹只是一個安身之處
如此狀態勢必影響我之後的靈命成長,尤其在嘗試與人同行、關愛、守望之時
甚至是退一步的與人相處、男女關係等,都會變得舉步維艱
但是,僅靠我能夠改變這處境嗎?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Vision #23: 娛樂至死的人生百態
社會中的人是否已病態到一個地步,認識時事和討論話題不是從新聞、社評了解,
而是從大眾化娛樂、各種各樣的笑話、二次創作等被人「加工」的演繹中了解?
那些極其嚴重的事、不能忘記的事,
因著那些被人「加工」的演繹或笑話而瓦解了其氛圍,然後又被輕輕帶過了。
無論任何人都總得要問:「我正在追求甚麼?」
我也在這一刻問我自己:應該選擇沉醉於那些娛人娛己、尋求共鳴的笑話,
還是迫使自己不再麻木,寧願因此使自己更少笑容,甚至充滿怨恨?
倘若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只是為自己的生活拼搏、尋求內心共鳴、笑看人生百態,
如此社會就算沒有受到政權壓迫,一樣也會使人娛樂至死。
小弟也希望笑看人生百態,但不打算笑看眾人娛樂至死的人生百態。
而是從大眾化娛樂、各種各樣的笑話、二次創作等被人「加工」的演繹中了解?
那些極其嚴重的事、不能忘記的事,
因著那些被人「加工」的演繹或笑話而瓦解了其氛圍,然後又被輕輕帶過了。
無論任何人都總得要問:「我正在追求甚麼?」
我也在這一刻問我自己:應該選擇沉醉於那些娛人娛己、尋求共鳴的笑話,
還是迫使自己不再麻木,寧願因此使自己更少笑容,甚至充滿怨恨?
倘若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只是為自己的生活拼搏、尋求內心共鳴、笑看人生百態,
如此社會就算沒有受到政權壓迫,一樣也會使人娛樂至死。
小弟也希望笑看人生百態,但不打算笑看眾人娛樂至死的人生百態。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Piano Recital by Dmitry Masleev
This night I was in City Hall, enjoying the world-class piano recital by Dmitry Masleev.
(He was the winner of the 2015 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in Moscow.)
Oh my, the Scarletti works did not even sound like Baroque music; they actually sounded like Debussy!
Fingering delicacy and articulation were unbelievably brilliant as well.
The recital contained works from Scarletti, Beethoven, Prokofiev, Rachmaninov & Liszt.
That is, from the most delicate (least physical force damanded) to the most powerful and exhausting.
My teacher said that the Prokofiev works alone already made the piano out of tune.
It should have been tuned during the intermezzo. An unfortunate mistake in the programme.
Listening Rachmaninov and Liszt on an out-of-tune piano was not a good experience.
I replied that while most others piano players focused on adjusting key attack,
this pianist simply and literally "attacked" the piano.
(And yes, that was a Steinway & Sons concert grand on the stage.
Who knows what would happen if that piano was not stable enough.)
(He was the winner of the 2015 International Tchaikovsky Competition in Moscow.)
Oh my, the Scarletti works did not even sound like Baroque music; they actually sounded like Debussy!
Fingering delicacy and articulation were unbelievably brilliant as well.
The recital contained works from Scarletti, Beethoven, Prokofiev, Rachmaninov & Liszt.
That is, from the most delicate (least physical force damanded) to the most powerful and exhausting.
My teacher said that the Prokofiev works alone already made the piano out of tune.
It should have been tuned during the intermezzo. An unfortunate mistake in the programme.
Listening Rachmaninov and Liszt on an out-of-tune piano was not a good experience.
I replied that while most others piano players focused on adjusting key attack,
this pianist simply and literally "attacked" the piano.
(And yes, that was a Steinway & Sons concert grand on the stage.
Who knows what would happen if that piano was not stable enough.)
2016年10月1日 星期六
關於祈禱的教導......
最近嘗試在WhatsApp群體中帶領祈禱會,偶然發現了自己只擅長寫禱文
卻又覺得這並不太適合帶領祈禱會,因此尋求意見
「我發現自己是在寫禱告文章,這只不過是要求其他人模仿自己的禱告
卻不似是帶領祈禱會時應有的內容」
「帶領祈禱會不就是列出一張清單,按著清單上各事項祈求就行嗎?」
「但這種模式一直都被某些牧者批評:祈禱太過事工性
都是為某些人某些事而去祈禱,彷彿祈求的內容就是目的
這豈不是跟信徒平時的定義『與天父暢所欲言』不一樣?」
「依你所言,我也感到教會確實多教導人如何帶領敬拜、
如何帶領查聖經,但甚少教導人如何祈禱。」
「正因為我們認為禱告就是與天父暢所欲言,結果令有些人在禱告中亂來
我曾經聽到外國有牧者向神祈禱時會發脾氣、謾鬧一樣」
「我認為遇上不同情況,祈禱中有時帶著這些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些都應該只是特例,不應該成為常態吧?
我們有向神宣洩情緒的自由,但不代表我們可以濫用這些自由
......
其實我倒有興趣知道,除了主禱文之外,還會否有一些既定禱文教導我們祈禱?」
「我想起了舊教的公禱書,當中的內容都有規範
並且都是按著節期、崇拜主題、禮儀等分類
不過那本書是在教會崇拜場合中使用,讓會眾一同朗讀的
似乎跟個人與神之間的禱告不太相同,不能完全取代......」
結果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卻感到關於祈禱的教導從來都不多
卻又覺得這並不太適合帶領祈禱會,因此尋求意見
「我發現自己是在寫禱告文章,這只不過是要求其他人模仿自己的禱告
卻不似是帶領祈禱會時應有的內容」
「帶領祈禱會不就是列出一張清單,按著清單上各事項祈求就行嗎?」
「但這種模式一直都被某些牧者批評:祈禱太過事工性
都是為某些人某些事而去祈禱,彷彿祈求的內容就是目的
這豈不是跟信徒平時的定義『與天父暢所欲言』不一樣?」
「依你所言,我也感到教會確實多教導人如何帶領敬拜、
如何帶領查聖經,但甚少教導人如何祈禱。」
「正因為我們認為禱告就是與天父暢所欲言,結果令有些人在禱告中亂來
我曾經聽到外國有牧者向神祈禱時會發脾氣、謾鬧一樣」
「我認為遇上不同情況,祈禱中有時帶著這些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但這些都應該只是特例,不應該成為常態吧?
我們有向神宣洩情緒的自由,但不代表我們可以濫用這些自由
......
其實我倒有興趣知道,除了主禱文之外,還會否有一些既定禱文教導我們祈禱?」
「我想起了舊教的公禱書,當中的內容都有規範
並且都是按著節期、崇拜主題、禮儀等分類
不過那本書是在教會崇拜場合中使用,讓會眾一同朗讀的
似乎跟個人與神之間的禱告不太相同,不能完全取代......」
結果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卻感到關於祈禱的教導從來都不多
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2016年教會培靈會筆記
《在這世代中作神的兒女》
講員:李適清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
第一講 十字街口:使命的尋索 (提前1:12-16)
這是甚麼世代?一起身,從電視新聞中聽到不少壞消息:
恐怖主義、炸彈襲擊、槍擊案、各種天災人禍,似是紛亂不安的世代
望望香港,跟上一代的氣氛不再一樣?為何我們不再像從前一樣充滿機會?
與其抱怨,不如思考如何應對
每一代都是大時代,都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處理
潮流和文化頗能反映人的想法和價值觀
「十字街口」的標題取自電視劇《天與地》插曲《年少無知》
「如果命運能選擇」確是這一代心聲
如果我們在十字街口,我們真的懂得如何選擇嗎?我們卻好容易有選擇困難症
我們坐在教會禮堂中,代表著我們都發現一個事實:
不是我們揀選神,而是神揀選了我們,讓我們回到神當中
我們共享一個永生的盼望;神賜我們能力、時間、恩賜
縱然在信仰群體中有共鳴,但每人仍然有各自的小故事
使徒保羅在《提前1:12-16》講出自己的小故事:在罪人中是個罪魁
耶穌尋回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有信心和愛心
又派我們去服侍,去到社區不同角落,作合神心意的兒女
無論保羅到何處去,做的事都一樣:作基督的跟隨者
我們有不同的崗位、位置
可能只是普通的小僱員、或在家中做家務,其實都可以是服侍他人
我們在職場上總會遇到難處,遇上有不同價值觀的上司、同事、客戶
有時也要回望才知道神的心意、祂想我們如何去服侍
(分享見證環節:姊妹本來是有黑社會背景
後來返教會後轉行做社工,在職場上尋到自己的服侍方向和對象
姊妹的人生看似軟弱,但她以往所有的經歷後來都被神使用)
神先勝了這世界 (約一5:4)
面對十字路口,或向左或向右,我們祈禱、尋問心意
「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中」 (以賽亞書30:21)
(講員分享自己的十字路口)
集資籌組公司上市,但眼見科技股爆破
覺得公司將來發展方向超越了自己的道德底線
但要在此階段放棄手上一切是非常艱難的選擇
=> 人如果無信仰 (或者有其他得著的話),我會想自己如何?
(就算有信仰,) 我們容易以自己思維揣測神的心意
後來覺得「不想做教師,不想每日都要講太多話」(但現在卻是神學院老師)
以不同職場經驗幫助學生面對他們的難處
回望過去就知道神一直培養我們成長,就算是我們的軟弱也能幫助我們成長
特別在信心、愛心受到挑戰、遇到身邊人對著幹的時候,更是如此
倘若信心靠祈禱蒙應允而來,不過是黃大仙式民間信仰
禱告合神心意但不蒙應允?我們更要不斷問不斷求,神或會開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聽不同人在信仰上的掙扎,大家一齊尋問
職場都很重要,因為神是工作的上帝,又給了我們看守管理的使命
失業使人感到無價值,但其實「事業」不一定都是受薪工作
或許某些崗位或職責看似微不足道
但身邊的人和事其實都是神安排,有祂的心意在其中
----
第二講 十分之一:獻呈的行動 (羅12:1-2)
講到「十分之一」,基督徒都聯想到「十一奉獻」
職場中的金錢和財富都是重要的題目
(利27:30)「十一應該是在前還是在後」?
聖經中的世界並非好像現今世界一般科學,我們也不應算死草
以前沒有金錢,農產和牲畜也是「十分之一」嗎?
人類發明的金錢工具反而操縱了我們
(民18:21) 利未人無耕種無土地,但他們都得吃飯
所以靠其他以色列人的十一奉獻維持生活
(申14:21-23) 這十分一不是給人,而是在聖殿中一齊享用
(申14:28-29) 每三年年尾再捐十分一;這也是「慈惠基金」的由來
十分之一其實只是最基本
信仰不是附屬品,難道十一奉獻只是交會費?
或者我們太會計算,所以 (教會) 只強調最基本那十分之一
(羅12:1-2) 我們付出一定數量的錢,又期望享受同等的服務?
信仰是關乎生命:要獻上「身體」,不只是心靈
也不是描述器官捐贈者、消防員英勇救人那些不常見的情況
身體獻上是不停的、持續的,在差遣我們所前往的世界中仍要繼續作活祭
「很願意為神行動」不一定就要作牧者、宣教士那些「很偉大的事」
卻也可以是細微的事,每一件都是為神而作的事
(分享見證環節:好信徒的定義——Intergrity
口所說的、心所想的、手所做的都要一致
星期六、日所聽所講的,星期一至五能否做到?
愛身邊的人、支持、關心、盡責、不偷懶等等特質
既要口心手一致,難免就要做抉擇,需要勇氣,有時更要創意)
我們有甚麼可以獻給神?其實我們所有的都從神而來
所以「完全獻上」看似最危險但實則最安全
在懸崖邊上信心一躍,就是 Freefall,完全靠神托著
今日不知明日事?但神已知所有事
同一件事可以有另一面景象,事情發展可以出乎意料,人心仍可以回轉
向人作見證不一定要求完美,但求真實(,使人從自己身上見到神......)
(抱歉這部分小弟抄漏了不少)
----
第三講 十尺之下:同在的應許 (詩46篇)
(重溫前兩講)
1. 尋索自己的使命
2.「十分之一」=> 呈獻甚麼?
這些都是外顯回應,所以又有今日的題目
靈修傳統教導:心情像湖水,因環境而受影響
湖水可以有漣漪,可以是狂風巨浪
「十尺之下」:無論水面狀態如何,水底下卻是平靜安穩的狀態
水底下也是聖靈所居之處,所以時常要回到這空間,使我們的心隨時隨地靜止下來
《詩46》的背景:亞述王十八萬大軍南下圍困耶路撒冷
猶大王希西家在聖殿中祈禱,先知以賽亞宣告祈禱蒙應允
亞述營中的士兵之後就死了,亞述王西拿基立因此撤退
《詩46》可分作三個段落:
(1-3)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不害怕
(4-7)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城必不動搖
(8-1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所以我們得安息
整首詩就像一幅很美的圖畫
第一段 (1-3)「避難所」有點誤導
原文不是「我們要走往那裡避難」,而是神本身就是我們的保障、保護
就如馬丁路德所作的詩歌《千古保障》
不少事的狀況不如我們控制,就似我們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天災人禍
不少事也超過我們能力所及,但神是我們的力量和幫助,危險中給我們勇氣
「就算天跌下來,我們也不必害怕」
就算我們不去思考生老病死,心裡仍然不安
與其求神拜佛,追求平安,(反而應該追求掌管世上萬物萬事的神)
聽到其他神學生的分享:「感恩遇到這些困難
否則就難以牧養其他遇到相似狀況的弟兄姊妹?」
人生必有起跌,(我們應該求甚麼?)
不求無風無浪、事事順利,但求有能夠困境的能力
求神的保障,使我們走得穩當
第二段 (4-7) 是一幅更美的圖畫
古代軍隊大部分攻城都不是靠猛烈攻勢
而是靠內亂 (切斷城內的水糧供應、等待城內政權被推翻而瓦解等等)
「有一道河」(v.4) 就好像有一種平靜包圍著城市,跟 (v.3) 成對比
河的分汊使我們聯想到伊甸園中的生命河,又聯想到將來禧年聖城中的生命河
「城必不動搖」(v.5) 對比「列國動搖」(v.6);所有事情都在神的掌管之中
有神的同在,就經歷安穩,還是因外面的混雜聲音使我們動搖?
小故事:
牛對狗說:「我實在太累了。明天我真想歇一天。」
狗對貓說:「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牠說牠想歇一天。
也難怪,主人給牠的活兒太多太重了。」
貓對羊說:「牛抱怨主人給牠的活兒太多太重,牠想歇一天,明天不幹活兒了。」
羊對雞說:「牛不想給主人幹活兒了,牠抱怨牠的活兒太多太重。
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他的牛是不是好一點兒。」
雞對豬說:「牛不準備給主人幹活兒了,牠想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
主人對牛一點兒也不心疼,讓牠幹那麼多又重又髒的活兒,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牠。」
晚飯前,婦人給豬餵食,豬向前一步,說:「女主人,我向你反映一件事。
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妳得好好教育牠。牠不願再給主人幹活兒了,
牠嫌主人給牠的活兒太重太多太髒太累了。牠還說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裡去。」
婦人對主人說,「牛想背叛你,牠想換一個主人。
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麼處置牠?」
「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因此就把牛宰了。
(編按:這個小故事本來的教導是:
1. 千萬不要跟職場上任何人抱怨,因為不知道最終會如何連累自己
2. 不要輕易相信其他人的傳言,否則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 我們面對真相會否動搖?
十尺之下的空間讓我們「停一停、諗一諗」,重新思考真相
我們如何自處?不靠血氣衝動回應?
如何避免好像主人輕易相信謠言,忽略牛本身的忠心,因此下錯判斷?
神的教導帶我們進入真理,這種對神的堅定相信使我們不再動搖
第三段 (8-11) 詩人邀請我們觀看神的作為
平息戰亂、折弓斷槍,都不是我們可以做的
我們都喜歡以「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v.10) 作金句
但那不是只叫我們休息、輕鬆一下
而是停下,或是更準確的「止息」=> 不用自己的方法,否則只會製造慌亂
當困境來到,我們容易只用自己的方法,忘記了要倚靠神
止息 => 有神的同在 => 了解下一步如何走下去
我們總是非常忙,時光飛逝,甚至我們自己也不察覺到
容易想自己「放慢一點」、「做多一點某些事」、「為神做一些事」?
(講員分享自己的經歷)
可以用盡廿四小時寫論文,就似是我們想要的環境
無人迫自己交功課,但要迫教授檢閱自己的功課後作出評語
但英國的愛丁堡的秋冬季日短夜長,只有10am-3pm是日照時間
=> 所有時間都在自己身上,卻反而不能達成甚麼
也難怪有些人讀好多年都未能博士畢業
今日就要去做:撥出親近神的時間、調整生活節奏(,才有更多空間學去愛)
不在乎環境如何惡劣、社會幾昏暗
我們仍然要懂得回到「十尺之下」的空間,(尋求)神的同在
----
第四講 十戰十勝:得勝的生活 (約壹5:1-8)
「有返工無放工?煮完食完就要洗,洗完又要開始煮?」
生活好像白老鼠,不斷重複?
日常生活總能接觸不同的人,當中總有不同的經歷會挑戰我們如何當基督徒
無可能片面地、只在部分時間或部分場合當中有神的生命
要扭轉整個生命,得勝不靠自己的死力
如何自處?在日常生活、職場中如何得勝?
約翰所寫的經文當中有一邏輯:
1. 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
2. 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
=> 3. 信耶穌是基督的,就勝過世界
(抄漏了講員對「世界」的定義......)
日常生活就似打仗,但我們的世界從來不是二元世界
並不是正與邪無窮盡的爭鬥,而是正已經戰勝邪
=> 靠耶穌成功、得勝
會問「為何神不幫助我?」=> 基督徒的生活狀況如何?
士兵不是總在戰鬥;99% 時間其實都花在操練中
俗世挑戰我們是否真的「相信」
真正的「相信」......是奇妙地發現神的心意是開出另一條路
我們作基督徒,要相信神會給我們最好的
當然我們會問:是我們認為的「最好」還是神認為的「最好」?甚麼是「好」?
但我們同時更要確信神比我們更了解自己
信心是勝過世界的關鍵
(約16:29-33) 門徒都未必完全明白耶穌的教導
跟我們相似:覺得自己已經相信了
但耶穌立即摧毀他們的雀躍心情;耶穌覺得他們還不是真的相信
=> 預告他們會分散;跟門徒一樣,我們遇到困難都很容易軟弱、退縮
但耶穌沒有怪責他們,仍給他們回轉的機會
我們仍在這世上時,神已賜了「平安」給我們
(約壹5:1-8)
1. 愛神 => 愛弟兄姊妹
2. 愛神 + 守誡命 => 愛弟兄姊妹
=>「愛神 = 守誡命」;「愛人」並不單指「愛弟兄姊妹」
不是客易的事,需要信心和堅持
我們口講「願意相信」,但不完全明白;我們仍處於掙扎成長的狀態
如果弟兄姊妹在信仰中沒有掙扎,才是最需要擔心的;有掙扎才有成長
小故事:
曾經有一位中學生,成績和體育都不好,也沒有朋友
但他喜歡繪畫,將來想成為畫家,學校拒絕他的投稿,後來外面的公司也如此
他開始嘗試把他一生中的失敗和黑暗都畫出來
這就是《花生漫畫》中 Charlie Brown 的原型
「成功」在於一件事上就算經歷失敗,仍堅持到底
世俗不斷影響我們,灌輸好多似是而非的觀念:
「我們要控制所有東西才得到安全感;因此要不斷賺取金錢、權力、地位」
神賜給我們智慧去管理、計劃好手上的一切,我們只需按神的心意去行
在職場上,一切的才幹都要按神的心意發揮;神才是我們真正的「上司」
每一件事都是為神而作,不是為人而作
實際上不只基督徒會問「如何面對工作?」,非基督徒都會問
信耶穌不保證困難會減少,也不保證會增多,跟其他人還是一樣
但我們有耶穌就不再一樣,祂為我們開路,在人看似軟弱(,但在神卻不然)
本來想把副標題改為「十下十下」(眾笑)
其實我們都是如此,但我們靠著對神的信心而得勝
我們不必都做牧者、宣教士,但可以在不同崗位上實踐門徒的身份
(在職場上服侍上帝,彰顯神的榮耀)
(v.5) 水代表浸禮,血代表耶穌的救贖,並有聖靈作見證
聖靈轉化我們的生命,以至整個群體,讓我們到不同角落繼續作光作鹽
以為聖靈臨到一定會好神奇、有奇妙的經歷?(在細微的事上一樣可以)
神給我們好多禮物,給予我們自由和空間去發揮
容許我們有犯錯的機會,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
我們想有生活平衡,但平衡並不是一種律法
有些行業或工種總會特別忙碌、需要超時工作
=> 我們需要刻意計劃好作息時間,懂得回到「十尺之下」的空間
有神在我們當中,才是更安全的狀態
(其他總結從略;培靈會筆記到此結束)
講員:李適清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
第一講 十字街口:使命的尋索 (提前1:12-16)
這是甚麼世代?一起身,從電視新聞中聽到不少壞消息:
恐怖主義、炸彈襲擊、槍擊案、各種天災人禍,似是紛亂不安的世代
望望香港,跟上一代的氣氛不再一樣?為何我們不再像從前一樣充滿機會?
與其抱怨,不如思考如何應對
每一代都是大時代,都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處理
潮流和文化頗能反映人的想法和價值觀
「十字街口」的標題取自電視劇《天與地》插曲《年少無知》
「如果命運能選擇」確是這一代心聲
如果我們在十字街口,我們真的懂得如何選擇嗎?我們卻好容易有選擇困難症
我們坐在教會禮堂中,代表著我們都發現一個事實:
不是我們揀選神,而是神揀選了我們,讓我們回到神當中
我們共享一個永生的盼望;神賜我們能力、時間、恩賜
縱然在信仰群體中有共鳴,但每人仍然有各自的小故事
使徒保羅在《提前1:12-16》講出自己的小故事:在罪人中是個罪魁
耶穌尋回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有信心和愛心
又派我們去服侍,去到社區不同角落,作合神心意的兒女
無論保羅到何處去,做的事都一樣:作基督的跟隨者
我們有不同的崗位、位置
可能只是普通的小僱員、或在家中做家務,其實都可以是服侍他人
我們在職場上總會遇到難處,遇上有不同價值觀的上司、同事、客戶
有時也要回望才知道神的心意、祂想我們如何去服侍
(分享見證環節:姊妹本來是有黑社會背景
後來返教會後轉行做社工,在職場上尋到自己的服侍方向和對象
姊妹的人生看似軟弱,但她以往所有的經歷後來都被神使用)
神先勝了這世界 (約一5:4)
面對十字路口,或向左或向右,我們祈禱、尋問心意
「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中」 (以賽亞書30:21)
(講員分享自己的十字路口)
集資籌組公司上市,但眼見科技股爆破
覺得公司將來發展方向超越了自己的道德底線
但要在此階段放棄手上一切是非常艱難的選擇
=> 人如果無信仰 (或者有其他得著的話),我會想自己如何?
(就算有信仰,) 我們容易以自己思維揣測神的心意
後來覺得「不想做教師,不想每日都要講太多話」(但現在卻是神學院老師)
以不同職場經驗幫助學生面對他們的難處
回望過去就知道神一直培養我們成長,就算是我們的軟弱也能幫助我們成長
特別在信心、愛心受到挑戰、遇到身邊人對著幹的時候,更是如此
倘若信心靠祈禱蒙應允而來,不過是黃大仙式民間信仰
禱告合神心意但不蒙應允?我們更要不斷問不斷求,神或會開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聽不同人在信仰上的掙扎,大家一齊尋問
職場都很重要,因為神是工作的上帝,又給了我們看守管理的使命
失業使人感到無價值,但其實「事業」不一定都是受薪工作
或許某些崗位或職責看似微不足道
但身邊的人和事其實都是神安排,有祂的心意在其中
----
第二講 十分之一:獻呈的行動 (羅12:1-2)
講到「十分之一」,基督徒都聯想到「十一奉獻」
職場中的金錢和財富都是重要的題目
(利27:30)「十一應該是在前還是在後」?
聖經中的世界並非好像現今世界一般科學,我們也不應算死草
以前沒有金錢,農產和牲畜也是「十分之一」嗎?
人類發明的金錢工具反而操縱了我們
(民18:21) 利未人無耕種無土地,但他們都得吃飯
所以靠其他以色列人的十一奉獻維持生活
(申14:21-23) 這十分一不是給人,而是在聖殿中一齊享用
(申14:28-29) 每三年年尾再捐十分一;這也是「慈惠基金」的由來
十分之一其實只是最基本
信仰不是附屬品,難道十一奉獻只是交會費?
或者我們太會計算,所以 (教會) 只強調最基本那十分之一
(羅12:1-2) 我們付出一定數量的錢,又期望享受同等的服務?
信仰是關乎生命:要獻上「身體」,不只是心靈
也不是描述器官捐贈者、消防員英勇救人那些不常見的情況
身體獻上是不停的、持續的,在差遣我們所前往的世界中仍要繼續作活祭
「很願意為神行動」不一定就要作牧者、宣教士那些「很偉大的事」
卻也可以是細微的事,每一件都是為神而作的事
(分享見證環節:好信徒的定義——Intergrity
口所說的、心所想的、手所做的都要一致
星期六、日所聽所講的,星期一至五能否做到?
愛身邊的人、支持、關心、盡責、不偷懶等等特質
既要口心手一致,難免就要做抉擇,需要勇氣,有時更要創意)
我們有甚麼可以獻給神?其實我們所有的都從神而來
所以「完全獻上」看似最危險但實則最安全
在懸崖邊上信心一躍,就是 Freefall,完全靠神托著
今日不知明日事?但神已知所有事
同一件事可以有另一面景象,事情發展可以出乎意料,人心仍可以回轉
向人作見證不一定要求完美,但求真實(,使人從自己身上見到神......)
(抱歉這部分小弟抄漏了不少)
----
第三講 十尺之下:同在的應許 (詩46篇)
(重溫前兩講)
1. 尋索自己的使命
2.「十分之一」=> 呈獻甚麼?
這些都是外顯回應,所以又有今日的題目
靈修傳統教導:心情像湖水,因環境而受影響
湖水可以有漣漪,可以是狂風巨浪
「十尺之下」:無論水面狀態如何,水底下卻是平靜安穩的狀態
水底下也是聖靈所居之處,所以時常要回到這空間,使我們的心隨時隨地靜止下來
《詩46》的背景:亞述王十八萬大軍南下圍困耶路撒冷
猶大王希西家在聖殿中祈禱,先知以賽亞宣告祈禱蒙應允
亞述營中的士兵之後就死了,亞述王西拿基立因此撤退
《詩46》可分作三個段落:
(1-3)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不害怕
(4-7)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城必不動搖
(8-1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所以我們得安息
整首詩就像一幅很美的圖畫
第一段 (1-3)「避難所」有點誤導
原文不是「我們要走往那裡避難」,而是神本身就是我們的保障、保護
就如馬丁路德所作的詩歌《千古保障》
不少事的狀況不如我們控制,就似我們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天災人禍
不少事也超過我們能力所及,但神是我們的力量和幫助,危險中給我們勇氣
「就算天跌下來,我們也不必害怕」
就算我們不去思考生老病死,心裡仍然不安
與其求神拜佛,追求平安,(反而應該追求掌管世上萬物萬事的神)
聽到其他神學生的分享:「感恩遇到這些困難
否則就難以牧養其他遇到相似狀況的弟兄姊妹?」
人生必有起跌,(我們應該求甚麼?)
不求無風無浪、事事順利,但求有能夠困境的能力
求神的保障,使我們走得穩當
第二段 (4-7) 是一幅更美的圖畫
古代軍隊大部分攻城都不是靠猛烈攻勢
而是靠內亂 (切斷城內的水糧供應、等待城內政權被推翻而瓦解等等)
「有一道河」(v.4) 就好像有一種平靜包圍著城市,跟 (v.3) 成對比
河的分汊使我們聯想到伊甸園中的生命河,又聯想到將來禧年聖城中的生命河
「城必不動搖」(v.5) 對比「列國動搖」(v.6);所有事情都在神的掌管之中
有神的同在,就經歷安穩,還是因外面的混雜聲音使我們動搖?
小故事:
牛對狗說:「我實在太累了。明天我真想歇一天。」
狗對貓說:「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牠說牠想歇一天。
也難怪,主人給牠的活兒太多太重了。」
貓對羊說:「牛抱怨主人給牠的活兒太多太重,牠想歇一天,明天不幹活兒了。」
羊對雞說:「牛不想給主人幹活兒了,牠抱怨牠的活兒太多太重。
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他的牛是不是好一點兒。」
雞對豬說:「牛不準備給主人幹活兒了,牠想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
主人對牛一點兒也不心疼,讓牠幹那麼多又重又髒的活兒,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牠。」
晚飯前,婦人給豬餵食,豬向前一步,說:「女主人,我向你反映一件事。
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妳得好好教育牠。牠不願再給主人幹活兒了,
牠嫌主人給牠的活兒太重太多太髒太累了。牠還說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裡去。」
婦人對主人說,「牛想背叛你,牠想換一個主人。
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麼處置牠?」
「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因此就把牛宰了。
(編按:這個小故事本來的教導是:
1. 千萬不要跟職場上任何人抱怨,因為不知道最終會如何連累自己
2. 不要輕易相信其他人的傳言,否則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 我們面對真相會否動搖?
十尺之下的空間讓我們「停一停、諗一諗」,重新思考真相
我們如何自處?不靠血氣衝動回應?
如何避免好像主人輕易相信謠言,忽略牛本身的忠心,因此下錯判斷?
神的教導帶我們進入真理,這種對神的堅定相信使我們不再動搖
第三段 (8-11) 詩人邀請我們觀看神的作為
平息戰亂、折弓斷槍,都不是我們可以做的
我們都喜歡以「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v.10) 作金句
但那不是只叫我們休息、輕鬆一下
而是停下,或是更準確的「止息」=> 不用自己的方法,否則只會製造慌亂
當困境來到,我們容易只用自己的方法,忘記了要倚靠神
止息 => 有神的同在 => 了解下一步如何走下去
我們總是非常忙,時光飛逝,甚至我們自己也不察覺到
容易想自己「放慢一點」、「做多一點某些事」、「為神做一些事」?
(講員分享自己的經歷)
可以用盡廿四小時寫論文,就似是我們想要的環境
無人迫自己交功課,但要迫教授檢閱自己的功課後作出評語
但英國的愛丁堡的秋冬季日短夜長,只有10am-3pm是日照時間
=> 所有時間都在自己身上,卻反而不能達成甚麼
也難怪有些人讀好多年都未能博士畢業
今日就要去做:撥出親近神的時間、調整生活節奏(,才有更多空間學去愛)
不在乎環境如何惡劣、社會幾昏暗
我們仍然要懂得回到「十尺之下」的空間,(尋求)神的同在
----
第四講 十戰十勝:得勝的生活 (約壹5:1-8)
「有返工無放工?煮完食完就要洗,洗完又要開始煮?」
生活好像白老鼠,不斷重複?
日常生活總能接觸不同的人,當中總有不同的經歷會挑戰我們如何當基督徒
無可能片面地、只在部分時間或部分場合當中有神的生命
要扭轉整個生命,得勝不靠自己的死力
如何自處?在日常生活、職場中如何得勝?
約翰所寫的經文當中有一邏輯:
1. 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
2. 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
=> 3. 信耶穌是基督的,就勝過世界
(抄漏了講員對「世界」的定義......)
日常生活就似打仗,但我們的世界從來不是二元世界
並不是正與邪無窮盡的爭鬥,而是正已經戰勝邪
=> 靠耶穌成功、得勝
會問「為何神不幫助我?」=> 基督徒的生活狀況如何?
士兵不是總在戰鬥;99% 時間其實都花在操練中
俗世挑戰我們是否真的「相信」
真正的「相信」......是奇妙地發現神的心意是開出另一條路
我們作基督徒,要相信神會給我們最好的
當然我們會問:是我們認為的「最好」還是神認為的「最好」?甚麼是「好」?
但我們同時更要確信神比我們更了解自己
信心是勝過世界的關鍵
(約16:29-33) 門徒都未必完全明白耶穌的教導
跟我們相似:覺得自己已經相信了
但耶穌立即摧毀他們的雀躍心情;耶穌覺得他們還不是真的相信
=> 預告他們會分散;跟門徒一樣,我們遇到困難都很容易軟弱、退縮
但耶穌沒有怪責他們,仍給他們回轉的機會
我們仍在這世上時,神已賜了「平安」給我們
(約壹5:1-8)
1. 愛神 => 愛弟兄姊妹
2. 愛神 + 守誡命 => 愛弟兄姊妹
=>「愛神 = 守誡命」;「愛人」並不單指「愛弟兄姊妹」
不是客易的事,需要信心和堅持
我們口講「願意相信」,但不完全明白;我們仍處於掙扎成長的狀態
如果弟兄姊妹在信仰中沒有掙扎,才是最需要擔心的;有掙扎才有成長
小故事:
曾經有一位中學生,成績和體育都不好,也沒有朋友
但他喜歡繪畫,將來想成為畫家,學校拒絕他的投稿,後來外面的公司也如此
他開始嘗試把他一生中的失敗和黑暗都畫出來
這就是《花生漫畫》中 Charlie Brown 的原型
「成功」在於一件事上就算經歷失敗,仍堅持到底
世俗不斷影響我們,灌輸好多似是而非的觀念:
「我們要控制所有東西才得到安全感;因此要不斷賺取金錢、權力、地位」
神賜給我們智慧去管理、計劃好手上的一切,我們只需按神的心意去行
在職場上,一切的才幹都要按神的心意發揮;神才是我們真正的「上司」
每一件事都是為神而作,不是為人而作
實際上不只基督徒會問「如何面對工作?」,非基督徒都會問
信耶穌不保證困難會減少,也不保證會增多,跟其他人還是一樣
但我們有耶穌就不再一樣,祂為我們開路,在人看似軟弱(,但在神卻不然)
本來想把副標題改為「十下十下」(眾笑)
其實我們都是如此,但我們靠著對神的信心而得勝
我們不必都做牧者、宣教士,但可以在不同崗位上實踐門徒的身份
(在職場上服侍上帝,彰顯神的榮耀)
(v.5) 水代表浸禮,血代表耶穌的救贖,並有聖靈作見證
聖靈轉化我們的生命,以至整個群體,讓我們到不同角落繼續作光作鹽
以為聖靈臨到一定會好神奇、有奇妙的經歷?(在細微的事上一樣可以)
神給我們好多禮物,給予我們自由和空間去發揮
容許我們有犯錯的機會,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
我們想有生活平衡,但平衡並不是一種律法
有些行業或工種總會特別忙碌、需要超時工作
=> 我們需要刻意計劃好作息時間,懂得回到「十尺之下」的空間
有神在我們當中,才是更安全的狀態
(其他總結從略;培靈會筆記到此結束)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淺談對神學院的期望
(小弟寫文之時並不是一位神學生,也未曾攻讀任何課程或文憑
因此,為免引起其他人不滿或強烈反彈,這篇文章不會放上Facebook
另外這篇文章是小弟閱讀《總綱是愛—郭乃弘牧師牧職五十週年訪問》後的感想
部分訪問內容亦會在本文中引用,以表達小弟的想法)
「我認為,教牧同工應該是摩西,而不是亞倫。
亞倫講民意為先,百姓要拜金牛犢,就投其所好;
但摩西是要帶領百姓超越一切來到上主面前。」
小弟認為,現時神學院及教會之間的關係正正是「投其所好」:
教會需要有牧者上台講道,所以有「講道學」;
教會需要差派宣教士,所以又有「宣教學」;
教會需要有領袖起來輔導會眾、帶領音樂敬拜、舉辦聖經班
所以又有「心理輔導課程」、「帶領敬拜課程」、「帶小組技巧課程」
(還有其他諸如「長者關顧」、「職場神學」等等,數之不盡)
小弟曾經跟一位神學生討論這現象:
這些課程本身都有合理的存在價值、教會確實是極之需要有這些領袖
神學院確實能夠幫助不同教會解決這方面的疑難
但是,神學院的存在是否只為滿足教會需要?
神學院難道只是「屬靈的職業訓練局」,只為教會或禾場培訓工人、差派工人?
「我認為神學教育,應該是教學,而不是教書。
那些書本的知識現在隨便在互聯網都可以搜尋得到,所以是不用教的,
而是應該教學,教導未來的牧者如何思考和閱讀。
然而教人是更加難,所言者是Character Building(品格培養),
但現在教牧同工最失敗的就是沒有了character,被世俗化社會完全吞沒了。
而更重要的是,教牧同工如何理解教牧的涵意?
教牧是 minister to God’s word,minister是服事,是用God’s word minister to people,
即是指主日崇拜,聖禮和宣道;可惜大家是沒有一樣做得好。
最勝任的是擔任事務經理,處理瑣碎的事。」
郭牧師對神學教育的見解也是小弟的見解:
真正要教導的是「如何思考和閱讀」,而不是只教導「死」的知識或理論
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何神學生畢業後,水平可以有極大差別:
沒有建立好正確的思考和閱讀習慣,就沒有對世俗價值觀的抗逆能力
結果就是人云亦云、擁抱太多屬世的思維、價值觀和次文化;
另一方面,福音因為錯誤的理解而被扭曲,「活」的道變成「死」的道
所宣講的信仰因此乏善可陳,甚至連其他平信徒都感到難以認同
順帶一提,小弟並沒有出席本年度的港九培靈大會
因為在我眼中,香港的信徒最想要的 (wants) 只是吸收聖經知識或期望靈命被提升
但實際上,香港的信徒需要的 (needs) 卻是靈性培育和神學教育:
有獨特思考和眼光、分辨世上各種事物的好壞、懂得做基督徒、懂得做人
(當然,以上都只是小弟一廂情願的想法
或許在神眼中,我們想要的、所需要的可能都是截然不同)
因此,為免引起其他人不滿或強烈反彈,這篇文章不會放上Facebook
另外這篇文章是小弟閱讀《總綱是愛—郭乃弘牧師牧職五十週年訪問》後的感想
部分訪問內容亦會在本文中引用,以表達小弟的想法)
「我認為,教牧同工應該是摩西,而不是亞倫。
亞倫講民意為先,百姓要拜金牛犢,就投其所好;
但摩西是要帶領百姓超越一切來到上主面前。」
小弟認為,現時神學院及教會之間的關係正正是「投其所好」:
教會需要有牧者上台講道,所以有「講道學」;
教會需要差派宣教士,所以又有「宣教學」;
教會需要有領袖起來輔導會眾、帶領音樂敬拜、舉辦聖經班
所以又有「心理輔導課程」、「帶領敬拜課程」、「帶小組技巧課程」
(還有其他諸如「長者關顧」、「職場神學」等等,數之不盡)
小弟曾經跟一位神學生討論這現象:
這些課程本身都有合理的存在價值、教會確實是極之需要有這些領袖
神學院確實能夠幫助不同教會解決這方面的疑難
但是,神學院的存在是否只為滿足教會需要?
神學院難道只是「屬靈的職業訓練局」,只為教會或禾場培訓工人、差派工人?
「我認為神學教育,應該是教學,而不是教書。
那些書本的知識現在隨便在互聯網都可以搜尋得到,所以是不用教的,
而是應該教學,教導未來的牧者如何思考和閱讀。
然而教人是更加難,所言者是Character Building(品格培養),
但現在教牧同工最失敗的就是沒有了character,被世俗化社會完全吞沒了。
而更重要的是,教牧同工如何理解教牧的涵意?
教牧是 minister to God’s word,minister是服事,是用God’s word minister to people,
即是指主日崇拜,聖禮和宣道;可惜大家是沒有一樣做得好。
最勝任的是擔任事務經理,處理瑣碎的事。」
郭牧師對神學教育的見解也是小弟的見解:
真正要教導的是「如何思考和閱讀」,而不是只教導「死」的知識或理論
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何神學生畢業後,水平可以有極大差別:
沒有建立好正確的思考和閱讀習慣,就沒有對世俗價值觀的抗逆能力
結果就是人云亦云、擁抱太多屬世的思維、價值觀和次文化;
另一方面,福音因為錯誤的理解而被扭曲,「活」的道變成「死」的道
所宣講的信仰因此乏善可陳,甚至連其他平信徒都感到難以認同
順帶一提,小弟並沒有出席本年度的港九培靈大會
因為在我眼中,香港的信徒最想要的 (wants) 只是吸收聖經知識或期望靈命被提升
但實際上,香港的信徒需要的 (needs) 卻是靈性培育和神學教育:
有獨特思考和眼光、分辨世上各種事物的好壞、懂得做基督徒、懂得做人
(當然,以上都只是小弟一廂情願的想法
或許在神眼中,我們想要的、所需要的可能都是截然不同)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信徒與門徒
(參考文章:信徒身分與責任感的迷思)
小弟頭幾年教會生活時,已經從傳道人口中得知「信徒和門徒的分別」:
信徒 (believer) 所想的是「如何以信仰面對自己的人生;重點仍在自己的人生」
門徒 (disciple) 所想的是「了解神的心意,遵從耶穌的教導;重點在實踐使命」
(「信徒」和「門徒」在此純粹是兩個詞彙,並不對照任何聖經經文;
經文中這兩個詞語是共通的,至少這是作者的想法)
聖經確實有教導如何應對人生大事 (例如事業、感情生活、家庭、財政)
但論到做門徒,教導卻是截然不同:先求神的國神的義、思念天上的事、追求永恆價值
事隔多年,小弟才偶然回想起這分別;我們太容易忘記這種分別了
也就難怪當我們把時間都放在應對人生各種議題時
我們就彷彿永遠都不會成為門徒,天國始終未曾出現
了解到這種分別,對耶穌所教導的理解會截然不同:「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耶穌那三年傳道生活其實已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但門徒卻一直只有十二個
其餘的人都只是求醫治、求飽足、求見到神蹟、求耶穌證明自己的信念正確......
耶穌沒有拒絕這些「期望以信仰解決生活難題」的人 (倒是拒絕了試探祂的法利賽人)
不過耶穌總是在看似不適當的時候要求他們「捨棄一切、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
結果就好像某些牧者所言:不是耶穌拒絕人,而是人選擇拒絕耶穌
----
又想起「教會發展應該追求數量還是質量?」這條老題目
小弟仍然認為教會群體應該追求「質量」,但在此大前提下,有些想法倒是改變了:
我們除了要不斷反問自己有否做門徒的勇氣之外 (畢竟,門徒是難做的)
也要認清「群體當中門徒從來都是較少,信徒始終是較多」這客觀狀況
免得自己在此愈來愈感到失望、不滿,或變得自義、不斷批評其他人;
小弟認為,如果信仰群體能夠時常把「成為耶穌的門徒」作為成長目標
教會在運作上追求「數量」仍然是合理的
但正因如此,令小弟感到不滿的,不是教會,而是教會以外的機構
尤其是那些出版書籍刊物、舉辦課程招收學生的大機構:
這些人只著眼於信仰群體的渴求 (wants),卻不留意他們的需要 (needs)
因此,坊間出現了不少跟以下題目相似的書籍、文章、講座:
「信徒應該如何談戀愛」、「信徒如何避免陷入錢財的誘惑」
「基督徒管教兒女101」、「基督徒在職場上做好見證的十種守則」等等
澄清一下:這些服侍仍然是有合理的存在價值,對信徒的服侍仍然是適切的
但整體而言,這些服侍都只是「幫助信徒信長,以信仰面對人生各種難題」
教導他們「如何成為跟隨耶穌的門徒」的服侍卻相形見絀、毫不吸引
如果連刊物、課程這些教育渠道都不勇於挑戰「弟兄姊妹要做門徒」
反而只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使他們滿足於做信徒
難怪弟兄姊妹愈來愈少「求神的國神的義」,卻更著緊於自己的人生
小弟頭幾年教會生活時,已經從傳道人口中得知「信徒和門徒的分別」:
信徒 (believer) 所想的是「如何以信仰面對自己的人生;重點仍在自己的人生」
門徒 (disciple) 所想的是「了解神的心意,遵從耶穌的教導;重點在實踐使命」
(「信徒」和「門徒」在此純粹是兩個詞彙,並不對照任何聖經經文;
經文中這兩個詞語是共通的,至少這是作者的想法)
聖經確實有教導如何應對人生大事 (例如事業、感情生活、家庭、財政)
但論到做門徒,教導卻是截然不同:先求神的國神的義、思念天上的事、追求永恆價值
事隔多年,小弟才偶然回想起這分別;我們太容易忘記這種分別了
也就難怪當我們把時間都放在應對人生各種議題時
我們就彷彿永遠都不會成為門徒,天國始終未曾出現
了解到這種分別,對耶穌所教導的理解會截然不同:「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耶穌那三年傳道生活其實已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但門徒卻一直只有十二個
其餘的人都只是求醫治、求飽足、求見到神蹟、求耶穌證明自己的信念正確......
耶穌沒有拒絕這些「期望以信仰解決生活難題」的人 (倒是拒絕了試探祂的法利賽人)
不過耶穌總是在看似不適當的時候要求他們「捨棄一切、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
結果就好像某些牧者所言:不是耶穌拒絕人,而是人選擇拒絕耶穌
----
又想起「教會發展應該追求數量還是質量?」這條老題目
小弟仍然認為教會群體應該追求「質量」,但在此大前提下,有些想法倒是改變了:
我們除了要不斷反問自己有否做門徒的勇氣之外 (畢竟,門徒是難做的)
也要認清「群體當中門徒從來都是較少,信徒始終是較多」這客觀狀況
免得自己在此愈來愈感到失望、不滿,或變得自義、不斷批評其他人;
小弟認為,如果信仰群體能夠時常把「成為耶穌的門徒」作為成長目標
教會在運作上追求「數量」仍然是合理的
但正因如此,令小弟感到不滿的,不是教會,而是教會以外的機構
尤其是那些出版書籍刊物、舉辦課程招收學生的大機構:
這些人只著眼於信仰群體的渴求 (wants),卻不留意他們的需要 (needs)
因此,坊間出現了不少跟以下題目相似的書籍、文章、講座:
「信徒應該如何談戀愛」、「信徒如何避免陷入錢財的誘惑」
「基督徒管教兒女101」、「基督徒在職場上做好見證的十種守則」等等
澄清一下:這些服侍仍然是有合理的存在價值,對信徒的服侍仍然是適切的
但整體而言,這些服侍都只是「幫助信徒信長,以信仰面對人生各種難題」
教導他們「如何成為跟隨耶穌的門徒」的服侍卻相形見絀、毫不吸引
如果連刊物、課程這些教育渠道都不勇於挑戰「弟兄姊妹要做門徒」
反而只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使他們滿足於做信徒
難怪弟兄姊妹愈來愈少「求神的國神的義」,卻更著緊於自己的人生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60917
《忠心不義》(路16:1-13)
講員:朱秉仁先生
(開場白從略)
(開場白之後是一個小故事
旨在說明「世人以為自知將來會去那裡,但實際上他們不知道」)
這段不義管家的經文比較難解
為了明白其背景,我們可以從第15章那裡開始考究,又或者從第9章開始:
跟隨耶穌的人當中除了有門徒,還有法利賽人、文士等等
整個旅程途中,他們一直留意耶穌說了甚麼
因為法利賽人聽見耶穌講不義管家的比喻
就嗤笑耶穌,覺得祂胡說八道 (16:14)
所以耶穌又講了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
其實自浪子回頭的故事開始,連續三個故事都跟錢有關
浪子回頭的故事當中,小兒子本來是想做父親的奴隸,卻率先被父親制止了
而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中並沒有僕人,只有不義管家這故事當中有
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當中
財主只把錢財花在自己身上,忽略拉撒路,但這不是財主落在陰間受苦的原因
(16:29)「摩西和先知的話」所指的是全部舊約聖經
=> 財主不只是一次半次的袖手旁觀,而是整個人生都無視聖經教導
不義管家的故事是耶穌刻意要向門徒說的
因為聽完浪子回頭的故事後,門徒並沒有真正明白「甚麼是神的愛和恩典」
不義管家所帶出的問題不是品格問題;不只是貪心,還有神學問題在其中:
「事奉瑪門的價值觀」,教會對此從不感到陌生
見到有些基督徒刻意出錢在報紙上刊登禱文,
只祈求經濟好轉,卻從不講公義及其他社會中的問題;這些就是「事奉瑪門」
原來不同年代的信徒都誤以為金錢是神所賜「唯一」的福氣
永恆生命並不是在乎自己得到幾多從神而來的東西,卻在乎有否行道
耶穌看似在稱讚不義管家?
不義管家就好像 (15:1) 那些稅吏和罪人一樣,想沾耶穌的光
在眾多故事的人物當中,他的角色跟財富最沒有關係
但同時他是最為自己打算、最積極謀生的;又知道人情債總比錢債難償還
不義和忠心為何走在一齊?因為神覺得他值得信任
=> 不只是我們講「信神」,其實神也想信任我們
信任到一個地步,甚至將天國的事、他人的生死等大事都交給我們
可靠和忠心,在於知道甚麼東西才有永恆的價值
並且要好像這不義管家一樣,不放棄自己的生命力
(如此,我們作為基督徒才能夠確知將來要去那裡)
(編按:把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聯結起來)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無限循環、永劫回歸之上的神
1. 回想昔日的戰亂、內憂外患中
王明道、倪柝聲、宋尚節、潘霍華、馬丁路德金......無一個不是癲狂
遇上非常時期,就在不同地方出現了非常的教會領袖;
禍患過去了,大家都學習「把握機會、追求夢想」
因此又有成功神學、追求人數增長、宏偉建築的發展大計;
一直走到這時代,似乎又是改轅易轍的時候
2.「不斷犯罪、被外族侵略而受苦、向神哀求、士師起來拯救」
《士師記》這種循環出現了好幾次
可否就此推論:基督教的歷史就是充滿了這些無窮無盡的循環?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也是充滿循環,甚至是無限循環
(例如水在大自然中的各種形態、日月星宿的運轉、
人的離離合合、世界各地的紛亂與和平)?
突然想起著名哲學家尼采所提出的「永劫回歸」:
「對這個思想我們以它最可怕的形式來想想看,
既沒有意義也沒有目標,由無出發又回到無,
是不可避免的回歸,永遠如此,即『永遠的回歸』,
這就是虛無主義的極限形式;『無』(亦即無意義) 一直持續到永遠!」
(摘自《權力意志》)
尼采所講的「無意義」,又使我想起《傳道書》的「虛空」
各種可見的循環都是虛空 (1:4-11, 4:13-16)
除此之外,天下萬物皆有定時 (3:1-8);互相相反的事必按時候出現
《傳道書》以上的內容似乎跟「永劫回歸」非常接近
差別在於《傳道書》當中仍然有「神」的存在
換言之,《傳道書》向我們暗示:
無限的循環、永遠的回歸都不過是神的手段;神始終在凡事虛空、永劫回歸之上
就正如基督的整個救贖過程,以及將來的再臨和審判,都只會出現一次
這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因為我們通常只見到虛空
只見到自己不斷懊悔,又不斷犯錯的循環
只見到地上教會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歷史
只見到那同時包含各種極端的福音被人過度切割、各取所需
甚麼立場都有的聖經經文甚至可以被人順手拈來、大造文章
......
這些可能都是無限循環,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以前如此,現在也如此,將來可能也如此
但神原來一早在我們能夠理解之前就已經作出安慰
提醒我們這本來就是世界運行的定律,使我們不至於太失望、太氣餒
縱然我們學像基督時,或許未能跳出永劫回歸的限制
但我們也要繼續在這些循環中盡自己的本份
就算我們真的失敗了,也不過是回到永劫回歸中的起點
正如十二門徒未能在耶穌的十架路上跟隨到底,耶穌一早已經料到
但祂在上十架之前、在門徒了解清楚之前,就已經安慰了他們:
祂復活後會比門徒先到加利利去 (加利利是門徒開始跟隨耶穌的地方)
因此,返回加利利象徵著重新學做門徒,也就是回到循環的起點
----
(終於把第四項感想都記下;
現在看來,刻意跟前三項分隔開是正確的選擇)
王明道、倪柝聲、宋尚節、潘霍華、馬丁路德金......無一個不是癲狂
遇上非常時期,就在不同地方出現了非常的教會領袖;
禍患過去了,大家都學習「把握機會、追求夢想」
因此又有成功神學、追求人數增長、宏偉建築的發展大計;
一直走到這時代,似乎又是改轅易轍的時候
2.「不斷犯罪、被外族侵略而受苦、向神哀求、士師起來拯救」
《士師記》這種循環出現了好幾次
可否就此推論:基督教的歷史就是充滿了這些無窮無盡的循環?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也是充滿循環,甚至是無限循環
(例如水在大自然中的各種形態、日月星宿的運轉、
人的離離合合、世界各地的紛亂與和平)?
突然想起著名哲學家尼采所提出的「永劫回歸」:
「對這個思想我們以它最可怕的形式來想想看,
既沒有意義也沒有目標,由無出發又回到無,
是不可避免的回歸,永遠如此,即『永遠的回歸』,
這就是虛無主義的極限形式;『無』(亦即無意義) 一直持續到永遠!」
(摘自《權力意志》)
尼采所講的「無意義」,又使我想起《傳道書》的「虛空」
各種可見的循環都是虛空 (1:4-11, 4:13-16)
除此之外,天下萬物皆有定時 (3:1-8);互相相反的事必按時候出現
《傳道書》以上的內容似乎跟「永劫回歸」非常接近
差別在於《傳道書》當中仍然有「神」的存在
換言之,《傳道書》向我們暗示:
無限的循環、永遠的回歸都不過是神的手段;神始終在凡事虛空、永劫回歸之上
就正如基督的整個救贖過程,以及將來的再臨和審判,都只會出現一次
這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因為我們通常只見到虛空
只見到自己不斷懊悔,又不斷犯錯的循環
只見到地上教會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歷史
只見到那同時包含各種極端的福音被人過度切割、各取所需
甚麼立場都有的聖經經文甚至可以被人順手拈來、大造文章
......
這些可能都是無限循環,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以前如此,現在也如此,將來可能也如此
但神原來一早在我們能夠理解之前就已經作出安慰
提醒我們這本來就是世界運行的定律,使我們不至於太失望、太氣餒
縱然我們學像基督時,或許未能跳出永劫回歸的限制
但我們也要繼續在這些循環中盡自己的本份
就算我們真的失敗了,也不過是回到永劫回歸中的起點
正如十二門徒未能在耶穌的十架路上跟隨到底,耶穌一早已經料到
但祂在上十架之前、在門徒了解清楚之前,就已經安慰了他們:
祂復活後會比門徒先到加利利去 (加利利是門徒開始跟隨耶穌的地方)
因此,返回加利利象徵著重新學做門徒,也就是回到循環的起點
----
(終於把第四項感想都記下;
現在看來,刻意跟前三項分隔開是正確的選擇)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坐三望四
組長曾經提議小弟分享聽道後感想 (並在blog中公開)
其實以前聽道都有不少想法,不過是跨範疇的聯想較多,其他人不易察覺
1. 個人期望的落空
小弟一直認定在這種時勢,信仰群體不能拒絕面對部分艱辛或沉重的議題
倒是在那星期六晚當中,所聽到的基本上是跟外界「無關」
按牧師所言其實是有關的:神可以在我憂愁的時候要求喜樂,憂愁與喜樂並存
想從神身上尋找共鳴,其實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及偏見
始終有失望,感受是無可避免的,但仔細了解感受的來源後,很快又能調節過來
2. 個人期望與神的回應
失望的主要原因是正如牧師所說,神的回應跟小弟的期望有落差
但小弟突然想起了之前那「看見與看不見的迷思」(Hymnology 31):
或許在神眼中,完全符合我心中那些想法的回應反而會令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繼而期望神將來也能夠給予這些回應,加深自己的一廂情願
若真如此,「能夠在此事上感到失望、個人期望落空」就是一種恩典
3. 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福音其實就是兩個極端皆有,兩種極端共存......」
這使小弟回想起往事 (未曾了斷的恩怨情仇 (四.最終回):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其實小弟一直都不反對「極端共存」的觀點——信仰本來就是充滿矛盾
就算看似互相矛盾,都可以是真理的一部分,互相矛盾的取態都是可接受的
小弟唯一的疑問卻在於群體中會否只呈現一種偏向、一種極端
而另一種極端卻常常被輕視,甚至連相關的經文教導都被忽略?
(注意:"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的原意是制止惡意使用原力,而不是正邪的平衡
小弟現借用這詞的目的是「正確認識神」,而不只是提倡「兩種極端也要同時存在」)
(還有第四點,不過因為篇幅所限,稍後再記下)
其實以前聽道都有不少想法,不過是跨範疇的聯想較多,其他人不易察覺
1. 個人期望的落空
小弟一直認定在這種時勢,信仰群體不能拒絕面對部分艱辛或沉重的議題
倒是在那星期六晚當中,所聽到的基本上是跟外界「無關」
按牧師所言其實是有關的:神可以在我憂愁的時候要求喜樂,憂愁與喜樂並存
想從神身上尋找共鳴,其實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及偏見
始終有失望,感受是無可避免的,但仔細了解感受的來源後,很快又能調節過來
2. 個人期望與神的回應
失望的主要原因是正如牧師所說,神的回應跟小弟的期望有落差
但小弟突然想起了之前那「看見與看不見的迷思」(Hymnology 31):
或許在神眼中,完全符合我心中那些想法的回應反而會令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繼而期望神將來也能夠給予這些回應,加深自己的一廂情願
若真如此,「能夠在此事上感到失望、個人期望落空」就是一種恩典
3. 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福音其實就是兩個極端皆有,兩種極端共存......」
這使小弟回想起往事 (未曾了斷的恩怨情仇 (四.最終回):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其實小弟一直都不反對「極端共存」的觀點——信仰本來就是充滿矛盾
就算看似互相矛盾,都可以是真理的一部分,互相矛盾的取態都是可接受的
小弟唯一的疑問卻在於群體中會否只呈現一種偏向、一種極端
而另一種極端卻常常被輕視,甚至連相關的經文教導都被忽略?
(注意:"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的原意是制止惡意使用原力,而不是正邪的平衡
小弟現借用這詞的目的是「正確認識神」,而不只是提倡「兩種極端也要同時存在」)
(還有第四點,不過因為篇幅所限,稍後再記下)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60910
《拒絕耶穌的因由》(太11:16-19)
講員:祝宗麒牧師
當人拒絕或懷疑信仰,有時並非因為不信
卻因為外來的新事物或新事件,使人覺得那事比耶穌更迫切、更貼身
施洗約翰的疑問:「我所傳講的道並沒有拯救我?」
正如這代的人都問:「信耶穌有飯食嗎?」
「可以幫我處理____________嗎?」「與我何干?」
(v. 11:16-19) 玩遊戲場合,想載歌載舞
施洗約翰被人以為發瘋,耶穌被人批評貪食、好酒
但智慧總能 "vindicates" 一切誤解
(v. 20) 人民始終沒有悔改
1. 不是信或不信,而是「信」變成了次要的事
2. 求神蹟
(忘記了是否有第三......如有請告知)
我們總找到理由拒絕耶穌
我們想要有甚麼神蹟?甚至使耶穌後來晦氣地說「不配有神蹟」?
我們太學術地討論信仰,使後來情況不如我們所想時大失所望?
Fixate (小弟在此解作「信仰定型」)
福音同時有兩種極端:
一邊是「世上無一個是義人,無人能靠自己得救」
另一邊是「凡投靠耶穌就得救」
我們對信仰擺姿態?
例如:「求悔改,就赦免」
有人認為太便宜,所以不合理;也有人認為「本乎恩,因著信」,所以合理
兩者因此爭執,互相指責對方沒有真理 (但其實兩個極端可以同時存在)
難怪福音對著聰明人顯得愚拙,對著小孩等卻顯得明白
我們有著狹隘的信仰觀?因此神的同在、工作違背我們的期望?
福音其實就是兩個極端皆有
你想要「喜」,卻收到「悲」;我想要「悲」,卻收到「喜」
當我們有偏好、取態時,這些取態反而容易阻礙我們回到神面前
最後一段經文 (v.28-30) 看似沒有關聯?
無論我們如何,只要願意回到神面前就得安息;與神同在,一齊負軛
講員:祝宗麒牧師
當人拒絕或懷疑信仰,有時並非因為不信
卻因為外來的新事物或新事件,使人覺得那事比耶穌更迫切、更貼身
施洗約翰的疑問:「我所傳講的道並沒有拯救我?」
正如這代的人都問:「信耶穌有飯食嗎?」
「可以幫我處理____________嗎?」「與我何干?」
(v. 11:16-19) 玩遊戲場合,想載歌載舞
施洗約翰被人以為發瘋,耶穌被人批評貪食、好酒
但智慧總能 "vindicates" 一切誤解
(v. 20) 人民始終沒有悔改
1. 不是信或不信,而是「信」變成了次要的事
2. 求神蹟
(忘記了是否有第三......如有請告知)
我們總找到理由拒絕耶穌
我們想要有甚麼神蹟?甚至使耶穌後來晦氣地說「不配有神蹟」?
我們太學術地討論信仰,使後來情況不如我們所想時大失所望?
Fixate (小弟在此解作「信仰定型」)
福音同時有兩種極端:
一邊是「世上無一個是義人,無人能靠自己得救」
另一邊是「凡投靠耶穌就得救」
我們對信仰擺姿態?
例如:「求悔改,就赦免」
有人認為太便宜,所以不合理;也有人認為「本乎恩,因著信」,所以合理
兩者因此爭執,互相指責對方沒有真理 (但其實兩個極端可以同時存在)
難怪福音對著聰明人顯得愚拙,對著小孩等卻顯得明白
我們有著狹隘的信仰觀?因此神的同在、工作違背我們的期望?
福音其實就是兩個極端皆有
你想要「喜」,卻收到「悲」;我想要「悲」,卻收到「喜」
當我們有偏好、取態時,這些取態反而容易阻礙我們回到神面前
最後一段經文 (v.28-30) 看似沒有關聯?
無論我們如何,只要願意回到神面前就得安息;與神同在,一齊負軛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沒有「先知精神」的信徒領袖
不少人認為先知能夠預先知道將來的事;
或許有時確實如此,但我更相信人所知的是十分有限
如此,怎樣才是「先知精神」?小弟粗略地列舉以下四點:
1. 認清甚麼是神的話語、神的心意、我們應該如何回應
2A. 不怕環境惡劣,不怕對象心硬、拒絕接受
「放膽講出神的話」:要遵行這命令本是十分困難
2B. 不怕他們的排斥、恐嚇,不怕因此變得孤獨
先知真正的後盾是神,不是其他人
3. 不自義,不因為自己作為神的工具而變得驕傲,懂得拒絕外來的引誘
也要拒絕把自己的想法凌駕神的心意,也不隨便代替神論斷別人
4. 同行的精神:責難及批評別人而不自義已經相當難
但最難的是「因為他人的不順服,先知與他們一同承受結果」
對不少領袖而言,那結果其實與自己無關,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但先知卻沒有只考慮自己安危,沒有選擇逃避
----
小弟所列出的四點特質都相當關鍵
沒有第一點就不是領袖,最多只是假老師
沒有第二點就不會宣講,最多只是跟隨者
沒有第三點就會好像約拿,是一個自以為了解,但實際上不了解神的先知
(至於第四點是否必要,小弟仍需思考一下,歡迎各位提供意見)
無緣無故為何有此聯想?
是因為眼見選舉日完結後,輿論氣氛不但沒有靜下來,反而愈來愈激烈
互相的指責、謾罵,不斷的分黨分派,沒完沒了
發表言論的、主導輿論氣氛的人當中不乏領袖級信徒 (不在此開名了)
就連他們都是公然結黨、「埋堆」、「歸邊」,好像忘了自己有著基督徒的身份
小弟不禁疑惑:如果他們身處舊約王國時期,
這些領袖的言行能夠帶領以色列人順服神嗎?能使他們認識神嗎?
小弟不敢想像到底在神眼中,香港的基督徒 (尤其是領袖) 是怎麼一回事......
或許有時確實如此,但我更相信人所知的是十分有限
如此,怎樣才是「先知精神」?小弟粗略地列舉以下四點:
1. 認清甚麼是神的話語、神的心意、我們應該如何回應
2A. 不怕環境惡劣,不怕對象心硬、拒絕接受
「放膽講出神的話」:要遵行這命令本是十分困難
2B. 不怕他們的排斥、恐嚇,不怕因此變得孤獨
先知真正的後盾是神,不是其他人
3. 不自義,不因為自己作為神的工具而變得驕傲,懂得拒絕外來的引誘
也要拒絕把自己的想法凌駕神的心意,也不隨便代替神論斷別人
4. 同行的精神:責難及批評別人而不自義已經相當難
但最難的是「因為他人的不順服,先知與他們一同承受結果」
對不少領袖而言,那結果其實與自己無關,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但先知卻沒有只考慮自己安危,沒有選擇逃避
----
小弟所列出的四點特質都相當關鍵
沒有第一點就不是領袖,最多只是假老師
沒有第二點就不會宣講,最多只是跟隨者
沒有第三點就會好像約拿,是一個自以為了解,但實際上不了解神的先知
(至於第四點是否必要,小弟仍需思考一下,歡迎各位提供意見)
無緣無故為何有此聯想?
是因為眼見選舉日完結後,輿論氣氛不但沒有靜下來,反而愈來愈激烈
互相的指責、謾罵,不斷的分黨分派,沒完沒了
發表言論的、主導輿論氣氛的人當中不乏領袖級信徒 (不在此開名了)
就連他們都是公然結黨、「埋堆」、「歸邊」,好像忘了自己有著基督徒的身份
小弟不禁疑惑:如果他們身處舊約王國時期,
這些領袖的言行能夠帶領以色列人順服神嗎?能使他們認識神嗎?
小弟不敢想像到底在神眼中,香港的基督徒 (尤其是領袖) 是怎麼一回事......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迎向黑暗
外在環境十分混亂、十分不合理;見不到神的痕跡
眼見、聽見的人和事都使自己失望、感到挫敗
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甚麼,甚至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求甚麼、禱告甚麼
在這種心情下回到教會崇拜,很難想像可以如何敬拜神
怎料詩歌高舉「神是王、神仍在這裡、仍然掌管一切、也是教會的主」
自己好受感動,好多眼淚走出來
「且慢,為何我沒有印象見到 Gary 你哭過?」
是的,小弟所說的確實不是最近的經歷
卻早已是兩年前的事 (2014年8月;那時 "831"、"928" 都未出現)
兩年後迎來了相似的處境、相似的訊息
崇拜或許感動了其他人,但沒有再感動我
兩年以來,我堅信神仍然是王、仍然掌管一切、帶來盼望和出路
諸如此類諸如此類......但之後呢?之後又如何?
這種教導只懂得叫人祈求、等待神出手,彷彿自己不需要再做多餘的事?
我們見到又大又難的題目就只懂得「放手交托」,期望神必會替我們解決?
----
想起有一次聽道,牧者說「就算是最黑暗、最邪惡的地方,神都可以在那裡」
這看似是「阿媽是女人」的大道理,實質不然
因為在不少弟兄姊妹心目中,「忌邪」等於「潔癖」
所以又誤以為「基督徒必需遠離這些污穢的事,甚至連了解一下都不應該」
倘若「有黑暗有邪惡的地方,一樣可以有神」的話
小弟難免會認為:神容許有黑暗和邪惡曝露於人眼前
因此,其實我們需要認清眼前的黑暗和邪惡到底是甚麼
難道神的光只為照亮自己的前路?只求自己不仆倒?
如果基督徒不願意迎向黑暗,神的光又如何照在黑暗?
所以在我眼中,那些只懂得說「要清除自己內心的黑暗」
卻不願意面對和辨認外在黑暗和邪惡的弟兄姊妹才是真正的軟弱
對比之下,「黑暗一時的遮蔽,使我們見不到神」其實算不上是甚麼
----
延伸閱讀:《德蘭修女與心靈黑夜》
眼見、聽見的人和事都使自己失望、感到挫敗
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甚麼,甚至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求甚麼、禱告甚麼
在這種心情下回到教會崇拜,很難想像可以如何敬拜神
怎料詩歌高舉「神是王、神仍在這裡、仍然掌管一切、也是教會的主」
自己好受感動,好多眼淚走出來
「且慢,為何我沒有印象見到 Gary 你哭過?」
是的,小弟所說的確實不是最近的經歷
卻早已是兩年前的事 (2014年8月;那時 "831"、"928" 都未出現)
兩年後迎來了相似的處境、相似的訊息
崇拜或許感動了其他人,但沒有再感動我
兩年以來,我堅信神仍然是王、仍然掌管一切、帶來盼望和出路
諸如此類諸如此類......但之後呢?之後又如何?
這種教導只懂得叫人祈求、等待神出手,彷彿自己不需要再做多餘的事?
我們見到又大又難的題目就只懂得「放手交托」,期望神必會替我們解決?
----
想起有一次聽道,牧者說「就算是最黑暗、最邪惡的地方,神都可以在那裡」
這看似是「阿媽是女人」的大道理,實質不然
因為在不少弟兄姊妹心目中,「忌邪」等於「潔癖」
所以又誤以為「基督徒必需遠離這些污穢的事,甚至連了解一下都不應該」
倘若「有黑暗有邪惡的地方,一樣可以有神」的話
小弟難免會認為:神容許有黑暗和邪惡曝露於人眼前
因此,其實我們需要認清眼前的黑暗和邪惡到底是甚麼
難道神的光只為照亮自己的前路?只求自己不仆倒?
如果基督徒不願意迎向黑暗,神的光又如何照在黑暗?
所以在我眼中,那些只懂得說「要清除自己內心的黑暗」
卻不願意面對和辨認外在黑暗和邪惡的弟兄姊妹才是真正的軟弱
對比之下,「黑暗一時的遮蔽,使我們見不到神」其實算不上是甚麼
----
延伸閱讀:《德蘭修女與心靈黑夜》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講座筆記 - 20160827
《文學與信仰》 講員: 黎海華女士 (阡陌文藝雙月刊總編輯)
文學與信仰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因為時間所限,講座只集中講一點:跨越
1. 信仰中的跨越行動
信心就是跨越,好像《桃花源記》: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信心本身就是翻山越嶺,跨過危險艱難
我們並不如當年使徒,不能直接望到、聽到耶穌,所以要靠信心
《聖戰奇兵》(第三集 Indiana Jones) 其中一個情節:
踏出信心的一步,從懸崖邊開出一道橋
(編按:橋是隱形的,不能從懸崖邊看見,所以確實是信心的一步)
昔日過紅海,祭司需要一馬當先、身先士卒 (也是靠信心)
信心的跨越就是不用舊有的視角,卻用更新的尺度 (特別是去到盡頭、極地時)
神最大的跨越是道成肉身
閱讀聖經時慢讀咀嚼,跟文學非常相似
(之後講員引用《賽53》) 再加上會幕的預表,怕我們不明白
神不只是講出來,更是把道成肉身展示出來,這本身就似是文學行為
舊約似是講故事,到了新約時神就是故事本身
這就是文學和信仰最大的共通處,為了擊碎我們的石頭心,變成肉心
文學的閱讀和創作跟信心一樣,都是深度冒險行為
需要人離開安舒區,「出生入死、出死入生」
馬克吐溫的《乞丐王子》當中
王子和乞丐兩位主角互換衣服及身分,兩個人的經歷都非常艱苦
王子有乞丐眼光,變得有情懷,不養尊處優;乞丐明白王宮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 突破原本處境,換另一角度看事物
以想像力衝破老生常談、約定俗成
「有人說韓劇都有慣例公式,所以我們都可以是編劇家了」(眾笑)
(之後講員再舉兩例,可惜小弟都未能記下名稱:
一個是扭轉性別角色,由男性作雛妓、女性作為老闆的鬧劇
另一個是描述一位科學家的兒子與世隔絕、情緒瘋掉,後來自願前往外太空作外交大使
跟外太空派來的大使一樣,各自在另一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
西西《可不可以說》:無限想像空間,大玩文字遊戲
=> 文學可以開拓我們空間,超越正常想像
曾聽說「文學常被批評不夠實用,不能用作牧養」
倒也有人說「當年不少人被文革逼到發瘋、自殺,文學卻救了自己」
也有內地牧師說:雨果的作品使自己信主
(其中一個是《孤星淚》,另一作品名稱未能記下)
誰說文學不能使人進入信仰?只因我們未去到那境界
連小朋友都覺得《可不可以說》可笑 => 他們最心領神會,天生就是詩人
大人不明白的詩,小朋友卻是一聽就明白;思路拐彎就成了創作
2005年書展時,龍應台談到「眼光的跨越」:
「其他動物留意事物只用平面的眼光,但人可以將事物立體化」
神另外又賜予心靈的眼睛,有時可以看局部,有時可以是全部
又有時可以把其中一個角度看成是另一個
彭楚《紅木馬》:四歲孩子不能說出完整一句說話
於是有一日故意從公園的紅木馬上跌下,從那裡開始看生死、固執等事物
《野性的呼喚》:布拉格納犬受過虐待才發揮真正潛能,
認識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世界;以狗的眼光描述人性的荒野
面對社會、世界,我們需要借想像而跨越,不應該視之為理所當然,
否則會使我們不再懂得遊戲、散步、甚至不懂得再去說話
《Treasure Islands》是作者透過跟小朋友說故事而集結成書
C. S. Lewis 透過長時間散步才寫出《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閱讀鍛煉我們的耐性,多讀幾次後見到的東西會不再一樣
舉例:海明威《戰地鐘聲》、梁秉鈞《旅程》
=> 信仰又似旅遊,都是一種跨越
旅行可以讓我們看新事物;改變了行程,看到的和經驗到的都會不一樣
=> 旅行的期待:走更遠的路,跟不同人談話,跨越既定的環境,看見更多不同的事物
得救見證不約而同地都是一樣?
要有更多真實感受的經驗,自己獨有的經歷
「曾有一次神學院畢業禮,拿起學院製作的畢業禮刊物,
製作精美,但學生寫作的內容卻一式一樣,毫無新意,好可惜」
擴闊視野,開拓神國度的夢想,這也可以是美好的見證
3. 結合信仰文學的跨越行動 (不要問我第二分段是甚麼,我沒有記下......)
突破機構籌備一青年工作坊,讓來自中產家庭的青年人學習合作、學習做人
學習寫作也是一樣:要先有價值觀,才可以言之有物,分享開去
青年人「閱讀我城我民」,留意社會面貌及當中的人,
正如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見到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又似飲茶,需要慢慢品嚐當中滋味
王爾德《快樂王子》:看似快樂,實則不快樂;看似幸福,實則不幸福
空有王子的頭銜,不知百姓生活,死後明白多了,才成為真正的王子
對比耶穌的生平:道成肉身、降在馬槽上
《耶9》中的禱告:教會的祈禱會很荒涼?無火無水無眼淚?
(文學和信仰迫使 )我們需要跨越再跨越,生命不斷被塑造被雕琢
----
個人感想:
倘若感到筆記混亂請勿見怪,因為小弟自己都有這想法
小弟出席這講座純粹出於好奇;
自知中文根基甚差,最多只能說理,不能也不敢嘗試文學
不過,小弟認為香港現時有太多人走出來寫字,
有不少是故作文雅、實則狗屁不通 (例如鄺俊宇之流),根本就是荼毒大眾
講到信仰,小弟認為牧者要有眼光,提供羊所需要 (needs) 而不是羊想要的 (wants)
文學作品能夠發揮創意、鼓勵人打破框框,當然甚好
但那些濫情的、情緒宣洩的、心靈雞湯的文章,
似乎只為了爭取共鳴,卻是好心做壞事,對信徒的靈命得益甚微
(這也是我對身為師母的羅乃萱女士頗為反感的原因)
文學與信仰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因為時間所限,講座只集中講一點:跨越
1. 信仰中的跨越行動
信心就是跨越,好像《桃花源記》: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信心本身就是翻山越嶺,跨過危險艱難
我們並不如當年使徒,不能直接望到、聽到耶穌,所以要靠信心
《聖戰奇兵》(第三集 Indiana Jones) 其中一個情節:
踏出信心的一步,從懸崖邊開出一道橋
(編按:橋是隱形的,不能從懸崖邊看見,所以確實是信心的一步)
昔日過紅海,祭司需要一馬當先、身先士卒 (也是靠信心)
信心的跨越就是不用舊有的視角,卻用更新的尺度 (特別是去到盡頭、極地時)
神最大的跨越是道成肉身
閱讀聖經時慢讀咀嚼,跟文學非常相似
(之後講員引用《賽53》) 再加上會幕的預表,怕我們不明白
神不只是講出來,更是把道成肉身展示出來,這本身就似是文學行為
舊約似是講故事,到了新約時神就是故事本身
這就是文學和信仰最大的共通處,為了擊碎我們的石頭心,變成肉心
文學的閱讀和創作跟信心一樣,都是深度冒險行為
需要人離開安舒區,「出生入死、出死入生」
馬克吐溫的《乞丐王子》當中
王子和乞丐兩位主角互換衣服及身分,兩個人的經歷都非常艱苦
王子有乞丐眼光,變得有情懷,不養尊處優;乞丐明白王宮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 突破原本處境,換另一角度看事物
以想像力衝破老生常談、約定俗成
「有人說韓劇都有慣例公式,所以我們都可以是編劇家了」(眾笑)
(之後講員再舉兩例,可惜小弟都未能記下名稱:
一個是扭轉性別角色,由男性作雛妓、女性作為老闆的鬧劇
另一個是描述一位科學家的兒子與世隔絕、情緒瘋掉,後來自願前往外太空作外交大使
跟外太空派來的大使一樣,各自在另一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
西西《可不可以說》:無限想像空間,大玩文字遊戲
=> 文學可以開拓我們空間,超越正常想像
曾聽說「文學常被批評不夠實用,不能用作牧養」
倒也有人說「當年不少人被文革逼到發瘋、自殺,文學卻救了自己」
也有內地牧師說:雨果的作品使自己信主
(其中一個是《孤星淚》,另一作品名稱未能記下)
誰說文學不能使人進入信仰?只因我們未去到那境界
連小朋友都覺得《可不可以說》可笑 => 他們最心領神會,天生就是詩人
大人不明白的詩,小朋友卻是一聽就明白;思路拐彎就成了創作
2005年書展時,龍應台談到「眼光的跨越」:
「其他動物留意事物只用平面的眼光,但人可以將事物立體化」
神另外又賜予心靈的眼睛,有時可以看局部,有時可以是全部
又有時可以把其中一個角度看成是另一個
彭楚《紅木馬》:四歲孩子不能說出完整一句說話
於是有一日故意從公園的紅木馬上跌下,從那裡開始看生死、固執等事物
《野性的呼喚》:布拉格納犬受過虐待才發揮真正潛能,
認識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世界;以狗的眼光描述人性的荒野
面對社會、世界,我們需要借想像而跨越,不應該視之為理所當然,
否則會使我們不再懂得遊戲、散步、甚至不懂得再去說話
《Treasure Islands》是作者透過跟小朋友說故事而集結成書
C. S. Lewis 透過長時間散步才寫出《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閱讀鍛煉我們的耐性,多讀幾次後見到的東西會不再一樣
舉例:海明威《戰地鐘聲》、梁秉鈞《旅程》
=> 信仰又似旅遊,都是一種跨越
旅行可以讓我們看新事物;改變了行程,看到的和經驗到的都會不一樣
=> 旅行的期待:走更遠的路,跟不同人談話,跨越既定的環境,看見更多不同的事物
得救見證不約而同地都是一樣?
要有更多真實感受的經驗,自己獨有的經歷
「曾有一次神學院畢業禮,拿起學院製作的畢業禮刊物,
製作精美,但學生寫作的內容卻一式一樣,毫無新意,好可惜」
擴闊視野,開拓神國度的夢想,這也可以是美好的見證
3. 結合信仰文學的跨越行動 (不要問我第二分段是甚麼,我沒有記下......)
突破機構籌備一青年工作坊,讓來自中產家庭的青年人學習合作、學習做人
學習寫作也是一樣:要先有價值觀,才可以言之有物,分享開去
青年人「閱讀我城我民」,留意社會面貌及當中的人,
正如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見到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又似飲茶,需要慢慢品嚐當中滋味
王爾德《快樂王子》:看似快樂,實則不快樂;看似幸福,實則不幸福
空有王子的頭銜,不知百姓生活,死後明白多了,才成為真正的王子
對比耶穌的生平:道成肉身、降在馬槽上
《耶9》中的禱告:教會的祈禱會很荒涼?無火無水無眼淚?
(文學和信仰迫使 )我們需要跨越再跨越,生命不斷被塑造被雕琢
----
個人感想:
倘若感到筆記混亂請勿見怪,因為小弟自己都有這想法
小弟出席這講座純粹出於好奇;
自知中文根基甚差,最多只能說理,不能也不敢嘗試文學
不過,小弟認為香港現時有太多人走出來寫字,
有不少是故作文雅、實則狗屁不通 (例如鄺俊宇之流),根本就是荼毒大眾
講到信仰,小弟認為牧者要有眼光,提供羊所需要 (needs) 而不是羊想要的 (wants)
文學作品能夠發揮創意、鼓勵人打破框框,當然甚好
但那些濫情的、情緒宣洩的、心靈雞湯的文章,
似乎只為了爭取共鳴,卻是好心做壞事,對信徒的靈命得益甚微
(這也是我對身為師母的羅乃萱女士頗為反感的原因)
Labels:
信仰講座 / 課堂筆記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五十八)
曾經聽過如此一句說話:「這世代沒有智能手機,就似是生存不了。」
這句說話本質上錯得離譜;人沒有智能手機當然也能生存。
正確的講法應該是:「如果這世代沒有智能手機,別人會以為你不再存在。」
不信的話就立即拋棄自己的手機試試吧!
這句說話本質上錯得離譜;人沒有智能手機當然也能生存。
正確的講法應該是:「如果這世代沒有智能手機,別人會以為你不再存在。」
不信的話就立即拋棄自己的手機試試吧!
2016年8月28日 星期日
Scouting & Vision (12)
很不幸地,又要再一次更新這系列
正如小弟之前所說,以下內容將會是另一個又大又麻煩的問題
小弟相信以現時處境,信仰群體無可能不再去處理信仰中較沉重、
較難處理,以及較複雜的議題吧?
(小弟之前提及「信仰中的生與死」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其他例子可以是「認清社會中有甚麼是神不喜悅的事」:
私相授受、語言偽術、欺壓弱勢的政策等等;
也可以是「如何在各種意見不合中重新建立合一」
意見不合包括政見、信仰派系之間的教義分歧、崇拜方式、教會方向等等)
話雖如此,信徒 (尤其是平信徒,有時甚至是導師、執事)
所談論的話題卻始終跟教外的人一樣:工作待遇如何、置業問題、最近有甚麼嗜好、
如何享受生活、放假去哪兒玩樂或旅行、子女表現如何......
過於關心自己和身邊人的生活,卻始終缺乏長遠眼光
換句話說,很多人都未準備好去處理這些議題
「當然啦!又大又難的事等牧師出手吧!」
但實際上,牧師常常忙於事工、準備講道、牧養輔導眾多會友﹐還要照顧自己家庭
未必有時間、心力 (甚至能力) 去思考這些題目
也就是說:整個群體中根本沒有人承擔這個責任
這正好解釋了多年來面對社會各種衝突時,教會反應卻始終如一:
部份會友需要情緒輔導,整個群體茫然以對、不知所措
當然會有人反駁:「我們至少有恆切祈禱!」
「在那些題目上,不應該期望整個群體有合一的回應!」
小弟再重申:問題不在「教會沒有合一回應」,卻在於「教會逃避面對問題」
教會整體的反應就似是一個小朋友,遇到問題就只懂得哭、只懂得向 Daddy 扭計
只期望「等神出手」、不願意面對問題、不懂得自己解決問題、不懂得振作起來
難怪陳韋安博士形容:「教會在這些議題上,猶如一齣嚴重拖戲的電視劇」
背後的意思其實就是「教會沒有成長」
「教會始終由人組成,他們都有情緒,又不善於表達,要多體諒他們......」
似乎非常有道理,實則不然;小弟認為必須在此反問:
「有情緒『大哂』嗎?有情緒就可以把其他事情全都放在一旁不去處理?」
「這些議題已經出現了好一段時間 (至少都有幾年),那些在教會居高位、作領袖的,
豈不應該及早察覺、應對、反思、悔改?豈不應該敢於和其他信徒一起同行,
而不是不斷逃避問題,甚至教導群眾『跟教會場合無關、不需要去面對』?」
「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
唯有神叫人成長,但日子過去了,仍未見到成長
於是小弟問:「如此無助的小朋友能否自己振作起來?
倘若不能,還有沒有人能夠去扶起他?」
在此,小弟想起了離開了教會的那一群人
相信這一群人也是一樣有情緒,但小弟更相信他們不會停留於情緒宣洩
只可惜,如果他們是因為不愉快的事離開,好難期望他們會回來關心教會情況如何
換句話說:能夠去扶起小朋友的人恐怕不會太多
如果小朋友只懂得情緒宣洩、不再前進
就會一直停留在原地,並且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
小弟不敢想像教會會否再次陷於這種癱瘓狀態;
教會成功將之克服就是一種考驗,但如果不能克服就會是一場審判。
正如小弟之前所說,以下內容將會是另一個又大又麻煩的問題
小弟相信以現時處境,信仰群體無可能不再去處理信仰中較沉重、
較難處理,以及較複雜的議題吧?
(小弟之前提及「信仰中的生與死」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其他例子可以是「認清社會中有甚麼是神不喜悅的事」:
私相授受、語言偽術、欺壓弱勢的政策等等;
也可以是「如何在各種意見不合中重新建立合一」
意見不合包括政見、信仰派系之間的教義分歧、崇拜方式、教會方向等等)
話雖如此,信徒 (尤其是平信徒,有時甚至是導師、執事)
所談論的話題卻始終跟教外的人一樣:工作待遇如何、置業問題、最近有甚麼嗜好、
如何享受生活、放假去哪兒玩樂或旅行、子女表現如何......
過於關心自己和身邊人的生活,卻始終缺乏長遠眼光
換句話說,很多人都未準備好去處理這些議題
「當然啦!又大又難的事等牧師出手吧!」
但實際上,牧師常常忙於事工、準備講道、牧養輔導眾多會友﹐還要照顧自己家庭
未必有時間、心力 (甚至能力) 去思考這些題目
也就是說:整個群體中根本沒有人承擔這個責任
這正好解釋了多年來面對社會各種衝突時,教會反應卻始終如一:
部份會友需要情緒輔導,整個群體茫然以對、不知所措
當然會有人反駁:「我們至少有恆切祈禱!」
「在那些題目上,不應該期望整個群體有合一的回應!」
小弟再重申:問題不在「教會沒有合一回應」,卻在於「教會逃避面對問題」
教會整體的反應就似是一個小朋友,遇到問題就只懂得哭、只懂得向 Daddy 扭計
只期望「等神出手」、不願意面對問題、不懂得自己解決問題、不懂得振作起來
難怪陳韋安博士形容:「教會在這些議題上,猶如一齣嚴重拖戲的電視劇」
背後的意思其實就是「教會沒有成長」
「教會始終由人組成,他們都有情緒,又不善於表達,要多體諒他們......」
似乎非常有道理,實則不然;小弟認為必須在此反問:
「有情緒『大哂』嗎?有情緒就可以把其他事情全都放在一旁不去處理?」
「這些議題已經出現了好一段時間 (至少都有幾年),那些在教會居高位、作領袖的,
豈不應該及早察覺、應對、反思、悔改?豈不應該敢於和其他信徒一起同行,
而不是不斷逃避問題,甚至教導群眾『跟教會場合無關、不需要去面對』?」
「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神」?
唯有神叫人成長,但日子過去了,仍未見到成長
於是小弟問:「如此無助的小朋友能否自己振作起來?
倘若不能,還有沒有人能夠去扶起他?」
在此,小弟想起了離開了教會的那一群人
相信這一群人也是一樣有情緒,但小弟更相信他們不會停留於情緒宣洩
只可惜,如果他們是因為不愉快的事離開,好難期望他們會回來關心教會情況如何
換句話說:能夠去扶起小朋友的人恐怕不會太多
如果小朋友只懂得情緒宣洩、不再前進
就會一直停留在原地,並且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
小弟不敢想像教會會否再次陷於這種癱瘓狀態;
教會成功將之克服就是一種考驗,但如果不能克服就會是一場審判。
2016年8月26日 星期五
貧窮有道.給自己的挑戰
早有聽聞基督徒被人批評「離地」、「上岸」、「中產教」
或者是因為他們基於安全感,不想自己再走入以前的困境,也不想其他人如此
卻因此與貧窮劃清界線,沒有再「向下兼容」
較有心的尚且會投入社會服侍,但自己的生活卻始終是物質化
更多的其他人卻是不願接觸,甚至在教會也不願見到
跟身邊的人的話題總是甚麼東西好食、家庭如何、能否置業、有否去旅行
只求在享受生活中體會「恩典」,實際上卻是「生活態度」凌駕了一切
我問自己:「這就是基督徒應有的生活嗎?」於是我給自己一個挑戰
目的非常簡單:體驗貧窮、感受他們的處境、了解他們的失落
為此小弟會盡量把生活簡化,並放棄部分興趣 (尤其跟次文化有關的)
電腦和手機也盡量簡化 (移除浪費時間和金錢的遊戲,停用那些方便自己的功能
(通訊和社交媒體仍舊保留,但會減少使用頻率)
小弟非常清楚:如此挑戰會無可避免地影響到弟兄姊妹的關係
但小弟認為這也是需要受挑戰的地方:重新檢視弟兄姊妹的聯誼方式
因為社會非常強調消費,弟兄姊妹的聯誼無論是聚餐、做運動、電影、一齊玩樂
無一不是需要先付款的,也就是「要先付錢才有聯誼」
小弟曾經認識一些弟兄姊妹「因為不夠錢用,所以不願出來」
但在此問題上小弟從沒有見到有人認真檢討
所以小弟決定要跟那些弟兄姊妹一樣:除非特殊原因非去不可 (例如宣教士回來述職)
否則盡可能推卻那些聯誼活動,在那些時刻迫自己重新思考這議題
小弟深知道如果弟兄姊妹不以為然,仍會繼續過他們的「豐盛人生」
因此才說這是給自己的挑戰,是只適用於自己的挑戰
或者是因為他們基於安全感,不想自己再走入以前的困境,也不想其他人如此
卻因此與貧窮劃清界線,沒有再「向下兼容」
較有心的尚且會投入社會服侍,但自己的生活卻始終是物質化
更多的其他人卻是不願接觸,甚至在教會也不願見到
跟身邊的人的話題總是甚麼東西好食、家庭如何、能否置業、有否去旅行
只求在享受生活中體會「恩典」,實際上卻是「生活態度」凌駕了一切
我問自己:「這就是基督徒應有的生活嗎?」於是我給自己一個挑戰
目的非常簡單:體驗貧窮、感受他們的處境、了解他們的失落
為此小弟會盡量把生活簡化,並放棄部分興趣 (尤其跟次文化有關的)
電腦和手機也盡量簡化 (移除浪費時間和金錢的遊戲,停用那些方便自己的功能
(通訊和社交媒體仍舊保留,但會減少使用頻率)
小弟非常清楚:如此挑戰會無可避免地影響到弟兄姊妹的關係
但小弟認為這也是需要受挑戰的地方:重新檢視弟兄姊妹的聯誼方式
因為社會非常強調消費,弟兄姊妹的聯誼無論是聚餐、做運動、電影、一齊玩樂
無一不是需要先付款的,也就是「要先付錢才有聯誼」
小弟曾經認識一些弟兄姊妹「因為不夠錢用,所以不願出來」
但在此問題上小弟從沒有見到有人認真檢討
所以小弟決定要跟那些弟兄姊妹一樣:除非特殊原因非去不可 (例如宣教士回來述職)
否則盡可能推卻那些聯誼活動,在那些時刻迫自己重新思考這議題
小弟深知道如果弟兄姊妹不以為然,仍會繼續過他們的「豐盛人生」
因此才說這是給自己的挑戰,是只適用於自己的挑戰
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讀書組組員討論「因信稱義」
(崇拜後、讀書組開始之前,組長與若干組員討論聽道內容,題目是「因信稱義」
小弟並沒有詳細記下當中內容,以下筆記全憑記憶
如果有錯失,麻煩向小弟提出更正:)
「我想知道為何基督教本身需要如此強調『因信稱義』?
為何強調『因信稱義』的同時,又需要大肆抨擊『靠行為稱義』?」
「這應該是跟當代文化、其他民間信仰有關,尤其是當其他宗教也一樣著重儀式......」
「那麼,應該如何詮釋《雅各書》當中的『因行為稱義』?似乎是完全矛盾的教導?」
「留心經文意思:《雅各書》所講的『行為』是基於信心的
是先有『信心』,然後才有『相對應的行為』
正因為『行為』建基於『信心』,換言之作者其實都沒有反對『因信稱義』!」
「既然如此,在講台上教導『因信稱義』時豈不應該一次過解決《雅各書》這問題?
其他信徒只聽到『因信稱義』,之後查閱《雅各書》時豈不感到困惑?」
「這視乎證道本身的側重點、宣講者本身的想法;
如果證道本身是一系列、一直都只查閱某書卷,也就不會刻意講其他經文」
「既然大專生是社會中的頂尖份子,大專信徒也應該有著不俗的理解能力;
我認為按牧區現時的構成比例,理應能夠了解這兩段經文當中的分別
因此,既然會眾有這種學習能力,為何講員不去宣講?」
「我相信除了考慮會眾的理解能力之外,還需要考慮證道的場合是否合適、
時間限制、講員本身的能力以及意願吧?」
(討論大致到此結束)
小弟並沒有詳細記下當中內容,以下筆記全憑記憶
如果有錯失,麻煩向小弟提出更正:)
「我想知道為何基督教本身需要如此強調『因信稱義』?
為何強調『因信稱義』的同時,又需要大肆抨擊『靠行為稱義』?」
「這應該是跟當代文化、其他民間信仰有關,尤其是當其他宗教也一樣著重儀式......」
「那麼,應該如何詮釋《雅各書》當中的『因行為稱義』?似乎是完全矛盾的教導?」
「留心經文意思:《雅各書》所講的『行為』是基於信心的
是先有『信心』,然後才有『相對應的行為』
正因為『行為』建基於『信心』,換言之作者其實都沒有反對『因信稱義』!」
「既然如此,在講台上教導『因信稱義』時豈不應該一次過解決《雅各書》這問題?
其他信徒只聽到『因信稱義』,之後查閱《雅各書》時豈不感到困惑?」
「這視乎證道本身的側重點、宣講者本身的想法;
如果證道本身是一系列、一直都只查閱某書卷,也就不會刻意講其他經文」
「既然大專生是社會中的頂尖份子,大專信徒也應該有著不俗的理解能力;
我認為按牧區現時的構成比例,理應能夠了解這兩段經文當中的分別
因此,既然會眾有這種學習能力,為何講員不去宣講?」
「我相信除了考慮會眾的理解能力之外,還需要考慮證道的場合是否合適、
時間限制、講員本身的能力以及意願吧?」
(討論大致到此結束)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讀書小組筆記 - 20160820
《信為何物》第六次開組:我盼望身體復活
教會顯示了耶穌,向世人展現了祂的聖容
當教會愈接近理想狀態時,就會愈接近天堂
信「身體復活」;永生不是重新開始 (restart)
原文是「肉體復活」:按照已有的特徵、模樣復活
藉著地上的教會預見將來天上的事 (永生、天堂、地獄等)
----(討論環節)----
Q. 上次討論到「藉著聖禮認出教會」,但聖禮似乎只適用於信徒
似天堂的教會應該是如何?如何向外界彰顯神的榮美?
- 講到「教會」,信仰群體和建築物在此問題上應該是互有關連的
- 敬拜、宏偉的建築物有助聯想到神本身
但要展示出「屬天」可能需要其他行動或禮儀
- 理想的教會群體不在於「群」
教會不單是「聚在一起」,也要有向外表露的行為 (見證?)
Q. 如果教會是歡迎所有人,未受浸的人、甚至未信的人可以一同享用聖餐嗎?
- 要了解清楚未信者想領聖餐的原因
- 未信者可以領聖餐的話,可能不會再追問基督徒領聖餐的原由
- 聖餐應該放在教會愛筵中嗎?
故事分享:有一位離教者重新走入一間天主教會,崇拜當中有聖餐儀式
於是他問牧者可否領聖餐 (註:天主教的聖餐儀式需要會眾走到台前領取餅和杯)
得到回答 "Lord's desk welcomes all" (神的桌歡迎所有人前來)
領聖餐後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叫 "Christ in my mouth"
(小弟未能從網上找到以上故事詳細資料,歡迎各位提供)
Q. 衡量各事情時只著重神學、教義,抑或以對方 (用家) 的立場出發?
Q. 架構上有需要劃界線
- 多年沒有返教會的會友應否失去在教會投票的權利?
- 各事奉崗位的條件:樂手、影音、清潔人員、保安可以由未信者擔任嗎?
- (承上題) 如果出錢聘請其他基督徒擔任這些崗位、效果仍然強差人意時,
由未信者擔任這些崗位 (不論有薪或義務) 是否更恰當?
- 應否重新檢視候選執事的年齡限制,以及「至少若干年教會生活」的限制?
Q. 浸禮與會友制度分隔開?
- 浸禮僅僅是一個公開的宣告
- 成為會友才可享有其他權利,同時也象徵自己同意其教會理念、對教會的歸屬感
- 會籍應否終身制?一段時間沒有返教會後應否自動失效?
----(討論環節暫時中止;又回到書本內容)----
因此教會要重新審視自己、悔改,但不至因此拒絕救恩和「因信稱義」
也要記得接受聖靈作為我們將來受審判時的最終辯護
需要有人為教會默觀,「讓上帝做回上帝」,完全放空,倒空自己
Q.「完全放空、倒空自己」使自己有機會受邪靈攻擊?
- 組長補充:默觀是有傳統根據的,尤其在上帝話語的層面上
-「為教會默觀」這服侍與「信徒一同為教會祈禱」的理念頗為相似
接受上帝的愛,因此要懂得寬恕
但如果我們不是受害者的話,不能代人去寬恕
同理,寬恕別人不代表縱容惡行
社會文化看似寬鬆,實際上卻甚少原諒過錯;教會在此應該顯得與社會有所分別
----(小組討論結束)----
組長宣佈:總共六個單元的《信為何物》已全數完成,小組正式解散
下一次開組之前會重新招募組員,歡迎各位加入 (未確定下次開組日期)
教會顯示了耶穌,向世人展現了祂的聖容
當教會愈接近理想狀態時,就會愈接近天堂
信「身體復活」;永生不是重新開始 (restart)
原文是「肉體復活」:按照已有的特徵、模樣復活
藉著地上的教會預見將來天上的事 (永生、天堂、地獄等)
----(討論環節)----
Q. 上次討論到「藉著聖禮認出教會」,但聖禮似乎只適用於信徒
似天堂的教會應該是如何?如何向外界彰顯神的榮美?
- 講到「教會」,信仰群體和建築物在此問題上應該是互有關連的
- 敬拜、宏偉的建築物有助聯想到神本身
但要展示出「屬天」可能需要其他行動或禮儀
- 理想的教會群體不在於「群」
教會不單是「聚在一起」,也要有向外表露的行為 (見證?)
Q. 如果教會是歡迎所有人,未受浸的人、甚至未信的人可以一同享用聖餐嗎?
- 要了解清楚未信者想領聖餐的原因
- 未信者可以領聖餐的話,可能不會再追問基督徒領聖餐的原由
- 聖餐應該放在教會愛筵中嗎?
故事分享:有一位離教者重新走入一間天主教會,崇拜當中有聖餐儀式
於是他問牧者可否領聖餐 (註:天主教的聖餐儀式需要會眾走到台前領取餅和杯)
得到回答 "Lord's desk welcomes all" (神的桌歡迎所有人前來)
領聖餐後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詩叫 "Christ in my mouth"
(小弟未能從網上找到以上故事詳細資料,歡迎各位提供)
Q. 衡量各事情時只著重神學、教義,抑或以對方 (用家) 的立場出發?
Q. 架構上有需要劃界線
- 多年沒有返教會的會友應否失去在教會投票的權利?
- 各事奉崗位的條件:樂手、影音、清潔人員、保安可以由未信者擔任嗎?
- (承上題) 如果出錢聘請其他基督徒擔任這些崗位、效果仍然強差人意時,
由未信者擔任這些崗位 (不論有薪或義務) 是否更恰當?
- 應否重新檢視候選執事的年齡限制,以及「至少若干年教會生活」的限制?
Q. 浸禮與會友制度分隔開?
- 浸禮僅僅是一個公開的宣告
- 成為會友才可享有其他權利,同時也象徵自己同意其教會理念、對教會的歸屬感
- 會籍應否終身制?一段時間沒有返教會後應否自動失效?
----(討論環節暫時中止;又回到書本內容)----
因此教會要重新審視自己、悔改,但不至因此拒絕救恩和「因信稱義」
也要記得接受聖靈作為我們將來受審判時的最終辯護
需要有人為教會默觀,「讓上帝做回上帝」,完全放空,倒空自己
Q.「完全放空、倒空自己」使自己有機會受邪靈攻擊?
- 組長補充:默觀是有傳統根據的,尤其在上帝話語的層面上
-「為教會默觀」這服侍與「信徒一同為教會祈禱」的理念頗為相似
接受上帝的愛,因此要懂得寬恕
但如果我們不是受害者的話,不能代人去寬恕
同理,寬恕別人不代表縱容惡行
社會文化看似寬鬆,實際上卻甚少原諒過錯;教會在此應該顯得與社會有所分別
----(小組討論結束)----
組長宣佈:總共六個單元的《信為何物》已全數完成,小組正式解散
下一次開組之前會重新招募組員,歡迎各位加入 (未確定下次開組日期)
2016年8月19日 星期五
天國子民與福利主義
為何從不同地方所接收到的信仰教導、信徒的分享,都似是過度強調應許和祝福
彷彿信仰就只是關於神的應許、祝福、恩典與供應?
縱然聖經有無數這方面的描述,但這也不代表聖經就只是關乎那些事
如此簡化成「福氣」,會否把信仰大幅貶值?
----
突然想起這年代的社會常常被人批評「福利主義」
使不少人只懂得享受社會帶來的各種福利和保障,不斷爭取各種自由和權利
卻忽略了他們在社會當中也有義務和責任 (交稅、投票、有公德心等等)
是否因為社會普遍缺乏公民意識,使信徒也欠缺了「天國層面的公民意識」
——只懂得追求因「信」而有的各種「福氣」,卻忽略了天國子民應盡的責任?
信仰群體是否正在推崇「基督教福利主義」,自己還不知道?
彷彿信仰就只是關於神的應許、祝福、恩典與供應?
縱然聖經有無數這方面的描述,但這也不代表聖經就只是關乎那些事
如此簡化成「福氣」,會否把信仰大幅貶值?
----
突然想起這年代的社會常常被人批評「福利主義」
使不少人只懂得享受社會帶來的各種福利和保障,不斷爭取各種自由和權利
卻忽略了他們在社會當中也有義務和責任 (交稅、投票、有公德心等等)
是否因為社會普遍缺乏公民意識,使信徒也欠缺了「天國層面的公民意識」
——只懂得追求因「信」而有的各種「福氣」,卻忽略了天國子民應盡的責任?
信仰群體是否正在推崇「基督教福利主義」,自己還不知道?
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
Scouting & Vision (11)
大概幾個月前跟牧師談到「教會中潛在的分裂」
當時他回答:「情況確實如此,但我們可以把眼光集中於大家都認同的事上、
又或者是一齊作同樣的服侍,如此合一就可以避免分裂的出現。」
小弟聽完這番話後沒有深究,當時是表示認同的,但現在我又開始猶豫
問題在於:大家都認同的事有幾多?可以一齊作甚麼服侍?
換句話說:世代之間的信徒有幾多共識?有幾多信仰特質可以共同持守?
先講以行動表達的合一:服侍的對象可以不一樣 (這個不難處理)
服侍的方式或方向可以不一樣 (只要有討論就不難處理)
除了服侍,崇拜的方式 (牧師說這是引致教會分裂的一大原因)、
牧養的方式 (小組、團契、兩者兼備、師徒制?) 等等都是引致教會意見不一的原因
但小弟認為真正會出現問題的部分卻在於「信仰」本身:
甚麼是「恩典、和平、喜樂、悔改、信、義、天國......」?
(視乎情況,甚或要澄清「有甚麼不是以上那些東西」)
這問題是小弟最近才察覺到的;留意自己的想法以及網路上其他人的分享,
不難發現其實我們都在重新定義信仰、重新建立一套信仰理解
恐怕長年累月,信徒之間的理念會有明顯分別
到時教會可以如何應對?我們有沒有可能在不同的信念上談合一?
----
正因為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在重新建立信仰理解,另一問題也浮現出來:
為何同樣是信徒,在同一個信仰群體,所講的信仰卻可以是空洞、片面或膚淺?
在如此「信仰群體」當中,我可以分享的「信仰」還有幾多?
不能在「信仰群體」當中隨意討論「信仰」,豈不荒謬?
當時他回答:「情況確實如此,但我們可以把眼光集中於大家都認同的事上、
又或者是一齊作同樣的服侍,如此合一就可以避免分裂的出現。」
小弟聽完這番話後沒有深究,當時是表示認同的,但現在我又開始猶豫
問題在於:大家都認同的事有幾多?可以一齊作甚麼服侍?
換句話說:世代之間的信徒有幾多共識?有幾多信仰特質可以共同持守?
先講以行動表達的合一:服侍的對象可以不一樣 (這個不難處理)
服侍的方式或方向可以不一樣 (只要有討論就不難處理)
除了服侍,崇拜的方式 (牧師說這是引致教會分裂的一大原因)、
牧養的方式 (小組、團契、兩者兼備、師徒制?) 等等都是引致教會意見不一的原因
但小弟認為真正會出現問題的部分卻在於「信仰」本身:
甚麼是「恩典、和平、喜樂、悔改、信、義、天國......」?
(視乎情況,甚或要澄清「有甚麼不是以上那些東西」)
這問題是小弟最近才察覺到的;留意自己的想法以及網路上其他人的分享,
不難發現其實我們都在重新定義信仰、重新建立一套信仰理解
恐怕長年累月,信徒之間的理念會有明顯分別
到時教會可以如何應對?我們有沒有可能在不同的信念上談合一?
----
正因為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在重新建立信仰理解,另一問題也浮現出來:
為何同樣是信徒,在同一個信仰群體,所講的信仰卻可以是空洞、片面或膚淺?
在如此「信仰群體」當中,我可以分享的「信仰」還有幾多?
不能在「信仰群體」當中隨意討論「信仰」,豈不荒謬?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信仰中的生與死:求生得死、求死得生的奧秘
一個月前小弟曾經表示「信仰群體沒有重新認識『生與死』這兩回事」
本文章將會為這言論提供例子:
(太16:21-26)「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
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
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 (生命:或作靈魂;下同) 的,必喪掉生命;
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這句話不但由耶穌基督親自說出,祂自己也親身實踐:
雖然也像人一樣祈求救自己生命,但仍然願意以父神的心意為優先
結果是「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重生」(復活)
(雖然耶穌一早就知道自己會復活,但以人的身體經歷這一切仍是極困難的)
說是耶穌基督親自教導,卻不見得這些話會在講台上常常出現
「不就是基督承擔我們的罪,代我們死嗎?
教會怎能常常叫人去死?能夠有人願意起來宣教就已經值得感恩了?」
就算信徒不一定都要殉道,是否也應該問問自己: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究竟是「為耶穌喪掉生命」(最後得著生命;求死而得生)?
還是「要救自己生命」(最後喪掉生命;求生而得死)?
還記得浸禮那句「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嗎?
(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先死而後生的論點在新約聖經中並非罕見......)
難怪牧者領袖一個不留神,就見到所謂「整體屬靈氣氛低下、靈命上死氣沉沉」
難怪信徒忙於「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就會在社會中一樣顯得行尸走肉
其實就是沒有重新認清信仰上的「生與死」,走錯了「求生得死」的方向卻仍不自知
因此小弟才會說信仰群體沒有重新認識「生與死」這兩回事
「不怕!就算人顯得軟弱,神一樣會愛我們、憐憫我們!」
若有人真是如此回應,小弟要特意提醒他們
《太16:25-26》的出現本來是為了解釋對上一句經文 (16: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以小弟的認識,就算不是基督的跟隨者都一樣可以神的愛和憐憫
只是不知道在各位眼中,成為基督的跟隨者較重要?還是得到神的愛和憐憫較重要?
唉,講到信仰上的生與死,小弟真是非常感慨。
本文章將會為這言論提供例子:
(太16:21-26)「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
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說: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
耶穌轉過來,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你是絆我腳的;
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 (生命:或作靈魂;下同) 的,必喪掉生命;
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
這句話不但由耶穌基督親自說出,祂自己也親身實踐:
雖然也像人一樣祈求救自己生命,但仍然願意以父神的心意為優先
結果是「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重生」(復活)
(雖然耶穌一早就知道自己會復活,但以人的身體經歷這一切仍是極困難的)
說是耶穌基督親自教導,卻不見得這些話會在講台上常常出現
「不就是基督承擔我們的罪,代我們死嗎?
教會怎能常常叫人去死?能夠有人願意起來宣教就已經值得感恩了?」
就算信徒不一定都要殉道,是否也應該問問自己: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究竟是「為耶穌喪掉生命」(最後得著生命;求死而得生)?
還是「要救自己生命」(最後喪掉生命;求生而得死)?
還記得浸禮那句「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嗎?
(與基督同死同復活、先死而後生的論點在新約聖經中並非罕見......)
難怪牧者領袖一個不留神,就見到所謂「整體屬靈氣氛低下、靈命上死氣沉沉」
難怪信徒忙於「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就會在社會中一樣顯得行尸走肉
其實就是沒有重新認清信仰上的「生與死」,走錯了「求生得死」的方向卻仍不自知
因此小弟才會說信仰群體沒有重新認識「生與死」這兩回事
「不怕!就算人顯得軟弱,神一樣會愛我們、憐憫我們!」
若有人真是如此回應,小弟要特意提醒他們
《太16:25-26》的出現本來是為了解釋對上一句經文 (16: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以小弟的認識,就算不是基督的跟隨者都一樣可以神的愛和憐憫
只是不知道在各位眼中,成為基督的跟隨者較重要?還是得到神的愛和憐憫較重要?
唉,講到信仰上的生與死,小弟真是非常感慨。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驀然回想(五十七)
當初設立自己的IG時,打算跟朋友一樣分享一下小確幸 (好吃的、好玩的、精彩的經歷)
反正就以圖片作為主要內容,何必再長篇大論?
本來也不打算講信仰,怎料這主意很快就被 Bible verse challenge 推翻了
將來小弟仍堅持分享更多特別的、精彩的圖片或影片
相信將會跟這Blog的內容造成強烈對比,想起就興奮,哈哈
反正就以圖片作為主要內容,何必再長篇大論?
本來也不打算講信仰,怎料這主意很快就被 Bible verse challenge 推翻了
將來小弟仍堅持分享更多特別的、精彩的圖片或影片
相信將會跟這Blog的內容造成強烈對比,想起就興奮,哈哈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Day 7-6:返回酒店休息
地鐵月台上擠滿等候上車的乘客,小弟尚且要等好幾班列車駛過後才有機會上車
福岡市交通局1000系列車駛入大濠公園駅1号月台
(按此觀看短片)
小弟藉此機會拍攝市営地下鉄列車的內部顯示器
(按此觀看短片)
返回博多駅後目送列車離開1号月台才出閘
(按此觀看短片)
之前歡賞煙花時太過盡興,離開公園時還是覺得很肚餓
但又想盡快返回酒店休息,所以不打算光顧任何餐廳
卻在酒店附近的便利店流連,看看有沒有能夠速吃的好東西
結果收穫相當豐富!
之前在長崎嚐到原味的 Gari Gari kun,今次是另外一款 (梨味)
是日參觀完太宰府之後,Tourist City Pass也跟北九州JR Pass一樣可以功成身退
結果小弟在當地時間午夜十二時才捨得睡覺,幸好第八日的行程也是不太辛苦
(Day 7結束;下回開始進入Day 8)
福岡市交通局1000系列車駛入大濠公園駅1号月台
(按此觀看短片)
小弟藉此機會拍攝市営地下鉄列車的內部顯示器
(按此觀看短片)
返回博多駅後目送列車離開1号月台才出閘
(按此觀看短片)
之前歡賞煙花時太過盡興,離開公園時還是覺得很肚餓
但又想盡快返回酒店休息,所以不打算光顧任何餐廳
卻在酒店附近的便利店流連,看看有沒有能夠速吃的好東西
結果收穫相當豐富!
之前在長崎嚐到原味的 Gari Gari kun,今次是另外一款 (梨味)
是日參觀完太宰府之後,Tourist City Pass也跟北九州JR Pass一樣可以功成身退
結果小弟在當地時間午夜十二時才捨得睡覺,幸好第八日的行程也是不太辛苦
(Day 7結束;下回開始進入Day 8)
Day 7-5:第54回西日本大濠花火大会
每逢夏季,日本不同地區都有放煙花的喜慶活動
而西日本大濠花火大会則於每年8月1日舉行
能夠放至少6000發煙花,在市區內而言算得上是相當大規模
小弟比原訂時間遲出發,結果未進入大濠公園就已經見到煙花在夜空中出現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公園內週圍都是大片空地,當地人下班或下課後都前來觀賞
有好些人一早就霸佔了好地方,隨心所欲地拍攝或吃喝,跟賞櫻活動一樣
日本人欣賞煙花的方式跟華人迥異:
華人地區放煙花時比較講究整體意境和熱鬧氣氛
因此煙花與煙花之間幾乎沒有時間停頓,也十分澎湃;
日本人卻會細心欣賞每種煙花綻放時的型態
因此每次都是幾枚幾枚地發射,之後的「休息時間」還相當長 (以分鐘計)
起初小弟對此不太習慣,總覺得節奏太慢,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慢慢適應
(按此觀看六分鐘短片合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qBFPJSbeY
公園內有不少臨時小食攤檔;美境當然要有美食相伴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攤檔區比公園其他地方都更熱鬧,所有攤檔前面都有人龍
以前觀看卡通片時總見到主角們穿著浴衣出席這些場合
只是按小弟現場所見,會穿浴衣的大部分都是女性,並且都較年輕
相信她們大都是學生,下課後尚且有空閑時間悉心打扮;
穿浴衣的男性甚少,幾乎都跟穿浴衣的女伴成雙成對;
上班一族只能在下班後趕及前來觀賞煙花,所穿的自然就是上班服
放煙花活動從7:30pm開始,一直到9:30pm才結束
為了避開活動結束時的人潮,小弟打算提早半小時離開公園
只是離開公園的人潮早已形成
去到地鐵站時更是人山人海,需要職員在場管制人流……(下回再續)
而西日本大濠花火大会則於每年8月1日舉行
能夠放至少6000發煙花,在市區內而言算得上是相當大規模
小弟比原訂時間遲出發,結果未進入大濠公園就已經見到煙花在夜空中出現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公園內週圍都是大片空地,當地人下班或下課後都前來觀賞
有好些人一早就霸佔了好地方,隨心所欲地拍攝或吃喝,跟賞櫻活動一樣
日本人欣賞煙花的方式跟華人迥異:
華人地區放煙花時比較講究整體意境和熱鬧氣氛
因此煙花與煙花之間幾乎沒有時間停頓,也十分澎湃;
日本人卻會細心欣賞每種煙花綻放時的型態
因此每次都是幾枚幾枚地發射,之後的「休息時間」還相當長 (以分鐘計)
起初小弟對此不太習慣,總覺得節奏太慢,一段時間後才開始慢慢適應
(按此觀看六分鐘短片合輯)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GqBFPJSbeY
公園內有不少臨時小食攤檔;美境當然要有美食相伴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按此觀看短片)
攤檔區比公園其他地方都更熱鬧,所有攤檔前面都有人龍
以前觀看卡通片時總見到主角們穿著浴衣出席這些場合
只是按小弟現場所見,會穿浴衣的大部分都是女性,並且都較年輕
相信她們大都是學生,下課後尚且有空閑時間悉心打扮;
穿浴衣的男性甚少,幾乎都跟穿浴衣的女伴成雙成對;
上班一族只能在下班後趕及前來觀賞煙花,所穿的自然就是上班服
放煙花活動從7:30pm開始,一直到9:30pm才結束
為了避開活動結束時的人潮,小弟打算提早半小時離開公園
只是離開公園的人潮早已形成
去到地鐵站時更是人山人海,需要職員在場管制人流……(下回再續)
Day 7-4:乘坐電車返回福岡市中心
西鉄太宰府駅旁邊有一蘭拉麵分店
聞說此店的拉麵能夠幫助考生取得好成績,因此有不少學生慕名前來光顧
平日下午時段恐怕沒有前往福岡市中心的直通列車
不過小弟前來太宰府時已經乘坐過觀光列車「旅人」,感到心滿意足
接載小弟返回西鉄二日市駅的是這列普通列車:
在二日市駅所轉乘的列車滿載著乘客,不過小弟尚且還能登上
良久,又回到西鉄福岡(天神)駅
細心的讀者應該會注意到:這日是8月1日,晚上是一年一度的花火大会
由下午時段開始,愈來愈多穿著浴衣的少女在市區出現
既然是一年一度的花火大会,小弟當然不能錯過
(起初計劃行程時就已經盤算好,並且是以這活動為優先考慮)
不過小弟打算先返回酒店休息一下才前往活動場地
而接載小弟返回博多駅的是這列305系直流電車
這款列車由JR九州開發,直通行駛市営地下鉄路段
之前好幾日都因為要趕JR列車而錯過了車站旁的郵便局
今日終於可以在此閒逛一下
在酒店休息一會後,是時候前往大濠公園,迎來是日的壓軸高潮!(下回再續)
聞說此店的拉麵能夠幫助考生取得好成績,因此有不少學生慕名前來光顧
平日下午時段恐怕沒有前往福岡市中心的直通列車
不過小弟前來太宰府時已經乘坐過觀光列車「旅人」,感到心滿意足
接載小弟返回西鉄二日市駅的是這列普通列車:
在二日市駅所轉乘的列車滿載著乘客,不過小弟尚且還能登上
良久,又回到西鉄福岡(天神)駅
細心的讀者應該會注意到:這日是8月1日,晚上是一年一度的花火大会
由下午時段開始,愈來愈多穿著浴衣的少女在市區出現
既然是一年一度的花火大会,小弟當然不能錯過
(起初計劃行程時就已經盤算好,並且是以這活動為優先考慮)
不過小弟打算先返回酒店休息一下才前往活動場地
而接載小弟返回博多駅的是這列305系直流電車
這款列車由JR九州開發,直通行駛市営地下鉄路段
之前好幾日都因為要趕JR列車而錯過了車站旁的郵便局
今日終於可以在此閒逛一下
在酒店休息一會後,是時候前往大濠公園,迎來是日的壓軸高潮!(下回再續)
Day 7-3:太宰府天滿宮
雖然到達天満宮時已經接近下午二時
不過可能因為是星期一的關係,遊客並不太多
延寿王院山門 (遊客只能在門外參觀)
園內景色十分好,是絕佳拍攝地點
太鼓橋
湖內有很多身形豐滿的錦鯉
遊客是可以給錦鯉魚餵飼料,只是飼料都要用錢買 (100JPY一包)
走著走著就到了本殿的大門;原來遊客們都在此處聚集
麒麟像
跟中洲的櫛田神社相比,這邊的人流十分多,殿內外都非常熱鬧
殿內有頌經儀式,為小朋友祈求學業順利
小弟偷錄了一段諗經內容,不知道各位能否聽得明白?
(按此觀看短片)
小弟繼續遊覽殿內各區域
本殿的外圍有「夫婦樟」,一大一小,雙雙對對
菅公歴史館 (逢星期二、三休館;成人入場費200JPY,學生100-150JPY)
走著走著又回到本殿的正門外
既然來到太宰府天滿宮,又怎能錯過附近的九州国立博物館?
只可惜今日是星期一,九州国立博物館是日閉館,小弟在門外稍作停留一下就算了
打算參觀的景點都見識過了
小弟沿著之前走過的步行街回到西鉄太宰府駅。(下回再續)
不過可能因為是星期一的關係,遊客並不太多
延寿王院山門 (遊客只能在門外參觀)
園內景色十分好,是絕佳拍攝地點
太鼓橋
湖內有很多身形豐滿的錦鯉
遊客是可以給錦鯉魚餵飼料,只是飼料都要用錢買 (100JPY一包)
走著走著就到了本殿的大門;原來遊客們都在此處聚集
麒麟像
跟中洲的櫛田神社相比,這邊的人流十分多,殿內外都非常熱鬧
殿內有頌經儀式,為小朋友祈求學業順利
小弟偷錄了一段諗經內容,不知道各位能否聽得明白?
(按此觀看短片)
小弟繼續遊覽殿內各區域
本殿的外圍有「夫婦樟」,一大一小,雙雙對對
菅公歴史館 (逢星期二、三休館;成人入場費200JPY,學生100-150JPY)
走著走著又回到本殿的正門外
既然來到太宰府天滿宮,又怎能錯過附近的九州国立博物館?
只可惜今日是星期一,九州国立博物館是日閉館,小弟在門外稍作停留一下就算了
打算參觀的景點都見識過了
小弟沿著之前走過的步行街回到西鉄太宰府駅。(下回再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