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閱讀一次陳韋安博士的文章《資本主義化的教會》,有以下聯想:
1. 眼光僅放在個別堂會或組織、策略主導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是其入侵方式;大多數人根本不為意資本主義如何滲入至教會的各項事務上。教會的發展模式或方向都受到影響,眼光僅考慮個別堂會或組織,又因此推行各種「策略」:傳福音、佈道、人數增長、宣傳、爭取在社會或媒體話語權、籌款等等,全部都要有策略﹝因此才有那些企業管理模式、市場化策略﹞。人數增長、堂會發展、籌款數字上升等正面發展與神的恩典、祝福掛鉤,結果成功神學應運而生﹝參考第二段﹞。「要把福音傳開去」是這些策略名義上的唯一目標,實際上卻可能還有其他隱藏目標,只有教會領導層知道。不過教會或弟兄姊妹「為了策略」,最終卻可能會做出跟福音背道而馳的事。
論到「資本極大化」,投資市場中一直都有「錢搵錢」這種至高無上的方式,以自動化賺取資本為最終目標。現時的堂會發展也是奉行「資本極大化」:靠投資、存款等積聚金錢,靠「生命影響生命」增加人數。不過跟政府制定的政策一樣,完美的政策從不存在,結果堂會需要不斷分析、不停轉換發展策略。
2. 成功神學
因此,教會不斷鼓吹「正向思考」。教會本身就變得功利、投機,自己就在追求成功、美滿、趨吉避凶,也在教導其他人去做同樣的事。整個群體都認為:有回報而又值得的才願意去追求。回報愈快得到愈好,最好是立即得到。代價、犧牲等等都被人撇棄,因為這些主張毫不吸引,沒有賣點,也沒有市場。在台上的領導層不斷強調神的某部份屬性:「權能」、「醫治」、「豐盛賜予」,又確認了自己已從神得到權力、名利,同時鼓勵台下的會眾「放膽追求」。台下的人縱然不能得到與領導層同等的權利,卻學識藉著祈禱,期盼將來也有這些回報,「未來的必定更美好」。
3. 消費主義
消費者心態其實是資本主義橫行的終極體現。會眾變成消費者,恃著有選擇權而互相比較不同群體之間的優劣:教會資源夠多嗎?配套完善嗎?崇拜內容豐富嗎?牧師為人風趣嗎?結果他們都期望在教會過著極度娛樂化的生活,以一己好惡作為依據看待萬事萬物的的心態。﹝教會此時更應該提醒會眾學懂虛己、忍耐、節制、退讓、利他、犧牲、委身,但消費主義令教會變成服務供應商,結果這些教導都難逃忠言逆耳的命運。﹞
4. 教會群體活出了資本主義
結果在這資本主義社會,教會不少活動都變成以錢作為前提:佈道會門票認錢不認人,變相付錢才可以聽聞福音。教會群體愈來愈難學懂「向下兼容」,不容許衣衫襤褸的人一同敬拜,教會活動無論聚餐、娛樂,花費可以高到令人卻步。同理,社會上議題例如跨代貧窮、在職貧窮、貧富懸殊、地產霸權、公平貿易等等都是基督徒較少關注的。
所以,我開始覺得以建築物為本的堂會不可能完完全全脫離資本主義。
至於以人為本的教會卻是另一回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