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五)

吾道不孤,留意到面書專頁《飄流教室》最近分享的文章,
都是反思地上教會的存在形態是否合乎聖經教導,所寫的比我還要極端。

因為我完全不認識古教授,所以我會認為這是「同感一靈」;
這種「同感一靈」是更難得的,跟教牧之間互相宣講各自的高見並不一樣。

----

如此強迫自己每日寫字,其實令自己非常辛苦。
不少段落寫得支離破碎、文意不順,回頭翻看時還是忍不住要動手修改。
「慢工出細貨」的方式還是比較適合我。

----

連續好多篇文章都充滿了複雜的論述。
來到系列的尾聲,我想記下自己的心底話。

其實我都想自己生活得好,何必總是苦待自己?
但是剛巧自己對信仰異常執著,這使我十分迷惘。

對其他教會會友而言,信仰為何物?可以幫助他們好好生活的法寶?
能夠回到教會「親近神」、與弟兄姊妹見面、間中一同服侍就已經算是問心無愧?
其他複雜的事,留給牧者同工以及其他有心人就好了,跟自己無關?

既然如此,我只能接受他們的人生觀,接受他們的生活態度。
正如第一篇所言,我可以為他們的生活點滴感到高興。我不想再批評他們。

只是,我在信仰群體中間有甚麼存在意義?我還可以融入在他們中間嗎?
他們應該都覺得我是對信仰異常認真,是教會中的異類吧。
當他們的生活過得愈來愈好,而我看似跟他們有出入時,我們還可以如何溝通?
難道我要對他們說「我有著跟你們不一樣的人生觀」?
「我要嘗試過一種跟你們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如果他們不感到好奇,完全沒有興趣知道或不想理解箇中原因,反而使我更舒服。
但這同時使我在群體中不被了解。我置身於信仰群體當中,但內心卻仍有距離。

或許在天父眼中,所有人都只是活在自己的小天地當中。
我和他和她,雖然形態上很獨特,但生活方式還是一樣——滿滿的只有自我。

願主幫助我們。

2017年6月22日 星期四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四)

教會自覺比社會超然,教導信徒「不要效法世界」。
信徒自己不加以思考,又把教會內的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

甚至去到一個地步,信徒覺得自己在教會所認識的、所接觸到的都是絕對正確。
跟教會生活有任何衝突的,都不會輕易接受。
又以教會生活作為最高準則,論斷各人的靈命,對異己加上各種各樣的標籤:
「靈命不健康」、「沒有重生」、「偏離正道」、「屬肉體」,諸如此類。

過於習慣自己的教會生活和溝通方式,使這些信徒渴望其他人好像自己一樣生活。
帶著這些想法與人相處,結果自己失望之餘,又傷害了其他人。

其實當這些信徒嘗試跟不在基督教圈子內的人打交道時,
對方的溝通方式跟教會內的一套截然不同,會令自己非常不適應、不自然。
但他們自覺「分別為聖」,就把自己的一套視為必然正確,
總覺得問題必定不在自己身上,卻在對方身上。

信仰本是叫人謙卑,叫人知罪。
這些信徒習慣了教會生活,卻顯得愈來愈自義、傲慢。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三)

不少華人教會經常強調「聖俗二分」——屬靈的事與屬世的事完全分隔開。
其實除了這二元論的思維之外,教會還有「屬靈優越主義」。

教會有神的看顧、有真理、有福音,覺得自己比世人都更優勝。
所以外界批評教會「站於道德高地」,教會反而覺得這是一種讚賞。
又因為這種優越主義,覺得世俗一無所取,對外界各種人和事不屑一顧,
令教會在這世代顯得特別固執、難以接受新事物,甚至對社會時事置若罔聞。

但追溯歷史,教會永遠都比世俗社會優越嗎?
奴隸制度、日心說、進化論等等都是明顯的反例,對此教會卻是絕口不提。

這使我很好奇,當教會內部出現醜聞時,不少信徒都懂得說:
「教會始終是由人組成,人既是不完美,教會當然也會有不完美的地方。」
教會對內可以如此開脫,卻沒有勇氣對著社會作出同樣的坦承。
教會總是叫人認罪悔改歸回神,教會自己卻從來沒有在眾人面前認罪悔改。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二)

愈退愈後的基督教信仰,還可以退到哪裡去?
教會在地上預表著神的國,正好成為信徒的避難所。
於是,信仰就一直後退到教會那裡去。

宏偉的教堂確實彰顯了神的榮耀,吸引人前來認識信仰。
只是,教堂的宏偉都在向外誇耀,其中的教會生活卻顯得內向。

我們都懂得指定時習、指定地點、指定方式的敬拜讚美。
這其實是小圈子的哈利路亞;神僅在該地理位置被高舉。
我們有時候當然懂得突破這些因素 (特別是當我們獨處時),
卻從來沒有想過群體的敬拜讚美一樣可以如此 (例如街頭敬拜、甚至快閃模式)。

在教會團契時,焦點常常落在出現於團契中的人,而不是團契以外的人。
結果常常出席團契聚會的人都會變成核心會員,
無論是感恩、疑問還是抱怨,都容易得到大家的注意。
相反,不常參與團契的人難以獲得這種待遇。
那些一直都不在團契中的人會完全被忽略——這群人卻是社會中的大多數。

----

舒適的環境、令人陶醉的敬拜音樂、點到即止的講道訊息、
適切的托兒服務、團契友善的氛圍、溫暖的關懷......
我們在其中被服侍,少不免會跟門徒一樣,覺得「我們在這裡真好」。

今世代的教會被批評愈來愈似中產俱樂部,其實不止如此。
教會同時也變成了這世代的耶路撒冷聖殿,使人覺得來到這裡就可以與神相遇。
結果教會只變成「聚集的教會」而沒有成為「分散的教會」。

新約聖經跟舊約聖經其中一個最大分別,就是教導信徒「進入」社會,
使自己的信仰和生活都能夠給外人看見,使他們不在教會都能認識神。
(注意是「信仰和生活」,不是「信仰生活」,兩者是有分別的;
我們是應該又有信仰又有生活——按聖經教導過現實的生活,
而不是過著「信仰生活」——把個人生活切割成只剩下信仰的部分。)
對比新約聖經教導,現今的教會卻貼近舊約的獻祭文化
——「基督徒都必須按著節期,定時上教堂,把詩歌和感恩作祭物獻給神」。
結果「返教會」這行為被視為理所當然,變成一種傳統,變成一種習慣。

教會要靠絡繹不絕的人流才得以興旺,沒有人前來聚集就變得凋零,
她在地上的形態淪落到跟其他宗教的寺廟並列。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一)

(這系列本來只有十篇,但我突然改變主意,嘗試加至十五篇。)

----

我認為不少信徒的信仰觀都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退回」。

「退回」自古以來都是深受信徒歡迎的屬靈操練。
大公教會初期有修道院和沙漠教父,這一代也有各式各樣的退修活動;
不少領袖都教導要「退回」神那裡,認為「回到」神那裡才是最終極的完滿狀態。

「先去 (回去) 看看聖經、祈禱問問神的心意,再下決定。」
「正如耶穌退到曠野一樣,我們也需要有一個特定時間、空間,
使自己與外界各種滋擾隔絕,藉此親近神。」

我並不打算完全否定、抹殺這種教導,卻想在此提出這套教導本身的限制。

----

「回到」神那裡確實是最終極的完滿狀態——尤其是末日來臨、我們都要見主面時。
只可惜末日在這一刻尚未來到。如此,只強調「退回」的信仰觀反而顯得不足;
「退回」固然重要,聖經確實也有這些教導,但是不止於此。

如果在現世當中「回到」神那裡才是功德完滿、大團圓結局的話,
福音書講到「登山變像」、門徒讚嘆「我們在這裡真好」後就應該完結。
但福音書卻繼續記載,他們之後還是再一次下山,
各種各樣的事蹟、耶穌的教導......有更多是之後才出現的。

如果這一代信徒每當心裡感到不安、混亂時就必須要煞有介事地「退回」,
請問他們幾時才會再一次「進入」這現實的社會?
表面上稱之為「要先回到神那裡」,實際上卻是自己缺乏安全感,
藉著靈修方式作手段,以屬靈原因合理化自己對安全感的追求,這真是合理嗎?

結果當信徒常常說:「在這紛亂、太多聲音的世代,我們要尤其懂得回到神那裡。」
在世人眼中他們卻只是愈退愈後——社會愈多元愈紛亂,他們就站得愈後。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十)

我在會友身上所見到的人生態度,令我十分不解。

簡單而言就是:進入人生各階段、達成人生各種目標比一切都來得重要。

那邊廂在敬拜、講道回應時立志一生跟從主、奉獻自己一生,
但另一方面,自己還是希望跟大眾一樣追求那些人生目標:
考試、升學、畢業、打工、拍拖、結婚、生仔、退休......
甚至以屬靈的詞語美化這些追求,說是「神為我預備」、「經歷主的愛和祝福」,
證明主確實寵愛自己,又博取他人的感恩和祝福。

我可以想像到當有人嘗試不追求這些目標、不按這種方式過人生,
會被其他人問:為何你會有這種想法?生命是神所賜予的,為何不好好過日子?

問題就在此:為何要先確保自己可以好好過日子?

倘若二千年前耶穌基督和十二使徒都有這種想法,先確保自己可以好好過日子,
然後再傳福音的話,相信這二千年教會歷史必定會被完全改寫。

2017年6月15日 星期四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九)

上一篇文章當中的該位教會同工和我還有另外一段對話。

我:「教會其實需要留意一下那些事工、傳統是否已經令會友操勞過度。
我覺得這些東西都不應該是『為有而有』。
教會不應該以自身的存在壓倒會友的個體意識,
彷彿跟教會相比之下,會友的生命都顯得不重要。
教會更不應該以此推論出『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該位同工回應:「『存在』這詞語其實可以有好多種意思,請問你是講哪種?
你的論調似是哲學層面那種 "existence",
但按你的實際意思,其實應該是 "survival" 吧?」

該位同工確實掌握到我想表達的真正意思。

----

早有聽聞一些教會資金不足,營運上捉襟見肘。
牧師為了鼓勵會友奉獻,常常在台上講道時提及十一奉獻,又舉辦各種籌款活動。
這些舉動卻令會友對教會感到失望,甚至離去,結果弄巧反拙。

當教會規模愈大,配套和行政都可以變得異常複雜。
牧區之間,甚至同工之間一樣可以溝通不足,
結果教會為了維持足夠人手事奉,往往使一些熱心事奉的會友疲於奔命。
不少教會都只顧著保留各種事工,卻對熱心事奉人員愈來愈不人道。

----

因為公司法的規限,香港各主流教會都需要以有限公司的模式經營。
從商業、資產管理的角度出發,教會為了長遠發展就必須繼續營運這些「有限公司」。
只是當這些長遠發展、資產管理凌駕於弟兄姊妹的生命和掙扎時,
教會自身的存在就壓倒了一切,也令教會偏離了本來在地上的使命。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八)

幾個月之前的一個星期日,教會邀請外來講員證道。
該位嘉賓鼓勵我們回想昔日神所賜予的各種祝福,
又引用舊約經文來證明「神要重建這個城市和我們的人生」。

崇拜後我跟一位教會同工討論講道內容,同時表達出我對「成功神學」的想法。
該位同工認為基於社會因素,上一輩的信徒所走的信仰道路都是十分正面。
這些信徒現在都成為領袖和牧者,所教導的當然也是同一套信仰觀。

我理解該同工的想法,所以沒有再鑽研下去。

----

最近翻查舊約聖經才發現到:舊約聖經人物都是身負重任,
並且當自己的職位愈高,所需要下的抉擇會更難 (例如約瑟、大衛王、但以理等等)。

眾多人物之中,以斯帖王后的例子最能突顯這種矛盾:

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
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
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
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
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
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
(以斯帖記4:13-16)

我倒是十分好奇,現時那些基督徒知名人物、高官和藝人,
有幾個可以貫徹這種精神,身居高位卻又能敢作敢言、公然抗命。

我所見到的那些基督徒大部份卻只關心身邊同事是否安好,能否帶他們信主;
尚且仍有敢作敢言的時候,但都是關於性傾向等道德議題上。

基督徒在這社會中有甚麼存在價值?
似乎人人定義不同,又碰巧不少信徒都只選擇了從個人偏向的角度出發。

當社會上充斥著此等基督徒時,我忍不住告訴牧師:
「基督徒」這稱呼似乎愈來愈聲名狼藉,恐怕我以後只會自稱「跟隨基督的人」。
幸好後來不少人都以「耶 L」標籤那些人,
「基督徒」這從聖經而來的稱謂才得以好好保存。

2017年6月13日 星期二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七)

「成功神學」在北美教會早已不是新鮮事,
但這名詞對香港不少教會而言還是頗為新鮮,又或者是頗為陌生。

「成功神學」宣稱上帝希望所有跟從祂的人都可以得到祝福,
這祝福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身體上的健康,以及物質上的財富。
「成功神學」也鼓勵信徒藉著對神有信心、以正面的言辭建立造就人、
各種類的奉獻支持教會及其他宗教機構來換取這些祝福。
(「換取」這詞語並沒有誤用。某程度上,
這種人與神之間的互動恰似現今的商業交易,雙方是達成協議、明碼實價的。)
「成功神學」同時把生病和貧窮視為詛咒,
又因此教導信徒要趨吉避凶,盡力避免陷入那些狀態。

「成功神學」在二戰後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得到教會青睞。
整個社會經過數十年急速發展,眾人都視之為金科玉律而不會加以反思。

----

「成功神學」除了以上的個人層面描述之外,我至少還可以描述另外三個層面:

第一個是教會層面:不少教會中人一講到「教會發展」,還是以商業管理的角度出發。

教會建築物愈大、愈冠冕堂皇就愈好。
教會人數 (無論是參與崇拜人數還是會友數目) 愈多愈好。
教會愈有魅力吸引不同人回來、愈能照顧不同人的需要就愈好。

把「成功神學」的思維套用在教會身上,
教會若是得到神的祝福,教會人數和建築物必定能夠不斷擴張,
而教會奉獻收入下降、資產貶值、會友人數下降會被為教會受到詛咒。

不少人只看見教會事工的方式有問題 (例如傳銷式佈道、貼近慕道者的意識形態),
又質疑教會的存在意義是否只在照顧會友、擴堂、人數增長,
卻甚少留意到教會這些問題其實都是來自「成功神學」。

----

第二個層面也是甚少人討論的:教會如何描述神?

靈恩派教會的魅力正正就是在於那些超自然恩賜放大了一部份對神的描述:
「權能」、「醫治」、「釋放」——這些都是人本來就十分渴求的東西。

留意一下教會的詩歌敬拜、講道內容、禱文,
會發現這一代教會總是選擇性地描述這些神的屬性,
比起其他屬性 (例如「公義」、「聖潔」、「忌邪」) 多好多。

我不打算評論教會如此迎合人的渴求是故意為之還是無意中的巧合,
但在這些教導之下,信徒如何理解神?信徒與神之間的關係會是如何?

----

第三個層面在於「成功神學」如何塑造出教會現有的文化。

教會中那些「雲彩般的見證」其實十分成功主義。
「我祈求神,神應允我,所以我最後得到了、做到了......」
「感謝主,我可以如何如何」......

基本上都是過度正面,並且是有意無意間建立起一種意識形態:
「因為我信主,所以我在這些事情上達到一定程度的成功。」

我甚至可以斷言,基督徒描述他們與神之間的關係時幾乎也是如此:
「當我禱告時,我聽到有聲音對我說......」、
「我讀聖經時,神開我眼,使我見到......」、「我得到從天上而來的領受」......

「我信神,所以神與我特別親近」。這足以做成「靈命上的優越主義」。

----

走筆至此,我還是要再問:
教會所宣講的是不是福音?此等教會文化或教會生活是否仍符合神的心意?

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六)

(這系列第五篇文章的標題是《信徒 vs 單身 (2):有家室的人與單身者的禱告》
特此提醒一下各位,謝謝。)

我愈來愈覺得教會內有一類「模範信徒」,非常吸引會友爭相仿傚。

要成為「模範信徒」,或多或少符合以下部份條件:

1. 至少大學畢業;

2. 工作穩定,條件待遇不錯,跟教會生活毫無衝突。
最理想的情況是五天工作制,又或者是創業家、自僱人士;

3. 就算要節衣縮食,都仍然堅持享受人生、講究生活品味。外出用餐也特別講究;

4. 每年都總有機會外遊或者短宣;

5. 在教會熱衷侍奉,尤其是他人容易看見的:組長、敬拜隊、執事等等;

6. 跟另一位信徒結婚。即或不然,婚姻仍然美滿幸福;

7. (自第六點延伸) 養育子女,最理想的情況是父慈子孝,
全家一同投入教會生活、熱心侍奉主,家庭形象非常正面。
子女長大後,可以模仿父母重覆以上循環,世世代代在神家中,永續「模範信徒」。

這些「模範信徒」其實相當成功,榮耀神之餘,自己又得到豐厚恩典。
如此種種,豈不叫人羨慕?

----

任何人都希望自己一無所缺、生活安逸、終一生活得精彩而無憾。
這種想法卻使不少信徒跟教會外的「迷羊」一樣,
把心思都花在感情關係、照顧子女、累積財富、進修等事務上,
容許自己被日常生活的瑣碎事完全佔據。

在這情況下,信徒尚且懂得自我反思的,會以信仰不斷挑戰自己的固有觀念,
更多的信徒卻只會隨波逐流,跟教外人一同追逐世間的財富和權力。

難怪教會被批評「世俗化」。

走筆至此,我都不禁停下來,重新再問:
教會所宣講的還是不是福音?此等教會文化或教會生活是否仍符合神的心意?

我抱著遺憾的心情,必須在此指出:
教會內不少人,無論初信者或是領袖,也包括我自己,
都希望自己一直能相信神的同時,神也會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美好
——凡事順利,就認為神在「看顧、掌管、保守」;
反之,遇上不如意事就認為是自己犯了罪、信心不足,使神掩面不看,得不到神的祝福。

這想法不但沒有被批判,甚至去到一個地步,領袖們和牧者都鼓勵這些想法,
美其名「豐盛人生」,將自己的生活景況與神的恩典憐憫直接掛勾。

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
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
撒但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
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嗎?
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
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
(約伯記1:8-11)

(下篇文章會繼續討論成功神學——教會內的成功主義。)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信徒 vs 單身 (2):有家室的人與單身者的禱告

小弟本來正準備寫作《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五)》,
構思時才發現內容其實屬於另一分類,因此乾脆把題目二合為一。

----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
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
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
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
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
那稅吏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以上經文乃出自《路加福音18:9-13》。
小弟讀畢後,嘗試以這段經文進行「二次創作」:

「耶穌向那些仗著自己是義人,藐視別人的,設一個比喻,
說:有兩個人上殿裡去禱告:一個是有家室的,一個是單身的。
有家室的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
我不像別人一樣無錢、無樓、無子女,也不像這個單身毒L。
我和我的子女一個禮拜返教會兩次,在各自的牧區熱心侍奉,都是主忠心的僕人。
那單身的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

為何小弟有這些狂妄的想法,又如此大言不慚,把有家室的人類比成法利賽人?
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不少單身者發現身邊的人都開始結婚、生兒育女,
教會講道時少不免以男女關係、教養子女作為切入點或經文反思,
團契活動時其他會友又少不免會攜眷出席,
凡此種種都難免令單身者覺得自己是異類,心裡感到不舒服,感到被教會忽略。

我知道這種表達方式會使不少教會中人感到被冒犯,但小弟希望各位好好細想:
自己所屬教會中到底還有幾多單身信徒能夠留下來?
為何聖經當中,耶穌基督、各使徒和不少先知都是單身,
教會卻無視這事實,一味只顧著在各種場合標榜「家庭價值」,
不斷在單身者、離婚者、喪偶者、單親家庭的傷口上灑鹽?

倘若教會要以這種近乎歧視的手段顯得自己清高,她就確實變成新一代的法利賽人了。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四)

我想再為「教會如何看待生命」寫多一點,所以這篇文是上一篇的延伸。

----

教會未曾留意到在這牽涉生命的議題上有名正言順的發言權,並且是責無旁貸。

在我眼中,那些人正在呼喊「我想死!」,教會留意不到當中的迫切性。
教會卻常常強調傳福音的迫切性,認為自己要「拯救生命」、「拯救靈魂」。

上帝彷彿在問:「教會常常說要去拯救生命、拯救靈魂,
現今擺在你面前的這些人豈不是等著拯救嗎?
在這些人有需要時,教會你到底在哪裡?」

這畫面未免太過諷刺。

----

自從我見到這種反差後,就無可避免地覺得教會有「漠視生命」之嫌。
我甚至主觀地認為神必會為此事翻帳。
教會如此「漠視生命」,我未能想像到神會如何饒恕。

我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身邊的人,畢竟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指控。
一年後,除了見到社會自殺案上升、學童自殺潮開始變成一個循環之外,
原先的畫面似乎又有多一點變化。

----

任何對基督教有所認識的人都知道,
基督教所言說的「生」、「死」都是有雙重意義,
除了是肉體上、物理上的死亡之外,也可以是靈魂上、本質上的衰落。

既然教會沒有在這些有需要的人當中,任由他們步向死亡,
神就因此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同樣任由教會自生自滅。

「你要寫信給撒狄教會的使者,說:那有神的七靈和七星的,說:
我知道你的行為,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
你要警醒,堅固那剩下將要衰微(原文是死)的;
因我見你的行為,在我神面前,沒有一樣是完全的。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樣領受、怎樣聽見的、又要遵守,並要悔改。
若不警醒,我必臨到你那裡,如同賊一樣。我幾時臨到,你也決不能知道。」
《啟示錄3:1-3》

「按名你是活的,其實是死的」也是一句嚴重的指控,
但這句說話倒是頗能形容現今香港教會的光景:
徒具名氣的教會一味追求人數增長、教堂擴建、資產增值。
熱衷於教會生活的信徒,又唱詩歌又讀聖經,言行和價值觀卻跟教外人相似。

有些人卻認為:無論一個人對神有何等的虧欠,只要他一息各存,
就表示神仍然容許他存在這世上,他仍然有存在價值,是神對他的極大恩典。
按這些人的見解,香港各教會仍然存在,也是神容許的。
香港各教會仍有可取之處,足見神仍然愛這地方、憐憫這片土地。

我不否定這種想法,不過我認為:審判和恩典其實可以是一個銀幣的兩面。
信徒常常誇口的恩典真是恩典嗎?會否也是審判?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三)

身邊願意了解我的人都會約略知道,整體而言我對香港教會是失望的。
跟其他同輩不一樣,失望的最主要原因不在於教會對社會政治的態度,
而是從學童自殺案中,我見到教會如何看待生命。

按教會以往的論述,福音可以「拯救生命」(使人回到神面前而不走向滅亡),
信耶穌使人脫離綑綁 (不再做錯事、脫離癮癖)、「得到釋放和真正的自由」。
不少見證都是關於信耶穌後自己如何改變生活方式 (又或者是被改變),
所以又有不少人認為信仰不是宗教,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福音本來就跟「生命」有重大關連,因此在這牽涉生命的議題上,
教會是有名正言順的發言權,並且是責無旁貸。只是教會何曾留意到?

那些打算輕生的、打算了結自己生命的人都非常需要福音。
教會卻似乎沒有敏銳的觸覺,察覺不到這些有需要的人,
沒有為此一同禱告,也沒有在講道時提及。

----

教會不但難以察覺到這問題,他們的態度和反應也強差人意。
這一點確實如陳到所言:他們根本連問題是甚麼都不清楚。
一直在信仰群體生活多年,受到教會和信徒之間的耳濡目染,
見到各種陷入困境的人,不加以了解就立即衝口而出說「他們需要福音」。

或者會有人認為問題只在於他們的表達方式,使他們的宣講又空洞又無力。
我反而覺得問題其實不在於「福音」;
只要沒有擅自加減內容,無論我們如何表達,福音始終是福音。
問題不在於表達,而是在於表達之前,我們有甚麼想法或態度。

我所見到的是:信徒恃著已經得到「福音」這完美的終極答案,
完全無視外界的聲音,只要一察覺到有「問題」,就立即把福音搬出來做「答案」。
同樣,面對著那些「需要福音的」自殺者,
信徒根本不曾嘗試了解,又或者是不願意了解:
不了解為何對方有想死的念頭、是甚麼事使對方感到重大壓力或挫折、
不了解為何新生代愈來愈看不見將來,對人生毫無盼望。

難怪無論發生甚麼事,信徒都只以「福音」回應,
原來這「福音」掩蓋了他們的一無所知。

2017年6月6日 星期二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二)

或者我應該在此明確表達一下:
一直以來,教會不斷勸導「人生存是為了敬拜神」,我始終不以為然。
並非覺得這種教導不正確,卻覺得這種言說實在是「上綱上線」,
彷彿「敬拜神」變成了人生存於現世的唯一意義,同時又來個「大包圍」,
把當今世上人所能做的各種正面行為都詮釋作「敬拜神、讚美神」。

換句話說,我覺得當今教會只能接受這一種生存意義或態度,
對眾多追求信仰、真正想認識神的人而言,這似乎是詮釋上的壟斷。

洛桑會議中所提出的「管理神所賜予的大地和各種寶貴資源」,
在全球福音派教會當中早已不是甚麼新聞,
就連神學院也在反思所謂「土地神學」,教會卻幾近完全忽略。
《傳道書》所言「享受勞碌中所得的份」,
叫人經過累人的煩瑣、工作過後,要在回報中尋找滿足。
這種教導其實極能對應後現代虛無主義所帶來的挑戰,可惜教會又是白白錯過此等機會。

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一)

正如自己所料,最近文字輸出量有所下降,因此又打算在六月上旬多多寫字。
本來是想反思教會所言說的那套工作意義或使命觀,結果卻提早一個月完成。
(詳見《為何要談「工作意義」?》)

不打緊,還可以寫別的題目: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任憑自己想到甚麼就寫甚麼,在這星期以內應該還可以寫上數千字。

----

一個月前跟牧師一起吃午飯,其中一部分對話如下:

「Gary,你要考慮一下轉工或者轉侍奉崗位。」
「可以的話,其實我想維持現狀。」
「怎可能繼續如此操勞?萬一健康受損,怎麼辦?」
「能夠更快見主面,豈不是更好嗎?」

因為我是一邊笑一邊反問,所以牧師笑而不語。
但這句話卻同時真實地表達出我當時的想法。

我不憧憬於結識異性、成家立業、望著子女長大的畫面。
我對將來沒有期盼;我只想活在當下,隨遇而安。
如果我連現在這刻都活得不好,談將來又有甚麼意思?
將來就一定能比現在活得好嗎?

那些十分敬虔的基督徒可以批評我是享樂主義者。
但我同時亦留意到,自己對其他信徒的期望有微妙的轉變:
見到其他人享受美食、出國外遊、各種特殊的經歷,我都會為他們高興。
我不再批評他們只顧自己而忽視社會,因為人只活一次,有機會享受就應該要享受。
(享受生活和關心社會兩者其實也並不是互相抵觸、非此即彼。)

難怪牧師突然覺得我「不再一樣」。
我只帶著輕佻的語氣回應:「牧師,人是會改變的。」
(參考《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9》第七十七段)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六十五)

從未曾在屋村附近的某間快餐店光顧午餐
於是走去買了一客意粉,配料有辣肉腸、蘑菇、火腿絲、蕃茄醬
愈食就愈覺得那些原是製作意大利薄餅的配料,現在卻跟意粉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