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讀書小組筆記 - 20160521

《信為何物》第四次開組:受難,埋葬;按照聖經第三天復活

為何要有「信任」?「信任」的必要性?

我們生存於世上,總有時候會失去一些選擇權

「原罪」使我們無能力去習慣付出或犧牲,並且是愈來愈難習慣
因為我們自小就慣於追求自己利益,難以走出這惡性循環

我們能夠打破舊有框框去改變,但這改變卻是不自然的,也最能激發人性的醜惡
當有人嘗試帶來改變,必會被其他人攻擊 (例如小說《Lord of the Flies》中被殺的Simon)
被人暗殺的馬丁路德金、被釘死的耶穌基督,都是犧牲自己成為榜樣

基督的神人二性:神性是基督本有的,而作為人祂擔當先行者,帶來突破
需要付出死亡的代價,聖經卻寫作「祭牲」,因此與上帝復和
人犯罪本來是要死,但耶穌基督為我們代付,承擔了這罪債

----小組討論環節:當我們面對改變----

前輩規範後輩如何工作;後輩幫助前輩付出、承擔

體制以內的轉變都一定是從體制外開始
例:耶穌基督想帶來改變,找的是體制外的漁夫,卻不是體制內的文士
=> 主動去轉變是較好的選擇;被動地去轉變通常都更痛苦

我們這一代特別多轉變 (例如從「3.5寸磁碟」到 iPhone),轉變速度也愈來愈快
「變幻原是永恆」,但作詞者所講的是數十年經歷,現在卻只會是短短幾年

自以為舊有方式有效、有成果,就覺得不需改變?
因為已經習慣,所以不以為然?正如病癮不影響人,所以沒有問題?直到後來出事?

不會完全沒有其他選擇,其他方式一樣可以「生存到」

群體在此的作用:互相幫助,解決疑慮
反問#1:會否變成別人主動幫助自己改變,令自己不需負責任?
反問#2:大家要一同承擔失敗的責任,否則會是「迫人去死」?
=> 為他人提供意見,但選擇權仍在當事人手上
作出選擇的不是自己,自己就不需負責任,但他人因選擇而受苦時自己仍會同行支持

反問:我們應該只提供意見而保持中立?抑或有立場地推介?視乎事情是否黑白分明?

小心因為過長時間地給予意見,引致彼此關係轉差

----回到書本內容----

論復活:付完代價,又仍然與我們同在 (並賜下聖靈);這同在亦改變了我們的本質

作者認為要透過教會群體學習真理,但其實透過基督、聖靈才是較為準確的說法
(不排除這是作者為了下一章節講到「教會」而有此論述)

不因「末日」將到而放棄今日本來要做的事
不能以此作藉口,不去做本質上有益的事
馬丁路德說就算知道末期將到,他還是會種樹;美事不因時間縮短而變質

反問:為何種樹?那棵樹明天也會死!為何不傳福音?
若果本身正在做的事是你想做的、又有意義的,明天是否末日根本不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