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2日 星期四

面書文化影響我們傳遞信仰?

從面書見到形形式式的信仰內容,其中小弟也分享了不少。
因此我自問:我們的信仰觀念有受到面書的各種風氣影響嗎?

除非分享的目的是為了讓朋友群起攻之、大肆鞭撻
(例如我分享以勒基金的禱文;某些禱文真是難得的反面教材)
否則我們所分享的內容通常都是我們本身認同、並願意宣揚出去的

能夠在面書中見到的分享種類包括:
1. 篇幅甚長的信仰分享 (通常按一次 "See more" 都未能閱畢全文)
2. 信仰文章的超連結 (連結至第三者網站,之後又是一篇文章,例如本Blog)
3. 一句起兩句止的聖經經文,或對神屬性的描述
4. 篇幅不多的靈修分享 (例如生活經歷、經文反思)
5. 短片 (視像講道、敬拜詩歌、訊息分享等)

面書一向都是鼓勵分享圖片、短片等多媒體,卻不鼓勵分享文章或其他冗長內容
(亦因為網上社交平台這些特點,使我們愈來愈缺乏閱讀文章的耐性和興趣)
不少有意思的文章因此埋沒於網路上的汪洋,得到重視的機會不多

至於篇幅較少的內容,小弟不排除有好些弟兄姊妹是帶有目的地分享某些內容
(例如當身邊的人感到疲憊,一句「他們必重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可以激勵人心)
這些偏向靈修性質的分享自有其用處;只是如果我們過份依賴這些內容時
信仰會否變得支離破碎、不甚連貫、缺乏較宏觀的理解?
外界所批判的金句主義、字面解經、斷章取義,會否由此萌芽?

除此之外,我們按 "Like" 和 "Share" 會否很率性?
當我們都想得到別人重視時,我們會否過度重視其他人的回應或共鳴?
(「內容本身」以及「對他人的得益」豈不是分享的真正重點嗎?)


或許我們應該花時間重新觀察所分享的信仰內容
看看不同的分享如何反映我們本身的信仰觀念
(弟兄姊妹倘若甚少在面書分享信仰,相信必定有不同理由,在此小弟不作胡亂臆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