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教會2015年培靈會筆記 (第三、四講)

講員:張祥志先生 (香港神學院)

(註:以下筆記的括號部分都是小弟為了意思完整而自行加上的)

第三講:基督精神 (可11:11-18)

「好詫異你們仍然堅持留低」(回顧部份從略)
為何跟隨基督會走上十字架?今講會討論「十字架」本身的意義

(潔淨聖殿本來是社區性的事件),卻被約化 (簡化) 為「潔淨個人內心的聖殿」
「明明是很高層次的經文描述,卻被約化成個人層面的應用」

「政治、宗教的中心,是總壇」
耶路撒冷本意是「平安之城」;「平安」其實就是神創造世界後那句「看為甚好」
=> 神期望整個世界都變成這種秩序,並且是要由耶路撒冷開始
所以對比起來,耶路撒冷其實就如中南海,聖壇猶如天安門

羅馬政治:猶人治猶,宗教領袖同時擔任社區領袖
正如在執行伊斯蘭教律法的國家禁止攜帶聖經、禁止跟異性在戶外有親密行為、
星期五晚至星期六晚的「安息日」會停止一切公共事務,
「因為宗教就是政治,(兩者) 密不可分」

(11:13) 原文沒有「收」
兩次強調有葉子但沒有果實:無花果象徵聖殿
「耶穌似乎比毓民更激進?」
「聖殿本應是聖潔的地方,所以不應做買賣」?不,這本是必要的!
兌換錢幣:羅馬幣有凱撒頭像 (個人崇拜),所以要換成舍客勒
賣鴿子:坐車的路程也要六小時,難道每次都要帶著動物走這路程?
「如此看來,聖殿中的買賣其實就如歡樂天地的代用幣一樣方便」

耶穌潔淨聖殿的真正原因:萬國禱告的殿變成了賊窩
「經上不是記著說......」:賽56:1-8「當守公平,行公義」
設立安息日非因為神已經造無可造,卻是透過「不創造」來紀念這平安、這最完美的狀態
所以又跟破壞秩序的惡勢力掛勾
外邦人、太監本來不能入聖殿,但現在神容許 (賽56:4, 6)
遵守安息日、持守他的約 (十誡,出19)
(賽56:7)「萬民禱告的殿」的出現
(耶7:1-11)「賊窩」的出現
「不要倚靠虛謊的話、在人和鄰舍中間誠然施行公平、
不欺壓寄居的和孤兒寡婦;在這地方不流無辜人的血,也不隨從別神陷害自己」
vs
「倚靠虛謊無益的話。你們偷盜,殺害,姦淫,起假誓,
向巴力燒香,並隨從素不認識的別神」

(根據舊約先知,) 猶太人確實使聖殿變成賊窩
「反轉再反轉」:先被宗教領袖破壞秩序,之後耶穌嘗試撥亂反正

(可12:35-40)「耶穌有講人壞話......」
潔淨聖殿、叫民眾提防宗教領袖的代價:
損害宗教領袖的既得利益,因此他們買通猶大、獲悉耶穌的行蹤、在半夜抓拿祂
就連彼拉多都知道整件事「是出於嫉妒」

「為何要承受十字架?」為要回復秩序,因此挑戰社會或宗教領袖
下場是十字架的死刑,而耶穌說「要背起十字架來跟從我」=> 堅持的精神

反思:香港的 (社會、政治層面的)「聖殿」在哪裡?
那些領袖使這地變成祝福人的地方還是賊窩?
「七警至今逍遙法外,但以胸襲警就立即被判入獄?辛苦血汗錢買來的樓卻有鉛水?
以前的徙置區似乎比現今的劏房還要好?幾十年城市發展,但人的生活愈來愈艱難?」

耶穌是應有此報?「阻住人搵食,所以抵死」?
因為核心的問題是:耶路撒冷 -> 聖殿 -> 宗教領袖

教會是否只似《可》的上集:提供歡迎、安慰、支持、醫治
而缺乏下集:從來沒有想過為何有人受創傷、受壓抑、受不公義的對待?

----
(中場休息)
----

第四講:你在那裡嗎?(可14:32-52, 27-31, 53-72, 10:35-41, 15:25-27, 42-47)

回看中段耶穌問門徒「我是誰?」(8:27-30)
(8:30) 禁止告訴人的原因是因為門徒仍然不了解耶穌

最難的功課:十字架、死亡
講或唱「背起十字架」並不難——我們把這件事太浪漫化

(14:33-34)「驚恐起來、極其難過、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強烈情緒和恐懼
「那時候、那杯」指十字架
=> 耶穌有自己的意願,也親自經歷過「體貼人 vs 體貼神」的掙扎
卻仍然能說「然而不要從我的意思,只要從你的意思」(14:36)

(14:37)「睡覺」象徵「心靈願意,肉體軟弱」
「西門」這稱呼可圈可點,因為對上一次耶穌以此作稱呼已經是呼召 (未跟從耶穌) 之前
(14:39) 重複禱告 => 真實的掙扎
(14:40)「眼睛甚是困倦」象徵心理狀態
(14:41-42) 耶穌主動面對:「他們來了」

(14:45) 親嘴:最親密的記號、最嚴重的出賣

為何說是「心靈願意,肉體軟弱」?
A. 耶穌承受十架前的彼得
(14:27-31) 最後晚餐之後,彼得所說的似乎是真心話

       耶穌 vs 彼得
    院裡的公會 vs 跟差役一同在前院烤火
  遭受大祭司審訊 vs 被使女詢問
被問足以致命的問題 vs 被問很簡單的問題
 直認「我是基督」 vs 否認與耶穌一起

「不認得」應解作「不認識」
門徒在《可》的最後一次出現是「彼得想起耶穌對他所說的話......就哭了」(14:72)

只是去到公會,還未上到十字架,就已經不認主
使女甚至只是問旁邊的人,彼得也是急著否認

B. 耶穌承受十架時的雅各、約翰
(10:37) 雅各、約翰求「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爭取榮耀的渴望大過承受十架的代價,真心地答「我們能」(10:39)
結果耶穌被釘十架時只有強盜在祂的右邊、左邊,雅各和約翰卻不見蹤影 (15:25-27)

C. 耶穌承受十架後的各門徒
(14:22) 耶穌在聖餐時把自己的身體給了門徒
(15:42-46) 耶穌受死後,安葬的卻是「大配角」亞利馬太的約瑟,不見任何門徒
(6:29) 第一講的伏筆:就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也有領屍和安葬,耶穌的門徒竟然沒有
(15:46) 亞利馬太的約瑟「用細麻布裹好」vs (14:51-52) 少年人「丟了麻布,赤身逃走」

百分百相信 vs 現實
「可以來到第四講,全因『我們能 (背起十架)』?聽住先!」
耶穌自己有實踐這價值,也希望門徒能夠如此

反思:充滿邪惡、不公義、挑戰的社會,面對逼迫我們能夠堅持實踐這價值?
出現十個「佔中死士」,最後「死哂去邊」?
身邊的家人朋友被恐嚇就立即畏縮,「不是我們可以笑的」
傳媒界:說真話可以被解僱、被拘捕、甚至被人追斬
政治界、商界等等,行行都有十字架,「卻尚未去到死亡」(註:小弟並不同意引號部分)

(講員分享自己被打劫的經歷)
「在死亡的關口,恐怕我自己都未必會認是基督徒
各位唔好笑,我們在那情況可能差不多,甚至更差......」

幸好耶穌自己行完這條路
耶穌自己可以走下去 => 靠著基督精神得勇氣

耶穌復活在《可》的意思?
宗教領袖終於殺死耶穌,但這個最大的恐嚇對耶穌無效
因為耶穌的最後結局不是死亡,而是復活
「叫門徒返加利利」= 回到起初被呼召的地方 => 跌倒可以重新來過
「哎呀真慘,讀完《馬可福音》的結果是又要從頭讀一次......」

總結:神真正看重的是有否堅持這種價值
「賺得全世界與堅持天國價值,哪一項更難?後者要面對死亡,生命質素更高......」

(全系列完)

----

感想:
第三講的那種「公共神學」小弟之前已經有所認識,反而第四講中對經文的剖析很震撼

特別留意到第四講後段張Sir多番強調「唔好笑別人」
用意是作提醒:在同樣情況下我們也未能做到
但同時小弟也感覺到有會眾在不適當的時候笑
——聽者覺得有趣,但講者當時的態度卻似是認真、沉重

身邊的弟兄姊妹和小弟都對第三講的回應歌《每天的禱告》有意見,認為不太適合
又與之跟《應背苦架 / Many crowd the Savior’s kingdom》(靈糧詩選178;頌主聖歌263) 相比
認為後者歌詞跟講道內容非常接近,似乎更適合作回應詩歌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教會2015年培靈會筆記 (第一、二講)

講員:張祥志先生 (香港神學院)

(註:以下筆記的括號部分都是小弟為了意思完整而自行加上的)

第一講:門徒的荊棘

「《可》是好精彩的一卷書,可以 (使你) 改變對基督徒身分的印象」
簡談《可》大綱:
上段 1:1-8:26    耶穌好威猛,浸禮也與眾不同,好多醫治、趕鬼、神蹟
中段 8:27-第10章尾 誰是基督?
下段 第11章到尾  承受十架

撒種的比喻 (4:1-9)
種子落在之處  對照聖經人物
路旁      宗教領袖
土淺石地    門徒 (接受耶穌但不能勝過試探)
荊棘      殺施洗約翰的希律、不願分享的財主、只求討好人和自己權益的彼拉多
好土      (只有) 耶穌

第一講集中於希律
6:14 有翻譯錯誤,原文是「希律王聽見了,他們就說」
也有譯本譯作「希律王聽見了,有人說」,但都不是希律自己說出

矛盾之處:希律保護施洗約翰 vs 希羅底想要殺施洗約翰
6:21「恰巧」本譯「時機到」=>「經文中那兩個女人都好恐怖......」
女兒是希羅底和腓力所生的,不是希律所生的 (註:沒有記低這說法從何而來......)
「女兒只求Prada、LV?太低層次!」
女兒問其母親,母親只說:施洗約翰的頭
「無時間表無路線圖,但女兒卻另外要求『立時』(6:25)」

「6:29 看似可有可無,但其實跟基督有關,第四講會提及......」

1. 年輕的女子——情慾的問題
2. 因為歡喜而 (隨便) 起誓——不理智、情緒的問題
3.「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6:26) ——情面 (面子) 的問題

從另一角度看「時機到」:希羅底了解並利用希律的個性

總結:情慾、情緒、情面、錢財 (財主難進天國)、地位和權力 (彼拉多) 都是門徒的荊棘
(6:16)「是我所斬的......」但看來其實跟耶穌基督風馬牛不相及 => 做錯事會有陰影、內疚

----
(中場休息)
----

第二講:你是基督?

(8:27)「路上」除了解作「旅途中」也是「跟從耶穌的路上」,是每位信徒的必經階段
(8:28) 都是先知性的人物
(8:29)「班長」彼得先答:「你是基督」
(8:30)「禁戒」本譯「斥責」
(8:31) 耶穌第一次預言自己受苦;因為明確講出「三天後復活」,所以不是預測命運
(8:32) 彼得「斥責」耶穌,勸祂 (不要去)
(8:33) 耶穌「斥責」彼得:你是撒旦!

=> 體貼人還是體貼神?《可》以後的經文都是圍繞著這條問題
(8:34)「捨己」:體貼神,不是體貼人
常在教會、家中、頸鏈見到十字架,以為「背起十字架」好浪漫?但十字架本是死刑刑具
「跟從」如何跟「十字架」有關——「福音」的概念
(8:35)「凡要救體貼人的生命,必喪掉體貼神的生命;
凡為我和福音喪掉體貼人的生命,必救了體貼神的生命。」
(8:36) 常常在佈道會中聽到,但原本對象其實是已跟從耶穌一段年日的門徒

之後的經歷:登山變像 (9:2-10)、門徒爭大 (9:33-37)、
認為別人無資格趕鬼——階級主義 (9:38-41)、
財主難進天國 (10:17-25)、之後門徒希奇「誰能得救」(10:24, 26)
求坐在耶穌的左右——求得榮耀 (10:35-45)
全部都反映門徒雖然行動上跟從耶穌,但心態上仍是「賺得全世界」!

(8:36)「賺得、賠上」雖然是商業字眼,所說的卻是價值觀的問題

體貼神而要承受十字架 vs 體貼人而賺得全世界,但耶穌稱之為撒旦
(8:38) 耶穌甚至有指引,說明甚麼價值才可取

反思:要問自己「耶穌是甚麼?」、「基督徒是甚麼?」
認得耶穌,但了解耶穌嗎?
信耶穌,但祈禱是為了甚麼?又求了甚麼?
不是不可以如此求,但如果「超過九成禱告都是為自己求的話,
就是把神當成黃大仙、阿拉丁神燈;耶穌變成了賺得全世界的手段」

追求耶穌所賜的「平安」、「喜樂」?名人的見證特別吸引?因為追求「成功」!
「無論你有乜債物債,信耶穌乜都搞掂哂」?若能賺得全世界,何來「十字架」?

(9:33-37) 門徒爭大:天國、福音、十字架的價值觀
(9:34) 門徒不作聲 => 知道是不對的,但繼續做,「因為這是人一直以來的成長之路」

耶穌關心天國的價值觀如何在地上反映 vs 階級主義、成功感、優越感
以銀行優越理財、鐵路的頭等車廂作例子:
最痛苦並不是要等,而是當自己要等時,其他人卻可以不用等!
香港人一直爭取努力向上,卻不考慮消除階級主義 (註:其實黃子華棟篤笑有講......)
爭財其實就是把很多人的財富都聚到自己身上
如此「爭大」只會引致階級主義 => 人的不擇手段 => 很多人的痛苦

天國價值:人人平等,所以人人幸福
(10:44) 有些教會錯誤理解作「僕人領袖」,但天國沒有奴僕
想做首領就要立即想做僕人 => 心態平衡
(10:13-16) 小孩子象徵不爭大、不爭權,但這年代的父母卻想孩子「贏在起跑線」

「耶穌來,不為顛覆政權,但為了顛覆人的價值觀」
「幸福音」:只強調、追求福音的好處而忽略其代價

(10:17-25) 耶穌要求財主把自己所有的分享給窮人,「使人人一樣」
耶穌沒有在此妥協!沒有改說「分享一半」、「分享四分之一」
因為這天國的價值,就算要因此承受十字架也要堅持!

神確實想我們幸福!只是「個人幸福」不及「所有人的幸福」好!
——「個人幸福」使我們忽略別人,但「所有人的幸福」使我們也為別人爭取

(講者引用聖經支持論點)
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1-2)
——律法就是摩西五經,當中有不少章節是要求關懷貧窮人
2. (主禱文)「天國的義」——天國的價值觀
3.「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
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
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太13:44-46)

(第二講完)

----

感想:
張Sir給了很大的信仰挑戰,留意到他的言詞、用字毫不客氣,希望弟兄姊妹承受得住

我一直認為信仰對我們的要求本來就是很高的,只是平時沒有刻意被強調
所以今日的聽道有不少部分都非常有共鳴
但也因此無力唱回應詩歌《我需要有你在我生命中》:
「(人的) 軟弱、退縮、(神的) 意念、旨意、話語、樣式、喜悅、彰顯、榮耀」
這些屬靈詞語的意思都因為聽道的緣故而截然不同,幾乎每句歌詞都是重擊
能夠有這種經歷,還是值得感恩

2015年8月27日 星期四

愚爛盛會

今年的農曆七月十四,去了旺角一趟
街上火光熊熊、煙霧迷漫、塵土飛揚
彷彿置身電影場景中,有種淒美的感覺

跟萬聖節一樣,總覺得這些時節走在街上很不安全

2015年8月26日 星期三

一視同仁?

有人說「身邊的人關係愈好,說話更沒有顧忌、更能傷害人」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要學日本人那種時刻恭敬的態度?

2015年8月24日 星期一

面書隨想

(註:雖說是關於面書的隨想,但這篇文章是不會在面書上分享的。)

一直以為今年內只有一位小學同學和一位預科同學會結婚
怎料從面書得知原來有一位中學同學也是今年結婚
正感到突然之時,又見到另一位舊同學原來是已經結了婚
若非其他舊同學上載相片,恐怕我們大多數人仍然不會知道

突然覺得社交平台被廣泛使用、大量資訊被廣泛流傳
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依舊不變,甚難跨越
想起多年前認為「若要人留意到你,自己必先主動連接到社交平台」
這次經歷使那想法再次被鞏固
坦白而言,如此下去若有舊同學生兒育女或已離世,我也可能完全不會知道......

----

不久前收到一個交友邀請,對方是一位我不認識的五旬節教會牧師
對此我沒有懷疑,就確認了邀請,並且立即瀏覽他的專頁一下,似乎沒有大問題

從那日開始,我每日都見到他分享經文、靈修、詩歌等等
時間固定在上班前後,可能是為了牧養的緣故
只是我對此感到煩厭,因為他總是一次過分享四、五項東西,這種行為跟「洗版」無異
就我所見的那些全是靈修分享:個人化、「離地」、過於簡單正面,甚至有點不盡不實
(相對起來,我的分享通常都是要求讀者思考、批判的)

後來我又發現這位牧師的面書是只用作單向式分享而極少有互動、對社會各事的回應
對於牧師有這種近乎「離世」的態度,我實在不能接受,也有考慮過是否要「絕交」
但同時也提醒自己要避免變成這一類人

2015年8月21日 星期五

Hymnology 22

繼續討論「現代詩歌所帶出來的信仰觀念始終有偏差」這個議題
(第一部分:歌詞未能深入描述耶穌基督昔日的犧牲 --> Hymnology 7)
(第二部分:詩歌有太多「我」就跌入自我中心的圈套 --> Hymnology 8)
(第三部分:我們與神之間的對比及態度 --> Hymnology 10)
(第四部分:過度強調神的應許反令信仰觀念變得狹隘  --> Hymnology 11)
(第五部分:引用經文時所表達的意思跟原意有落差  --> Hymnology 16)


第六部分:「罪」被忽略?
觀乎我們所認信的基督教信仰,「認罪」和「悔改」一直是關鍵部分
在現代詩歌中有描述「罪」的詩歌卻似乎愈來愈罕見

為何會有如此落差?會否是
A) 填詞的人本身就不認為信徒需要「認罪」和「悔改」?
B) 為這題目填詞的難度太高,所以乾脆避開不寫?
C) 認為這題目太「負面」、難登大雅之堂?

從舊約到新約聖經一直都有對「罪」的定義、對「認罪」和「悔改」的描述
但我們卻可能覺得這些題目「太負面太難聽」、「很難使未信者接受福音」
結果我們這一代信徒所接觸到的「福音」總是「神是聖潔的、滿有恩典和憐憫」......
這些非常正面的訊息卻跟社會中黑暗和不義形成巨大落差,使崇拜跟日常生活脫節
(更諷刺的是談到「人的罪性和軟弱」時,電視劇和電影所提供的描述反而更深刻更細膩)

倘若有人問「既然我們是要遠離罪,為何又要對罪有充分了解?」,小弟會回答:
「若不提及罪,耶穌基督為何還要選擇捨身?神的救恩和寬恕豈不變得空洞?」
(不少信徒常常強調「正能量」,但所謂「正面」和「負面」的概念其實是相對的
有信仰的「負面」作襯托,「正面」才顯得更實在而有力)

與其說是詩歌的問題,或許這更似是教導的問題。(第六部分完)

----

曾經有一次在教會崇拜,唱的仍然是平時所接觸的近代詩歌,卻突然有一想法:
如果神容許我們這些不完美的人用這些不完美的歌來讚美祂
那麼我還有甚麼可以不滿的呢?
所以我很清楚知道:選擇各類詩歌敬拜完全是出於個人喜好,本身無分對錯
所以我所針對的不外乎都是心態、信仰觀等範疇

但我始終對太籠統、「蜻蜓點水」式的歌詞有點反感,或許這就是我的個人喜好吧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信仰的時代產物

剛剛過去的小組聚會,牧師打算過來參與,卻遇上了無人想帶組的情況
於是牧師揀選了《神羔羊配得》一同唱頌,然後問各位的聯想;感想大致分三類:
1. 向家人傳福音、神聽禱告
2. 對信仰的麻木、習慣式回應
3. 對他人的見證無動於衷,似乎只是別人的事,覺得同樣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之後再唱詩歌一次,再問聯想:
1. 從基督教界新聞而來的失望
2. 著名基督徒的「失見證」
3. 信仰在現時社會中似乎毫無影響力,自己因此感到無力和沮喪
牧師問:「是否覺得信仰有少少離地?」
得到回應:「不止是少少!」
追問:「如何離地?如果其他人的個人分享對自己無關,這算是離地嗎?」
回答:「不算,信仰與現實的落差才是」
「自己常常留意基督教界新聞,去到一個地步似乎要問自己是否需要停一停
平時聽道牧師都是叫人著眼於神,似乎自己真是太著眼於人過於留意神」
牧師又問:「如此看來,信仰還剩下甚麼?」
回答:「個人與神的關係;也特別留意前人的信仰經歷,看看對自己有沒有提醒」

因此牧師叫大家查看詩篇73篇,說明幾千年前的詩人也曾經歷這種軟弱、失落和無奈
不過主應許「若然不報,時候未到」,就算我們不能親眼看見也不必太灰心
牧師帶領祈禱結束後就去食晚飯

食飯時某幾個組員討論拍拖、感情、追求對象方面的事
其他的組員跟牧師繼續討論基督教界內的事,牧師有一個很有趣的分享:
「曾經看過一篇來自北美教會一位老牧者的研究
調查多年來北美教會的發展狀況,發現大多數教會都不太善於處理『成功』
使教會後來的情況轉差,因此該位老牧者笑言要向神祈禱『希望教會不要太成功』......」

之後牧師特別提到「信仰的時代產物」這概念
認為不同的世代對信仰有不同的期望,因此也有不同的現象出現
例如上一輩信徒普遍追求教會人數多、教會建築物要夠大夠宏偉
因此令「成功神學」和Rick Warren等牧師非常受歡迎
但這一代 (包括我們) 卻著重真誠、充實、貼近社會等特質
也因此令我們對不少現況都有疑問

後來各自散去時跟牧師單獨談話,牧師繼續說:
「Rick Warren常常在解經方面被人詬病,但道德操守方面卻不然;
那些牧師未著名之前本身可能非常謙虛、沒有甚麼大問題
但廣為人知後身邊的人就可能會顧忌,不再冒險諫言
當身邊的人都只是盲目支持自己、沒有人能提供指導時,自己就有可能一錯再錯
教會中若出現這些情況,其實就已經是個人崇拜 (會眾把牧師代替神)
所以我才會在星期日的講台上特別提醒會眾:
『聽道要用腦,要自己思考,不要以為我們在台上所說的永遠都是正確』」

小弟回答:「那日上午我有聽那篇講道;實際上我那日上午聽完道,
下午就去了民生書院聽 Rick Warren (並且細心留意他的教導內容和方法)。」
說罷,我和牧師一同大笑。

2015年8月14日 星期五

「事變」的延續?

自從東京事變在2012年解散後就沒有再特別留意椎名林檎的動態
反而開始多留意其主音結他手Ukigumo及其樂隊PETROLZ

沒有想到在林檎最新的作品中又見到了Ukigumo和H Zett M
看來林檎頗欣賞這兩位樂手,也很樂意跟繼續他們合作
或者對她而言,這也算是「事變」的延續吧

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Hymnology 21

本身是聖公會會友的音樂老師同時也是教會管風琴手
小弟一向都知道禮儀教會崇拜是只用管風琴而盡可能不用鋼琴的
倒是近來才知道在那邊的教會風琴手原來是受薪的
根據老師的講法,是因為教會「重視彈奏風琴這門專業」云云
如此說法,不知道其他聖職人員是否也是受薪的?其他教會又是否如此?

老師每星期都會在不同教會 (有些是聖公會以外的派系) 作客席伴奏
因著這緣故認識了其他教會風琴手、了解他們的彈法
只是據老師所言,有部分琴手仍然是以鋼琴的彈法彈奏管風琴
有些人甚至覺得「管風琴似乎跟電子琴相差不大,用法應該相差無幾」
(在音樂學院裡,有著這些想法的學生通常都會被教授鬧到狗血淋頭......)

----

下課後,老師開始準備下週日要伴奏的詩歌,卻突然抱怨:
「離哂大譜,新版《普天頌讚》竟然無呢首咁出名既聖詩?
唔怪得我地聖公會咁多投訴,甚至唔用呢本Hymnbook啦!」
我聽後感到詫異:「乜《普天頌讚》唔係你地聖公會架咩?」
老師:「聖公會係有份出版,但係仲有D唔知咩人有份修編架嗎......」
(老師所提及的「唔知咩人」其實就是中華基督教會、循道衛理公會、公理會等等
因此,小弟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

至於那首著名的傳統聖詩,其實是《與我同住 / Abide with me》
這首歌的頭一句 "Abide with me; fast falls the eventide" 源自《路加福音24:29》:
"時候晚了,日頭已經平西了,請你同我們住下吧!耶穌就進去,要同他們住下。"(和合本)

這首聖詩是由屬於蘇格蘭聖公會的詩人Henry Francis Lyte在1847年寫成
當時作者所患的肺結核已相當嚴重,人生已進入最後階段 (實際上只剩下三星期)
根據文獻記載,作者完成他人生最後一次講道後,就在那日的夕陽之下寫出這首歌
歌詞當中的「夕陽 / eventide」除了是陽光的盡處之外,也暗喻作者自己人生的盡處
雖然歌詞講到人生的無常與考驗、黑暗和死亡,卻毫無沮喪、迷惘的感覺
反而充滿著對神的把握和盼望,並在每節歌詞的最後一句都祈求神「與我同住」

除了喪禮的場合,這首歌曾經在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典禮上被頌唱
也是欖球聯賽Challenge Cup決賽和英格蘭足總盃決賽開賽前的指定歌曲
(使人在重要時刻都重新思考一次生命、死亡和信仰,使心靈重新平靜下來)
如此廣為人知的詩歌竟然沒有被編入聖詩集,難怪不滿的聲音此起彼落......

2015年8月8日 星期六

想做好見證,必須正面樂觀?

牧師講道:「如果我們要做好見證,
就要活出主耶穌的愛、恩典和憐憫,使其他人能夠在自己身上直接經歷到神;
對著身邊的人常常笑容滿面,抱著樂觀積極的態度,使其他人對你感到好奇,
當他們問你為何能夠如此正面之時,傳福音的門就此打開......」

小弟並非不同意以上說法 (無數分享已證明這是有效的)
小弟只是回想起這幾個月內以下這些想法:
「為何讀聖經時在聖經人物身上或投射到自己身上時總有種很失敗的感覺?」
「(個人層面) 為何神所指示的、所應許的似乎仍未出現?」
在個人的際遇、社會的動盪環境中,似是未能見到神的作為,心中不禁問「神在何方?」
信仰上的認知始終跟與現實情況有所落差?

當以上想法一直沒有放下時,要笑口常開、樂觀積極似乎是強人所難?並非不可能的
平時跟家人朋友享受娛樂、做運動、分享生活點滴時仍然可以是「開心果」
只不過是把不開心、憂慮等負面情緒和想法藏起來罷了
但要「帶著面具」,恐怕已經不能算是「好見證」吧?

另一方面,這種說法放在《約伯記》也不見得能夠成立
——在那種絕望的處境能夠維持喜樂才是不正常,甚至是精神有問題
約伯面露愁容是因為正在苦難之中,也就不能強求他維持樂觀積極的態度
(至於他的朋友們認為他「因為犯了罪所以有此報應,應該立即悔改」就更是落井下石了)

講到喜樂,「在主裡面有喜樂平安」這句話給了小弟很大的幫助
尤其是當自稱信主的名人比比皆是的時候,他們卻也可以是使人失望的源頭

2015年8月6日 星期四

聽老師分享關於聖公會的事,使我大開眼界

(鄭重聲明:以下純粹分享,無論讀者閱後有任何觀感,小弟一概不會負責。)

「明華神學院上面有間主教府,大主教而家住果度;主教每年人工可以有七位數字架」
(嘩......)「不過唔好問我點解會咁;我專注在音樂方面的service,呢D野都無乜點理」

「旺角豉油街果間座堂都話想要變成 High Church,唔係話做就做到架嘛~」
(原因係?)「一間只有華人傳統的教會想達到果套標準,除左要跟足指引程序外,
仲需要背後做好多考究同理解,華人既文化好唔同,要從頭開始做呢樣野,極難;
我地果邊就唔同,座堂超過150年歷史,一直以來都係由英國人做牧師,有根有據
座堂落成時華人既地位仍然低下,基本上只有外國人同埋達官貴人先入到呢間教會
所以當時呢間座堂都可以話係英國人既private club,亦因為咁崇拜既語言一直只有英文
後來華人既地位高左好多,先至開始有粵語同埋普通話崇拜,而家甚至有菲律賓話添」

「星期日崇拜有好多名人同重要人物出席,我地 (事奉時) 都好大壓力架~」

----

幸得老師提及 High Church / Low Church,小弟才對這概念有所認識
之後又特意上網做功課,見到這篇文章:http://www.crivoice.org/lowhighchurch.html
它解釋了 High Church / Low Church 這兩個字詞的出處和原本意義
之後又解釋近來這兩個詞被用作批評時又另外帶有甚麼負面意思

非常概括的講法,兩者的分別就是「是否依據羅馬公教 (天主教) 的標準繼續崇拜」
High Church的做法是貼近羅馬公教,著重儀式程序及背後的傳統根據
Low Church貼近新教的福音派,淡化儀式程序,偏向強調原則和精神
(其實還有一個叫 Broad Church 的派別,是 High 和 Low 之間的平衡點
不過這個詞已經甚少使用,在這世代聖公會通常都會以「自由主義」取代之)

至於近來的互相批評中
High Church那派被認為太循規蹈矩、僵化而「不夠屬靈」
Low Church那派被認為是遺失了無數傳統上的屬靈寶藏,對崇拜甚至信仰也太隨便

----

最後講講小弟的想法:
記得多年前老師問我甚麼是《Magnificat / 尊主頌》
當時我對這名詞毫無印象,也不能立即說出當中所引用的聖經經文
再加上無數次「對傳統節期、傳統詩歌的不認識」,
也就難怪不少人對「福音派」這標籤有負面印象
正如那篇文章所言:覺得他們是uneducated (未受過教育),同時太世俗化

另一方面,不少人形容聖公會為「親建制」,這次分享又使我有另一番體會

2015年8月2日 星期日

「傳福音」與「政治權力」

今日聽道給予很大的刺激,當中有兩個極麻煩的問題,以下是其中一個:

牧師講差傳:「很多宣教地區都已經拒絕來自西方的宣教士,
但因為中國政府在落後地方大搞經濟、基建,所以當地政府仍然對黃種人不太抗拒......」
這種訊息激勵我們,使我們更願意走出去。

不過我當時正思考另一回事:在社會架構中「地方政府」一直都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元素。
當「傳福音」牽涉到「跨國」時,我最先想到的卻是「倚賴政府權力開拓傳福音的渠道」,
同時又想起其他人講過有些教會為了事工發展及宣教士的安全而不會高調表達政治立場,
最後我就聯想到「親建制」這個形容詞。

講到這種「傳福音」及「政治權力」之間的關係,
到底只是我自己過度思考,還是有待深入研討的題目?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驀然回想(四十六)

去樓下的雜貨店幫家父買花生
準備付款時老闆娘想給我一個膠袋,立即就被其丈夫喝住:
「都叫你問左人之後先俾膠袋,話極都唔聽,萬一俾人放蛇捉到點算?」
我聽到後只覺得有點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