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Hymnology 33

小弟所屬教會在每年元旦都有崇拜,並且每當去到崇拜中段,
樂手們就需要彈奏、伴唱者就需要連續唱出一系列傳統詩歌。
可惜那些歌都很古舊,恐怕只有主任牧師以及較年長的信徒才會認識。

最近又有牧者提及此事,認為那些詩歌很適合用管風琴伴奏。
只是當中牽涉到一些頗難處理的技術性問題:傳統詩歌的編曲,以及彈奏者的認知水平。

在製作「自家用」詩歌集的過程中,最先要做的是留意哪些詩歌經常被選唱
......本身已有多年歷史的詩歌可以在既有的詩歌集中選出來
同時會仔細研究不同譯本的用詞、意思和編曲,覺得不合適會作出修改或刪除
(以上內容出自《Hymnology 19》)

小弟細心留意不同詩歌集當中的編曲,並且跟相關的管風琴錄音相比,
就發現有些譯本的編曲非常簡單,有些甚至只有最基本的和弦。

另一方面,小弟深知華人教會中不少人仍然有誤解,
以為可以用彈奏鋼琴的方法去彈奏管風琴,也不知道管風琴手要具備即場變奏的能力。
當他們見到那些過於簡單的編曲時只懂得嘗試按著那些編曲彈奏,
結果總是彈得太斷斷續續,失去了管風琴音樂那獨有的連貫性。

至於那些看似古舊、其實還是比較近代的詩歌,例如《青年聖歌》等歌集,
基本上都是當代的「流行歌」,無論曲風以至編曲都不適合以管風琴彈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