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30

2017.12.01 中午

(一百七十六)
「我曾經聽到一位教會前輩分享:很懷念以前未有中午堂的日子。
崇拜後弟兄姊妹可以在禮堂內隨意聯誼、交談,不需要急著離開。」

「這正是當年牧者把青少年崇拜由禮堂轉上三樓的原因:
沒有座椅上的制肘,就更方便不同團體的弟兄姊妹互相溝通。只是很多人都不領情,
特別是敬拜隊隊員,他們認為失去了禮堂那宏偉的空間之後,敬拜氣氛大受影響。」

「因為家人本身所屬的教會是『樓上教會』,所以當時我立即知道牧者背後的用意。
至於弟兄姊妹沒有善用崇拜後的空間,可能是因為他們都只顧著維繫自己本來的群體吧。」

「所以由2018年開始青少年牧區會有各種特殊小組,幾乎每個星期都有,
藉此做到『出師有名』,好讓不同群體的人能夠一同聚集。」

----

(一百七十七)
「論到能否成功執行一件事,有五個範疇需要留意,依次序是:
執行者的人格和操守;價值觀和信念;對人對事的判斷能力;
相關的規劃 (planning) 及策略 (strategy);相關事件上的執行能力。

所以我們作出評論時要小心留意各細節。
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他是一個有信念但沒有品格的人,所以他顯得不擇手段。
按此準則,當我們見到各種現象時,就可以知道問題是出自哪一階段。
有時候可能只是執行上的不足,但策略上沒有問題;
有時卻可能相反,價值觀本身有偏差,有再好的規劃都無補於事。」

----

(一百七十八) (緊接上一段)
「曾經聽過有些基督徒每當要作抉擇時,
是會花80%時間去祈禱,只剩下20%時間處理實務。
我反而覺得:如果一個人的判斷能力是來自80%的祈禱時間,當然沒有問題,
但如果花了這麼多的時間都未能作出良好的判斷,那個人就應該要有自知之明。」

----

(一百七十九)
「回看聖經人物各種經歷:
雅各為了要得到神的祝福,付上了瘸腿的代價;
摩西先要在曠野磨練四十年,才開始執行他的使命;
大衛作為以色列國王、以利亞作為先知,卻被人追殺,需要倉皇逃命;
彼得成為教會領袖之前,都曾經三次不認主。

或者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每個人總需要有一些失敗經驗,才會有真正的成長。」

----

(一百八十) (緊接上一段)
「大半年之前,我曾經嘗試在面書上開始一寫作系列,叫做《我們在害怕甚麼?》。
不過只有兩次分享就中斷了,很可惜一直未能重新開始。
我一直都把該系列當作踏腳石,嘗試藉此引入另外一個題目:失敗神學。」

「你要小心,這構思很容易會變成極端,
一方面容易陷入受害者情意結,認為身邊的人都是加害者;
另一方面會變成歌頌失敗的主張、『炫耀自己失敗』,兩者都不理想。」

「我當然明白,事實上這些疑慮都是我不敢開始這系列的原因。
只是我意識到:成功神學和過度的正能量之所以能夠在教會盛行,
是源於我們那種趨吉避凶的態度——我們連丁點兒的失敗和負面都不能接受。
正因為我們都太過害怕失敗,於是一味追求成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