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 星期二

2016年教會培靈會筆記

《在這世代中作神的兒女》
講員:李適清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

第一講 十字街口:使命的尋索 (提前1:12-16)

這是甚麼世代?一起身,從電視新聞中聽到不少壞消息:
恐怖主義、炸彈襲擊、槍擊案、各種天災人禍,似是紛亂不安的世代
望望香港,跟上一代的氣氛不再一樣?為何我們不再像從前一樣充滿機會?

與其抱怨,不如思考如何應對
每一代都是大時代,都有各自的問題需要處理

潮流和文化頗能反映人的想法和價值觀
「十字街口」的標題取自電視劇《天與地》插曲《年少無知》
「如果命運能選擇」確是這一代心聲
如果我們在十字街口,我們真的懂得如何選擇嗎?我們卻好容易有選擇困難症

我們坐在教會禮堂中,代表著我們都發現一個事實:
不是我們揀選神,而是神揀選了我們,讓我們回到神當中
我們共享一個永生的盼望;神賜我們能力、時間、恩賜
縱然在信仰群體中有共鳴,但每人仍然有各自的小故事

使徒保羅在《提前1:12-16》講出自己的小故事:在罪人中是個罪魁
耶穌尋回我們,使我們的生命有信心和愛心
又派我們去服侍,去到社區不同角落,作合神心意的兒女
無論保羅到何處去,做的事都一樣:作基督的跟隨者

我們有不同的崗位、位置
可能只是普通的小僱員、或在家中做家務,其實都可以是服侍他人
我們在職場上總會遇到難處,遇上有不同價值觀的上司、同事、客戶
有時也要回望才知道神的心意、祂想我們如何去服侍

(分享見證環節:姊妹本來是有黑社會背景
後來返教會後轉行做社工,在職場上尋到自己的服侍方向和對象
姊妹的人生看似軟弱,但她以往所有的經歷後來都被神使用)

神先勝了這世界 (約一5:4)
面對十字路口,或向左或向右,我們祈禱、尋問心意
「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中」 (以賽亞書30:21)

(講員分享自己的十字路口)
集資籌組公司上市,但眼見科技股爆破
覺得公司將來發展方向超越了自己的道德底線
但要在此階段放棄手上一切是非常艱難的選擇
=> 人如果無信仰 (或者有其他得著的話),我會想自己如何?
(就算有信仰,) 我們容易以自己思維揣測神的心意
後來覺得「不想做教師,不想每日都要講太多話」(但現在卻是神學院老師)
以不同職場經驗幫助學生面對他們的難處

回望過去就知道神一直培養我們成長,就算是我們的軟弱也能幫助我們成長
特別在信心、愛心受到挑戰、遇到身邊人對著幹的時候,更是如此

倘若信心靠祈禱蒙應允而來,不過是黃大仙式民間信仰
禱告合神心意但不蒙應允?我們更要不斷問不斷求,神或會開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聽不同人在信仰上的掙扎,大家一齊尋問

職場都很重要,因為神是工作的上帝,又給了我們看守管理的使命
失業使人感到無價值,但其實「事業」不一定都是受薪工作
或許某些崗位或職責看似微不足道
但身邊的人和事其實都是神安排,有祂的心意在其中

----

第二講 十分之一:獻呈的行動 (羅12:1-2)

講到「十分之一」,基督徒都聯想到「十一奉獻」
職場中的金錢和財富都是重要的題目

(利27:30)「十一應該是在前還是在後」?
聖經中的世界並非好像現今世界一般科學,我們也不應算死草
以前沒有金錢,農產和牲畜也是「十分之一」嗎?
人類發明的金錢工具反而操縱了我們

(民18:21) 利未人無耕種無土地,但他們都得吃飯
所以靠其他以色列人的十一奉獻維持生活

(申14:21-23) 這十分一不是給人,而是在聖殿中一齊享用
(申14:28-29) 每三年年尾再捐十分一;這也是「慈惠基金」的由來

十分之一其實只是最基本
信仰不是附屬品,難道十一奉獻只是交會費?
或者我們太會計算,所以 (教會) 只強調最基本那十分之一

(羅12:1-2) 我們付出一定數量的錢,又期望享受同等的服務?
信仰是關乎生命:要獻上「身體」,不只是心靈
也不是描述器官捐贈者、消防員英勇救人那些不常見的情況
身體獻上是不停的、持續的,在差遣我們所前往的世界中仍要繼續作活祭

「很願意為神行動」不一定就要作牧者、宣教士那些「很偉大的事」
卻也可以是細微的事,每一件都是為神而作的事

(分享見證環節:好信徒的定義——Intergrity
口所說的、心所想的、手所做的都要一致
星期六、日所聽所講的,星期一至五能否做到?
愛身邊的人、支持、關心、盡責、不偷懶等等特質
既要口心手一致,難免就要做抉擇,需要勇氣,有時更要創意)

我們有甚麼可以獻給神?其實我們所有的都從神而來
所以「完全獻上」看似最危險但實則最安全
在懸崖邊上信心一躍,就是 Freefall,完全靠神托著

今日不知明日事?但神已知所有事
同一件事可以有另一面景象,事情發展可以出乎意料,人心仍可以回轉

向人作見證不一定要求完美,但求真實(,使人從自己身上見到神......)
(抱歉這部分小弟抄漏了不少)

----

第三講 十尺之下:同在的應許 (詩46篇)

(重溫前兩講)
1. 尋索自己的使命
2.「十分之一」=> 呈獻甚麼?
這些都是外顯回應,所以又有今日的題目

靈修傳統教導:心情像湖水,因環境而受影響
湖水可以有漣漪,可以是狂風巨浪
「十尺之下」:無論水面狀態如何,水底下卻是平靜安穩的狀態
水底下也是聖靈所居之處,所以時常要回到這空間,使我們的心隨時隨地靜止下來

《詩46》的背景:亞述王十八萬大軍南下圍困耶路撒冷
猶大王希西家在聖殿中祈禱,先知以賽亞宣告祈禱蒙應允
亞述營中的士兵之後就死了,亞述王西拿基立因此撤退

《詩46》可分作三個段落:
  (1-3)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我們不害怕
  (4-7)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城必不動搖
(8-11)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所以我們得安息
整首詩就像一幅很美的圖畫

第一段 (1-3)「避難所」有點誤導
原文不是「我們要走往那裡避難」,而是神本身就是我們的保障、保護
就如馬丁路德所作的詩歌《千古保障》

不少事的狀況不如我們控制,就似我們日常生活所面對的天災人禍
不少事也超過我們能力所及,但神是我們的力量和幫助,危險中給我們勇氣
「就算天跌下來,我們也不必害怕」

就算我們不去思考生老病死,心裡仍然不安
與其求神拜佛,追求平安,(反而應該追求掌管世上萬物萬事的神)

聽到其他神學生的分享:「感恩遇到這些困難
否則就難以牧養其他遇到相似狀況的弟兄姊妹?」

人生必有起跌,(我們應該求甚麼?)
不求無風無浪、事事順利,但求有能夠困境的能力
求神的保障,使我們走得穩當

第二段 (4-7) 是一幅更美的圖畫
古代軍隊大部分攻城都不是靠猛烈攻勢
而是靠內亂 (切斷城內的水糧供應、等待城內政權被推翻而瓦解等等)

「有一道河」(v.4) 就好像有一種平靜包圍著城市,跟 (v.3) 成對比
河的分汊使我們聯想到伊甸園中的生命河,又聯想到將來禧年聖城中的生命河

「城必不動搖」(v.5) 對比「列國動搖」(v.6);所有事情都在神的掌管之中
有神的同在,就經歷安穩,還是因外面的混雜聲音使我們動搖?

小故事:
牛對狗說:「我實在太累了。明天我真想歇一天。」
狗對貓說:「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牠說牠想歇一天。
也難怪,主人給牠的活兒太多太重了。」
貓對羊說:「牛抱怨主人給牠的活兒太多太重,牠想歇一天,明天不幹活兒了。」
羊對雞說:「牛不想給主人幹活兒了,牠抱怨牠的活兒太多太重。
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他的牛是不是好一點兒。」
雞對豬說:「牛不準備給主人幹活兒了,牠想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
主人對牛一點兒也不心疼,讓牠幹那麼多又重又髒的活兒,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牠。」
晚飯前,婦人給豬餵食,豬向前一步,說:「女主人,我向你反映一件事。
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妳得好好教育牠。牠不願再給主人幹活兒了,
牠嫌主人給牠的活兒太重太多太髒太累了。牠還說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裡去。」
婦人對主人說,「牛想背叛你,牠想換一個主人。
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準備怎麼處置牠?」
「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因此就把牛宰了。
(編按:這個小故事本來的教導是:
1. 千萬不要跟職場上任何人抱怨,因為不知道最終會如何連累自己
2. 不要輕易相信其他人的傳言,否則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 我們面對真相會否動搖?
十尺之下的空間讓我們「停一停、諗一諗」,重新思考真相
我們如何自處?不靠血氣衝動回應?
如何避免好像主人輕易相信謠言,忽略牛本身的忠心,因此下錯判斷?

神的教導帶我們進入真理,這種對神的堅定相信使我們不再動搖

第三段 (8-11) 詩人邀請我們觀看神的作為
平息戰亂、折弓斷槍,都不是我們可以做的

我們都喜歡以「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v.10) 作金句
但那不是只叫我們休息、輕鬆一下
而是停下,或是更準確的「止息」=> 不用自己的方法,否則只會製造慌亂
當困境來到,我們容易只用自己的方法,忘記了要倚靠神

止息 => 有神的同在 => 了解下一步如何走下去

我們總是非常忙,時光飛逝,甚至我們自己也不察覺到
容易想自己「放慢一點」、「做多一點某些事」、「為神做一些事」?

(講員分享自己的經歷)
可以用盡廿四小時寫論文,就似是我們想要的環境
無人迫自己交功課,但要迫教授檢閱自己的功課後作出評語
但英國的愛丁堡的秋冬季日短夜長,只有10am-3pm是日照時間
=> 所有時間都在自己身上,卻反而不能達成甚麼
也難怪有些人讀好多年都未能博士畢業

今日就要去做:撥出親近神的時間、調整生活節奏(,才有更多空間學去愛)

不在乎環境如何惡劣、社會幾昏暗
我們仍然要懂得回到「十尺之下」的空間,(尋求)神的同在

----

第四講 十戰十勝:得勝的生活 (約壹5:1-8)

「有返工無放工?煮完食完就要洗,洗完又要開始煮?」
生活好像白老鼠,不斷重複?

日常生活總能接觸不同的人,當中總有不同的經歷會挑戰我們如何當基督徒

無可能片面地、只在部分時間或部分場合當中有神的生命
要扭轉整個生命,得勝不靠自己的死力
如何自處?在日常生活、職場中如何得勝?

約翰所寫的經文當中有一邏輯:
1. 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
2. 凡從神生的,就勝過世界
=> 3. 信耶穌是基督的,就勝過世界

(抄漏了講員對「世界」的定義......)

日常生活就似打仗,但我們的世界從來不是二元世界
並不是正與邪無窮盡的爭鬥,而是正已經戰勝邪
=> 靠耶穌成功、得勝

會問「為何神不幫助我?」=> 基督徒的生活狀況如何?
士兵不是總在戰鬥;99% 時間其實都花在操練中

俗世挑戰我們是否真的「相信」
真正的「相信」......是奇妙地發現神的心意是開出另一條路

我們作基督徒,要相信神會給我們最好的
當然我們會問:是我們認為的「最好」還是神認為的「最好」?甚麼是「好」?
但我們同時更要確信神比我們更了解自己

信心是勝過世界的關鍵
(約16:29-33) 門徒都未必完全明白耶穌的教導
跟我們相似:覺得自己已經相信了
但耶穌立即摧毀他們的雀躍心情;耶穌覺得他們還不是真的相信
=> 預告他們會分散;跟門徒一樣,我們遇到困難都很容易軟弱、退縮
但耶穌沒有怪責他們,仍給他們回轉的機會
我們仍在這世上時,神已賜了「平安」給我們

(約壹5:1-8)
1. 愛神 => 愛弟兄姊妹
2. 愛神 + 守誡命 => 愛弟兄姊妹
=>「愛神 = 守誡命」;「愛人」並不單指「愛弟兄姊妹」
不是客易的事,需要信心和堅持

我們口講「願意相信」,但不完全明白;我們仍處於掙扎成長的狀態
如果弟兄姊妹在信仰中沒有掙扎,才是最需要擔心的;有掙扎才有成長

小故事:
曾經有一位中學生,成績和體育都不好,也沒有朋友
但他喜歡繪畫,將來想成為畫家,學校拒絕他的投稿,後來外面的公司也如此
他開始嘗試把他一生中的失敗和黑暗都畫出來
這就是《花生漫畫》中 Charlie Brown 的原型
「成功」在於一件事上就算經歷失敗,仍堅持到底

世俗不斷影響我們,灌輸好多似是而非的觀念:
「我們要控制所有東西才得到安全感;因此要不斷賺取金錢、權力、地位」
神賜給我們智慧去管理、計劃好手上的一切,我們只需按神的心意去行

在職場上,一切的才幹都要按神的心意發揮;神才是我們真正的「上司」
每一件事都是為神而作,不是為人而作

實際上不只基督徒會問「如何面對工作?」,非基督徒都會問
信耶穌不保證困難會減少,也不保證會增多,跟其他人還是一樣
但我們有耶穌就不再一樣,祂為我們開路,在人看似軟弱(,但在神卻不然)

本來想把副標題改為「十下十下」(眾笑)
其實我們都是如此,但我們靠著對神的信心而得勝

我們不必都做牧者、宣教士,但可以在不同崗位上實踐門徒的身份
(在職場上服侍上帝,彰顯神的榮耀)

(v.5) 水代表浸禮,血代表耶穌的救贖,並有聖靈作見證
聖靈轉化我們的生命,以至整個群體,讓我們到不同角落繼續作光作鹽
以為聖靈臨到一定會好神奇、有奇妙的經歷?(在細微的事上一樣可以)

神給我們好多禮物,給予我們自由和空間去發揮
容許我們有犯錯的機會,讓我們可以繼續走下去

我們想有生活平衡,但平衡並不是一種律法
有些行業或工種總會特別忙碌、需要超時工作
=> 我們需要刻意計劃好作息時間,懂得回到「十尺之下」的空間
有神在我們當中,才是更安全的狀態

(其他總結從略;培靈會筆記到此結束)

2016年9月23日 星期五

淺談對神學院的期望

(小弟寫文之時並不是一位神學生,也未曾攻讀任何課程或文憑
因此,為免引起其他人不滿或強烈反彈,這篇文章不會放上Facebook
另外這篇文章是小弟閱讀《總綱是愛—郭乃弘牧師牧職五十週年訪問》後的感想
部分訪問內容亦會在本文中引用,以表達小弟的想法)



「我認為,教牧同工應該是摩西,而不是亞倫。
亞倫講民意為先,百姓要拜金牛犢,就投其所好;
但摩西是要帶領百姓超越一切來到上主面前。」



小弟認為,現時神學院及教會之間的關係正正是「投其所好」:
教會需要有牧者上台講道,所以有「講道學」;
教會需要差派宣教士,所以又有「宣教學」;
教會需要有領袖起來輔導會眾、帶領音樂敬拜、舉辦聖經班
所以又有「心理輔導課程」、「帶領敬拜課程」、「帶小組技巧課程」
(還有其他諸如「長者關顧」、「職場神學」等等,數之不盡)

小弟曾經跟一位神學生討論這現象:
這些課程本身都有合理的存在價值、教會確實是極之需要有這些領袖
神學院確實能夠幫助不同教會解決這方面的疑難

但是,神學院的存在是否只為滿足教會需要?
神學院難道只是「屬靈的職業訓練局」,只為教會或禾場培訓工人、差派工人?



「我認為神學教育,應該是教學,而不是教書。
那些書本的知識現在隨便在互聯網都可以搜尋得到,所以是不用教的,
而是應該教學,教導未來的牧者如何思考和閱讀。
然而教人是更加難,所言者是Character Building(品格培養),
但現在教牧同工最失敗的就是沒有了character,被世俗化社會完全吞沒了。 
而更重要的是,教牧同工如何理解教牧的涵意?
教牧是 minister to God’s word,minister是服事,是用God’s word minister to people,
即是指主日崇拜,聖禮和宣道;可惜大家是沒有一樣做得好。
最勝任的是擔任事務經理,處理瑣碎的事。」



郭牧師對神學教育的見解也是小弟的見解:
真正要教導的是「如何思考和閱讀」,而不是只教導「死」的知識或理論

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何神學生畢業後,水平可以有極大差別:
沒有建立好正確的思考和閱讀習慣,就沒有對世俗價值觀的抗逆能力
結果就是人云亦云、擁抱太多屬世的思維、價值觀和次文化;
另一方面,福音因為錯誤的理解而被扭曲,「活」的道變成「死」的道
所宣講的信仰因此乏善可陳,甚至連其他平信徒都感到難以認同

順帶一提,小弟並沒有出席本年度的港九培靈大會
因為在我眼中,香港的信徒最想要的 (wants) 只是吸收聖經知識或期望靈命被提升
但實際上,香港的信徒需要的 (needs) 卻是靈性培育和神學教育:
有獨特思考和眼光、分辨世上各種事物的好壞、懂得做基督徒、懂得做人
(當然,以上都只是小弟一廂情願的想法
或許在神眼中,我們想要的、所需要的可能都是截然不同)

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信徒與門徒

(參考文章:信徒身分與責任感的迷思)

小弟頭幾年教會生活時,已經從傳道人口中得知「信徒和門徒的分別」:
信徒 (believer) 所想的是「如何以信仰面對自己的人生;重點仍在自己的人生」
門徒 (disciple) 所想的是「了解神的心意,遵從耶穌的教導;重點在實踐使命」
(「信徒」和「門徒」在此純粹是兩個詞彙,並不對照任何聖經經文;
經文中這兩個詞語是共通的,至少這是作者的想法)

聖經確實有教導如何應對人生大事 (例如事業、感情生活、家庭、財政)
但論到做門徒,教導卻是截然不同:先求神的國神的義、思念天上的事、追求永恆價值

事隔多年,小弟才偶然回想起這分別;我們太容易忘記這種分別了
也就難怪當我們把時間都放在應對人生各種議題時
我們就彷彿永遠都不會成為門徒,天國始終未曾出現

了解到這種分別,對耶穌所教導的理解會截然不同:「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耶穌那三年傳道生活其實已經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但門徒卻一直只有十二個
其餘的人都只是求醫治、求飽足、求見到神蹟、求耶穌證明自己的信念正確......

耶穌沒有拒絕這些「期望以信仰解決生活難題」的人 (倒是拒絕了試探祂的法利賽人)
不過耶穌總是在看似不適當的時候要求他們「捨棄一切、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
結果就好像某些牧者所言:不是耶穌拒絕人,而是人選擇拒絕耶穌

----

又想起「教會發展應該追求數量還是質量?」這條老題目
小弟仍然認為教會群體應該追求「質量」,但在此大前提下,有些想法倒是改變了:
我們除了要不斷反問自己有否做門徒的勇氣之外 (畢竟,門徒是難做的)
也要認清「群體當中門徒從來都是較少,信徒始終是較多」這客觀狀況
免得自己在此愈來愈感到失望、不滿,或變得自義、不斷批評其他人;
小弟認為,如果信仰群體能夠時常把「成為耶穌的門徒」作為成長目標
教會在運作上追求「數量」仍然是合理的

但正因如此,令小弟感到不滿的,不是教會,而是教會以外的機構
尤其是那些出版書籍刊物、舉辦課程招收學生的大機構:
這些人只著眼於信仰群體的渴求 (wants),卻不留意他們的需要 (needs)
因此,坊間出現了不少跟以下題目相似的書籍、文章、講座:
「信徒應該如何談戀愛」、「信徒如何避免陷入錢財的誘惑」
「基督徒管教兒女101」、「基督徒在職場上做好見證的十種守則」等等

澄清一下:這些服侍仍然是有合理的存在價值,對信徒的服侍仍然是適切的
但整體而言,這些服侍都只是「幫助信徒信長,以信仰面對人生各種難題」
教導他們「如何成為跟隨耶穌的門徒」的服侍卻相形見絀、毫不吸引

如果連刊物、課程這些教育渠道都不勇於挑戰「弟兄姊妹要做門徒」
反而只是幫助他們解決生活難題、使他們滿足於做信徒
難怪弟兄姊妹愈來愈少「求神的國神的義」,卻更著緊於自己的人生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60917

《忠心不義》(路16:1-13)
講員:朱秉仁先生

(開場白從略)

(開場白之後是一個小故事
旨在說明「世人以為自知將來會去那裡,但實際上他們不知道」)

這段不義管家的經文比較難解
為了明白其背景,我們可以從第15章那裡開始考究,又或者從第9章開始:
跟隨耶穌的人當中除了有門徒,還有法利賽人、文士等等
整個旅程途中,他們一直留意耶穌說了甚麼

因為法利賽人聽見耶穌講不義管家的比喻
就嗤笑耶穌,覺得祂胡說八道 (16:14)
所以耶穌又講了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

其實自浪子回頭的故事開始,連續三個故事都跟錢有關
浪子回頭的故事當中,小兒子本來是想做父親的奴隸,卻率先被父親制止了
而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中並沒有僕人,只有不義管家這故事當中有

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當中
財主只把錢財花在自己身上,忽略拉撒路,但這不是財主落在陰間受苦的原因
(16:29)「摩西和先知的話」所指的是全部舊約聖經
=> 財主不只是一次半次的袖手旁觀,而是整個人生都無視聖經教導

不義管家的故事是耶穌刻意要向門徒說的
因為聽完浪子回頭的故事後,門徒並沒有真正明白「甚麼是神的愛和恩典」

不義管家所帶出的問題不是品格問題;不只是貪心,還有神學問題在其中:
「事奉瑪門的價值觀」,教會對此從不感到陌生
見到有些基督徒刻意出錢在報紙上刊登禱文,
只祈求經濟好轉,卻從不講公義及其他社會中的問題;這些就是「事奉瑪門」
原來不同年代的信徒都誤以為金錢是神所賜「唯一」的福氣

永恆生命並不是在乎自己得到幾多從神而來的東西,卻在乎有否行道

耶穌看似在稱讚不義管家?
不義管家就好像 (15:1) 那些稅吏和罪人一樣,想沾耶穌的光
在眾多故事的人物當中,他的角色跟財富最沒有關係
但同時他是最為自己打算、最積極謀生的;又知道人情債總比錢債難償還

不義和忠心為何走在一齊?因為神覺得他值得信任
=> 不只是我們講「信神」,其實神也想信任我們
信任到一個地步,甚至將天國的事、他人的生死等大事都交給我們

可靠和忠心,在於知道甚麼東西才有永恆的價值
並且要好像這不義管家一樣,不放棄自己的生命力
(如此,我們作為基督徒才能夠確知將來要去那裡)
(編按:把財主和拉撒路的故事聯結起來)

2016年9月17日 星期六

無限循環、永劫回歸之上的神

1. 回想昔日的戰亂、內憂外患中
王明道、倪柝聲、宋尚節、潘霍華、馬丁路德金......無一個不是癲狂
遇上非常時期,就在不同地方出現了非常的教會領袖;
禍患過去了,大家都學習「把握機會、追求夢想」
因此又有成功神學、追求人數增長、宏偉建築的發展大計;
一直走到這時代,似乎又是改轅易轍的時候

2.「不斷犯罪、被外族侵略而受苦、向神哀求、士師起來拯救」
《士師記》這種循環出現了好幾次

可否就此推論:基督教的歷史就是充滿了這些無窮無盡的循環?
我們所身處的世界也是充滿循環,甚至是無限循環
(例如水在大自然中的各種形態、日月星宿的運轉、
人的離離合合、世界各地的紛亂與和平)?

突然想起著名哲學家尼采所提出的「永劫回歸」:
「對這個思想我們以它最可怕的形式來想想看,
既沒有意義也沒有目標,由無出發又回到無,
是不可避免的回歸,永遠如此,即『永遠的回歸』,
這就是虛無主義的極限形式;『無』(亦即無意義) 一直持續到永遠!」
(摘自《權力意志》)

尼采所講的「無意義」,又使我想起《傳道書》的「虛空」
各種可見的循環都是虛空 (1:4-11, 4:13-16)
除此之外,天下萬物皆有定時 (3:1-8);互相相反的事必按時候出現

《傳道書》以上的內容似乎跟「永劫回歸」非常接近
差別在於《傳道書》當中仍然有「神」的存在
換言之,《傳道書》向我們暗示:
無限的循環、永遠的回歸都不過是神的手段;神始終在凡事虛空、永劫回歸之上
就正如基督的整個救贖過程,以及將來的再臨和審判,都只會出現一次

這是一個極大的好消息,因為我們通常只見到虛空
只見到自己不斷懊悔,又不斷犯錯的循環
只見到地上教會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歷史
只見到那同時包含各種極端的福音被人過度切割、各取所需
甚麼立場都有的聖經經文甚至可以被人順手拈來、大造文章
......
這些可能都是無限循環,都是虛空,都是捕風
以前如此,現在也如此,將來可能也如此
但神原來一早在我們能夠理解之前就已經作出安慰
提醒我們這本來就是世界運行的定律,使我們不至於太失望、太氣餒
縱然我們學像基督時,或許未能跳出永劫回歸的限制
但我們也要繼續在這些循環中盡自己的本份

就算我們真的失敗了,也不過是回到永劫回歸中的起點
正如十二門徒未能在耶穌的十架路上跟隨到底,耶穌一早已經料到
但祂在上十架之前、在門徒了解清楚之前,就已經安慰了他們:
祂復活後會比門徒先到加利利去 (加利利是門徒開始跟隨耶穌的地方)
因此,返回加利利象徵著重新學做門徒,也就是回到循環的起點

----

(終於把第四項感想都記下;
現在看來,刻意跟前三項分隔開是正確的選擇)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坐三望四

組長曾經提議小弟分享聽道後感想 (並在blog中公開)
其實以前聽道都有不少想法,不過是跨範疇的聯想較多,其他人不易察覺


1. 個人期望的落空
小弟一直認定在這種時勢,信仰群體不能拒絕面對部分艱辛或沉重的議題
倒是在那星期六晚當中,所聽到的基本上是跟外界「無關」

按牧師所言其實是有關的:神可以在我憂愁的時候要求喜樂,憂愁與喜樂並存
想從神身上尋找共鳴,其實是自己的一廂情願及偏見

始終有失望,感受是無可避免的,但仔細了解感受的來源後,很快又能調節過來


2. 個人期望與神的回應
失望的主要原因是正如牧師所說,神的回應跟小弟的期望有落差
但小弟突然想起了之前那「看見與看不見的迷思」(Hymnology 31)
或許在神眼中,完全符合我心中那些想法的回應反而會令自己陷入惡性循環
繼而期望神將來也能夠給予這些回應,加深自己的一廂情願
若真如此,「能夠在此事上感到失望、個人期望落空」就是一種恩典


3. 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福音其實就是兩個極端皆有,兩種極端共存......」
這使小弟回想起往事 (未曾了斷的恩怨情仇 (四.最終回):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其實小弟一直都不反對「極端共存」的觀點——信仰本來就是充滿矛盾
就算看似互相矛盾,都可以是真理的一部分,互相矛盾的取態都是可接受的

小弟唯一的疑問卻在於群體中會否只呈現一種偏向、一種極端
而另一種極端卻常常被輕視,甚至連相關的經文教導都被忽略?

(注意:"Bring Balance to the Force" 的原意是制止惡意使用原力,而不是正邪的平衡
小弟現借用這詞的目的是「正確認識神」,而不只是提倡「兩種極端也要同時存在」)


(還有第四點,不過因為篇幅所限,稍後再記下)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60910

《拒絕耶穌的因由》(太11:16-19)
講員:祝宗麒牧師

當人拒絕或懷疑信仰,有時並非因為不信
卻因為外來的新事物或新事件,使人覺得那事比耶穌更迫切、更貼身

施洗約翰的疑問:「我所傳講的道並沒有拯救我?」
正如這代的人都問:「信耶穌有飯食嗎?」
「可以幫我處理____________嗎?」「與我何干?」

(v. 11:16-19) 玩遊戲場合,想載歌載舞
施洗約翰被人以為發瘋,耶穌被人批評貪食、好酒
但智慧總能 "vindicates" 一切誤解

(v. 20) 人民始終沒有悔改
1. 不是信或不信,而是「信」變成了次要的事
2. 求神蹟
(忘記了是否有第三......如有請告知)
我們總找到理由拒絕耶穌

我們想要有甚麼神蹟?甚至使耶穌後來晦氣地說「不配有神蹟」?
我們太學術地討論信仰,使後來情況不如我們所想時大失所望?

Fixate (小弟在此解作「信仰定型」)
福音同時有兩種極端:
一邊是「世上無一個是義人,無人能靠自己得救」
另一邊是「凡投靠耶穌就得救」

我們對信仰擺姿態?
例如:「求悔改,就赦免」
有人認為太便宜,所以不合理;也有人認為「本乎恩,因著信」,所以合理
兩者因此爭執,互相指責對方沒有真理 (但其實兩個極端可以同時存在)

難怪福音對著聰明人顯得愚拙,對著小孩等卻顯得明白

我們有著狹隘的信仰觀?因此神的同在、工作違背我們的期望?

福音其實就是兩個極端皆有
你想要「喜」,卻收到「悲」;我想要「悲」,卻收到「喜」
當我們有偏好、取態時,這些取態反而容易阻礙我們回到神面前

最後一段經文 (v.28-30) 看似沒有關聯?
無論我們如何,只要願意回到神面前就得安息;與神同在,一齊負軛

2016年9月9日 星期五

沒有「先知精神」的信徒領袖

不少人認為先知能夠預先知道將來的事;
或許有時確實如此,但我更相信人所知的是十分有限

如此,怎樣才是「先知精神」?小弟粗略地列舉以下四點:

1. 認清甚麼是神的話語、神的心意、我們應該如何回應

2A. 不怕環境惡劣,不怕對象心硬、拒絕接受
「放膽講出神的話」:要遵行這命令本是十分困難

2B. 不怕他們的排斥、恐嚇,不怕因此變得孤獨
先知真正的後盾是神,不是其他人

3. 不自義,不因為自己作為神的工具而變得驕傲,懂得拒絕外來的引誘
也要拒絕把自己的想法凌駕神的心意,也不隨便代替神論斷別人

4. 同行的精神:責難及批評別人而不自義已經相當難
但最難的是「因為他人的不順服,先知與他們一同承受結果」
對不少領袖而言,那結果其實與自己無關,完全可以置身事外
但先知卻沒有只考慮自己安危,沒有選擇逃避

----

小弟所列出的四點特質都相當關鍵
沒有第一點就不是領袖,最多只是假老師
沒有第二點就不會宣講,最多只是跟隨者
沒有第三點就會好像約拿,是一個自以為了解,但實際上不了解神的先知
(至於第四點是否必要,小弟仍需思考一下,歡迎各位提供意見)

無緣無故為何有此聯想?
是因為眼見選舉日完結後,輿論氣氛不但沒有靜下來,反而愈來愈激烈
互相的指責、謾罵,不斷的分黨分派,沒完沒了
發表言論的、主導輿論氣氛的人當中不乏領袖級信徒 (不在此開名了)
就連他們都是公然結黨、「埋堆」、「歸邊」,好像忘了自己有著基督徒的身份

小弟不禁疑惑:如果他們身處舊約王國時期,
這些領袖的言行能夠帶領以色列人順服神嗎?能使他們認識神嗎?

小弟不敢想像到底在神眼中,香港的基督徒 (尤其是領袖) 是怎麼一回事......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迎向黑暗

外在環境十分混亂、十分不合理;見不到神的痕跡
眼見、聽見的人和事都使自己失望、感到挫敗
不知道自己還可以做甚麼,甚至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求甚麼、禱告甚麼

在這種心情下回到教會崇拜,很難想像可以如何敬拜神
怎料詩歌高舉「神是王、神仍在這裡、仍然掌管一切、也是教會的主」
自己好受感動,好多眼淚走出來

「且慢,為何我沒有印象見到 Gary 你哭過?」

是的,小弟所說的確實不是最近的經歷
卻早已是兩年前的事 (2014年8月;那時 "831"、"928" 都未出現)

兩年後迎來了相似的處境、相似的訊息
崇拜或許感動了其他人,但沒有再感動我

兩年以來,我堅信神仍然是王、仍然掌管一切、帶來盼望和出路
諸如此類諸如此類......但之後呢?之後又如何?
這種教導只懂得叫人祈求、等待神出手,彷彿自己不需要再做多餘的事?
我們見到又大又難的題目就只懂得「放手交托」,期望神必會替我們解決?

----

想起有一次聽道,牧者說「就算是最黑暗、最邪惡的地方,神都可以在那裡」
這看似是「阿媽是女人」的大道理,實質不然
因為在不少弟兄姊妹心目中,「忌邪」等於「潔癖」
所以又誤以為「基督徒必需遠離這些污穢的事,甚至連了解一下都不應該」

倘若「有黑暗有邪惡的地方,一樣可以有神」的話
小弟難免會認為:神容許有黑暗和邪惡曝露於人眼前
因此,其實我們需要認清眼前的黑暗和邪惡到底是甚麼

難道神的光只為照亮自己的前路?只求自己不仆倒?
如果基督徒不願意迎向黑暗,神的光又如何照在黑暗?

所以在我眼中,那些只懂得說「要清除自己內心的黑暗」
卻不願意面對和辨認外在黑暗和邪惡的弟兄姊妹才是真正的軟弱
對比之下,「黑暗一時的遮蔽,使我們見不到神」其實算不上是甚麼

----

延伸閱讀:《德蘭修女與心靈黑夜》

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

講座筆記 - 20160827

《文學與信仰》 講員: 黎海華女士 (阡陌文藝雙月刊總編輯)

文學與信仰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因為時間所限,講座只集中講一點:跨越

1. 信仰中的跨越行動
信心就是跨越,好像《桃花源記》: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信心本身就是翻山越嶺,跨過危險艱難
我們並不如當年使徒,不能直接望到、聽到耶穌,所以要靠信心

《聖戰奇兵》(第三集 Indiana Jones) 其中一個情節:
踏出信心的一步,從懸崖邊開出一道橋
(編按:橋是隱形的,不能從懸崖邊看見,所以確實是信心的一步)

昔日過紅海,祭司需要一馬當先、身先士卒 (也是靠信心)
信心的跨越就是不用舊有的視角,卻用更新的尺度 (特別是去到盡頭、極地時)

神最大的跨越是道成肉身
閱讀聖經時慢讀咀嚼,跟文學非常相似
(之後講員引用《賽53》) 再加上會幕的預表,怕我們不明白

神不只是講出來,更是把道成肉身展示出來,這本身就似是文學行為
舊約似是講故事,到了新約時神就是故事本身
這就是文學和信仰最大的共通處,為了擊碎我們的石頭心,變成肉心

文學的閱讀和創作跟信心一樣,都是深度冒險行為
需要人離開安舒區,「出生入死、出死入生」

馬克吐溫的《乞丐王子》當中
王子和乞丐兩位主角互換衣服及身分,兩個人的經歷都非常艱苦
王子有乞丐眼光,變得有情懷,不養尊處優;乞丐明白王宮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 突破原本處境,換另一角度看事物

以想像力衝破老生常談、約定俗成
「有人說韓劇都有慣例公式,所以我們都可以是編劇家了」(眾笑)

(之後講員再舉兩例,可惜小弟都未能記下名稱:
一個是扭轉性別角色,由男性作雛妓、女性作為老闆的鬧劇
另一個是描述一位科學家的兒子與世隔絕、情緒瘋掉,後來自願前往外太空作外交大使
跟外太空派來的大使一樣,各自在另一領域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

西西《可不可以說》:無限想像空間,大玩文字遊戲
=> 文學可以開拓我們空間,超越正常想像

曾聽說「文學常被批評不夠實用,不能用作牧養」
倒也有人說「當年不少人被文革逼到發瘋、自殺,文學卻救了自己」
也有內地牧師說:雨果的作品使自己信主
(其中一個是《孤星淚》,另一作品名稱未能記下)

誰說文學不能使人進入信仰?只因我們未去到那境界
連小朋友都覺得《可不可以說》可笑 => 他們最心領神會,天生就是詩人
大人不明白的詩,小朋友卻是一聽就明白;思路拐彎就成了創作

2005年書展時,龍應台談到「眼光的跨越」:
「其他動物留意事物只用平面的眼光,但人可以將事物立體化」
神另外又賜予心靈的眼睛,有時可以看局部,有時可以是全部
又有時可以把其中一個角度看成是另一個

彭楚《紅木馬》:四歲孩子不能說出完整一句說話
於是有一日故意從公園的紅木馬上跌下,從那裡開始看生死、固執等事物

《野性的呼喚》:布拉格納犬受過虐待才發揮真正潛能,
認識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世界;以狗的眼光描述人性的荒野

面對社會、世界,我們需要借想像而跨越,不應該視之為理所當然,
否則會使我們不再懂得遊戲、散步、甚至不懂得再去說話

《Treasure Islands》是作者透過跟小朋友說故事而集結成書
C. S. Lewis 透過長時間散步才寫出《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閱讀鍛煉我們的耐性,多讀幾次後見到的東西會不再一樣

舉例:海明威《戰地鐘聲》、梁秉鈞《旅程》
=> 信仰又似旅遊,都是一種跨越
旅行可以讓我們看新事物;改變了行程,看到的和經驗到的都會不一樣
=> 旅行的期待:走更遠的路,跟不同人談話,跨越既定的環境,看見更多不同的事物

得救見證不約而同地都是一樣?
要有更多真實感受的經驗,自己獨有的經歷
「曾有一次神學院畢業禮,拿起學院製作的畢業禮刊物,
製作精美,但學生寫作的內容卻一式一樣,毫無新意,好可惜」
擴闊視野,開拓神國度的夢想,這也可以是美好的見證

3. 結合信仰文學的跨越行動 (不要問我第二分段是甚麼,我沒有記下......)
突破機構籌備一青年工作坊,讓來自中產家庭的青年人學習合作、學習做人
學習寫作也是一樣:要先有價值觀,才可以言之有物,分享開去
青年人「閱讀我城我民」,留意社會面貌及當中的人,
正如耶穌走遍各城各鄉、見到人「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又似飲茶,需要慢慢品嚐當中滋味
王爾德《快樂王子》:看似快樂,實則不快樂;看似幸福,實則不幸福
空有王子的頭銜,不知百姓生活,死後明白多了,才成為真正的王子
對比耶穌的生平:道成肉身、降在馬槽上
《耶9》中的禱告:教會的祈禱會很荒涼?無火無水無眼淚?

(文學和信仰迫使 )我們需要跨越再跨越,生命不斷被塑造被雕琢

----

個人感想:
倘若感到筆記混亂請勿見怪,因為小弟自己都有這想法

小弟出席這講座純粹出於好奇;
自知中文根基甚差,最多只能說理,不能也不敢嘗試文學

不過,小弟認為香港現時有太多人走出來寫字,
有不少是故作文雅、實則狗屁不通 (例如鄺俊宇之流),根本就是荼毒大眾

講到信仰,小弟認為牧者要有眼光,提供羊所需要 (needs) 而不是羊想要的 (wants)
文學作品能夠發揮創意、鼓勵人打破框框,當然甚好
但那些濫情的、情緒宣洩的、心靈雞湯的文章,
似乎只為了爭取共鳴,卻是好心做壞事,對信徒的靈命得益甚微
(這也是我對身為師母的羅乃萱女士頗為反感的原因)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五十八)

曾經聽過如此一句說話:「這世代沒有智能手機,就似是生存不了。」
這句說話本質上錯得離譜;人沒有智能手機當然也能生存。
正確的講法應該是:「如果這世代沒有智能手機,別人會以為你不再存在。」
不信的話就立即拋棄自己的手機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