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Hymnology 25

小弟再一次不能出席青少年牧區的敬拜隊訓練
回想起來,這現象好像已經持續了超過五年,莫非當中暗藏啟示?

----

曾經跟身邊的人討論過「事奉專職化」這個概念
簡而言之,就是為了提高事奉水平,不但引入各種標準,就連服侍者也要有足夠資歷
這種現象雖然算是明顯,但有意見的人卻不多

弟兄姊妹常常說:「大教會資源充足,會友當中不乏全職音樂工作者
所以無論教會崇拜、詩班、管弦樂隊,敬拜音樂都較容易達至專業水準」
但實際上,那些人數相對較少、資源較少、
水準尚且不及的群體也是同樣「期望達至某某敬拜事工的專業水平」

換言之,敬拜群體雖有人才、人數、資源上的分別,目標和期望卻頗為接近。

弟兄姊妹對此的回應通常都是「敬拜要更新」、「要為神獻上最好的祭物」等等
小弟並無異議,但小弟卻有兩個問題想在此提出:


1. 我們會否把「敬拜更新」和「音樂更新」混為一談?

作為事奉者,要求不外乎:詩歌要好聽、和音要準確、豐富的音樂元素、
先進的音響設備和技術、甚至要有好好的環境——但這些都是外在的
對比起來,較深層次的、內在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
(例如:敬拜要更流暢、訊息要更清楚、顧及未信者而避免使用某部分詞語等等)

曾經聽過有人問以下的問題:「為何不去 (無論跟基督教有關與否) 演唱會?
如果只是為了追求音樂,總有其他地方比教會好吧?」
同理,我們必須常常留意敬拜吸引之處在於內容 (歌詞、訊息) 還是在於音樂、氣氛和感受
如果敬拜吸引人之處只在音樂,恐怕不是一件好事


2.「獻上最好」是否必定跟「專業水準」掛勾?

觀乎其他宗派和傳統教會,答案是必然的
——牧師需要在聖禮儀式中唱歌,對那些教會而言具備聲樂訓練是必要條件
樂手、詩班員的音樂水平也是非常的高,8級音樂考試合格基本上只算是最低門檻
但正正因為那些教會把事奉人員 (或聖職人員) 分隔開的緣故
今日我們才會聽到「信徒」和「平信徒」的概念

不過,當我們被教導「信徒皆祭司」、「各盡其職」、「一同參與」
在各環節上鼓勵我們拋棄這些標籤時,這主張又如何在崇拜實踐?
若非淡化崇拜中的音樂元素,豈不是變相要求所有弟兄姊妹都要識音樂?

(雖然這要求對年輕的信徒不算上是問題
但小弟必須在此讚揚那些唱歌不太好的弟兄姊妹
因為對他們而言,每星期在教會當中唱詩必定不是容易的事)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60130

《我們的敬拜》(約4:1-29)
講員:金志科先生

(對經文背景的講解部分從略)

「對上帝的理解應該要跟其他宗教不同」
我們總以為透過特定方法或方程式才可以得到神接受
例如:在特定地方敬拜 (當時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都有這種觀念)

「神是個靈」原文沒有「個」
「靈」其實應該被譯作「沒有限制——不被人操控」

「心靈和誠實」也是一條方程式?
只談「誠心所願」?(誠心所願拜其他神也很靈驗......)
當台上的敬拜不夠好時,甚至自己另外添加標準
——更好的音樂?旁若無人地自High?以自己的敬虔敬拜?

=> 不是靠「人的心靈和誠實」,因為本來就已經不太好
卻是「靈和真理」——聖靈和耶穌
神自己成為了幫助我們敬拜的工具和方程式
(也藉著神自己,我們才能夠重新與神建立關係)

回想起《約2:21》:
就算聖殿真是敬拜的必要條件,耶穌說這聖殿並不是建築物,而是基督本身
=> 敬拜必須使神被高舉

敬拜的中心是「道」
敬拜是我們 (藉著聖靈和耶穌) 與神相交的時刻
因此程序儀式 (聖禮) 全部都有「道」的支持 (也提醒自己屬神的選民)

不只是情緒上的讚美,否則會變得空洞
「神好好?有幾好?」——對祂的認知、認識有無增加?
其他人能否從他們自己的認識引證那些敬拜中的讚美?

正如「學習不應只為好成績、好前途,更是為了使自己持續學到新事物」
同樣,敬拜不應只限於在教會的時候;真正的敬拜能觸及我們生活的核心
常常被灌輸「要出席崇拜、要投入」=> 只做到「局部的息息相關」
(敬拜只停留於在教會內的生活,並未擴展到教會外,以至整個生活)
如此敬拜與生活上的情節、個人問題或際遇無關;這也是那撒瑪利亞婦人一直的想法

神接納她 => 她接納自己 => 重新接觸她以前想避開的人——與整個生活有關
敬拜使我們看清楚自己,使自己能真誠地敬拜,敬拜也就變得言之有物

「打水」只是撒瑪利亞婦人的需要,不一定就是我們的需要
我們有各自的需求、也就會有各自向神的回應...... (進入結束祈禱)

Celebrated Suffer

但求不收回報的付出
常常都以為自己能夠達到,原來不然,難怪常常失望

很想避免走入如此的惡性循環
但我沒有能力改變這些事的發展,多年來也是如此

不止一次停下來問: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我是否永遠都不能融入這種文化之中?
為何其他人看似得到釋放,我卻只感到空虛、無意義?

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版權條例

魔鬼給耶穌的頭兩個試探:
「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
「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
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後來耶穌在十字架上時,有以色列人說:
「你如果是神的兒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吧!」

=>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版權條例,各人任意二次創作?不是吧?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無語問上帝 / Disappointment With God》

作者楊腓力 (Philip Yancey) 在這書中嘗試解答三個問題:
「神公平嗎? 神沉默嗎? 神隱藏了嗎?」

這本書使我獲益甚豐——感性上和理性上皆有得益

先講「感性」的部分:
我們常常講「神的同在」、「神的同行」、「耶穌基督與我們一同受苦」
但甚少描述耶穌基督親身經歷苦難時的感受
在十字架面前,祂與人同樣感到傷心、失望、無奈
天上的父神選擇一貫地隱藏自己、保持沉默,跟約伯的情況一樣
但相比起來,基督所承受的更甚於約伯,也是世上最不公平的、最使人感到絕望的
(也是因為這本書的緣故,我想對「苦難神學」有進一步了解)

再講「理性」的部分,都是在於對聖經的見解:
1. 神如何與人相處——神自己也是不斷的嘗試,選擇不同的方式
2. 約伯所講的「親眼看見你」必定遠超於字面意思——窺探到神背後的計劃
回想自己在苦難時只從自己角度埋怨而沒有考慮神的角度,因此感到懊悔
3. 約伯的朋友說「神永遠都是公義的,所以問題必在約伯身上,約伯你要悔改」
神卻說這些描述不如約伯「向神發晦氣」說的是——神容許人類粗暴地向神發洩情緒?
(還有更多未能盡錄,不過大多是圍繞約伯和基督的經歷)

好難得可以在幾日內極速看完,期待今年繼續從書本中發掘到更多,呵呵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Yamate

(以賽亞書30:10-11) 他們對先見說:「不要望見不吉利的事」
「不要向我們講正直的話;要向我們說柔和的話,言虛幻的事」
「不要在我們面前再提說以色列的聖者」

 現今教會中總會聽到有人說:「不要講政治、不要講敏感議題」
「不要講負面、難聽的事」「不要講血腥、暴力這些不雅的事」(例如士師記最後兩章)

這巧合未免太過偶然吧?

2016年1月20日 星期三

Scouting & Vision (10)

這篇文章將會是《Scouting & Vision (8)》的延伸
那篇文章所說的大多是個人感受,但當中有不少事情並沒有解釋清楚
(尤其是「教會生態極不理想」這描述),因此小弟會用以下這篇文章解釋

----

無論甚麼時候都會有批評教會的聲音,但現時的情況跟以往有別
細心留意會發現神學老師們的指摘、不信者的批評和對教會不滿的聲音竟然是一致:
 A. 未能從教會看見基督精神,也認為教會沒有實踐聖經教導
 B. 過度被社會文化影響,既沒有抵抗的觸覺也沒有嘗試了解
 C. 彷彿失去了本身的角色定位和作用,也使外人未能察覺教會和社會之間應有的分別
 D. 教會不敏感社會的轉變,使牧養年輕人出現困難,也加速了年輕信徒的流失率

曾經私底下跟牧師討論,他表示「現時所流行的教會文化或主張包括:
  1. 按齡牧養——把信仰群體互相切割,鮮有跨年齡層的信仰分享
  2. 個人化信仰——使信徒的視野變得狹隘,也影響了他們如何理解聖經和信仰
   又因強調信仰的主觀性過於客觀性,使神學、思考、批判和邏輯皆被輕視
  3. 偏向流行歌的敬拜文化——偏向著重音樂元素、煽情,卻不太重視歌詞的質素
  4. 成功神學使人誤以為信耶穌保證生活改善、百毒不侵、問題迎刃而解、心想事成
  5. 功利主義——把管理公司的方法帶入教會
   過度重視業績和數字,結果盲目追求人數增長和宏偉的建築,著重數量過於質量
這些主張都在北美教會奉行了數十年,香港教會只不過是跟隨北美的潮流
北美那邊的基督教界已經有不少學術研究批判這些文化,這些聲音亦開始在香港出現」

這正是牧師慨嘆「年輕的信徒需要解決上一輩信徒所遺留的信仰問題」的原因:
上了年紀的信徒並不察覺他們以往的主張已經過時、也不察覺當中所衍生的各種問題
結果跟社會狀況一樣,年輕信徒有心想「撥亂反正」都可能被保守的教牧管理層阻撓

----

無論甚麼時候都會有批評教會的聲音,但幾十年前資訊還不如現時流通
弟兄姊妹感到不滿,不知道應該如何申訴;每一個弟兄姊妹都以為自己是孤立無援
但近年開始弟兄姊妹都在面書和Faith100等平台分享這些經歷
使弟兄姊妹知道「原來自己有不少同路人」,甚至連神學老師也是同聲同氣
結果這股力量不斷發酵、壯大,演變成今日不再受教會領導層控制的局面


觀乎現時香港教會的處境,使小弟想起兩段教會歷史:

第一段歷史是二戰時的德國教會:教會想置身事外、又因為既得利益的緣故
選擇趨向建制,甚至附和政權,又對社會各種問題無動於衷
結果當執政者濫用權力、欺壓弱勢社群時,教會仍然視而不見
後來執政者使用極權、甚至開始迫害基督徒時,教會也自身難保,只能沉默
忍耐到苦難過後 (納粹政權於二戰後瓦解),教會才開始集體懺悔

現時香港教會已經重複了「趨向建制、附和政權」、「對社會各種問題視而不見」
以及「對執政者迫害 (內地) 基督徒保持沉默」三項錯誤,小弟為此感到擔憂


第二段歷史是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對教會不滿的聲音愈來愈明顯,將會使香港教會的分裂「政治化」
立場溫和的弟兄姊妹尚會說「雖然對信仰的理解不一致,但心裡始終有合一的期望」
但比較激進的卻可能會把異見者標籤成異端,不斷抹黑和攻擊
這種情況將會猶如當年新舊教之間的衝突一樣明顯,教外群體甚至也會留意到

牧者們在這處境中的選擇非常關鍵,因為單憑口講「合一、共融」已經沒有任何作用
弟兄姊妹倘若仍然有心留在教會,他們期望見到實質行動的「合一」而不是單純的口號
他們期望牧者能夠「接納他們」——下放權力,容許他們把教會「撥亂反正」
這實際上是要求牧者放下身段、承認自己的無能,對年長的牧者而言其實是非常困難

但當牧者未能做到這一步,又或者過於固執、看不見這種狀況的話
弟兄姊妹可能會選擇離開教會,甚至是另外建立一間教會,引致分裂的局面
結果既有的教會面臨老化,教導跟時代脫節及偏向「離地」
新建立的教會相對地偏向「落地」,在年輕的信仰群體中甚或會有復興

----

各位如果看畢全文,又能夠明白和認同當中內容的話
就會明白為何小弟會說出「社會生活環境極不理想,教會生態也極不理想
但年輕的弟兄姊妹卻要在此情況下承擔起信仰傳承的使命」這種說話
也會明白牧師為何慨嘆「年輕的信徒似乎要為上一輩所遺留的信仰問題執手尾」了

話雖如此,小弟始終對未來感到樂觀——有「危」就必定有「機」
小弟也深信神始終是真正的掌權者,祂必會引導我們走過這境況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在壁屋監獄唱《高山低谷》

又大霧又凍又下雨的天氣使我們在戶外打冷震,不過仍不能阻止我們前往的決心

一行八人進入壁屋監獄,在檢查登記時就已經花了不少時間:
必須事先申報要帶進去的物品,還要登記身分證及經過金屬探測器;
小弟也就只帶雨傘、紙巾和非智能式手錶進去,電話等財物都放在監房外

經過至少4、5道閘後才到我們的佈道場地
今次對象都是21歲以下的男性 (下稱學員),都剪了頭髮,未判刑的和已判刑的都有

為了一開始就吸引他們注意,先唱了《Shall we talk》和《高山低谷》
都是 (對他們而言) 有意思的流行歌;學員們似乎不太抗拒,就跟著一起唱
之後我們又唱《愛是不保留》和《愛再不是傳說》,怎料他們都懂得唱
有好些地方我們唱錯了反被他們糾正 (哈哈)

之後開始玩遊戲,眾人都很投入
有好些學員未能參與而面露不悅,實在替他們感到可惜
緊接著由李博士分享「浪子回頭」的信息,他的措詞和步法都跟黃子華有點相似
我們和學員都是第一次聽,信息內容很精彩,最後的故事也很催淚,決志人數並不少

終於來到了分組陪談,不少學員都表示已經聽過福音 (感謝主)
(根據李博士所言,每星期都有不同佈道隊工探訪,有些學員幾乎都認得同工了)
可惜時間已經不夠用,未能詳細回答他們的疑問

就連負責這次活動的同工也表示「感受到大家都是認真服侍,
並且有充足準備,主題和訊息對他們都很適切」

剛剛走出監獄的一刻,就想起周潤發的電影《監獄風雲》(哈哈)
因為未能在監獄拍照,所以回到教會後又補拍了一張團體照:

李博士正準備招募一隊20人的隊伍,在3月26日舉行更大型的全日佈道活動
估計到時會有更多學員,而且必定會比這次更難應付,呵呵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60116

《以弗所書選讀﹝一﹞ 我係真.__________》(弗1章)
講員:祝宗麒牧師

最近的時事總牽涉到「真.XX」,這是身份的問題;思考自己有甚麼身份

《以弗所書》當中的內容也牽涉到同樣的問題——「我 / 你是誰」的問題
參考《創世紀》
1. 我們是按神的肖像而被創造——神吩咐亞當管理世界、為動物命名
「人被造,魔鬼也是被造,但魔鬼不甘心、想與神同等,結果就 (出現了罪)」
2. 我們是神所愛的對象——神與人溝通,邀請我們去完成祂的工作
3. 反映神的形象
4. 我們被神祝福,又使別人因我們得福

「我們有這些身分又如何?」——對我們這一刻有何關連?
如果我們沒有答案,別人就會把他們的答案強加於我們身上
就如蛇說「其實你們可以好像神一樣知道善惡」(意譯,參考《創3:4-5》)
又如好多人說「好的___(身分)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個身分可以有好的影響〔那身分應該做的事〕
也可以有壞影響〔那身分不應該做的事〕

(在教會一段時間) 已經覺得很多跟信仰有關的事是理所當然?

身分可以引致偶像崇拜:我們總會很想追求某些身分、某些東西
如何決定是否偶像崇拜?根據甚麼標準?聽誰的話決定?

我們的際遇影響我們對身分的見解,尤其是受過傷害的,觀念可能更根深柢固
「以前經歷過某些事,所以我 (到了現在都是) 如此應對」
「因為別人如此如此,所以我的行為顯得合理」

反思有甚麼事阻礙我們在2016年更新?
若不更新與神的關係,會以為只需要做某些事就可以改變我們的身分
如果我們只專注在這些事上,達成後就會發現自己仍不被滿足,因此持續感到失望
——原來所謂的「新」仍然不過是「舊」;以為已經放下,其實仍然受到影響

(反思目的) 就算是服侍、神學、各種各樣的事,是否都只為滿足自己?

到底我們應該信靠祂給予你想要的,還是信祂給予祂看為最好的?

回應歌《牧我一生》詩歌歌詞說「一生跟隨祂、一生緊靠祂」
建議各位不要急著唱、隨便唱,卻要好好思考歌詞:你所唱的,你真的照樣實踐嗎?

----

感想:
身體狀況不太好,筆記非常不完整
牧師的講道愈來愈抽象、哲學,身邊的弟兄形容「好哲學、好深啊」
(或者在牧師眼中,這是我們所需要的?)

「覺得很多跟信仰有關的事是理所當然?」這句說話其實相當冒險、鼓勵我們質疑信仰
但對信徒而言 (尤其是那些在基督教家庭中長大的第二代信徒) 這一關其實非常重要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Scouting & Vision (9)

(這篇文章將會是《Scouting & Vision (7)》的延伸)

現時的青年崇拜聚會人數比幾年前少,牧師和同工體諒不少弟兄姊妹的難處
因此額外花功夫籌備星期六晚以外的活動,使他們仍然能夠得到關心和餵養
就算不是「定時定點的屬靈操練」,卻仍然能夠享受以往的信仰經驗

小弟之前已經指出:知道這些服侍的人甚少
不但因為聖經教導要「在暗中」,卻也因為同工們擔心本身在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反感
——「會友優先」:本身就在教會內常常出現,理應得到優先被牧養的待遇?

起初我聽聞到這種服侍後,有同工對我說:
「我們仍未能好好平衡教會內和教會外各群體的關顧,
如果你因此感到不開心,我為此抱歉」
但我卻回覆:「你不需要道歉,因為聖經教導過:
牧羊人為了尋回那一隻走失了的羊,甚至可以放下原本已有的99隻羊。」
說罷,我們一同大笑。

這種對話其實不止出現一次,以下是另一段對話:
「我覺得教會應該要為邊緣人士付出更多,我亦嘗試花不少功夫接觸那些貧窮的、
家庭破碎的、有案底的......先讓他們更容易受到接納,能否認識福音反而不是首要。
主任牧師最近卻問我為何不重視業績,如何交代?」

(其實主任牧師不久前在某週日的講台上曾經說:
「每次講到教會人數我都好不開心——不只是因為教會愈來愈少人而不開心,
而是因為眼見不少人都把管理公司的方法帶入教會——人多就一定是好嗎?」
因此我相信主任牧師這次要求「交代業績」其實並非他的真正意思)

然後小弟回答:「聖經不是如此教導嗎?主人家開大食會,受邀的人都以藉口推辭,
結果坐席的都是本來不受邀請的人 ,當中有貧窮的、殘廢的......都是邊緣人士」
(小弟所引用的是《路14:15-24》關於天國的比喻)
說罷,又是一番大笑。

我們都知道為何要如此服侍,因為我們都知道這是出自神的心意
倘若如此服侍會使弟兄姊妹產生不愉快的情感,繼而作出抱怨的話,其實非常諷刺
如果抱怨的聲音是來自那些返教會多年、本身已有事奉那一群人的話,小弟更感諷刺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再一次聯想起 High church / Low church 的區分

在諸聖座堂聽信仰講座,突然有一聯想:
講台上所講的是新教的信仰,但座堂卻屬於聖公會

同樣是聖公會,為何會有「離地若天」的鄺保羅大主教、管浩鳴牧師
而諸聖座堂、甚至是「旺角小聖堂」相對地卻是比較「落地」?
為何設有體系的聖公會能夠容許「親建制」和「反建制」同時並存?

於是我又聯想起 High church / Low church 的區分
(參考:http://www.crivoice.org/lowhighchurch.html)

按小弟的觀察,聖約翰座堂之所以能夠是 High Church
除了是因為著重儀式程序及背後的傳統根據之外
似乎也因為他們的著眼點是放在上流的社會階層;
反觀諸聖座堂和「旺角小聖堂」卻仿傚新教的福音派偏向強調原則和精神
因此也重視實踐福音價值,跟 High Church 的態度完全不同

這可否算是互相補充、一體兩面?按小弟的觀察,恐怕不能同意
High church / Low church 之間一直都有互相批評的聲音
但在信條、禱文和禮儀上依然相近,因此唯有「道不同不相為謀」、各行各路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講座筆記 - 20160109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基道文字事工合辦 《神學與公共系列講座》第二講
《香港教會的平行時空?——香港.教會.啟示錄》
「啟示錄的敘事世界與香港教會的平行時空?
啟示錄的後殖民天啟視野,
如何與今天香港教會的處境接軌並展現其古代文本的生命力?」

講員:曾思瀚博士 回應講員:鄧紹光博士

(請注意:以下內容的括號部分是小弟按意思自行加上的)
----
(第一部分由曾思瀚博士主講)

「各位晚安......(台下反應冷淡) 各位唔係好好啊呵?」(台下一片笑聲)

甚麼是《啟示錄》中的教會?
從兩方面:教會本身是在地上,但《啟示錄》中的教會是在天上
是超越時空的教會,兩者能彼此呼應

後雨傘時代教會仍然在尋找其定位
有一次坐的士,的士司機說:
「你地基督徒都有好有錢,星期日成日搭的士,建築物又大又高」
這反映了基督徒給外人的印象

到底教會所說的、跟教會在地上的影響力、跟其他人所感受到的是否一樣?

地上教會的當然不是最理想,但應該要有甚麼特徵?
1. 承認耶穌基督是王
祂是君王元首 (1:5)、也有國度 (1:9)
教會應能夠展示出耶穌基督是王

當時這宣告其實帶有顛覆性:承認凱撒是王 vs 承認耶穌基督是王
——不是唱詩而已,也不是抽象理論 (而是實際的抉擇、掙扎)

《啟示錄》有不同的描述、不同的敘事,包括戰場上的敘事、敬拜的敘事

(5:8) 其實在那年代的「燒香」通常是給予凱撒神像
因此不只是描述四活物和24位長老的敬拜儀式,卻也在對比當時供奉凱撒王的儀式
=> 顯明耶穌基督是王;凱撒不是王

(8:3-4) 誰坐在寶座上?受國家民眾的敬仰?
燒香是給死人的;經文中君王沒有死但人照樣燒香
=> 再一次強調耶穌基督是王;凱撒不是王

很多人讀新約會看使徒保羅和彼得的寫作,卻甚少看《啟示錄》
聖經一直有說「為君王祈禱」,但約翰卻沒有在《啟示錄》寫上此話
——甚麼情況之下作甚麼回應?
約翰當時經歷的羅馬社會已經開始迫害基督徒,所以約翰的回應與眾不同

《啟示錄》實際上是詛咒 (在地上掌權的) 君王
但有些教會卻不會講《啟示錄》,只懂得講「為君王祈禱」

在地上掌權的說:「我的權柄甚大,所以你們必定要服從我。」
約翰卻說:「耶穌基督是王,祂的權柄比那些在地上掌權的還要大。」
所以教會不應該只幫君王祈禱


2. 拒絕邪惡
講以弗所教會——「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
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
你也能忍耐,曾為我的名勞苦,並不乏倦。」(2:2-3)
=> 外來與內在的教會危機

「某情況下不會容忍」、「為主的名勞苦忍受」
=> 教會要懂得分辨「甚麼事可以容忍,甚麼事不可以容忍」

不應絕對包容:敵擋真理、濫用權柄、假使徒皆不能容忍
最重要的是「為主的名在極不理想的情況下勞苦忍受」
=> 反思教會有否包容邪惡的事?有否包容假的教導?

教會拒絕邪惡是要付代價,為此勞碌

作戰的敘事 (7:4)「144000」這數字代表甚麼?
猶太人?非也,因為有些支派沒有出現
只是要湊夠144000這數目;也不可能要求各支派都是剛剛好12000人

聖經中每逢是12的倍數就是跟「神的子民」有關
每逢是7的倍數就是跟「完全」有關
所以144000代表「神的子民」

《出埃及記》當中的十二支派需要進入迦南地——他們需要以戰爭佔領那些地方
天庭上的敘事 (7:9) 約翰見到144000人
身穿白衣的人跟之前那144000人是一樣的,僅是身處地方不同
——天庭上是144000人,下面是無數人

為何要記低這些數字?
正如舊約大衛王數點人數一樣:是為了戰爭

=> 教會在地上要有作戰的形態,不應有享受的形態
但今日的教會卻想在地上享受,無意識要有作戰的定位

再談的士司機的經歷:
基督教給人的印象是「很富有」=> 教會失去了本身 (關懷貧窮、財富均分) 的作用
沒有傳達該傳的訊息;其他人也不能藉著教會看見基督

「作戰」以現代術語就是「抗爭」
當然不是拿起致命武器殺人,但卻是為了自我保護


3. 遵守神的命令
這跟第二點有關:神是這軍隊的帥領
所以舊約才有「妥拉 / Torah」

(1:3) 只「念這書上預言的」是不足夠,還要「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才是有福
=>《啟示錄》並非只有一個寫作目的,卻還有第二個

「沒有向邪惡說不,難怪我們的信仰群體搞成咁」

戰爭的畫面 (12:17) 守神誡命
在教會和自己所屬的群體中活出信仰,外人就不會見到其他文化,卻會見到基督
也會見到耶穌基督是王、見到公義被成全、真理被宣講

「家庭」的寓意乃借用當時希臘羅馬文化的「每個家庭只有一個一家之主」
不只是溫馨、窩心,但也遵守作為一家之主的神
耶穌是祂的代表;這是「基督的家庭」


4. 教會不能完全配合社會,兩者之間的張力永遠存在
權柄體系之間有衝突,但聖經的角度從來都是少數群體的角度
《使徒行傳》中傳福音的不是「基督徒」——當時只是信耶穌的猶太教信徒

敬拜偶像的環境當中 (2:12-15)
在當時社會,運動會、大食會都係先祭祀偶像後才開始
因此保羅才需要辯論「應否食祭祀之物」
因為猶太人 (猶太教) 本來就不需要做這些儀式
羅馬的寬容社會政策也沒有迫使猶太人進入這些地方、做這些事
但後來開始有信耶穌的外邦人出現
這些人面對兩難:信耶穌就應該不做,但外邦人本身的習俗是要做
最容易的處理方法是「又信耶穌又拜偶像」,真是「容易的道路」

但教會要以少數群體的角度選擇一條難走的路
《啟示錄》表示教會不能完全融入社會,否則完全無分歧,也就不再另類

=> 教會有責任使外人知道教會本身的信仰是甚麼

(講員最後講述另一位的士司機對基督教的印象
這位司機認為基督教曉得正義,印象偏向正面,使講員感到安心)


----(中場休息十分鐘,之後有收奉獻程序)----
(第二部分由鄧紹光博士回應)

Free Church:自願地選擇相信、信仰活動自主、沒有外來勢力介入
vs 當年羅馬政府強迫所有人受洗,否則就是犯法要受罰
結果出現了很多有名無實的基督徒,引致宗教改革

教會沒有關於政治的教育傳承,甚至不在講台、主日學談任何政府、政治的事
也不處理教會跟政府之間的關係
這跟主流教會 (信義宗、聖公會等) 相對:他們有教義神學傳統
會教導「教會與社會、國家之間的關係是甚麼」、「(教會應該) 如何介入社會、國家」

但每位教徒都是信仰群體中的一員,都有研讀及詮釋聖經的權利
所以人人都可以分享,再互相糾正、互相補充

「Dr. Sam 剛才的解讀是從定位出發,採用了微觀的角度;現在我嘗試用宏觀的角度:」
讀聖經是要以宏觀角度研讀,否則會是支離破碎、也會產生「金句式讀經」

Wesley (小弟聽不清楚是哪一個Wesley) 曾經提出「神的工作是以五幕場景組成」
1. 起初神創造天地、人的第一次墮落
2. 神的第一次拯救——呼召以色列人
3. 耶穌基督的出現,成全了律法 (最關鍵的一幕)
4. 教會活在耶穌基督的帶領下
5. 新天新地
教會在這五幕場景中屬於「過度時期」
——本身不完滿,卻是朝著完滿的方向 (新天新地)

=> 要小心甚麼事可以做,甚麼事不可以做
=> 要留意教會本身的責任、生活形態,在地上要抗拒邪惡

「爭戰 / 作戰」的寓意並不是要用致命武器,也絕不暴力
「抗爭」是比較溫和,偏向「抵抗、抗拒」那些敵對耶穌基督的勢力

但教會自身也有邪惡,所以需要自我抵抗、自我更新
如果不去處理自身的罪就是離開了基督

對付信仰群體中的罪——要講真理
只識講「你是正確的,他又是正確的」,雖然是和氣收場,實際上卻不知道甚麼是正確

靠甚麼力量、甚麼方法?當然不是靠人的計算、資源和手段
但耶穌基督是王,縱然我們有熱血、衝勁,仍需要基督帶領
世界的方式不一定就是神的方式

「想起以前自己寫的一本書」:《不容從眾》
以為跟隨主流群體就一定沒有問題?卻可能是沒有跟隨耶穌
不一定要立即拒絕,但仍然要跟社會、國家的生活方式保持距離

世界上有好多聲音,倘若神的聲音不能藉著聖經而出
信仰群體就會變成跟其他人一樣,沒有見證可言,甚至比非基督徒更糟糕

不能同時服侍兩個主:不能同時承認社會的生活方式是主,又同時敬拜神


----
(第三部分再由曾思瀚博士回應)

最近常常遇到一種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__________合乎聖經嗎?」
做事方法和原則上的張力永遠存在

不應該問「做那種事是否合乎聖經」,卻要問「動機和結果是否合乎聖經」
同時,領袖 (不論基督徒與否) 的人格是否也配合聖經中要求的那些人格嗎 (例如誠信)?


(進入現場發問環節)「好多問題我都不懂得回答......」

Q1. 教會「為福音的緣故」、「為合一的緣故」包容極權,信徒應該如何回應?
A1. 先要問「福音是甚麼?」、「合一是甚麼?」
有沒有熟讀聖經?聖經所講的福音跟我們所傳的有沒有分別?
《羅馬書》證明了就算是已經信主的人都需要福音——福音本來就很廣闊

合一的動機是甚麼?
「根據我的了解」,好多大教會都沒有思考「合一的動機是甚麼」
但其實任何大教會都有這種張力

弟兄姊妹不應該問「大教會能否做甚麼甚麼」
卻應該嘗試尋找有心的同路人,集結成小型群體後就開始行動
否則就只會在教會內不斷批評,卻毫無實質作為


(之後有人問「教會十席」,講員選擇不回答,因此從略)

Q2. 基督徒應否做假帳?
A2. 如果未獲聘請時已知道有這些事發生,你還會繼續應徵嗎?
如果你走進這間公司上班,是否就能夠制止這些行為不再發生?
「如果你走進這間公司後真的能夠作光作鹽,我恭喜你」


Q3. 銅鑼灣書局一事,教會應否予以譴責?
A3.「你已經知道答案......」
其實就算是民主制度都會有濫用權力
有人的地方——甚至是有基督徒的地方就有罪惡
有罪人就有罪,有罪就有邪惡

Degree of evilness (邪惡的程度)
應該自問「可以在不做任何回應的情況下,接納這種程度的邪惡,又仍能做到見證嗎?」


Q4. 倘若教會只懂得宣講「平安」,如何向教會的CEO提出建議?
A4.「教會有CEO的嗎?我都想去做!」

好難改變已有既定想法和立場的CEO
我們只能夠做的是「集結成小型群體後就開始行動」和培訓未來的信徒領袖


Q5. 敢問曾博士會在其他教會的講台上作出同樣教導嗎?
A5.「問問我的學生,看看他們如何回答」
神學院都可以很容易放下「要真真正正地教導神學」的責任;這確是很大的提醒


Q6. 信徒的意見跟教會的不合,應該如何是好?
A6. 是不是有分歧就要分裂?抑或用正面的字眼講——「植堂」?(眾人大笑)

分裂的的原則有二:做法的分歧、基本教義的分歧
先尋出分歧的地方;也要反思問題是否在自己身上

如果只是做法分歧,其實不值得分裂
「但現在的教會卻會為更小的事 (更小的分歧) 而分裂」


Q7. (小弟聽不清楚問題
大約意思是問曾博士「現時是屬於《啟示錄20章》當中哪一個千禧年?」)
A7.「有很多人向我問這條問題,但我仍然不願意回答這條問題」

「如果你認為《啟示錄》當中有一個數字帶有象徵意義
就要把《啟示錄》當中所有的數字都當作帶有象徵意義;
如果認為《啟示錄》當中有一個數字並不是象徵性 (即是實質數字)
就要把《啟示錄》當中所有的數字都當作是非象徵性的實質數字;這是我的見解。」

(筆記完;感想和結語從略)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Scouting & Vision (8)

(我一直以為自己不會再寫這系列,結果我又錯了)

這次星期六晚的崇拜給我的感受跟以往不一樣:
《從亙古到永遠》《耶和華坐著為王》《主是避難所》《站於天地之間》
從頭到尾都是宣告,非常有力量
大部份時間都是述說神的特性,小弟在台下非常感受到從神而來的盼望
(也有聯想到不信的人是否也能從中見到盼望,當然這是後話)

----

但這次唱詩敬拜於我而言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有一段日子無唱過《耶和華坐著為王》這首歌,一唱就回想起某週日的崇拜
當日主任牧師在台上講《詩29篇》,之後唱這首詩歌作回應

事隔兩年,我仍沒有忘記那次聽道經歷:(參考我當時的記載)
我當時其實帶著很大的負擔去聽道
——我留意到教會在詩歌敬拜、牧養、信仰觀、信仰傳承方面的不足
但牧師在講台上說「不應該以一時一刻、平面的角度觀看」
「神不只是空間上作王,也在時間上作王」——祂始終是掌權的王
使當時的我回想起另一位牧師憶述《以西結書37章》枯骨復活的異象
——倘若神能夠在昔日的教會當中坐著為王、為教會帶來復興,
那麼神在今日以至將來也能在教會當中坐著為王、為教會帶來復興
所以我當時決定嘗試作出同樣的認信,相信神仍會繼續看顧、祝福和使用我們

兩年後再唱這首詩歌,我再次回想起那異象以及當時自己的認信,仍然相當感動

----

唱完四首詩歌後牧師上台帶領各位祈禱
他意外地說「牧者們已經不能將他們過往的經驗套用到年輕人身上,僅能與他們同行」
又說「要為這群體以至眾教會祈禱」,那一刻我心情感到非常沉重
(我所認識的這位牧師已經算是有時代觸覺,我相信他是以過於謙卑的心說這番話)

社會生活環境極不理想,教會生態也極不理想
但年輕的弟兄姊妹卻要在此情況下承擔起信仰傳承的使命

這信仰群體也不過是「少數族裔中的少數族裔」,這使命必是又大又難
甚至可能好像後來聽道中的《以賽亞書6章》所言:「直到幾時呢?」
——到我們退下火線時這些現象、局面可能仍未解決,甚至有新的問題浮現出來
但對比之下,我更不想見到「城邑荒涼,無人居住」那種審判出現

讓我得見天之光,讓我體會天之美,
在那光芒蓋掩裡,存著那施恩之座。
讓我不忘世間事,讓我記念世間痛,
但我心頭要緊記,屬天的恩典會下降。

站於天地之間,讓我作個敬拜的人,
處身悲傷幽暗的角落,要宣告你同在,你能力沒變改;
於這天地之間,讓我作個代禱的人,
容讓每個嘆息,搖動施恩的你,讓屬天之光普照在世。
讓讚美作信心的歌,讓祈禱成燃燒的火,
打開天之門,讓這地可見光。《站於天地之間》

兩年前作出認信時心情非常激動,但今次我的情緒更激烈,一時間不能平靜下來
望著上面那堆歌詞,我完全唱不下去......我連回應的力氣都沒有
在那一刻我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軟弱、卻更能感受到神的同在及這種同在的真正意義

晚飯後能夠再跟這位牧師無所不談地討論關於信仰的事
牧師也不禁慨嘆「年輕的信徒似乎要為上一輩所遺留的信仰問題執手尾」
不過他認為「物極必反」,不需為此過於擔心 (使我想起balance of the Force,哈哈)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講座筆記 - 20160108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基道文字事工合辦 《神學與公共系列講座》第一講
《教會不能迴避的政治?——政治中的教會》
「教會群體無論怎樣逃避社會的政治、國家的政治,她終究逃避不了自身的政治!
若教會總不離政治,那問題便是,那是怎麼樣的政治?」

講員:鄧紹光博士 回應講員:曾思瀚博士

(請注意:以下內容的括號部分是小弟按意思自行加上的)
----
(第一部分由鄧紹光博士主講)

「首先我要為買了新書《政治中的教會》的人作出道歉,
因為第79-80頁當中有些描述出了錯......」
之後PPT放出以下相片:
「各位可以拍照,也可以等我出第二版時再買」

關於這講座,無論在面書或其他廣告都有一句:
「宗教 (教會) 不能逃避其本身的政治!」
這句子其實有其語境:雨傘運動前後
很多教會依舊不理會社會和國家的政治,但實際上仍不能逃避教會的政治

「政治」是一群人 (以制定規則或方法來) 安排他們自己的生活
所以教會也屬於這種群體之一 (編按:直接承認了教會是政治群體......)

「有自身的政治,所以不需要理會其他的政治?」非也!
以「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的概念作例:原則上可行,但實際上不可行
就算是極小 (存在感) 的政府也能有極大的影響力
政府與政府之間仍未能有教會的存在 (小弟理解為「教會仍未能出現於政府的存在之外」)

教會政治不是社會或國家政治的縮影,因此就要問:
A. 受甚麼規範?
B. 所向的、目的是甚麼?
C. 甚麼人創造、管理這些規範?
D. 誰是最終發言者?

引伸出更多問題:
1.「福音」——天國倫理生活 (登山寶訓)
終末的倫理教導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連?

耶穌在事工中宣告神的國,使神的國臨在、實踐,也邀請人住在神的國度中
耶穌親自向猶太人頒布天國倫理,所以猶太人理應盡力實行


2. 不需理會舊約教導?
其實舊約教導才是最有政治性的教導;若不講就很「離地」
=> 要探討舊約與新約之間的關係

舊約教導神的特性,給人生活的目的,指引我們的政治生活,在特殊情況下如何生活;
經文不能照搬,但仍然是十分指引性 / instructive
新約並不是取締舊約;最重要的一點是耶穌成全了舊約中所有律法和先知
=> 不是照搬舊約,而是耶穌展現了其如何具有指引性、
神的特性是如何、如何給人生活的目的、如何指引我們的政治生活......
=> 耶穌的生活充滿了政治,因為舊約中有好多政治生活


3. 耶穌的 / 天國的 / 上帝的政治與其他的不一樣
這政治是否只限於教會內?只適用於一小撮人?與社會分隔開?

基督徒應該有更多動力或屬靈資源,可參考《太5:46-48》
當然跟非基督徒相比,掙扎是非常實在
但神讓教會有資源,使他們比非基督徒更知道應該如何生活
而當中並沒有分開兩種目的、兩種政治生活 (只有一種共同的)

從教會以至全人類的向度 => 政治的適切性
例如:耶穌的服侍、對性別和民族的平等理念、財富均分等原則

當然政治不能取代福音或聖靈的工作,福音也不能 (直接) 行諸於社會上
但教會應該以「向社會作見證」作為首要工作
同時要以教外人作自我提醒,時刻反思自己應該遵從的原則

社會政治不是由耶穌或聖靈引導 (這一點請參考 Q & A 第五題)
就算能接受那些原則,沒有耶穌或聖靈就只是「得其形,不得其神」
——只見形式而失去當中神髓 (編按:這「神」字是很巧妙的語帶雙關)

=> 教會所相信的、所實踐的政治生活會在社會中遭遇極大困難
教會內也需要實踐,「向世人作見證」

甚麼方式實踐?不能三言兩語交代,因為未探討以下問題:
教會本身的政治生活是如何?
以色列 (舊約) 的政治生活是如何?耶穌的是如何?「成全律法」的是如何?
若有不明白,又如何實踐?

「從教會以至全人類的向度」是點題式的講述,充滿革命性,例如:
門徒爭大——耶穌教導要互相降卑、互相服侍的平等性原則等等
但我們是有否 (實踐 / 提倡),更遑論討論本身的意義?
「按我自己所聽的,如此教導少之又少」

如果不進入聖經的世界,不知道其中的政治生活,所有的論述和詮釋就都會離地
就算「跟自己有關」卻不一定「跟聖經有關」
結果只淪為「吹水 / in the name of Bible」,一樣離地
社會、國家一樣需要重新進入聖經中的世界 (重新認識聖經中的教導)
需要在地、不抽離的閱讀

轉化 / Transformation?也牽涉到另一個極少探討的議題:
「教會本身的政治轉化」跟「社會本身的政治轉化」有甚麼關係?
例如:如何對待奴隸?女人和妻子的地位?
又如何理解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又例如:耶穌、保羅的革命性教導如何影響當時希臘、羅馬的社會生活?

最後,以上所講的只是「引言」——不是開場白;僅僅是引子而不是答案
「邀請大家一齊研讀聖經 (一同尋找答案)」


----(中場休息十分鐘,之後有收奉獻程序)----
(第二部分由曾思瀚博士回應)

「以自己所知道的《太25:31-46》當中綿羊與公羊的比喻
原來自己所詮釋的深度還不夠透徹」

教會的見證或服侍通常是由互相服侍開始
通常我們詮釋《太25》會解作社會不公義,「因此我們要做更多事工或善事」
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詮釋作「教會如何面對教會群體內有需要的人」

這其實是針對門徒所講的作出回應;回看《太24》
(一開頭預言聖殿被毀,門徒詢問耶穌降臨和末世時的預兆)
在此不能忽視一個背景:為何是「綿羊」與「公羊」呢?
在舊約律法中,兩者都是潔淨的!為何最後要分開,下場不一樣?

留意耶穌是在聖殿講這個故事;
聖殿正正是教導猶太人「甚麼東西潔淨,甚麼東西不潔淨」的地方
=> 耶穌是講「誰會真正被揀選」

《太25:40》「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其實是信仰群體當中的人
但我們卻常常詮釋為「教會以外的弱勢社群」
=> 只有為耶穌的弟兄發聲 (幫助弟兄) 的人才會被揀選

而之前耶穌所講的分別是:
「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沒有和平但有戰亂)
「多處必有饑荒、地震」、「假先知起來,迷惑多人」
——耶穌預言耶路撒冷被毀的情況,藉此類比耶穌第二次的來臨

耶穌的宣講對象當中,大部份人都跟聖殿有關 (有利益關係)
他們都沒有為耶穌的弟兄發聲,這些人就是耶穌後來所說的「公羊」
「就正如內地拆十字架事件,有幾多人出聲?」
「先不講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但教會自身的政治、見證必須從內開始,否則就會對社會毫無影響力

原來這是耶穌對信仰群體的警告
不能閉門造車,自我封閉或自我陶醉
而是無論在任何環境下也要做好該做的事


----
(第三部分再由鄧紹光博士回應)

「用比喻作回應實在聰明,勝過長篇大論使人錯失重點」(會堂傳出笑聲)

終末審判面前,耶穌預先顯現;教會本身若有問題會被審判
教會本身的政治生活若未能活出神的教導,也就不能使人看見神的國度
首先要活好自己,否則不能向社會、國家延伸
自我反思在教會內、教會外的生活
不能只在教會中做基督徒,在教會外也要如此


(進入現場發問環節)「好多問題我都不懂得回答......」

Q1a. 為何非基督徒要接受我們的價值觀?
A1a. 這問題是帶著信仰角度的思考;
原因是關乎到「神對人的管治理念」
我們沒有特別理由,只能從信仰角度出發,例如「不信神偏行己路會有惡果」

Q1b. 如何令非基督徒接受我們的價值觀?
A1b. 我反而會問「如何令他們看見」;若不看見,怎能叫他們接受?

順便講講「傳福音」教導人如何生活:
「天國的臨在」、「神的管治」都是政治理解
所以沒有方法能使他們必定接受,正如信仰講求「自由意志」一樣


Q2. 如何審查教會的政治生活?
A2.「審查」這字眼太「大陸化」了;(場內一片笑聲)
就看聖經教導、身教以及有沒有強迫性
「按自己浸信會的教導,大家都有責任尋求聖靈帶領,走向同一見解
當然這是偏向 Free church 的見解」


Q3. 如果教會沒有這些教導,應該如何向牧師提出建議?
A3.「一齊查考聖經」是每位基督徒都有的權利
可以邀請「好」的神學老師、「好」的聖經科老師
也可以一齊學習、上主日學,一齊避免「壞鬼釋經」
先從自己開始,也可以跟領袖或牧者提議多查考這些方面的聖經經卷


Q4a.「教會由耶穌或聖靈引導,社會不是由耶穌或聖靈引導」是否「二元對立」?
A4a. 我會改變看法,變成「教會接受這引導,其他群體不接受」
教外人本身都認識我們的信仰,但他們選擇不相信;這分別直到新天新地才會消失

Q4b. 承上,應該如何解讀《羅13:1下》
「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
A4b. 同樣改變看法,變成「神可以使用一切權柄,但這掌權者不一定順從神」

「這雖然是Dr. Sam的專長,但我也嘗試講少少」
因為掌權者未必像教會,所以我們可以作出批判;
但觀乎聖經,在未到敵擋上帝的情況下保羅也沒有特別作出批判
不過我們在今代的處境當然不能「一刀切」(不能一概以論) ......


Q5. 教會採取封閉的生活方式?
A5. 人「自閉」是會死的;不可能絕對地封閉
就算在教會內可以甚麼都不說,但散會後仍不能逃避
另外交稅、教會因為公司註冊法需要每年付款給政府等等都是政治
沒有辦法不打交道,因此問題變成「如何」打交道、介入社會的程度等等


Q6. (問題已失)
A6. 民主社會也有好多種類
其平等觀念在形式上跟天國倫理比較接近,但實際上卻不一定
馬克思早已批判資本主義在這方面的不足
——法律平等的前提是夠錢打官司、教育品質也跟所需金錢成正比


Q7. 社會不公義無日無之,教牧應該如何應對、評論?
A7. 教會並不需要時事評論員,因此「只談聖經、不談時事」
但談價值觀的判斷:若對聖經不認識,還可以討論甚麼?

弟兄姊妹分析、深入討論時其實要小心,因為現今媒體不能盡信
就算閱讀多份報紙、聽其他「花生友」的評論就不能算是完全知道


Q8. 自己教會甚少討論不公義、趨於逃避政治的態度,應該如何是好?
A8. 馬上以聖經教導及其價值觀對照自己和群體的生活方式
正如「家教」一樣,好快就能分辨甚麼是合乎神心意,甚麼並不合乎神心意


「還有一條問題是關於區議會選舉的,我沒有能力回答,就此作罷」(筆記完)

----

結語及感想:
出席的人數不太多,諸聖座堂的低層還未坐滿

小弟之前有在《時代論壇》閱讀 Dr. Tang 的文章,都是偏向政治而又抽象、艱深的
今次講座也是維持一貫的深度,身邊的人都說「唔係好明」
不過現場問的問題也很精彩,都是帶有思考又甚有價值的問題
難怪講員會說「唔識答」,畢竟講座的內容是他長時間以來的反思 / 研究 / 疑問
這也是他邀請各位一齊問、一齊尋找答案的原因

今次筆記破紀錄地用了9頁A4紙,不知道第二講會否再破一次紀錄?

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講道筆記20160101

《迎向光明》(書1:1-9, 路5:36-39)
講員:李炳光牧師

引言:就連小植物也懂得面向陽光生長

人生態度:是無奈?只回望過去?既來之則安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見步行步?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相信明天會更好?

"Tomorrow is another day"《亂世佳人 / Gone with the Wind》(1939)
"Today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rest of) my life" (不記得這句出處......)

有人為了洞悉未來而占卜問卦,想預知未來卻失去應有原則

1. 生活在過去,或是失敗而自咎,或是自我陶醉於昔日的成功
2. 過份重視現在,活在當下 (叔本華說:「現在就是永遠」)
但「現在」並不能欠缺過去的經驗和對未來的遠見
3. 一切責任推到明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從「昨日的事」和「現在的事」當中尋到明日的意義
因我已看見昨日,喜歡今日,所以絕對不害怕明天

感恩神沒有讓我們預知未來,但說「不要為明天憂慮」
「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因為神與我們同在」「聽日會好D」

----

耶穌趕鬼被人以為是靠鬼王的能力,醫病就被人批評「安息日犯禁」,
門徒也被批評沒有禁食;總之做甚麼都被人鬧——猶太人的固執

新布縫在舊衣,一洗就收縮,連同舊衣一齊報銷
羊皮酒袋久經使用會硬化,一入新酒就龜裂

過度保守:以為舊的一定是對,新的一定是錯?
我們對神的體驗和認識,容易成為將來的限制
就算熟讀聖經,仍然可以從中學到新的事物和功課,仍需要主作工
但我們會說「已經夠了,請讓我享受生命」?
「不要讓我改變,求神繼續沿用以前那些方法讓我認識祂」?

有生命的教會必定會增長、有自由發展的動力
有新又有舊 (新舊可以共存)
過往任何經驗也能成為明日的固執,因此需要不斷更新、改變

在新的一年為神作新工作,卻不要太因循
求神使自己有新皮袋能盛載新酒;賜新衣服使自己能穿上
過新的日子、行新事、立新約、達至新的境界、新的觀念、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