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8日 星期一

發現號在壁屋監獄遇上高山低谷

上次佈道時天氣很差,今次倒是極好,萬里無雲、陽光普照,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是次大型佈道活動分上下午兩場,每場約有五十人
都是21歲以下的男性 (下稱學員),但因為他們都仍在等候宣判而未剪頭髮

為了吸引他們注意,我們先後唱了《發現號》、《高山低谷》和《這是甚麼道理》
但正如李博士所言,學員不太願意跟我們有互動,就算是識唱、想唱都不會主動唱出來
(李博士眼見台下反應不是太好,甚至在上午那場狠狠地鬧了他們一頓)

是次佈道會有話劇《浪子回家》演出
話劇內容參考自《路15》,並以四部合唱聖詩《浪子》(青年聖歌II 131首) 作結
(幸好佈道隊伍邀請到曾大汗演出浪子一角;若果沒有他,恐怕就要由小弟頂上了)

李博士分享完訊息後,就有呼召及陪談環節
下午那場有八位學員回應呼召,陪談時發現有些學員不太認識福音,感恩能夠在此撒種
倒是上午那場有三分之二的學員回應呼召,陪談時也不乏願意決志的,完全是出乎意料

負責這次活動的同工分享了很多相關的意見:
「學員的反應相當視乎本身狀況,未判刑的心理較不安定,已經判刑的反而會非常冷淡
需要給他們有更大的「誘因」(例如玩遊戲、送禮物等),才能夠逼使他們『俾面』......
基督教更新會在這方面的資源不多,能夠有教會團隊願意包辦活動,簡直求之不得;
教會團隊能夠一手包辦整項活動,除了代禱之外不需要事後跟進,也算得上方便......」

是次活動沒有影團體照,美中不足,有點可惜

----

後記:

1. 未進入監獄前,見到李博士細心研讀一份英文筆記,上面寫滿了跟信仰有關的東東
原來那是他為翌日外出講道所預備的講章,他表示打英文較節省時間。
後來在獄中分享訊息時,李博士藉著節期講出了受苦節叫做 "Good Friday" 的原因;
如我所料,李博士正正是借用了那份講章在獄中分享訊息。

2. 因為之前那晚的受苦節崇拜有聯合詩班服侍,小弟並沒有得到足夠休息,
精神不太好,下午那場佈道的陪談幾乎都要拍檔幫忙,坐著祈禱基本上都會睡著。

3. 佈道團隊暫時沒有進一步計畫在將來再舉行同類型活動
他們倒想知道青少年牧區會否對此活動有興趣、想有這方面的體驗
(不過就我所知,大專生團契已經在討論舉行同類型活動的可行性)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Hymnology 27

一個月前,小弟曾經跟一位弟兄分享了一個很新奇的念頭:
以「面對苦難,神與我們同在」作為敬拜主題尚且可行,
「面對苦難,神與我們同行」也是可行,但「面對苦難,神與我們同感」可行嗎?

「同在」不難處理;「同行」開始有點難度;
至於「同感」,聖經中似乎只有福音書中的「耶穌哭了」和客西馬尼園禱告可以作例

選取詩歌也顯得困難重重:描述「神與我們同感」的詩歌不多
描述耶穌哭泣、憂傷等「負面情感」的詩歌更是非常罕見

至於敬拜鋪排方面,若果起初沒有「頌讚」部分的話,一開始就會直接是「苦難」
如果一開始就提及客西馬尼園、「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
其他弟兄姊妹的反應恐怕亦不會太好

結果討論後一致認為:這種念頭太處境性,恐怕只有受苦節崇拜才有機會嘗試

----

兩年前的受苦節崇拜後,小弟寫了《Hymnology 7》
但之後這兩年我一直都對那段文字耿耿於懷:
當時見解不夠深入,使當中的題目仍有待深究,內容也不夠全面

感謝聯合詩班各職員,本年度受苦節崇拜詩歌很切合主題
內容也很純樸「無添加」,幫助我們把焦點集中至基督身上
但中段內容和氣氛也因此變得非常沉重,似乎亦影響到詩班在台上獻唱的表現
小弟在詩班練習時已經試過一時唱不入去,正式獻唱這次也不例外

在小弟眼中,受苦節崇拜本身就像一個喪禮,應該跟「復活」分隔開
當「伯仁因我而死」已成事實,我還要顯得「不亦樂乎」就是變態了
同理,「感謝」一詞不足以表達我對基督捨身的回應
(這也是小弟在《Hymnology 7》抱怨近代詩歌歌詞的原因)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16:15-16)

最近小弟一直在問自己:我對「受苦、贖罪、捨尊貴、全為愛」了解幾多?
當我嘗試「跟隨耶穌基督」,我又如何看待「基督」?本身認識幾多?

這些問題恐怕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再問一次。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受苦節崇拜講道筆記20160325

講員:祝宗麒牧師

第一部分:
根據各福音書記載,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後所做的事包括:
潔淨聖殿、批評法利賽人、預言末日來臨、自己受死......
都跟當時以色列人的期望相差甚遠

人與神之間的關係?人似乎總是對神充滿著期望,又因此而失望
(部分例子從略)
該隱問神為何只悅納亞伯的祭物、亞伯拉罕被神要求獻上以撒
摩西按照神吩咐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卻被以色列人埋怨
士師和王國時期以色列國的起起跌跌、先知以利亞被追殺
窮困的人聽到耶穌所講的「八福」,生活卻似乎毫無轉變
以色列人期望國家復興、嚴守律法,但耶穌說要寬恕
以色列人守足十誡,但耶穌說要變賣一切及跟隨祂
在神國中成為最大的,就要在這世界上成為最小的

回想最近的新聞、最近的生活、家人、親情,都是充滿著期望和失望?
為何無緣無故會有人抑鬱、早逝?

期望神介入家庭當中作出挽救,甚至因此恆常返教會、祈禱
卻始終沒有改變,甚至因此對神失望?

人對神充滿著期望和失望;神對人也是充滿著期望和失望
(舊約例子從略) 法利賽人熟悉律法,卻執意殺死耶穌
聖殿變成賊窩、十個被耶穌醫治者當中只有一個表達感謝
耶穌面對著法利賽人、將會不認祂的彼得、將會出賣祂的猶大,會是甚麼感想?
在客西馬尼園時,又是甚麼感想?

----
----

第二部分:(這部分比較支離破碎,請見諒)
人行走這條苦路,實際上基督也行走這條苦路
人期望神以能力解決自身困境,但神與人的關係始終沒有改善

只見主的榮光,不見主的真實 / 真正面目?

聖經沒有解答我們所問的每一條問題,但叫我們總要向前望,因為神與我們一同走這條路
耶穌基督要受死,但將會有聖靈 => 仍然要走這條苦路,但會有聖靈安慰
聖靈引導這些帶著期望和失望的人成為教會,也引導這些人去傳福音

《希伯來書》:人期望得贖,單靠「信」;這答案令我們好難相信
但回顧以往的痕跡,基督仍然值得我們信,盼望把我們引到基督,當中會有出路

Endurance is not just an ability to bear the hard thing, but to turn it into glory.
堅忍並不只是盛載難捱、不舒服的事,而是把這些事化作神的榮耀。

(見證部分從略)

神沒有直接向我們解釋,但祂跟我們同行這條苦路,有榮耀在前方等著我們

(講道完,之後進入聖餐)

2016年3月22日 星期二

Vision #22: 評論先評人?

不久前有後輩問我:「為何HK01最近受到猛烈批評?」
小弟不知從何說起,只講最能夠充分解釋的一點:「資金來源有問題。
電車全車身廣告,至少十架,甚或更多。還有紅磡站Banner,數之不盡。
只是冒起了一、兩個月的傳媒怎能承擔這種開支?
那麼『金主』的身份和背景又是甚麼?」

之後我講了一段說話,事後仍然不斷回想:「好像我這類人有一種壞習慣:
每逢見到有些言論或行為不合我意,都會嘗試『起底』找出跟當事人有關的組織和傳聞。
也愈來愈傾向先留意發言者本身的背景和陣營,然後才考慮其言論是否可取。
就連信仰上都如此——見到吳思源等輩就開始提高警覺,林以諾等輩都想迴避。」

愈來愈「揀說話去聽」,評論先評人,所以我說這是「壞習慣」。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香港人的英文水平其實真的不算好

Feeling 讀了 Filling
Stamp 讀了 Step
Fellow 讀了 Follow
Madrigal 讀了 Marginal
Treble voices 讀了 Trouble voices
還有 "Th" 的懶音:This, That, The, Three 等等

不只是學生和小朋友,很多成人也是如此

2016年3月20日 星期日

詞窮

當理性不能帶來任何結果時,就會有愈來愈多人嘗試非理性。
當正常手段徒勞無功時,人就會開始嘗試不正常的方法。
當人見不到出路,就會感到絕望。這種事其實不是很難理解。

不過如果連這些事都沒有考慮,始終強調「要有理性、希望」,
討論不會有任何共識,輔導中最基礎的同理心都沒有。

以為自己有所了解,實際上是不知道「自己原來不了解」;
承認自己有所不了解,卻仍然要堅持自己那一套想法,
然後還要因為他人的不認同而大惑不解。

除了「少用腦思考」這個較為負面的標籤之外,
我想不到任何更恰當地描述這情況的字眼。

2016年3月19日 星期六

公告:新增「聖公會 / Anglican」的標籤

為了方便瀏覽這Blog的各位 (也包括自己),因此新增這標籤
並將原本屬於標籤「Christianity」中的內容分隔開,其中包括:

23 May 2013:說不出的感受
18 Jan 2015:出席聖公會儀式的婚禮
27 Jan 2015:聖公會婚禮.後記
06 Aug 2015:聽老師分享關於聖公會的事,使我大開眼界
11 Aug 2015:《Hymnology 21》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讀書小組筆記 - 20160312 (updated on 20160313)

《信為何物》第二次開組:創造天地的主 (出自使徒信經)

Recap第一次開組所討論過的話題:「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1.《使徒信經》的「信」不是解作「信有」(exist) ,而是「信任」(trust),
而這「信任」本身也包括「信有」
2. 神創世之前的兩個旨意:頌讚與平安
3. 現代學說「神需要我們」是不正確的,我們對神可說是「毫無貢獻」
就算我們沒有被創造,神仍然是完滿的上帝
4. 何謂「見證」:從神而來的改變 vs 沒有經歷改變但感受到神的同在

----

我們信神總希望得到論證、解答,但「信」本身就代表有些問題沒有答案

講到創世,當我們信有神,其實就假設了「世界是一整體,這創造是有計畫的」
這跟「沒有計畫的創造、所有一切都是偶然間出現、世界是不完整」的學說相反

「第一因」:尋找源頭
所有關於源頭的問題 => 世界的源頭 => 神的源頭
=>「自有永有」的概念——神不受這套系統限制 (其他答案都違反「神」的概念)
問這種問題 (神的源頭是甚麼?) 是可以的,也是人神交流的過程之一

Sidetrack 1:「愛」的源頭似乎也是沒有答案

Sidetrack 2:
不信的人始終不被說服?理智不能使人信神,到最後只能靠見證打動人心
不過表現出對信仰的認真 (沒有答案而嘗試尋找) 也是一種見證
不信的人見到信徒問同樣問題,會感到共鳴,拉近彼此距離

Sidetrack 3:理性的問題背後也可以有感性的情緒

----

神創世後仍繼續參與其中,而不是袖手旁觀
「透過世界了解神」並不代表「神等於萬有」(泛神論)

如此,為何有苦難?
書中作者沒有作出解釋,但提醒讀者尋找答案時小心邏輯謬誤:
1. 眾人平等——人命無分等級;若分等級,信仰就顯得膚淺
2. 不能抹殺「苦難」的存在

=> 苦難的原因是上帝的工作;不是由祂而來,但祂能 (主動或被動地) 容許這些事發生
雖然如此,神始終掌管全地;神是擁抱苦難 (與人一同經歷),而不是直接消除

Sidetrack:《伯第1、2章》:神容許苦難

----

本書第1章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已交代了聖經中「全能」的真正意思:
不是平時邏輯上的「全能」(all-doable),而是「掌管、持守萬有」之意
因此「全能」不代表神「全部都能,制止苦難是一種責任」
就算在人的「自由意志」下,有些事始終是不能阻止的

神不做違背邏輯的事,但可以藉著「違反邏輯的神蹟」使事情「加速發展」

Sidetrack 1:
科學上「進化論」是正確的,但是否能夠解釋「物種起源」卻有待考究

Sidetrack 2:
「神不做違背邏輯的事」,神卻仍在「邏輯」之上 => 神有限制自身能力的自由、權利
耶穌基督面對限制,同樣「不行神蹟」;有「行神蹟」的自由,但選擇不實行

----

神創造我們不明白的東西,例如靈界的一切事物
=> 神有東西不願我們知道;我們需要接受這事實

Sidetrack 1:人類對靈界的干涉與迷信
交鬼的也可以接觸到聖靈、感受到祂強大的力量,只是他們始終不了解

Sidetrack 2:舊約也有不少神話化的故事,要分清楚哪些是作者加上的,
哪些是事實的,作者真正想突顯、表達的是甚麼
這牽涉到釋經、語言、文化等各方面的理解

2016年3月10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五十二)

有時上完音樂課後,老師需要等待跟家人會合,因此會去朗豪坊閑逛。

行經地底的 Godiva,老師有時會花錢光顧飲品或雪糕,有時會拿出coupon免費換領。
另外見到吸引的 Item,總會問店員「可以試一粒嗎?」
店員總會答應他的要求,令小弟相信老師必定是熟客。

之後老師又會特別留意有沒有其他新產品;最近期的是「90周年紀念限量經典系列」。
店員好心地介紹完系列產品後,小弟悄悄問:「你打算以此作禮物送贈親友嗎?」
老師說:「送禮及自用皆會。」

----

有時從地面進入朗豪坊,老師會刻意行經西武的化妝品店。
同時在袋中拿出以他妹妹署名的信封,信封內總藏著化妝品換領卡。
老師曾經一次過拿出一疊信封,小弟能夠見到的牌子包括:
Lancome、Guerlain、shu uemura、Sulwhasoo、Shiseido、YSL等等
看來細妹是化妝品品牌熟客,哥哥趁四處外出時幫她換領禮品。

不過當店員忙著準備禮品時,老師也會特別留意櫃面上其他產品。
見到感興趣的香水會要求店員讓他聞一聞,也會用手背試 Hand cream。

不知道老師是否想幫細妹試產品,但那一刻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不應該停留於此地方。
畢竟「兩個男人」在化妝品櫃位作出此等行為,未免有點那個。

2016年3月9日 星期三

真理愈辯愈明?

上星期日,教會內曾經進行一場「好有益」的討論:
「真理愈辯愈明」正確嗎?真理確實是愈辯愈明嗎?

按小弟個人經驗,反而似是真理愈辯愈不明,人也是愈辯愈顯得糊塗。

會否是「辯論不能使我們尋到真理」?
抑或是我們其實缺乏能言善辯的能力,不能使真理愈辯愈明?
又或是我們看太多《城市論壇》,以為辯論總使我們爭執,因此刻意不辯論?

聽到弟兄姊妹討論「真理本身能否辯明?」的前設,
又引用鄭培凱《真理愈辯愈昏》、阿里士多德、莊子《齊物論》......
雖然這次討論沒有總結,但小弟仍然獲益良多。

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理解經文的程度」決定了「默想內容」

教會間中會派發幫助弟兄姊妹默想的刊物,
當中除了經文,還有一些跟經文有關的引導問題 (guided questions)。

小弟為此尋求一位神學生的意見:
「按字面理解、或按上文下理、或查考文化背景,已經可以是三種不同的理解。
這三種不同的理解似乎能夠引申出三種截然不同的默想內容?」

「同意。幫助弟兄姊妹進行默想或靈修的刊物都是二手資料,是其他人預先消化的。
弟兄姊妹倘若能夠不假手於人,當然最好。」

「難怪組長當年提醒我:倚賴靈修書的階段必須盡快脫離......」

「我認為只要不是完全倚賴的話,仍然可以借用參考。
...... (題外話) 曾經有一次上課,老師就有講過這方面的問題:
他引用那種日曆式的靈修工具,當日主題是『敬拜』,但引用經文是《路4:6-7》:
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
你若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
老師說單看經文確實能夠進行關於『敬拜』的默想,
但經文出處其實是描述耶穌受魔鬼試探,Context根本就不對!」

說罷,小弟大笑。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不久前一位弟兄論到撒種的比喻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明白了,後來結實,
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他認為:平時我們默想這段經文時總會勉勵自己要更有「聖靈果子」,
但如果以另一角度詮釋,也可以是提醒我們一個客觀事實:
在信仰成長路途上,總有人較快,也總有人較慢。
我們仍然要努力學習、反思和實踐,甚至也互相提醒,
「但無論如何努力,這種客觀事實仍然不會改變。」

這種見解未免太過另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