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年初一晚的事件對信仰群體的警號

當基督教常常講社關,總是離不開關心弱勢社群,實質行動包括關顧、探訪、派飯等等。
多年以來總有弟兄姊妹認為這些行動是治標不治本,
背後的問題根源或矛盾,例如貧富懸殊、地產霸權、官商勾結從來沒有真正解決。
但這些意見始終不被信仰群體重視,更多的信徒卻是不聞不問,或缺乏足夠能力理解。

結果當這些利益衝突或矛盾演變成更嚴重的事態 (例如反對高鐵、網路廿三條、拉布等),
信仰群體都是感到意外,彷彿不曾預料這種事情會發生一樣;
當事態再演變成更激烈的抗爭時 (雨傘、警民衝突),
信仰群體和教會更見得徬徨、不知所措,僅有的回應也顯得無力、反應遲緩。
當弟兄姊妹口中說出「點解香港搞成咁」、「點解要咁暴力」時,
其實都反映出他們本身對事態缺乏足夠認知。

教會常常教導弟兄姊妹「要作鹽作光、作和平使者」。
我們幻想自己成為社會中一道清泉、一盞明燈,幻想著我們能夠引導社會變得更好。
但每當出現社會矛盾和紛爭時,反而是作為信徒的我們容易被社會影響、被輿論引導。
我們能夠影響的也不過是身邊的人而已,有時甚至影響不了他們。

年初一晚的事件對作為信徒的我們再一次發出警號:
信仰群體遲遲沒有走入社會當中,真正了解社會的局勢時,其實只會愈來愈被邊緣化。
(「被邊緣化」可以解讀成「被標籤」、「被棄絕」,各位悉隨尊便。)
被邊緣化的結果是:當信仰群體愈強調「要影響社會」,實際影響力卻愈來愈小。

對小弟此等敏感社會局勢的信徒而言,「如何在這環境中自處」本身已是一大難題。
不過相比之下,本身不太了解社會時事的弟兄姊妹胡亂對事件作出批評或回應,
單憑己意說出「暴力本身就不正確」、「抗爭是為了製造混亂」等言論,
卻是當下更麻煩、更急需處理的問題。

最後以一個類比作結:
當「警察也不過是普通人」的論點能夠被「一個警察的言行反映出整個警隊」反駁,
同樣「信徒也不過是普通人」也能被「一個信徒的言行反映出整個信徒群體」反駁。
警隊的公信力尚且下降,那麼教會的整體形象會是如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