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0日 星期日

講座筆記 - 20141129

基督徒與潮流文化講座 (二) 中產文化
《對香港中產意識形態及教會中產化的反省》
講員:趙崇明博士 (香港神學院)

「曾經著作一本書叫《港式中產》,當中有批判中產
後來有人回應:為何批判、批評中產?中產是不好的嗎?
因此在開始講解之先,需要先澄清概念......」

「中產」——其中一個社會階層,每一個國家都有;如何定義?
- 有人話中產是「夾心階層」,既沒有李嘉誠如此富有,但又不需要政府及社會救濟
- 以入息定義
- 以職員或工作性質定義;較高學歷通常都容易成為管理層、專業人士
(- 文化資本:知識份子、社區工作者、文化人等對社會有貢獻者)

「中產文化 / 價值觀」——不一定凡是「中產文化 / 價值觀」的都要反對
生活方式與所有人都有關,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選擇
「弟兄組雖然查經係差少少,但聚會時一齊飲酒食芝士、風花雪月、打高爾夫有問題嗎?」
中產也有美德:克勤克儉、願意維護秩序、追求效率

「獨斷的中產意識形態」——「有口話人,也要先話自己」
要反對、批判的只是「強勢、霸道而帶有某些問題」的中產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 Ideology ——意識底層的捆綁

----
《以弗所書6:12》惡魔是「執政及掌權的『權勢』」
論「佔中」?有同意也有不同意的地方 (詳見Q & A部分)
----

有關「中環價值」的定義請參考龍應台女士的《香港,你往哪裡去?》
獨大的「中環價值」——「教會已被中環價值佔領?」

問題在於「壟斷、唯一的標準」——問題未必在於「中環價值」或資本主義本身
「中環價值」的「權勢」主宰了香港人的生活文化
香港人把「中環價值」當作唯一的價值去堅持
——賺錢不是問題,但要反省賺到「盡」的心態

過度追求經濟而犧牲利益,並且影響了各方面 / 每個角落
——「教育商品化」、「醫療商品化」、「社會福利商品化」
——「人際關係商品化?」「教會生活商品化?」

資本主義的類宗教性——資本主義彷彿變成一個宗教讓人去膜拜
很多人都認為資本主義當中有很多神聖的元素:
「無形之手」、「不干擾政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

神學家 Richard Foster認為人所面對的三大試探:性、錢、權勢
《提摩太前書6:10》:金錢是萬惡之根
「萬惡之根是金錢,不是貪心?」
「錢帶有魔力,不是中性的」

《馬太福音6:24》: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瑪門;「事奉」在此與「敬拜」同義
把瑪門人格化,變成一種敵擋基督的靈媒
=> 我們是否也陷入「拜物教」、「拜瑪門」的景況?

《馬太福音4:8》耶穌在曠野所受的第三個試探是「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
「萬國」是政治,「榮華」是經濟 => 這是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試探

當整個社會甚至國家都講錢,就會令每一個人都受薰陶
金錢背後可能有其他東西 (例如事業前途),本身也可代表成就感

----

高舉個人主義——信仰私有化
強調「個人得救」不是錯,但福音卻因此變得不整全
主禱文: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再求「我們」——尚且不是「我自己」!
=> 太重視自己的成就得失?

《馬太福音4:17》天國近了 => 呼召門徒
「上帝作王」=> 神有絕對主權,包括政治層面上
廣義上是整個世界、整個宇宙的王;狹義上是每一個人的王

(v.4:20, 22) 因為呼召而捨了網、船,又別了父親
=> 門徒有「捨、別」的標記;「網、船」代表事業前途,「父親」代表家庭
但這些都是每一個人最重視的!
=> 不是不用賺錢、不是可以拋棄家庭,但需要自問「自己最上心的是甚麼?」
=> 教會祈禱會、團契聚會所分享的都是關乎「我自己」的事?

基督精神很吊詭:先捨才有得
=> 信了主仍是自我中心?

----
澄清:「政教分離」的「政」是「政府」——宗教和政治權力必須分開
但現在的人錯以為那是「政治」,因此 (錯誤地) 產生「只講經濟,不講政治」的文化
----

「公民意識」的「公」是公共 (與自我中心相對)
「中產」在社會中是既得利益者,因此 (容易偏向) 維護、追求秩序

但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冒險!「中產恐怕是最難學懂的」
亞伯拉罕離開本地、獻長子是冒險;以色列人進入不能棲身的曠野也是冒險
因此有前人說:「信仰叫我們定不下來」、
「信仰有如旅行——不是日本、泰國、台灣那些香港人常去的地方,
而是洪都拉斯、危地馬拉那些完全陌生的地方」
Joerg Rieger《行旅:客途上的信仰與群體》:尋求不測——尋求不能預測的事

失落了這些,也因此:
不明白何謂「信靠神」(靠自己)
不明白何謂「恩典」
不明白何謂「合一」——原來弟兄姊妹的關係在社會紛亂時顯得不堪一擊

「時間關係,不能分享餘下的部份 (教會中產化的反省) ......」

----

Q & A 時間
Q1. (離題) 可否講講趙博士為何不認同「佔領中環」?
A1. (以下是趙博士個人立場)

戴教授提及七個元素,最重要的不是「追求真普選」而是「公民社會覺醒」
以往的議會都是代議制民主,若沒有成為選民就沒有權利
但他提倡相討式民主,是從下至上的方式 (現時一直都是從上至下)
因此有很多D-day和622電子投票,想「佔中」成為一個討論平台
(也令愈來愈多教會開始討論政治)

以上是認同的,以下是不認同的:

對使用如此脅迫的方式爭取民主有所保留
- 實效成疑
- 信仰方面 (天國的政治國度倫理)
- 雖然是「和平非暴力」,但始終是「手段」,也容易被騎劫
- 就算有普選也難保香港以後不再混亂

「不過抗爭以現時 (11月29日) 發展情況而言,已算不錯」

Q2.「別了父親」——愛與情感等各方面的難關?
A2.「香港人是否太重視自己的工作、前途?其實不太重視家庭?」
「敬拜」、「真愛」都是講求捨己
=> 先懂得放手,回到神當中得到神的愛,再以此愛人;都是容易明白但難以實踐的

Q3.「信仰個人化」——因此不應使用「福音橋、五色珠、三福、四律」等工具傳福音?
A3. 工具都是人所造的 (難免有不足或缺憾)
不是不能用!但使用時就必須注意其不足,不要只傳當中的內容,使福音內容受到限制

「整全福音」——可參考洛桑會議 (洛桑世界宣教大會),當中有提出:
罪:有個人層面的原罪,也有社會結構性的罪
信仰:有個人層面的,也有社會層面的

「但我們只著緊福音能否令我們上天堂!?」
盧雲神父:「死後去邊」其實只是一個關於移民的問題
——盼望只在天堂,卻不在耶穌?(盼望只在死後,不在這刻?)

耶穌升天,差遣聖靈
=> 預備自己的生命
=> 要問自己為誰而活
=>「死」使我們思考如何「生」

----

後感:
跟組長感想一樣,有好些分享已經不是頭一次聽到
事實上小弟在這一年中已經有這方面的感概:Hymnology 8這世代的信仰觀

身邊的人都認為第二講不及第一講精彩,又因為沒有分享最後那部分而感到可惜
但我認為第二講比第一講艱辛,因為內容比較貼身,有更多反省

王牧師在講座完結後的私人分享:「信仰的社會層面不只是關懷社會中的弱勢社群,
也可以是留意社會結構性的問題 (罪),並且盡自己作為基督徒的責任而有所回應;
最近一次洛桑會議甚至把「環境保護」列入福音的社會層面當中,可想而知福音是何等豐富

在社會當中擔當基督徒的特別身份:
社會制度有問題,我們有責任公開講出來;
但見到身邊的人使用暴力,我們有責任制止他們——這確實是個不討好的角色」

至此,我回想起今年五月的「愛爸媽愛我家」遊行之後
那三位支持遊行的宗派領袖被質問「為何聯署支持518遊行卻不聯署支持六四和七一遊行?」
也因此令基督教界被批評是「選擇性發聲」;
社會對「基督徒」是有這樣的期望,我們不在意
基督教界有這些討論 (洛桑會議是全球性的),我們也未曾了解
這又是否算是自我中心的另一種表現?

----

小弟在此拋磚引玉,引發大家思考:
「身邊的人總覺得教會中的分享或別人的見證分享的方式跟傳銷手法相似,
都是只強調接受福音的好處,使所傳的都容易變成『幸福音』,我們應該如何回應?」

這問題其實跟上面Q3的性質相近,理論上答案也可以跟A3相近:
「傳福音技巧都是人所設立的 (難免有不足或缺憾)
不是不能用!但必須注意其不足,不要使福音內容受到限制」

但是以更深入的角度去思考,必定會發現更多問題:
- 以「傳銷手法」傳福音豈不是「福音商品化」嗎?
- 傳銷手法助長趨吉避凶、追求利益的心態嗎?會使人以為信耶穌不用改變自己心態?

(同理,以名人佈道的方式似乎也值得大家反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