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講座筆記 - 20141015

建道神學院 爾道自建聖經講座「小人物、大故事」系列
《歷代志的小詩班:希幔、亞薩及耶杜頓的敬拜神學》

主持人 (使人無奈的) 開場白:
有一次到外面教會講道,崇拜不夠時間用
被台下的人舉牌提醒講員只能講多兩分鐘,時間到要自動下台?
為何領詩不需遭受這對待?「因為有聖靈感動嘛!」
敬拜有聖靈感動,難道講道就沒有聖靈感動?

----
----

第一部分講員:陳韋安博士——以新約聖經、教會歷史、神學角度看敬拜
「既然戲肉是歷代志,我現在講新約也可算是前菜......」

(投影片:旺角街道上、第一次清場前的聖壇)
「在旺角設立會幕敬拜,還設有公禱書和不同聖經譯本,
無論天主教、東正教、聖公會等宗派都可以使用......」
外面的人都說「拜耶穌」,但我們卻不會如此說?——「拜」vs「敬拜」
「敬拜的對象是誰?如何敬拜?對著耶穌的畫像敬拜嗎?」
亞他拿修:我們敬拜耶穌,就證明了耶穌有其神性的一面

James D. G. Dunn:第一世紀的基督徒會敬拜耶穌嗎?
耶穌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路4:8)
敬拜誰?是耶穌還是父神?因為「三位一體」,所以沒有分別?

敬拜 Proskynein
表達完全的倚靠或順服,承認自己卑微,也承認敬拜對象的超然
那敬拜對象是有很高的權威性地位
聖經中的敬拜對象幾乎都是父神,只有保羅、《啟》有提及「敬拜羔羊」

敬拜習慣 Practice of worship
1. 禱告對象 2. 歌頌 3. 敬拜之地 4. 獻祭

羅1:8, 7:25、林後1:20
——感恩、阿們的對象都不是耶穌基督,但卻是「藉著耶穌基督」到達父神那裡

又參考:西3:17、羅16:27、猶1:25
榮耀在經文中多次出現,但耶穌基督是榮耀的對象嗎?
——因為是「靠著耶穌基督」到父神,所以不能分開

Proskynein 這字在新約出現的次數並不多;耶穌並不是榮耀的對象
那麼,甚麼是「敬拜耶穌」?我們應否「敬拜耶穌」?
——可以,不過有附帶條件:
《來》當中有天使敬拜耶穌的描述
第一世紀的信徒敬拜耶穌,是藉著祂 (through Him) 及在祂以內 (in Him)
耶穌是Logos (道路),是神人之間的橋樑;敬拜耶穌,也藉著祂敬拜父神
=>「在三一神入面敬拜三一神」

約4:21-23 - 從舊約到新約:因著耶穌,不必只在耶路撒冷敬拜,也不必只在聖殿敬拜
=> 在聖靈和真理 (耶穌)入面敬拜父神;三一的議題
例如:敬拜和祈禱都是「奉主名求」
「奉」原文不是動詞 ("In" Jesus name);「名」即是「同在」——藉著耶穌的同在
猶1:20「在聖靈裡禱告」=> 在聖靈及耶穌裡向父神禱告,也是符合三一神的框架

耶穌自比為聖殿,沒有固定地點,但卻在聖靈裡,因此被拆毀後也必復活

----
----

第二部分講員:高銘謙博士——講歷代志
「新舊約必須一齊研讀 (才知道作者的真正意思)」

約1:51:「我 (耶穌) 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
你們將要看見天開了,神的使者上去下來在人子身上。 」
實際上是引用《創28:12》:
「(雅各) 夢見一個梯子立在地上,梯子的頭頂著天,有神的使者在梯子上,上去下來。」
=> 耶穌就是那把梯子

約2:20-21:
猶太人便說: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內就再建立起來嗎?
但耶穌這話是以他的身體為殿。
「耶穌就好像是一部吸塵機,把舊約的概念吸到自己身上」

----

猶太人的世界觀:在錫安山上的聖殿
所有聖殿都是在山上,因為山頂比較接近天 (天上的神)
在聖殿入面敬拜禱告,這聖殿就好像一條 LAN線連接到天上,必蒙天上垂聽
如果在聖殿外面時,就必須面向著聖殿
結38章:那地在世界中間,「原文作肚臍」,是全球的中心

地上的敬拜、祭壇都是要如實反映出天上的模樣
「必先了解聖殿,之後才了解詩班的角色
就是利未人如何唱歌也是反映出天上的天使如何唱歌
所以敬拜隊服侍的角色是何等重要!」

代上28:11-19這一段反映了《代上》中獨有的神學,這不曾在《撒》、《王》中出現過
這一段中總共提及四次「樣式」,而其中11-12節和18-19節是首尾呼應:

28:11 遊廊、旁屋、府庫、樓房、內殿,和施恩所的樣式
28:12 被靈感動所得的樣式
28:13 (中文譯本有「樣式」兩字但原文沒有)
28:18 用金子做基路伯 (原文有「的樣式」,中文譯本沒有)
28:19 一切工作的樣式

所以這四個「樣式」是反映了天上聖殿的藍圖,將來交託所羅門興建

可以理解「物理結構的樣式」,但如何解讀「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
代上24、25章就有詳細交代「班次」這一回事
(《死海古卷》當中的《安息日之歌》有提及天上的天使也是24班次)
而祭司和利未人也是對應天上的天使,各分24班

利未人在祭司獻祭時唱歌,一直唱到獻祭完
——完全燒掉祭物時「熄滅歌聲」,此為橫向的同步化 (horizontal synchronization)
至於與天上的獻祭作天上地下的同步,就是縱向的同步化 (vertical synchronization)

經文之後所提及的「器皿」有三種解釋:
1. 原本字面的意思 (container)
2. 一種武器
3. 樂器
「即是詩班的樂器是從天上掉下來,是不能夠在通利琴行中買到的?」
甚至不能彈奏別的樂器,都一定要是出於大衛王,因為只有他是被靈感動
出19章「(從天而來的) 角聲」=> 天上也有樂器

=>「分別為聖的樂器」;聖化的概念
「因為天使只唱聖哉聖哉聖哉,所以詩班員不能唱K?」
「聖潔」即是進入神的領域
「我們的事奉有任期屆滿,但利未人有嗎?
只有利未人能夠唱頌,他們若唱凡音會被擊殺?」

----

神與子民的信約——代下7:12-16
交叉配列結構:
A  聽、禱告、選擇、殿宇 (7:12)
 B 天、地 (7:13)
  C 我名下的子民、自卑、禱告,尋求、轉離 (7:14上)
 B 天、地 (7:14下)
A 聽、禱告、選擇、殿 (7:15-16)

「即時報應論」——達到條件就得赦免和醫治
詩班就是為了這應許而歌唱的!
關乎天地的事、聖殿的事;當中有把詛咒變成祝福的條件,逆轉惡運,帶來祝福

利未人窮一生的使命:使人相信這應許

----

大衛作先知典範的例子:代上22:11-13
「耶和華與你同在......謹守遵行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律例典章」
代上28:9「你若尋求......」、28:20「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不要驚惶、耶和華神與你同在」
以上都是引用了書1:9
=> 以攻打迦南地的難度類比建造聖殿的難度,
現實中看似不可行,但因為神的應許及永約而無所懼怕

----

(代上22-27章是事奉人員名單,當中24章數點了祭司、25章數點了歌頌者、
26章數點了帶刀守門口的人、27章數點了庫房和軍隊的人)

「大衛和眾首領......掣籤分了班次」、「分派」= 分別為聖
代上23:13 - 只有祭司和歌頌者這兩職位有「分派」,亦只有他們有24班次

仔細看代上25章的利未歌頌者
這「琴」不是豎琴,「考古研究顯示形狀像是一個木桶」,是高音樂器,共有八個調 (tune)
而「古瑟」是低音樂器,所以琴瑟是高低音和應
鈸 (cymbal) 能夠掌握節奏、拍子,「所以鼓手應該成為敬拜隊長?」

唱歌 (原文是說預言!?):不是講將來的事,只是作神的代言人
所以有責任代言神的話語 (及其他符合神啟示的訊息)
「因此,建議台下各位有心作曲作詞的弟兄姊妹都應該去讀神學」

「都歸亞薩指教」(代上25:2):不一定是兒子,也可以是師徒制下的徒弟
因此耶杜頓是眾首領之首

利未人總共有38萬人 (代上23:2)
大衛王安排當中四千人作敬拜者 (代上23:5-6)
分別為聖後的師徒制,總共288人的歌頌者 (代上25:7-8)
掣籤分了24班次 (Watch System):288 = 12x24 (代上25:9-31)

「遵王的旨意 (說預言)」當中的王是大衛王 => 跟從大衛王 (從神得到) 指示的樣式:
唱歌、祈禱等詞都是大衛王所寫的 (詩篇),聖殿是根據大衛王所得的藍本而完成興建
=> 大衛王是這些儀式敬拜的設立者 (不是犘西,因為五經中鮮有描述音樂)

音樂是聖殿敬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使人相信在聖殿中禱告就得那應許
例子:代下20章約沙法王的禱告 (此段落是《代下》獨有經文)
(代下20:3-6) 歌頌者的任務:尋求、禁食 (自卑的表現)、說 (向神說 = 禱告)、自己的回轉
「耶和華殿的新院前」= 聖殿前
=> 完全符合代下7:12-16中的條件!

(代下20:14) 向上數算亞薩的五代祖宗——亞薩是第五代徒弟,是先知也是利未歌頌者
(代下20:15) 提醒王及百姓相信這應許
「所以詩歌從來都不是娛樂會眾,卻是能夠激勵他們的信心
不會恐懼的信心,猶如昔日《出》過紅海時的情形一樣」
(代下20:19) 唱回應歌;「極大」也亦解作「大能」
(代下20:20) 原文字根有三次Amen:"Amen"耶和華、"Amen"他的先知、就必 "Amen"
(代下20:21)「慈愛」原文作「對盟約的委身」=> 神的應許永遠不會失去!

=> 敬拜形式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達成使命和效果,
讓弟兄姊妹信心堅定、得到鼓勵;破碎的靈得到醫治、犯罪的人生可得赦免;
不要把重點放在如何吸引人、如何增加娛樂性
但要把重點放在「天上的音樂」、醫治的動力

敬拜的人生——相信神是掌權的,眼目也不止於眼前

----

台下Q & A:
Q1. 可否向耶穌和聖靈禱告?
A1. 根據「三一」的觀念是沒有問題的,只是我們有時太強調「一神」而忽略「三位格」
耶穌就是那把梯子、那座聖殿;「神的靈」雖不一定是聖靈,但也是很積極活躍
「這也是近二三十年內各牧會所爭論的議題,歡迎各位弟兄姊妹進深了解」

Q2. 可以如何應用「24班」?
A2. 一年內每班輪流服侍兩次,就承擔了24x2=48個星期的敬拜服侍
剩餘那四個星期是住棚節、逾越節(、吹角節、贖罪日),可以是各班次一起參與的聯合崇拜
「甚或可以按照猶大歷法或天上的歷法?」

「一定要跟24班嗎?」恐怕各教會都未必有這般龐大的服侍團隊
但因著耶穌,我們可以放下很多舊約規條,起碼不用宰牛灑血
不一定要嚴格遵守24班,但可以適時用作提醒敬拜服侍的嚴謹性

Q3. 既然有犘西之歌、米利暗之歌,又怎能說「五經中鮮有描述音樂」?
A3. "Century of Silence"——五經只確立了獻祭文化,有跳舞但沒有唱歌
唱歌獻祭的文化是大衛王所設立的,在當時是新鮮的
犘西、米利暗雖然沒有利未歌頌者的角色,但都是先知,
所以一樣遵循那些 Institutionalized practice

Q4. 敬拜隊真的不能再唱K嗎?
A4. 舊約中的聖潔是有等級之分:從至聖所、聖壇一直到內院、外院,再到聖殿外
但新約卻提倡「信徒皆祭司」=> 耶穌廢除了這等級之分
「自己還不是特別的聖潔,但這職位有其嚴謹性,所以要常常提醒自己那神聖的使命」

----

後記:
第一次去聽關於敬拜的講座,很新鮮,學到好多新事物
寫了八頁A4紙,也算是一種紀錄
能夠知道自己在敬拜服侍上可以有如此的角色可以承擔,很受鼓勵

弟兄姊妹若果還有印象的話,應該就會感覺到阿Sir在10月19日的練歌前、
小弟10月26日在白田所帶的敬拜都是受了這講座的第二部分所啟發
只是阿Sir強調主仍然堅守信約,是掌權的神,有祂的超然工作及地位
而小弟則讓會眾可以同心,藉代下7:12-16那信約同得神的應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