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Why Dining Out?

當餐廳老闆能夠講得出「鋪租佔成本一半」
潛台詞就是「出外進餐之所以高消費也是因為鋪租」

既然如此,我寧願留在家煮個飯,反正食得更健康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是悲也是喜與怒

閱讀本文前,可先看以下的參考文章:

1. 曾思瀚博士在網誌中就「紅衛兵事件」對 Rick Warren 的態度的批評
2. Rick Warren 刪除紅衛兵相片後,曾思瀚博士在同一網誌中的事後回顧
3. 外國基督教網站對同一事件的報導
4, 5. 基督日報對馬鞍峰教會首兩場崇拜的報導:第一場 第二場
6. 關於 "You can't please everyone" 這篇講道的報導 (留意頁底的評論):
7. 另一間教會引用這篇講道的完整內容 (PDF)

----

難怪馬鞍峰教會被人形容為「商業味重」
看過刊物,總有感覺他們想營造一種很方便、很舒服、「會眾是客人」的氣氛

預料到敬拜會十分現代化,只是想像不到Rock起來會像演唱會般誇張
嘈吵到聽不到主席的宣讀,也間中聽到 Feed
整個崇拜建基於潮流音樂之上貌似已成趨勢
只是 All I am is yours 一類歌曲都如此嘈吵,原本想有的沉思都被擾亂了
留意見結他手在句尾的show off也十分出位,莫非如此的結他效果能夠令會眾有所領受??

當發現到自己已跟這種敬拜趨勢脫節,難免心中一沉,已不能再敬拜下去了

宣傳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yiSYY4URY)
內裡提及有96%未信者,所以要成為一間 "96% church",出發點還是好的
後面講到 "a new energy to HK"、"change the country";若不是野心,都不知還可以是甚麼
再望一望台下失去了超過一半的人數,卻又體會到何謂「萬事起頭難」

望著筆記,發現對當中所使用的聖經譯本幾乎全不認識:
中文的只有新普及譯本 CNLT (中文版的NLT)
英文方面有:
TEV - Today's English Version,又稱 Good News Translation GNT
NLT - New Living Translation
NCV - New Century Version
NIV -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MSG - The Message
CEV - Comtemporary English Version
TLB - The Living Bible
有很多譯本的語言都是十分顯淺的 -_-"

前半段的視象講道講「妥協」的部分頗令我印象深刻:
只顧及其他人的認同,就會失去神的認同
並且以彼德三次不認主、彼拉多怕得罪人、十個窺探迦南地的探者報憂不報喜作例子
解釋「為取悅人而拒絕神都是失見證的」
又質問聽眾會否因怕得罪宗教領袖而選擇沉默、不敢作見證??

但是原來好戲在後頭,"Six Facts To Remember"的內容簡直使人「拍案叫絕」:


1:Even God can't please everybody (連上帝都不能取悅所有人)
既然之前一直在討論「誰取悅誰」,也就姑且接受繼續用 please 這個字
但是 can't 這個字我就真的不能接受
自古而來無論在猶太教、天主教、更正教、東正教、聖公會的教導中
「神是全能」的概念幾乎已是常識
「超級名牧」現在竟然講「連上帝都不能」,他的見識果然是與眾不同

上網搜尋,發現網上有不少Blog都有這段內容,以下只為其中之一:
http://www.purposedriven.com/blogs/dailyhope/index.html?contentid=4886

一直等待他在視像中講解此論點,結果他的演繹如下:
"Even God can’t please everybody. Even Jesus didn’t try to please everybody.
Imagine both football teams and their fans are asking God for the win;
When one person wants it to rain, another doesn’t want it to rain. Who is God going to answer?
Even God can’t please everybody. Only a fool would try to do what even God can’t do."
(連上帝都不能取悅所有人。就算連耶穌都沒有嘗試取悅所有人。
試想像球賽雙方及球迷祈求自己心目中的該隊勝出:
有一個人禱告求下雨,另一個人禱告求不下雨。神如何回應他們的禱告?
連神都不能取悅所有人。只有笨蛋才會嘗試做連神都不能做到的事。)

難怪陳到會猛烈批評Rick Warren:他確實與「高教主」不相伯仲

(關於「全能」的概念,請看:原來自己無知)

2:I don't need anyone's approval to be happy (我不需要從別人的認同中得著快樂)
留意參考資料(7)那PDF的第三頁:
"The Bible tells us and actually commands us to try to please other people in many ways.
In other words, don’t just live for yourself.
If you don’t care at all about pleasing other people, then you’re only living for yourself.
If someone has no interest in the approval of other people, 
they can become self-centered and selfish."
(聖經告訴我們,實際上是命令我們,要嘗試多方面取悅別人。
也就是說,不能只為自己而活。
如果你從不打算取悅別人,那麼你就是只為自己而活。
如果有人從不感興趣尋求別人的認同,他們會變得自我中心及自私。)

以上內容在視象講道中也是由Rick Warren親口說出的
因此再聽到他演繹「我不需要從別人的認同中得著快樂」
我總覺得兩個論點有點自相矛盾

Rick Warren 在講解第三點時另外講了一句說話也令我目瞪口呆:
「發現以前覺得重要的事原來已經不重要,
發現以前覺得不重要的事原來十分重要,這就是成熟。」

4:I only have to please one person (我要取悅的只有一位)
"Person" 一詞本來就是從宗教辯論中衍生出的概念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rson)
我不清楚「超級名牧」對此方面的認識如何
但若有會眾天真地以為這裡的 "Person/Persons" 跟平時英語的 "person/people" 無異
引用第五點:我都不知道「超級名牧」如何向上帝交帳

第六點不是概念不正確,只是應該借題發揮,呼籲會眾了解自己更多

----

後感:
整場崇拜中李牧師所講的都沒有反映出他的人品如何,恐怕非得在小組中才能慢慢了解
倘若一直使用視像講道,自己只顧及教會發展而沒有生命見證
會否成為另類的 Hypocrisy (虛假)?

離開民生書院時,腦內又回想起賴牧師在培靈會中所引用的其中一段經文:來5:11-14
總覺得講員想營造「信仰就係咁簡單」的感覺,但是若因此「教錯書」恐怕罪無可恕

想起他的粉絲可以把其他人的批評講成不合理的攻擊
也難怪批評「超級名牧」的聲音此起彼落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慕名而來

1. 星期六下午去了JJ的敬拜人員聚會,沒有想過會有三個小時長
預料之內之外的觀點也有,但暫時不在此劇透 (更新:筆記與後感)

(是日換了一對不合適的平底鞋,腳很痛)

----

2. 培靈會後感
賴牧師的語調有點似搞棟篤笑,「接受、處理、交託」算得上是萬能Key
第一講講憂慮,怎麼最近教會內外的牧者都講這個話題的??

第二講講苦難的部分好受感動,只是不知道眼淺的情況下收奉獻給人的印象如何
其實都是聽過的論點,因此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第三講講死亡,賴牧師的見解很獨到,使我更明白當時保羅的想法
「變成老油條」是目前我相當擔心的一項,擔心長時間的服侍會使我冷淡或麻木
「保晚節」的論點如果用所羅門作反面教材不知如何??
講解三水泉修道院的部分使我有意慾想去參觀一下,不知賴牧師會否組團?

第四講某部分也是對同工說的,若只顧及會眾及新朋友的需要恐怕會有「屬靈嬰兒潮」
有很多「硬著頭皮」的應用,特別以「做」及「改」的部分引起聯想

難怪王牧師曾經在下午堂說過「一篇好的講道訊息可以幾十年都記得住」(2013.10.06)

----

3. 秘訪(一):Saddleback HK 馬鞍峰教會
完了培靈會已是下午2:10,走畢全條嘉林邊道後距離開場已大概不足十分鐘
相關刊物可在此下載: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39820957/20131027/saddleback.zip



英文是主語,中文是第二語言,招待員都是說英語,也就不讓他們知道我懂中文好了
敬拜開始前禮堂一直播著美國詩歌,應該是黑人福音歌手、極抒情的一類
見到敬拜隊總共有三支電結他,十分現代化,隊員年齡亦跟小弟相近

敬拜總共唱了四首歌:
1. How great thou art ("你真偉大")
2. 向主讚美
3. Lord I lift your name on high ("主我高舉你的名")
4. All I am is yours
(註:英文歌只唱原有版本,投影片也沒有提供中文翻譯歌詞)

小弟坐在第十二行,剛好是禮堂中間,見到有很多人都遲到,跟著唱的人也不多
敬拜完後看見眼前的座位坐滿了一半,再包括我身後的人數應該有二百餘人

敬拜完後李志剛牧師上台,表示上三個星期以來收到約180張回應卡,十分感恩
並且播放了這條宣傳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yiSYY4URY

之後開始了海外馬鞍峰教會一貫的視像講道:
背景貌似是美國的Megachurch,未能確定是不是總堂
短片中的 Rick Warren 身穿淺色格仔恤衫

是日的講道是 "You Make Me Crazy" Part 4 - "Escaping The People - Pleaser Trap"
前半段解釋部分由 Kurt Johnston 及 Brad Baker共三人輪流講解
後半段 "Six Facts To Remember" 則全部由 Rick Warren 親自教導
聽道期間,發現身旁有人睡著了

視像講道完結後,李牧師表示教會小組將於十一月中開始
同時又設 Class 101,呼籲想加入教會的人參與;又提及已有好多人表示想受浸加入教會
之後他介紹了一個跟拍照有關的抽獎遊戲,會有紀念品及特別大獎送出

之後的回應及奉獻詩歌:My chains are gone
崇拜在下午四時十分完結,主持表示樓下設有Prayer garden、茶點招待及書攤,觀迎留步

(感想請參考:是悲也是喜與怒)

----

4. 秘訪(二):聖約翰座堂 - Choral Evensong
(本來以為過海需要很長時間,結果反而早到,因此又先去中環逛了一回)
相關刊物可在此下載: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39820957/20131027/stjohn.zip

之所以出席乃因受人邀請,想來看看是次活動的嘉賓:

這隊英國的詩班在中國巡迴演出,聖約翰座堂的獻唱是他們的最後一站

有很多外國人出席,歐美的大多穿著西裝
其他的都比較隨意 (不排除有部分為僱傭),本地人相對地較少

等到六點,就聽到會堂外發出鐘聲,不肯定是否十八次但肯定超過十次
詩班在崇拜開始之前他們站在會堂外先清唱一首歌,之後也間中有清唱部分
每次都清楚到可以聽得出是甚麼和弦,佩服佩服

----

聖公會就儀式及文化以言,基本上跟天主教相差不大 (座堂門口有聖水盤)

每位會眾都會有兩本刊物 (刊物內容可能因不同教會而有出入):
一本列明本星期所有聚會的程序、包括所唱詩歌、每節課 (lesson) 的經文 (reading)、
負責服侍的群體、祈禱項目、事項報告、未來活動預告等等

另一本則是prayer book,會列明所有禱告 (牧師會以此作根據,一字不漏地照著讀),
有時會由詩班代唱 (通常是Chordal),有時會由牧師唱禱 (通常是單音)
(這使我想起「信徒、平信徒」的概念)

跟天主教的彌撒 (mass) 接近,程序都建立在音樂之上 (天主教的祝福部分也是唱出來的)
無法得知如何唱prayer,這方面仍然等待深入了解

Readings是朗讀形式:只有一位肢體上台朗讀經文,並且只讀一次

Magnificat 尊主頌:取自 路1:46-55,是馬利亞的頌歌 (聖公會現時只會在晚禱會中頌唱)

Nunc Dimittis ("now you may dismiss"):取自 路2:29-32,是西面親眼見過耶穌後的稱頌

The Collect of the Day 中的禱文是在《Book of the Common Prayer》一書中擷取
全部禱文都是按著節期及性質排列,名副其實「照單執藥」

聖公會的崇拜也有講道,但不像更正教的生活化及深入,也十分的短
也不一定會引用經文,所以在台下的人難免會有虛無縹緲的感覺
是日牧師提及聖經本身也是十分神聖,因此不能簡單地將之視為一本Manual
(若果問牧師關於「聖經曾否被人刪改」一事,不知道他如何回應 ?)

至於唱詩,也是相當麻煩:
必須細心留意刊物上詩歌的編號,事先有心理準備,否則會遲遲未能加入唱詩


要自己對準音樂及歌詞也是一大考驗
另外會眾的譜只有主音;伴奏部分只會讓有需要的人知道
聖公會的崇拜是沒有人領詩的 (沒有主席的職位)
不過通常會有熟悉程序的人坐最前方,所以跟著做總不會錯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是樂手所彈奏的Intro:
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尾句入」,但在聖公會的崇拜是「首句入」
即是樂手總共彈那首詩歌的第一句兩次,會眾在第二次開始唱

是日沒有聖餐;其概念跟天主教一樣,餅酒祝聖後會被視為耶穌的身體和血
跟更正教的「紀念耶穌為我們死」差天共地,切記切記

(留意Prayer Book最後一頁印有 "Not to be taken away"
因為理論上跟教會詩歌集一樣,會眾不能帶走)

----

整個晚禱會只有約一小時長
雖然程序表寫上某些禱告時候會眾可坐或可跪,但現場所見所有人都是坐下

是日出席的人數幾近坐滿會堂,估計有相當一部分來自上流社會
其中包括了穿螢光綠色Polo Shirt的田二少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教會2013年培靈會筆記

講員:賴若瀚牧師 (聖言資源中心)

第一講:無慮無懼的人生
對明日的態度是憂慮? 是自誇?
太6:34 - 明日好像山洞,你不知道內有甚麼,要走過才知道

憂慮是消極的腦部運動,不知所措地減低發生的可能性
總有消極的人存在

1. 不要為明日憂慮
2. 不要為明日自誇 (雅4:13-14)
3. 謙卑地將明天交給主
4. 靠主活好今天
(靠主 船到橋頭自然直)

夜晚睡覺 明天醒過來 一天就過去
夜晚睡覺 明天沒有醒過來 一輩子就過去了

財主之所以無知,乃是以為明天在他的掌握中 (路12:16-21)

忙碌的文化-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人在基督,身不由己!

昨天已過去,明天不屬我,所以掌握今天
vs 追悔昨天,抱怨今天,憂慮明天? (把三天都糟蹋了!)

要學會的三步曲:1. 接受 -> 2. 處理 -> 3. 交託

----
第二講:笑傲苦難的人生
約伯記看苦與罪的迷思 - 苦難因為犯罪? 所以要認罪?

認定人生必有苦難 (伯14:1-2)
拿俄米的二元論 - 「失去」的苦難 vs 整全論:災禍其實也是化妝的祝福

未能夠拒絕苦難
賞賜、收取也在於神
能否「照單全收」?

若有苦難,不要問為甚麼
人本身就是受制的,很多事未能夠知道,卻想不斷了解神的奧祕 (賽55:8-9)
sit back, relax and enjoy -> 在敬拜中體會到:只要認識神就不會再問為甚麼
(伯24:10) 「神是知道你現時的苦難」的安慰
在神面前傾心吐意
屬靈大丈夫,流血也流淚

從苦難走出來,再次堅強
(伯42:5-6) 從苦難中認識神的真實,發現自己以前原來不認識主
信仰不是用來解釋苦難,而是用來盛載苦難
苦難使人得智慧,智慧使人堅強

----

第三講:無求無悔的人生
怕死亡,因為不知道死後如何,也因為怕死亡所帶來的痛苦
保羅的遺言 - 提後4:7-8
人之將死,其言又善良又誠懇
態度:對現在無求,對過去無悔,對未來無懼

視死亡為一種奉獻、一種祭
離世是一種釋放、猶如拆帳棚、船隻的解纜揚帆

盡今世的責和工,但盼望在永生
好像送貨 - 還有目的地
三個身份的比方:精兵、競賽員、管家
A. 我們是當精兵的,不是傭兵不是少爺兵......,也要有全副武裝

B. 猶如場上比武的競賽員
以前的奧林匹克,跑手的火炬不能熄滅 - 不是每個人跑畢全程都能得到冠冕
為主作工,只要是長時間的努力,也必定會好起來

C. 守住神的托付,對自己和身邊人的逝去都不會有遺憾
冠冕只會留給愛慕主顯現的人

見基督的大考題目:你愛我麼?
以弗所教會失去初愛,變成老油條,挪開燈台就不成教會

保晚節?
三水泉修道院:保羅的一生,臨終的一段路,想起提後4:7-8,每次來都會流淚

----

第四講:竭力成長的人生
除了實際的食物,還有精神食糧,但精神食糧也有很多垃圾產品 (八卦娛樂、潮流......)
基督徒食太多雜糧,對聖經話語沒有胃口或興趣?

屬靈的營養不良,不健康的情況
耶穌本想講麥基洗德,卻又聯想到讀者群的屬靈光境未必接受到:難明、排斥
屬靈的聽覺遲鈍?

長不大的病症 - 屬靈的侏儒
屬肉體的嬰孩:不懂分辨是非、長時間的教會生活都沒有成長
胃口不良就要開胃
但屬靈胃口不良,教會卻不給他乾糧?
屬靈胃口與屬靈光境成正比!

希伯來書 -> 靠著聖靈硬著頭皮:
A. 聽 - 若經常靠笑話及見證吸引會眾,屬靈胃口也不會好

B. 讀 - 必先有第一次讀,不明再讀,才會讀得明
現今神醫佈道會、敬拜讚美會竟成為招聚會眾的潮流?

C. 學 - 聽不進去? 盡力讀入去! 總會有東西學到
練習 - 法利賽人:熟識神的律法卻不習練,因此還是屬靈嬰孩,被耶穌鬧個狗血淋頭

D. 做 - 知道,但做不到? 多點行道!
E. 行 -「識」不是知識的曉得,而是應用那些知識
不做,神依然把那件事托付給你

F. 改 - 自己很過份嗎?
神如果現在就要取回托付給你的東西,你會否說未完成,再等一等?
有東西要學未學好?
承諾過想做事未做?
有壞習慣未改?

驀然回想(二十四)

我曾經在面書的德州撲克做過如下的事: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明白有甚麼奇怪的地方,所以我再詳細講解:
這張賭桌的大盲注是兩元,一開始玩的時候本金上限是40元
但我和另外一個玩家不斷鬥All-In,每次輸了都另加本金40元
一段長時間之後,賭桌上的籌碼價值就去到四位數字

如此的玩法容易把其他玩家嚇退,因為他們一開始的本金都只是40元
如果他們不懂得見好就收,一直靠All-In所贏得的籌碼隨時一鋪清袋

通常這些玩家只要輸一二百元都會知難而退
輸了的籌碼一併加在賭桌上,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等待下一個「受害者」上釣......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問題依舊

當我們有共識,知道要與其他社交團體不同時
那被劃出來的時間就應該要好好利用
就算是閒話家常都應該帶有限制

一直看到這種不尊重別人的氣氛使我感到心痛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24" vs "26"

"24"
1. Make a Splash
開段的Sax有點先聲奪人;後來的段落雖然趨於平淡但也不錯。4/5

2. Upside
Fusion味太重,甚至好像有不完整的感覺,開始聽時非常不習慣。另外Bass非常重。4/5

3. Free Spirits
這首歌與之前的Upside剛剛相反,不同部分串連得相當好,好像一個歷奇之旅。5/5

4. The Winds of Change
Winds乃是用programming做出風飄過的感覺,但重點原來是後面的Change。4/5

5. The One
電結他魔王又來了。雖然很嘈雜但還是十分精彩。5/5

6. Tears
非常幽怨的慢歌。雖然幽怨的程度沒有live時明顯,
也未能完全掌握到其中的表達,但已經覺得很精彩。5/5

7. Walk On
未入副歌之前的部分稍稍欠缺吸引力,除此之外沒有問題,
而且一直聽愈來愈覺得輕鬆,最後鍵盤Solo絕對是錦上添花。4/5

8. Sense of Touch
聽起來也是很輕鬆,只是對比之前的樂曲稍為遜色。4/5

9. Green Day
感覺好像去遊花園:親近自然、很舒服,中後段的轉折非常好。5/5

10. Together
很靜的一首歌,好像出了花園又入了森林一樣,很心平氣和。4/5

總結:專輯前半段好似一段刺激的冒險旅程。
The One結尾那暴戾的控訴接著後面Tears的哀愁對比很誇張但也很合理。
之後的歌都是輕鬆得很,愈聽愈好像跟自然環境融合了,
音樂最後隨著Together飄散於空氣中。
整體而言比"23"更有Finished的感覺。

----

"26"
1. Way Over
作打頭陣的歌不一定要好聽到先聲奪人;
做到不過不失,使之後的歌聽起來更精彩就已經可以了。4/5

2. Cool in the Shade
這首歌符合"26"動感的主題,每次一播就會有種很hyper的感覺;Sax及結他固然精彩,
另外二家本亮介的Bassline讓我見識到沒有slap的bass原來也可以十分瘋狂。 5/5

3. Voice of the Star
這首歌被選作TV Tokyo "ゴルフの真髄~artistic golf~" 最新的片尾曲。
可惜在於作為第三首歌雖然入耳但不夠精彩,
另外tone太像"25",這難免使我以為這是倉底貨。3/5

4. On My Way to Yesterday
順序而言第一首慢歌,是目前為止我最喜愛的一首,
但位置偏前使我擔心之後的歌會有點失色。5/5

5. Visions
旋律及節奏複雜的一首歌,轉拍子及歌曲結構的把戲玩得出神入化。5/5

6. Skype me?
與上一首歌的連接做得很好。另一首很動感的歌,只是略嫌主題有點簡單。4/5

7. Soul Dance
以為是一首又慢又靜的歌,結果被標題誤導了,完全不似是dance。
雖然有groove的感覺但好像缺乏方向,我不太喜歡。3/5

8. Let's Talk
也是一首快歌,怎麼這幾首快歌的節奏有點相似?聽起來好像玩賽車遊戲的音樂,
只是略嫌過於狂野;如果聽完Skype Me?之後可以直接跳過Soul Dance就好了。5/5

9. If I Could Be There
第二首慢歌。偏向Kenny G.那種風格。
是好聽又抒情,只是不夠寧靜,恐怕整個專輯的歌都會是十分嘈吵。5/5

10. Monochrome
又被標題誤導了,我沒有想到最後一首歌會是動感的。
Fusuon味很重,本身聽這類歌的歌迷應該會很開心。3/5

總結:"26"某些個別單曲是不錯的,但整體而言還是跟24有一段明顯距離。
只有兩首慢歌未免太少,快歌太多令我聽了一段時間後會出現「聽覺疲憊」的情況。
網上已有評論指出自從上年的"25"開始作曲偏向迎合歌迷口味、過度著重炫技而缺乏創新。
聽完"26"使我更認同這觀點。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普魯斯特問卷2013

甚麼是《普魯斯特問卷》?
普魯斯特問卷由一系列問題組成,問題包括被提問者的生活、思想、價值觀及人生經驗等。
因著作《追憶逝水年華》而聞名的Marcel Proust並不是這份問卷的發明者,
但這份問卷因為他特別的答案而出名,因此後人將這份問卷命名為“Proust Questionnaire”。


1.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能夠使我重視的人開心,對我而言就是最完美的快樂


2.你最希望擁有哪種才華?
從語氣及身體語言了解對方的想法、態度和感受
我覺得這種能力對溝通十分重要


3.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見到自己生命的盡頭;
人生中尚有無數事未嘗試過、無數際遇等著我去見識,我暫時還未滿足


4.你目前的心境怎樣?
見到自己及身邊的人的限制、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都有種前路未明的感覺


5.還在世的人中你最欽佩的是誰?
某兩位S姊妹,她們在我生命中做了很好的見證


6.你認為自己最偉大的成就是什麼?
此時此刻並未有甚麼成就是我覺得很偉大的
若只說現有的成就,恐怕是建立了「6273」這個Youtube戶口
但我最渴望的,是以自己生命作身邊人的光


7.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最覺得痛恨?
存在感低,這是我內心其中一個黑洞


8.你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去過的旅行都跟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有段距離,所以沒有答案


9.你最痛恨別人的什麼特點?
不尊重他人的舉止


10.你最珍惜的財產是什麼?
能夠獨處及自省的時間及機會
作為一個內向的人不能缺乏這東西


11.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另外就是還未忙到失去思考的時間


12.你認為程度最淺的痛苦是什麼?
撞親人


13.你認為哪種美德是被過高的評估的?
準時,我認為這境界並非遙不可及


14.你最喜歡的職業是什麼?
使自己開心的職業
所以不一定跟音樂有關,交通記者或相關研究員都可以


15.你對自己的外表哪一點不滿意?
愈大愈樣衰,上半身太瘦削


16.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在一時衝動或情緒不穩之下所作的決定,事後都會令自己後悔


17.還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視的是誰?
只希望別人聽自己分享,又不願意聆聽別人的人


18.你最喜歡男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細心,重情義


19.你使用過的最多的單詞或者是詞語是什麼?
1) 得啦
2) 哦


20.你最喜歡女性身上的什麼品質?
體貼,愛心


21.你最傷痛的事是什麼?
身邊的人面對苦難、突然逝去或在背後毀謗自己


22.你最看重朋友的什麼特點?
肯花時間陪伴在一起的精神


23.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最愛的人尚未有
最愛的東西是時間,如果可以我想一日有四十八小時


24.你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
有一個完滿的人生後安詳地離去


25.何時何地讓你感覺到最快樂?
聽音樂的時刻
可以是電話隨身播放的,也可以是坐下來細心欣賞的,有沒有人陪伴並不重要


26.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家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改變家人之間的溝通模式,常常詞不達意令我們頭大


27.如果你能選擇的話,你希望讓什麼重現?
2009年聖誕以後的日子,讓我重新選擇學業及信仰上的道路


28.你的座右銘是什麼?
要做或想做的事要把握機會完成;就算沒有同行者都會堅持下去
某程度上,這也是青十現時的作風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千錘百煉(壹) - 難以置信



詩班經過了8月份的安息月後,環境幾乎有180度的大轉變:

1. 有三個姊妹幾乎同時以不同的原因申請退出;
在詩班呆了數年,終於第一次見識到少於十個人的練習及獻詩。

2. 做了指揮多年、一直沒有休息的班員選擇今年作「安息年」,給自己放一整年的假
起初對於在年尾復工一事上猶豫不決,後來又因為 (1) 的情況下提早回來;
這兩年也只有一個司琴,也沒有心力留意以前的partner有沒有打算回來

3. 本年度的職員會會議中遇上了為理念堅持己見的情況,氣氛不太愉快
之前話「有諗過退出」的其中一位職員,很諷刺地當選了下年度的正詩班長
反而常常被迫「連莊」的兩位大熱人選今年只是擔當文書及總務
難怪有職員表示「到現在都依然不敢相信」

4. 踏入年尾要處理的事特別多,開會竟然要用三小時
每件事都要討論、都要有共識、都要記著的作風使人疲憊

5. 在2014年詩班無論是聯誼或服侍的活動都顯著增多
面對以上的情況,被稱為「教會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副詩班長」只覺得很吃力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Wind 250 degrees at 11 knots

玩過航管系列的遊戲,對航空界有更多認識,又傻傻的發了個飛機師的夢
可以親身接觸更多、薪工高、見識廣、多接觸外國人,好像很理想

只是做不到機師的原因太多:
深近視、英語不夠流暢、對比真正的航空迷我自愧不如
另外工時長及不定時、壓力可以很大

最重要的是需要放下平時接觸人的機會以及接觸音樂的時間
也就是說以前所付出的都會付諸東流

所以,還是簡簡單單的玩遊戲好了,這一方面不需要太投入

註:標題是管制官表達跑道風向及風速的其中一種方式
第一個數字是以whole circle bearing表達的風向,即是由250度(西南偏西)吹向070度(東北偏東)
第二個數字是風速,11節風速等於每小時風速達11海浬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Hymnology 3

(請使用Tag搜尋前兩次相關分享)

教會已批准我可以使用一樓禮堂風琴作私人練習
對上一次使用已經是2010年暑假了,可以把握這機會我感到很興奮

星期三錄影了自己的練習,自己還有很多不正確的姿勢未能矯正 -_-

雖然距離可以使用風琴正式伴奏還有一段很長的年日
不過下午堂主席卻說「真好,以後可以唱多尐傳統詩歌」

----

「十八年後又一首好歌?」
這說法有根有據的:
舊歌紅了一時,之後沉寂多年,又被後人重新發掘,如此不斷循環

有一些傳統詩歌的信息可以很強烈
之後的詩歌無論對比如何誇張突兀,台下的人都不會感受到

因為年青人 (包括我) 都不熟識舊歌
所以開始理解到為何會有同工不想唱太多舊歌的想法:
非常難唱、歌詞可以好艱深、容易有一種過時、不入流的感覺
另一方面是主席沒有接受這方面的培訓及接觸
又要有更多主席、又要崇拜更新、又要活潑得力、又要唱新歌、又要唱舊歌??

當我有以上想法之後,就覺得在青崇用風琴可能會令會眾不能專心敬拜
何必如此???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Photo-based

1. 曬果皮 - 已經曬了幾年,每次打開鐵罐都聞到陣陣香味
 

2. 禮堂 - 就算不是星期六、日,就算很暗很無生氣,神依然在這地方


3. 《津津樂道》 - 指揮送給我們的靈修週記
裡面都是堅浸的陳康傳道對聖樂侍奉態度及信仰的反思,有些內容甚至是跟著節期排列的

驀然回想(二十三)

難得坐17號巴士回家經常遇上同一司機 態度還不錯
只是這類司機在街上能夠遇到幾個?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周日音樂匯

(FB簡介:https://www.facebook.com/FriSunConcert/notes?ref=ts)
周日音樂匯是由和平鴿精品影音及LHF工作室合辦,年中不定期舉行的音樂活動。
因為活動目的是「希望能成為基督教歌手及音樂機構當中的一個平台,
也能讓非信徒抱著雅俗共賞的輕鬆心態,陪同基督徒一起來認識基督教音樂」,
所以活動性質以詩歌分享為主,似演唱會多於一場崇拜。

小弟有幸出席了本年2月24日那次活動,是他們第三次舉辦。
CantonHymn最先出場,作為一隊專門把外語詩歌翻譯至適合以粵語唱頌的事工實在不可多得
lyuenpraise的兒童詩班也不錯
不過ACM當日令人大跌眼鏡,同行的人一致認為他們「好似未差電咁」
至於The Bread,他們很Rock的編曲令我們未能一同參與,難免會覺得他們在「自High」
個人覺得福音歌手 Gary Lau 很有恩賜
《站於天地之間》: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wCq9FGmN_U

個人認為這類活動需要支持,不但可以享受詩歌,
更重要的是了解本地的音樂敬拜事工到底如何發展

Vision #7:電視台的政治

因為屋苑的接收問題,在家中只能夠看到四個電視台
所以除了看DVD或有親友探訪外,電視機幾乎只是一件擺設
也因此型號仍然是Panasonic TAU,等到非換不可才考慮購入高清電視及解碼器
若非興之所致,連電視台新聞也不會看,反正24小時中值得看的節目實在寥寥可數

對於發牌一事,愈來愈堅信「電視台式洗腦」是一個Propaganda:
1. 不雅內容審查及政治審查是底線
2. 八卦、娛樂名人、體育財經、生活態度等愈多愈好
3. 國際時事、評論、文化、自然、人文等全部是「攝時間」節目
4. 符合以上條件的,價值觀如何有問題、情節如何荒謬都不理會
(參考:Vision #3, Vision #5)

對比外國早已有藝術家用作品表達出「看電視等於洗腦」的概念
只能嘆息為何大部分香港人能對擇偶、品味問題說個不停,卻對電視節目來者不拒

----

只是約一年多的時間,這裡就湧現了呼籲愛與包容的聲音,689的作風確實是前無古人
不過香港人的一呼百應若果只是為自己能夠有更好的電視娛樂
就這一點,我們其實與深圳河以北的人一樣自私及短視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懦笨Monoxide

1. 年紀愈大 愈覺退修的重要性? 花費容易儲錢難?
2. 結果又變成另一次男人之夜
3. 生活充實就會吸引緣份? 希望你的生活並不是一個人的充實
4. 常常以為自己玩得不認真 又發現自己原來充滿盤算
5. 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溝通方法有待改善
6. 「皇帝Dee」容易使人聯想到現時的社會狀況
7. 那時那刻還要打電話給同工真是特別掃興
8. 很多花名的出現 都是瀕臨絕種的類別
9. 見到很多問題有很多意見 卻又發現自己身在其中都可以有心無力
10. 還是「天生就是型棍」最印象深刻

講道筆記20131013

《哥林多前書選讀 (14) 「佔領」主餐》(林前11:17-34)
講員:祝宗麒傳道

有經驗的人顯明出來:分辨真假的信徒

主餐設立的意義:
以前的傳統是先有愛筵,後有聖餐 (紀念耶穌為我們死)
但因為人的不等候及自私,使早到的飲飽食醉,遲到的人卻要捱餓
可以一己的享受,但在教會就不能有這些風氣,如此使窮人羞愧對教會名聲有損
聖餐:耶穌捨己的精神
主耶穌的身體另可指教會,所以也要紀念教會的群體
不捨己就是「不按理吃喝」,領了又破壞了主的身體
「因此在你們中間有軟弱的患病的死的」:你們要受罰,但不會永死

哥林多教會在主餐上的混亂:
領聖餐時應該省察什麼? 平安? 自己的罪?
還有的是自己對教會以及群體的合一作了甚麼? 建立還是破壞? 自己有沒有貢獻的精神?

重尋主的心意:
現代處境下,統一聖餐使經文當中的問題可以不再出現
1. 主餐:信徒彼此聯合,又與主聯合
除了與神的關係,也要省察與人的關係
就算肯分享食物,還是要留意言語、行為和態度有沒有問題
當教會是私人俱樂部? 不問世界? 自我感覺良好? 獨善其身是否犧牲了主的精神?

2. 就算不廢除階級,都要拉近之間的距離
若有界線就有上下之分:設定界線又要無階級根本是不合理 (實際上保羅有否主張去除階級?)

聖餐真正表達的意思是除罪,因為神穿越了神人之間的界線:
我們不止要分享,還要關心界線以外的人,去到對方那裡,又學習互相等待
(窮人也可以很自私,也可以奚落富有的人;態度問題)
自私、不分享、互相比較的態度?

結:階級地位待遇雖然不同,但在主裡其實都是被寬恕的人,基本上是一樣的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癲狂紀錄

這截圖的時間是對外發佈了「巴士展覽感想」之後:


換句話說,包括這段文字,近期對外發佈的內容都是一早就準備就緒
(另外還包括好幾篇未完成的草稿)
這種模式一開始真是可以一發不可收拾 =P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校園裡的十字軍?

參考:聽 Peter弟兄的一席話

(以下純粹是個人意見)
一直都沒有講過對CCC的觀感
回想那一年所參加的課程、活動及宿營,其實自己是有得著,是值得感恩的:
1. 盡自己傳福音的份
2. 先尋求主再被差遣、要「去」的精神
3. 傳道的活動籌劃及技巧
4. 了解在世界各地宣教的情況,並且可藉短宣有更深體驗
5. 招聚及重點培訓大專生作神的精兵

(上面提及的第二點當時的我還未完全掌握
因為到了今年我才真正領悟到這道理的重點不在於「去」而在於「先尋求」
如此看來,難怪他們說每次傳福音之前都要先祈禱)

還有其他的例如向內地人傳福音、宣教士的勸勉、參與活動時靈命被挑旺等等
要等到自己數算才知道有多豐富......



只是那一年帶給我的疑惑及情緒比得著還要多:

那一年期間我感受到一種很強烈的Marketing氣息
我不想在此討論「產品的正確度」(「四律的福音觀與神學觀」此題目應該可以寫一篇論文)
只是我們使用這種近乎傳銷式的策略,在香港以外的地區尚且不會使人反感
但在本地會否被人視為「sell福音的sales」?

第二點是「把褔音傳遍」與「生命的建立」之間的較量
曾經聽牧者講過「招聚人歸主只是守住了前門,後門沒有守住的話只會是徒勞」
而那一年我察覺到的是:需要先留意對象在生命上的需要及彼此的文化差異
對貧困的人只傳褔音而不關心他的生活只會是麻木不仁,因此在此命題上我選擇後者
但對CCC而言,要同時兼顧兩面應該是不可能的吧?

另外一個我不明白的地方是為何要跟隨soc的形式
因為在我而言,我是不能接受這類群體內出現「上莊文化」
我不知道、也沒有問過其他CTC組員有沒有那種「上莊文化」的感覺
就是那種忽視學生本身的生活平衡、那種「chur到你盡」的感覺
當時我已經有教會的服侍,亦已決定之後選修的科目
跟其他本身有繁重的教會生活及已決定「上其他莊」的弟兄姊妹一樣,需要作出抉擇
而抉擇及之後的影響,往往都是殘酷的

----

當時已知道同班有一同學會做core,自己卻會「被逐出師門」
坦白講,這種「被拒門外」的感覺有點不好受
之後的日子我已經極少在校園遇見同工及core (除了同班那位)
有一次有個不認識的新組員向我「打招呼」,才知道他們正為佈道會作最後衝刺
又有一次考試,同一考場內遇見兩個讀碩士的core,好像都已不記得我的存在
以上的感覺也是不好受

現在回看,我都不知道有如此經歷應該開心還是傷心還是憂心還是......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回望XG + 介紹新元素

一切自2007年2月2日開始
回想一開始為何想用XG,最大原因是當時中學同學都有使用
也不希望以後只能以相片、短片及紀念冊勾起回憶

不過當時XG正開始從黃金時期走下坡
之後FB興起、即食文化習慣等推使,令留在XG的用家愈來愈少,後來已變成私人空間
若不計算熟識的同道中人或其他從FB溜進來的閒人 (只限在面書分享時),其實人煙罕至
也因此只用了 public / protected / private 的模式,除RSS外對訪客並沒有實施任何限制

一開始是偏向無聊的內容以及朋友之間的互動
夾雜著無數口語及英文簡寫,自己回看都覺得不太舒服
到了預科開始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中「無厘頭」的成份很重,令當時的內容好Gag好令人噴飯
另一方面開始多點接觸信仰以及了解自己 (特別是性格、情緒方面)
除了以上的範疇之外,寫的幾乎全是學業及忙碌的生活節奏
如是者過了數年 (2011-12年間),已經不想再埋怨學業上的愁悶
又嘗試如專欄作家般開始各種「系列」,因此內容愈來愈認真,鮮有口語出現
間中甚至會先草稿一下

這幾年一直都有的是轉貼文章、歌曲等等
一成不變的有自嘲式寫作手法,以及黑底白字、近乎零裝飾的版面
以上的傳統還是會繼續保留

現在已經相當肯定不會回到XG了,要付幾百元的年費實在太不划算
在今個夏天Post總數已經衝破600大關,所以手動export網誌花了很多很多時間
不過能夠重新看一次自己的成長 (2007-2013) 其實很值得
而且這六年期間無論內容、文筆以及題材都很不同
只是感性方面還是未有好好發揮,恐怕未來在此方面還要多下功夫

轉了平台,以前朋友們的cm都沒有了,這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
有兩個新設定:第一個是使用Tag,方便搜尋舊文章 (其中一個Tag叫「精選集」,哈哈)
另外以前設定為protected或private的內容經過略略刪改後,現在都公開了
其中部分內容可能還會被以後的posts引用
有心的人可以打開旁邊的索引慢慢搜尋,不過如此大海撈針必定花費很多無謂時間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講道筆記20131006

《士師記選讀 (10) 大能勇士》(士11:1-12:7)
講員:王華燦牧師

以色列人以前只拜巴力到現在見神都拜,惟獨不敬畏耶和華,每況愈下
(v. 11:1-3) 妓女的兒子 => 地位低
(註:英文譯本只寫 "son of another woman",沒有說明妓女的身份)
(v. 11:4-8) 能夠被邀請是因為能力? (因為臭名遠播??)
開個作元帥的價 -> 被翻舊帳 -> 改口,可以作元帥及領袖
=> 你利用我、我利用你,等價交換??
神沒有回應 => 「神只係被人拎出黎做中間人??」

(v. 11:12, 26-28) 外交家的口才??
(v. 11:29, 32) 恃住神的同在可以胡亂行事??
(v. 11:30-31) 好有問題的祈禱 => 學了迦南地宗教的習俗,利用了神
=>「早知寫天主教,唔寫基督教」??

(v. 11-34-35, 40) 但神又聽祈禱? 只因以色列人呼求
「你使我甚是愁苦」 => 是女兒的錯嗎? 還要撥四天去紀念這罪? 犯罪行為合理化?

(v. 12:1-6) 只因耶弗他的苦毒,向自己人開戰,還設毒計試出他們的身份
殺了的人數接近以法蓮人出埃及時的人數

總結:成長背景影響人生決定及價值觀,所以有很多恩賜都可以行差踏錯
所有以色列罪行皆由耶弗他作先例 (討價還價的態度、使女兒經火、合理化犯罪、殺自己人)
「我要對你好? 你要對我更好! 你對我唔好? 你無好日子過!」的生活態度??
對待子女的態度:因為自己沒有這成就 (或因為自己本身有這成就),所以子女就要有!?

恆久的影響

同一群體 有人覺得我厚道 有人覺得我「串」
到底是我有人格分裂還是對人不平等??
我想不通 也猜不透

週日的詩班獻唱傳統詩歌、月歌的主題及講道的信息都很強,也感恩下午堂一切順利

----

下午堂完結後有一段跟王牧師的私人對話
小弟反映訊息貌似很沉重,他聽到之後拍一拍我的肩說:
「你去睇下教會歷史,會發現這段經文反映了教會好多黑暗既歷史,
好舊的經文到而家依然有關連,睇完你就明白點解而家教會裡面咁多問題......
醫好多人感動好多人、行神蹟的人可以帶來咁大影響但自己生命可以充滿邪惡及苦毒,
最恐佈係佢地竟然有聖靈同在,神又會使用呢尐人......
耶弗他既苦毒及仇恨積住好耐,率之爆煲
以法蓮人只係鬧佢一兩句,佢就殺左你四萬幾人,你可以想像到佢既仇恨幾犀利」

(以上對話,個人認為「竟然有聖靈同在,神又會使用」一點十分艱深)

----

之後食下午茶都有很多分享及得著
立即體會到家庭的成長背景,無論正面負面都可以有如何深遠的影響
也幸好前朝區牧的批准及安排,唏噓中尚有感恩
又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再「啤」住影文及影音人員,真是可以「插穿佢地背脊」

----

晚上看黃大仙兒童合唱團四十週年的慶祝表演
十分高水準,成人小朋友一起大合唱都還可以清楚聽到歌詞,連唱生日歌都有和音
(雖然其中一個主持很廢 =P)
連台下都有很多各界前輩臥虎藏龍,連uncle ray都帶著拐杖現身支持

又話說,大會堂音樂廳的手機網絡接收加強了很多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Le Mans" & "Ballad"

"Le Mans"是DIMENSION在1992年出道時的第一張EP,專輯前後封面都是耐力賽賽車
一看就知道這六首曲都是當時播放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配樂 (不知是否只限國內播放)
而且都很Rock (話說,為何賽車音樂都是如此??)

雖然現在再聽會覺得編曲有點過時,但這張專輯依然是絕對值得付錢購入的
而其中DepartureSilent Dream其中一句旋律跟Beyond「年月把擁有變做失去」是一樣的 -_-"

個人推介:Mirage以及帶有拉丁風格的Tornado
----
"Ballad"是在2012年推出的精選輯,其中除了最近期的歌外其他都是重新混音製作而成的
(但恐怕只有音響發燒友才可以聽得出分別吧??)
選曲方面很值得留意:刻意地避開了最著名、常常演奏的歌,揀選一些很寧靜的慢歌
如此稍稍抹去Fusion的元素不知會否令一些死忠的歌迷失望?

在iTunes查閱了價錢
其他專輯的價錢是每首歌0.99美元,但這專輯以及"26"都需要每首歌1.29美元的價錢購入
(雖然對比起以39900日圓出售、共27張CD的廿週年紀念Box,這實在算不上甚麼)

在14首精選作品中只推介一兩首作實在太難
改為分享拉闊版的Alone in love算了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八十週年巴士歷史展覽

按這裡看我影的相片

雖然是免費入場,但展覽位置只是在眾展覽廳外、近門口及紀念品店的空地上

容許我在這裡多一點批評
燈光設定有點問題,閃光燈無論使用與否效果都是不太好
(還未計背景的玻璃所造成的反光呢)

展品方面確實是有我未見識過的珍藏,但總覺得資料不夠齊全
(例如錢箱、座椅、安全措施,巴士規格與城市發展的關係等等)
很有可能是因為舉辦當局能夠向公眾借到的展品不夠多有關
坦白講,八十年歷史濃縮在如此細小的展覽場地根本不合理
連巴士年鑑都比它更詳盡,有些項目甚至是我可以講得更仔細

因為展覽內容不多,就算很認真遊覽都不需要兩小時
除非當日有打算觀看其他展覽,否則以這個展覽當作全日活動是不行的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1A鴨仔團

最有趣的經歷不是來自國內的自由行旅客,而是來自韓國的自由行旅客

這些自由行旅客的行程大多都是從尖東海滂經過星光大道到天星碼頭
之後他們就會到女人街繼續行程,因此改坐公共巴士可以有另一番本土化的體驗
但以前都不知是甚麼原因,這些自由行團只會選坐1A線 (明明是最貴的 -_-")
而且在總站已經可以起載兩至三個團的團友

當巴士去到女人街,香港及國內乘客都會短時間內下車
但這些韓國旅客卻是非常有秩序地下車:「一個落左車,另一個先開始行樓梯」
於是等到所有旅客下車都至少需要三分鐘,車長看見交通燈轉了多次還未能開車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