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9日 星期六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12

2017.07.14 傍晚

(九十一)
「聽說今年港九培靈研經會晚會的講員是曾金發牧師,
他在東南亞的門徒訓練事工發展得頗有規模。」

「我有幸曾經出席他的門徒訓練課堂,基本上都是還原基本步,以及一些很基礎的提醒。
我認為不必擔心會有偏頗教導或門派不正統的問題。不過胡志偉牧師倒是為此另有撰文,
提醒教會牧者不要因為見到個別事工搞得有聲有色就一窩蜂地去仿效。」

----

(九十二)
「其實這間教會有不少弟兄姊妹都是自平安福音堂那邊接收過來。
他們主要是因為未能接受那些極端地基要的教導而需要轉會,
當中一部分人如今已經成為前輩。如果他們提及當年的經歷,恐怕會令人感到意外。
雖然如此,『主光哥』確實是當代的大人物。
幾乎所有當代信徒都曾經拜讀他編製的小冊子。我自己年幼時也是從中接觸信仰。」

「外人常說『時勢做英雄』,我相信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不同年代的教會當中。」

----

(九十三)
「我聽到一些個案:有些資源非常充足的大教會有一套自訂的神學教育。
名義上他們仍然容許信徒報讀外面各間神學院的課程,但若果要在原來的地方牧會,
弟兄姊妹還是要接受該套自訂教育,得到堂會認可才有資格被按立。」

「你所提及的那些教會,普遍都認為外面那些神學院已經變得世俗化,
因此不太願意承認那些課程,寧願弟兄姊妹接受另外一套有『質素保證』的教育。」

----

(九十四)
「曾經見到網友留言,表示市區一些主要道路愈來愈凹凸不平,
懷疑是為了打壓超速駕駛和非法賽車才故意有此安排。

對此我有另一見解:現時政府所外判的混凝土工程愈來愈馬虎。
以前的要求比較嚴謹,鋪好混凝土後至少還要等一日才乾透,
所以封路時間都很長,但路面鋪好後可以連續使用很多年;
現在所用的混凝土都很便宜,只需數小時就乾透,但是質素欠佳。
雖然能夠減少工程時間、盡快解封馬路,但隔了一段時間就出現破損而需要維修。」

----

(九十五)
「最近我不再無時無刻地留意政治動態,一方面是生活作息使然,
另一方面是見到那些人和事重重複複地出現,開始覺得厭倦。

不少生活在這個社會的人都是又膚淺、又短視、又固執。
見到他們重複地被政客欺騙和利用,我只覺得所有政治層面的個人犧牲都是徒勞。

我不怕坦白講:我覺得中港之間已經沒有區隔,
無論是人的價值觀、文化和處事方式都是一樣。我不覺得還有東西需要捍衛。

香港目前只有一條路可行:置諸死地而後生的焦土政策。
為了促成這事發生,我正猶疑應否重新支持建制派。」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11

2017.07.14 下午

(八十六)
「我想知道你如何理解最近在南昌站地盤舉行的『基督教拜神儀式』?」

「我相信該活動有良好的出發點和理念,只是執行得不好,才引致各方批評。
外界輿論總是以『基督教本色化』的角度評論這件事,
但我個人覺得,與其把錢花在舉辦這些儀式上面,
倒不如為工人購買安全設備,似乎更實際。」

「我相信是因為之前發生了工業意外,工程公司才打算舉行這個求平安的儀式;
是先有舉行儀式的打算,然後才有『基督教本色化』的念頭。
相信牧者是投其所好,結果卻變成了四不像。」

----

(八十七)
「以前在外地有幸認識一些靈恩派的朋友。雖然名義上是靈恩派,
但學術對話、神學邏輯等都不是問題,一樣可以好好溝通。」

「我當然明白:講究聖靈內在轉化、靈性更新,那些才是『真.靈恩派』。
趕鬼、醫病、講方言等恩賜都不過是外在行為,是內在生命被改變後才出現。
至於現今那些所謂『靈恩派』信徒其實已經太過極端:
他們只著重個人信仰經歷,又期望眾人都要有那些超自然恩賜,
這其實是受到現今社會講求主觀經驗、著重情感的文化所影響。」

----

(八十八)
「我最近極少用那些網上社交平台;實際上我一直都不喜歡那種文化。
那些社交媒體不斷鼓勵用家分享,使人藉著那些分享和互動留意自己、明白自己。
這其實是利用人類想被了解、想被認同的心理。
想起之前見過一篇文章,當中寫道『甚麼人會如此不斷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
並期望他人能夠在那些分享當中了解自己?只有精神病患者才有這些想法』......

我竟然對著一位常常輔導他人的專家講社會心理學,真是可笑。」

----

(八十九)
「我們難免會以自己所見到的情況評論人和事。但我們眼見得到的就是事情的全部?

坦白講,弟兄姊妹有些想法其實很膚淺:
『要常常返教會』,背後意思是要常常去他所在的教會,讓其他人能夠見到自己,
但我可以有其他活動,甚至去其他教會聚會,依然是合情理的;
『要有服侍』,其實是要求弟兄姊妹參與那組織的服侍,並且都是他人能夠見到的,
但並不是所有服侍都是外顯的,我參加其他機構的服侍也是可以的。

為何我一定要出席某些教會活動、在其他人眼前出現,才算是『常常返教會』?
為何我要滿足其他人的宗教要求,才稱得上『屬靈』?

我可以說:我只懼怕神,也只需要向神交帳,所以不必理會他人眼光。
不過這句話要謹慎地說,畢竟有不少人是以這句話作擋箭牌,卻藉此胡作非為。」

----

(九十)
「今日香港主流教會已經猶如二戰時期的德國教會,甚至更差。
不少應該討公道、抱不平的社會議題都被忽略,
取而代之的是只關心如何建立自己的堂會,以及如何令自己過好日子。

論到『公義』,其實大部份信徒、甚至牧者都不過是葉公好龍。
就算懂得讀潘霍華的著作又如何?只知其論述,卻無實質行動配合;
潘霍華尚且不只是著書立說,還有嘗試暗殺、下獄、判刑等遭遇,我們都沒有經歷過。」

「依你所言,我們都應該要起來行動?」

「恐怕我們未行動,身旁的弟兄姊妹就已經制止我們,
批評我們『激進』、『沒有專心等候神』、『要多祈禱、多讀聖經』。」

「哈哈......」

「不激進、不暴力,結果每次有事發生,
我們都只會高叫口號、換 Profile Picture......盡是廉價的表態,但改變不了甚麼。」

2017年7月17日 星期一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10

2017.07.14 下午

(八十一)
「您常常幽默地說自己的教導顯得逆耳,可能會令自己被辭退。
其實您是假設了講台下的弟兄姊妹都很成熟,不會把您趕走。
如果換了在其他教會場合,弟兄姊妹好可能真會把您迫走。」

----

(八十二)
「......我一直都覺得現今教會其中一大毛病,就是把青年人當作孩童般看待,
只懂得從上而下的管理、教導、紀律,這是不應該的。
這種牧養方式少不免令人反感,使那些人最後只會離開教會;
能夠在教會留下來的人都是聽教聽話的。

當教會需要有人接棒時,這些後輩只懂得聽命,毫無主見和眼光,
結果教會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這恐怕也是老牧者退而不休的一大原因。」

----

(八十三)
「能夠在佈道會中聽到一位弟兄提及工作環境中遇到的難題,這機會很難得。
坦白講,該位弟兄所經歷的掙扎比我還要麻煩,為此我感到敬佩。

只是他講完見證之後,牧者講解聖經的部分使我目瞪口呆。
他引用少年財主的故事 (太19:16-30),把少年財主和講見證的該位弟兄互相比較,
一方面批評少年財主並沒有遵行耶穌的命令,變賣所有並分給窮人,
又讚賞弟兄能夠了解生命中各種優先次序、世俗的物質不值得追求。

就我所知,講見證的該位弟兄仍然是一位專業人士,生活水平不錯。
如此跟少年財主互相比較,莫非他有『變賣所有、分給窮人』?
所以我覺得這比較太牽強;牧者如此講解聖經,恕我不能同意。」

----

(八十四)
「我在教會所聽到的見證,基本上都是太過成功。
就正如外界的批評一樣,我們的思想實在太單純,在眾人面前難免會講出
『我們能夠發出聲音敬拜讚美神,完全是出自神的恩典』這類說話。
但其實這些言論背後卻暗示了『不能發聲就是得不到神的恩典』,
足以令那些聾啞人士心痛欲絕。

再加上這世代社交平台的興起,
弟兄姊妹就更踴躍地讓他人知道自己所得到的支持、身邊各路人士所給予的關愛,
其實這些『分享』都是向他人炫耀的行為。」

----

(八十五)
「不少人都批評現時的外判制度。實際上政府就是帶頭扭曲這制度的罪魁禍首。
政府把不少工程項目都以拍賣方式外判出去,讓外判公司以顧問公司的名義投標。
但因為是拍賣,所以除了價低者得之外,監管質素和安全等責任都一併外判出去。

外判公司為了能夠成功投標,盡可能把標價壓到最低,
結果犧牲了工業安全,也剝削工人待遇,使整個外判制度的生態都變得十分惡劣。」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70715

《長子之業?不了》(創25:19-34)
講員:朱秉仁傳道

連續發生了劉曉波先生以及四位立法會議員的事件,令本星期的講道變得特別困難
事實上當初寫好的講道內容跟現在已經相差甚遠
原本是要講《創25:19-34》,仔細留意當中選上與不被選上的事
但恐怕會令會眾過度解讀:「以掃,you are DQ-ed!」,引起太多不必要聯想。

無論各位支持劉曉波先生與否,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事已經成為歷史;
我們也都進入,並會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

這世代充斥了太多語言偽術:
當年陳方安生宣佈辭職,特首表示「尊重她的決定」
難道可以不尊重的嗎?不尊重她的決定又會如何?
再舉另一例子,每逢發生事故、災難,發言人總會「致以深切的慰問」,這代表甚麼?
「致以深切的慰問」這句話本身就取代了真正的慰問,所以這句說話其實並沒有意思

基督徒的祝福有時也是如此:我們習慣在崇拜時互相祝福
但我們還有否以行動支持、幫助、安慰他人?(若沒有,那些祝福也是沒有意思。)

----

《創》由第17章已經開始探討「長子」的事
內容始終圍繞著一道問題:誰繼承亞伯拉罕?

按聖經描述,以掃經常不在家,莫非是過度活躍?
雅各喜歡留在家中,他才是真正的運籌帷幄?
原文描述非常簡短:「紅人想飲紅湯」,「吃了喝了,起來走了」
查看呂振中譯本:到底是長子的「名」還是長子的「產業」?

在這世代繼承遺產的問題總是難以解決,但聖經中的以掃好像不受這問題困擾
他豪爽、果斷的性格看似不符合聖經教導?
有甚麼原因令以掃可以如此灑脫、容易滿足,甚至顯得天真?

答案可能就在 (25:7-16) 當中:
亞伯拉罕生以撒之前其實已經有以實馬利,但他不被視作長子而被趕走
經文卻透露他後來也有十二族 (支派),當時雅各恐怕還在拉班的家中幹活,家族仍未壯大

(跳至 27:27-29)
以撒本來給予長子的祝福都跟財產沒有關係,所說的盡是人不能控制之事
相信這也是以掃真正重視的東西,所以當雅各搶走這祝福時,
以掃打算殺他,以此奪回那些福份。

但結果真是如此嗎?

(第33章) 四百人的隊伍是甚麼概念?
(跟 14:13-16 作比較) 是打仗、報仇的概念 (但最後卻沒有動武,而是兄弟和好)
以掃當時已經擁有很多財產,跟列祖一樣
=> 以撒原本給予長子的應許,廿年後還是確實臨到以掃身上。

但長子的產業就只是財產分配、地上的平安和多國的跪拜嗎?
聖經形容:以掃「輕視」長子的名份
恐怕我們還未留意到以掃不在乎的是甚麼:
「萬民因你得福」——神民之間的約、神的拯救計劃

(或許我們會問) 那踐踏蛇的「女人的後裔」到底是哪一個兒子 (3:15)?
其實經文所提及的是一個範例、一種責任 (所以是人人有份)
而不只是一個家族、一門生意 (地上的名譽和物質)
可惜亞伯拉罕的兒子們都只著重於那些物質;
真正能夠繼承亞伯拉罕信心的人是舊約眾先知、新約眾使徒和我們
《羅4:16》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是因著信

反思:不能把教會當作商業機構般管理
曾經在外地一間教會裡見到「靈修打卡系統」
又見過弟兄姊妹自稱不適合帶領祈禱會,因為自己尚在學習系統中的初級階段;
那些門徒訓練系統、信仰教育不是不重要
但我們除了學懂更多聖經教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教導實踐出來

Eugene Peterson 有一本著作叫《Unnecessary Pastor》
如何向未信者解釋牧者平日的工作?
很多時所做的工作都看似多餘,跟自己和所屬堂會無關?

信徒中最有影響力的並非善於教導的人,而是願意與人同行 (使萬民得福) 的人
(牧者所做的都是) 不能量化的事,卻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使人見到盼望——這才是值得我們拼命追求的「長子之業」。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驀然回想(六十六)

在小學生的年代,有一次逛百貨公司,遇見店員推銷一款益智的智力遊戲。
該款遊戲提供各種大小不一、奇形怪狀的方塊,
並要求玩家在不反轉各方塊的情況下,把它們拼砌成指定圖形。
店員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容許我試玩幾回合。
只可惜當時我沒有現金,不能立即購買,之後又忘記了這回事。

----

最近在智能手機播放廣告時,留意到其中一款遊戲。
咦,這遊戲不就是當年我曾經試玩過的嗎?
上App store查看這叫做《Block! Hexa Puzzle》的免費軟件,
果然是該款遊戲,所以立即下載。

又多一個可以在戶外等車、等人時打發時間的小遊戲,哈哈。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青詩活動:觀賞《Look at the World with John Rutter》

(容許我事先聲明,我只視這活動為音樂會而不太重視其信仰意義。
John Rutter的作品既然能夠被基督教不同宗派所接納,
當中意境也相當美麗,我也無謂對其內容太過批判。)

對基督教界眾多聖樂事奉者而言,
John Rutter親自前來香港舉行大師指揮班和音樂會絕對是好消息......

但作為聖公會會友的管風琴老師卻似乎不以為然。
他說:「論到John Rutter的作品,我可以聽King's College、Cambridge Singers,
他們最能滿足原作者的要求,準確做到他想要的演繹。
相比之下,香港各大院校詩班的水準都有所不及。
就算John Rutter能夠做指揮,他還是要遷就其他演出者,表現必定大打折扣。」

----

全晚各個演出中,以《Mass of the children》比較有禮儀教會的氣味,其他作品都很清新。
John Rutter已經年過七十,但在台前還是精靈活潑,也非常投入於音樂當中。

對比之下,他的合作夥伴未免使人大跌眼鏡。
除了小提琴獨奏和香港兒童合唱團的表現十分出色、管風琴手顯得相當穩定之外,
大專生詩班和其他樂手都有好些明顯的失誤,令同行不少班員感到可惜。
他們又認為詩班獻唱較短的英文詩歌時顯得特別好 (Look at the World、Look to the Day),
相信是因為那些作品比較著名、比較常唱;其他拉丁文的詩歌反而顯得水準參差。

活動完結後,我只覺得老師事先的評論相當準確,又覺得很無奈。

2017年7月1日 星期六

講座筆記 - 20170630

思道平台及旺角潮語浸信會合辦
教會生活反思講座系列《種種開會》
講員:鄧紹光博士

前言:
講到如何開會,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開會」
這牽涉到教會體制、教會論的問題,範圍太廣,今日未能詳細討論

自己所在的群體跟其他群體可以有不一樣的考慮,未必認同互相理念
所以認識其他教會的開會方式後不必急著下評論,也不必急於嘗試實踐

----

不同信仰對開會有不同理解
開會是一種生活方式,背後的信仰基礎十分關鍵

浸信會和貴格會都是從英國的宗教改革以來,同樣是針對英國國教的問題
(浸信會神學院最新的期刊分別有文章討論兩會的特質)

浸信會的出現是因為政教分離——教會不應該隸屬任何政權管治 (而不是教會避談政治)
所以又有 free church,是 free from the state、不受國家管治的教會
(偏偏今時今日有些浸信會會友特別對權力有興趣,想去做基督教選委
但其實理念上浸信會是不應該受政權統治)

浸信會實行會友制,所有人都有份參與
強調整間教會的平等性,當中不分階段
所以如果浸信會會友不出席、不參與那些特會,就是放棄了應有的權利,是自甘墜落

浸信會實行「堂會自治」,只有聯會,沒有總會;浸信會的事工都是合作性質
(行總會制的話,大部分人都沒有發言和參與的權利)
浸信聯會僅限名義,沒有實權,不能頒布行政命令,個別堂會亦可以自行退出聯會

當代先賢不是以投票、舉手作決定,而是一同禱告、尋找基督的心意
但現在卻是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講完就投票決定
=> 把時間看得太寶貴,沒有耐性等候
又因為大家都有份一同生活,所以要一同尋求,不能由其他人代替

(一同生活:跟上帝立約,所以在此地一同敬拜,
跟其他弟兄姊妹 walk together,work together,彼此看守、監督
今世代的教會卻高舉個人化信仰
大家只是一起「眾籌」,夾錢買地建教堂、聘請牧師主持聖禮......)

開會時不應該帶著「對事不對人」的想法,因為所提議的事必定會影響到其他人
所以需要先互相了解、互相分享、擔當彼此的生命

教會只有耶穌基督作頭,沒有權力金字塔
沒有層級制度,不相信「主授權某某人在開會時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
「以基督的心為心」、「門徒之間不應該爭大」,都是出自聖經的教導

至於今日那些投票......不至於反對,但其實不是群體下決定的必然方式
投票意味著少數要服從多數、量 (quantity) 的重要性
但少數的是否就是不重要、不需要受到重視?

不應該急於投票 => 基督教的時間觀跟世界一樣嗎?

要先了解對方 => 聆聽的重要性 (聆聽同時又是屬靈操練之一,今世代卻不被重視)

浸信會反對從上而下的管治 (至少當年如此,但今日香港......)
也沒有從下而上的管治,反對「群眾授權」
取而代之的是「委任」——信任、把事交托給人,責任伴隨事件完結就結束
所以應該是「委任」牧者,而不是按這世代的方式簽訂僱傭合約

這世代浸信會教會當中,執事會倒變成了董事會,本來是服侍者
現今卻指導他人「要成為某些事工的服侍人員」,把會友當作教會發展藍圖底下的棋子
不合乎聖經教導,也不合乎浸信會的原則

當代的開會是緊接著崇拜之後,會議紀錄需要置於聖餐桌底下
"under the table" => 基督為所有人而死,我們也是因為祂的死才走在一起
今日教會開會時,當中的人卻是自己作主,把其他人的生命交付給自己
又把教會視為「自己的」,而不是「主的」
應該以放下生命、捨己服侍作為教會開會方向

(這一點可參考禮儀教會:牧師不能自己領聖餐
跟眾人一樣需要從他人領受,反映信仰群體中的互為關係)

開會下決定,不是全靠理性討論,而是靠讀聖經、祈禱 (了解主的心意)
讀聖經尚且也不是金句主義、斷章取義!

這世代總是要求其他人聆聽我,而不是我聆聽其他人——聆聽的重要性
當表達能力差的人嘗試分享時,我們能否聽到他們沒有說出來的意思?

----(中場休息)----

思道平台同工:講到聆聽,
我們在7月12日會舉辦這系列的第二場講座《種種聆聽》
有趙崇明博士在我們當中宣講,歡迎各位報名出席......

----(中場休息完)----

貴格會從十七世紀開始出現,現時有 evangelical、conservative、liberal 三個分流
conservative、liberal 兩派的聚會都以「靜默 / silence」作主要特色
相比之下 evangelical 的分流受到福音派教會影響
發展出詩歌敬拜、講道的崇拜程序,稍稍偏離貴格會原本的方式
但神學上仍有四個的共通點:

1. 所有信徒都能直接、內在地與上帝相遇 (這是信仰核心,並在崇拜中反映出來)
2. 處理教會事務時不以投票作決定 (直接領受神的引導)
3. 每個人都在靈性上平等 (信徒皆祭司)
4. (承上) 重視和好關係,是和平主義者,不以權力、暴力強迫其他人
(所以當代的解放黑奴運動、監獄事工都是由貴格會開始)

平面一體的教會論:信徒平等 (平面)、以基督為首、聖靈作引導、彼此負責任 (一體)
人人都是「聖徒」(浸信會卻說人人都是「平信徒」,把眾人都貶低了)

貴格會有長老、書記、監督,都是群眾委託的非受薪服侍人員
長老負責確保教會崇拜以貴格會原則進行
書記負責教會開會事宜和紀錄 (書記所持的權力不多,跟中共不一樣......)
監督主要負責牧養事宜
都是群眾委託,不是牧師委任:「我覺得你適合擔任某崗位......」

貴格會開會有關於發言的規條,因為言語打破了靜默,可能會被視為攔阻上帝的心意
communication 不是先在乎言說,而是先講求靜默,否則所說的盡是空言、「吹水」

靜默中留意其他弟兄姊妹的言說是否符合神的心意
重視個人領受,但同時需要群體互相印證
所以貴格會也是相當靈恩,但都是非常內在
(以為靈恩就一定是外顯式神蹟奇事,真是 sometimes too simple, sometimes too naive!)

貴格會傳統崇拜沒有唱詩,沒有講道,是等候神、領受神心意的場合
(所以崇拜通常都可以在一小時內完結)
貴格會開會跟崇拜採用同一方式,在靜默中決定教會各事宜及運作方式

人人都可以進行 vocal ministry,但要先進行辨識:
1. 所得的意念是來自神,還是出於自己?
2. 承上,若是來自神,這意念是跟群體有關,還是只跟自己有關?
3. 承上,若是跟群體有關,是否有需要讓大家都知道?
4. 承上,若是要讓大家都知道,是否就要現在就說出來?(時間性的問題)

經過這些問題的考驗,才可以站起來說;站起來代表從上而下的領受,不是出於自己
發言時間有長度限制,甚至連說話方式都不一樣 (正如華人教會有「講道腔」)
發言次數、頻率也受限制,否則會被長老干預
(每人最多十至十五分鐘,參加人數過多時可能只有幾分鐘)

書記由不同人輪流擔任,每次只擔任幾年;只提醒開會時各種規矩,不會主持會議
開會之前不會,也不應該進行討論、遊說工作
——尊重每個人的意願,不急於以自己的想法影響他人

先完成一個議案,才開始進入下一個議程
議程要得到全部人同意,寧願延遲、另外再開會都不急於下決定
=> 不能帶著自己的想法去開會,否則變成欺哄聖靈
心思在領受神的心意當中,而不在教會增長當中

=> 我們今日在教會開會是為了甚麼?
=> 我們是甚麼教會?耶穌基督和聖靈在教會有甚麼位置?

(貴格會增長極其緩慢,現時全球只有四萬人,但因為要進窄門,所以變得不緊要)

貴格會不講求效率、不講求數字、不講求「現在、馬上、立刻」
是完全顛覆了現今資本主義社會的主張。

「當年潘霍華踏足英國時曾接觸貴格會,
有研究發現潘霍華對靜默的理解跟貴格會相近,相信他曾受到後者影響。

我好驚訝貴格會仍能生存到今時今日,近年又再興旺起來,
人類社會學都對這群體產生興趣,
但相關論文尚且還要靠 insider 去完成,中文研究論述也不多。」

----(Q & A環節)----

Q. 請問我們應該如何開會?
A. 如此問題,甚難提供好答案。
按著浸信會的背景,在思考如何開會之前,要知道教會歷史、前人是如何開會。
除了自己知道,也要教導其他弟兄姊妹,使他們都知道。
但同時又要留意:整個信仰群體如何看待自己的過去?
是否「祖宗之法不可違」?以往做法值得延續下去、甚至重新發揚光大嗎?

僅以個人力量改變整個群體的開會方式是很困難的。
例如:浸信會本來講求人人平等,但現在大家是否仍然同意?

「想問一下,台下發問者所屬的教會是?」(答:宣道會。)
「唉呀......宣道會名義上有聯會,但實際上卻奉行總會制。
最終權力不在於會友大會,卻在主任牧師身上;主任牧師可以決定教會的開會方式。」

(沒有其他人發問下,講座準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