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7日 星期六
驀然回想(六十四)
難得地跟一位中年男士閒談,當時他擔任運輸署工程師。
「原來還有這些交通標誌?怎麼我沒有印象在街上見過?」
「有不少標誌都是發生交通事故後才開始出現。我一直覺得香港的交通標誌有很多種類,這並不是問題,但在同一地方放置太多標誌卻是不正常。我本身也是司機,坦白講,我沒有時間細看那些路牌,就算看到都沒有足夠時間反應。
還記得幾年前有一輛旅遊巴士在西貢公路衝下山,連曾特首都有到場現察的交通意外嗎?我認識一位同事負責調查該事故,事後他在該下斜路段每500米就豎立一個警告牌,提醒司機注意車速及剎車系統安全。在我眼中這措施其實十分無謂:有經驗的司機不需要額外提示,自然會懂得減速;至於車速過高、剎車系統失靈的,就算再額外添加路牌還是不能避免意外吧?」
2011.07 下午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9
2017.04.21 上午
(七十一)
「恐怕你所認識的人和閱歷還是不夠多。
相比之下,我認識一些比你和我都還要年輕的人,
他們一早就已經有著非常混亂的男女關係,情況比你所能夠想像的還要惡劣。」
----
2017.04.22 深夜
(七十二) (參考 Vol. 7 中的第五十三段)
「你所說的都正確,沒有大專學歷的打工仔收入較低,
確實不容易負擔得起外出食晚飯的費用。」
「所以我在幾年前就已經覆述了教會某位長輩的幻想:為自家教會成立飯堂。
每次崇拜後都可以有愛筵,使會友不需要應付外出食晚飯的開支。」
----
(七十三)
「我們確實可以做到態度上開放,接受不同背景的人,
但與此同時,整個群體給予外人的觀感卻可以完全相反。
名義上接納衣衫襤褸的人一起崇拜,但會友的衣著卻都是非常莊重;
名義上能夠跟其他人一起『捱窮』,但平時花費倒是十分豪爽;
名義上接納無家者、缺乏穩定居所的人回來教會,但自己卻在計劃換屋或炒賣樓宇;
名義上接納缺乏學歷的人,但言談間不斷使用艱深詞彙、又以各種語言唱詩......
都是名義上接納,但實際上卻令其他人感受到無形的壓力,使他們感到不舒服。」
----
2017.04.26 深夜
(七十四)
「不久前有一位朋友向我提及:他會定期去後期聖徒教會聚會。」
「摩門教?」
「他們好像總是特別富有,上教會時一定要穿西裝,在教會場合必須要講英文。
其實二千多年前的耶穌尚且也不是穿西裝、講英文吧?為何要有這些特定規矩?」
----
2017.04.30 早上
(七十五)
教會崇拜期間,地下辦公室門外會放置幾張椅子,
方便一些遲到、或是行動不便的會友觀看崇拜直播。
某一日早上——「咦?為何牧師您會坐在這裡?」
「既然教會容許弟兄姊妹坐在這裡觀看直播,
我都想感受一下坐在這裡崇拜是甚麼樣的滋味......」
----
2017.05.07 中午
(七十六)
牧師問:「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教會沒有『聖樂部』?
為何不跟『崇拜部』合併,變成『崇拜聖樂部』?」
眾人回答:
「那麼,每次開會是不是都會播放音樂短片,一起鑑賞、評論?」
「本身從事音樂活動工作的,會否藉機賣特惠票?」
「有份參與音樂演出的,會否藉機推廣、宣傳?」
牧師最後笑說:「難怪教會沒有『聖樂部』,原來大家早就知道會出現這些問題。」
----
(七十七)
牧師問某會友:「你有考慮過轉工嗎?」
該會友回答:「有這打算。」
我:「轉工之間的日子必定又會離港外遊吧?」
該會友回答:「無錯!」
我:「如此打算確實不錯。」
牧師對我說:「這句說話並不像你以往作風。」
(註:小弟曾經在面書批評其他人只顧在假期外遊、自己享樂,而忽略社會議題。)
我回答:「難得有機會到其他地方見識一下,當然不能錯過,
總好過我這等人身無分文,只能留在此處過日子。」
眾人大笑。
我:「牧師,人是會改變的。」
----
(七十八)
「剛才牧師關心各人是否考慮轉工,於是我不認真地問牧師是否也打算轉工。
後來我才覺得如此詢問牧師其實非常危險。」
----
2017.05.14 中午
(七十九)
「有沒有考慮過在正生書院工作?」
「要在離島工作?未免是太遠了。」
「起初我接觸正生書院的老師們,覺得他們全都是不正常的
——他們每星期都至少有三日或四日要在校舍跟學生一起留宿,
而且跟他們非常親密、有不少身體接觸,甚至有時被他們傷害也完全不介意。
不久前有一位男同事因為結婚而減少留宿的日子,卻是淚流滿面、萬般的捨不得。
明明在那裡的學生都是相當邊緣的,倘若有一、兩位老師表現得較為瘋癲,
我尚且可以理解,但我所見到的卻是不止一、兩個,
而是眾多位老師都是如此癲狂、如此充滿熱情,我就在他們當中感受到基督的同在。」
----
(八十)
崇拜完結後,兩位牧師站在教會門口招呼會友。
我:「崇拜完結後,牧師逐一向會友握手、恭送他們離去的傳統是如何出現的?」
其中一位牧師:「......其實我都想知道。」
(七十一)
「恐怕你所認識的人和閱歷還是不夠多。
相比之下,我認識一些比你和我都還要年輕的人,
他們一早就已經有著非常混亂的男女關係,情況比你所能夠想像的還要惡劣。」
----
2017.04.22 深夜
(七十二) (參考 Vol. 7 中的第五十三段)
「你所說的都正確,沒有大專學歷的打工仔收入較低,
確實不容易負擔得起外出食晚飯的費用。」
「所以我在幾年前就已經覆述了教會某位長輩的幻想:為自家教會成立飯堂。
每次崇拜後都可以有愛筵,使會友不需要應付外出食晚飯的開支。」
----
(七十三)
「我們確實可以做到態度上開放,接受不同背景的人,
但與此同時,整個群體給予外人的觀感卻可以完全相反。
名義上接納衣衫襤褸的人一起崇拜,但會友的衣著卻都是非常莊重;
名義上能夠跟其他人一起『捱窮』,但平時花費倒是十分豪爽;
名義上接納無家者、缺乏穩定居所的人回來教會,但自己卻在計劃換屋或炒賣樓宇;
名義上接納缺乏學歷的人,但言談間不斷使用艱深詞彙、又以各種語言唱詩......
都是名義上接納,但實際上卻令其他人感受到無形的壓力,使他們感到不舒服。」
----
2017.04.26 深夜
(七十四)
「不久前有一位朋友向我提及:他會定期去後期聖徒教會聚會。」
「摩門教?」
「他們好像總是特別富有,上教會時一定要穿西裝,在教會場合必須要講英文。
其實二千多年前的耶穌尚且也不是穿西裝、講英文吧?為何要有這些特定規矩?」
----
2017.04.30 早上
(七十五)
教會崇拜期間,地下辦公室門外會放置幾張椅子,
方便一些遲到、或是行動不便的會友觀看崇拜直播。
某一日早上——「咦?為何牧師您會坐在這裡?」
「既然教會容許弟兄姊妹坐在這裡觀看直播,
我都想感受一下坐在這裡崇拜是甚麼樣的滋味......」
----
2017.05.07 中午
(七十六)
牧師問:「有沒有想過為何我們教會沒有『聖樂部』?
為何不跟『崇拜部』合併,變成『崇拜聖樂部』?」
眾人回答:
「那麼,每次開會是不是都會播放音樂短片,一起鑑賞、評論?」
「本身從事音樂活動工作的,會否藉機賣特惠票?」
「有份參與音樂演出的,會否藉機推廣、宣傳?」
牧師最後笑說:「難怪教會沒有『聖樂部』,原來大家早就知道會出現這些問題。」
----
(七十七)
牧師問某會友:「你有考慮過轉工嗎?」
該會友回答:「有這打算。」
我:「轉工之間的日子必定又會離港外遊吧?」
該會友回答:「無錯!」
我:「如此打算確實不錯。」
牧師對我說:「這句說話並不像你以往作風。」
(註:小弟曾經在面書批評其他人只顧在假期外遊、自己享樂,而忽略社會議題。)
我回答:「難得有機會到其他地方見識一下,當然不能錯過,
總好過我這等人身無分文,只能留在此處過日子。」
眾人大笑。
我:「牧師,人是會改變的。」
----
(七十八)
「剛才牧師關心各人是否考慮轉工,於是我不認真地問牧師是否也打算轉工。
後來我才覺得如此詢問牧師其實非常危險。」
----
2017.05.14 中午
(七十九)
「有沒有考慮過在正生書院工作?」
「要在離島工作?未免是太遠了。」
「起初我接觸正生書院的老師們,覺得他們全都是不正常的
——他們每星期都至少有三日或四日要在校舍跟學生一起留宿,
而且跟他們非常親密、有不少身體接觸,甚至有時被他們傷害也完全不介意。
不久前有一位男同事因為結婚而減少留宿的日子,卻是淚流滿面、萬般的捨不得。
明明在那裡的學生都是相當邊緣的,倘若有一、兩位老師表現得較為瘋癲,
我尚且可以理解,但我所見到的卻是不止一、兩個,
而是眾多位老師都是如此癲狂、如此充滿熱情,我就在他們當中感受到基督的同在。」
----
(八十)
崇拜完結後,兩位牧師站在教會門口招呼會友。
我:「崇拜完結後,牧師逐一向會友握手、恭送他們離去的傳統是如何出現的?」
其中一位牧師:「......其實我都想知道。」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我們在害怕甚麼?(二:怕比較)
無論是社會各階層各範疇,
我都見到各種各樣的標準、考核,並且在可見的將來只會愈來愈多。
大家都在追求達標、合格,大家都感到害怕:怕不達標、怕失去資格、怕失敗。
我們在同一條跑道上遇到更好的對手,
如此我們又開始恐懼,自己不斷被互相比較,被他人施加壓力。
甚至去到一個地步,連自己也在比較著,怕自己比不上別人,自己鞭策自己。
另一邊廂,我又見到那些父母輩,他們不只擔心自己,也擔心自己的子女。
所謂「望子成龍」、「嬴在起跑線」,其實都放大了父母內心中的恐懼
——害怕子女落後於人,使子女和自己都受到羞辱。
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夠走在最前,自己開始變得無所不用其極,妄顧任何後果。
大家都不知道在社會中我行我素會有甚麼下場,也就不敢冒險。
大家都甘於接受社會的潛規則,結果潛規則卻愈來愈鞏固。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我都見到各種各樣的標準、考核,並且在可見的將來只會愈來愈多。
大家都在追求達標、合格,大家都感到害怕:怕不達標、怕失去資格、怕失敗。
我們在同一條跑道上遇到更好的對手,
如此我們又開始恐懼,自己不斷被互相比較,被他人施加壓力。
甚至去到一個地步,連自己也在比較著,怕自己比不上別人,自己鞭策自己。
另一邊廂,我又見到那些父母輩,他們不只擔心自己,也擔心自己的子女。
所謂「望子成龍」、「嬴在起跑線」,其實都放大了父母內心中的恐懼
——害怕子女落後於人,使子女和自己都受到羞辱。
為了使自己的子女能夠走在最前,自己開始變得無所不用其極,妄顧任何後果。
大家都不知道在社會中我行我素會有甚麼下場,也就不敢冒險。
大家都甘於接受社會的潛規則,結果潛規則卻愈來愈鞏固。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2017年5月20日 星期六
我們在害怕甚麼?(一:不能面對失敗)
我害怕面對失敗。
其實不只是我,我相信週遭很多人都害怕面對失敗,更遑論要在其他人面前承認那些事。
為何害怕?因為當我一見到,就無法再視而不見;
我必須處理這擺在眼前的麻煩。也因為我害怕其他人知道:
一方面令自己失去面子,一方面要受到其他人的標籤。
他們的眼光、他們的評論,比世上有形的武器都更致命。
且慢,為何我假設了外人必定會對自己的不足加以批評?
因為我們所身處的社會一直缺乏容許我們犯錯的空間,
也缺乏容許我們失敗後重新振作的機會。
難怪我們總不願意坦然承認自己的錯失,連一句帶有歉意的說話都不能說出。
其實不只是我,我相信週遭很多人都害怕面對失敗,更遑論要在其他人面前承認那些事。
為何害怕?因為當我一見到,就無法再視而不見;
我必須處理這擺在眼前的麻煩。也因為我害怕其他人知道:
一方面令自己失去面子,一方面要受到其他人的標籤。
他們的眼光、他們的評論,比世上有形的武器都更致命。
且慢,為何我假設了外人必定會對自己的不足加以批評?
因為我們所身處的社會一直缺乏容許我們犯錯的空間,
也缺乏容許我們失敗後重新振作的機會。
難怪我們總不願意坦然承認自己的錯失,連一句帶有歉意的說話都不能說出。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Vision #25: 社會問題的背後是教育出了問題
不少人表達不滿,原來自己高估了群眾的集體智慧,
其實群眾的水平有高有低才是常態,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同一水平。
提高群眾整體的知識水平有時會對社會帶來反效果,也令管治變得更困難。
請各位不要誤會,我並非贊同那些極權統治下的愚民政策及限制資訊流通的措施。
我只是嘗試指出這年代知識型社會的其中一個弊端:
在無數社會議題當中,每人都能夠有各自的想法,人人都覺得道理必定在自己的陣營中,
不少排斥異己、分黨分派因此出現;社會本身有太多互相排斥的聲音,
結果變成「無其他人可以代表我」,社會因為無法團結而四分五裂。
我相當懷疑那些打算在社會「深耕細作」的人有沒有好好思考以上這問題。
明明是抱著「致力提高大眾知識水平」的良好動機,為何會演變到如斯境況?
有人說現今社會是「知識型社會」,靠知識才能夠討飯吃,
但這並不代表單靠知識就可以治理地方、解決社會各種問題。
不少人虛有知識、滿腹經綸,所說的卻仍然是非常偏頗,又或者是天馬行空。
他們缺乏遠見、氣量,不了解商業社會如何運作、當中如何充滿黑暗,
也不打算平衡及化解不同勢力之間的利益衝突。
這些人單靠知識就自以為掌握世上天下事、高人一等,
可以解決各種紛爭,並要求所有人都要認同自己的理念、支持自己的方案。
胡亂讓這些人當家作主,是自己累死自己。
這正正反映出教育政策多年以來的一個相當致命的盲點:教育並不只是灌輸知識而已。
現今這「知識型社會」彷彿就在告訴大家「靠知識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但實際上就算吸收知識、再高的學歷都不能代表甚麼。
每年的大學迎新營總會有不雅之事、大學畢業生被僱主批評「目中無人」、
不少專業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等等,其實都跟「知識」無關,
所牽涉的卻是做人的道理——人如何建立自己的修養和內涵。
其實群眾的水平有高有低才是常態,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同一水平。
提高群眾整體的知識水平有時會對社會帶來反效果,也令管治變得更困難。
請各位不要誤會,我並非贊同那些極權統治下的愚民政策及限制資訊流通的措施。
我只是嘗試指出這年代知識型社會的其中一個弊端:
在無數社會議題當中,每人都能夠有各自的想法,人人都覺得道理必定在自己的陣營中,
不少排斥異己、分黨分派因此出現;社會本身有太多互相排斥的聲音,
結果變成「無其他人可以代表我」,社會因為無法團結而四分五裂。
我相當懷疑那些打算在社會「深耕細作」的人有沒有好好思考以上這問題。
明明是抱著「致力提高大眾知識水平」的良好動機,為何會演變到如斯境況?
有人說現今社會是「知識型社會」,靠知識才能夠討飯吃,
但這並不代表單靠知識就可以治理地方、解決社會各種問題。
不少人虛有知識、滿腹經綸,所說的卻仍然是非常偏頗,又或者是天馬行空。
他們缺乏遠見、氣量,不了解商業社會如何運作、當中如何充滿黑暗,
也不打算平衡及化解不同勢力之間的利益衝突。
這些人單靠知識就自以為掌握世上天下事、高人一等,
可以解決各種紛爭,並要求所有人都要認同自己的理念、支持自己的方案。
胡亂讓這些人當家作主,是自己累死自己。
這正正反映出教育政策多年以來的一個相當致命的盲點:教育並不只是灌輸知識而已。
現今這「知識型社會」彷彿就在告訴大家「靠知識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但實際上就算吸收知識、再高的學歷都不能代表甚麼。
每年的大學迎新營總會有不雅之事、大學畢業生被僱主批評「目中無人」、
不少專業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等等,其實都跟「知識」無關,
所牽涉的卻是做人的道理——人如何建立自己的修養和內涵。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Vision #24: 充滿政治動機的教育政策
猶記得多年前 (實際上是2011年),
我在Xanga表達對當時教育制度的憂慮,擔心最後會變成愚民政策。
當時這些想法都是無憑無據,只能夠是陰謀論,但現在看來,似乎又說中了。
語文科在多年來不斷被更改考試模式,學生和老師都覺得無所適從。
先以「母語教學」抹殺作為英文科的地位,
後來再以「中文考試表現參差」作為引入「普教中」的理由。
我們以為改革的步伐太快,甚至懷疑相關官員是否迷失,怎料到原來大家都被矇騙了;
被迫在改革的道路上走了許多年,又迷失了許多年,才知道自己受人擺佈。
現在的教育制度所培養出來的,都是為商家、為政權服務的奴隸。
除此之外,政權根本不打算為這社會培養任何人才。
所教的大都是死記硬背的知識和各種技能,都僅能用來謀生。
品性、體能、藝術、美學、思考方式從來都不被重視,將來也不會被刻意栽培。
教育其實也是政治。多年前的基礎早已被破壞,各種層面的負面影響卻仍然有待我們發現。
我在Xanga表達對當時教育制度的憂慮,擔心最後會變成愚民政策。
當時這些想法都是無憑無據,只能夠是陰謀論,但現在看來,似乎又說中了。
語文科在多年來不斷被更改考試模式,學生和老師都覺得無所適從。
先以「母語教學」抹殺作為英文科的地位,
後來再以「中文考試表現參差」作為引入「普教中」的理由。
我們以為改革的步伐太快,甚至懷疑相關官員是否迷失,怎料到原來大家都被矇騙了;
被迫在改革的道路上走了許多年,又迷失了許多年,才知道自己受人擺佈。
現在的教育制度所培養出來的,都是為商家、為政權服務的奴隸。
除此之外,政權根本不打算為這社會培養任何人才。
所教的大都是死記硬背的知識和各種技能,都僅能用來謀生。
品性、體能、藝術、美學、思考方式從來都不被重視,將來也不會被刻意栽培。
教育其實也是政治。多年前的基礎早已被破壞,各種層面的負面影響卻仍然有待我們發現。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為何要談「工作意義」?
其實有甚麼人會思考何謂「工作意義」?一般打工仔似乎並不會考慮這等事。
恐怕他們會答:「我的工作意義盡在薪金之中。」——打工不為使命,只僅僅為生活。
倘若一個人尚有空閒時間、空閒精力去尋找「工作意義」,
或者他的生活已經相對地穩定,又或者是感到無聊,
也有可能是提供一些誘因鼓勵下屬更努力地工作。
剛好最近連續有兩篇文章提及相關題目 (一篇出自馬保羅牧師,一篇出自博客馬斯特),
似乎這正是讓我談談個人見解的好時機。
----
教會一路以來對苦難的教導基本上都是要求信徒逆來順受,
所以對於信徒不斷訴說自己在職場上有何冤屈時,
他們所聽到的回應除了是同樣的「逆來順受」,
又或者是不負責任的「好好考慮轉工」之外,
還有「尋找工作意義、在職場上的使命」這類轉彎抹角式的正能量思維。
之所以是正能量思維,是因為這些說話嘗試使人不抱怨、不對工作產生厭惡,
但本身所提出的冤屈、壓迫其實仍然沒有解決、沒有出路。
如此鼓勵他人「在表面看來很糟糕的情況下,努力尋找當中美好的一面並加以放大」,
彷如對遭受性侵犯的受害者說「就算被強姦,其實自己還是有所得益」一樣荒謬。
(強積金能夠被戲稱為「強姦金」,足以證明這比喻其實不算誇張。)
工作性質本來就很厭惡?僱員只不過是大企業中的一粒螺絲釘、可有可無?
本身已經有這些疑問,就會覺得那些教導強人所難、不近人情。
----
「可是,教會經常強調信徒在職場有其神聖意義,內容卻各走極端,
一是將職場貶底成禾場,視工作間為交朋結友傳福音的地方;
二是陳義過高,一下子將所有工作理解成參與上帝管理大地。」
陳義過高、「與神一起管理大地」該部分其實還有可取,
只是欠缺了「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管理大地」這類延伸,
因此小弟並不打算深究,倒是想在此討論「將職場貶底成禾場」該部分。
雖然我不完全理解「貶底」一詞在文中的含意,但有一點我倒相當肯定:
無論是來自教會還是神學院,都總會教導「傳福音比一切都重要」。
所以這「大使命」理論上要凌駕於地上政權之上、
要凌駕於人所加諸的要求和期望之上,也要凌駕於僱主對僱員的期望之上。
這其實是一個「不太似是問題」的問題:傳福音跟本來的工作意義無關。
打工仔能夠受聘,自有其需要完成的職責和目標,
當他們同時被鼓勵「要在職場廣結人緣、向上司下屬等同僚傳福音」,
這「大使命」最多只能夠附帶於原本受聘的原因,而不能凌駕之。
除了傳福音、在職場上搞好人際關係之外,
綬和公司內部氣氛、為同事爭取制度上的權益和公義同樣也不能成為「工作意義」。
倘若上司對信仰比較開放、對人甚少猜忌,當然不會有問題。
但如果上司本身較固執、對人多疑,卻可能會問:
「我聘請你,是為公司利益打算,你怎麼會做這些無聊事?」
「這下屬太過有使命感,會否捐害公司利益?」
「這下屬籠絡其他同事、甚至是跨部門的人員,會否有所盤算?會否威脅到自己?」
(以上這些都是假設性問題,未必適合所有人。)
----
小弟倒很慶幸兩篇文章都有提及「勞動異化」及「非人性化」。
唯有把社會變得更人性化,以上種種問題才有望一併解決 (注意:人性化不等同人治)。
恐怕他們會答:「我的工作意義盡在薪金之中。」——打工不為使命,只僅僅為生活。
倘若一個人尚有空閒時間、空閒精力去尋找「工作意義」,
或者他的生活已經相對地穩定,又或者是感到無聊,
也有可能是提供一些誘因鼓勵下屬更努力地工作。
剛好最近連續有兩篇文章提及相關題目 (一篇出自馬保羅牧師,一篇出自博客馬斯特),
似乎這正是讓我談談個人見解的好時機。
----
教會一路以來對苦難的教導基本上都是要求信徒逆來順受,
所以對於信徒不斷訴說自己在職場上有何冤屈時,
他們所聽到的回應除了是同樣的「逆來順受」,
又或者是不負責任的「好好考慮轉工」之外,
還有「尋找工作意義、在職場上的使命」這類轉彎抹角式的正能量思維。
之所以是正能量思維,是因為這些說話嘗試使人不抱怨、不對工作產生厭惡,
但本身所提出的冤屈、壓迫其實仍然沒有解決、沒有出路。
如此鼓勵他人「在表面看來很糟糕的情況下,努力尋找當中美好的一面並加以放大」,
彷如對遭受性侵犯的受害者說「就算被強姦,其實自己還是有所得益」一樣荒謬。
(強積金能夠被戲稱為「強姦金」,足以證明這比喻其實不算誇張。)
工作性質本來就很厭惡?僱員只不過是大企業中的一粒螺絲釘、可有可無?
本身已經有這些疑問,就會覺得那些教導強人所難、不近人情。
----
「可是,教會經常強調信徒在職場有其神聖意義,內容卻各走極端,
一是將職場貶底成禾場,視工作間為交朋結友傳福音的地方;
二是陳義過高,一下子將所有工作理解成參與上帝管理大地。」
陳義過高、「與神一起管理大地」該部分其實還有可取,
只是欠缺了「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管理大地」這類延伸,
因此小弟並不打算深究,倒是想在此討論「將職場貶底成禾場」該部分。
雖然我不完全理解「貶底」一詞在文中的含意,但有一點我倒相當肯定:
無論是來自教會還是神學院,都總會教導「傳福音比一切都重要」。
所以這「大使命」理論上要凌駕於地上政權之上、
要凌駕於人所加諸的要求和期望之上,也要凌駕於僱主對僱員的期望之上。
這其實是一個「不太似是問題」的問題:傳福音跟本來的工作意義無關。
打工仔能夠受聘,自有其需要完成的職責和目標,
當他們同時被鼓勵「要在職場廣結人緣、向上司下屬等同僚傳福音」,
這「大使命」最多只能夠附帶於原本受聘的原因,而不能凌駕之。
除了傳福音、在職場上搞好人際關係之外,
綬和公司內部氣氛、為同事爭取制度上的權益和公義同樣也不能成為「工作意義」。
倘若上司對信仰比較開放、對人甚少猜忌,當然不會有問題。
但如果上司本身較固執、對人多疑,卻可能會問:
「我聘請你,是為公司利益打算,你怎麼會做這些無聊事?」
「這下屬太過有使命感,會否捐害公司利益?」
「這下屬籠絡其他同事、甚至是跨部門的人員,會否有所盤算?會否威脅到自己?」
(以上這些都是假設性問題,未必適合所有人。)
----
小弟倒很慶幸兩篇文章都有提及「勞動異化」及「非人性化」。
唯有把社會變得更人性化,以上種種問題才有望一併解決 (注意:人性化不等同人治)。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