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五十六)

手機電池效能愈來差,愈來愈不耐用
幸好有後備電源,足以把手機充滿電兩次

身邊總有人問我為何不換新手機,趕上時代的步伐
我卻反而覺得在智能手機方面是不必要:
除非刻意想知道朋友近況、時事動態和網友的評論
本身不喜歡面書的我基本上是盡量避免上線的
另一方面,也不想花太多時間沉迷於手機遊戲上
用這些時間來做其他事不是更好吧?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Hymnology 30

最近的心思和時間都花在查考聖經、澄清信仰觀念上
似乎少了時間思考詩歌、敬拜上的議題
不過小弟已相當肯定《Hymnology》系列還會陸續有來
期望在詩歌、音樂上繼續不斷反思、精益求精

----

大概一個月前小弟連續寫了好幾篇關於「自我中心」的文章
有講到個人化信仰、信仰群體文化、傳福音策略,但沒有再特別撰文提及敬拜詩歌
這是因為兩年前的《Hymnology 8》已經約略講過了,小弟不打算再作額外補充

----

小弟最近留意到一篇文章討論 Hillsong
不是討論詩歌歌詞背後的神學,卻是討論音樂聚會中那種類似演唱會的氣氛
雖然文章頗長,但小弟認為依然值得細讀:
http://christandpopculture.com/how-the-hillsong-cool-factor-changed-worship-for-good-and-for-ill/

小弟對以上文章維持一貫作風:不求讀者完全同意,但求閱讀過程中有反思
如此,無論同意或不同意都令自己有所獲益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信徒身分與責任感的迷思

講到與自己生命猶關的事,最關心的會是甚麼?
家庭?事業?學業?人際關係?各種投資?願境或夢想?

我相信人人都有各自的清單,孰輕孰重自然心中有數
既然如此,我不能夠強迫其他人放下他們心中最掛念、最想處理好的事

倒是在教會常常聽到這種言論:
面對弟兄姊妹打算多花時間陪家人、見舊朋友、照顧兒女、拍拖、上莊、兼職
我們總是很容易用耶穌那句「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去挑戰他們

如此質問,會否容易把「信仰生活」(或者只是「教會生活」)
和「個人生活」(人的平常生活) 處於對立?
因為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必須要作出抉擇、非此即彼?

----

作為信徒,我們最掛心的是甚麼?
自己的、家人的、朋友的健康、工作、人際關係?

對自己而言,關心這些事十分正常;只是當不少信徒都是如此時
外界又如何在整個群體中見到「神的國、神的義」?

----

要去質疑群體的文化、但又不能凌駕個人的選擇,這困局未免太棘手吧?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驀然回想(五十五)

全家人的手提電話齊齊轉用家居計畫
四個人用10GB,費用在六百元以下,比以前更便宜

結果頭一個月只用了一半數據
電話通訊更糟糕,只用了十分之一

希望家人不會因此不斷用手機看連續劇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聽天主教徒分享信仰觀


小弟有幸在音樂廳的後台接觸這一位前輩
以下分享小弟也不敢說是完全同意或完全不同意,但因為內容比較特別而刻意記下
期望各位也好像小弟一樣不必急於下判斷、選擇同意或不同意
卻能夠在此見識平日可能難以遇上的觀點、角度和見解


1. 甚麼是「信」?信就是「人的言」,全都是間接的見證
倘若自己能夠眼見、聽見、摸得到,就不需要「信」別人所講的
我們大部分人都未曾見過耶穌,所以才需要「信」聖經


2. 我總不明白為何「基督佬」總是叫人信主、返教會;信仰其實不需要刻意宣傳
倘若信仰本身好好,自然能夠吸引人,何必做Sales?(有麝自然香的道理)
我反問:「我們所說的話反而限制了我們所相信的神和信仰?」回答:「確實如此」


3. (談及那位天主教徒與某位基督教牧師師母的辯論)
師母問:「怎麼你向______祈求,卻不是向神祈求?為何拜偶像?」
天主教徒答:「我不過是求那些已經在天上的替我講好說話,難度這也不可以嗎?」

我問:「直接向最高、最有能力的神祈求,不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天主教徒回答:「你所講的其實也是人的想法
你那種祈求的背後想法是:當自己遇上不能解決的事或爭執時
都直接尋求掌握最高位置或權力最大的人或神
但公司的大老闆尚且不會每次都如你所願,更何況是神?
結果當問題沒有解決,信仰就好容易崩潰,有些人甚至因為不能接受而走歪路」


4. 講到「受呼召要成為傳道人、牧師」,倘若真是如此神聖,為何還要生兒育女?
說是「可以藉著關係更認識神」,但其實他們都知道服侍神和照顧家庭之間總會有衝突
那麼為何當初他們決定全心全意服侍神之後,卻又選擇做一些令他們分心的事?


5. 天主教徒表示曾經聽過某位「基督佬」林牧師公開宣稱:
「基督教是云云眾多宗教中最合理的」,但實際上牧師講這句說話才是最不合理
(小弟雖然不知道這位「林牧師」的真正身份,但仍不禁大笑)


6. 不應該抱著「想其他人都接受自己那套見解」的想法
如此才夠謙卑,也不會因為其他人的反應使自己充滿情緒
反而應該尋找能夠一起溝通、感興趣一起討論的群體;
妄想以一己之力改變其他人的見解並不是好的想法
華人教會領袖之間意見不合,好容易就拆開兩間教會,正正就是因為太過固執
當年馬丁路德抗拒羅馬教庭其實也是如此


小弟並非常常見到這位前輩,但相信下次碰頭時又會聽到精彩的分享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正能量文化」的思維誤導

我們常常被要求「要多讚美、要懂得欣賞」,為了維繫身邊人的關係,自己就要少講傷害人的說話,但結果我們對著其他人也是如此。「要多講讚美說話」變成了「不應該直斥其非」的藉口。「避免刺激他人的罪疚感、悲傷」使自己不斷重新包裝自己的說話,使自己的說話毫無稜角,內容愈來愈虛浮。

「正能量文化」本來是叫我們在負面的事當中找出正面的意義。如此,無論事件是好是壞,都使我們得益。但人卻常常以為「強調正面」就等於「避開負面」,視負面的事如病菌,避之則吉,結果卻反而得了潔癖。自己變得誠惶誠恐、畏首畏尾,甚至急於為社會「大掃除」,卻從來沒有想過那些陰暗面本來就已經存在,本來就是一種常態。

2016年6月17日 星期五

再思十字架、聖殿和耶路撒冷的審判

小弟之前分享了《路23:27-31》這段經文
後來發現自己的詮釋篇幅相當龐大,值得詳細列出來

這段經文使小弟重新反思現今教會 (尤其是福音派) 如何講述「救恩」
至今已相隔二千多年,我們都理所當然地以為
「基督承擔起我們每一個人的罪、代替我們承擔死亡的刑罰」
但如果我們把這些想法帶回二千年前的場合,就會留意到破綻:
耶穌似乎沒有承擔耶路撒冷中猶太人的罪,父神執意要他們受到屠城、聖殿被毀的審判
難道耶路撒冷當中沒有人願意相信耶穌,因此神報應他們?
婦女們豈不是為耶穌哭泣嗎?西門豈沒有跟耶穌同行?

這帶領我們進入另一個更困難的問題:耶穌的禱告
「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23:34)
這正是耶穌上十架後的第一句話,而之前那個預言是上十架前最後的一段對話
聖經作者既然刻意把這兩段經文緊接起來,或許就在暗示我們要併在一起研讀

我們常常覺得耶穌這段禱告是廣義的、是適用於所有人的:
「耶穌在我們還不認識自己的罪時,就已經為我們犧牲了。」
但我們有沒有考慮到禱告緊接在預言耶路撒冷屠城之後,
這禱告同時可以有另一層較狹義的意思?

「父阿!赦免他們這群耶路撒冷城中的猶太人;
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將來要因此受審判。」

如此一來,這禱告就跟耶穌被捉拿前的禱告相近:(22:42)
「父阿!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這兩個禱告所牽涉到的兩個審判都是耶穌不願發生的
但祂的心聲最終都被凌駕,因為父神的意思始終更長遠、廣闊:
耶穌走上十架是為了戰勝死亡和黑暗權勢,使人能夠重新與神建立關係
聖殿被毀是神藉著羅馬軍隊審判那充滿欺壓的獻祭文化和宗教領袖,
為要彰顯神的公義;屠城可以說是連帶的結果

再進一步解釋那禱告之先,要解答第三條問題:
倘若十字架是耶穌需要以人的身軀所面對的審判,
耶穌自己又會如何理解耶路撒冷屠城的審判?

耶穌知道自己「時候到了」才進入耶路撒冷並潔淨聖殿
見到婦女們為自己哭泣時,距離死亡是數小時以內的事
包括身旁兩名死囚,死者還不過三人;從潔淨聖殿到走上十架的時間也甚短
相比起來,羅馬軍隊先攻陷其他地方才兵圍耶路撒冷
整個戰爭以及屠城都不是一時三刻的事,又漫長又痛苦

有這種比較,那句「不要為我哭」就立即有截然不同的意思:
耶穌明顯地感受到耶路撒冷城中的猶太人將來要受更大的痛苦、比死更難受的折磨
相比之下,自己這條十架路還算是乾脆、痛快,更何況自己已肯定會死裡復活?
因此,耶穌不但勸諭婦女們「為自己和自己的兒女哭」,
甚至到了自己在十架上,也親自為他們禱告:
「父阿!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講到潔淨聖殿,我們好容易只見到耶穌「清場」、接近恐嚇的預言、嚴厲批評宗教領袖
但其實從那刻開始,耶穌就已經知道自己、聖殿和耶路撒冷會有甚麼下場
及至在十架上,耶穌仍願意為他們向神禱告,求父神撤回所命定的審判
這豈不是證明了耶穌始終顧念著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子民,甚至過於顧念自己?
當中有著何等的愛和憐憫?

總結:
耶穌在聖殿預言審判,又在十架上祈求免去審判
聖殿被毀、屠城和十字架不但證明神的公義和愛在人間彰顯
還證明了審判和憐憫是同時發生、兩者並存的

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講座筆記 - 20160612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 基道文字事工 合辦
《馬可—絕望的終局?敘事鑑別與神學詮釋的雙重視角》
講員:曾思瀚博士、鄧紹光博士


----第一部分由曾思瀚博士主講----

新書最後那部分「跋」只提及(16:1-8),沒有討論第9節之後的經文
書中並沒有對此有太多解釋;不少手抄本都沒有這段經文,在此討論原因:

「以下資料互聯網都有,但相信大家都懶得去尋找」(會眾笑)

先看external evidences (外證):較準確的手抄本都沒有第9節之後的經文
早期神父 (例如 Clement of Alexandria、俄利根) 可能不知道有這部份經文的存在
第四世紀後的西乃山手抄本、梵蒂岡手抄本都沒有
要到第5-9世紀的手抄本才開始有;莫非根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加上?
再看internal evidences (內證):
有一部分詞彙不似是作者馬可所用的,有可能不是本人寫上

曾經與盧允晞博士討論這議題,他提出以下理論:
(16:8下)「...什麼也不告訴人,因為他們害怕。」
原文中最後的字是「因為」,實屬罕見;不排除之後部份曾被人刪走

以上理論可以被反駁:手抄本都是寫在紙上,之後會捲起來
通常都是由尾開始捲起來,才可以從頭開始讀
因此最後那部分是最先收起的,也理應是最受保護的

「交代了為何新書只講16章頭八節,就可以開始我原本要講的內容......」

《馬可福音》這八節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結尾;復活的記載在此完結,似乎不合理
《可》的寫作對象似乎是信徒,因為當中描述耶穌與門徒之間的關係
「信的是甚麼?」有耶穌的教導、有講到耶穌的死、卻沒有描述耶穌復活

保羅在他的書信中常常講復活,相信他在講道時也提及不少
這證明了好多人都知道「耶穌曾經死去」是不爭的事實

以文學、鑑別學角度解釋:難道重點不在復活?我們需要留意一下《可》的文學結構

第四章有撒種的比喻
(4:14)「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4:15)「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
=> 種子究竟是「人」還是「道」?抑或兩者皆是?

有人說其他福音書直接把種子解作「道」,直接解決了這詮釋問題
但《可》仍然容許這兩種選擇同時出現 => 「道」成為人的一部分、人要活出道
=>《可》當中的人物有否活出那些「道」的特徵?

「甚害怕」其實配合了《可》的開頭 (1:44)
(那句「你要謹慎,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之後常常出現,值得我們留意)
(1:44-45) 吩咐「不可告訴」,他卻傳揚開了
(16:7-8) 吩咐「可以告訴」,卻「什麼也不告訴人」;兩者正好相反、互相呼應
正如叫人不做,人卻偏偏會去做;做了是沒有好結果的

留意馬可對「許多人跟隨耶穌」的態度頗為負面 (見到現今佈道會而會心冷笑?)
(1:44) 太多人不明白耶穌所講的話:只需要讓祭司知道

婦女們雖然是不服從,但畢竟復活的消息還是傳了出去
=> 重點在「如何做門徒」;教導跟隨者「甚麼應該做、甚麼不應該做」
因為基督復活,縱使起初不順服,卻仍然有盼望而不是絕望


----第二部分由鄧紹光博士主講----

「Dr. Sam 剛才從敘事鑑別的角度出發;現在由神學詮釋角度出發」
究竟耐人尋味的結尾給了我們甚麼功課?為何不再講之後的事?

結局是甚麼?終結?還是另一件事的開始?
「七日第一日的清早」;若是開始,那是甚麼的開始?
婦女們甚麼都見不到,只見到穿著白袍的少年人
我們是否也好像她們?我們豈不是比她們知道得更多:
不只是讀完其他三本福音書,也完全知道《可》講述的事

婦女們和我們都有著同樣問題:發生了甚麼事?
更準確的問題是:已死去的耶穌發生了甚麼事?

留意她們的反應:是親眼看見才信?還是半信半疑?
又是否相信耶穌親自說過的「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14:28)?
我們是否也如此?不知耶穌往哪裡去,正如不知道耶穌從哪裡來:
《可》並沒有「道成肉身」、沒有家譜、也沒有馬利亞的故事;實不尋常

人世間的生與死不能束縛耶穌;《可》不但留下了開放式的結尾,也有一個無端的開始
無始無終的耶穌究竟是誰?我們只能在祂的「中間」去認識祂
=> 提醒婦女們「謹記耶穌在世日子中的言行」,並因此重新認識耶穌

如此,出現了一個神學問題:「基督論」在《可》顯得無能為力
因為《可》沒有特別強調基督的神人二性,因此:
1. 耶穌的生命不能純粹從人世間的生與死來界定
2. 我們不能排除耶穌在世時的言行來認識祂
倘若我們真正要進入這學習進程,就不能忽略「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這段路程」

同理,不可能放下耶穌在世的言行去談「終末論」
莫特曼:「終末」是跟基督有關的、是建基於死裡復活的
但《可》卻在復活一事上有開放式結尾
當我們不知道這是絕望還是盼望的結局下,就常常跳往其他三卷福音書尋找答案
因此錯失了《可》「缺席見證」的心意
難道「終末論」只能建基於「已發生的」耶穌從死裡復活?
根據《可》婦女們看不見耶穌,因此感到不踏實、落空、絕望?
但還有白衣少年:「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
=>「終末論」豈不能建基於這種間接的見證?

從兩種方式辨別這見證的真實:
1. 留意白衣少年所講的是否正確
2. 白衣少年所講的是重讀;耶穌在逾越節晚餐時已經講過 (14:27-28)
=> 提醒婦女們「耶穌所說的都要成就」;
牧人被擊打,羊就分散,但之後必定會復活、重聚

所以重點不在「之後」發生了甚麼事,卻在「之前」耶穌說了甚麼
可惜婦女們的反應都不正面
她們都不相信耶穌之前所講的「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她們都不相信耶穌一再強調的「必定會從死裡復活」?

這使我們回到《可》的最開頭:我們是否相信《可》當中的內容?
=> 變成了「相信」的問題
若必須要親眼看見、親耳聽到、用手摸得到才相信,在這年代就不會再有人相信
「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我們都只能聽到昔日使徒的見證

《可》只講耶穌的言行、耶穌的死、沒有講祂從何而來、沒有直接記載復活
難道因此就不信有復活?耶穌之前卻已經講了三次!


----中場休息後進入 Q & A 環節----

(以下問題由曾思瀚博士回答)

Q1. 從文學角度釋經有何準則?
A1. 有三個準則:
1. 看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
2. 留意詞彙有沒有相似的地方,若有相似就要留意是否有關係
3. 佈局上是否相似

Q2. (小弟未能記下問題,請見諒)
A2. 可以說是《可》在16:8已經完結,之後的「並不是從神而來的話」

Q3. 不同福音書記載事情的次序不一,細節和重點也不一,解經時會否有張力?
A3. 不會,倘若所有證人的口供都是完全一致,反而是極有可能作假;有不同才是正常

Q4. 為何以「驚恐」形容《可》的結尾?
A4. 為何馬可要記下這些東西?當中必有他的想法,藉經文表達出來
這「驚恐」是正面還是負面?我們都覺得是負面 => 這「驚恐」是成為門徒的障礙

Q5. 既然有開放式結尾,我們是否可以按自己意思加上不同的「創作」?
A5. 不可以,因為這「驚恐」已經有其意義,想像也因此受限制


(之後到鄧紹光博士回答,但似乎沒有觀眾就他所講的內容提出問題......)

基道事工同工:請問甚麼是「神學詮釋的理性思考」?
鄧博士答:在新書的序中講了「神學詮釋」是甚麼東西
以神學教義詮釋聖經?但猶太人並沒有「三一」的概念;
(=> 不能以我們現今的神學知識去詮釋)

之前在台上所講的其實是根據 Dr. Sam 的結果再進行神學解讀
第一步:神學上再講一次《可》的內容,靠此去除閱讀原文的障礙、文化差異的障礙
解讀當中的語言結構,還要解釋得言之有理、頭頭是道

第二步:處理神學議題,例如「《可》當中的耶穌究竟是誰?」
「這種無始無終的記載對我們如何理解耶穌有甚麼影響?」
剛才我討論到「終末論」:沒有直接提及復活的事,僅有間接見證
=> 反思我們所信的究竟是耶穌直接所講的應許、還是等到以後發生了才信?

(講座到此完結)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Bible verse challenge 後感

起初見到弟兄姊妹接受這挑戰,就留意一下當中的描述:
"I was challenged to post scriptures for next 7 days and tag 2 people each day to share God's word."
"Today I'd like to tag __ and __ to do the same and keep the fire burning. Spread the good news!"

貌似又是一個不斷Tag人的遊戲,但不是問答遊戲而是分享聖經經文
並且還不需要額外解釋;這使我更留意弟兄姊妹所選擇的經文
依我所見,大部分都是神的應許、新約聖經的教導、並偶有哲理式的訓示

正如那段描述所言,果然都是 "good news",但都是人心目中的 "good news"
所分享的經文通常都是未信者和初信者覺得容易接受的、充滿正能量的

後來小弟也被人Tag了,作為基督徒沒有理由拒絕分享聖經經文
因此決定反其道而行,刻意跟主流作對,選擇一些較難接受的、較嚴肅的經文

----

連續七日的分享:

Day 1 (創4:13-15)
該隱犯了重罪、自知犯眾怒而哀求神,仍得神的保護;但這並非經文的全部意思
驟眼看來神所賜的記號只是為了保護該隱,但同時也保護其他人
使他們不會因為殺該隱而受到「遭報七倍」的審判;這記號實際上有雙重保護的作用


Day 2 (摩5:12-14)
這段經文正是電影《十年》那句「時勢真惡」的原本出處
小弟乃適逢特別日子而分享這段經文


Day 3 (路4:1-4)
香港人常常說「搵食至上」,這段經文正好是一個適當的回應。


Day 4 (以賽亞書8:5-8)
這段經文較深,小弟將會用較長篇幅解釋這段經文的意思,以及小弟引用的原因:
亞蘭王與以色列國結盟,攻打南面的猶大國
非常實際的猶大王寧願立即跟更北面的亞述國結盟,都不願意耐心尋候神的幫助
先知的預言其實也是合理的政治預測:亞述軍隊倘若吞併了北面的以色列國
將與猶大國邊境接壤,猶大國會因此陷入同樣的亡國危機

小弟的Hashtag 暗示了引用的原因:不少弟兄姊妹認為 Immanuel 必定就是最好
但若果單純把「以馬內利」視為自己的益處,這段經文會令他們困惑
實際上,聖經中三次「以馬內利」都帶來了外在的不穩定因素:
第一次以馬內利 (賽7:14) 亞蘭王與以色列王的領地會變成廢土
第二次以馬內利 (賽8:8) 猶大國會被亞述軍隊圍困
第三次以馬內利 (太1:23) 耶穌的出現使羅馬殖民統治下的猶太社區更不穩定

倘若忽略了「以馬內利」本身所帶來的外在混亂
卻盲目相信「神與我們同在,使我們平靜安穩」,有可能會陷入更深的迷惘中


Day 5 (太7:13-14)
信徒總強調「凡事單靠神的恩典、憑信就有永生」,這段經文算是一種反調


Day 6 (撒下12:15-23)
第六日的經文是篇幅最長、非常傷感、同時又意味深遠的
整個故事值得各位細心閱讀,在此小弟只描述兩項觀察:

1. 大衛王得知兒子死了的反應:沐浴,抹膏,換衣裳,進耶和華的殿敬拜,回宮吃飯
留意一下次序,已經餓了七日,卻不是首先食飯,而是潔淨自己和敬拜神
對現今基督徒而言,這不是正常人會作出的選擇,更何況是心情極度哀傷的時候?

2. 大衛最後那段解釋顯示了他如何自我開解
孩子還活著,禁食哭泣是為了爭取神的憐恤
孩子的死卻證明神的旨意已不能再逆轉,因此大衛不再苦苦哀求;
另一方面,「我必往他那裡去」表示大衛知道他的兒子已回到神身邊
對一個失去兒子的父親而言,這算是難得的安慰


Day 7 (路23:27-31)
(原來這段經文的政治意味頗重,小弟分享後才察覺到)
這段經文所牽涉到的兩件事有非常微妙的巧合
1. 十字架的刑罰、耶穌受死
2. 耶路撒冷屠城、聖殿被毀
另一方面,這兩件事都是耶穌不想發生的:
「父啊!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
但耶穌祈求的這兩件事都被父神的心意凌駕,因為兩件事背後都有更深遠的目的:
耶穌走上十架是為了承擔眾人的罪,使人能夠重新與神建立關係;
聖殿被毀是審判當時不公義的祭祀文化及宗教領袖,從中顯出神的公義

綜合以上觀察,那句「不要為我哭泣」就非常有意思
耶穌見到婦女們為自己哭泣,似乎沒有受安慰,反而是更為她們擔憂
因為耶穌從頭到尾 (從潔淨聖殿到十字架上) 都顧念那城和那民多過顧及祂自己

(題外話:網上有些文章表示耶穌一早就叫門徒離開耶路撒冷 (太24:1-44)
因此基督徒不受羅馬軍隊屠城的迫害「是聖靈賜下恩膏的結果」
這種言論背後有著「基督徒靠耶穌避開劫難,猶太人死不關我事」的心態
跟耶穌那些言行背後的心意完全相反,小弟不能接受)


----

回看這七日的分享,原來當中的「負能量」頗厲害,哈哈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未曾了斷的恩怨情仇 (2006年版):六四晚會

「我今年六四會去維園,Gary你會去嗎?」
「我不會去。」
「你認為不需要悼念?不值得悼念?」
「不是這個意思。我會悼念六四,但我不同意支聯會的處事方式,
所以我當晚不會去維園。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式,為何一定要受支聯會限制?」
「我明白不是所有人都同意支聯會的做事方式,
但你問身邊的人六四當晚會如何悼念,我相信大部份人都會選擇去維園。
既然支聯會提供了如此平台,讓有著共同目的者聚集,為何不好好利用?」

結果我始終都沒有去維園,十年以來也如是。

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講座筆記 - 20160530

神學路思主辦 神學擦膠講座 使我作你和平之膠?
講員:葉菁華教授、鄧紹光博士 神秘嘉賓:羅秉祥博士

----第一部份由葉菁華教授主講----

「使我作你和平之膠」?甚麼是和平膠?我認為可分六種:
1. 和平就是內心平靜安穩,因此不理世事
2.「總之唔好嘈,一人少句」,迴避真理公義
3. 人人都有錯,各打五十大板
4. 維護建制,反對非法暴力,但對制度暴力、合法暴力視若無睹
5. 和理非非,覺得要符合某些因素才算是社關
6. 所有暴力 (包括自衛抵抗) 都是錯

有和平膠,也有勇武膠?
1.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聖經教導可以擱置
2. 逢警必黑?他們遇上苦難、病困就是抵死
3. 強國人都是該打
4. 香港已進入戰爭狀態

問題不只在於暴力不暴力,也在於膠

早期神父例如俄利根,特土良多是和平主義
不止是反對基督徒參戰,也反對所有人參戰
但認為基督徒不應參軍的人隨著時間變得愈來愈少
(後來也有人認為基督徒要藉著參戰伸張公義)

正義戰爭論 (Just War Theory)
不否定耶穌教導的前提;不是所有戰爭都是正義,要符合某些條件的才可以算是:
1. 戰爭要值得打 (例如自衛)
2. 戰爭目的明確
3. 無其他出路 (例如談判破裂),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最終手段
4. 嚴格篩選所用戰術、武器 (例如自衛戰不代表就可以用核彈)
5. 戰力比例要恰當,並互相尊重法律權威、人權
(小弟質疑第五點,因為大多數戰爭都是在不公平的戰力比例下開始)

所以主動殺人、傷人都是不公義,因為所有戰爭都必會傷及無辜
但有些情況總不能避免,否則會令更多人死傷

所以不是「善」與「惡」的抉擇,卻是「惡」與「更惡」的悲劇性抉擇
又正如田立克所說:倫理與道德的抉擇 (人人都是自由選擇,但結果卻不是大家想要的)

所以基督徒在這些情況下其實不能避免犯罪,以為「自己能選擇善惡」是天真的想法
實際上我們只能選擇犯這罪或犯那罪、傷害這群人或那群人
若果不靠上帝恩典,誰會原諒我們?上帝的無條件接納是我們永遠需要的

最後,和平是同時具有正義的:有正義,才會有和平;無正義,怎能談復和?
《羅14:17》:「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


----第二部份由鄧紹光博士主講----

我們對聖經、神學可以有不同解讀方式
葉sir所用的是宏觀角度,但我所用的是微觀角度

和平常常使我們聯想到和諧,又聯想到河蟹
從內地而來的神學生通常都不理解河蟹,但我們普遍都對此反感
每當我們聽到言論有河蟹、叫我們妥協、被收編的意思,就不想再聽下去

雨傘運動後我們需要對「和平」進行重新解說和踐行
不應只有一種解釋方式,同時反對收編異己的行為

這種重新定義其實一直以來都有:
中國哲學中,儒家有探討「道」
道家的老子和莊子都不喜歡這解釋,但他們都會談「道」
不同人講,字眼雖然一樣,意思卻完全不同
約翰福音的「道」其實出自希臘文 Logos,字眼本來有其希臘哲學的意思
但約翰顛覆、置換了字眼意思,突顯出「真正的道」
「福音」本來出自凱撒大帝,後來也被基督徒偷換概念
同理,我們現時也需要這種顛覆、置換的策略,把「和平」重新給予另一種意思

無論是登山寶訓、保羅教導、聖靈果子,都證明我們的上帝十分重視和平
歷來神學家都認為和平的國度是終末國度,完全是上帝的工作
但絕不是地上的河蟹式國度,完全跟地上的不同

實際上當耶穌嘗試把天國帶到地上時,就知道會被人攻擊,所以才會有《太10:34》:
「你們不要想我來是叫地上太平;我來並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動刀兵。」
耶穌不是挑起世上的人互相攻擊,而是門徒跟從耶穌時會被攻擊、在猶太會堂被公審
=> 天上國度不受這世界歡迎
耶穌所做的是先知式行動,是對以聖殿作為宗教行為、儀式的一種審判
面對著當時聖殿中出現欺壓窮人的情況,耶穌不是搞革命
卻是以瞬間動作預告將來從天而降的審判 (所以一完成就立即走)
批判壓制的國度,以帶來真正的和平

真正的「和平」不是維穩、不是你好我好、不是誰說了算的集體主義
也不是各行各路、劃清界線、互不相干、由大台到無大台的個體主義
信仰群體始終仍要合一,但只有耶穌能化解彼此冤仇

耶穌嘗試在地上建立這國度時仍然非常謙卑,我們也要好像小子一樣互相服侍
不能把世界的權勢帶入信仰群體;教會仍在轉化過程之中,有軟弱有跌倒
所以教會一樣可以有河蟹,「例如金鐘某間教會!」(全場大笑)


----第三部份由羅秉祥博士主講----

「和平」不是叫我們消極否定所有事
正義戰爭論不能在戰前實施
因此引用Fuller神學院 Glen Stassen 教授對 "Just Peace" 的理解
來自冷戰背景的 "Just Peacemaking",原本有十點,現列出七點
不止是教會,所有人都可以在戰爭發生前實行到

1. 互相確保對方保全;若果只顧自己安全,其他人就會不覺得安全,變成零和遊戲
2. 主動減低危機,否則大家會互相猜疑
3. 以談判化解危機
4. 締造公義的和平,肯定人權和正義
5. 避免惡性循環
6. 避免「唱衰」、抹黑他人
7. 政府不講真相,就靠民間組織,有真相才有和平


----五分鐘休息後,進入講員對談環節----

主持:先問葉sir,若說暴力令我們陷於兩難,只能靠因信稱義赦罪,暴力就可以無底線?
 葉:所有罪都因為恩典而赦免?殺完人就立即蒙寬恕?
   不是的,要有嚴格要求;Just War Theory其實都不夠用
   我覺得所有戰爭都是不公義,但沒有辦法下都要有回應,
   又不能隨便地回應,合理化所有行為
   我們的回應使自己顯得正義,實則仍然犯罪
   無法避免犯罪,始終有人死傷,不能因此自義,卻應該悔改
 鄧:固然會有兩難局面,但不是所有情況都是兩難局面,否則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有時可能不是兩難,只是我們未能看見更好的選擇
   對當時處境缺乏認識,所做的決定都會有問題
   不只是自己辨識,也要靠群體辨識當時處境是否兩難局面
   另外兩難局面是形式化,人必須要自己進入了那處境才知道那是兩難處境
   並了解當中處境、空間、可能性,這些都不是我們能夠預先設想

主持:再問一下,假如下年年初一各位講師身處旺角,在小販和警察之間,可做甚麼?
某位講師立即反問:「你好想下年年初一再有這些事?」(台下起哄)
主持:那麼我改問,假設各位講師身處今年年初一的旺角,會如何應對?
 鄧:始終是假設性問題,我們已有更多知識幫助我們事後設想,答案必定跟當時不同

主持:如果我使用了各種武器襲擊,又不肯認罪,現在來向你們告解,你們如何回應?
 鄧:會問你「生命出了甚麼問題?為何會做那些事?」
   除了過問當晚的事,也問以往人生經歷的事,因為那些經歷影響他作這些決定
   此刻那些理論已經無用,但要留意他對信仰的理解
   只懂得拋聖經金句回應不但沒有用,甚至會有反效果
 葉:首先一齊祈禱,但之後可能甚麼都做不到
   嘗試了解一下他當晚面對了甚麼,整個處境是如何
 羅:我寧願答之前那條問題,下年年初一會如何 (台下大笑)
   「和平」不是消極的勸交,而是主動減低衝突爆發
   我們所要的不是楊牧谷那種復和神學;若只是談復和,不公義的事仍會繼續存在
 鄧:講到之前 "Just Peacemaking" 那七點,敢問教會有甚麼質素才可以做到?
   如何去做到?教會又是否願意去做?
主持:容許我插嘴,「使命公民運動」資料顯示,大家都是喜歡聽這些講座多過集體討論
 鄧:其實我未講完!(台下大笑) 教會自己會否去做那七項 Just Peacemaking?
   教會會否見到有衝突,卻不願去處理?
 葉:容許我用另一個角度講,總有人認為「教會就係咁」,總是做不到這些事
   其實我們可以反思神已做了甚麼、有甚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幾時要懂得交托
 鄧:我們有這方面的意識嗎?會否變成所有事都等神出手?
 羅:若果教會不先做,卻叫其他人做,會毫無說服力;要意識到自己有這方面的使命
 葉:要等教會做到?不一定吧?不必要吧?
 鄧:教會從來都不是要做到最完滿吧?
 羅:但「締造正義和平」是教會內部都需要做到的!


----進入最後的 Q & A 環節;先連續問問題,三位講員一次過回答----

Q1. Just War Theory 如何解釋二戰時美國投下原子彈的行為?
Q2. 在「香港本土」與「國際」的利益之間,我們應有怎樣的觀點?
Q3. (大概意思) 我們可以有不同角度看事情,出現了不同結論後大家如何面對?

 葉:答第一條問題,二戰時美國投下原子彈的行為是不對的!
 羅:答第二條問題,正如 Just Peachmaking 所言,要確保對方的安全
 鄧:第三條問題太抽象,不懂回答......
   其實可否同時一齊坐低,以同一角度觀看?(編按:留意為何某角度可以有某結論)
   大家都要願意聆聽,已經不再是純理性溝通,不能急於下判斷
 葉:其實我們無可能知道所有事的對錯......

Q4. 德國教會面對納粹政權,出現了巴門宣言和潘霍華 (的暗殺行為)
香港現時面對「宗教姓黨」的壓力,我們可以有甚麼回應?
Q5. Just Peachmaking 似乎太理想化、太離地、不夠實際
對方都不願意尋求公義,政權都是建基於生命之上,似乎行不通?

 鄧:如何才是不離地?是時間因素嗎?三十年時間太長嗎?
主持:借用現今講法,「係因為我們掟磚,張德江先會來香港」!(台下大笑)
 鄧:(按這邏輯)「咁咪勇武革命囉......」
 羅:我一直都在思考以冷戰作為背景的 Just Peachmaking 如何應用在今日的香港
   到底這些理論是否適合?若不,中港之間會否鬥個你死我活?
   但我今晚本來是要講「和平」,不做和平膠,就要有實際行動
   至少不做一些事令社會陷入惡性循環;其實香港自1997年開始就陷入這惡性循環
 葉:這是否就表示我們不能得罪政權?不能佔領?
   還是說因為會陷入悲劇,所以甚麼都可行?
   《以弗所書》講合一,屬靈戰爭中有魔鬼在背後,總有些事情不能留地步
 羅:「佔中三子」令香港陷入這惡性循環?我們要因此詛咒他們?
   我偏向不這樣想;上帝給了各人不同召命,我們理應可以有不同回應、行動

Q6. 和平之子的遺訓好像都受到了主流教會漠視,無聲音無回應
我們這些小信徒有甚麼可以帶走?如何在自己所屬的教會中實踐?

主持:下次就去金鐘「那間教會」舉辦講座!(台下大笑)
 鄧:從自己做起,但要謹記憑一己之力不一定可以做到甚麼
 葉:我們就是教會,所謂「教會不做」其實只是某些人不去做,倒不如自己去做
   每次教會改革都是從一小撮人開始;即或不然,都仍然是教會
 羅:可以邀請神學老師來舉辦講座;
   不是等外面的機構聯絡教會,而是我們主動邀請這些人來教會舉辦講座
 葉:教會未處理不同意見之間的對立,但為何不處理?因為怕衝突!
   為何如此驚慌?起碼要講出來嘛!稍後以另一種方式爆發衝突其實更糟糕

(主持最後作出講座內容總結,並預告兩個月後會有下一次活動,但沒有透露活動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