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 星期三

講座筆記 - 20160612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 基道文字事工 合辦
《馬可—絕望的終局?敘事鑑別與神學詮釋的雙重視角》
講員:曾思瀚博士、鄧紹光博士


----第一部分由曾思瀚博士主講----

新書最後那部分「跋」只提及(16:1-8),沒有討論第9節之後的經文
書中並沒有對此有太多解釋;不少手抄本都沒有這段經文,在此討論原因:

「以下資料互聯網都有,但相信大家都懶得去尋找」(會眾笑)

先看external evidences (外證):較準確的手抄本都沒有第9節之後的經文
早期神父 (例如 Clement of Alexandria、俄利根) 可能不知道有這部份經文的存在
第四世紀後的西乃山手抄本、梵蒂岡手抄本都沒有
要到第5-9世紀的手抄本才開始有;莫非根本就不存在,是後人加上?
再看internal evidences (內證):
有一部分詞彙不似是作者馬可所用的,有可能不是本人寫上

曾經與盧允晞博士討論這議題,他提出以下理論:
(16:8下)「...什麼也不告訴人,因為他們害怕。」
原文中最後的字是「因為」,實屬罕見;不排除之後部份曾被人刪走

以上理論可以被反駁:手抄本都是寫在紙上,之後會捲起來
通常都是由尾開始捲起來,才可以從頭開始讀
因此最後那部分是最先收起的,也理應是最受保護的

「交代了為何新書只講16章頭八節,就可以開始我原本要講的內容......」

《馬可福音》這八節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結尾;復活的記載在此完結,似乎不合理
《可》的寫作對象似乎是信徒,因為當中描述耶穌與門徒之間的關係
「信的是甚麼?」有耶穌的教導、有講到耶穌的死、卻沒有描述耶穌復活

保羅在他的書信中常常講復活,相信他在講道時也提及不少
這證明了好多人都知道「耶穌曾經死去」是不爭的事實

以文學、鑑別學角度解釋:難道重點不在復活?我們需要留意一下《可》的文學結構

第四章有撒種的比喻
(4:14)「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4:15)「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
=> 種子究竟是「人」還是「道」?抑或兩者皆是?

有人說其他福音書直接把種子解作「道」,直接解決了這詮釋問題
但《可》仍然容許這兩種選擇同時出現 => 「道」成為人的一部分、人要活出道
=>《可》當中的人物有否活出那些「道」的特徵?

「甚害怕」其實配合了《可》的開頭 (1:44)
(那句「你要謹慎,什麼話都不可告訴人」之後常常出現,值得我們留意)
(1:44-45) 吩咐「不可告訴」,他卻傳揚開了
(16:7-8) 吩咐「可以告訴」,卻「什麼也不告訴人」;兩者正好相反、互相呼應
正如叫人不做,人卻偏偏會去做;做了是沒有好結果的

留意馬可對「許多人跟隨耶穌」的態度頗為負面 (見到現今佈道會而會心冷笑?)
(1:44) 太多人不明白耶穌所講的話:只需要讓祭司知道

婦女們雖然是不服從,但畢竟復活的消息還是傳了出去
=> 重點在「如何做門徒」;教導跟隨者「甚麼應該做、甚麼不應該做」
因為基督復活,縱使起初不順服,卻仍然有盼望而不是絕望


----第二部分由鄧紹光博士主講----

「Dr. Sam 剛才從敘事鑑別的角度出發;現在由神學詮釋角度出發」
究竟耐人尋味的結尾給了我們甚麼功課?為何不再講之後的事?

結局是甚麼?終結?還是另一件事的開始?
「七日第一日的清早」;若是開始,那是甚麼的開始?
婦女們甚麼都見不到,只見到穿著白袍的少年人
我們是否也好像她們?我們豈不是比她們知道得更多:
不只是讀完其他三本福音書,也完全知道《可》講述的事

婦女們和我們都有著同樣問題:發生了甚麼事?
更準確的問題是:已死去的耶穌發生了甚麼事?

留意她們的反應:是親眼看見才信?還是半信半疑?
又是否相信耶穌親自說過的「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14:28)?
我們是否也如此?不知耶穌往哪裡去,正如不知道耶穌從哪裡來:
《可》並沒有「道成肉身」、沒有家譜、也沒有馬利亞的故事;實不尋常

人世間的生與死不能束縛耶穌;《可》不但留下了開放式的結尾,也有一個無端的開始
無始無終的耶穌究竟是誰?我們只能在祂的「中間」去認識祂
=> 提醒婦女們「謹記耶穌在世日子中的言行」,並因此重新認識耶穌

如此,出現了一個神學問題:「基督論」在《可》顯得無能為力
因為《可》沒有特別強調基督的神人二性,因此:
1. 耶穌的生命不能純粹從人世間的生與死來界定
2. 我們不能排除耶穌在世時的言行來認識祂
倘若我們真正要進入這學習進程,就不能忽略「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這段路程」

同理,不可能放下耶穌在世的言行去談「終末論」
莫特曼:「終末」是跟基督有關的、是建基於死裡復活的
但《可》卻在復活一事上有開放式結尾
當我們不知道這是絕望還是盼望的結局下,就常常跳往其他三卷福音書尋找答案
因此錯失了《可》「缺席見證」的心意
難道「終末論」只能建基於「已發生的」耶穌從死裡復活?
根據《可》婦女們看不見耶穌,因此感到不踏實、落空、絕望?
但還有白衣少年:「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裡......他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在那裡你們要見他,正如他從前所告訴你們的。」
=>「終末論」豈不能建基於這種間接的見證?

從兩種方式辨別這見證的真實:
1. 留意白衣少年所講的是否正確
2. 白衣少年所講的是重讀;耶穌在逾越節晚餐時已經講過 (14:27-28)
=> 提醒婦女們「耶穌所說的都要成就」;
牧人被擊打,羊就分散,但之後必定會復活、重聚

所以重點不在「之後」發生了甚麼事,卻在「之前」耶穌說了甚麼
可惜婦女們的反應都不正面
她們都不相信耶穌之前所講的「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她們都不相信耶穌一再強調的「必定會從死裡復活」?

這使我們回到《可》的最開頭:我們是否相信《可》當中的內容?
=> 變成了「相信」的問題
若必須要親眼看見、親耳聽到、用手摸得到才相信,在這年代就不會再有人相信
「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我們都只能聽到昔日使徒的見證

《可》只講耶穌的言行、耶穌的死、沒有講祂從何而來、沒有直接記載復活
難道因此就不信有復活?耶穌之前卻已經講了三次!


----中場休息後進入 Q & A 環節----

(以下問題由曾思瀚博士回答)

Q1. 從文學角度釋經有何準則?
A1. 有三個準則:
1. 看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
2. 留意詞彙有沒有相似的地方,若有相似就要留意是否有關係
3. 佈局上是否相似

Q2. (小弟未能記下問題,請見諒)
A2. 可以說是《可》在16:8已經完結,之後的「並不是從神而來的話」

Q3. 不同福音書記載事情的次序不一,細節和重點也不一,解經時會否有張力?
A3. 不會,倘若所有證人的口供都是完全一致,反而是極有可能作假;有不同才是正常

Q4. 為何以「驚恐」形容《可》的結尾?
A4. 為何馬可要記下這些東西?當中必有他的想法,藉經文表達出來
這「驚恐」是正面還是負面?我們都覺得是負面 => 這「驚恐」是成為門徒的障礙

Q5. 既然有開放式結尾,我們是否可以按自己意思加上不同的「創作」?
A5. 不可以,因為這「驚恐」已經有其意義,想像也因此受限制


(之後到鄧紹光博士回答,但似乎沒有觀眾就他所講的內容提出問題......)

基道事工同工:請問甚麼是「神學詮釋的理性思考」?
鄧博士答:在新書的序中講了「神學詮釋」是甚麼東西
以神學教義詮釋聖經?但猶太人並沒有「三一」的概念;
(=> 不能以我們現今的神學知識去詮釋)

之前在台上所講的其實是根據 Dr. Sam 的結果再進行神學解讀
第一步:神學上再講一次《可》的內容,靠此去除閱讀原文的障礙、文化差異的障礙
解讀當中的語言結構,還要解釋得言之有理、頭頭是道

第二步:處理神學議題,例如「《可》當中的耶穌究竟是誰?」
「這種無始無終的記載對我們如何理解耶穌有甚麼影響?」
剛才我討論到「終末論」:沒有直接提及復活的事,僅有間接見證
=> 反思我們所信的究竟是耶穌直接所講的應許、還是等到以後發生了才信?

(講座到此完結)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