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課堂筆記 - 20140307

建道神學院 WTH801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
(六之三):我信聖靈 講員:廖炳堂博士

1. 引言
「關於聖靈的事太多,今堂只會是introduction,講講現時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A. 有興趣有關「聖靈」經驗 vs 沒興趣有關「聖靈」真理之研究
聖經科 (研讀個別書卷) 不少,但神學科 (研習基督教教義) 不多 => 教導教義普及化的需要

利用個別經文回應社會當然會比較片面
=> 要以整本聖經回應,以不變的福音回應常變的社會

聖靈是三個位格中最接近我們的,接續耶穌在世的工作
《羅馬書》告訴我們有聖靈內住的才算是基督徒 => 聖靈時刻與我們同在
但聖靈與我們同在的目的是甚麼?

講屬靈的工作、個人的、客觀的經歷都一定要講聖靈
當代的人非常有興趣討論聖靈及經驗,但人對聖靈的認識多嗎?
大部分人寧願去特會求一晚復興,卻不去分辨屬靈經驗的真假及背後意義
極少研究客觀性的資料,卻多研究經驗?

B. 假設超自然經驗多 = 屬靈?與神的關係更好?
聖經不是這樣教導的!在神的主權下,是會有人更多、有人更少的

(神蹟的廣義 = 神的所有工作、狹義 = 違反自然的事;以下討論只取其狹義)

C. 終止論 vs 五旬宗主義 vs 審慎開放論
最保守派的立場:終止論
「只有使徒能夠行神蹟奇事,今世代的信徒不能
神蹟還有可能發生,但我們不會有行神蹟奇事的恩賜」
所以持這立場的人會對五旬宗及靈恩運動反感

根據1998年大英百科全書:
五旬宗及靈恩運動的信眾有7億、傳統基督教教派只有3億
=> 就算在香港不常見,但在其他地方都能看見對靈恩普遍開放的態度

五旬宗及靈恩運動的主張:
「《徒》第二章:聖靈降臨後使徒就能夠講方言、醫病、趕鬼......
不止是當時的使徒可以,今世代的信徒只要靠著信心都應該可以行神蹟奇事
不覺得自己有?是自己的信心不足、未開放!」

審慎開放論:
「神蹟奇事還未完全停止,但不如初期的多
就算是使徒之中都只有一部分人有較多神蹟奇事,使徒的能力也比現今的大」

《林前》14章暗示了當地教會比其他地方的有較多神蹟奇事發生
=> 哥林多教會的特殊背景:當地的民間偏向看重神蹟

持審慎開放論的教會:宣道會 (因為創立宣道會的人曾經親身經歷,相信有但不多)

參考書籍:《Systematic Theology / 系統神學》(by Wayne Grudem / 古德恩)

2. 真理之聖靈 (彼後1:21) = 經驗之聖靈
誰對誰錯?如何神學研究?
聖經真理本身就是從聖靈而來;
「默示」= 氣 => 聖靈 => 信仰經驗本身也是從聖靈而來
既然兩者都從聖靈而來,哪一個較權威?
有經歷才有資格詮釋聖經?還是讀完聖經才有資格詮釋經驗?

A. 經驗解釋真理?後現代新詮釋學 (New Hermeneutics)?
B. 真理解釋經驗?作者原意 + 文法歷史釋經 (Exegesis)?

Kenneth Archer (2004):靈恩運動——用經驗解釋聖經
好多人都有這些經歷,就認為這是 (符合聖經的) 真理
例如:之前曾受創傷、以超自然的方式得到醫治 (見到耶穌顯現、被耶穌擁抱等等)
但這些例子 (個人經歷) 都沒有、也未能以聖經經文作根據
「甚至有人表示見到耶穌顯現後被摑耳光,
也有人分享被耶穌擁抱突然聽到『你去非洲傳福音吧』,令他不知所措......」

(順帶一提的是天主教也有類似的靈恩主張,稱之為「神恩運動」
天主教教徒表示除了耶穌基督顯現有此果效之外,聖母顯現也有同樣果效)

極端例子:柯瑞福 (Dr. Charles Kraft)
(廖博士曾在建道學刊中發表對這位靈恩運動領袖的研究)

「效法柯瑞福所主張的醫治手法的會眾表示:
多次祈求耶穌顯現醫治但不成功,結果有一次祈求柯瑞福本人顯現卻成功......
如果聖母顯現都可以,柯瑞福本人顯現都可以,那麼道教佛教的顯現都可以嗎?
只要是成功的都符合聖經真理嗎?」

真理已靠聖經完全地默示,否則人人都會有自己一套真理
後現代的主張是尋求成功的感覺及經驗,以這些凌駕聖經真理,但聖經教導並非如此

十架神學:若只靠個人認識、感受或經歷,
可能只會覺得耶穌是一個好人,被人陷害、不會是神的兒子?
當代的common sense:使徒能行神蹟!跟隨他!他們必定能夠推翻羅馬政權!
救恩物質性?政治性?利益性?
但十架說明救主的降臨是要受苦
=> 受苦是必然,因我而受苦但最後會成聖——《約》16章

拯救的意義:第三種苦難
——世界的墜落、不平衡、不公平、好人壞人得不到應有結局等等
這拯救使無意義的苦難變成有意義的祝福,使人得益處——《羅》8章

因此反創造的苦難 (例如癌症) 都變成有意義
=> 苦難臨到時不是尋求感覺上的意義 (本來就沒有意義),而是尋求聖經上的意義
但人現在以經驗、感覺解讀 => 方向錯了

就算如何解讀哥林多教會都應該了解到「超自然 = 神蹟」;既是「神蹟」就不會人人都有
有神蹟也不代表靈命好! (哥林多教會特別多超自然經歷,但有分黨分派、亂倫......)

傳統派:「聖經唔係咁教!」
靈恩派:「但我是如此經歷到!(開始講自身經歷,對此傳統派未能辯駁)......」
=> 要進行對話實在是非常困難
但大原則不變:不能以經驗解讀聖經!

----

第一個 Q&A 部分
Q1. 催眠醫治以及指導性的默想 (Guided Meditation) 符合聖經教導嗎?
A1. 這些都屬於心理作用的治療效果,只要患者自己不太迷信就可以
(例如知道這是心理治療而不是靈魂出竅、不是任何呼召等等)

「講起迷信,基督教民間迷信化?自貶身價?引致外人及知識份子的譏諷?」

Q2. 如何辨別諸靈 (聖靈、邪靈、自己的迷信)?
A2. 「只有少部分自稱的屬靈經驗是真的來自聖靈,
但除此以外的都不會是邪靈,因為聖經已確定基督徒不會被鬼附。
如何分辨其實是一門學科,但教會也需要對此詳細討論。」

----

3. 聖靈工作之主題?
A1. 聖靈充滿 = 超自然經歷 / 恩賜之充滿?
B1. 聖靈充滿 = 真理 / 聖靈果子之充滿?

「如何追求聖靈?」「追求神蹟等等的經驗」=> 「追求聖靈 = 追求神蹟或相關恩賜」?
這違背了聖經教導!
聖靈是接續耶穌的工作,沒有創新的元素
「那麼耶穌做了甚麼工作?」=>
1. 救恩:使我們稱義
2. 重生成聖:認罪、改變生命、不再自我中心、求聖潔生活 (=> 使命)

所以耶穌算是「第一位保惠師」,聖靈是「另外一位」
所以神蹟或相關恩賜都不及「成聖」重要

A2. 基督依靠聖靈 (聖靈基督論):基督、聖靈平行工作?
B2. 聖靈工作隸屬基督救恩:基督、聖靈接力工作?

但五旬節對聖靈為何降臨的解釋卻是完全相反——違背「和子說」
(維基搜尋「和子說」: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2%8C%E5%AD%90%E8%AA%AA)
「和子說」:「聖子從聖父所出,聖靈從聖父和聖子所出」=>「聖靈聽命於耶穌」

東正教以約翰的話扭轉了這概念:聖靈是從聖父所出,有自己的工作
五旬宗:耶穌是人,因順從聖靈而能夠行神蹟奇事,所以其他信徒都可以如此!

但《約》告訴我們神蹟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是完全的神而不是先知
這卷書亦強調耶穌的地位:因為是神的兒子,所以能夠行神蹟

效法基督?基督在世時是如何工作?以神的身份還是以人的身份?
「當時的基督是否全知?需要再重新學習嗎?」
=> 受人的限制,潛藏了的能力、神性:
因為主權在父中,要透過祈禱才知道父的旨意、得到能力
聖靈是有份參與這過程——開放耶穌的能力
=> 效法基督的人性、靈性而非神性

A3. 其他宗教也可得救?包容主義 (Inclusivism)?
B3. 其他宗教也可得救?非限制性排他主義 (Nonrestrictive Exclusivism)?
中間知識排他主義 (Middle Knowledge Exclusivism)?

東正教:「其他宗教也能得救!聖靈是救恩的"Plan B"!」
=> 包容主義:就算未聽聞福音,也可以藉其他宗教文化體驗神,
在從不認識神的情況下都能得救 (這點缺乏聖經支持)

非靈恩派主張:
非限制性排他主義:
就算未聽聞福音,都可以藉著神蹟或超自然經驗經歷及認識神,因此得救

中間知識排他主義:一知半解的尚且有得救的機會
(例如回教——理論上是同一個神:所以完全清楚回教教義的人不能得救,
但暗中不信、只信一部份或不完全知道回教教義的人可能有機會得救)

結論:神從來都沒有這方面的默示,所以我們也不能確定答案
但可見靈恩派不斷衝擊傳統神學觀的底線,而背後根據並不可靠

參考書籍:
《Baptized in the Spirit: A Global Pentecostal Theology》(by Frank Macchia)
《Flame of Love: A Theology of the Holy Spirit》(by Clark Pinnock)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2》(by Leo Garrett)

----

總結:
真正的信仰除了客觀的認識外,也需要主體的經驗
但不能迷信,需要研究、考察,不能人云亦云

要小心靈恩運動的主張
隨著靈恩派愈來愈個人化 (個別教會化)
——而這與靈恩運動本身沒有抵觸時 (追求個人經驗)
=> 就算知道是「靈恩派」,派系中光譜也十分廣闊,需要仔細考察

個人方面,不應強求神蹟,只求生命的改變、不自我、藉此完成使命 (榮耀神)

----

第二個 Q&A 部分
Q3. (可以總結一下聖靈分別在傳統派及靈恩派中的地位嗎?)
A3. 傳統:聖靈只是完成耶穌剩餘的工作 vs 靈恩:聖靈凌駕耶穌,地位超然

Q4. 對於有打算去靈恩派教會 (例如611聚會) 的會眾應如何回應?
A4. 去靈恩派教會會容易出現「不均衡飲食」
——不會致命但也不會健康,所以不應鼓勵會眾參與

「另外教會需要打防役針:先教教義 (特別是聖靈的工作及地位)
坊間宗教運動必有靈恩元素,不可能完全清除
所以不應禁止會眾向外接觸,但要起碼要教導會眾懂得分辨」

Q5. 舊約有提及聖靈嗎?
A5. 舊約的暗示:摔跤又祝福、亞伯拉罕三個神的使者
潛藏的教導:只講工作不講位格 (其餘例子從略)

Q6. (講講不同宗教如何看待救恩?)
A6. 「基督教:惟獨信心、恩典
天主教:有信心恩典,但也必須有行為、功德,容忍到基督教的部份觀點
(天主教內部對靈恩運動的看法也不一致,但情況依然是受控制所以能夠統一)
東正教:不講得救但講成聖,十分不清楚

各宗教宗派在救恩的議題上不能夠一概而論
所以現時基督徒傳福音都必定以個人層面出發
就算對象已信主,還是要確保對象清楚福音的內容及得救的信息」

----

後感:
筆記真是太多,實在花太多時間整理 (而且起初還是頗雜亂無章的)

感恩能夠聽到學者對靈恩運動的見解
(廖博士自稱曾經跟其他主張靈恩的學者交流,
並且花了相當一段時間在美國當地一間靈恩派教會聚會,
藉此完成他對靈恩運動的神學研究)
雖然他用的字眼都很中性,但從頭到尾都聽得出他對靈恩派頗為反感
並且以神學的角度去辯證支持這立場
只是當這一代的趨勢都是側重感官、經驗時 (從崇拜模式可見一斑)
提出「反其道而行」的人恐怕只會愈來愈少

家母的聚會點本身屬靈恩派 (主任牧師自稱是)
但我和她上課後都覺得那教會某程度上還不算是靈恩派
——雖然教導教義方面不強,但在靈恩的立場上還算是比較保守
(之前都已經訴說過:問題在於人、不在教義立場上)

個人方面,又被提醒要認清目標——只追求「成聖」的生命改變
(話說筆記中那些名詞就算不記得也沒有大礙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