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somebody pursues something clearly unsuitable
Why an unwise decision is made
Why things still go wrong while we are doing right
Why they do not listen when they are forewarned
Why history can be so epic yet ignored
Do you know why? No.
Why we do not regret
Why we still insist
Why we are not alone
Why time can help us learn
Why we are always forgiven and loved
Do you know why? Yes.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課堂筆記 - 20140321
建道神學院 WTH801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
(六之四):我信罪得赦免 講員:陳韋安博士
1. 導言
a) 「我信罪得赦免」在使徒信經的位置
之前四句都是有對象的:父、子、靈、教會
(第四句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第五句卻是涉及基督徒生命的核心問題
b) 赦罪與認罪:人與神的關係
有書信但無正典 (Biblical canon) => 模糊的信仰階段
=> c) 信仰規則 regula fidei
歸主、認信、洗禮 (當時的習俗) 的循環
所以水禮前必定問「你信乜架?」
2. 罪
第一、二世紀教會強調罪與洗禮的關係 (借用「用水洗淨」的概念:把罪洗去)
a) 舊約中對罪的理解
士20:16 => 罪:沒有對準目標
創3章 => 罪的本義:沒有正確聽從上帝
王上8:46 =>「沒有不犯罪的人」
b) 新約中對罪的理解
羅3:10 =>「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
c) 基督耶穌的復和:羅3:23-24 => 十字架能幫助我們?如何幫助的?
3. 罪怎樣得赦免? (當日的事件如何幫助現今的我們?)
a) 君士坦丁的洗禮
臨死前一刻才受洗:「受洗後怕又再犯罪,不如臨死前才受洗?」
——持續了1500年的想法:洗禮「洗淨」了罪 (洗禮後就不再有罪)
b) 奧古斯汀的聖禮觀
奧古斯汀的思考問題:罪惡從何來?creatio ex nihilo
(罪不可能從神而來;惡不是壞,只是不夠好
所以天災是惡不是罪——可以從神而來) => 罪是善的缺欠
罪來自亞當:以自由意志選擇錯誤的行動
奧古斯汀看「原罪」:罪能夠以遺傳方式傳給後代,所以人必犯罪
解決的方法:十字架?年代太久遠!
=> 聖禮 Sacrament:上帝的工作及恩典,使人得救恩,罪被挪去
c) 馬丁路德 - 唯名論 vs 唯實論
(唯實論:所有東西都是實在而具體的,可以被拿去、增加或減少)
但「恩典」不是一件具體的物件 (一如「濕熱」一詞僅是名詞而已)
馬丁路德看「原罪」:犯罪的必然性,不是遺傳
=>「同時是義人和罪人」(simul Iustus et Peccator)
洗禮後,人仍然是罪人,罪沒有被「洗去」
「赦免」這字眼的出現:終於不再強調罪與洗禮的關係
4. 罪得赦免與新生命
a) 回轉
b) 重生
c)《約》3章詮釋
d) 我們何時罪得赦免?
5. 洗禮與決志
a) 決志 = 赦罪?
b) 得救後犯罪問題
c) 每天的洗禮 (Tagliche Taufe)
約3:18 => 信主的時候;罪得赦免、聖靈降臨和新生命的開始是不可分割的
=> 儀式只進行一次,但有「每天的洗禮」、每天與罪爭鬥的心志
得救後再犯罪?(之後沒有認罪悔改的機會怎麼辦?)
——例:自殺的人得救嗎?臨死前說謊得救嗎?
天主教認為原罪已被洗去,後來再犯罪就要「懺悔」,否則不能得救
更正教卻認為十字架已經解決了這問題,一生的罪都已經被赦免
我們只需要接受基督永久有效的救恩而決志 (或回轉) 就有新生命
所以救恩不是功能性:不是口講「我相信」就有赦免
後來再犯罪要「悔改」:認罪的意義 (參考 Q & A Q6)
6. 應用
a) 不單涉及「罪得赦免」,而是整個基督徒的新生命
b) 罪與愛——罪是Nothingness vs 神是愛
c) 公義與饒恕——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d) 參考文章:陳博士自己撰寫的《榜樣》(於《時代論壇》第1182期刊登)
「......教牧一直以罪人的身份作別人的榜樣。唯一差別在於教牧是否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缺陷,
或去、或留,還是假冒為善系詐作無事......」
「......天主教的『懺悔』聖禮,讓信徒得到『真正的』消除,基督新教卻不跟你來這一套:一切的罪已經在十架下被赦免了!因此對基督教來說,罪沒有﹝必要﹞本質地被消除。不過,有時候面對這個已經被赦免了的罪,基督徒更不知如何是好。他只能浮沉在『有罪』與『無罪』的狹蓬之間。的確,十架已把罪消滅掉,但罪的名聲猶存。這是基督教版的『萬般帶不走,唯有孽隨身』......」
「......『榜樣』不是教會的屬性,從來都不是。榜樣是行動,教會何時作了榜樣,何時就是別人的榜樣......勇敢地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是信仰的開始與終端,也是作榜樣的開始與終端。」
----
Q & A (節錄)
Q1. 重洗派?嬰兒洗禮有效嗎?
A1. 路德當時認為沒有問題,但現在普遍反對
=> 信心不是人自己可以達到的,所以不是洗禮的條件
Q2. 如此的教導又如何解釋《太》6章中「若不饒恕人,神也不饒恕你」?
A2. 保羅的對象是外邦人,所以強調「信就可以得救」;
《太》的對象是猶太人,所以強調基督徒的責任而不是得救的條件
Q3. 決志有赦罪的能力嗎?
A3. 悔改是現在式,稱義是將來式
=> 決志沒有赦罪的能力,只是我們因此而接受重生
Q4. 何謂「成聖」?
A4. 人必須靠救恩才能成聖;人是「被成聖的」,不是主體
上一輩常說「成聖需努力」?「成聖」不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今日的思想應該是如何回應我們已成聖的身份
Q5. 一次信主,永久得救?
A5. 「每天的洗禮」:好像WiFi一樣保持聯繫
要一直信靠,不是信故事這麼兒戲
救贖是永久,但決志沒有永久功效
Q6. 只要信主就可以繼續犯罪?
A6. 這違反基督徒的身份!人就算不達標都要盡自己所能,再求主幫助自己
「成聖」不是循序漸進的;基督徒在此並沒有資產上的保障
----
後感:
因為博士的講解有點混亂,所以筆記也有點混亂
很奇怪沒有深入講「罪包括了甚麼」,反而講「罪如何及何時被赦免」
所以總覺得跟平日的聽道相比之下反而不夠深入 (其實是深入的地方不同而已)
另外我愈來愈覺得基督教的詞彙相當令人混淆......
(六之四):我信罪得赦免 講員:陳韋安博士
1. 導言
a) 「我信罪得赦免」在使徒信經的位置
之前四句都是有對象的:父、子、靈、教會
(第四句 =「我信聖而公之教會」+「我信聖徒相通」)
第五句卻是涉及基督徒生命的核心問題
b) 赦罪與認罪:人與神的關係
有書信但無正典 (Biblical canon) => 模糊的信仰階段
=> c) 信仰規則 regula fidei
歸主、認信、洗禮 (當時的習俗) 的循環
所以水禮前必定問「你信乜架?」
2. 罪
第一、二世紀教會強調罪與洗禮的關係 (借用「用水洗淨」的概念:把罪洗去)
a) 舊約中對罪的理解
士20:16 => 罪:沒有對準目標
創3章 => 罪的本義:沒有正確聽從上帝
王上8:46 =>「沒有不犯罪的人」
b) 新約中對罪的理解
羅3:10 =>「沒有義人,連一個都沒有」
c) 基督耶穌的復和:羅3:23-24 => 十字架能幫助我們?如何幫助的?
3. 罪怎樣得赦免? (當日的事件如何幫助現今的我們?)
a) 君士坦丁的洗禮
臨死前一刻才受洗:「受洗後怕又再犯罪,不如臨死前才受洗?」
——持續了1500年的想法:洗禮「洗淨」了罪 (洗禮後就不再有罪)
b) 奧古斯汀的聖禮觀
奧古斯汀的思考問題:罪惡從何來?creatio ex nihilo
(罪不可能從神而來;惡不是壞,只是不夠好
所以天災是惡不是罪——可以從神而來) => 罪是善的缺欠
罪來自亞當:以自由意志選擇錯誤的行動
奧古斯汀看「原罪」:罪能夠以遺傳方式傳給後代,所以人必犯罪
解決的方法:十字架?年代太久遠!
=> 聖禮 Sacrament:上帝的工作及恩典,使人得救恩,罪被挪去
c) 馬丁路德 - 唯名論 vs 唯實論
(唯實論:所有東西都是實在而具體的,可以被拿去、增加或減少)
但「恩典」不是一件具體的物件 (一如「濕熱」一詞僅是名詞而已)
馬丁路德看「原罪」:犯罪的必然性,不是遺傳
=>「同時是義人和罪人」(simul Iustus et Peccator)
洗禮後,人仍然是罪人,罪沒有被「洗去」
「赦免」這字眼的出現:終於不再強調罪與洗禮的關係
4. 罪得赦免與新生命
a) 回轉
b) 重生
c)《約》3章詮釋
d) 我們何時罪得赦免?
5. 洗禮與決志
a) 決志 = 赦罪?
b) 得救後犯罪問題
c) 每天的洗禮 (Tagliche Taufe)
約3:18 => 信主的時候;罪得赦免、聖靈降臨和新生命的開始是不可分割的
=> 儀式只進行一次,但有「每天的洗禮」、每天與罪爭鬥的心志
得救後再犯罪?(之後沒有認罪悔改的機會怎麼辦?)
——例:自殺的人得救嗎?臨死前說謊得救嗎?
天主教認為原罪已被洗去,後來再犯罪就要「懺悔」,否則不能得救
更正教卻認為十字架已經解決了這問題,一生的罪都已經被赦免
我們只需要接受基督永久有效的救恩而決志 (或回轉) 就有新生命
所以救恩不是功能性:不是口講「我相信」就有赦免
後來再犯罪要「悔改」:認罪的意義 (參考 Q & A Q6)
6. 應用
a) 不單涉及「罪得赦免」,而是整個基督徒的新生命
b) 罪與愛——罪是Nothingness vs 神是愛
c) 公義與饒恕——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d) 參考文章:陳博士自己撰寫的《榜樣》(於《時代論壇》第1182期刊登)
「......教牧一直以罪人的身份作別人的榜樣。唯一差別在於教牧是否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缺陷,
或去、或留,還是假冒為善系詐作無事......」
「......天主教的『懺悔』聖禮,讓信徒得到『真正的』消除,基督新教卻不跟你來這一套:一切的罪已經在十架下被赦免了!因此對基督教來說,罪沒有﹝必要﹞本質地被消除。不過,有時候面對這個已經被赦免了的罪,基督徒更不知如何是好。他只能浮沉在『有罪』與『無罪』的狹蓬之間。的確,十架已把罪消滅掉,但罪的名聲猶存。這是基督教版的『萬般帶不走,唯有孽隨身』......」
「......『榜樣』不是教會的屬性,從來都不是。榜樣是行動,教會何時作了榜樣,何時就是別人的榜樣......勇敢地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是信仰的開始與終端,也是作榜樣的開始與終端。」
----
Q & A (節錄)
Q1. 重洗派?嬰兒洗禮有效嗎?
A1. 路德當時認為沒有問題,但現在普遍反對
=> 信心不是人自己可以達到的,所以不是洗禮的條件
Q2. 如此的教導又如何解釋《太》6章中「若不饒恕人,神也不饒恕你」?
A2. 保羅的對象是外邦人,所以強調「信就可以得救」;
《太》的對象是猶太人,所以強調基督徒的責任而不是得救的條件
Q3. 決志有赦罪的能力嗎?
A3. 悔改是現在式,稱義是將來式
=> 決志沒有赦罪的能力,只是我們因此而接受重生
Q4. 何謂「成聖」?
A4. 人必須靠救恩才能成聖;人是「被成聖的」,不是主體
上一輩常說「成聖需努力」?「成聖」不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今日的思想應該是如何回應我們已成聖的身份
Q5. 一次信主,永久得救?
A5. 「每天的洗禮」:好像WiFi一樣保持聯繫
要一直信靠,不是信故事這麼兒戲
救贖是永久,但決志沒有永久功效
Q6. 只要信主就可以繼續犯罪?
A6. 這違反基督徒的身份!人就算不達標都要盡自己所能,再求主幫助自己
「成聖」不是循序漸進的;基督徒在此並沒有資產上的保障
----
後感:
因為博士的講解有點混亂,所以筆記也有點混亂
很奇怪沒有深入講「罪包括了甚麼」,反而講「罪如何及何時被赦免」
所以總覺得跟平日的聽道相比之下反而不夠深入 (其實是深入的地方不同而已)
另外我愈來愈覺得基督教的詞彙相當令人混淆......
Labels:
信仰講座 / 課堂筆記
2014年3月21日 星期五
臨時特急.雙喜街行
最近這一個月之內去了新蒲崗雙喜街數次
那裡某幢商廈入面有數間教會及宗教機構在其中:
會到訪這裡是因為小弟最近參與的《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課程
其舉行地點在這幢大廈十樓全層
(話說,中信及天道都在這裡設置辦公室還頗令我意外)
另外姊姊現時的聚會點在六樓
小弟特意花了一個週日的上午來探訪 (姊姊表示以前也有其他教會的同工來探訪)
敬拜時會眾都是坐著,相當安靜,有傳統教會的影子
另外帶敬拜的主席很有心,說話的時間幾乎比唱歌的時間還要多
至於今次的講員是該教會一位即將畢業的神學生 (可惜不是主任傳道)
奉獻和報告在講道之後,會眾一直都很留心
接著有「托手肘」的互相代禱行動
崇拜完之後有主日學,分別有初信的成長班及進深的查經班
根據姊姊的經歷,初信成長班會有信仰問答以及背金句的環節
當日小弟插班上了查經班——查考《但》九章
因為導師有要求學生先看一遍,所以向學生詢問前八章的訊息時短時間內就有回覆
之後就很詳細的講解第九章,包括引用的經文、結構、歷史背景等
另外很深入的研究「七十年」以及「七十個七」這些字眼的含意
推敲到底是取其字面還是象徵意義、比較不同意義下的多種時間計算方法
以下乃個人感想:
敬拜訊息及反思強烈,基本上跟講道無異,所以氣氛也有點「冷」
講道是再一次「又深又淺的基本功」,以《約》二章反思對神蹟的態度
至於主日學,因為相當intensive而不得不驚訝導師的用心及仔細
就教會整體而言,會重視「門訓」實在難得
與之跟另外四環 (敬拜、團契、服侍、傳福音) 放在同等地位的教會實在是少之又少
所以十分感恩姊姊的信仰之路
跟那裡的會友有意見上的交流
對於小弟有意「四圍去」的行動他們表示欣賞
不過也表示因為人太多難免會出爭執,所以寧願留在這些小社區
這使我對不同人數的教會又有更豐富的感想
因為崇拜之後有主日學接續,而且會眾都沒有趕著離去的打算
所以也就「很方便的」繼續上主日學,尋求信仰之道
對比起自家教會會眾在此需要另花時間,是對會眾的一大信仰考驗
另外想起牧區崇拜後總會有小組或者其他活動
對於想回歸團契路線的牧區而言,崇拜後自由聯誼的時間還是應該愈多愈好吧?
目的地位置:
新蒲崗雙喜街9號匯達商業中心
那裡某幢商廈入面有數間教會及宗教機構在其中:
會到訪這裡是因為小弟最近參與的《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課程
其舉行地點在這幢大廈十樓全層
(話說,中信及天道都在這裡設置辦公室還頗令我意外)
另外姊姊現時的聚會點在六樓
小弟特意花了一個週日的上午來探訪 (姊姊表示以前也有其他教會的同工來探訪)
敬拜時會眾都是坐著,相當安靜,有傳統教會的影子
另外帶敬拜的主席很有心,說話的時間幾乎比唱歌的時間還要多
至於今次的講員是該教會一位即將畢業的神學生 (可惜不是主任傳道)
奉獻和報告在講道之後,會眾一直都很留心
接著有「托手肘」的互相代禱行動
崇拜完之後有主日學,分別有初信的成長班及進深的查經班
根據姊姊的經歷,初信成長班會有信仰問答以及背金句的環節
當日小弟插班上了查經班——查考《但》九章
因為導師有要求學生先看一遍,所以向學生詢問前八章的訊息時短時間內就有回覆
之後就很詳細的講解第九章,包括引用的經文、結構、歷史背景等
另外很深入的研究「七十年」以及「七十個七」這些字眼的含意
推敲到底是取其字面還是象徵意義、比較不同意義下的多種時間計算方法
以下乃個人感想:
敬拜訊息及反思強烈,基本上跟講道無異,所以氣氛也有點「冷」
講道是再一次「又深又淺的基本功」,以《約》二章反思對神蹟的態度
至於主日學,因為相當intensive而不得不驚訝導師的用心及仔細
就教會整體而言,會重視「門訓」實在難得
與之跟另外四環 (敬拜、團契、服侍、傳福音) 放在同等地位的教會實在是少之又少
所以十分感恩姊姊的信仰之路
跟那裡的會友有意見上的交流
對於小弟有意「四圍去」的行動他們表示欣賞
不過也表示因為人太多難免會出爭執,所以寧願留在這些小社區
這使我對不同人數的教會又有更豐富的感想
因為崇拜之後有主日學接續,而且會眾都沒有趕著離去的打算
所以也就「很方便的」繼續上主日學,尋求信仰之道
對比起自家教會會眾在此需要另花時間,是對會眾的一大信仰考驗
另外想起牧區崇拜後總會有小組或者其他活動
對於想回歸團契路線的牧區而言,崇拜後自由聯誼的時間還是應該愈多愈好吧?
目的地位置:
新蒲崗雙喜街9號匯達商業中心
Labels:
靈命成長,
Christianity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Concert x 3
最近受到老師的邀請,去了聽音樂會,每次的經歷都很特別
1. 香港聖樂學院35週年音樂會
雖然說是音樂會,不過看來跟外面的表演節目一樣隨意、玩味甚重
大部分演出項目都是重新演繹敬拜歌
(注意是他們選擇的敬拜歌,所以除了《He》一曲以外我全都不認識)
餘下的的項目都由受邀的嘉賓演出
但都是古典作品 (受邀嘉賓的專業領域) 而不一定跟宗教有任何關係
若講演出,個別項目 (例如兩位著名聲樂家的獻唱、方方樂趣的兒童詩班) 還是不錯
但有一些項目 (例如聖樂學院自家的 Radiant Singers 以及弦樂隊) 卻有失水準
另外最後大合唱的安排也稍欠週詳
老師是今次活動其中一名伴奏者,所以有些跟他合作過的聲樂前輩都有獲邀觀賞演出
很難得的是事隔超過兩年她們對我仍然有印象
在程序表後面有很多聖樂學院的自家宣傳
原來這學院跟YMCA、青年事工學院及基立聖工學院合辦了聖樂學士課程
而且大部分科目都是音樂教導 (中西方樂器、知識及技巧等)
其中一個培訓學生使用 iPad 合奏變奏聖詩的課程還真使我驚奇
2.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表演 (小提琴 + 鋼琴合奏)
兩位專業演奏家的演繹簡直使人如癡如醉 (雖然老師說上半場小提琴聲太弱)
也很特別地有4首Encore,滿足我們對古典音樂的渴求
當晚也有老師的朋友一同出席,當中包括頗有名譽的婦科醫生Michelle Tsui
不過最使我驚奇的是老師暗暗地問他的中學同學有否口疏,貌似想隱瞞一些事似的
3. 風琴獨奏會
老師本身有活動未能出席,所以整場活動都沒有人陪伴
大部分曲目都是風琴界當中著名的 (換言之,在風琴界以外就不太著名了)
不過根據老師事後的聽說,這世界級的南美風琴手的風格都是偏炫技
我親眼看過他即興的變奏《獅子山下》以及那相當誇張的身體動作後,都認同這點
老師後來說可以那首《聖母禱文》不太難,值得嘗試
不過當我質疑這首歌能否在更正教的教會彈奏時
他卻問「可否不讓那教會知道」,真使我汗顏
1. 香港聖樂學院35週年音樂會
雖然說是音樂會,不過看來跟外面的表演節目一樣隨意、玩味甚重
大部分演出項目都是重新演繹敬拜歌
(注意是他們選擇的敬拜歌,所以除了《He》一曲以外我全都不認識)
餘下的的項目都由受邀的嘉賓演出
但都是古典作品 (受邀嘉賓的專業領域) 而不一定跟宗教有任何關係
若講演出,個別項目 (例如兩位著名聲樂家的獻唱、方方樂趣的兒童詩班) 還是不錯
但有一些項目 (例如聖樂學院自家的 Radiant Singers 以及弦樂隊) 卻有失水準
另外最後大合唱的安排也稍欠週詳
老師是今次活動其中一名伴奏者,所以有些跟他合作過的聲樂前輩都有獲邀觀賞演出
很難得的是事隔超過兩年她們對我仍然有印象
在程序表後面有很多聖樂學院的自家宣傳
原來這學院跟YMCA、青年事工學院及基立聖工學院合辦了聖樂學士課程
而且大部分科目都是音樂教導 (中西方樂器、知識及技巧等)
其中一個培訓學生使用 iPad 合奏變奏聖詩的課程還真使我驚奇
2.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表演 (小提琴 + 鋼琴合奏)
兩位專業演奏家的演繹簡直使人如癡如醉 (雖然老師說上半場小提琴聲太弱)
也很特別地有4首Encore,滿足我們對古典音樂的渴求
當晚也有老師的朋友一同出席,當中包括頗有名譽的婦科醫生Michelle Tsui
不過最使我驚奇的是老師暗暗地問他的中學同學有否口疏,貌似想隱瞞一些事似的
3. 風琴獨奏會
老師本身有活動未能出席,所以整場活動都沒有人陪伴
大部分曲目都是風琴界當中著名的 (換言之,在風琴界以外就不太著名了)
不過根據老師事後的聽說,這世界級的南美風琴手的風格都是偏炫技
我親眼看過他即興的變奏《獅子山下》以及那相當誇張的身體動作後,都認同這點
老師後來說可以那首《聖母禱文》不太難,值得嘗試
不過當我質疑這首歌能否在更正教的教會彈奏時
他卻問「可否不讓那教會知道」,真使我汗顏
Labels:
伴奏體驗點滴/趣聞,
學音樂,
Christianity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課堂筆記 - 20140307
建道神學院 WTH801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
(六之三):我信聖靈 講員:廖炳堂博士
1. 引言
「關於聖靈的事太多,今堂只會是introduction,講講現時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A. 有興趣有關「聖靈」經驗 vs 沒興趣有關「聖靈」真理之研究
聖經科 (研讀個別書卷) 不少,但神學科 (研習基督教教義) 不多 => 教導教義普及化的需要
利用個別經文回應社會當然會比較片面
=> 要以整本聖經回應,以不變的福音回應常變的社會
聖靈是三個位格中最接近我們的,接續耶穌在世的工作
《羅馬書》告訴我們有聖靈內住的才算是基督徒 => 聖靈時刻與我們同在
但聖靈與我們同在的目的是甚麼?
講屬靈的工作、個人的、客觀的經歷都一定要講聖靈
當代的人非常有興趣討論聖靈及經驗,但人對聖靈的認識多嗎?
大部分人寧願去特會求一晚復興,卻不去分辨屬靈經驗的真假及背後意義
極少研究客觀性的資料,卻多研究經驗?
B. 假設超自然經驗多 = 屬靈?與神的關係更好?
聖經不是這樣教導的!在神的主權下,是會有人更多、有人更少的
(神蹟的廣義 = 神的所有工作、狹義 = 違反自然的事;以下討論只取其狹義)
C. 終止論 vs 五旬宗主義 vs 審慎開放論
最保守派的立場:終止論
「只有使徒能夠行神蹟奇事,今世代的信徒不能
神蹟還有可能發生,但我們不會有行神蹟奇事的恩賜」
所以持這立場的人會對五旬宗及靈恩運動反感
根據1998年大英百科全書:
五旬宗及靈恩運動的信眾有7億、傳統基督教教派只有3億
=> 就算在香港不常見,但在其他地方都能看見對靈恩普遍開放的態度
五旬宗及靈恩運動的主張:
「《徒》第二章:聖靈降臨後使徒就能夠講方言、醫病、趕鬼......
不止是當時的使徒可以,今世代的信徒只要靠著信心都應該可以行神蹟奇事
不覺得自己有?是自己的信心不足、未開放!」
審慎開放論:
「神蹟奇事還未完全停止,但不如初期的多
就算是使徒之中都只有一部分人有較多神蹟奇事,使徒的能力也比現今的大」
《林前》14章暗示了當地教會比其他地方的有較多神蹟奇事發生
=> 哥林多教會的特殊背景:當地的民間偏向看重神蹟
持審慎開放論的教會:宣道會 (因為創立宣道會的人曾經親身經歷,相信有但不多)
參考書籍:《Systematic Theology / 系統神學》(by Wayne Grudem / 古德恩)
2. 真理之聖靈 (彼後1:21) = 經驗之聖靈
誰對誰錯?如何神學研究?
聖經真理本身就是從聖靈而來;
「默示」= 氣 => 聖靈 => 信仰經驗本身也是從聖靈而來
既然兩者都從聖靈而來,哪一個較權威?
有經歷才有資格詮釋聖經?還是讀完聖經才有資格詮釋經驗?
A. 經驗解釋真理?後現代新詮釋學 (New Hermeneutics)?
B. 真理解釋經驗?作者原意 + 文法歷史釋經 (Exegesis)?
Kenneth Archer (2004):靈恩運動——用經驗解釋聖經
好多人都有這些經歷,就認為這是 (符合聖經的) 真理
例如:之前曾受創傷、以超自然的方式得到醫治 (見到耶穌顯現、被耶穌擁抱等等)
但這些例子 (個人經歷) 都沒有、也未能以聖經經文作根據
「甚至有人表示見到耶穌顯現後被摑耳光,
也有人分享被耶穌擁抱突然聽到『你去非洲傳福音吧』,令他不知所措......」
(順帶一提的是天主教也有類似的靈恩主張,稱之為「神恩運動」
天主教教徒表示除了耶穌基督顯現有此果效之外,聖母顯現也有同樣果效)
極端例子:柯瑞福 (Dr. Charles Kraft)
(廖博士曾在建道學刊中發表對這位靈恩運動領袖的研究)
「效法柯瑞福所主張的醫治手法的會眾表示:
多次祈求耶穌顯現醫治但不成功,結果有一次祈求柯瑞福本人顯現卻成功......
如果聖母顯現都可以,柯瑞福本人顯現都可以,那麼道教佛教的顯現都可以嗎?
只要是成功的都符合聖經真理嗎?」
真理已靠聖經完全地默示,否則人人都會有自己一套真理
後現代的主張是尋求成功的感覺及經驗,以這些凌駕聖經真理,但聖經教導並非如此
十架神學:若只靠個人認識、感受或經歷,
可能只會覺得耶穌是一個好人,被人陷害、不會是神的兒子?
當代的common sense:使徒能行神蹟!跟隨他!他們必定能夠推翻羅馬政權!
救恩物質性?政治性?利益性?
但十架說明救主的降臨是要受苦
=> 受苦是必然,因我而受苦但最後會成聖——《約》16章
拯救的意義:第三種苦難
——世界的墜落、不平衡、不公平、好人壞人得不到應有結局等等
這拯救使無意義的苦難變成有意義的祝福,使人得益處——《羅》8章
因此反創造的苦難 (例如癌症) 都變成有意義
=> 苦難臨到時不是尋求感覺上的意義 (本來就沒有意義),而是尋求聖經上的意義
但人現在以經驗、感覺解讀 => 方向錯了
就算如何解讀哥林多教會都應該了解到「超自然 = 神蹟」;既是「神蹟」就不會人人都有
有神蹟也不代表靈命好! (哥林多教會特別多超自然經歷,但有分黨分派、亂倫......)
傳統派:「聖經唔係咁教!」
靈恩派:「但我是如此經歷到!(開始講自身經歷,對此傳統派未能辯駁)......」
=> 要進行對話實在是非常困難
但大原則不變:不能以經驗解讀聖經!
----
第一個 Q&A 部分
Q1. 催眠醫治以及指導性的默想 (Guided Meditation) 符合聖經教導嗎?
A1. 這些都屬於心理作用的治療效果,只要患者自己不太迷信就可以
(例如知道這是心理治療而不是靈魂出竅、不是任何呼召等等)
「講起迷信,基督教民間迷信化?自貶身價?引致外人及知識份子的譏諷?」
Q2. 如何辨別諸靈 (聖靈、邪靈、自己的迷信)?
A2. 「只有少部分自稱的屬靈經驗是真的來自聖靈,
但除此以外的都不會是邪靈,因為聖經已確定基督徒不會被鬼附。
如何分辨其實是一門學科,但教會也需要對此詳細討論。」
----
3. 聖靈工作之主題?
A1. 聖靈充滿 = 超自然經歷 / 恩賜之充滿?
B1. 聖靈充滿 = 真理 / 聖靈果子之充滿?
「如何追求聖靈?」「追求神蹟等等的經驗」=> 「追求聖靈 = 追求神蹟或相關恩賜」?
這違背了聖經教導!
聖靈是接續耶穌的工作,沒有創新的元素
「那麼耶穌做了甚麼工作?」=>
1. 救恩:使我們稱義
2. 重生成聖:認罪、改變生命、不再自我中心、求聖潔生活 (=> 使命)
所以耶穌算是「第一位保惠師」,聖靈是「另外一位」
所以神蹟或相關恩賜都不及「成聖」重要
A2. 基督依靠聖靈 (聖靈基督論):基督、聖靈平行工作?
B2. 聖靈工作隸屬基督救恩:基督、聖靈接力工作?
但五旬節對聖靈為何降臨的解釋卻是完全相反——違背「和子說」
(維基搜尋「和子說」: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2%8C%E5%AD%90%E8%AA%AA)
「和子說」:「聖子從聖父所出,聖靈從聖父和聖子所出」=>「聖靈聽命於耶穌」
東正教以約翰的話扭轉了這概念:聖靈是從聖父所出,有自己的工作
五旬宗:耶穌是人,因順從聖靈而能夠行神蹟奇事,所以其他信徒都可以如此!
但《約》告訴我們神蹟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是完全的神而不是先知
這卷書亦強調耶穌的地位:因為是神的兒子,所以能夠行神蹟
效法基督?基督在世時是如何工作?以神的身份還是以人的身份?
「當時的基督是否全知?需要再重新學習嗎?」
=> 受人的限制,潛藏了的能力、神性:
因為主權在父中,要透過祈禱才知道父的旨意、得到能力
聖靈是有份參與這過程——開放耶穌的能力
=> 效法基督的人性、靈性而非神性
A3. 其他宗教也可得救?包容主義 (Inclusivism)?
B3. 其他宗教也可得救?非限制性排他主義 (Nonrestrictive Exclusivism)?
中間知識排他主義 (Middle Knowledge Exclusivism)?
東正教:「其他宗教也能得救!聖靈是救恩的"Plan B"!」
=> 包容主義:就算未聽聞福音,也可以藉其他宗教文化體驗神,
在從不認識神的情況下都能得救 (這點缺乏聖經支持)
非靈恩派主張:
非限制性排他主義:
就算未聽聞福音,都可以藉著神蹟或超自然經驗經歷及認識神,因此得救
中間知識排他主義:一知半解的尚且有得救的機會
(例如回教——理論上是同一個神:所以完全清楚回教教義的人不能得救,
但暗中不信、只信一部份或不完全知道回教教義的人可能有機會得救)
結論:神從來都沒有這方面的默示,所以我們也不能確定答案
但可見靈恩派不斷衝擊傳統神學觀的底線,而背後根據並不可靠
參考書籍:
《Baptized in the Spirit: A Global Pentecostal Theology》(by Frank Macchia)
《Flame of Love: A Theology of the Holy Spirit》(by Clark Pinnock)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2》(by Leo Garrett)
----
總結:
真正的信仰除了客觀的認識外,也需要主體的經驗
但不能迷信,需要研究、考察,不能人云亦云
要小心靈恩運動的主張
隨著靈恩派愈來愈個人化 (個別教會化)
——而這與靈恩運動本身沒有抵觸時 (追求個人經驗)
=> 就算知道是「靈恩派」,派系中光譜也十分廣闊,需要仔細考察
個人方面,不應強求神蹟,只求生命的改變、不自我、藉此完成使命 (榮耀神)
----
第二個 Q&A 部分
Q3. (可以總結一下聖靈分別在傳統派及靈恩派中的地位嗎?)
A3. 傳統:聖靈只是完成耶穌剩餘的工作 vs 靈恩:聖靈凌駕耶穌,地位超然
Q4. 對於有打算去靈恩派教會 (例如611聚會) 的會眾應如何回應?
A4. 去靈恩派教會會容易出現「不均衡飲食」
——不會致命但也不會健康,所以不應鼓勵會眾參與
「另外教會需要打防役針:先教教義 (特別是聖靈的工作及地位)
坊間宗教運動必有靈恩元素,不可能完全清除
所以不應禁止會眾向外接觸,但要起碼要教導會眾懂得分辨」
Q5. 舊約有提及聖靈嗎?
A5. 舊約的暗示:摔跤又祝福、亞伯拉罕三個神的使者
潛藏的教導:只講工作不講位格 (其餘例子從略)
Q6. (講講不同宗教如何看待救恩?)
A6. 「基督教:惟獨信心、恩典
天主教:有信心恩典,但也必須有行為、功德,容忍到基督教的部份觀點
(天主教內部對靈恩運動的看法也不一致,但情況依然是受控制所以能夠統一)
東正教:不講得救但講成聖,十分不清楚
各宗教宗派在救恩的議題上不能夠一概而論
所以現時基督徒傳福音都必定以個人層面出發
就算對象已信主,還是要確保對象清楚福音的內容及得救的信息」
----
後感:
筆記真是太多,實在花太多時間整理 (而且起初還是頗雜亂無章的)
感恩能夠聽到學者對靈恩運動的見解
(廖博士自稱曾經跟其他主張靈恩的學者交流,
並且花了相當一段時間在美國當地一間靈恩派教會聚會,
藉此完成他對靈恩運動的神學研究)
雖然他用的字眼都很中性,但從頭到尾都聽得出他對靈恩派頗為反感
並且以神學的角度去辯證支持這立場
只是當這一代的趨勢都是側重感官、經驗時 (從崇拜模式可見一斑)
提出「反其道而行」的人恐怕只會愈來愈少
家母的聚會點本身屬靈恩派 (主任牧師自稱是)
但我和她上課後都覺得那教會某程度上還不算是靈恩派
——雖然教導教義方面不強,但在靈恩的立場上還算是比較保守
(之前都已經訴說過:問題在於人、不在教義立場上)
個人方面,又被提醒要認清目標——只追求「成聖」的生命改變
(話說筆記中那些名詞就算不記得也沒有大礙吧?)
(六之三):我信聖靈 講員:廖炳堂博士
1. 引言
「關於聖靈的事太多,今堂只會是introduction,講講現時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A. 有興趣有關「聖靈」經驗 vs 沒興趣有關「聖靈」真理之研究
聖經科 (研讀個別書卷) 不少,但神學科 (研習基督教教義) 不多 => 教導教義普及化的需要
利用個別經文回應社會當然會比較片面
=> 要以整本聖經回應,以不變的福音回應常變的社會
聖靈是三個位格中最接近我們的,接續耶穌在世的工作
《羅馬書》告訴我們有聖靈內住的才算是基督徒 => 聖靈時刻與我們同在
但聖靈與我們同在的目的是甚麼?
講屬靈的工作、個人的、客觀的經歷都一定要講聖靈
當代的人非常有興趣討論聖靈及經驗,但人對聖靈的認識多嗎?
大部分人寧願去特會求一晚復興,卻不去分辨屬靈經驗的真假及背後意義
極少研究客觀性的資料,卻多研究經驗?
B. 假設超自然經驗多 = 屬靈?與神的關係更好?
聖經不是這樣教導的!在神的主權下,是會有人更多、有人更少的
(神蹟的廣義 = 神的所有工作、狹義 = 違反自然的事;以下討論只取其狹義)
C. 終止論 vs 五旬宗主義 vs 審慎開放論
最保守派的立場:終止論
「只有使徒能夠行神蹟奇事,今世代的信徒不能
神蹟還有可能發生,但我們不會有行神蹟奇事的恩賜」
所以持這立場的人會對五旬宗及靈恩運動反感
根據1998年大英百科全書:
五旬宗及靈恩運動的信眾有7億、傳統基督教教派只有3億
=> 就算在香港不常見,但在其他地方都能看見對靈恩普遍開放的態度
五旬宗及靈恩運動的主張:
「《徒》第二章:聖靈降臨後使徒就能夠講方言、醫病、趕鬼......
不止是當時的使徒可以,今世代的信徒只要靠著信心都應該可以行神蹟奇事
不覺得自己有?是自己的信心不足、未開放!」
審慎開放論:
「神蹟奇事還未完全停止,但不如初期的多
就算是使徒之中都只有一部分人有較多神蹟奇事,使徒的能力也比現今的大」
《林前》14章暗示了當地教會比其他地方的有較多神蹟奇事發生
=> 哥林多教會的特殊背景:當地的民間偏向看重神蹟
持審慎開放論的教會:宣道會 (因為創立宣道會的人曾經親身經歷,相信有但不多)
參考書籍:《Systematic Theology / 系統神學》(by Wayne Grudem / 古德恩)
2. 真理之聖靈 (彼後1:21) = 經驗之聖靈
誰對誰錯?如何神學研究?
聖經真理本身就是從聖靈而來;
「默示」= 氣 => 聖靈 => 信仰經驗本身也是從聖靈而來
既然兩者都從聖靈而來,哪一個較權威?
有經歷才有資格詮釋聖經?還是讀完聖經才有資格詮釋經驗?
A. 經驗解釋真理?後現代新詮釋學 (New Hermeneutics)?
B. 真理解釋經驗?作者原意 + 文法歷史釋經 (Exegesis)?
Kenneth Archer (2004):靈恩運動——用經驗解釋聖經
好多人都有這些經歷,就認為這是 (符合聖經的) 真理
例如:之前曾受創傷、以超自然的方式得到醫治 (見到耶穌顯現、被耶穌擁抱等等)
但這些例子 (個人經歷) 都沒有、也未能以聖經經文作根據
「甚至有人表示見到耶穌顯現後被摑耳光,
也有人分享被耶穌擁抱突然聽到『你去非洲傳福音吧』,令他不知所措......」
(順帶一提的是天主教也有類似的靈恩主張,稱之為「神恩運動」
天主教教徒表示除了耶穌基督顯現有此果效之外,聖母顯現也有同樣果效)
極端例子:柯瑞福 (Dr. Charles Kraft)
(廖博士曾在建道學刊中發表對這位靈恩運動領袖的研究)
「效法柯瑞福所主張的醫治手法的會眾表示:
多次祈求耶穌顯現醫治但不成功,結果有一次祈求柯瑞福本人顯現卻成功......
如果聖母顯現都可以,柯瑞福本人顯現都可以,那麼道教佛教的顯現都可以嗎?
只要是成功的都符合聖經真理嗎?」
真理已靠聖經完全地默示,否則人人都會有自己一套真理
後現代的主張是尋求成功的感覺及經驗,以這些凌駕聖經真理,但聖經教導並非如此
十架神學:若只靠個人認識、感受或經歷,
可能只會覺得耶穌是一個好人,被人陷害、不會是神的兒子?
當代的common sense:使徒能行神蹟!跟隨他!他們必定能夠推翻羅馬政權!
救恩物質性?政治性?利益性?
但十架說明救主的降臨是要受苦
=> 受苦是必然,因我而受苦但最後會成聖——《約》16章
拯救的意義:第三種苦難
——世界的墜落、不平衡、不公平、好人壞人得不到應有結局等等
這拯救使無意義的苦難變成有意義的祝福,使人得益處——《羅》8章
因此反創造的苦難 (例如癌症) 都變成有意義
=> 苦難臨到時不是尋求感覺上的意義 (本來就沒有意義),而是尋求聖經上的意義
但人現在以經驗、感覺解讀 => 方向錯了
就算如何解讀哥林多教會都應該了解到「超自然 = 神蹟」;既是「神蹟」就不會人人都有
有神蹟也不代表靈命好! (哥林多教會特別多超自然經歷,但有分黨分派、亂倫......)
傳統派:「聖經唔係咁教!」
靈恩派:「但我是如此經歷到!(開始講自身經歷,對此傳統派未能辯駁)......」
=> 要進行對話實在是非常困難
但大原則不變:不能以經驗解讀聖經!
----
第一個 Q&A 部分
Q1. 催眠醫治以及指導性的默想 (Guided Meditation) 符合聖經教導嗎?
A1. 這些都屬於心理作用的治療效果,只要患者自己不太迷信就可以
(例如知道這是心理治療而不是靈魂出竅、不是任何呼召等等)
「講起迷信,基督教民間迷信化?自貶身價?引致外人及知識份子的譏諷?」
Q2. 如何辨別諸靈 (聖靈、邪靈、自己的迷信)?
A2. 「只有少部分自稱的屬靈經驗是真的來自聖靈,
但除此以外的都不會是邪靈,因為聖經已確定基督徒不會被鬼附。
如何分辨其實是一門學科,但教會也需要對此詳細討論。」
----
3. 聖靈工作之主題?
A1. 聖靈充滿 = 超自然經歷 / 恩賜之充滿?
B1. 聖靈充滿 = 真理 / 聖靈果子之充滿?
「如何追求聖靈?」「追求神蹟等等的經驗」=> 「追求聖靈 = 追求神蹟或相關恩賜」?
這違背了聖經教導!
聖靈是接續耶穌的工作,沒有創新的元素
「那麼耶穌做了甚麼工作?」=>
1. 救恩:使我們稱義
2. 重生成聖:認罪、改變生命、不再自我中心、求聖潔生活 (=> 使命)
所以耶穌算是「第一位保惠師」,聖靈是「另外一位」
所以神蹟或相關恩賜都不及「成聖」重要
A2. 基督依靠聖靈 (聖靈基督論):基督、聖靈平行工作?
B2. 聖靈工作隸屬基督救恩:基督、聖靈接力工作?
但五旬節對聖靈為何降臨的解釋卻是完全相反——違背「和子說」
(維基搜尋「和子說」: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2%8C%E5%AD%90%E8%AA%AA)
「和子說」:「聖子從聖父所出,聖靈從聖父和聖子所出」=>「聖靈聽命於耶穌」
東正教以約翰的話扭轉了這概念:聖靈是從聖父所出,有自己的工作
五旬宗:耶穌是人,因順從聖靈而能夠行神蹟奇事,所以其他信徒都可以如此!
但《約》告訴我們神蹟證明耶穌是神的兒子,是完全的神而不是先知
這卷書亦強調耶穌的地位:因為是神的兒子,所以能夠行神蹟
效法基督?基督在世時是如何工作?以神的身份還是以人的身份?
「當時的基督是否全知?需要再重新學習嗎?」
=> 受人的限制,潛藏了的能力、神性:
因為主權在父中,要透過祈禱才知道父的旨意、得到能力
聖靈是有份參與這過程——開放耶穌的能力
=> 效法基督的人性、靈性而非神性
A3. 其他宗教也可得救?包容主義 (Inclusivism)?
B3. 其他宗教也可得救?非限制性排他主義 (Nonrestrictive Exclusivism)?
中間知識排他主義 (Middle Knowledge Exclusivism)?
東正教:「其他宗教也能得救!聖靈是救恩的"Plan B"!」
=> 包容主義:就算未聽聞福音,也可以藉其他宗教文化體驗神,
在從不認識神的情況下都能得救 (這點缺乏聖經支持)
非靈恩派主張:
非限制性排他主義:
就算未聽聞福音,都可以藉著神蹟或超自然經驗經歷及認識神,因此得救
中間知識排他主義:一知半解的尚且有得救的機會
(例如回教——理論上是同一個神:所以完全清楚回教教義的人不能得救,
但暗中不信、只信一部份或不完全知道回教教義的人可能有機會得救)
結論:神從來都沒有這方面的默示,所以我們也不能確定答案
但可見靈恩派不斷衝擊傳統神學觀的底線,而背後根據並不可靠
參考書籍:
《Baptized in the Spirit: A Global Pentecostal Theology》(by Frank Macchia)
《Flame of Love: A Theology of the Holy Spirit》(by Clark Pinnock)
《Systematic Theology Vol. 2》(by Leo Garrett)
----
總結:
真正的信仰除了客觀的認識外,也需要主體的經驗
但不能迷信,需要研究、考察,不能人云亦云
要小心靈恩運動的主張
隨著靈恩派愈來愈個人化 (個別教會化)
——而這與靈恩運動本身沒有抵觸時 (追求個人經驗)
=> 就算知道是「靈恩派」,派系中光譜也十分廣闊,需要仔細考察
個人方面,不應強求神蹟,只求生命的改變、不自我、藉此完成使命 (榮耀神)
----
第二個 Q&A 部分
Q3. (可以總結一下聖靈分別在傳統派及靈恩派中的地位嗎?)
A3. 傳統:聖靈只是完成耶穌剩餘的工作 vs 靈恩:聖靈凌駕耶穌,地位超然
Q4. 對於有打算去靈恩派教會 (例如611聚會) 的會眾應如何回應?
A4. 去靈恩派教會會容易出現「不均衡飲食」
——不會致命但也不會健康,所以不應鼓勵會眾參與
「另外教會需要打防役針:先教教義 (特別是聖靈的工作及地位)
坊間宗教運動必有靈恩元素,不可能完全清除
所以不應禁止會眾向外接觸,但要起碼要教導會眾懂得分辨」
Q5. 舊約有提及聖靈嗎?
A5. 舊約的暗示:摔跤又祝福、亞伯拉罕三個神的使者
潛藏的教導:只講工作不講位格 (其餘例子從略)
Q6. (講講不同宗教如何看待救恩?)
A6. 「基督教:惟獨信心、恩典
天主教:有信心恩典,但也必須有行為、功德,容忍到基督教的部份觀點
(天主教內部對靈恩運動的看法也不一致,但情況依然是受控制所以能夠統一)
東正教:不講得救但講成聖,十分不清楚
各宗教宗派在救恩的議題上不能夠一概而論
所以現時基督徒傳福音都必定以個人層面出發
就算對象已信主,還是要確保對象清楚福音的內容及得救的信息」
----
後感:
筆記真是太多,實在花太多時間整理 (而且起初還是頗雜亂無章的)
感恩能夠聽到學者對靈恩運動的見解
(廖博士自稱曾經跟其他主張靈恩的學者交流,
並且花了相當一段時間在美國當地一間靈恩派教會聚會,
藉此完成他對靈恩運動的神學研究)
雖然他用的字眼都很中性,但從頭到尾都聽得出他對靈恩派頗為反感
並且以神學的角度去辯證支持這立場
只是當這一代的趨勢都是側重感官、經驗時 (從崇拜模式可見一斑)
提出「反其道而行」的人恐怕只會愈來愈少
家母的聚會點本身屬靈恩派 (主任牧師自稱是)
但我和她上課後都覺得那教會某程度上還不算是靈恩派
——雖然教導教義方面不強,但在靈恩的立場上還算是比較保守
(之前都已經訴說過:問題在於人、不在教義立場上)
個人方面,又被提醒要認清目標——只追求「成聖」的生命改變
(話說筆記中那些名詞就算不記得也沒有大礙吧?)
Labels:
信仰講座 / 課堂筆記
2014年3月10日 星期一
[引用]《相逢聖灰節》
在教會年曆﹝Liturgical Calendar﹞中的「大齋期」﹝Lent﹞或稱「預苦期」,共有四十天和六個主日,是從復活節當天算起向前推六個半星期。大齋期代表了一個準備慶祝復活節的時期,這四十天的時期代表舊約聖經中,摩西在準備負起重任前的四十年、以色列人在曠野遊蕩的四十年、及耶穌基督在曠野禁食的四十天。這是憂傷和喜樂的節期:憂傷,因為主基督為我們受難;喜樂,因為主為我們的罪犧牲,以致我們罪債得贖。
大齋期由聖灰節﹝Ash Wednesday﹞或稱聖灰週三作開始。在這日的崇拜中,教牧人員會把上一年棕枝主日﹝Palm Sunday﹞剩餘的棕枝燒成灰,加上油,以供參加崇拜的會眾在額頭上畫上十字架的符號。會眾則會整天在額上,帶著這十字架的符號,以哀傷的心紀念自己的罪。
楊文立牧師在其著作《相逢節日裡》,帶領我們從四方面思想聖灰週三的意義:
「﹝一﹞認識人的有限性。每當教牧在信徒額上畫上十字架的時候,都會朗讀:『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9下﹞』有甚麼比灰燼更具體的提醒我們的有限及被造性?人在永生全能上帝的面前,除了承認自己的罪及謙卑低首外,便不能自誇。
﹝二﹞深感罪的嚴重。初期教會要犯罪的肢體受教會紀律責罰,當中要禁守種種的規條,受紀律期更長達四十天。我們現今看來,彷彿是太過嚴厲及苛刻。其實,他們對罪的嚴厲是否只是反映我們對罪的鬆懈?
﹝三﹞追求屬靈的更新。聖灰節是邀請信徒在主耶穌裡能更新過來,重新活出一個經歷赦罪的生活,也是滿有活力與恩典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在耶穌的寶座前,重新得著一個正直的靈,以後單單過著一個討主喜悅的生命。
﹝四﹞仰望主的恩典。在傳統教會裡,往往以聖餐為聖灰節的結束。這樣作其實是相當有意義,因為聖灰節不是將人帶回罪的枷鎖,而是將人帶回救贖的希望。在這日的結束,用聖餐將我們的集中點帶回耶穌的救贖上,叫人可以有盼望地在餘下四十天警醒。」﹝第28-29頁﹞
以上的提醒,讓我們再重新思想罪的問題。今日我們是否高舉個人,過於自滿和驕傲,以致我們忘記在神的面前,實無可自誇的地方?今日生活在情慾、物慾充斥的世代,我們對罪的敏銳力,是否不斷地下降?我們和世界的道德和價值觀,是否有太多的妥協和讓步?今日的生活繁忙、節奏快速,我們是否很少檢視自身屬靈的光景,很少實踐每日讀經祈禱,與神親近的靈修生活,以致屬靈生命不斷在萎縮、枯乾?
因著教會宗派的傳統,我們未必會在教會中推行大齋期,但我們可以在個人的生活中實踐大齋期。讓我們以聖灰週三作為我們這個屬靈之旅的開始,仰望主的恩典,把我們從罪的枷鎖釋放,重拾十字架的盼望。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
﹝伯42:5-6﹞
陳康《津津樂道》
大齋期由聖灰節﹝Ash Wednesday﹞或稱聖灰週三作開始。在這日的崇拜中,教牧人員會把上一年棕枝主日﹝Palm Sunday﹞剩餘的棕枝燒成灰,加上油,以供參加崇拜的會眾在額頭上畫上十字架的符號。會眾則會整天在額上,帶著這十字架的符號,以哀傷的心紀念自己的罪。
楊文立牧師在其著作《相逢節日裡》,帶領我們從四方面思想聖灰週三的意義:
「﹝一﹞認識人的有限性。每當教牧在信徒額上畫上十字架的時候,都會朗讀:『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9下﹞』有甚麼比灰燼更具體的提醒我們的有限及被造性?人在永生全能上帝的面前,除了承認自己的罪及謙卑低首外,便不能自誇。
﹝二﹞深感罪的嚴重。初期教會要犯罪的肢體受教會紀律責罰,當中要禁守種種的規條,受紀律期更長達四十天。我們現今看來,彷彿是太過嚴厲及苛刻。其實,他們對罪的嚴厲是否只是反映我們對罪的鬆懈?
﹝三﹞追求屬靈的更新。聖灰節是邀請信徒在主耶穌裡能更新過來,重新活出一個經歷赦罪的生活,也是滿有活力與恩典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在耶穌的寶座前,重新得著一個正直的靈,以後單單過著一個討主喜悅的生命。
﹝四﹞仰望主的恩典。在傳統教會裡,往往以聖餐為聖灰節的結束。這樣作其實是相當有意義,因為聖灰節不是將人帶回罪的枷鎖,而是將人帶回救贖的希望。在這日的結束,用聖餐將我們的集中點帶回耶穌的救贖上,叫人可以有盼望地在餘下四十天警醒。」﹝第28-29頁﹞
以上的提醒,讓我們再重新思想罪的問題。今日我們是否高舉個人,過於自滿和驕傲,以致我們忘記在神的面前,實無可自誇的地方?今日生活在情慾、物慾充斥的世代,我們對罪的敏銳力,是否不斷地下降?我們和世界的道德和價值觀,是否有太多的妥協和讓步?今日的生活繁忙、節奏快速,我們是否很少檢視自身屬靈的光景,很少實踐每日讀經祈禱,與神親近的靈修生活,以致屬靈生命不斷在萎縮、枯乾?
因著教會宗派的傳統,我們未必會在教會中推行大齋期,但我們可以在個人的生活中實踐大齋期。讓我們以聖灰週三作為我們這個屬靈之旅的開始,仰望主的恩典,把我們從罪的枷鎖釋放,重拾十字架的盼望。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
﹝伯42:5-6﹞
陳康《津津樂道》
Labels:
引用,
靈命成長,
Christianity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課堂筆記 - 20140228
建道神學院 WTH801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
(六之二):我信耶穌基督 講員:郭鴻標博士
(如果想查看上課時所派的資料請私下聯絡小弟)
1. 引言
既有正統就有異端
聖經太厚?以信經分辨 => 普及教育,回應時代的需要
耶穌有榮光?從加利利傳道、行神蹟到被釘,如何有榮光?
=> 要以屬靈眼睛看見榮光——知道耶穌是神的獨生子,並且只能藉著祂親近父神
使徒信經沒有描述耶穌全部事跡,只紀錄一部份重要的事
認信有個人部份,也有教會整體的客觀部份
=> 有個人的信仰經驗,但有教會整體的信仰經驗嗎?並且夠客觀嗎?
崇拜有認信部份——基於共同信仰=>「同心」
教會有否這部份只是傳統文化的問題
認信使我們能重申信徒的身份,知道自己的信仰立場
懂得背誦信經、主禱文,但有好好思考嗎?
=> 不要只成為儀式,要活化自己的信仰
失去歷史感:太過追求與時並進?
領袖都不一定都了解基督教歷史,不一定都明白聖經
牧師不夠時間用,未能好好預備主日學?
要牧養群羊,但又被批評教導無方?
=> 要懂得尊重同工導師,欣賞自己教會,不抱著「隔離飯香」的心態
----
2. 使徒信經對耶穌基督的認信
A. 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瑪利亞所生
神奇的出生背景?
奧古斯丁認為人類因生殖而遺傳原罪,耶穌卻因此沒有原罪
但不能以實驗查證,只能靠信心領受
「未見過神點證明耶穌係神個仔?」「無啊,靠信架咋!」
信心經不起考驗,「被人chok兩下就動搖」?
把信仰縮減至道德教訓?
但我們有責任傳完整的福音——主觀部份客觀部份缺一不可
若果只有道德教訓,別人未能批評,必定同意?
=>「所有宗教都係導人向善,為何偏要信耶穌?」
=> 教會只能夠傳「順耳的福音」?不夠膽量傳未信者覺得逆耳的道?
=> 十字架的道理:順耳逆耳的都要傳
宣認主不只是「我的」,也是「你的」、甚至是「中國人的」、「全世界的」
=> 那句「我信左耶穌」講得太隨便?
放低自己生命的主權
=> 聖經愈看愈有味道
劃分有神帶領的、沒有神帶領的人生部份:是神帶領我還是我帶領我自己?
B.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受死、埋葬、降至陰間
受難 => 有受痛苦、有死亡
耶穌不是為自己死,卻為全人類死
放棄尊貴的身分及特權,完成沈重困難的使命
有人的意志,所以也會哭、餓、受試探、打算逃避 (求撤去苦杯)
因為有人的思想及情感,內心有兩股勢力交戰
但最終能克服人性的軟弱,甚至死前為釘死祂的人祈求
反思:年紀輕輕多種服侍,但熱心引致意見不合,變成灰心?「做又難,唔做都難」?
回頭看,人並非耶穌,受試探難免失敗
聖經也有描述愈偉大的屬靈領袖愈會epic fail才能夠更謙卑
所以好像嬰兒學走路一樣不能速成
「降至陰間」是舊約的觀念,是人加入信經的
天主教認為耶穌去陰間是傳福音給那裡的人
所以有「煉獄」——人類有第二次悔改的概念,並且以彼前3:18-19支持這立場
但基督教反對這立場,認為陰間使人神隔絕;
耶穌到那裡是要戰勝那地方,使死亡不能再戰勝人
所以「勝過陰間的權力」=「勝過律法、死亡、罪的權力」:
因此也認為彼前3:18-19中的「監獄」不是指陰間而是被捆綁的、失去自由的人
反思:人怕死?反而應該問死時可否像保羅「跑盡做盡,有公義的冠冕等著我」!
=> 及早事奉的觀念
尚且能選擇做同工的配偶與否,但其子女卻不能
=> 自己的全時間奉獻其實也是全家的奉獻
對家人感到不好意思?(難道沒有考慮過嗎?)
家中的東西都要靠人捐獻?
子女抗拒信仰,抑或是更蒙恩?
C. 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因為見到耶穌的復活及升天而放擔傳道 (除了耶穌其實還有聖靈的工作在他們當中)
大使命乃因主耶穌的權柄而宣告,若沒有復活就不能確立,所以「復活」是當時最大的喜訊
「甚麼是神?」「神在甚麼空間?」「為何要禱告?」:人類語言、思維的有限
=>「屬靈二代有獨立的思想仍願意跟隨神真是恩典!」
D. 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基督還未再來:忘記了主再來的盼望,只思想現今要如何生活、工作、見證?
將臨期:只記得有「世界末日」,不記得有「新天新地」?
從只重視靈性方面的教育、與社會生活脫節
到關心、回應社會,努力研究「公共神學」——「公共社會生活」的神學論述
----
3. 使徒信經的時代意義
A. 耶穌基督從神而來,亦歸回上帝
腓2:5-11 =>
有神的形象,並且是同等而不是次等,但神只有一位,竟然可以死並且戰勝死?
保羅以前認為耶穌自稱神的兒子是荒謬,直到去大馬色的路上看見耶穌才信
保羅自己沒有親身經歷耶穌 => 福音書交代耶穌事跡的重要性
我們常常忽略了耶穌本身的身分?
不止要信「愛人如己」這些道理,也要信耶穌的事跡及地位
「十字架不是悲劇!耶穌現在已掌權!」
只能從信仰經歷自己?不止如此!
信仰還有自己不知道、未能接受、超越自己的部份,並且需要耐性
B. 歷史的耶穌與信仰的基督 (此部分從略)
C. 認知秩序:由經歷到認信,由認信到新視野、新經歷
不重視教義、認信,只注重感覺、感受及經歷?
屬靈後輩沒有經歷過前人的信仰歷程,不知道以前的事現在也能發生?
只追求快捷、振奮、靈性復興?
信仰縮減至道德標準 => 忽視神蹟性的元素
「唔番教會唔自在?返左黎又唔知做乜?」=> 信仰生活形式化,不能進深
----
課後Q&A追加:信仰 vs 理性
如果信仰可以非常的理性,保羅豈不是一早就信耶穌?
=> 總有人不能輕易接受的信仰部分
信心的跳躍: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 - 始於信才有機會明白更多
----
後感:
起初見到所派的資料,以為老師會依稿朗誦,幸好不是如此
看見異端急性發展,會否覺得正統教會過於懶散?
但神從來都不把他們斬草除根 (麥子與稗子的比喻),使我們能夠分辨真理
上完這一課後再重新看一次筆記,發現原來有很多信仰上的衝擊:
1. 有個人的信仰部分——有(客觀的)群體的信仰部分嗎?
2. 清楚知道自己的信仰立場?
3. 了解福音的完整性?
4. 宣認「耶穌是主」的信心及勇氣
5. 真正了解耶穌?
6. 如何看神的掌權、生命的主權
足以證明能夠改善的空間還有很多......
另一方面的衝擊乃因為郭博士把小弟這一年的信仰經歷及感受在這一課中說出來
並且有好一些立場亦相當接近,列舉如下:
1. 認為不應該把信仰當作是完全個人的事
2. 信仰失去了歷史感——信徒(包括我)對基督教歷史的認知不足
3. 要懂得欣賞自己教會的傳統
4. 對信仰的麻木 (特別是關於神性、罪性、救贖方面)
5. 世俗文化 (特別是即食文化及次文化) 影響了教會及屬靈氣氛、追求信仰的態度
能夠有這方面的共鳴,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反應......
(六之二):我信耶穌基督 講員:郭鴻標博士
(如果想查看上課時所派的資料請私下聯絡小弟)
1. 引言
既有正統就有異端
聖經太厚?以信經分辨 => 普及教育,回應時代的需要
耶穌有榮光?從加利利傳道、行神蹟到被釘,如何有榮光?
=> 要以屬靈眼睛看見榮光——知道耶穌是神的獨生子,並且只能藉著祂親近父神
使徒信經沒有描述耶穌全部事跡,只紀錄一部份重要的事
認信有個人部份,也有教會整體的客觀部份
=> 有個人的信仰經驗,但有教會整體的信仰經驗嗎?並且夠客觀嗎?
崇拜有認信部份——基於共同信仰=>「同心」
教會有否這部份只是傳統文化的問題
認信使我們能重申信徒的身份,知道自己的信仰立場
懂得背誦信經、主禱文,但有好好思考嗎?
=> 不要只成為儀式,要活化自己的信仰
失去歷史感:太過追求與時並進?
領袖都不一定都了解基督教歷史,不一定都明白聖經
牧師不夠時間用,未能好好預備主日學?
要牧養群羊,但又被批評教導無方?
=> 要懂得尊重同工導師,欣賞自己教會,不抱著「隔離飯香」的心態
----
2. 使徒信經對耶穌基督的認信
A. 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瑪利亞所生
神奇的出生背景?
奧古斯丁認為人類因生殖而遺傳原罪,耶穌卻因此沒有原罪
但不能以實驗查證,只能靠信心領受
「未見過神點證明耶穌係神個仔?」「無啊,靠信架咋!」
信心經不起考驗,「被人chok兩下就動搖」?
把信仰縮減至道德教訓?
但我們有責任傳完整的福音——主觀部份客觀部份缺一不可
若果只有道德教訓,別人未能批評,必定同意?
=>「所有宗教都係導人向善,為何偏要信耶穌?」
=> 教會只能夠傳「順耳的福音」?不夠膽量傳未信者覺得逆耳的道?
=> 十字架的道理:順耳逆耳的都要傳
宣認主不只是「我的」,也是「你的」、甚至是「中國人的」、「全世界的」
=> 那句「我信左耶穌」講得太隨便?
放低自己生命的主權
=> 聖經愈看愈有味道
劃分有神帶領的、沒有神帶領的人生部份:是神帶領我還是我帶領我自己?
B. 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在十字架,受死、埋葬、降至陰間
受難 => 有受痛苦、有死亡
耶穌不是為自己死,卻為全人類死
放棄尊貴的身分及特權,完成沈重困難的使命
有人的意志,所以也會哭、餓、受試探、打算逃避 (求撤去苦杯)
因為有人的思想及情感,內心有兩股勢力交戰
但最終能克服人性的軟弱,甚至死前為釘死祂的人祈求
反思:年紀輕輕多種服侍,但熱心引致意見不合,變成灰心?「做又難,唔做都難」?
回頭看,人並非耶穌,受試探難免失敗
聖經也有描述愈偉大的屬靈領袖愈會epic fail才能夠更謙卑
所以好像嬰兒學走路一樣不能速成
「降至陰間」是舊約的觀念,是人加入信經的
天主教認為耶穌去陰間是傳福音給那裡的人
所以有「煉獄」——人類有第二次悔改的概念,並且以彼前3:18-19支持這立場
但基督教反對這立場,認為陰間使人神隔絕;
耶穌到那裡是要戰勝那地方,使死亡不能再戰勝人
所以「勝過陰間的權力」=「勝過律法、死亡、罪的權力」:
因此也認為彼前3:18-19中的「監獄」不是指陰間而是被捆綁的、失去自由的人
反思:人怕死?反而應該問死時可否像保羅「跑盡做盡,有公義的冠冕等著我」!
=> 及早事奉的觀念
尚且能選擇做同工的配偶與否,但其子女卻不能
=> 自己的全時間奉獻其實也是全家的奉獻
對家人感到不好意思?(難道沒有考慮過嗎?)
家中的東西都要靠人捐獻?
子女抗拒信仰,抑或是更蒙恩?
C. 第三天從死人中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
因為見到耶穌的復活及升天而放擔傳道 (除了耶穌其實還有聖靈的工作在他們當中)
大使命乃因主耶穌的權柄而宣告,若沒有復活就不能確立,所以「復活」是當時最大的喜訊
「甚麼是神?」「神在甚麼空間?」「為何要禱告?」:人類語言、思維的有限
=>「屬靈二代有獨立的思想仍願意跟隨神真是恩典!」
D. 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
基督還未再來:忘記了主再來的盼望,只思想現今要如何生活、工作、見證?
將臨期:只記得有「世界末日」,不記得有「新天新地」?
從只重視靈性方面的教育、與社會生活脫節
到關心、回應社會,努力研究「公共神學」——「公共社會生活」的神學論述
----
3. 使徒信經的時代意義
A. 耶穌基督從神而來,亦歸回上帝
腓2:5-11 =>
有神的形象,並且是同等而不是次等,但神只有一位,竟然可以死並且戰勝死?
保羅以前認為耶穌自稱神的兒子是荒謬,直到去大馬色的路上看見耶穌才信
保羅自己沒有親身經歷耶穌 => 福音書交代耶穌事跡的重要性
我們常常忽略了耶穌本身的身分?
不止要信「愛人如己」這些道理,也要信耶穌的事跡及地位
「十字架不是悲劇!耶穌現在已掌權!」
只能從信仰經歷自己?不止如此!
信仰還有自己不知道、未能接受、超越自己的部份,並且需要耐性
B. 歷史的耶穌與信仰的基督 (此部分從略)
C. 認知秩序:由經歷到認信,由認信到新視野、新經歷
不重視教義、認信,只注重感覺、感受及經歷?
屬靈後輩沒有經歷過前人的信仰歷程,不知道以前的事現在也能發生?
只追求快捷、振奮、靈性復興?
信仰縮減至道德標準 => 忽視神蹟性的元素
「唔番教會唔自在?返左黎又唔知做乜?」=> 信仰生活形式化,不能進深
----
課後Q&A追加:信仰 vs 理性
如果信仰可以非常的理性,保羅豈不是一早就信耶穌?
=> 總有人不能輕易接受的信仰部分
信心的跳躍: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 - 始於信才有機會明白更多
----
後感:
起初見到所派的資料,以為老師會依稿朗誦,幸好不是如此
看見異端急性發展,會否覺得正統教會過於懶散?
但神從來都不把他們斬草除根 (麥子與稗子的比喻),使我們能夠分辨真理
上完這一課後再重新看一次筆記,發現原來有很多信仰上的衝擊:
1. 有個人的信仰部分——有(客觀的)群體的信仰部分嗎?
2. 清楚知道自己的信仰立場?
3. 了解福音的完整性?
4. 宣認「耶穌是主」的信心及勇氣
5. 真正了解耶穌?
6. 如何看神的掌權、生命的主權
足以證明能夠改善的空間還有很多......
另一方面的衝擊乃因為郭博士把小弟這一年的信仰經歷及感受在這一課中說出來
並且有好一些立場亦相當接近,列舉如下:
1. 認為不應該把信仰當作是完全個人的事
2. 信仰失去了歷史感——信徒(包括我)對基督教歷史的認知不足
3. 要懂得欣賞自己教會的傳統
4. 對信仰的麻木 (特別是關於神性、罪性、救贖方面)
5. 世俗文化 (特別是即食文化及次文化) 影響了教會及屬靈氣氛、追求信仰的態度
能夠有這方面的共鳴,都不知道應該如何反應......
Labels:
信仰講座 / 課堂筆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