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神學院 WTH801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
(六之一):我信上帝 講員:蔡少琪博士
(如果想查看上課時所派的資料請私下聯絡小弟)
神觀、創造和神人關係
我:人類
上帝:神
信是甚麼?關係的開始
三自教會都會讀使徒信經,另外希臘文及拉丁文版本亦是出名的
Credo:我信 (維基搜索 "Credo")
跟「我信教會」有分別 -「相信 / 信靠」的分別
----
使徒信經 vs 尼西亞信經:意思及主旨一樣,但更詳細
不拜天使、魔鬼,因為都是受造之物 (其他宗教的神有好有壞,平分秋色打個平手?)
主之下有惡,但主能夠勝過惡
one only simple:砌積木的信仰?
「你認識的神 + 我認識的神 = 完全的神?No!」- Doctrine of simplicity
神是個靈?甚麼是靈?身尚且有形,靈又是如何?
=>「不是肉體」的推論方向:
不追求「是甚麼」;跟「神是甚麼」一樣,愈推論愈容易錯
神是創造宇宙的、又在這裡又在那裡,是大還是小?無解
incomprehensible:不能明白的
=>其他宗教的「神明」:具有超然能力但仍十分有限的能力體
神 vs 時間:神一眼關七,一眼看見由亞當出現至主再來的全部時間
看千年如一日,看一日如千年 => 不受時間控制
invisible & immutable:神從來都不會變,變的只是我們對神當中的感受 - 改善神人關係
「神不會變」的傳統神學 vs 「神一直改變中」的進程神學
神的性情:「永遠、不可思議......全智、公義」
神與世界的關係:善良與眾善之源
----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維基搜索)
1. 無情欲?Without passions? 不似人類多變?
神有後悔、又有「神非人、不會後悔」(民23:19)?
2. 神不一定要造我們
神一開始就已經是三位一體的群體,當中亦已經有愛,不需要從人類中尋求
人會被迫,但神不會被迫
人的個體不是獨立於神〔人的根源是神,並且人都歸於祂〕
《約伯記》:神從高處觀看?
「There-Is-ism」?神離開了又不理會世界,讓世界自行運作?No!
- 萬事都在神面前赤露敞開
「我被佢打,但我會得賞賜;佢打我要落地獄,我當然要憐憫佢、為佢祈禱!」
長者說在那邊的朋友多過在這裡的朋友,當然想趁早過去!?
將死的人安慰未死的人!?
獄中將死的保羅安慰外面的人 - 腓立比書:「與主同在好得無比」=> 信心的不同
保羅西拉入獄仍然唱詩歌 vs 彼得獄中卻還能酣睡,勞動天使叫醒他
=> 「勁,交托後就放心,有得訓就訓!」
----
ordained power:定旨能力 (摩西為百姓求情,但神旨意其實是早已定立的?)
神無限人有限,所以人有罪?不因渺小有罪,不因有限而有罪!
雖然人因為罪達不到神的要求;但神對人的要求從來都是合理、是人可達到的
=> 伯25:1-5 的錯誤:神不是任性的、不求利益、沒有脾氣、也沒有過份要求
絕對能力 - 以利亞求死,神卻要以利亞等待
神可以隨時勝過假先知,也可以叫外邦人/未信者幫助信的人
=> 不准許你驕傲是恩典!
是祈求不是命令!(不是阿拉丁神燈:祂才是神,你不是)
但神間中又容許我們撒嬌,全因祂的憐憫
又大風又地震又著火又聲音:神如果每次出現都有大作為,你承受到嗎?
神沒有改變環境,因為有神的同在更重要!
(大先知書告訴我們:有神的同在、神的視野、神的能力更重要)
以為只有自己一個?愈熱心愈不知道自己的錯!
----
末底改的故事 -「好心沒有好報」可以是最美好的!
如果當時已經賞賜升官,又怎會問哈曼如何賞賜末底改?
=> 不是即時的回報是好的,記在神的帳簿總會有回報,並且是最好的
----
我們原本與神無份,但我們現今可以與神同工 => 來11:6
神有的是無限
=> 我的奉獻本身既是從祂而來,也是九牛一毛,但神重視我們願意的心態
=> 不以「我付出了甚麼」作奉獻的心態
----
真正認識神與真正認識自己是息息相關
又不認識神又不認識自己?
不見神的榮光,如何見自己的污穢?
神學院的畢業見證:愈是信主多年愈覺得自己差,以為自己好的地方原來都是不好
=> 是自己差但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也是恩典
信了主更敏感自己的失敗 (特別是初信者),知道自己缺點也是一種進步
(伯38:4) 神管理比人管理更好 => 人憑甚麼向神「阿之阿左」?
----
羅2:15-16「是非之心」:良心
自己的良心知道對錯,但自己不願聆聽?
康德: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wonder and awe
-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 「天地大,自己微小一點;神偉大,自己倚靠多點」
----
神先造世界再造人是有原因的!
看見天地的複雜,就知創造主比我們有無限智慧
自以為認識的都可能不是正確 => 交託主權就是最有智慧的決定
持定永生,認識神是一生的經歷 (所以老人家不怕死?)
「牧師向你講一次道,你為牧師祈七日禱,是牧師有恩於你? XD」
----
課堂總結 (博士趕急地略過,所以未能完整記低):
不看環境
「與你何干,來跟從我」=> 不與人比較
「你知道我愛你......」=> 不怕死
----
後感:
蔡博士準備的資料太多,個人認為需要三小時才可以講解所有項目
課前特設敬拜部分:開著Youtube唱《有一位神》
後來蔡博士說:「......但其實歌詞係講緊父神定係耶穌?」
在投影片見到一本叫《Your God is Too Small》的書,打算稍後再了解一下
因為神有很多屬性,蔡博士都盡量引伸至生活層面,所以筆記看起來都是十分零碎
報讀這課程是因為想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
想知道自己的信是如何的一回事,也想知道真正的「信」又會是如何
另外自己還有一個問題想尋求解答:
神的「三一」「全能」「創造」其實跟我有甚麼關係?
當教會向人強調「神的大愛」「信者得救」時,神的屬性是否變成次要?
難道只希望神記得我自己,卻沒有想過自己有了解神的責任?
能夠報讀,值得感恩
至於這課程的反思部分,恐怕也是要不斷回顧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神的同在、神的視野、神的能力」(又是境界的問題 -_-)
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那個心態上的轉變
「能夠留下 (在青牧) 是因為我有心態上的轉變......」("Scouting & Vision" 倒數第二段)
我知道是有轉變,但不知道以下的解釋是否準確
可以說是以前很喜歡很享受星期六晚的時間
不是說後來不喜歡不享受,但跟以前的感覺總是有點分別
一個很坦白很大膽的講法
就是我愈來愈找不到留在這裡的意義
若說「要回來神面前是每個信徒的責任」
我會回答「那麼我也不一定要回來這裡敬拜及團契」
若說「本身是從這牧區而來,又為何想離開」
我會話「在這世上本是寄居,所以也不一定要永遠留在原地」
若問「為何以前願意留低,現在卻不願意」
我只能反問:
「為何當我不能接受到夜生活時,我還是得不到其他人的遷就,必須同行到午夜
為何以前我很享受星期六晚的時間,現在我卻覺得整晚好像被蹉跎掉
為何當我看不到我的同行有甚麼價值時,我不能夠另謀出路」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沒有留在牧區
我以為我可以為自己作出更好的選擇,可以令自己有更好的成長
後來我不止一次聽到「不要停止聚會」這個訊息,我就知道這一定是聖靈的提醒
因為我發現自己的離去很快就形成一個壞習慣,自己的惰性阻止自己回轉
所以我不單止回來,並且當聽到有人想暫時離去時,我立即勸阻他
回來牧區後我重新發現在這裡的意義、在這裡的價值
跟K群體一樣:若本身不是受牧養的一群,就要成為出來服侍的一群
不一定要起來承擔崗位 (雖然由始至終都有司事一職)
但起碼不再只顧自己的需要,並且要更著緊後輩的生活需要及靈命成長
這就是我心目中那個「心態上的轉變」:留在這裡就不會再期望等被餵養
誠然,當我見到牧區的發展及主張跟自己想像中有出入時是會愈來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當那同工說「這 (自覺不適合留在牧區) 原是必然發生的事」時 ("128/76" 末段)
心中確實有點百感交集,因為對我願意回來的決定而言這算是冷水一盤
在不確定前路如何走時,我會以「回來休息、觀察員及同行者」的身份繼續留在牧區
從不曾跟任何人分享這個經歷,因為坦白承認自己的失敗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現在以自己的經歷提醒其他人,也是自己為牧區負更多責任的一種方法
我知道是有轉變,但不知道以下的解釋是否準確
可以說是以前很喜歡很享受星期六晚的時間
不是說後來不喜歡不享受,但跟以前的感覺總是有點分別
一個很坦白很大膽的講法
就是我愈來愈找不到留在這裡的意義
若說「要回來神面前是每個信徒的責任」
我會回答「那麼我也不一定要回來這裡敬拜及團契」
若說「本身是從這牧區而來,又為何想離開」
我會話「在這世上本是寄居,所以也不一定要永遠留在原地」
若問「為何以前願意留低,現在卻不願意」
我只能反問:
「為何當我不能接受到夜生活時,我還是得不到其他人的遷就,必須同行到午夜
為何以前我很享受星期六晚的時間,現在我卻覺得整晚好像被蹉跎掉
為何當我看不到我的同行有甚麼價值時,我不能夠另謀出路」
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幾乎沒有留在牧區
我以為我可以為自己作出更好的選擇,可以令自己有更好的成長
後來我不止一次聽到「不要停止聚會」這個訊息,我就知道這一定是聖靈的提醒
因為我發現自己的離去很快就形成一個壞習慣,自己的惰性阻止自己回轉
所以我不單止回來,並且當聽到有人想暫時離去時,我立即勸阻他
回來牧區後我重新發現在這裡的意義、在這裡的價值
跟K群體一樣:若本身不是受牧養的一群,就要成為出來服侍的一群
不一定要起來承擔崗位 (雖然由始至終都有司事一職)
但起碼不再只顧自己的需要,並且要更著緊後輩的生活需要及靈命成長
這就是我心目中那個「心態上的轉變」:留在這裡就不會再期望等被餵養
誠然,當我見到牧區的發展及主張跟自己想像中有出入時是會愈來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
所以當那同工說「這 (自覺不適合留在牧區) 原是必然發生的事」時 ("128/76" 末段)
心中確實有點百感交集,因為對我願意回來的決定而言這算是冷水一盤
在不確定前路如何走時,我會以「回來休息、觀察員及同行者」的身份繼續留在牧區
從不曾跟任何人分享這個經歷,因為坦白承認自己的失敗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
現在以自己的經歷提醒其他人,也是自己為牧區負更多責任的一種方法
2014年2月23日 星期日
千錘百煉(叁) - 白田Debut
小弟第三次到訪白田,個人偏向選擇的步行路線:
由深水埗站B2出口一直走->北河街行人隧道
->橫越巴域街路口後左轉->橫越白田街路口後右轉直行
敬拜部分:
甚麼是在不足中看見恩典?
1. 3首歌的練習時間只有45分鐘 (平日練習) + 10分鐘 (當日綵排) :少於一小時
2. 主席是抱恙上場的,還是非常有力
3. 沒有monitor,所以聽不清楚主席所說的話,但仍然能夠有好的配搭
詩班獻唱部分:
在他們後面聽、相距偏遠的結果是不太留意到他們的狀態
聽道部分:
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對罪毫無反應
每次見神都有復興:活過來
1:世界層面:隨從今世風俗 — 文化所帶來的問題
2:靈界層面:悖逆之子 — 跟邪惡很親密
3:自己層面:隨從肉體私慾
神在你死在罪惡當中時出手,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本是神的恩典,沒有可誇 —「無返教會會受神的報復?」
在基督裡造成的:神的傑作,為要行善、見證神的作為
完結後感:
第一次嘗試這三角琴,表現還算不錯 (雖然及不上以往使用的那部Yamaha G2)
另外年青人在白田坐頭排是會很容易地被牧師利用作例子說明
由深水埗站B2出口一直走->北河街行人隧道
->橫越巴域街路口後左轉->橫越白田街路口後右轉直行
敬拜部分:
甚麼是在不足中看見恩典?
1. 3首歌的練習時間只有45分鐘 (平日練習) + 10分鐘 (當日綵排) :少於一小時
2. 主席是抱恙上場的,還是非常有力
3. 沒有monitor,所以聽不清楚主席所說的話,但仍然能夠有好的配搭
詩班獻唱部分:
在他們後面聽、相距偏遠的結果是不太留意到他們的狀態
聽道部分:
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對罪毫無反應
每次見神都有復興:活過來
1:世界層面:隨從今世風俗 — 文化所帶來的問題
2:靈界層面:悖逆之子 — 跟邪惡很親密
3:自己層面:隨從肉體私慾
神在你死在罪惡當中時出手,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本是神的恩典,沒有可誇 —「無返教會會受神的報復?」
在基督裡造成的:神的傑作,為要行善、見證神的作為
完結後感:
第一次嘗試這三角琴,表現還算不錯 (雖然及不上以往使用的那部Yamaha G2)
另外年青人在白田坐頭排是會很容易地被牧師利用作例子說明
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
Scouting & Vision (1)
自己的小組已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怎料到牧區的改革也會使我意見多多
「信與未信的人都喜歡回來」這個目標是十分理想化
因為吸引未信者比較難做到,所以要加設新奇的活動 (有時限的小組)
但如此會有幾項反效果:
1. 對有心者而言他們犧牲了青崇之後原有的小組時間
2. 對無心者而言可以繼續原有小組,但會發現有部分組員暫時離開了
3. 放錯整件事的焦點:跑步小組重點在跑步、音樂小組重點在音樂......
我明白同工加設這些新元素能夠讓牧區的弟兄姊妹各自找到合適的地方或群體
(我美化了這句說話:原本的詞語是「舒服」而不是「合適」)
但當重點由信仰轉移至活動本身,我覺得這對弟兄姊妹會是一個屬靈危機
另外有教導方面的問題:
我深知道同工兼顧太多事項,期望放手讓我們有靈命上的獨立
也感恩見到牧區有回應社會、不願離地的方向
但「實驗性的方向藍圖」這主張我還是相當反對的:
雖然原意是「當我們回到原來的小組時,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經歷」
但我由始至終都不明白為何只追求活動上的多元化以及屬靈上的新鮮感
而不是保持我們的屬靈傳統以及追求屬靈上的深度
在此我稍作引用:
(Page 38-39)
... Hunger for a deeper spirituality, a Christian life in which God is authenticated in everyday circumstances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s almost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sense of deprivation; we suspect we were not provided our rightful heritage by our church or pastor or family, that we were not guided and nurtured in the ways of robust holiness. That sense of deprivation often turns into anger: "Why didn't you tell me about this? Why did you use my hunger for God to recruit me for your religious projects? Why did you flatten my longing for God into explanations that would keep me in my place?"
Angry over our impoverishment, we cannot help noticing churches or movements that look better. We see places and people who are risking themselves in love and God, and we know we would flourish if we could only live among them. They have already stimulated and nourished us so wonderfully. We get ready to jump ship.
Our wisest counselors usually tell us to stay put. Every place, every congregation, every denomination, has a rich spiritual tradition to be discovered and explored.
Evangelicalism is also a tradition -- representing centuries of prayer and holy living, witness and wisdom, and treasures for our nurture. Recover what is yours by right by going deep, not away. The grass is not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Every religious community has its dead spots; your task is to dig wells in your desert.
(Page 67-68)
... Moses was surprised by the holy in Midian. Midian was an austere country and Moses was an exile there. Midian was not an attractive place and Moses was not doing attractive work. A hard country, hard work, hard life.
Moses had been reared in luxury in one of the world's highest cultures and most accomplished civilizations. Moses was used to political power, intellectual conversion, and architectural splendor. And now Moses was in Midian -- no books, no temples, no servants, no influence.
And then, without preamble, he found himself immersed in the holy: God's holy angel flaming out from a burning bush. Moses addressed by name, "Moses, Moses." ... Moses addressed by God and given a job to do (Exod. 3:1-12).
Holy angel, holy ground, holy God, a holy word that forms a holy people and shapes a holy history. And in Midian of all places.
John was surprised by the holy on the prison island, Patmos, a place as barren and unfriendly as Midian. And John, like Moses in Midian, was there in exile. In that place of rejection and austerity he was given a holy vision. Instead of Moses' burning bush, John was given Jesus ablaze with the holy and speaking words that the Holy Spirit used to make a holy people faithful and enduring in unholy times.
最近寫Hymnology系列時發現到這問題其實不單是我們教會獨有
我頗肯定較為不重視傳統以及主張以現代詩歌崇拜的教會都會面對這個問題
也頗肯定第一代門徒殉道之後至上世紀的基督教發展史必定會成為沉悶的歷史學科
(歷史是會不斷重複,人類繼續不從歷史中得到教訓的詭異)
回到我們教會的context
這一段年日我不止一次聽到有青少年人寧願跟家人一起崇拜而不願留在同輩的群體
(事實上,我幾年前已有這種偏向,能夠留下是因為我有心態上的轉變)
我愈來愈感受到、甚至是見到我們青少年人跟上一輩、上兩輩的人有一條屬靈鴻溝
從屬靈視野、聖經及神學知識、信仰及服事經歷,
以至信仰觀的整全度、對信仰的敏感度等等,這些東西正慢慢從我們身上流失
所以我覺得需要為此跟其他人分享我的感受,也要為此作出補救
跟出席完敬拜人員聚會後的總結一樣:
問題從來都不在方法及技巧上,而是在觀念及主張上
怎料到牧區的改革也會使我意見多多
「信與未信的人都喜歡回來」這個目標是十分理想化
因為吸引未信者比較難做到,所以要加設新奇的活動 (有時限的小組)
但如此會有幾項反效果:
1. 對有心者而言他們犧牲了青崇之後原有的小組時間
2. 對無心者而言可以繼續原有小組,但會發現有部分組員暫時離開了
3. 放錯整件事的焦點:跑步小組重點在跑步、音樂小組重點在音樂......
我明白同工加設這些新元素能夠讓牧區的弟兄姊妹各自找到合適的地方或群體
(我美化了這句說話:原本的詞語是「舒服」而不是「合適」)
但當重點由信仰轉移至活動本身,我覺得這對弟兄姊妹會是一個屬靈危機
另外有教導方面的問題:
我深知道同工兼顧太多事項,期望放手讓我們有靈命上的獨立
也感恩見到牧區有回應社會、不願離地的方向
但「實驗性的方向藍圖」這主張我還是相當反對的:
雖然原意是「當我們回到原來的小組時,可以互相分享彼此的經歷」
但我由始至終都不明白為何只追求活動上的多元化以及屬靈上的新鮮感
而不是保持我們的屬靈傳統以及追求屬靈上的深度
在此我稍作引用:
(Page 38-39)
... Hunger for a deeper spirituality, a Christian life in which God is authenticated in everyday circumstances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s almost always accompanied by a sense of deprivation; we suspect we were not provided our rightful heritage by our church or pastor or family, that we were not guided and nurtured in the ways of robust holiness. That sense of deprivation often turns into anger: "Why didn't you tell me about this? Why did you use my hunger for God to recruit me for your religious projects? Why did you flatten my longing for God into explanations that would keep me in my place?"
Angry over our impoverishment, we cannot help noticing churches or movements that look better. We see places and people who are risking themselves in love and God, and we know we would flourish if we could only live among them. They have already stimulated and nourished us so wonderfully. We get ready to jump ship.
Our wisest counselors usually tell us to stay put. Every place, every congregation, every denomination, has a rich spiritual tradition to be discovered and explored.
Evangelicalism is also a tradition -- representing centuries of prayer and holy living, witness and wisdom, and treasures for our nurture. Recover what is yours by right by going deep, not away. The grass is not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Every religious community has its dead spots; your task is to dig wells in your desert.
(Page 67-68)
... Moses was surprised by the holy in Midian. Midian was an austere country and Moses was an exile there. Midian was not an attractive place and Moses was not doing attractive work. A hard country, hard work, hard life.
Moses had been reared in luxury in one of the world's highest cultures and most accomplished civilizations. Moses was used to political power, intellectual conversion, and architectural splendor. And now Moses was in Midian -- no books, no temples, no servants, no influence.
And then, without preamble, he found himself immersed in the holy: God's holy angel flaming out from a burning bush. Moses addressed by name, "Moses, Moses." ... Moses addressed by God and given a job to do (Exod. 3:1-12).
Holy angel, holy ground, holy God, a holy word that forms a holy people and shapes a holy history. And in Midian of all places.
John was surprised by the holy on the prison island, Patmos, a place as barren and unfriendly as Midian. And John, like Moses in Midian, was there in exile. In that place of rejection and austerity he was given a holy vision. Instead of Moses' burning bush, John was given Jesus ablaze with the holy and speaking words that the Holy Spirit used to make a holy people faithful and enduring in unholy times.
- Eugene H. Peterson (Subversive Spirituality)
(這兩段文字我是在網上找到的,打算稍後再買這本書)
最近寫Hymnology系列時發現到這問題其實不單是我們教會獨有
我頗肯定較為不重視傳統以及主張以現代詩歌崇拜的教會都會面對這個問題
也頗肯定第一代門徒殉道之後至上世紀的基督教發展史必定會成為沉悶的歷史學科
(歷史是會不斷重複,人類繼續不從歷史中得到教訓的詭異)
回到我們教會的context
這一段年日我不止一次聽到有青少年人寧願跟家人一起崇拜而不願留在同輩的群體
(事實上,我幾年前已有這種偏向,能夠留下是因為我有心態上的轉變)
我愈來愈感受到、甚至是見到我們青少年人跟上一輩、上兩輩的人有一條屬靈鴻溝
從屬靈視野、聖經及神學知識、信仰及服事經歷,
以至信仰觀的整全度、對信仰的敏感度等等,這些東西正慢慢從我們身上流失
所以我覺得需要為此跟其他人分享我的感受,也要為此作出補救
跟出席完敬拜人員聚會後的總結一樣:
問題從來都不在方法及技巧上,而是在觀念及主張上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chur-ched (edited version)
1. 青崇
若真要預演天國敬拜,恐怕連兩小時的敬拜讚美會都不能夠有完美的演繹
因為我只看見敬拜的部分,所以覺得只講「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反而更好
臨時有外來宣教士的分享
倘若重點真的不在於「去」而在於「使」,那麼分享的上半段及呼召是有抵觸的
或許我真的太過於咬文嚼字,或許我真的太過批判 (參考文末)
或許應該如教宗所言,不做教義的警察,但做醫治的使者
2. 晨禱會
在主的愛裡面就有喜樂
不單要知道、明白神的愛,更要感受神的愛
3. 早堂——友情客串:趙博士 (講員)
感恩敬拜中能夠被深深的觸動
《應當單單仰望主》《回家》愈唱愈有被釋放的感覺
(不知道這是否在主的愛裡而有的喜樂?)
《我願奉獻我一生》時卻感動到唱不下去
心中懷疑神是否逼使自己在2014年一定要再立志
結果講道卻提到身份危機,是對自己一個很大的提醒
4. 聖餐
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
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國裡。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神的國來到。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
(路22:15-21)
牧師順便借用了《回家》的概念,表示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依然期待猶大回轉
並且耶穌也期望我們會回轉歸向祂
5. 下午堂——友情客串:彼得佑寧宣教士夫婦 (會眾)
又一次跟不熟識的敬拜隊合作,幸好主席及隊員十分包容
從主席的談吐覺得她可能有基督教事工的事奉
話說這間教會的臥虎藏龍還真是特別多
難得Ellen會在下午堂講道
她表示青少年比較缺乏專注力是牧養他們的一大困難
怎料牧區的弟兄姊妹寫筆記的方法層出不窮
例如JJ可以一邊用平板電腦一邊聽道一邊會心微笑、
以及有一願意寫筆記的少年人 (<--我對這人的身份有點好奇...)
這些學習態度使她感到驚奇
「屬靈的消化不良」確實是信徒的一大盲點
這只能靠跟別人同行、禱告、服侍等自身經歷去解決
反正有《太28:18》了嘛,就尚且保持頭腦清醒、放心交託予神好了
我絕對能理解「屬靈的以訛傳訛」的危險性
所以我覺得大使命的重點有四個:
「去」、「使」、「教」、「遵守」
(唉,只能夠概嘆為何有太多動詞、太多重點了......)
講道後的回應歌及《奉差遣去》都有嚴重彈奏出錯的情況
實際上最近幾次的週日下午服侍都感到有點吃力
也因為睡眠不足及精神緊張而出現強烈的頭痛
真是名副其實的 "chur-ched"
若真要預演天國敬拜,恐怕連兩小時的敬拜讚美會都不能夠有完美的演繹
因為我只看見敬拜的部分,所以覺得只講「各國、各族、各民、各方」反而更好
臨時有外來宣教士的分享
倘若重點真的不在於「去」而在於「使」,那麼分享的上半段及呼召是有抵觸的
或許我真的太過於咬文嚼字,或許我真的太過批判 (參考文末)
或許應該如教宗所言,不做教義的警察,但做醫治的使者
2. 晨禱會
在主的愛裡面就有喜樂
不單要知道、明白神的愛,更要感受神的愛
3. 早堂——友情客串:趙博士 (講員)
感恩敬拜中能夠被深深的觸動
《應當單單仰望主》《回家》愈唱愈有被釋放的感覺
(不知道這是否在主的愛裡而有的喜樂?)
《我願奉獻我一生》時卻感動到唱不下去
心中懷疑神是否逼使自己在2014年一定要再立志
結果講道卻提到身份危機,是對自己一個很大的提醒
4. 聖餐
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
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國裡。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神的國來到。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
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看哪!那賣我之人的手與我一同在桌子上。
(路22:15-21)
牧師順便借用了《回家》的概念,表示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依然期待猶大回轉
並且耶穌也期望我們會回轉歸向祂
5. 下午堂——友情客串:彼得佑寧宣教士夫婦 (會眾)
又一次跟不熟識的敬拜隊合作,幸好主席及隊員十分包容
從主席的談吐覺得她可能有基督教事工的事奉
話說這間教會的臥虎藏龍還真是特別多
難得Ellen會在下午堂講道
她表示青少年比較缺乏專注力是牧養他們的一大困難
怎料牧區的弟兄姊妹寫筆記的方法層出不窮
例如JJ可以一邊用平板電腦一邊聽道一邊會心微笑、
以及有一願意寫筆記的少年人 (<--我對這人的身份有點好奇...)
這些學習態度使她感到驚奇
「屬靈的消化不良」確實是信徒的一大盲點
這只能靠跟別人同行、禱告、服侍等自身經歷去解決
反正有《太28:18》了嘛,就尚且保持頭腦清醒、放心交託予神好了
我絕對能理解「屬靈的以訛傳訛」的危險性
所以我覺得大使命的重點有四個:
「去」、「使」、「教」、「遵守」
(唉,只能夠概嘆為何有太多動詞、太多重點了......)
講道後的回應歌及《奉差遣去》都有嚴重彈奏出錯的情況
實際上最近幾次的週日下午服侍都感到有點吃力
也因為睡眠不足及精神緊張而出現強烈的頭痛
真是名副其實的 "chur-ched"
2014年2月13日 星期四
講道筆記20140209 - 2
《做個有質素的聽道者》(路8:4-21)
講員:李懷蓉傳道
開場白:
這個年代要教養青少年真是一點都不容易,因為他們缺乏專注力
所以為要吸引他們注意可能要加插故事、角色扮演、短片、
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笑話等等,對講員真是一大挑戰
因此我在少年人當中講道時必定要求他們放下手機、在講道期間完全不能使用
聽到幾多是否就代表吸收到、消化到呢?離開了教會就實踐不到?
為甚麼呢?因為太多野做?缺乏「屬靈的維生素」、停滯不成長嗎?
重要的教導為何要用比喻?
不直接講的原因:比喻看似熟悉又陌生,想知更多了解更多,主動去尋求答案
=>耶穌期望有人回應
(v. 10)引用以賽亞書:以色列人依然不聽神的道、對此毫無興趣
門徒反而問比喻的意思,其實他們都不明白,但有肯追問下去的態度,
對耶穌的話有問題有回應,使耶穌可講解更多
最近一次翻開聖經、上聖經課程是幾時?
「仲未出到埃及?頂唔順《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誠實持久的忍耐
路旁:文士、法利賽人完全聽不入耳
磐石上:聽了又相信「幸福音」的人,所以受不了挫折
荊棘裡:屬世的事更有吸引力,因此遠離神
好土裡:有著誠實善良的心 (NIV: noble and good heart),持守直到生命開花結果
關鍵不在講者而在聽道者
=>我們有具備好土的特質嗎?
也要有時間的等待、堅忍及勇敢,並且謹慎聆聽
(v. 10) => 信主的人是得天獨厚嗎?天國是小圈子嗎?=> (v. 16-18)
燈要發揮作用,正確的位置好重要
=> 神的話是要讓人看見,不能被隱藏 => 「要被揭露出來」(v. 17)
=> 要小心怎樣聽
不單影響自己生命質素,也影響到自己如傳播神的道
自己都一知半解,如何使別人正確明白?
玩以訛傳訛的遊戲尚且可以,傳道卻是不能接受,甚至會變異端!?
小心被自己的驕傲所蒙蔽
香港太多社會議題?前途會是如何?社會公義與身份認同是如何?我們如何作見證?
神的國要在地上實現 (<-王明道)
=> 要小心聆聽、用心明白、回應社會需要、作見證、使別人有天國的盼望
自己又如何回應神的道?
講員:李懷蓉傳道
開場白:
這個年代要教養青少年真是一點都不容易,因為他們缺乏專注力
所以為要吸引他們注意可能要加插故事、角色扮演、短片、
甚至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笑話等等,對講員真是一大挑戰
因此我在少年人當中講道時必定要求他們放下手機、在講道期間完全不能使用
聽到幾多是否就代表吸收到、消化到呢?離開了教會就實踐不到?
為甚麼呢?因為太多野做?缺乏「屬靈的維生素」、停滯不成長嗎?
重要的教導為何要用比喻?
不直接講的原因:比喻看似熟悉又陌生,想知更多了解更多,主動去尋求答案
=>耶穌期望有人回應
(v. 10)引用以賽亞書:以色列人依然不聽神的道、對此毫無興趣
門徒反而問比喻的意思,其實他們都不明白,但有肯追問下去的態度,
對耶穌的話有問題有回應,使耶穌可講解更多
最近一次翻開聖經、上聖經課程是幾時?
「仲未出到埃及?頂唔順《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誠實持久的忍耐
路旁:文士、法利賽人完全聽不入耳
磐石上:聽了又相信「幸福音」的人,所以受不了挫折
荊棘裡:屬世的事更有吸引力,因此遠離神
好土裡:有著誠實善良的心 (NIV: noble and good heart),持守直到生命開花結果
關鍵不在講者而在聽道者
=>我們有具備好土的特質嗎?
也要有時間的等待、堅忍及勇敢,並且謹慎聆聽
(v. 10) => 信主的人是得天獨厚嗎?天國是小圈子嗎?=> (v. 16-18)
燈要發揮作用,正確的位置好重要
=> 神的話是要讓人看見,不能被隱藏 => 「要被揭露出來」(v. 17)
=> 要小心怎樣聽
不單影響自己生命質素,也影響到自己如傳播神的道
自己都一知半解,如何使別人正確明白?
玩以訛傳訛的遊戲尚且可以,傳道卻是不能接受,甚至會變異端!?
小心被自己的驕傲所蒙蔽
香港太多社會議題?前途會是如何?社會公義與身份認同是如何?我們如何作見證?
神的國要在地上實現 (<-王明道)
=> 要小心聆聽、用心明白、回應社會需要、作見證、使別人有天國的盼望
自己又如何回應神的道?
2014年2月9日 星期日
講道筆記20140209 - 1
《食欲與做人》(太4:1-4)
講員:趙崇明博士 (香港神學院)
開場白:
西方流傳兩句說話:"You are what you eat" 或 "You are how you eat"
據聞毛澤東嗜辣,所以有火熱澎湃的能量起革命?
只講第一個試探:Eating 與 Being
耶穌能夠勝過試探的秘訣是因為祂是神?但那時候祂也是人!
勝過試探靠順服
耶穌是被聖靈引導
=> 聖靈的同在、主動的主導角色,耶穌只是被動的順服聖靈的帶領和能力
(路4:14) 一頭一尾的呼應:聖靈的同在與充滿,由此開始三年的傳道旅程
就算第二、三個試探有次序出入,第一個卻總是關於飲食
個人認為不是碰巧,因為這反映了贖罪觀的概念:
耶穌靠著「道成肉身」來扭轉亞當夏娃不順服的歷史
神對人的第一道命令:(創2:16-17)
亞當夏娃因為不順服,結果「食出個大頭佛」:原罪
順服是重要的基督教倫理學
不想順服的誘因:自覺成熟?自己的行為自己可以負責?
本身能帶來滋潤的食物現在卻帶來死亡 => (太4:4)
飲食是必須,但飲食殊不簡單
人性的墮陷也跟飲食有關!(<=「搵食啫......」)
耶穌面對這試探其實是創世記的翻版,但祂選擇了繼續禁食
香港是美食天堂;香港人識飲識食、暴飲暴食、講飲講食,甚至講口味講享受
自助餐反映了人性:爭食、獨食、貪便宜、浪費......
我們做或不做某行為,甚至都沒有思考過 (有否節制?是否正確?)
聖餐反映了基督教獨有的文化:捨己、分享 =>「食有時?不食有時?」
時間的議題
四十天禁食其實是有即時進食的需要,撒旦可能也有利用這一點
《街頭魔術師》——需要即時滿足、最好既方便又就手的渴求
消費主義的魔力:不能夠延遲、要立即滿足、又要貪方便
=> Temptation of Time (時間性的試探):
渴求即時、方便、快捷,結果就愈來愈沒有耐性及等候
禁食——延遲滿足自己及達致節儉的操練
身份認同的問題
人有我有?
魔鬼本身有肯定耶穌是神兒子的身份而刻意作出挑戰
刻意使自己的身份受到質疑,製造「你既然是某某,就如何如何吧」的身份危機
傳道同工、神學教授要有十八般武藝?
社會文化要求人靠外在的行為確定身份
看見那人講道 (作領袖) 的能力,可以對那人作出評價
但那人的靈命、軟弱、忠心、愛心等內在修養卻是肉眼不能看見
=>我們也是這樣看待其他人?
總結:
飲食不單是生理渴求,也是關乎到身份的心理欲望
「不是單靠食物,也不靠人的認同,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中間加插一句)
不需否定物質需要,但求更重視神的話、遵行神的道
講員:趙崇明博士 (香港神學院)
開場白:
西方流傳兩句說話:"You are what you eat" 或 "You are how you eat"
據聞毛澤東嗜辣,所以有火熱澎湃的能量起革命?
只講第一個試探:Eating 與 Being
耶穌能夠勝過試探的秘訣是因為祂是神?但那時候祂也是人!
勝過試探靠順服
耶穌是被聖靈引導
=> 聖靈的同在、主動的主導角色,耶穌只是被動的順服聖靈的帶領和能力
(路4:14) 一頭一尾的呼應:聖靈的同在與充滿,由此開始三年的傳道旅程
就算第二、三個試探有次序出入,第一個卻總是關於飲食
個人認為不是碰巧,因為這反映了贖罪觀的概念:
耶穌靠著「道成肉身」來扭轉亞當夏娃不順服的歷史
神對人的第一道命令:(創2:16-17)
亞當夏娃因為不順服,結果「食出個大頭佛」:原罪
順服是重要的基督教倫理學
不想順服的誘因:自覺成熟?自己的行為自己可以負責?
本身能帶來滋潤的食物現在卻帶來死亡 => (太4:4)
飲食是必須,但飲食殊不簡單
人性的墮陷也跟飲食有關!(<=「搵食啫......」)
耶穌面對這試探其實是創世記的翻版,但祂選擇了繼續禁食
香港是美食天堂;香港人識飲識食、暴飲暴食、講飲講食,甚至講口味講享受
自助餐反映了人性:爭食、獨食、貪便宜、浪費......
我們做或不做某行為,甚至都沒有思考過 (有否節制?是否正確?)
聖餐反映了基督教獨有的文化:捨己、分享 =>「食有時?不食有時?」
時間的議題
四十天禁食其實是有即時進食的需要,撒旦可能也有利用這一點
《街頭魔術師》——需要即時滿足、最好既方便又就手的渴求
消費主義的魔力:不能夠延遲、要立即滿足、又要貪方便
=> Temptation of Time (時間性的試探):
渴求即時、方便、快捷,結果就愈來愈沒有耐性及等候
禁食——延遲滿足自己及達致節儉的操練
身份認同的問題
人有我有?
魔鬼本身有肯定耶穌是神兒子的身份而刻意作出挑戰
刻意使自己的身份受到質疑,製造「你既然是某某,就如何如何吧」的身份危機
傳道同工、神學教授要有十八般武藝?
社會文化要求人靠外在的行為確定身份
看見那人講道 (作領袖) 的能力,可以對那人作出評價
但那人的靈命、軟弱、忠心、愛心等內在修養卻是肉眼不能看見
=>我們也是這樣看待其他人?
總結:
飲食不單是生理渴求,也是關乎到身份的心理欲望
「不是單靠食物,也不靠人的認同,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中間加插一句)
不需否定物質需要,但求更重視神的話、遵行神的道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引用]感情用事?
最近我讀到唐慕華﹝Marva Dawn﹞的《在軟弱中享受安好》﹝Being Well When We're ill﹞,當中有很多得著和反省。作者是著名神學家,也是一位長期病患者:她一隻眼失明、一隻腳已跛、曾患癌症、又曾換腎,而且糖尿病纏身多年。這本書對疾病帶來的苦難作出發人深省的神學反思,提醒我們在苦痛煎熬中不要失去信心,反而去細意體會神的偉大、三一神的奧祕,在抑鬱和死亡的挑戰中仍能喜樂。以下我選了其中一些內容和大家分享。
「我們感覺不到神的同在而產生乾渴欲裂的空虛感,詩人在詩篇四十二篇完全領會到。不僅別人不住地對我們說:『你的神在哪裡?』連我們自己也不停地思想這個問題。即使有人說:『神此刻與你同在』,我們也絲毫感受不到基督的同在、聖靈的安慰和父神的愛。我們的渴求得不到滿足,於是更強烈地感到飢渴,就更加明顯得不到任何回應,渴求不斷加增,空虛的感覺便無限地擴大。我們將神的真實同在與我們能否感受到衪的同在劃上等號。
由於我們的文化將『感受』放在異乎尋常的重要位置,人們就越發覺得自己感受不到神的愛,因而感到極強烈的失落。我留意到一個轉變,就是詢問道德議題的看法時,問題由『你對此有甚麼看法?』改變為『你覺得怎樣?』還有一個實況更加不合乎聖經:我們的社會有許多人衡量敬拜聚會時,是看它有否令他們覺得『提升』或『振奮』。他們重視自己可以從敬拜中得到甚麼﹝通常以情感是否得到提升來作為衡量準則﹞,而不是他們放下甚麼來崇拜神——歸根究底,衪才是我們敬拜的對象和主體呢!
十架約翰﹝John of the Cross,1542-1591﹞在他的作品中稱讚那些不需要任何屬靈甜蜜感覺而仍然愛衪的人,因為那人所關注的是真正愛神,而非關注自己的感受。定意要滿足、撫慰自己的感受,專注去捕捉感受並沉浸在其中,就是定意要得到神所創造的東西,而不是神自己。這是本末倒置,把被人塑造出來的感覺,由途徑變成了目的——而它根本是非必要的途徑。」﹝第33-41頁﹞
音樂是甚麼?有人曾形容「音樂乃吾人抒發內心情感者」,意思是說音樂是內心我情感的表達。因此,在音樂的演繹和表達上,必須注入情感,否則音樂便變得機械化、冷漠、沒有人性,很難振動聽眾的心弦,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在音樂的表達上「感受」是必須的。
同樣地,聖樂事奉人員的感受也是重要的。這些感受,包括正面的,音樂帶來的快感、別人稱讚所帶來的滿足感、音樂技巧上進步的成功感;又或負面的,被人批評的失落感、音樂技巧沒有進步的挫敗感,都可以成為驅動我們繼續事奉的動力,或是拖垮我們事奉心志的力量。
但唐慕華提醒我們,真正的信心和正確的事奉必須超越眼前所見,凌駕情感和感受,以致我們不再聚焦在人的需要,而只定睛在神身上。在任何情況下,基督仍然是天地萬物的主,衪的恩典和豐盛的憐憫不住的環抱著我們。衪是我們唯一敬拜和讚美的對象,也是我們聖樂事奉的原動力。
「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也不將我的稱讚歸給雕刻的偶像。」﹝賽42:8﹞
陳康《津津樂道》
「我們感覺不到神的同在而產生乾渴欲裂的空虛感,詩人在詩篇四十二篇完全領會到。不僅別人不住地對我們說:『你的神在哪裡?』連我們自己也不停地思想這個問題。即使有人說:『神此刻與你同在』,我們也絲毫感受不到基督的同在、聖靈的安慰和父神的愛。我們的渴求得不到滿足,於是更強烈地感到飢渴,就更加明顯得不到任何回應,渴求不斷加增,空虛的感覺便無限地擴大。我們將神的真實同在與我們能否感受到衪的同在劃上等號。
由於我們的文化將『感受』放在異乎尋常的重要位置,人們就越發覺得自己感受不到神的愛,因而感到極強烈的失落。我留意到一個轉變,就是詢問道德議題的看法時,問題由『你對此有甚麼看法?』改變為『你覺得怎樣?』還有一個實況更加不合乎聖經:我們的社會有許多人衡量敬拜聚會時,是看它有否令他們覺得『提升』或『振奮』。他們重視自己可以從敬拜中得到甚麼﹝通常以情感是否得到提升來作為衡量準則﹞,而不是他們放下甚麼來崇拜神——歸根究底,衪才是我們敬拜的對象和主體呢!
十架約翰﹝John of the Cross,1542-1591﹞在他的作品中稱讚那些不需要任何屬靈甜蜜感覺而仍然愛衪的人,因為那人所關注的是真正愛神,而非關注自己的感受。定意要滿足、撫慰自己的感受,專注去捕捉感受並沉浸在其中,就是定意要得到神所創造的東西,而不是神自己。這是本末倒置,把被人塑造出來的感覺,由途徑變成了目的——而它根本是非必要的途徑。」﹝第33-41頁﹞
音樂是甚麼?有人曾形容「音樂乃吾人抒發內心情感者」,意思是說音樂是內心我情感的表達。因此,在音樂的演繹和表達上,必須注入情感,否則音樂便變得機械化、冷漠、沒有人性,很難振動聽眾的心弦,引起觀眾的共鳴。因此,在音樂的表達上「感受」是必須的。
同樣地,聖樂事奉人員的感受也是重要的。這些感受,包括正面的,音樂帶來的快感、別人稱讚所帶來的滿足感、音樂技巧上進步的成功感;又或負面的,被人批評的失落感、音樂技巧沒有進步的挫敗感,都可以成為驅動我們繼續事奉的動力,或是拖垮我們事奉心志的力量。
但唐慕華提醒我們,真正的信心和正確的事奉必須超越眼前所見,凌駕情感和感受,以致我們不再聚焦在人的需要,而只定睛在神身上。在任何情況下,基督仍然是天地萬物的主,衪的恩典和豐盛的憐憫不住的環抱著我們。衪是我們唯一敬拜和讚美的對象,也是我們聖樂事奉的原動力。
「我是耶和華,這是我的名;我必不將我的榮耀歸給假神,也不將我的稱讚歸給雕刻的偶像。」﹝賽42:8﹞
陳康《津津樂道》
Labels:
引用,
靈命成長,
Christianity
2014年2月2日 星期日
七年時間,愈寫愈有力
自半年前開始,我的文字輸出量大幅上升,是前所未見的誇張
但現在再回想,又好像是另一番體會
無意地花了一個晚上細想,又有一念頭在腦海中出現
或者這是一個機會,令自己可以去作更大的嘗試
我信文字的力量
但現在再回想,又好像是另一番體會
無意地花了一個晚上細想,又有一念頭在腦海中出現
或者這是一個機會,令自己可以去作更大的嘗試
我信文字的力量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