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店及食肆仍然林立
但車輛和行人鮮少
商店內的顧客也是寥寥無幾
突然覺得自己好像進入了異空間
「我可以斷言,因為有您如此令人側目的領袖,我們這些處於群體邊緣的人才得以繼續留下來......就正如您之前所說:領袖和群眾從來都是互相塑造、互相影響。如果領袖本身是一言堂,整個群體只會充斥著一堆Yes-man。」
「您即將要接任帶領教會發展的崗位,有何感想?」
「有些弟兄姊妹期望我好像摩西一樣,在這不穩定的時勢下帶領他們過紅海。我心想:我甚至不能應付自己的問題,又怎能夠帶領教會?」
「我卻覺得這才反映出您確實是一位適合的帶領者。」
「此話何解?」
「您剛才所說的牽涉到不同信徒對牧者抱有的兩種期望。第一種是期望牧者有完美的形象,手握著成功的方程式,讓弟兄姊妹都視之為榜樣,可以直接仿傚;第二種期望是牧者不介意展示自己的不完美,甚至是自己的破碎或殘缺,讓弟兄姊妹可以信任、可以視為同伴,知道自己並不孤獨......在可見的將來,我不能想像有哪位領袖膽敢說自己掌握未來的領導方向,但這社會一直充斥著各種傷者,以後也只會愈來愈多,所以我認為您這種牧者是十分關鍵的存在。」
「還有一件事使我感到壓力,就是上一任領袖經過多年發展,成績有目共睹,我不知道還可以再作甚麼?在這種變幻莫測的時代中,我又能否守得住這些?」
「我就知道教會內的元老級成員會令您感到壓力,所以在此贈您一句話。當他們質疑您的管理能力時,您可以對他們說:『這既是神看顧的教會,豈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拆毀?』」
「哈哈......」
「不久前要準備在教會講道,打算講一個冷門的麻煩問題,怎料前一晚自己卻身受其害,心想神為何每次都要在講道的前一晚如此折磨我......當日崇拜完結後收到回應,對方表示自己曾經因為近似問題多次轉教會,聽道後終於感到釋放,並因此打算繼續參與這教會的崇拜。我才知道原來我的講道能夠道出他們的心聲。」
「我有聽該次講道。當日您確實能代表那一群受害者,替他們說出心底話。」
「謝謝。不過我真正的心願是希望藉著這次講道,讓他們知道神並沒有放棄他們。」
「最近我嘗試建立新的信仰群體,招聚了一群弟兄姊妹一起讀聖經。弟兄姊妹仍然有分組討論環節,但有別於以往的團契或小組,我沒有要求他們互相變得熟絡,也不必建立深厚的關係。」
「不需要互相熟絡?為何會有這種做法?」
「因為不少人隨著年紀愈來愈大,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已經不想再結識新朋友,覺得自己再沒有心力跟不熟悉的弟兄姊妹熟絡起來。我的做法就是提供一個合適的環境,容許他們放下這些包袱。如果弟兄姊妹能夠在這裡找到新朋友,甚至變得十分投契的話,就都是額外的恩典。」
「這種模式跟平日的夜間課程非常相似。」
「無錯,就是那種課堂模式。我曾經嘗試向年青的信徒提倡這種模式,但阻力甚大。」
「對兒童而言,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有其他小孩跟自己一起玩耍;對學生而言,最重要的事是要『埋堆』、聯群結隊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您剛剛提倡的做法卻是剝奪了他們最重視的東西,所以必定不會成功。」
「有一種學習方法,是當自己還沒有基礎認知、不知道甚麼是『好』的時候,直接看前輩或專業人士的做法,然後自己嘗試重複、模仿。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完全相反的學習方法,是自己首先摸索一下,然後才去尋求客觀指引或觀看其他人的做法,並且找出自己有沒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判斷他人的做法是否可取。
我是偏向使用後者那種做法,因為自己不去摸索的話,接收外來的資訊會容易變成先入為主,之後就難以再unlearn。」
「我很喜歡聽主任牧師的講道,他總是能夠代入聖經人物的心境,深入剖析他們的感受、行為和決定。其他牧者講道時甚少有這種解讀。」
「那是他牧會多年所得的心血結晶,展示出對人對社會的認知和敏感度......最近我常常思考一個形容詞,叫做 "out of touch in reality"。當我聽到其他人在教會講台上證道時,就很容易有這方面的聯想。」
「您覺得台上的傳道人都是只活在自己世界,宣講自己心中想說的話?」
「我沒有資格如此論斷他人。我的意思是:傳道人的工作本來是『釋經講道』,我卻覺得他們是在做『釋經書講道』——直接把書上的內容搬過來,沒有生活化的反思,也沒有甚麼教導讓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傳道同工平日需要出席教會會議、籌備教會活動、探訪,還要抽時間照顧家人及進修。倘若他們只顧著完成這些工作,難免會落後於社會。您所講的那種做法會否已經是他們的最後一著?」
「所以我一直都認為牧者的閱歷及眼界至關重要。就算他們引經據典、出口成文,對台下的會眾而言一樣可以是不痛不癢。唯有自己親身經歷過,或曾經在相關議題上碰釘,又或者是得到神親自的啟示,才可以把訊息傳達到人的心裡去。」
「......想起有一位弟兄跟我說,他出席了某位神學院老師的講道,他形容該次證道的過程是引人入勝、十分刺激,但最終的結論卻是『阿媽係女人』這種大道理,兩者的反差令他感到沮喪。」
「這種體驗已經很不錯了,至少中間的過程仍是精彩。對比之下,某些講道的整個流程以至結論都是陳腔濫調,很難想像在教會打滾多年的弟兄姊妹會有甚麼反應。」
「我引述某位教會前輩的一番說話:『如果我在教會崇拜遇到這種情況,我會對自己說:對於台上的傳道人而言,這是一次講道實習;至於我,這是一個可以讓我休息一下的週日崇拜。』」
「唉。」
「不少神學院老師都有開設自己的Facebook Page。您有沒有考慮過仿傚他們,在網上做一個基督教界的KOL (Key Opinion Leader)?」
「我幾年前曾經有這想法,但最終還是放下了。為了達成這個目標而需要處理的週邊事情實在太多,例如要摸索社交平台上的各種功能、顧慮群眾反應而傾向選擇或放棄一些題目、牽涉到多媒體的話還要熟用拍攝及收音器材。我衡量過後,就認為這些事都不是我應該做的。」
「......除了要不斷追上熱門話題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本來想避開某些話題,卻因為弟兄姊妹的期望而不得不作出回應。這KOL確實不容易做。」
「你所講的『不斷追上熱門話題』其實就是不斷為自己刷存在感,讓弟兄姊妹留意到自己。我認為這種做法違反了『高舉基督』的信仰精神,但他們不做這種自我宣傳的話,就不會有他們想要的觸及率。這實在非常矛盾。」
「近日我留意到一條Youtube廣播頻道,其中一個環節由某位神學院老師擔任主持。他在節目中並沒有教導聖經,而是專門探討近代教會問題,並且是既棘手又甚少討論的題目。」
「例如?」
「如何使自己避免成為一個『假日信徒』、傳道人在教會內外的態度差異等等。最近還有一個很有趣的題目,就是網上崇拜令弟兄姊妹不再親身回到教會......」
「這確實是難題!那些曾經在教會受到傷害的、內向的、自閉的、不擅與人交流的信徒,隔著螢光幕就可以舒服地參與崇拜,親身回到教會反而使他們感到不好受......現在不少教會都同時有實體崇拜及網上崇拜,這恐怕是不能逆轉的趨勢。」
「我們可能要嘗試邀請幾位教內的頭號人物舉辦一場大型崇拜,並且不設任何轉播,刻意製造反潮流,鼓勵弟兄姊妹親身前來參與。」
「但我們已經沒有『大台』。就算能夠邀請到神學院院長,並且有十萬人參與崇拜,跟全港三十萬信徒比起來依然是屬於少數。以往沒有參與崇拜的弟兄姊妹還是會堅持不參與。」
「全港最大型教會崇拜活動『港九培靈研經大會』同樣有網上崇拜,主辦方甚至強調其轉播遍佈世界各地,所以根本不可能會有甚麼反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