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信仰 vs 工作 (2):「個個都講使命,唔通個個都真係想講使命?」

「......之前有一次聚會的題目剛好是職場,帶領聚會的人問:我們作為基督徒,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各自的工作崗位?身邊不少弟兄姊妹所答的都是那些陳腔濫調,實踐使命、做好見證,諸如此類。聽到其他人的回答之後,我就問:個個基督徒都懂得講使命,但你們認為『使命』其實是甚麼?於是他們回答:讓人認識我們的主、傳福音、實踐耶穌交託我們的大使命等等......」


「在這題目上,其實我都有近似的疑問。以我有限的認知,學院的老師們是以福音派的洛桑會議作為其中一個立論基礎,這證明了他們心目中的使命還是廣義及寬闊的。只是依我所見,大部分信徒對使命的理解仍然只有狹義的層面,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大使命、傳福音。」


有一件事我始終不了解,就是有些人強調「使命主導」,但去到認真處理當中的內容時,卻只是稍稍講一下自己的願景,就把「使命」輕輕帶過。有些人甚至直接跳過,然後就立即開始進一步的教導或細節討論。


----


除了文章一開頭提及到使命的定義之外,至少還有另外一件事引起我的注意:牧者們常常用宏大敘述去講解他們的領受,但除此之外,每逢有信徒分享他們的使命時,他們所講的所關心的卻很有可能是一些細微的事。


其中一邊是「大圖畫」,另外一邊是「小使命」,如何解釋這落差?


這恐怕跟牧者們的教導有關:在社會中有各種行業、有不同的崗位,每個基督徒按著各自的工作崗位,都有其獨特的使命。只要每個人實踐各自的使命、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就能做到聖經所教導的「作光作鹽」。


這教導背後的想法是:每一個基督徒的「小使命」加起來就等於「大圖畫」。只是這想法有一前設,就是基督徒已經進入到社會各個層面,每一個行業當中都已經有基督徒。只是依我所見,這假設似乎仍未成立,甚至退一步講,要實現這前設,我們所需要走的道路仍然是又漫長又崎嶇。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To the rescue

總有錯過各種精彩活動的時候
總會錯過了見親友的絕佳時機
只是沒有想過原來會錯有錯著

早就預料到他人的評論不完全準確
幸好我還有質疑的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50

2018.10.12 晚上

(二百七十六)
「不少醫生、社工都害怕自己完全解決了客戶的問題之後,
那些人就不會再回來,令自己損失生意。
於是他們用各種辦法,不完全處理好那些問題,
甚至使之重複出現,令客戶一直信任他們、倚賴他們。」

----

(二百七十七)
「牧者其中一個責任,就是要使信徒靈命獨立、讓他們有能力自行解決問題。
所以他們真正應該要做的是要幫助信徒準確理解問題、認清現實情況。
反之,牧者不應該持續認同信徒所面對的處境和感受,
否則只會加強他們的無力感,使他們繼續沉淪其中。」

----

(二百七十八)
「......有時見到身邊那些充滿熱情和衝勁的人,總覺得他們很傻、容易做錯事,
但他們總會感動到身邊的人,使那些人樂意協助。」

「也就是這種熱血需要身邊的人為他付代價。
工作時尚且可以有這種態度,必要時有同事搭救,
但我們總不能以此生活——現實中總有一些代價,是我們不能承擔的。」

----

(二百七十九)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耶穌可以填補我們的心靈空虛。
結果有些人卻糊里糊塗地以為教會可以填補那心靈空虛,
於是他們定期參與聚會,每逢教會舉辦活動,他們都會必定參與......
我很好奇,那些人要在甚麼情況下才能夠明白那真相?」

----

(二百八十)
「......就算對各件事情的理解不一致,我相信大家仍然可以互相補足對方。
牧者可以繼續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至於我們這些敢言的、不怕得罪人的,
一樣可以靠著出言頂撞其他人之餘,同時表達自己的見解。」

「只是牧者始終是權威,容易令更多人認同他們。我不過是處於邊緣的人。」

「不,你應該說是『核心的外圍』。」

「哈哈。」

2018年10月14日 星期日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9


2018.10.12 下午

(二百七十一)
「我想問一下,你對現時各教會的職場牧養有甚麼見解?」

「......基本上就是市場主導。」

「哈哈,似乎我們在這方面的想法都很接近。恐怕是按著主流教會的要求,
那些基督教機構和學院就必須要在那些範疇投放更多資源吧?
我知道外面不少機構也在推動長者牧養事工,相信也是同樣原因。」

「其實只要我們多逛書樓、留意一下各項『熱門推介』,
就可以大概知道這所謂『市場潮流』是甚麼
——當《標竿人生》都能夠成為暢銷書籍時,
也就反映出現時整個信仰群體有著如何的光景。」

----

(二百七十二)
「我知道有些教會仍然堅持以傳統詩歌敬拜,這種精神頗值得鼓勵。」

「只是新一代的信徒都更喜歡現代詩歌,基本上都是聽著那些歌長大,
因此教會改變崇拜模式恐怕只會是時間問題。」

----

(二百七十三)
「......要進入學校佈道,就需要跟校內的宗教科老師合作。
又因為學生數量太多,單人匹馬不足以應付,
其他教會的牧者也會一同參與,彼此之間互相合作。」

「恐怕這些牧者之間會無可避免地出現競爭吧?」

「競爭總會有,但也有另外一些情況是牧者本身就很自卑,
自覺技不如人,結果為整件事添加麻煩......至於我的想法卻很簡單:
我們並不是各個互相競爭的隊伍,而是屬於同一隊——『神的工人』。」

----

(二百七十四)
「......成功神學有很多變種,我們必須小心提防。
只是有不少信徒始終覺得那些物質生活是靠著自己的努力辛勤賺取得來,
也就覺得擁有這些物質完全是應份的、是合理的。」

「我認為你的說法不夠準確。
享受自己勞碌得來的成果,並因此過著物質生活,這本身並沒有問題。
問題卻在於自己辛勤工作、享受物質的同時,
還有沒有看見、關心這個充斥著貧困者以及各種不公義的社會;
就算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還不代表那些事就跟自己無關。」

----

(二百七十五)
「舊有的信仰教導都是非常個人化,只考慮自己有沒有得罪神,
總是勸人認罪悔改、要信耶穌、死後可以上天堂。這些觀念太狹隘。

我認為應該以『身份和使命』作為思考的起點——
我們不應該覺得天國只是死後的事,今世就只是一直等待。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屬於天國的人,這身份同時帶有使命,
就是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活出這種屬於天國的價值觀。

按此進路,我們就不再停留於反省自己與神的關係,
而是努力尋找那屬於自己的使命,並且將之實踐。
每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作決定時,
所考慮的就不再只是『有沒有犯罪、有沒有得罪神』,
而是『有沒有彰顯自己作為基督徒的身份、讓人認識天國的價值觀』。」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48


2018.10.12 下午

(二百六十六)
「我見識過不少來自『伯特利』的校友,學識上不一定都很厲害,
但生命素質卻是非常好。我相信這跟學院內的客觀情況有關:
不少學生資質平庸,老師們唯有更多耐性和愛心才足以應付;
就算你是資優生,倘若全班同學都還在基礎班的話,老師總要遷就他們。」

----

(二百六十七)
「『建道』的精神是低調服侍、願意為神受苦,
認為做牧者就不應該太過享受物質生活,信仰觀比較到地。
梁院長以前非常敢言,只是身為院長就無可奈何地必須收歛......」

「這我知道。他最受爭議的事件應該是批判倪柝聲的教導吧,
把那邊整個教會宗派群體都一次過得罪了。」

----

(二百六十八)
「論批判,其實浸神的校友都很批判。」

「我同意。在浸神任教的鄧公曾斷言:香港的浸信會教會都沒有浸信精神......」

「但其實鄧公本來是自中神畢業的,後來才去了浸神任教。
恐怕在那種批判的氛圍之下,他需要被逼參與其中吧。」

----

(二百六十九)
「論學術,哪間神學院比較好?我會回答你:中神和浸神。
但如果要再二選一的話,恐怕我會選擇浸神。較悠久的歷史是一種優勢。」

「我倒認為,優勢是在於資源上:浸信會的網絡非常龐大,
不同國家之間的學術資源和人才都可以互相分享,這是華人教會所缺乏的。」

----

(二百七十)
「陳永財的中文翻譯很不堪,使我必須轉看英文版本......
唉,我們缺乏一些同時擅長翻譯工作及基督教內各種範疇的學者。
結果那些翻譯者往往不明白作者背後想法,失去了很多重要訊息。」

「恐怕真正熟識那些範疇的學者都沒有時間、沒有心力去做翻譯工作吧?」

「哈哈,你說得對。」

2018年10月9日 星期二

無可避免的反應

恐怕我必須承認,跟身邊的人相比,我需要其他人更多的遷就。
只是這種遷就,我似乎不太能從他人身上得到。

既然他們以現實對待我,我就唯有同樣以現實回敬他們。

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

求人、求己

「......只是過往二、三十年前,普遍教會所關心的,
都偏向是堂會自身發展,多於關心時事......」

「Gary,不要只懂得推卸責任給其他人。
我們更應該自我反省,想想自己可以做甚麼。」

「......」

----

為了好好引導小組討論方向,我就被禁止繼續評論,似乎顯得合理。
雖然我沒有提出上訴,但內心是不服氣的:我們要如此私下討論敏感議題,
豈不也是因為過往多年教會偏頗地發展的結果嗎?
我還不過是提出教會歷史中比較不光彩的一頁。

引導小組討論的人說,我們按著地上法律,就都有言論自由。
他自己卻親身證明了:言論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
它從來都是由當權者界定的、是有底線的。
就此一點,他跟他所批評的對象其實沒有分別。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2013年的一篇舊文章,基本上同意當中內容。

[引用]《教會職場牧養的盲點》

作者所提出的第一個論點(所有東西都要講究意義),
使我聯想起上世紀中期曾經流行一時、叫做「存在主義」的哲學思潮——
「我在這裡」的既定事實比「我在這裡的意義」來得重要,「存在先於本質」。
見到現今不少人尋覓各種「意義」,彷彿要有正確的意義才可以有進一步行動,
難免令我覺得這是向著歷史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