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講座筆記 20140523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基道文字事工 合辦
《釋經解毒 壞鬼釋經之舊約詩歌篇》
講員:曾思瀚博士

第一部份:舊約敘事篇
亞伯拉罕獻獨生子以撒 (創22章)
「耶和華以勒——在耶和華的山上必有預備」=> 有求必應?
經文原本想講出的訊息是甚麼?

敘事要留意時間、地點、事件以及人的反應
從經文結構可以見到14和15節之間是段落分隔
地點:摩利亞地 (代下3章表明了這是建築聖殿的地方)

要注意拉比會用經文回應當時的社會背景,因此是針對特定會眾的
因此作者寫作的風格皆以自己所用的文本開始擴展

講到地方又聯想到甚麼?——創12:1 「我要指示你的地去」
=> 整段內容有更廣的含意:神的信實,是指著自己所講的應許

因此經文只記載某些事蹟,只為表達某些訊息
試驗人格品格:難道神不曾知道,真的要試驗一下?

要做的貌似不明不白,但敘事者卻說得一消二楚
v.3 為燔祭準備劈柴——難道摩利亞地無柴可燒?
v.5 放棄僕人——怕他們阻止?
v.10 「要殺他的兒子」——「殺」字有為了獻祭殺動物的意思
=> 全都表明亞伯拉罕是非常投入的
等到天使講完再見到有隻可以代替他兒子的羊

v.4 遠遠看見那地方
v.13 舉目觀看

v.1 亞伯拉罕回應「我在這裡」=> 投入獻兒子
v.11 神的回應「我在這裡」=> 不要殺兒子

整個次序:
1. 人向神回應「我在這裡」
2. 神向人吩咐「你要......」
3. 人以遵守指示作回應
4. 神說「我在這裡」
5. 人再看見更多的事物

「耶和華必有預備」可以有另一解釋方法:
"____ shall be seen" (有一東西將被看見)
所以「耶和華以勒」不是一名稱而是一句句子,正正解釋重要性在何處

任何回應都使人看見耶和華想他見到的東西
「觀看」從對耶和華的回應而來
=> 與「必有預備」無直接關係

但「必有預備」這故事卻流傳百代?
正是人的回應使他能夠看見神的「必有預備」!
以撒不但沒有被殺,還有神那信實的應許:
之後的家族名單暗示對後代的應許 => 每一代的應許都未曾失落過
測試亞伯拉罕就是要觀察他的作為

《創世紀》相傳是摩西編寫的
如此編寫就是向當代的以色列人強調神的信實
及至過約旦河、建聖殿也不落空

不相信耶穌的猶太人:
「你們這些基督徒真奇怪,為何常常對神的應許有懷疑呢?
多年的歷史和舊約聖經不是已經向你們證明了嗎?」

----

中場休息及收奉獻時間
朗讀獻金禱文——「萬物都是從主而來;我們把從主而來的獻給主。」
(原文自代上29:14 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

----

第二部份:舊約詩歌篇
詩133篇——可以經常被濫用的詩歌?
是感性的創作,但也有理性的元素
用詩構圖都一定要合情理
若覺得不合情理,恐怕是自己的認識不足所致

詩篇有很多平行句子表達相似或相反的意念,彼此呼應
可以兩句成一邏輯 (第一句講A,結合第二句變成講B),又或者是相關但不相等

詩篇133篇中的平行句子出現在第二、三節
要思考其作用,否則不會明白作者的目的:以比方描寫前面的善與美

v.2 膏立君王?
(就好像人不刷牙洗臉就不敢出外走動一樣)
借用圖畫表達另一件事

v.3 祝福錫安山
植物生長:無水無食物就會死
=> 經歷耶和華對群體的祝福,就如神對大自然的祝福一樣
神的祝福也是如此:「因為......所命定的福......永生。」

作者想表達甚麼?
「大衛上行之詩」——上聖殿?當時聖殿還未建成!
=> 提醒上聖殿敬拜獻祭前弟兄先要和睦
也要有好的生命 (不是個人的生命,而是有生命的群體)
若沒有以上的,上聖殿敬拜都沒有意義

----

第三部分:即場Q & A
以下問題都是會眾即場詢問:

Q1. 律法的對象是猶太人還是萬國的人?
A1. 猶太人並沒有「舊約神學」的邏輯,但重視「生活上能否實踐」
有些比較困難的甚至會清楚講明如何做到
他們是以遵守律法認識上帝

至於萬國,要記著新約寫作時期 (約主後70年) 新約尚未編成,舊約也未成為正典
所以要留意倫理上的原則;而當中又有好多來自舊約
不一定要遵守,但要視乎並且了解背後的原則
(例如:聖靈在甚麼群體工作?
=>「因為聖靈在教會入面作工,要返教會才有群體的信仰經歷」)

Q2. 平信徒查考聖經時如何避免解錯經?
A2. 小心留意經文所牽涉的範圍 (可以很廣闊),若超過了該範圍就不正確
也要小心不同體裁;不能完全避免出錯,但起碼使之減少

Q3.
(a)《約拿書》是否真有其事?
(b) 若不,為何耶穌會引用之?
(c) 某聖經學者主張以歷史角度解讀《約拿書》,這主張合理嗎?

A3. (以下只是部分答覆,看來比較支離破碎,敬請見諒)
自己在魚肚中 => 死;耶穌以此故事作比喻 (太12:38-45)
約拿自己沒有死 => 耶穌沒有死!
想表達的是甚麼?就是人自身的悔改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相信的神蹟!
只是法利賽人比尼尼微城的人更差

約拿的事列王紀下都有記載
一定是歷史性?不一定
有學者主張該條大魚是鱷魚,甚至有「魚肚 = 陰間」的主張
重點不在於是否歷史性,正如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中 (路16:19-31)
這拉撒路與馬大、馬利亞的弟弟是否跟同一個人一樣
答案總不能確定,所以只用作比喻

亞述國有王,但尼尼微城本身沒有王 => 視乎如何使用手上的資料
歷史證據卻只有外邦神的證據,卻不見耶和華的痕跡

(約拿為何躲避?因為他知道神有憐憫的心,知道尼尼微城的人一悔改就不會死
=> 記敘的重點不在宣教而在神的屬性)

但尼尼微城的人有悔改的痕跡嗎?
跟約拿在魚肚中不死的神蹟相比,全尼尼微城的人願意悔改是否更難令人相信?

所以整段記載旨在解釋神的憐憫是如何的廣闊,在此不必有準確的歷史記載
至於聖經學者的主張,只能回答一句:「歷史問題乃視乎你如何處理」

----

後記:
第一部分非常艱深,甚至覺得有點故弄玄虛
不過除此之外,講座從頭到尾都有不少得著

小弟承認這講座的吸引之處不在講題而在講員
曾博士縱然已有一把年紀卻仍然緊貼社會
(在博客及面書中可以見到他有留意北美以及華人教會界的新聞)
在講壇上可以毫無顧忌的拋出一句「講呢D」,亦令我們全場大笑

願意費心鑽研聖經,又能夠緊貼時事並且可以在短時間內回應
教牧同工如此委身服侍,豈不叫我們感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