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課後感

為何沒有第六課的筆記?
因為小弟發現這一課的materials非常詳盡
並沒有小弟需要額外記錄的地方
所以今次特意把materials上載,讓各位也能看看:

2014-04-04 (六之六):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講員:黃玉明博士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39820957/GM/AC_Lesson%206_20140404.pdf

----

關於這一課的感想:
因為「死與生」的議題實在太深奧,所以台下能夠提問的Q & A也是稀少
另外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這點甚至連講員自己都認同

因著黃博士所講的「這復活不同於拉撒路的肉身復活」
使我對「復活」這概念有微妙的轉變
(可能是我們這一代看電影看太多了)

----

完成六課後的總結:
上課時特別留意到其他學生是如何得知並報讀這課程
原來他們大部分都是同一幢大廈的「鄰舍」(參看《臨時特急.雙喜街行》)
並且都是在職的、牧會的或是退休後讀神學的有心人

提醒各位:這是一個討論教義的課程
不會好像平日講道一樣會討論日常應用的細節 (有但不多)
所以課程名稱叫「當代意義」而不是「今代意義」
——必定有講歷史的部分 (比較不同宗派不同領袖的立場)
也有比較不同宗派的取向 (特別是比較天主教與更正教之間的差異)
幸好課前已知道信經在當代是有「照妖鏡」的功效 (這一點在課堂中也有描述)

所以跟自己原本的期望有很大的出入
(原本是想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信,也想知道真正的「信」又會是如何)
結果被學者們一而再的強調
「信仰不單有個人的層面,也有群體的層面,也有面向社會的層面」

原本是想尋求真正的「信」,結果是更認識神的屬性 (其實沒有抵觸)
課後給我最大的反思是:我是否清楚我所相信的「神」是甚麼?
(對「自己的信仰觀會影響自己如何行道及作見證」這點我是認同的)

聽聞這個課程下個月會在深水埗一教會內再舉辦一次
神學院願意跟樓上教會如此同工真是感恩

問我未來的學習方向?除了研讀聖經之外最有興趣的應該要算「教會歷史」這一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