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千錘百煉(肆) - 團契?小組?

有人詢問小弟「為何受苦節崇拜當中聯合詩班的人數甚少?」
小弟只能如實回答
因為不少兄姊都貴人事忙未能參與
使兩個詩班各自都只有一半人數願意承擔

----

詩班的人數及組織架構都與團契相近
詩班的目標十分清晰——以唱詩讚美神、傳揚主大愛
團契的目標是甚麼?以前會說是「以信心經歷學業上的難關」
但當愈來愈多弟兄姊妹開始工作時這目標就變得不太適合
可否是「以信心經歷工作上的難關」?
又或者是「以信心互相守望、經歷各自的難關」?

----

弟兄姊妹之間的關係是否跟群體規模有必然關係?
是不是行小組模式就一定會更親密?團契模式就不能?

若被問及詩班員之間的關係
我會覺得班員之間的關係近似團契中的關係一樣不太緊密
(由此引申,對近期加入的詩班員而言應該是相當陌生了)
恐怕還需要在此下更多功夫

2014年4月28日 星期一

享受片刻

2014.04.22 - 中央飯店 (深水埗大埔道140號東盧大廈地下)

成個蒸籠咁大的大包,可惜偷工減料——麵團好厚但餡好少



----

2014.03.21 - Riso Segreto (Mikiki 地庫LG7A鋪)
下午荼去到夜晚7點,而且係咁既價錢,簡直不可思議

http://www.mikiki-mall.com.hk/tc/dining/shop_detail.php?sid=25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AGWMM 2014

因為小弟曾經在上年的《愛是永不止息》佈道會中有份服侍
原本也打算投身基恩2014年度敬拜的詩班員行列;
又因Derek Sir是今次詩班指揮的緣故,也曾經被基恩的同工邀請做詩班練歌的司琴
可惜因為星期日本身已經撞時間而未能答應,實在可惜
所以結果還是跟牧區的弟兄姊妹一齊去新伊館,在台下一起敬拜

----

細心聽基恩的敬拜詩歌時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特點:

1. 有一、兩首詩歌的旋律比較高音,副歌經常在 Tenor C 以上;
但也有很多詩歌卻是出奇地低音,middle C 以下的 F 或 G經常出現

2. 作粵語歌時會留意平仄音,極少詞不對音的情況出現
(這明明是創作粵語詩歌的一大難題,基恩的創作團隊到底是如何克服的呢?)

3. 入副歌的轉接位通常都有一個小節的停頓,
並且都會編配比較特別的和弦使這轉接十分清楚
(翻唱副歌時直接由那轉接位開始就行,不需要另外再加一個小節讓伴唱者「回氣」)

----

之後的見證是小弟聽過最不可思議但又不覺得浮誇的
證道表面上看似很沉悶,但實際上帶出了兩個反思:
1.「你知道自己想點嗎?」
2.「你對自己 / 教會無期望嗎?
每星期在教會只行Default mode:返下崇拜聚會、有D事奉崗位就算?
你每次去聚會都無預左上帝會郁你?」

(個人覺得第二點反思是對已信主的人的當頭棒喝,
這可能跟梁博士本身作為院長的經歷有關)

大專生團契中有新朋友在當晚決志信主,非常感恩
眾弟兄姊妹都覺得當晚敬拜很豐富,對下年度敬拜充滿期望
(如果今年年尾的特會又留在香港舉行就不用等到下年了 XD)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Vocal Recital Experience

不久前老師要求我伴奏以下四首歌曲:

"O rest in the Lord" from oratorio "Elijah" by Felix Mendelssohn

"Die Forelle" by Franz Schubert

"The Sky Above The Roof" by Ralph Vaughan Williams

"Speak Low" from Broadway musical "One Touch of Venus" by Kurt Weill

根據老師的描述,對聲樂考生而言這些歌大約是六至七級考試程度
也就是說負責伴奏的樂手起碼都應該有演奏文憑的程度
這也是小弟覺得聲樂伴奏特別困難的原因
(那首 "Die Forelle" 可是非常的難 -_-)

正因為負責伴奏的樂手通常都是「老師級」而考生都是「學生級」
結果就形成了一個外人看來很不可思議的景象
——穿著一整套西裝的成年人原來是考生
而穿著Smart Causal,看來只似是學生的小弟卻原來是伴奏者
(應該把角色對換才是合理吧?)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講道筆記 20140419, 20140420

《復活的主》(林前15:1-11)
講員:王華燦牧師

「我所領受又傳給你們」——猶大拉比的教導方式:
因為是被擄者,可能隨時有性命危險,必須口傳
並且是每句每字都要準確

「第一」:最重要
「照聖經」:賽53、何6、詩16、拿1
整段訊息都不是自己創作的,都是有根有據的

保羅稱呼彼德作「磯法」:亞蘭文
暗示作者熟悉彼德
暗示愈接近耶穌的年代,資料愈真確

向多人顯現:有很多目擊證人
向雅各顯現:向不信復活的人顯現
=> 不容否認的客觀事實
----
第二層次:生命的轉變
主觀經歷:「也顯給我看」
未到產期?因為曾經逼迫教會,覺得自己不配稱為使徒
沒有經歷基督,就會不斷的迫害,怎會有如此改變?
是神的恩典,人生出現看來不可能而又徹底的改變!
教會爆炸性的發展,愈逼迫愈擴展
耶穌甚至會幫助敵對祂的人!?

(經歷耶穌,必會察覺自己不配?)
全世界最嚴重的病:不信的病?

2014年4月20日 星期日

Escaped Goat ---> Scapegoat ?

1. 受苦節崇拜
聯合詩班總共有五次練習
每次都見到各詩班員身心疲累、唱歌乏力的狀況
感恩最後仍是「化腐朽為神奇」

頭兩次練習都是小弟負責司琴
難得後來有另一姊妹願意承接
在台下又發現需要幫其他兄姊熟習和音
總綵排時幾乎需要轉聲部

雖然歌詞和氣氛並不是太嚴肅
但見台下會眾歌聲的震撼,舉手的回應
仍感恩主的同在、萬事互相效力

2. 第152屆浸禮
貌似今屆受浸的年輕人比以往多
(雖然印象中仍然未及139屆的多)
另外又見到自白田而來的「新人類」,值得感恩

向其他兄姊講「我組長今屆浸啊」
他們都是覺得很意外

3. 復活節--下午堂
又有一次擦出新火花的機會
感恩無論是練習還是正式的上場
兄姊之間還是互相的遷就配合

當自己定睛於樂譜不能分神,甚至間中有錯chord時
卻被人形容「有投入感情」,真是不明所以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Hymnology 6

原本是打算探討「詩歌所帶出來的信仰觀念始終欠全面」這議題
但今次想先講講音樂層面上的事宜

最近一次的周日音樂匯 (3月9日) 中,某部分新敬拜歌已經在Youtube中出現
例如這首《我們的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R90r8Dlm4

能夠好好運用音樂帶出心目中的氣氛 (從而使會眾有可期望的狀態或回應)
絕對是正確的事,這一點不必考究
不過短片中的這種曲風甚至是歌手的唱法實在跟坊間的樂隊無異
對於行親民路線的教會沒有問題,甚至可能會相當嚮往
但對於傳統教會卻可能是完全不適合

當然各位絕對有權質疑傳統教會如此作風是否食古不化
不過個人認為若果傳統教會如此保守是值得檢討的話
新派教會追求這種「音樂上的更新」也是絕對值得檢討
因為需要考慮的不止是教會有沒有資源:人才、樂器、音響等
也要考慮會眾能否接受這種敬拜模式、對教會形象有沒有影響等等

另外還要一客觀要點比較容易忽略:環境問題
——教會的禮堂是否能夠容納這種音量,這點對於「樓上教會」尤其致命
因為空間普遍較少,敬拜音樂音量過大會變成演唱會般的聽覺效果:
不能跟別人交談之餘,甚至會連自己的歌聲都幾乎聽不到

這暗中其實又牽涉另一個更深入的問題,不過在小弟解釋之先
希望各位先看看在網上如此一段分享:http://www.fhl.net/main/question/question11.html

文中所特別提及的詩歌小弟本身也相當喜愛,也不打算特別在此咬文嚼字
但我想探討的那個更深入的問題,就是作者講的「人本主義」以及「消費主義」

十分不幸的是,教會內的敬拜、教會外的敬拜都已經受這影響——
觀乎本地眾多敬拜事工的週年特會,無論他們是有心還是無意
「使會眾有得著」就算不是指定動作也一定是必然結果
因為台下的人難免會覺得自己有金錢、時間甚至精神上的付出
所以這敬拜理應提供到享受;不一定是感動,也可以是放鬆的時間、與主相交的時間

(當然讀者可能會反駁「但我們真是有得著 / 受聖靈感動或提醒 / 見到神 / 聽到聲音......」
這恐怕又涉及另一個再深層次的問題:「如何才算是真正受到從聖靈而來的感動?」
因為篇幅所限兼且離題,本文將不會探討)

小弟真正想探討的是:
「人本主義」以及「消費主義」已經扭曲了「敬拜」的本義

任何敬拜事工、敬拜主席都不是服務行業員
皆應該以神為唯一對象,並且要小心避免跌入娛樂會眾的圈套
所以不應該想「要為會眾提供甚麼」、「要使會眾受感動、願意起來回應」

同樣地,會眾也不是消費者或顧客,只需專心敬拜神而不必對敬拜隊指指點點
不應該問「他們為我提供了甚麼」、「我可以從敬拜中得著甚麼」
更不應該有「我已付出了很多很多,為何這敬拜如此如此」的想法

在天國中,我們在主面前唯一所做的就是「敬拜」
恆常的敬拜讚美 (甚至感恩) 是每個信主的人應該要做的事
換言之,神是整個「敬拜」的唯一受眾
「敬拜」也是我們每個信主的人都應該要負的責任,並且是全人的付出

如此看來,無論是高唱古典詩歌,還是追求「音樂上的更新」
都要務必小心,不要讓原本奉獻予神的敬拜變成娛樂會眾的演唱會

只是當「消費主義」的影響已經愈來愈明顯時
教會卻沒有勤於教導會眾何謂「敬拜」的本義
這一點小弟實在非常擔憂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課後感

為何沒有第六課的筆記?
因為小弟發現這一課的materials非常詳盡
並沒有小弟需要額外記錄的地方
所以今次特意把materials上載,讓各位也能看看:

2014-04-04 (六之六):我信身體復活,我信永生,阿們! 講員:黃玉明博士
https://dl.dropboxusercontent.com/u/39820957/GM/AC_Lesson%206_20140404.pdf

----

關於這一課的感想:
因為「死與生」的議題實在太深奧,所以台下能夠提問的Q & A也是稀少
另外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這點甚至連講員自己都認同

因著黃博士所講的「這復活不同於拉撒路的肉身復活」
使我對「復活」這概念有微妙的轉變
(可能是我們這一代看電影看太多了)

----

完成六課後的總結:
上課時特別留意到其他學生是如何得知並報讀這課程
原來他們大部分都是同一幢大廈的「鄰舍」(參看《臨時特急.雙喜街行》)
並且都是在職的、牧會的或是退休後讀神學的有心人

提醒各位:這是一個討論教義的課程
不會好像平日講道一樣會討論日常應用的細節 (有但不多)
所以課程名稱叫「當代意義」而不是「今代意義」
——必定有講歷史的部分 (比較不同宗派不同領袖的立場)
也有比較不同宗派的取向 (特別是比較天主教與更正教之間的差異)
幸好課前已知道信經在當代是有「照妖鏡」的功效 (這一點在課堂中也有描述)

所以跟自己原本的期望有很大的出入
(原本是想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信,也想知道真正的「信」又會是如何)
結果被學者們一而再的強調
「信仰不單有個人的層面,也有群體的層面,也有面向社會的層面」

原本是想尋求真正的「信」,結果是更認識神的屬性 (其實沒有抵觸)
課後給我最大的反思是:我是否清楚我所相信的「神」是甚麼?
(對「自己的信仰觀會影響自己如何行道及作見證」這點我是認同的)

聽聞這個課程下個月會在深水埗一教會內再舉辦一次
神學院願意跟樓上教會如此同工真是感恩

問我未來的學習方向?除了研讀聖經之外最有興趣的應該要算「教會歷史」這一科......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驀然回想(二十八)

大約十年前何文田山有一幢新樓落成
該幢樓的名字很使人頭大——「灝畋峰」
比旁邊的豪宅還要高很多,非常突出

當時我一直都很不喜歡這幢樓宇
因為它使何文田山不再只有低矮的豪宅
也破壞了附近的景觀 (住在其中的景觀倒是極好)

所以我每次見到都跟家人講
如果有空襲發生,該幢樓特別高,應該會成為首要目標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個人取向如何影響群體?

我們這一群還真算得上是多元化
有願意去關心弱勢社群的
有在靈性上教導後輩的
有著重理性思考信仰的
有願意在崗位上做好自己的
......

這種多元化中有一個特點
就是人人都有這些屬於自己的經歷
卻未必能夠跟同輩互相有效的分享
也就更不用說希望各位互相守望或一起參與

隨著年月的過去
各位都大致上決定了自己未來的方向
並且無論同輩的反應如何,自己都已經定意要繼續走下去:
「我對呢個有興趣,你地都有興趣既咪Join~」

某程度上
因為各位太關注這些事宜
使群體能夠一齊參與的活動漸見稀罕
也間接變成一個「榜樣」:
其他人都是如此追尋關乎自己的目標
或者我也應該如此追尋那屬於自己的目標?

是因也是果,是方向也是循環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講道筆記 - 20140330

《神的旨意在今天》(帖前4:1-8, 5:12-18)
講員:李寶珠博士 (中華神學院)

自己心裡的負擔:在這個時代仍然尋求神話語
現今社會太多元化、百花齊放?「聖經已經是二千年的事,現在還適合嗎?」
——「就是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另參考詩119:89)

神的旨意有三種:
1. 定旨 (例如國家的興衰)
2. 已 (透過聖經) 啟示的旨意 (例如「要跟弟兄和好」)
3. 個人的旨意 (靠神引導)

《帖》寫作背景:保羅起初在那裡牧會,但那裡的人群起攻擊他
帖撒羅尼迦是馬其頓中最發達的城市 => 基督徒受到很大的試探
所以保羅差派提摩太去當地,feedback有正有負

遠避淫行:「聖潔」(利20:22-26)
=> 要被分別出來,思想、價值觀、取向都要跟不信者不同
「用聖潔、尊貴守著自己的身體」(帖4:4, 另參考林前6:18-20)

聖經的教導:不幸也可以化作恩典
「既然不再是不幸,那就無問題可以繼續犯罪?」
子女跟父母講:「咁古老,唔跟都無問題?」
——聖經是神定的,神卻不會古老!

教會方面 - 旨意只有一個:彼此和睦、追求良善 => 不是教會增長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

個人方面 - 做禮拜是為了盡自己每星期的責任,還是因為能親近主而能夠享受?
「不住禱告,不住Whatsapp俾神」
「傳福音都要睇下自己生命係點」
做信徒不必 (過份追求) 正面樂觀,但靠順服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課堂筆記 - 20140328

建道神學院 WTH801 使徒信經的當代意義
(六之五):我信聖徒相通 講員:李文耀博士
(如果想查看上課時所派的資料請私下聯絡小弟)

1. 簡介
原文:sanctam Ecclesiam catholicam, sanctorum communionem
sanctorum communionem 除了是「聖徒相通」之外還有其他意思嗎?
「我信sanctorum communionem」與「我信sanctam Ecclesiam (聖潔的教會)」有沒有分別?

「聖徒相通」不是唯一解法?
尼西亞信經、迦克墩信經、亞他拿修信經都沒有這句
——後來的版本才有這句sanctorum communionem
《使徒信經》最後的版本 (textus receptus) 在七至九世紀間被下令統一


2. 字義
sanctorum 是眾數詞,但communio是單數詞
=> 文法上只能譯作communion of "holy (somthing)"
舊約中sanctorum指「分開 / 區分」 (出19:6、利10:10、19:2、22:10)
新約中基本意思相同 (太7:6、可1:24、林前1:1-2、3:17)

communio:名詞可譯作 fellow (賽44:11),動詞可譯作「聯合 / 匯合」(創14:3、出26:3)
至於新約中則可以有很多意思:
「彼此交接」、「團契」(徒2:42)
「(與主耶穌基督) 連合」(林前1:9)
「同享 (基督的血和身體)」(林前10:16)
「相交 / 契合相通」(林後6:14)
「參與 / 有份」(林後8:4;參考腓1:5、3:10)
「分享」(來13:6)
「彼此相交」(約壹1:7)

所以sanctorum communio在文法上有三個可能意思:
- 參與在聖物 / 聖物共享 (participation in holy things / sharing of holy things)
- 參與在聖徒中 (participation in saints)
/ 由聖徒所組成的團契 (the communio which consists of the sancti)
- 聖徒所共同分享的 (the participation which the sancti have)

探索:究竟在《信徒信經》中,這句說話的意思是甚麼?
那個翻譯較準確?在當代有何意義?


3. 不同的理解:爭議與發展
這句說話出現在「我信聖而公之教會」之後有甚麼含義?
- 教會是甚麼?"ek" 即是「出來」,"κλησίας" 即是「呼召」(羅11:29)
=> 被神呼召出來而聚集、有共同目標的群體
=> Holy church?因為是屬於上帝的群體

在「我信教會」及「我在永生」之間有特別含義?
(與教會同義?教會之下信徒的團契?教會裡各樣的聖禮?)

之前已經講了Holy church,所以「與教會同義」不是原因之一
Stephen Benko:「參與在聖禮中」(participation in sacraments)
=> 上帝設立教會,為要讓人分享在基督裡各樣的美善/恩賜,
方法是透過參與在聖禮之中,與耶穌基督聯合起來。
(=> 與「聖徒相通」無關?)
=> 強調若果人在聖靈所創造的教會以外 (具體說即是無份於聖禮),
便不能分享基督的救恩 (即罪得赦免、身體復活及永生)。

居普良:「分享聖禮」的重要性——「教會以外沒有救恩」,教會是紮根在聖禮之上

多納徒主義的衝擊:曾經向羅馬國 (基督教未成為國教) 出賣弟兄及叛教的人不再屬於教會
但奧古斯丁反對,堅持教會是由聖徒和罪人組成的一個「混合體」(corpus permixtum)
提出教會的實在 (ecclesial reality) 包含兩個層次:
(A) 教會乃「聖禮的共融體」(Communio Sacramentorum):
聖徒和罪人可以是一同有教會生活、一同守聖餐的群體
(B) 教會乃「聖徒相通」(Communio Sanctorum):
聖徒跟基督聯合,屬於真正的基督徒,是少數被選出來的一群

天主教嘗試把這兩者貫通,結果卻產生了「善功寶庫」、「善功共享」的概念
(從「善功寶庫」中領取眾聖徒的善功,使自己累積足夠的功德,
從而縮短在煉獄的淨化過程,早日與榮耀的主相見。)
馬丁路德反對,重申「聖徒」是指著教會全體的成員而言,並非某類特別群體。
「聖徒」必須是活著的人,不是已死的人。
「相通」是具體的,只能夠在活著的信徒中實現。
=> sanctorum communio:地上的信徒實踐互相擔當,彼此服侍。
=> 真正的「善」是耶穌基督的肢體彼此為對方而活 (being for each other)。
=>「善功共享」僅僅是榜樣
=>「聖而公之教會」:教會是一個「與他人一起」(being with each other),
同時也是一個「為他人」(being for each other)的群體。

可見「聖徒相通」(communion of saints) 慢慢主導著對 sanctorum communio 的理解,
而另一個意思——「參與在聖禮中」(participation in sacraments) 則被淡化、邊緣化。


4. 當代的意義:教會乃共融體
共融 => 不同宗派開始嘗試達成共識,而不是鬥個你死我活

就「教會的本質」達成的共識:
- 聖靈、使徒的見證 (the apostolic witness) 及團契 (communion) 乃構成教會的三個主要元素
- 以強烈基督論及聖靈論取向、強調參與性的概念建構共融教會觀 (communion ecclesiology)
- 教會產生聖餐,聖餐產生教會 (the church makes the eucharist, and the eucharist makes the church)

三一論:三一上帝也是一個緊密共融體,並且有愛在其中
教會如何參與在三一上帝的生命中,在地上反映出來?
答案在聖餐上 (the church is in the Eucharist and through the Eucharist)
=> 洗禮及聖餐是教會能夠成為一個共融體的重要禮儀
=>「聖徒相通」必須通過「共享聖禮」來維持與實現;
當教會之間一同參與聖禮,那將來在天上一同敬拜的情境便在地上預演、預示出來。

更正教的看法——巴克萊、楊牧谷、潘霍華都受到馬丁路德的影響:
sanctorum communio =「聖徒相通」?
忽視「參與在聖禮中」這個解讀?
=> 彼此相愛、地上為他者而活、Community of love
=> 具體的實踐包括服侍鄰舍、彼此代求與互相認罪

Robert Jenson 重提聖禮的含義及共融教會觀:
教會必然是一個 (one Church),同時亦是眾多的 (many churches)
「聖徒相通」不單體現在地方教會之中,
亦體現在教會與教會的共融關係上 (communion of churches)。
=> 聖餐便是教會共融的中心。


5. 啟迪與挑戰
聖禮只為紀念、只為信心宣告?
沒有聖禮,共融群體不能成立?
只著重自己教會?不同教會的如何共融、守聖餐?


6. Q & A
Q1. 李博士自己的立場又如何?
A1. 因著自由教會多接觸共融運動,開始著重聖禮
面對不同聲音,起碼要了解一下而不需要立即接受或無視
「如何提倡兩種見解的共同重要性」會是自己未來思考的方向。

Q2. 真理與共融對立?
A2. 不會有對立,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教會完整性、合一與愛上作見證。

Q3. 香港教會對共融保持距離?
A3. 實際上,理智層面以外也有 (被神陶造而被改變的) 生命層面
(回答其餘部分已失,所以看來有點問非所答)

Q4. 所謂「聖禮」包括甚麼?
A4. 更正教所承認的只有洗禮及聖餐。

Q5. 宗教改革時馬丁路德跟其他學者的意見是否一致?
A5. 在「聖徒相通」上見解一致,在「參與聖禮」上卻有分歧。

----

後感:
本來以為講解「聖徒相通」都會是十分「實用」、關乎個人層面的事
結果卻是天淵之別——幾乎沒有個人層面的事

課堂中很多詞彙自己不曾聽過,學術色彩也太濃厚
所以李博士安慰我們「只需要知道,不必強行記住」
個人認為這議題也實在過於自己所能承受的
但是會特別記住李博士那句說話:
「面對不同聲音,起碼要了解一下而不需要立即接受或無視」

2014年4月1日 星期二

講座筆記 - 20140329

基督徒與潮流文化講座 (一) 消費文化
講員:趙崇明博士 (香港神學院)

1. 引言
佔領中環的原因:龍應台女士所講的「中環價值」——資本主義及經濟因素
問題不在「中環價值」本身而在於其獨大
香港人只談經濟不談政治?只考慮效益及速度?
刺激消費:資本主義及消費主義的緊密連繫

教會世俗化?消費主義不單影響其他人,也影響教會?
消費本身無問題,過度消費才是問題


2. 商品拜物教
馬克斯:取代傳統宗教的宗教——人對商品物質的膜拜

現今影響人的不是教會而是購物廣場,歐洲昔日的大教會都淪落到變成旅遊景點
恆常去廣場,並且金錢奉獻多於十分之一?

時代論壇1215期「中產部落.辣奢族--名牌拜物教信徒」(趙崇明)
轉載「南華早報」伊凡斯(David Evans)一篇名為「一個太太的禱文」:

「我們在置地廣場的Armani,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Parda降臨,願你的店在巿中心如同在巴黎。
請賜給我們日用的老公金卡,
求你讓老公寬恕我們的帳戶餘額,如同我們寬恕他人收取的利息。
不叫我們進入三越百貨,救我們遠離永安百貨。
因為香奈兒、Gaultier、凡賽斯、Dolce & Gabbana,全是你的。
願美國運通卡與我同在,直到永遠。」

你會說「阿們」嗎?(講座當日趙博士稍為修改了部分內容)

廣告無所不在,簡直如福音單張,不斷宣傳「福音」

(崇拜 vs 演唱會?只求個人滿足?
=> 培靈會?棟篤笑佈道會?(名牌佈道家?) 超高入場費都沒有問題?)

「辣奢族」——來自英文 “Luxury”——名牌拜物教信徒
不一定是富有人家,也可以是普通人 (月光族)

不用名牌會被人排擠 (朋輩壓力),也可以被科技排擠 (例如舊手機沒有Whatsapp)

Value - 價值 vs 身價:市場上以身價決定人的價值
=> 忘記了在神面前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價值?
Georg Lukacs:「物化觀念」
- A. 物質被偶像化
- B.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轉變成人與物品的交換關係
(大家都想滿足物慾,互相以金錢建立人際關係)


3. 重新定義消費主義
A. 從消費滿足渴求演變成消費不能滿足渴求
以前的消費只為基本需要 (以物易物)
工業革命帶來大量生產 (需要增加產品銷售量以免做成囤積)
但有些產品並非必須——早期的宣傳著重實用,現在講求身份象徵

最初滿足需要,後來滿足慾望,現在是「不能讓他們滿足」
=> 使我們不斷消費,停留在追求滿足慾望的階段中

B. 從物質的消費變成品牌或符號的消費
——市場以符號象徵作招徠 (例如Apple, NB, Nike)

C. 生產與消費的次序顛倒
貨幣的轉換:電子貨幣的產生 => 資本主義與追求方便順手的雙輔雙承

以前的先工作再消費的模式是比較節制 (甚麼是節制?)


4. 消費主義如何影響信徒生命及教會生活?
A. 務實利己的個人主義——自我中心的消費心態、教會消費主義的強化
=> 「教會俾到乜我地?」vs「我地俾到乜教會?」

B. 娛樂至上的消費文化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by Neil Postman)
- 1. 娛樂成為人生活的所有模式、重視感宮刺激
- 2. 失去專注力、怕悶、不喜歡閱讀
(兒童喜愛看影片多於聽聖經故事,使導師頭痛?)
- 3. 教會生活及崇拜的娛樂化


5. 拜物教的原罪——貪物及貪財
A. 貪物 (太6:25) ——憂慮的問題
=> 知道自己不被滿足的憂慮,承認自己缺乏?
B. 貪財 (提前6:9-10, 太6:24)
錢是中性的嗎?只在乎用者心態?
為何聖經不寫「貪」,但寫「貪財」是萬惡之源?
=> 金錢有與別不同的魔力 (從貨幣制度與流通而來) - 太6:24

事奉 = 敬拜;崇拜並且偶像化金錢?
若果我們都沒有信主,人生目標恐怕都是「搵食」=>「搵錢」

耶穌的呼召:捨了船 (工作),棄父親 (家庭)
對財主說「變賣所有,分給窮人」
——生命主權的問題


6. 從匱乏到豐盛、從擁有到享有
太6:24-34——焦點容易放在自己的缺乏?愈不能看見上帝的豐盛?
耶穌教我們專注在不勤勞的一群,也能享受大自然 (神無條件的供應)
動物植物沒有積蓄 (擁有),所以能夠享有

問智者何謂幸福?
要享有 (那些已存在而又免費的) 就要識放手


Q&A
Q1. 擁有可以變成享有?
A1. 人本身的需要並不多
猶太人出埃及食嗎哪卻不滿足,要求食肉,甚至說寧願死 (回答其餘部分已失)

Q2. 如何看發展?
A2. 甚麼是發展?增加生產力 -> 金錢 -> 時間
當然不會回頭,但要學識節制及放手
電話本應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現在呢?

可以慢一點嗎?為何要追求快?賺少一點有何不何?
高快樂指數的地方都是較簡樸而不是較發達
「快活」vs「慢活」的追求

神最先創造時間,最後設立安息日 => 時間的概念
就連神的工作都是作息有序,有節奏感

Q3. 合理化「搵食」——想更早退休?
A3. 神創造人時已託付工作:看守伊甸園及生兒育女
——從nature到culture的文化使命:管家的責任

=> 思考工作對人及大自然是否有害?
(回答其餘部分已失,所以看來有點問非所答)

A4. 文化使命:創1:26, 2:15
「修理看守」——"cultivate" 原指耕種,後來演變成培養

原本只是管家,但想當主人,期望大自然為人服務,結果科技發展失控

中環價值——任何勢力若非為耶穌基督效力都是不好的
自助餐:很好的經濟效益,但對環境的破壞如何?

Q5. 公平貿易?社企?良心消費?
A5. 會否是另一種符號的消費?追求時興的心態?後物質主義?

Q6. (完全離題)《我們最幸福》——資本主義有其弊端,重提社會主義?
A6. 香港有自由市場經濟,大市場小政府的政策,結果出現地產霸權
(小弟的看法是政府過度給予自由,於是被商家濫用自由,使我們失去自由)

至於政治主張:無解 (只有天國的制度是最好的)

----

後感:
不知道「消費主義」是不是過於冷門
甚少見有學者分享這議題,更何況是以信仰的角度出發

關於趙博士的見解,小弟認為有一點可以補充:
「高消費主義」——價格不合理地高,並且強調其合理性 (生活態度、品質層次、品味享受)

本來期望趙博士在信仰角度上有更多著墨
因為依他所言,影響是持續進行中的,並且愈來愈明顯

不過,對付「消費主義」與「娛樂至上」恐怕是十分困難的事
因為會覺得這是問題的會眾從來都不是多數
尤其是當會眾能夠說出「我不喜歡這裡還可以轉地方聚會」這類口吻
也尤其是這個不喜歡閱讀的年代,怎會對一本字典似的聖經有興趣?

對自己一個提醒:留意身邊的同輩接觸科技的程度
需要特別留意不太跟隨潮流的,避免因科技問題而間接排擠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