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 星期五

隨想隨寫——信仰群體和存在價值 (三十五)

近期常常聽到弟兄姊妹說要建立「無牆教會」
藉著打破教會的四面牆,重新建立教會與社區之間的關係

其實就算拆了四面牆,教會依然可以是一個內聚的群體
弟兄姊妹的心態仍然是「吸引外面的人加入我們這個群體」

所以「無牆教會」的關鍵不在於牆本身,而在於心態
重點不是「拆牆」,而是我們要親自進入社區:
一方面是「他們要見到我們」
把崇拜、團契、祈禱、佈道等教會活動變成透明,去除他們的誤解
同時也要做到「我們見到他們」
看見社會大眾的處境以及真正的需要
(又或者應該是「願意」看見社會大眾的處境以及真正的需要)
並且將這些事情加入教會活動的內容及議程當中

按照之前所說,教會生活本身就很內聚
所以只追求「無牆」並非最佳做法,反而在街上公開地聚會會有更好效果
這種想法也符合牧者對撒瑪利亞人比喻的一貫教導
——與其問「誰是我的鄰舍」,應該問「我是誰的鄰舍」

(其實直接說「教會要進入社會,要跟社會各路人士同行」不就行了嗎?
為何又要來一個舊酒新瓶,說甚麼「無牆教會」?)

----

可惜的是,「無牆教會」注定難以吸引大多數信徒認同
原因在於現今堂會吸納了甚麼人參與其中

我留意到那些堂會信徒絕大部分都是生活安定
並且寄望各種事情,不論教會內的一切、日常生活以至工作及社會環境
也是同樣的穩定,甚至為此切切祈求神,不要添煩添亂
除了一般會眾,牧者也是一樣
期望堂會資源充足,各項事工按照計劃發展

這些人一心想著按部就班,把所有事情都計劃好,不期望任何意外
但這種態度會同時帶來各種問題,小弟稍後將會逐一講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