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以聖經論教會改革:以人為本、不依賴地上的權力

小弟打算以一段關於「職場神學」的討論作開場白:

----

「如果教會真是如外人所說那般資源充足,
我們有沒有可能把資源都投放在某一特定行業,
以各種資助、『異象』鼓勵弟兄姊妹參與其中,成為該行業的精英,
他日成為高層或領導者時可以按信仰價值觀改革行業內的制度?」

「在政治層面上,宗教右派不就是這樣做的嗎?」

「但我仍想知道,這種想像是否可行、是否合理。」

----

這段對話看似只是關於職場信仰實踐,
實際上卻是反映了我們如何看待「改革」以及「權力」。

小弟始終認為:若果只是單單進入教會建制,從中得到權力 (甚至是奪取權力),
只會形成權力鬥爭、黨派之間的不和,並不一定會帶來真正的「改革」。
另一方面,當我們認為「在制度內改革就是為了眾人的福祉」時,
我們還得緊記那些改革只代表我們這世代的想法或價值觀,
不但不代表暫時仍在領導層的那世代,也有可能不代表將來的世代。
當我們成為領導者時,就算有不同理念或主張,
但如果跟之前所推翻的那世代一樣固執、缺乏同理心,
最終還是會步他們後塵,同樣被後來的世代推翻。

「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
這人是從監牢中出來作王,在他國中,生來原是貧窮的。
我見日光之下一切行動的活人都隨從那第二位,就是起來代替老王的少年人。
他所治理的眾人就是他的百姓,多得無數;在他後來的人尚且不喜悅他。
這真是虛空,也是捕風。」(傳道書 4:13-16)

----

或者我們很容易有一錯覺:若要達成「改革」,最好就是從權力中誕生。
昔日以色列民都有這種觀念,因此才會對「彌賽亞」有政治上的期望。
又因此當耶穌基督來到這世界時,身邊所有人 (包括門徒) 都不禁問:
「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嗎?」耶穌卻從來沒有正面回答這問題。

因為耶穌基督在地上的使命,就是要告訴我們:
祂要以另一種方法完成目標;這種方法跟我們一直所想像的完全相反。

「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
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
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
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
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
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2-45)

這正是耶穌會跟被歧視的人談天、吃飯,為門徒洗腳 (那原是下人的工夫) 的原因:
作領袖的要去服侍眾人,而不是以權力指使他人為自己做事,或以權力欺壓異己。

另一方面,祂捨棄了本身所擁有的權力,用現今的術語是「有權卻不使用」。
無論在曠野中,還是在十字架上,耶穌都被挑戰:「你若是神的兒子,就可以......」
耶穌不是沒有能力完成那些要求;相反,祂是有能力,卻不願意做那些事。

因為祂一直都知道,如果真的回應這些訴求,就只不過是在告訴世人:
「我來作王,就正如你們所想像,是高高在上的、是從上而下的、是不可被挑戰的。
我所要完成的事 (救贖、復興),就正如你們所想像,是要以地上的權力才能達成的。」

如此,祂不回應那些訴求,嘗試以無權力、無名譽、無地位的情況下完成這「改革」。
甚至去到一個地步,人所視之為不可能的,祂以神蹟將之變成可能;
人所視為失敗的、絕望的改革,祂卻竟然在該處成功、並帶來真正的盼望。

----

「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6-8)

保羅不但掌握了這奧秘,還嘗試發揚光大;
他甚至認為耶穌這舉動除了帶來「改革」之外,
背後還可以有另一層深遠的意義:「在基督裡同歸於一」的合一及和睦。

「因祂使我們和睦 (原文作:因他是我們的和睦),
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
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
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
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弗2:14-16)

耶穌基督的犧牲何等浩大,使原本不可能得到救恩的外邦人都變成「神家裡的人」。
就算其他弟兄姊妹有著不同生活方式、立場、喜好,他們至少都仍然在基督裡,
如此,我們在群體中就要學懂謙卑,不能再把一己的喜好隨便加諸於他人身上。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 (人或作事);不要自以為聰明。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4-18)

「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
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弗4:2-4)

或者當基督見到這一代教會的境況,會不禁問:
「我來到這世界,本來就是要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怎麼這些人宣稱自己是要『帶領教會』、『改革教會』,
卻又在人群中重新建立一道道的牆?」

----

在此總結一下:

改善教會整體運作或制度上的不足,並不一定要依靠教會內部的權力。
耶穌基督在這世界完成使命時也刻意避開此途徑,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提醒:
如果我們只見到「爭取權力」的選項而見不到其他出路,
就會陷入權力鬥爭及世代競爭的惡性循環之中。這當然不會是神所喜悅的。

願我們打算為教會改革而努力之時,仍然記得「教會本來就是由人組成」;
教會可以有各種運作方式及理念,但這些都是次要的,當中的人才是最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