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語言是思考的前提

難得地跟友人討論思考方式,有人問:「為何這討論倒似是探討語言本身?」
我回應:「你說的對,因為思考的前提就是語言。」

這其實也是我頗擔心的一件事,
因為我留意到世間上的邪惡如何藉著政權和媒體操縱語言。
這與George Orwell於《1984》中的「新語」"Newspeak"同出一轍:
藉著刪減大量詞彙,句式和文法被簡化、取代或取消,
削弱普通人以不同方式及語句表達意見的能力。
藉著刪去反義詞,使人減少機會表達反對或不滿;
刪去意思相近的字詞,全部僅以單一詞彙取締,使表達出來的意見不再明確;
修改表達程度或比較的詞語,藉此抹殺多元思維及邏輯分析,
使所有句式都只能二元化、非黑即白。

例子:
以前明確叫「反對派」的政黨,
因為「本土」的冒起,現在卻反而一律稱為「非建制派」;
只有「建制」和「非建制」,卻不再有「反對」。
只說是「加大力度」,卻不明確表示是要增加工作團隊、資金抑或其他措施等等。
「一籃子因素、一籃子貨幣」掩飾了那些因素和貨幣的數目、以及背後可劃分的種類。
「建設、興建、塑造、提供」等詞語一律被「打造」取締。
沒有「媒界、園地、空間」,只有「平台」。
沒有「優點、焦點、重點」,只有「亮點」。
沒有「改善、改良、改革」,只有「優化」。
「動工、執行、推行、開始」一律變成「上馬」。
沒有「情婦或情夫、第三者、外遇、二奶」,卻只有「小三、小四」。

因著普通人單純地接受從政權和媒體發放的資訊及語言,
大眾的思維及輿論方式正不斷潛移默化地轉變。
而最可怕的是,這種所謂陰謀論的手段其實根本就有跡可尋,但察覺到的人卻似乎不多。

當世上的邪惡不斷伺機踐踏及破壞語言本身、剝削我們的思考空間,
我們更應該重新建立這些文化,捍衛這些思想自由。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驀然回想(五十九)

身邊的人都問我有沒有試試觀塘線延線
原來都已經一個月了,我卻完全沒有機會使用
生活了這麼多年,始終還是跟MTR「這麼近那麼遠」,哈哈

2016年11月24日 星期四

資本主義如何影響教會

重新閱讀一次陳韋安博士的文章《資本主義化的教會》,有以下聯想:

1. 眼光僅放在個別堂會或組織、策略主導
資本主義最可怕之處是其入侵方式;大多數人根本不為意資本主義如何滲入至教會的各項事務上。教會的發展模式或方向都受到影響,眼光僅考慮個別堂會或組織,又因此推行各種「策略」:傳福音、佈道、人數增長、宣傳、爭取在社會或媒體話語權、籌款等等,全部都要有策略﹝因此才有那些企業管理模式、市場化策略﹞。人數增長、堂會發展、籌款數字上升等正面發展與神的恩典、祝福掛鉤,結果成功神學應運而生﹝參考第二段﹞。「要把福音傳開去」是這些策略名義上的唯一目標,實際上卻可能還有其他隱藏目標,只有教會領導層知道。不過教會或弟兄姊妹「為了策略」,最終卻可能會做出跟福音背道而馳的事。

論到「資本極大化」,投資市場中一直都有「錢搵錢」這種至高無上的方式,以自動化賺取資本為最終目標。現時的堂會發展也是奉行「資本極大化」:靠投資、存款等積聚金錢,靠「生命影響生命」增加人數。不過跟政府制定的政策一樣,完美的政策從不存在,結果堂會需要不斷分析、不停轉換發展策略。

2. 成功神學
因此,教會不斷鼓吹「正向思考」。教會本身就變得功利、投機,自己就在追求成功、美滿、趨吉避凶,也在教導其他人去做同樣的事。整個群體都認為:有回報而又值得的才願意去追求。回報愈快得到愈好,最好是立即得到。代價、犧牲等等都被人撇棄,因為這些主張毫不吸引,沒有賣點,也沒有市場。在台上的領導層不斷強調神的某部份屬性:「權能」、「醫治」、「豐盛賜予」,又確認了自己已從神得到權力、名利,同時鼓勵台下的會眾「放膽追求」。台下的人縱然不能得到與領導層同等的權利,卻學識藉著祈禱,期盼將來也有這些回報,「未來的必定更美好」。

3. 消費主義
消費者心態其實是資本主義橫行的終極體現。會眾變成消費者,恃著有選擇權而互相比較不同群體之間的優劣:教會資源夠多嗎?配套完善嗎?崇拜內容豐富嗎?牧師為人風趣嗎?結果他們都期望在教會過著極度娛樂化的生活,以一己好惡作為依據看待萬事萬物的的心態。﹝教會此時更應該提醒會眾學懂虛己、忍耐、節制、退讓、利他、犧牲、委身,但消費主義令教會變成服務供應商,結果這些教導都難逃忠言逆耳的命運。﹞

4. 教會群體活出了資本主義
結果在這資本主義社會,教會不少活動都變成以錢作為前提:佈道會門票認錢不認人,變相付錢才可以聽聞福音。教會群體愈來愈難學懂「向下兼容」,不容許衣衫襤褸的人一同敬拜,教會活動無論聚餐、娛樂,花費可以高到令人卻步。同理,社會上議題例如跨代貧窮、在職貧窮、貧富懸殊、地產霸權、公平貿易等等都是基督徒較少關注的。

所以,我開始覺得以建築物為本的堂會不可能完完全全脫離資本主義。
至於以人為本的教會卻是另一回事。

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信仰_真實而不屬靈

(一)
牧師:「相信我們會繼續掙扎一個課題......
究竟我們的信仰要先有一定程度才配去事奉,還是有時透過事奉,
有機會將人帶回神面前......不少人信仰仍然幼嫩,何時才事奉?
事奉會否帶來正面影響?還是不事奉好?信了主但不能事奉,會否有反效果?」

我:「你所問的,跟應否跟未信者拍拖一樣,無絕對答案,兩邊都有成功個案。」

牧師大笑。

----

(二)
「牧師,您牧養教會多年,所接觸到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不同行業。
相信您大概知道不同行業有甚麼壓迫和辛酸,
就正如張祥志老師所言:每個行業都有各自的十字架。

不少行業工時過長,使基督徒放工後也不方便回來教會。
又有好些行業需要輪班當值、需要星期六日開工的,根本就不能享受教會大部份福利。
弟兄姊妹因為工作緣故缺席教會活動及服侍,我相信牧師您總會常常聽到這些抱怨。
但與此同時,我尚未看見教會安排活動時刻意遷就這些人,
也未曾見到教會願意為他們爭取標準工時等勞工權益。
教會在體制上先天性地只接納那些每星期工作五日或五日半的人,
其他人卻只能夠自求多福。

順便講講我對培靈會的見解:
所謂『職場神學』怎可能不去考慮我之前提及這些非常現實,
而又極貼近教會處境的問題?怎能完全不提及『職場公義』,
又忽略了基督徒上司在職場欺壓下屬的可能性,
卻只談個人修身課題、只要求基督徒不斷調整自己及實踐使命?
那些教導仍然在教會有價有市,弟兄姊妹毫不過濾、照單全收?有無搞錯?」

----

(三)
(前言:立法會選舉完結後,跟牧師Whatsapp,大家都覺得Facebook愈來愈混亂,
不能全時間跟上輿論步伐。當時小弟表示想做一隻「偽.港豬」,
表面上回歸單純物質生活,實際上是趁機讓自己休息一下、調整生活節奏。
自此連續上載不同生活點滴的相片,背後正有此目的。)

「那星期六晚凌晨基本上只睡了四個小時,朝早醒來心情仍然非常低落。
(註:不完全因為政治,而是因為跟信仰群體沒有共識的緣故)
當時我覺得跟404事件一樣:根本不是適合事奉的狀態,是應該請假的時候。
但卻跟404事件一樣,那個星期日不是彈琴,而是要做指揮,臨時請假未免太不負責任。
一直步行至教會的路上,我不知道稍後情況會如何,就一直在祈禱,
確實好像《每天的禱告》所述『今天的服事求你托住』。

剛剛開始練習,正躊躇有甚麼該說不該說,詩班員卻突然問:
『Gary,我在Facebook見到那些相片,你剛剛去完旅行嗎?』
我只好解釋:『其實那些相片都不是近期,已經是一段日子之前......』
剛剛說完,職員就催促我:『Gary,練習時間並不多,趕快開始吧......』
之後那一小時的練習時間就如此度過了。

我離開教會時重新思考整個經歷:
本身那些相片只是讓自己裝作『港豬』,怎會料到在這關頭提供出路?

牧師您說,這可否當作是神聽了禱告?算是可以隨便說出來的『見證』嗎?」

----

(四)
「如果他們想要的只是粉飾太平,而不是真正的和平,就由他們吧。
如果他們只是想其他人沒有負面情緒,卻不願意了解更多及一同承擔,
我又何必在他們面前顯露那些情緒?既然他們想要的不過如此,
我就成全他們,正如耶穌所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

牧師聽到我如此引用耶穌的教導,不禁失笑。

----

(五)
「眼見好多人說『去愛身邊的人』、『愛勝過一切』,
但在我眼中,他們所謂的『愛』 仍然有一大前提,是他們不察覺的。

這前提是『信任』:如果眼前的人根本不可信,試問可以如何去『愛』?」

----

(六)
「當年聽到牧師您提出要有『ABCDE區』,我是反對的:
『容易管理』在我眼中並不是一個合理理由。

當小組內的弟兄姊妹感受不到被餵養,
但教會不斷鼓吹包容、接納時,最終必會出現山頭主義、自我保護。
情況就好像難民問題一樣:政府不斷吸納,結果只會引起本土主義。

當時小組內有不記名投票,收集弟兄姊妹的意見,
群體共識是贊成,我作為反對者原來只是小數。
既然如此,就唯有服從大多數的意願吧。難道我會做小人,令自己難下台嗎?

但是到現在回顧,牧師您覺得當年這決定如何?
在我眼中,山頭主義其實一直都在,只不過以前是小組,現在變成區罷了。」

----

(七)
「在那段時期,除了全教會性的場合之外,基本上是絕跡於所有活動。
詩班的弟兄姊妹都隱約感受到我的失落,我只說是學業壓力,他們都沒有再深究。
當時仍會在Xanga記下甚麼『感恩可以參與服侍、某活動很精彩』,
在人面前也是興高采烈,但其實在那些經歷背後,自己的心境和情緒完全是另一回事。

我在不少星期日早上都是帶著那些負面的心情回來詩班事奉,
其實是不應該的,話說回來還是感到慚愧。
按照當年牧區的準則,我是應該停止服侍的,
但是我巧妙地利用星期六、日之間的漏洞,所以沒有人察覺到。
坦白而言,如果當年真是被同工暫停服侍的話,
我好有可能乾脆離開教會,就不會再有後來各種經歷。

倘若身邊再有弟兄姊妹認為『必須先有穩定聚會生活,否則應該停止服侍』
我可能會毫不客氣地質問:我之前也是如此,你是否要停止我服侍?」

說罷,牧師又笑。

----

(八)
「每當話題轉移到工作上,總有些人會立刻詢問相關薪酬待遇,
對此我不太高興......但說來奇怪,牧師問的時候,我卻沒有反感。」

牧師答:「因為我是先問工作的性質、各種細節,之後才講到薪酬。
但我想知道你不高興的原因;平時跟其他朋友食飯談天,不也是討論這些話題嗎?」

「其他人問這些問題不會令我有太大反應。
對大部分人而言,這正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我明白為何他們如此詢問;
但這裡是教會......牧師,您明白我真正的不滿是甚麼嗎?」

牧師笑而不語。

----

(九)
「從那時起除了事奉之外,絕大部分對信仰的理解和學習都是靠自己。
就算之後回流、開始留意教內不同群體、去不同場合聽道,
很多時候都仍然是自己一個人去,結果就真是仿如大學那種 independent learning,
但其實 (按教會的教導) 這是不應該的吧?」

「所以在這些年間,我所分享的內容都很理性。
因為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事根本不能隨便公開。
但是身邊的人見到我常常說理,就總是鼓勵我要多分享感受。
我在想:難道我毫無情感嗎?難道我不想分享感受嗎?
若果我表達這些感受,其他人能夠作出回應嗎?」

牧師笑答:「如果未能承擔,確實更糟......」

----

(十)
「那些經歷、感受 (與群體共識違背,使自己感到不被尊重)
都已經是多年前的事,根本不知從何說起,也不想跟任何人分享。
我本身是打算把這段記憶遺忘,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怎料到多年後會重現,又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未能放下?」

牧師答:「多年以來,環境依舊,人都沒有變,你憑甚麼覺得不會再出現?」

「唉,我只能說,在此事上我想得太天真了。
當年我不懂得『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
於是心底有一想法:每個人都已經有各自的難處和負擔,
既然他們都不斷訴說自己如何忙碌、如何辛苦,
又何必再跟他們分享這些事,加重他們的負擔?
所以那一刻開始我決定完全不跟任何人分享這經歷;
我覺得向他們分享這些事,其實反而似是害他們......」

牧師揶揄:「我現在是完全中毒呢!」

「多年後回想起來,我好慚愧:自以為是為群體著想,
結果令自己受苦,但整個群體還是要承受後果。」

----

後記:
一直以來,在其他人面前都是興高采烈,心中卻總有失落。
但這一晚送牧師回家之後,淚水忍不住留下來,心裡卻受安慰而感到快樂。

想起多年前那些場合,我認為那些開心是真實的,
那些不開心也是真實的,只是其他人不知道罷了。

但願往後我在信仰群體中仍然可以堅持「真實而不屬靈」。

2016.10.15 午夜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加拿餅裝滿三個紙杯

跟弟兄姊妹交流,除了意見討論之外,也是整理自己思緒的好機會:

「大概幾個月前我仍在思考哲學、神學等題目
都是不少人覺得太深、不能輕易掌握的範疇
但我發現自己最近又在轉方向,思考一些更實際、更貼近現實的題目

我開始覺得不少講哲學、神學題目的人學術氣息太重,這是不應該的:
神學題目不可能沒有附帶處境,亦必須保持跟外界聯繫,否則一切只是空談」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講道筆記20161105

《從懷疑到重新相信》(詩73篇)
講員:祝宗麒牧師

(開場白:表面上問其他人對時事的意見
其實只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其他人去聆聽

此時此刻,都不知道可以如何思考、分析和反應
有想過不如只做「港豬」,只盤算玩甚麼、吃甚麼、如何過日子)

詩73篇是「亞薩的詩」;亞薩是當代的敬拜領袖 (參考《歷代志上25:1-2》)
說是「恩待」之後卻又有「失閃、滑跌」=> 他在表達甚麼心情?
在敬拜的場合,心卻是妒忌,就好像帶敬拜時在台前說「我不信你」?

「惡人和狂傲人」的對號入座;你覺得其他人是,其他人也覺得你是
他們認為人定勝天,他們的口猶如從天至地般張開,吞盡世上一切事物
「有神攔阻到我嗎?」的自大

(v.13) 自己不理會,不代表自己就可以置身事外
(v.15) 我若真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擔心愧對台下的群眾
怕其他人對自己的眼光,也怕被人誤會

Q. 我們在群體中能否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 我們不應該怕懷疑;有真誠的相信就會有真實的懷疑
(「不要怕,只要信」那類經文只適用於祈禱當中)

Q.敬拜詩歌無助表達這些想法,使我們講一套做一套?
Q. 這群體或空間能夠盛載到這些懷疑嗎?
我們害怕這些懷疑會令人離開教會?害怕破壞了別人對基督教的印象?

(v.17) 以為神製造了一切問題,卻忘記了祂是一切問題的解答者
終有一日,不是「或者有一日」,我們學識以神的眼光看這些事

我們為著今生未見到自己想見的公義和審判而呼求上帝
有時出於妒忌,有時甚至受動搖:不如不再相信、不再堅持、跟他們同流合污
學去嘗試、學去追隨,但愈來愈不對路?

詩人最終得到確定:審判總有一日會來到
相對於永恆,我們所得的、所重視的還有甚麼價值?
=> 原來自己也是愚昧無知,「如畜類一般」(也猶如之前自己所批評的人一樣)

如何捱過這些事、這些日子?
如何界定神的美好,避免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就算外在環境如何糟糕,但神的工作從不停止
願我們不只看「地上的事如何成就」,卻能夠以屬天眼光看地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