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選擇性社關,源於偏行己路的信仰



寫作背景
因為見到主內弟兄姊妹為了518遊行以及對政治的態度引致紛爭,我花了一點時間在面書分享了我的見解。在這段時間中我留意到很多我不曾認識的基督教事件及詞彙,因此又再花多一點時間上網搜尋,現在把所得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A. 面對今時今日的香港,基督徒應該如何回應?
之前小弟討論518遊行時所引用的《80、90後基督徒的社關及價值觀調查報告2011》中有提及1974年的《洛桑信約》以及1978年的《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無獨有偶的是每逢領袖講到基督教的社關歷史時都似乎會提及這些歷史事件,因此小弟感到好奇,嘗試了解這兩件事背後對基督教界的意義及影響。

(參考《基督徒的自由:愛世界?愛自己?》
《大溫教牧研討會-「讓社關成為教會發展動力」
余達心牧師從《洛桑信約》說起,再思教會社關前路》
《蔡元雲醫生分析洛桑議題:整全福音、整全教會與整全世界》
《「佔中」2013年教內外熱題 回顧福音派社關史》)





B.《洛桑信約》(Lausanne Covenant)
第一屆世界福音宣教大會於1974年在瑞士洛桑舉行,此次會議發佈了由John Stott牧師所率領的起草委員會所定稿的《洛桑信約》(或稱「洛桑公約」)。《洛桑信約》自此成為了近代福音教派最具影響力的文件,後來亦有牧者認為1974年是「福音派教會最重要的年份之一」。

(參考《洛桑信約》英文維基網頁洛桑世界宣教大會 中文維基網頁)

《洛桑信約》一直具有影響力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其第五段「基督徒的社會責任」。認信中的其中一句「社會政治關懷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很明確地表達了「基督教信仰有社會層面」的立場,並且使全球的教會 (特別是強調佈道事工的福音派) 反思其對社會的影響。難怪事隔多年,每逢基督教界討論「信仰社會層面」、「福音派社關史」等議題時,《洛桑信約》依然經常被提及或引用。

(參考《洛桑信約》中文全版《洛桑的故事》)





C.《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 (The Chicago Statement on Biblical Inerrancy)
《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是福音派領袖於1978年在芝加哥開了三天會議而制訂的,當中包括了5項宣言以及19項條款,每條條款都由一項「認定」以及一項「否定」組成。這宣言旨在針對自由主義神學派「不再承認《聖經》有絕對權威」的主張,捍衛《聖經》並且認為《聖經》「完全是從神默示而來、完全無謬誤、有絕對的權威」。

(參考《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英文維基網頁、《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英文版中文版)

不幸的是,這項宣言引起了福音派教會之間的爭論。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Inerrancy一字可以解作「字句無誤」,認為改用「絕對可靠」的Infallible比較恰當。除此之外不同條款中的內容亦受到質疑。結果各福音派教會都對這項宣言各有己見,可以說是「福音派的分裂」。

(參考《關於聖經無誤的芝加哥宣言》)

余達心牧師認為《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令本來在洛桑建立的方向停滯不前」。這一點小弟花了很多功夫搜尋資料及嘗試引證,卻是徒勞無功。但是當小弟開始搜尋福音派的「個人得救論」和「聖俗二分」時,似乎又能把我引導至原本那問題的答案。





D. 福音派教會主張「個人得救」,結果演變成自我中心
小弟未能搜尋到福音派「個人得救論」主張的闡述,唯一可以找到的說法是來自古斌的面書《回憶基要派精神:五個核心價值在今天》,古斌認為「今天說的福音派精神其實許多都是「基要派精神」,又認為「個人得救」是為了提醒信徒不要只是「受洗入教」;言下之意就是不要只追求「受洗加入教會、有會籍」這些表面功夫而忽略了內心的恆常反省。古斌也認為這個人得救論「演變成今天對社會的冷漠,卻又沉醉在一個又一個的個人宗教消費裡」。碰巧陳到在他早期的博客文章中對此有更詳細的描述

小弟也認同以上兩位作者的立場,在此再稍稍提出自己的見解:
如果教會十分著重個人的信仰層面時,教會所著緊的就會有兩點:未信者的個人靈魂得救,以及信徒的個人靈命。於是我們口中所說的「宣教」不外乎都是「佈道、決志」:以個人為對象的傳福音,以及著重個人層面的決志信主。又因為不同宗派的教義有出入,所以現時基督徒傳福音都會是「漁翁撒網式」——就算對象已經信主,還是要向他們清楚講一次福音的內容及得救的信息,確保他們知道自己得救。





E.「聖俗二分」的錯誤思維
因為聖經一直強調信徒要「分別為聖」,所以長久以來都有學者認為「聖」、「俗」之間是絕對對立的,又認為信徒應該追求聖潔、「遠離世俗」。後來這一代的基督教領袖都普遍批評這種學說,認為此主張分裂了基督徒的倫理生活、使他們走向福音但不能面對社會。不過,教會和信徒仍然是很容易受到「聖俗二分」的思維所限制。

(參考《聖俗二分的時空架構》《聖俗二分與虛偽》
[解毒]《基督徒對社會關懷及政治參與的態度》)

當「個人得救論」再加上教會「聖俗二分」的教導之下,不同信徒就各自有其「屬靈」和「屬世」的定義:有些人認為社關、社運、政治是「屬世的事」,與自己無關而漠不關心;有些人又認為不完全是「屬世」但在強調「個人得救」的信仰層面之下似乎比較次要。可見「個人得救論」除了令這信仰變得愈來愈自我中心之外,《洛桑信約》中「社會政治關懷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這個認信也從此變成虛空。





F.「消費主義」
結果來到資訊科技發達、物質主義盛行的這一代,整個基督教都被消費主義扭曲,一如陳到所言:教會鼓勵你做「屬靈」的事,本質和推銷無異。只不過,貨幣換了是「時間」。結果,在精心的分工下,不同的事工淪為不同的「商品」,信徒在教會這個屬靈雜貨攤選自己的心頭好。若教會不能供應所需,則去一些「屬靈百佳super store」,找自己要的心靈product

其實如果各位有細心觀察的話,消費主義的蹤跡已經是隨處可見:
1. 信徒變成消費者,開始為自己「揀教會」,教牧同工的牧養也淪為一種商品服務
2. 敬拜變得愈來愈娛樂化,著重音樂氣氛、個人情感等元素
3. (引伸問題) 音樂事工亦未能脫離這陷阱,所寫的詩歌也充滿自我主義及其他神學問題
4. 傳福音要靠「洗樓」等等的傳銷技巧,又要構思各種新鮮的佈道工具「與時並進」
5. 信徒需要依賴大型佈道活動使未信主的朋友重新認識福音
6. 大型活動例如培靈會、敬拜讚美會特別受歡迎
7. 會眾開始追求講道、見證分享的新鮮感 (使自己「持續得到聖靈澆灌」)
8. 開始出現符合大眾口味、很願意貼近社會文化的教會 (例如「巨型教會」)

雖然不同基督教學者及同工都有撰文提醒各教會小心以上的情況,但個人認為各教會「自己儆醒」才是上策。





G. 只是北美福音派的問題?
雖然之前所分享的《洛桑信約》以及《芝加哥聖經無誤宣言》都是北美福音派教會的事件,在彼岸的事看起來似乎跟香港本地教會無關,但小弟一直認為香港各教會其實一直都受到北美福音派影響,舉例如下:
1. 主領《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的葛福臨牧師一家都是北美福音派領袖
2. 香港教牧很尊敬的Rick Warren牧師是北美福音派領袖
3. (個人立場) 香港教會跟北美福音派一樣強調個人得救
若果不限福音派的還有以下例子:
4. 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讚美之泉音樂事工非常受到華人信徒支持
5. 國際台一直廣播的《權能時間》、Joyce Meyer等等也是來自北美

因此小弟認為就算那些事件只在北美教會發生,香港基督教界也應該小心留意。而事實上,香港有不少基督教領袖和學者都有這方面的觸覺。

(參考《正視北美福音派的醜聞》《福音派教會的危機》
《何謂福音?——今日福音派的危機》《華人福音派的危機》
《顧此失彼》《真道與敬虔:福音派教會今日面對的挑戰》
《福音派要自我批判些甚麼?——「福音派傳統與時代精神」講座報導的讀後感》)





H. 偏行已路的信仰
小弟作為一個九十後,未能以第一身經歷得知教會有否從以上的事件中汲取教訓。不過從張國棟博士的《香港教會社關:一個未完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從中得知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

近年來我們親眼目睹明光社如何貫徹了「關注傳媒、性文化及社會倫理」的社關宗旨,也親眼看見了這機構如何被年青的一代批評得體無完膚;我們親眼目睹影音使團如何處理挪亞方舟的考古挖掘,也親眼看見了這機構面對著各牧者的聯署指責仍然是視而不見;我們看見三個宗派的教會領袖聯署捍衛那備受爭議的「家庭價值」,大小教會齊心呼籲信徒參加518遊行的同時,卻不曾為貧富懸殊、不公義的制度、官員誠信等社會問題作出任何公開的回應。

我們看到很多願意為主熱心服侍、甚至是疲於奔命的僕人領袖,也看見其中的一部分牧者面對別人的批評時仍然擇善固執;我們看見很多信徒在社會議題上異常的勇於發言、甚至認為某些基督教領袖的主張違反聖經教導;我們也看見很多基督徒仍然選擇不聞不問的態度,認為眾信徒應該需要先「多祈禱、多讀聖經、多親近神」。

原來昔日的《洛桑信約》再加上各基督教領袖的教導都未能使香港教會重新反思何謂真正的「基督徒的社關責任」。面對著上世紀七十年代北美福音派的分裂,香港的眾教會及基督教機構在社關及政治上的見解仍然是各持己見,而且幾乎是沒有理性討論的空間。

當牧者懂得引用士師記「那時沒有王,各人偏行已路」的時候,他們有否想到那偏行已路的豈止是信徒而已?當教會懂得要求會眾自我省察時,教會及各基督教群體又能否自我省察?





I. 信徒需要為信仰付出更多
面對香港愈來愈不穩定的政治氣候,香港基督教學者及領袖一早已經有重提潘霍華的悲劇,也開始反思「公民抗命」、「佔領中環」這些社會運動與基督教信仰的關係。但當各學者公開研討之時,各教會的態度是如何?信徒的態度又是如何?

(參考《你是「龜縮」基督徒?趙崇明:信徒顧自己教會成輔導室》
《由追隨基督到教會悲劇 潘霍華百年誕辰講座百人參加》
《再思潘霍華的先知本色》《拒絕的理由(一)》
《趙崇明談公民抗命及「佔中」的「基督精神」)

作為一個九十後,小弟認為各信徒需要為信仰的社會層面付出更多:起碼要留意教內各平台各牧者的意見,不要只聽自己所在教會的講道及身邊弟兄姊妹的分享,如此使自己能夠有合理的見解,不會人云亦云;弟兄姊妹回應社會的方式都不盡相同,有人選擇社運,有人選擇祈禱,只要弟兄姊妹能夠和睦共處、互相尊重,不損害神的名聲就可以了。





J. 後記
6月29日是第2601期《基督教週報》及第1400期《時代論壇》的發行日,適逢是「全民投票」、「東北撥款」及「七一」的政治敏感時期,《基督教週報》卻是只有極少篇幅討論這些議題,跟《時代論壇》相比可謂差天共地。我們可以從中想像到這兩份基督教刊物的職員團隊如何看待信仰與政治的關係。另外,明光社在5月份出版的第96期《燭光網絡》也用了半份刊物討論政治議題,總算是及時對社會作出合適的回應。

完成這次知識的探索之旅後,我對「教會流失下一代」這見解有更深的感受及認同,但各基督教機構似乎尚未發現 (亦有可能是不敢承認及面對) 眾教會那家長權威式的態度正正是這問題的始作俑者。年輕的信徒幾乎都對「政治冷感」及「選擇性社關」的態度嗤之以鼻,但年長的信徒卻都不以為然,也無法了解 (也有可能是未曾聽聞)。第1400期《時代論壇》中刊登了一篇文章呼籲青年信徒要「救自己的教會」,小弟認為這態度實在過份樂觀:關心社會的信徒尚且可以引導身邊的弟兄姊妹重新認識信仰的社會層面,但要改變那些「選擇性社關」的信仰群體卻並非易事,各位還是要做好心裡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