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Hymnology 28

以小弟有限的認知,舊教 (天主教、聖公會) 崇拜只允許用管風琴而禁止使用鋼琴
這規矩只有在特殊場合 (例如詩班在婚禮獻詩,而樂曲本身只適合鋼琴伴奏) 可獲豁免
又根據那些崇拜傳統禮儀,司琴必須先預備好三首管風琴獨奏歌曲
於崇拜開始前、聖餐時及崇拜後彈奏 (注意必須是獨奏歌曲,不能彈奏會眾聖詩)

以上規矩再加上會眾的唱頌、詩班獻詩、以唱頌形式進行的祈禱和祝福
基本上除了講道環節之外,全部程序都牽涉到音樂元素;整個崇拜都是建基於音樂之上
也難怪那邊的牧者十分著重相關的教育——音樂層面和神學層面亦然

----

小弟以往在教會練習管風琴,是盡量不想讓別人知道
不過因為事奉的緣故,弟兄姊妹終究是知道了
倒是因此讓小弟知道他們是如何理解「管風琴」這玩意

絕大多數人都有一誤解,以為管風琴和鋼琴同屬鍵盤樂,理應相差不遠
在此我引用老師的話:「相同處僅有黑白鍵盤及使用十隻手指,除此之外都不一樣。」

弟兄姊妹某些關於管風琴的言論也使小弟汗顏:
「可以為了模仿某種樂器而用Organ嗎?」(言下之意,Organ只是一部更高級的電子琴?)
「同時使用Organ和電子琴......」(明顯地不認識管風琴這樂器;資源錯配或重疊)

----

又想起當代的管風琴通常跟教堂一同建成 (建築師把管風琴併入建築結構內)
音樂家會為那些管風琴「度身訂做」一些新樂曲,在教堂啟用禮時彈奏 (注意這是聖禮)
使其他人能夠知道那部管風琴的表現、可以製造甚麼效果等等

相比之下,小弟所屬的教會崇拜已幾乎不用管風琴,崇拜程序又不容許有獨奏歌曲
小弟都不知道如何讓會眾感受一下那部管風琴的「真正威力」......

----

曾經見識過揉合管風琴音樂元素的流行音樂
雖然小弟抱著開放態度,仍難以想像這類音樂如何在教會崇拜中出現

如果小弟的管風琴老師或其他舊教的朋友在教會崇拜場合見到這種「世俗化的音樂」
肯定會覺得我們不夠莊重,同時也不尊重神

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Underground

前往白田「服侍」之前會見到那些露宿者。
見到他們,就覺得自己似是以「服侍」作為拒絕另一個服侍的藉口。

其實我可以改行MTR行人隧道,但這種無聲吶喊我絕不能忽視。

2016年4月21日 星期四

讀書小組筆記 - 20160416

《信為何物》第三次開組: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

Recap上兩次開組:
(1) 所謂「信」即是「信任」 (2) 選擇以見證述說基督,而不是完全靠頭腦說服對方


耶穌基督在基督教的重要性:是神,也同時是人

第一批見證人:使徒
所講的其實都是難聽入耳、政治上十分大膽的言論,卻又要求我們一齊遵守

基督所講的管治方式跟地上的不一樣
這套管治方式是著重關係、個人生命素質 (例如「八福」的教導)
這跟猶太人的「彌賽亞」的概念 (政治上的救世主、帶領猶太人重新立國) 相去甚遠

基督帶來的是人生命上的改變,而不是政制上的改變
不過當時猶太人最關心的不是「永生」,卻是「神的選民」的身份
為了這身份,猶太人一直嚴守很多世代流傳下來的規矩
但耶穌卻說這些東西不再重要,所以是非常革命性
當代的人難以掌握,甚至是今代的我們都仍然難以完全明白

如此,基督徒又是如何理解耶穌基督?
就算在不完全掌握的情況下,仍然知道:
1. 耶穌是主 (而不是神的使者或先知)
2. 信徒能夠直接認出基督是神的兒子,而不是「講解聖經的老師」
3. 福音是為了世上每一個人 (而不只是揀選了以色列民)
(當時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宗教,但基督教是普世性的)
4. 著重見證、言行;新約教導乃強調祂的言行多於思想
(除了行神蹟外,也接待窮人、醫治病人、與稅吏等被排斥的人吃飯)

聖經中除了耶穌,還有不少人都懂得舊約,也做了舊約當中所預言的事
但只有耶穌會自稱是神的兒子,所以當代的猶太人第一反應都不是立即就信

基督以言行取得其他人的信任
這不是理性上的論證,僅僅是一種論說,就似我們今日聽見證一樣
(當然,有好多事情會令我們覺得這似「論證」多過「論說」)

----

當時關於基督的神學知識尚未成形,信徒的禱告在此卻反而幫助了他們
例如:司提反臨死之時,距離基督升天的日子頗接近
他當時已講得出「永生」這回事,但相關理論卻要多年後才慢慢成形
那年代還有很多見過耶穌的人,基督徒可以互相驗證彼此所說的話

這引致了一道神學問題:耶穌基督到底是神還是人?(兩者皆是)
基督的生命完全根據神的計畫、旨意,意志完全一樣,自己反映了神本身
作者的比喻:「樂手根據樂譜所彈奏的樂曲」反映出「作曲家想表達的意思」

言語有其本身不足之處,難以說明所有,因此靠見證幫助

----

因為馬利亞接受、順服神的旨意,耶穌才會來到世間
所以不需要對「聖母」這字眼太反感 (註:本書作者是舊教教徒)
作為神的僕人,馬利亞仍然是一個值得仿傚的榜樣

除了耶穌外,信經中出現的人物:順服神的馬利亞、違逆神的彼拉多
聖經沒有交代兩人的下場;真正重要的是我們與耶穌的關係
=> 見證如此向我們展露,我們是否願意信任上帝?

先講「為何要信」抑或先講「基督」本身,其實不太重要
但作者認為先講「為何要信」可以撇除不信的原因,之後就更容易接受關於耶穌的教導
我們未能說服人「為何要信」,但見證「神是甚麼」卻可以使人「信」


----(課外討論環節)----

「信經其實也沒有列出我們認信的全部內容.......
要留意信經出現的原因,本來是為了互相辨認對方的信仰有沒有異同
眾多信經中,尼西亞信經較精簡,仍能得到東正教、新教、舊教的共同認可
但各教派對之後的信經版本有意見分歧,也就沒有得到共同認可了」

(後來有人問到「東方閃電」的事......)
「東方閃電」不承認三位一體,又認為神已經第二次降臨 (在中國某位女士身上)
因此認為只需要信奉這「女基督」,並聽從她的話就得到救恩


(之後花了不少時間討論天主教......)
天主教關於「聖母」的教導:
天主教徒可以藉著「聖母」祈禱?認為耶穌的母親在天上必定更接近神?


(從以下討論開始,小弟非常希望尋求牧師協助,可惜他當日缺席)
「天主教還有實行贖罪券、『禧年』等習俗嗎?」
「甚麼是封聖 (聖人傳統)?稱呼聖母、聖人是不是偶像化?」
「只要把某東西取代了神本身的位置,那東西就成了偶像
聖經其實有這方面的例子:舊約中的銅蛇、祭司的以弗得等等
其實如果把十字架當作神本身,十字架都可以變成一種偶像!
話說,仍有不少人以為十字架本身有特殊效力,可以醫病趕鬼
也有人說在酒店房間中,被翻開的聖經是有驅鬼能力;這些例子今時今日仍在......」

「話說,舊教那邊的教導是:所有「被分別為聖的」東西都有具有神聖地位
所以在他們眼中,聖經也有神聖地位,不是 Bible 而是 Holy Bible......」
「同理,他們認為聖禮、聖餐餅酒等也有地位;不過我們認為這些只是『紀念』
『分別為聖』其實沒有特別附加意義,心裡有尊重就可」


「我想問:甚麼是救恩?如何確認自己能否得救......」
「聖經已經有解答:『口裡承認、心裡相信』!
不過坊間對『甚麼人能夠得著救恩』有極大分歧:
『口裡承認、心裡相信』是這光譜的正中間位置
光譜的其中一個極端是『普救論』——所有人都得救、不信基督都能得救
而另一極端是『完全遵行主的吩咐』——他們認為『進天國的路窄,找著的人也少』」


「我們所信的神其實充滿矛盾:
一個『好勁』的神,卻仍然能被人傷害甚至殺死
耶穌絕對有能力醫治所有人,但卻沒有如此行
=> 覺得『神好矛盾』才是正常;認為『神沒有矛盾』的信仰才顯得有問題」

2016年4月17日 星期日

邯鄲學步

最近學彈管風琴時遇到以下問題:

1. 身體難以取得平衡
雖然是坐在木椅上,但手腳同時都在運動
尤其是腳部需要大幅度移動時,身體會下意識地感到失平衡而有小動作
老師曾經嘗試在木椅下放兩本招股書,間接使木椅增高,暫且舒緩問題
但他說管風琴的設備都有既定標準 (例如美國管風琴家協會的AGO Standard)
這標準既然適合身材更高大的外國人,對小弟也應該不成問題
所以長遠而言還是要避免使用這種應急措施


2. 手腳獨立
正如彈鋼琴要求左右手獨立,管風琴也要求左手、右手及雙腳三方面的獨立
不少鋼琴老師要求「右手能夠做到的,左手都要做到」
這種要求在管風琴就會變成「手能夠做到的,腳都要做到」
幸好以小弟現時的水平,考官尚且不會在此要求過多


3. 觸感、彈奏方法
彈鋼琴講求用不同的Touch,並因此做出不同的效果
但管風琴的琴鍵卻好像電掣開關一樣,僅有「有聲、無聲」的分別;
另外鋼琴的音量乃取決於彈奏者所施予的力度,但管風琴的音量乃取決於本身的音效

小弟一如大部分管風琴初學者一樣,總會有意無意地在管風琴上使用鋼琴的彈奏方法
老師就說:「不需要刻意以大力或細力彈奏,音量根本無分別」


4. 每當從管風琴轉回鋼琴時......
因為作為伴奏的關係,總有從管風琴轉回鋼琴的需要
但小弟總不能在短時間內重新掌握鋼琴的彈法,結果卻是用了管風琴的彈法
因此彈奏的音量總是偏小,被老師問:「怎麼大小聲全部都不見了?」
所以每次從管風琴轉回彈鋼琴時,幾乎都要重新掌握手指的觸感

----

老師曾經提醒我:盡量避免短時間內隨意轉彈管風琴或鋼琴
如果臨近演出或考試,就應避免彈奏另一種樂器,以免影響自己的表現
老師本身常常擔任這兩種樂器的伴奏,這番話定必合理
但我只覺得自己尚未掌握管風琴的彈法之先,卻已經開始損失原有的鋼琴技巧
相信最近有聽小弟彈鋼琴的人都能察覺到這一點,真是邯鄲學步......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講道筆記20160416

《總有得揀》(但1章)
講員: 郭耀華宣教士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基督徒要堅持只做正確的事

1. 小心被同化:同化的三部曲 (v.4-7)
巴比倫王打算以三年時間同化以色列民族
A 文字語言:要使他們認同其他不符合神心意的價值觀
B 飲食:結盟的訊號
C 改名字:要被擄者信外邦神

2. 拒絕結盟和被同化 (v.8-16)
A 立志 (要有自己立場) v.8
B 小心接受不影響信仰的、無關重要的事 v.4,7
C 拒絕玷污自己 v.8
D 不放棄,雖然會令其他人難做 v.11-15
E 依靠神 v.12
F 良朋的支持 v.6, 7, 11, 19

3. 神保守忠於祂的人 v.17-21
A 使他們蒙恩 v.9, 14
B 賜他們智慧 v. 17
C 俊美肥胖 v.15
D 使他們高升 v.19
E 但以理經歷不同的王、王朝 v.21 (古列王是波斯王朝)

總結:在不理想的處境中,總有得揀
不是糟糕的處境或歷史選中我們,乃是神選中我們在這個處境和時代,為神作見證

"Do what is right, Not what is easy"

----

感想:
訊息本身好,但講員表達欠佳,不少弟兄姊妹都明顯地感到不吸引
另外應用方面的解說佔用了過多時間 (例如講到捍衛道德觀念、宣教分享經歷)
使枝節好像也變成了本來訊息的一部分,也使人感到不吸引

或者當我們留意到弟兄姊妹不專心、只顧著玩手機時
我們也同時需要留意牧者在講台上的表現如何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傳福音」本來是一種賭博

曾經聽過牧者說:「傳福音好講 Timing。」

當人正面對難關、壓力、挫折、或憂慮,就會想嘗試身邊任何看似有效的出路
這些出路當中包括了「尋求神」,「信主」是之後緊接的行動。

難怪身邊弟兄姊妹說出「家人病重,想他早日信主」這類說話時
除了關心別人健康的想法直接被「傳福音」壓下去之外
小弟總覺得在這時刻「傳福音」也難免過於投機 (甚至可以說是乘人之危)

----

以「機會主義」(為了自己利益而漠視規矩) 的心態傳福音恐怕是不對的
但為何「傳福音」這行為本身看似很投機呢?

或者我們未曾察覺到:傳福音「本來」是一種賭博
我們只能在傳福音後才知道對象會否信主
「贏」的結果就是多一個人信主,「輸」的結果是那對象依然不信
我們在這世代的賭注只不過是人力、物力以至財力,風險不算高

不過在其他國家或者古代
「輸」的結果可能是那對象把你的基督徒身份向掌權者或社會群體傳開去
使你面臨被監察、被排斥、甚至生命受威脅的風險;這賭局突然間變得很危險

按照這論點,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何當代的宣教士能夠Show Hand:
從神而來的「永生、盼望、恩典、愛......」都不是那場賭注中的代價
宣教士為了使其他人都能從神得到這 "Package"
甚至因此以自己的一生、家庭來作「賭注」,卻堅信這場賭博仍然是值得

----

後記:
寫完這篇文章後,我想起那些「信主耶穌戒除賭癮」的見證
根據我的講法,豈不是戒除賭癮後又開始進行另一種賭博?
至於那「為神癲狂」的使徒保羅,應該算得上是「病態賭徒」的表表者吧?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信仰 vs 拍拖 (7):只在乎結果的見證

上星期六晚飯,席間有人說:「愛情總是令人盲目」

因此我問:
常常聽到旁人的見證都是 (近乎盲目地) 等待配偶信主或改過自新
為了配偶等候這麼多年,等到有轉變才算得上是「好見證」
對比之下,沒有轉變的豈不是很可憐?
如此定義見證,豈不是太「結果論」嗎?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撮寫再撮寫

沒有想到晚上這地區如此寧靜,容許我重新思考「減少使用面書」這回事。

不是所有面書上的事都需要時刻關注,但我相信凡事總有例外。

其實我都想放慢腳步,盡量不受那些事情影響。
但我一停下來,就需要花更多功夫重新跟上,代價似乎太大。

跟隨朋友使用不同網絡的背後,會否是懼怕被排斥的心理作祟,迫使自己跟上潮流?

總有一日我會跟不上這步伐,但我不願就此放棄,至少不在這一刻。

http://www.instagram.com/p/BD261SWR9PX3WeFlr77z3Up8Tm5ZWAVQ5d10i00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哲學與神學:追尋生命的激情 / Philosophy and Theology》

哲學並非小弟的領域;旁人隨便拋一下書包我都可能不會察覺到
只是一位後輩以一週的時間閱畢這本書,之後推薦給我
我欣然地接受這邀請,結果卻用至少三週才閱畢這接近100頁的著作

這位朋友後來又說:他沒有額外花時間了解當中輕輕帶過的題目
小弟當然不會在此懶惰,只是額外花時間嘗試尋求的事都太深了
非自己現時的能力可以了解,所以腦袋常常打結
書中的人物例如奧古斯汀、阿奎那、康德、黑格爾、齊克果、尼采等等都是大師級
我相信若本身缺乏對他們的認識,也難以理解本書作者的論點

本書以「追尋生命的激情」作結,又藉著引申思考「我其實是向誰禱告?」這問題,
賜予「禱告」新的功能:後現代時期哲學與神學之間的橋樑
這是相當新穎的想法,只是這論點趨於「靈性」層面而不是原本的「哲學 / 神學」層面
作者John D. Caputo本身都是這方面的翹楚,他的見解應該不止於這層次......

----

閱畢全書後,有兩項議題仍然印象深刻:

第一點是書中有提及的「奧古斯汀的雙重身份」:
在教會講道、與會眾保持溝通的牧師,以及獨個兒思考的神學家
既有自己思索真理的時刻,卻仍然能夠與外界保持聯繫;
但在這世代,帶著這兩種身份的人是如何生活?
牧師在教會講道、輔導、開會、處理日常雜務,未必再有時間鑽研真理、思考上的難題
同樣,神學家忙著寫文章、發表偉論、考取證書及頭銜,卻愈來愈顯得與世隔絕
同時有著這兩種身份的人寥寥可數,兩者之間也甚少聯繫溝通
因此作者認為兩者之間的關係應跟以往一樣,需要持續地互相補充和糾正;小弟也認同


第二點是書沒有提及,純粹是小弟自己聯想到的:
這類深奧卻富有意義的討論,怎麼在教會中甚少出現呢?
教會強調「傳福音」過於一切當然是其中一個成因,
但小弟卻認為主要成因是「信仰群體本身沒有足夠相關知識及思維去進行這類討論」
回想起來,介紹這本書的後輩曾經嘗試在公開場合引入這種討論,卻被我立即阻止
當時我認為大部份人都不能掌握到這類思維,貿然討論就會令其他人跟不上
或許我不應該禁止;平日要多製造機會、介紹這些議題
才可望在群體中培養到這種好思考的精神,也幫助弟兄姊妹靈命成長

(我所講的那種討論模式,請參考《真理愈辯愈明?》)

這本書現時仍在我手中,但我可以推薦給誰閱讀?又一道難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