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 星期六

Hymnology 12

A. 信徒普遍是對講道有較深印象,還是對敬拜詩歌有較深印象?

曾經聽前輩講過,牧師證道是整個崇拜最重要的環節
(這對更正教而言是毫無疑問的,甚至就連本身沒有講道環節的聖公會教會都有樣學樣
在崇拜當中加插講道;只是那種講道篇幅甚短,大概只有十五至三十分鐘左右)
講道可以因為每一間教會發展出不同種類不同形式,可以說是該教會的其中一種標記

但當被追問「仍然記得上星期日講道內容嗎?」,很多信徒都不能立即記起
記憶力較好的可能會嘗試以講道題目、引用經文、見證等記起
但本身沒有專心聽道的弟兄姊妹恐怕必是啞口無言

對比之下,敬拜詩歌還真是比較容易記住,因為詩歌除了歌詞以外,還有音樂那部份:
詩歌歌詞多引用聖經經文,因此偶爾讀到那一兩句經文都能聯想到相關的詩歌;
當音樂感較好的信徒聽到音樂的主旋律部分,就已經可以把詩歌唱出來
有好些常常聽詩歌專輯的信徒甚至只需要聽前奏或和弦的進行模式就能辨認出是哪首詩歌

記得敬拜詩歌多於記得牧者的講道其實無可厚非
弟兄姊妹每星期只有一次聽牧師講道的機會,有心付出更多時間的可能每星期會有兩至三次
但卻不一定只會在教會聽到或者唱到詩歌,可以在其他聚會時、可以在聽詩歌專輯時、
可以在家中靈修時、也可以在街道上或車上使用手機時;總之與聽道相比限制較少

思想至此小弟還真為牧師傳道們感到難過
每次在台上證道的服侍對他們而言可能是嘔心瀝血,卻並不是每位弟兄姊妹都能記住
而且每一篇講道的影響力可能還要比平時敬拜的詩歌遜色
曾經聽牧師講過「一篇好的講道訊息可以讓人牢記幾十年,足以扭轉靈命」
敢問各位弟兄姊妹找到了可以讓自己牢記幾十年的講道訊息嗎?

----

思想至此,小弟恐怕還要再問多一條問題:
B. 音樂事工應該追求質量化還是數量化的發展方向?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雙向發展:既能不斷「唱新歌」又有「質素保證」
但現實的情況是否如此?相差多遠?

數量化方面,無論是音樂事工抑或是詩歌數量都已經是百家爭鳴的局面
既有不同本地事工團體輪流宣傳年度特會和新專輯,又有海外事工團體的巡迴演出
如此看來身在香港的信徒可以能夠接觸世界各地的詩歌,其實是非常幸福,絕對是恩典
不過有了數量上的泛濫,就難免會有互相比較的情況:
「我上年去了A事工的年度特會,感覺不太好,今年反而想去看看B、C、D的。」
「聽完新專輯的詩歌,我還是覺得幾年前的專輯比較好」
「某詩歌非常令我感動,但似乎不太適合教會崇拜的場合;
對比起來我會覺得E事工其中一首詩歌更好」

如此互相比較好嗎?在我眼中「竭力達至完全」的良性競爭是可以的
也只有互相比較才能讓我們分辨詩歌的好壞
這道理正如分辨異端和歪理一樣 (參考《馬太福音》麥子和稗子的比喻)
只是互相比較時仍然要留意自己的取向和心態:
是因為詩歌簡單易唱?歌詞內容非常豐富非常精警?還是純粹只為滿足自己口味?

另外,小弟留意到一種怪現象:
把各敬拜專輯的目錄互相比較一下,每張專輯裡總會有不同詩歌分別描述:
神的愛、恩典、憐憫、能力、聖潔、信實、公義......
我們對神的敬拜、感恩、信心、倚靠、盼望、回應、立志......

由於敬拜事工團隊甚少合作,都是各自服侍,因此內容相近的詩歌愈來愈多
要求高的信徒難免會覺得歌詞內容相近、只有音樂更新的新歌「無新鮮感、毫無新意」
(小弟曾經聽過有人以「山窮水盡」來形容讚美之泉的詩歌愈來愈缺乏變化,哀哉)

這引申至質量化方面的討論,個人認為除了「創新」之外也可以「翻新」:
不妨把值得流傳的舊詩歌重新演繹,可以加入新歌詞,也可以重新編曲
(本地著名的敬拜事工都頗具規模和資源,舊歌版權方面應該不會是大問題)
事實上本地已有諸如 CantonHymn 的事工專注於把外語詩歌翻譯成粵語
不同事工團體應該考慮合作的可能性,「互相幫助互相建立」
(這方面比較欠缺規模和資源的事工群體反而做得更好)

又因為前面提到「信徒對敬拜詩歌的印象普遍深於講道」的立論
事工群體理應反覆推敲自己創作的詩歌,留意歌詞及其中的精神或心態是否合乎聖經教導
(這也是牧者普遍要求詩歌創作者攻讀敬拜神學的主要原因
在牧者眼中,詩歌創作者對信仰群體的靈命成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後記:小弟在今年9月分享上一篇文章後,原本是打算一個月內就準備好今次的分享
但因為後來一直都在關注社會政治議題,沒有心思和時間再去思想敬拜詩歌的範疇
至此已經延誤兩個月了,總算仍能在聖誕節前準備好

在小弟心目中,基督徒口中說出來的話比唱出來的詩歌更影響自身的見證
「面對社會的信仰反思」仍然比「探討詩歌歌詞和敬拜文化」重要
雖然如此,小弟仍然希望下年度可以繼續在這系列中有更多分享和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