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街坊之間的雜談 Vol. 55


2019.03.30 夜晚

(三百零一)
「如果想關心人類的未來,可以去看看哲學圈子的談論,
因為他們所討論的題目都是我們以後將會面對的。
只要早一步接觸這些範疇,以後就可以減少被動地回應社會的情況。」

----

2019.04.10 夜晚

(三百零二)
「剛剛你提及到在工作中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當中分別有三種方法:
第一種是在工作性質 (工作崗位) 當中尋找;
第二種是從工作成果 (成就感) 尋找;
第三種是以工作回報 (錢) 證明自己。

只是這年代有愈來愈多斜槓族 (slasher)、
『炒散』、自僱人士,未來還要面臨AI的挑戰。
不單是工作環境的大不同,對『工作』的傳統定義也可能會受挑戰。
所以我寧願先退一步,質疑『在工作中尋找價值』是否仍然可取。」

----

2019.05.11 夜晚

(三百零三)
「我身邊的朋友們自從去神學院讀書之後,
不約而同地覺得教會的講道乏善可陳,但卻又不知道自己可以為此作甚麼。
我問其中一位學生,如果在教會聽到這些講道時會如何反應?該學生回答:
『會想自行再做一次解經,但更多時候是會祈禱,求自己在神面前能夠更謙卑。』
我對此回應感到非常奇怪:花錢花時間走去讀神學、深入鑽研聖經,
為的就只是讓自己更謙卑?這說不過去吧?」

----



2019.05.24 中午

(三百零四)
「每次聽完夏達華的講學,都感到同工的用心預備和講解,內容非常豐富。
教會平時的講道相比之下難免黯然失色。
於是我問其他學生,想知道他們選擇來到我們教會聽道的原因,以及當中的分別。
他們認為夏達華的講課總是內容滿滿、訊息量大,聽完之後總需要不停思考的。
教會的講道卻是偏向生活化,有時甚至貼近我們內心世界。
兩者本身就有分別,並且是不能互相取代的。」

「若果真是要互相比較的話,請問那邊的老師們可以花多少時間準備講課?
我們的牧者們又有多少時間預備講章?僅僅考慮這點就已經知道是無可比擬吧。」

----

(三百零五)
「我認識一位單親媽媽,她本身住在新界某大型屋村,是一間屋村教會的開荒者。
但該教會的牧者和事奉團隊後來改變了教會的發展方向,說是要搞『城市轉化』,
把資源都投放在九龍區;又在講道和報告事項時不斷宣傳,趕走了不少街坊。
她一直堅持留守,但最近還是按捺不住,終於離去了。」

「那邊的牧者想法大有問題:若說是『城市轉化』,難道新界就不算是城市嗎?
如此改變發展方向,幾乎可以說是忘本了。」